春天的玉米粒
《论小学体育教育》
【摘 要】体育教育是基础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体育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学生在小学时期,身体发展正处于黄金阶段,他们的身体素质将会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着直接且深远的影响,因此,体育课上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就要求体育教师优化课堂环境,完善教学手段,以最优化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育;优化
小学体育教育是新时期下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还是综合能力的提高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若作具体分析,小学体育教学优点可归纳如下:①小学体育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②小学体育教育可以缓解身体疲劳;③小学体育教育可以促进体育开展;④小学体育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⑤小学体育教育可以丰富教育教学体系。小学体育教育不仅对学生有着极大地影响作用,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对小学体育教育予以充分的重视,全面优化体育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注重集体化
如今的小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所谓“独生子女不可独处”,独生子女本来与同龄人接触交流的机会就较少,加之小学生年龄尚小,心理尚未成熟,很容易就会产生孤独感与冷落感。他们在内心向往能够融入集体中,有着强烈的交际渴望。而体育教学恰好能为集体活动提供条件,因此,教师应适当的提高集体教学与集体训练的比重,并注意要以学生为主体,这样会提高学生参与体育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热情。实践证明,采用小组练习的方式效果明显,小组练习的方式能以最大程度的使课堂活动集体化,并增进了同学们相互的交流。小组成员之间要共同进步,就一定要和睦相处,相互协作,小组之间为获得领先或优胜,就一定要相互比较,激烈竞争。同学们在相互协作与比较竞争的过程中,增强了自身的体质并培养了顽强进取、团结协作的精神。而教师在小组分配的时候,要注意小组实力分配均匀,也要注意控制课堂的气氛与节奏,保证竞争积极向上。人的本性是渴望被表扬的,因此,教师对表现好的同学要鼓励表扬,可以让他们为同学们做示范,而对于表现欠佳的同学,要进行鼓励与辅导,做到细心与耐心,提高他们的信心和斗志。体育课本身形式就很丰富,采用集体化的方式,使得课程更为生动有趣,同学的主体作用更为明显。对培养学生顽强进取,团结协作的精神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二、注重游戏教学
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游戏教学的应用,小学生正处于贪玩好玩的阶段,采用游戏教学更符合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体育游戏的条件和环境经常变换,对学生的智力发展、身体发育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体育游戏规则的原则性,对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体育游戏的竞技性,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同时,体育游戏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有着积极地推动作用。因此,体育游戏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体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在体育课堂中注重游戏教学,合理的应用体育游戏达到教学目标。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仅仅以跑步、做广播体操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学生无法完全融入教学中,而游戏的趣味性与竞技性正符合学生的胃口。教师在体育游戏的设置时要注意避免过度的自由放纵,要做到逐步提高学生机体的运动技能与器官的功能,逐步提高运动强度,切忌过分激烈。如可以组织同学们进行小球场的球赛,由于小学生身体较小,运动能力也比较弱,不适合在成人的大场地进行比赛,所以尽量避免由于场地不适合而产生的过度疲劳。老师也可以组织一些简单的体育游戏,比如跳绳等。游戏教学要注意儿童化,要符合儿童们的兴趣爱好。另如在小学的武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同学们与生俱来的天真烂漫的想象力,教同学们的武术动作可以想象成各种武侠片中的“绝技”,如“凌波微步”、“如来神掌”等等。比起没有任何情境的单纯学习,这种仿佛置身于武侠小说中,自己担当着武林大侠的学习方式会令同学们乐在其中,更感兴趣,更有学习的动力。
三、注重德育教育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无可厚非的,社会的需求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人才,“德”则是排在第一位。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的学科,其教育方式主要是通过身体的运动来实现的,因此,其德育教育也主要体现在各种身体活动表现上。比如在体育课程的教学中,难以避免的会有些同学故意使小性子,不和自己讨厌的同学接触,或表现出不礼貌的态度,这时候老师可以设计一些集体游戏教学的方法,比如丢手绢等,特地让这两个闹别扭的学生进行近距离的接触,而实际上,小学生的心灵纯净心思简单,通过游戏的方式,小学生便学习到了逐渐解决矛盾的方法。教师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了小学生的情感问题,教会他们形成正确的为人处事的态度。同时,教师的言行与仪表,热情与态度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观念,体育教师除了要有一般教师具有的端庄的态度之外,还应该具有其特有的特征——健康和阳光。体育教师通过自己端庄并富有朝气的仪表,感染到学生,让他们意识到体育活动对养成良好形象、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性,体育教师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的处事态度,语言要不失幽默风趣,切忌低级庸俗,让同学们体会到体育运动对形成一个人良好素质的重要性。小学生天生具有模仿的天性,他们喜欢体育教师,自然就会学习模仿体育教师的言行举止,进而起到良好的德育效果。德育教育的渗透还可以体现在体育竞技项目中,教师可以为同学们讲述奥运健儿的故事,分享他们的奥林匹克精神,团结协作的精神,不屈不挠的精神,为国奉献的无私精神等等,让同学们体会到体育中的伟大精神力量。
总之,小学体育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素质提高,全面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身为小学体育教师,应对体育教育有着充分的重视,并努力事先教育方式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杨卫国.浅议小学体育教学的作用.中国校外教育,
[2]王嫦敏.浅谈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明月丶夜灬
1、培养农村学生自主学练的必要性古人说“ 授人以鱼, 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 。体育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的体质教育, 更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和习惯, 发挥学生主观能动作用, 让学生逐步学会运用所获得的体育知识和锻炼方法, 进行自我锻炼, 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 引导他们自己学做准备活动或进行身体素质的基本练习, 把常规教育和培养能力结合起来。学生可以按照教师规定的训练目标自行选择练习形式和训练程序, 自己调控运动负荷。同时, 教师在课堂上适当给学生一些“ 小自由” , 改变过去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和千篇一律由教师分组, 然后有组织、有次序的陈旧练习形式, 让学生自行组合可以按“ 特长” 、“ 兴趣” 由学生自由分组、个人自练一对一练习。在每节课中都有学生“ 小发挥” 和“ 自我表现” 的时间, 使学生逐步具备自练能力、自控能力。在学生自练时, 教师应深入各组巡视督促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发现有创见的锻炼形式, 及时肯定推广, 从而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兴趣、体育习惯和体育能力。自练能力是终身体育的核心, 是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 我们应将培养学生的自练能力贯穿在体育教学过程的始终。在新形势下农村小学中,场地小的问题有所改善,但是器材数量少、不全面,体育教师师资缺乏,学生每节课练习次数少等,严重阻碍了学生自主学练能力的发展。正确的认识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不足与缺陷,改进教案设计与教学方法,将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传统的体育教学为组织教学 — 复习旧课 — 讲授新课 — 巩固新知识 — 布置课后练习。教师的过多主导,忽略学生的主体,使得在课堂中学生自主练习时间、次数少;运动量小,体育教学大纲的教学任务不能有效地完成。学生缺乏创造性、创新性。 在教学中教师的活动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安排的内容多、难,是学生缺乏足够的自主学练的时间,约束思考、探索的客观原因。如鱼跃前滚翻,半节课把鱼跃前滚翻的动作都教了,学生能够掌握吗?但当一半时间教动作(不要过多强调学生动作的对错),另一半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做(自己练习)、看(人家怎么做,老师怎么做)、想(为什么这么做,还有其他好的方法吗?)、试(试试自己能做好吗?我的做法对吗?)。在摸索中提高学生对技术动作的了解、掌握。留一定时间还予学生自主学练,让学生自己想、自己做、自己改、自己评价,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练能力,有效的发展学生全面素质。2. 如何培养农村学生的自主学练能力A、教案预课时考虑周详教案的设计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功与否。特别是农村小学中,班级学生特多、师资、场地、器材少的特点,使得教案的安排尤其重要。一定要因地制宜处理好复习课与新教课的关系;体育好的学生与体育后进生的关系,才能使学生自主完成课时任务。例如小学教材中的跳远(新课),在农村小学一般会受到场地限制,备课时可将学生分成男、女两组,如何安排学生运动的量和学习效率是关键,如果让学生练习一次立定跳远后,再安排一定的素质练习,虽解决了运动量,但对学生立定跳远动作的掌握效率则不高。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可将男生分成甲、乙两组,使男生的甲组练习,乙组观察记录错误人次、错误类型以及哪位同学跳的好、教师的指导性建议。练习一定时间后双方交换,最后如何安排讨论的时间。女生安排其他复习课内容。对于复习课中,对于掌握动作技术较快的学生指导其他落后的学生,也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一项有兴趣的运动进行练习,如篮球、跳绳、羽毛球、趣味性的游戏,环保操等。备课时还应将跳远的常见错误、解决方法记录在案,这样有助于在讨论时减少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弥补学生跳远的运动量的不足,使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跳远技术。让学生在认识、比较、练习、探讨、思考中更快的掌握立定技术动作的要领,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和对体育课的兴趣。教案不能对学生要求过高。教学内容要有实用性、趣味性,使学生自己积极地去学。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的需要和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在教案中适当编一些游戏项目,在游戏中让学生找到学练的乐趣。要求体育课堂教学气氛达到活而不乱、自由思索、探究的情形,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练。B、实践课中练习任务,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在体育实践教学过程中,对新动作进行简单阐明、示范后,组织学生分组(每组6-8人左右)进行练习。各组自主学练,对练习中存在地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解决方法。然后各组由一名代表根据练习的实际情况,提出遇到的问题,以及他们所找到的方法。并总结练习心得与效果:为什么 — 怎么练习 — 有无改进(创新)方法—效果怎样。立定跳远教学中,我在讲解其姿势要领时,同时也对学生提出要求“两脚平行,与肩同宽,半蹲充分,摆臂与起跳协调,蹬地有力,空中收腹、收大腿,落地时小腿前伸,手臂用力往后摆。”分组练习,在练习中分组让学生主动学练并观察其他同学的姿势正确与否,并对自己的动作做出自我评价。有疑难或技术动作不明确地向组长汇报,由组长负责帮助指导。练习后集体讨论立定跳远中的重点、难点、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10分钟后,再由教师总结分析普遍存在的问题,指导纠正个别动作的错误学生,最后学生各自练习4-6次。对于有创新的意见或方法给予肯定,在这个练习中有同学提出“在脚落地时,可否成外‘八’字形来增加跳远的距离。”我当场给予表扬这位学生,事后表明确实有所提高。对于复习内容则要求学生多练、多思、敢于做、敢于改,小组长在训练结束时汇报复习情况。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培养了体育好的学生的指导能力,而且带动了其他学生学练的积极性和所有学生的思索性。同时增强了学生间的凝聚力、团结协助的集体精神。而作为教师一定要善于观察、捕捉学生的优点和发现学生的缺点,及时进行表扬和改正,使学生真正获得自主练习的时间、空间、方法,激发学生思维和创新的积极性C、以音乐提高自练兴趣音乐是想象的翅膀。在体育教学中, 适时播放学生容易理解和喜爱的乐曲, 使学生在音乐环境的熏陶下,充分感受“ 音乐形象” 去做各种动作, 把欢乐贯穿子教学的全过程, 创造愉悦宽松的训练环境。除了在课的准备部分和整理放松阶段适当配以优美轻松的乐曲之外,还可以在新授和复习两教材内容的学习转换中, 适时穿插一些体育舞蹈动作, 并配以乐曲, 让学生精神上放松一会儿, 再投入下一阶段的练习。又例如在进行队列训练或艺术体操教学训练时,可以配以运动员进行曲或其它节奏鲜明的曲调, 让学生在训练中配合乐曲有节奏地进行。学生在训练中陶冶情操, 增添情趣, 从而增强训练效果。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 更应当适量增添一些欢快的唱游歌舞教材。达到教有系统性, 学有主动性,练有趣味性, 育有目的性。D、教师做好课后小结课后小结,是将学生在练习中常见错误的动作,违规的行为,创新的建议,练习的态度、效果和教师的组织教法的失误或者值得一提的成功之处,临时发生的意外事件及处理方法等都记录下来,课后要及时进行归类、分析、总结。这对我们以后改进体育课的教学方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总之,每堂体育课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寻找有效的学练方法,使学生思维活跃、精神饱满的参与并完成每次体育课的学习任务,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效果。教师要教法灵活、创造情境指导学生掌握自我学练、自我检测、相互协助、自我评价的方法,增强学生在体育实践课中的自主学练能力。
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论文关键词: 素质教育 课程改革 观念 论文摘要 :素质教育在我国已推行数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受到教育界的赞同,同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在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的束缚,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作为一名农村小学音乐教师,我们该怎样上好一
农村学校德育论文 真正的德育应该是和谐共生的德育,只有“天和”、“地和”、“人和”、“心和”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而不同”,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体育专业的选题,创新的好啊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对大学生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如果毕业论文不通过就可能毕不了业了,很多教育专业的同学不知道论文该怎么写,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