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51

魔戒之love
首页 > 学术论文 > 关于基础的议论文素材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俊之独秀

已采纳

时光的车轮碾过一道又一道深深的轮印,在我的身后,留下了一串串彩色的记忆。回首过去,依旧是那一片一眼望不到的田野,一片茫茫的雪白。雪白的棉花开了又落,落了再开。就这样,在花开花落中,我度过一个又一个春秋,从一个不知世事的男孩子长成了一个英俊少年。也还记得,在棉花田里,站着我的奶奶!从小,我就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奶奶是一个勤劳朴素的人,记忆中总是她不停忙碌的身影。记得,她把我背在背上,一路上哼着我最爱听的歌谣。我趴在奶奶的背上,摇摇晃晃,满心是幸福。来到田野里,望着那一片盛开的棉花,雪白雪白。年幼的我看着那白的纯洁的棉花,开心地笑了。在我眼里,那是一片神圣的世界,那是奶奶用勤劳的手播种下的,那是只属于我和奶奶的世界。奶奶让我站在田头,自己围上围裙。安抚好我之后,她便转身走进棉花田。奶奶开心地望着那一朵朵盛开的棉花,笑得是那样的灿烂,她眼角的皱纹也随之绽开了。她在棉花田里走来走去,耳旁的白发也一上一下地起伏,渐渐地走进了深处,分不清哪里是奶奶,哪里是棉花。这时,我便会站起身来寻找,奶奶就会停下摘棉花,回过头来对我慈祥地笑笑。就这样,我坐在田头望着奶奶一点一点地采完了棉花。现在想起,奶奶真是辛苦,忙于采棉花却还要照顾我,真够累的。奶奶这一辈子把她的全部都奉献给了这个家,把她所有的爱都给了我。那些日子,在田头的那些幸福日子,是奶奶慈祥的笑和她的辛劳教会了我要把自己奉献给别人,把自己的爱奉献给别人。这田头的记忆成了我最宝贵的回忆。它见证着我的成长,也正是在那里,我学会了第一个人生道理:把爱,奉献给世界

232 评论

墨迹墨迹小蜗牛

思维决定目标,目标指导行动,行动铸就结果。做正确的事然后正确地做事本身就是一种思维;做正确的事首先让你知道自己正在向哪个方向前进;正确地做事告诉你怎样到达目的地。所以,做事的准则就是:找对方向,确定目标,做对事。 做事要先有方向,方向对,事情才可能对。你可以向东,也可以向西,你既可以向南也可以向北,但你必须先确定你到底要去哪里。 确定了方向,要设定目标。没有目标的人终将被有目标的人所利用。在没有看好方向前,不要先忙着跑。纵然方向很难把握,做正确的事并非轻而易举,但做正确的事始终都是正确的。如果你走错了路,就算拼命跑又有什么用? 找对了方向,确定了目标,还要把事情做对。我们首先强调的是效率。只有用好你的时间,你才能效率倍增;只有用好你的策略,你才能比别人快上几步。你自己的效率永远比不上团队的效率,所以,你还要和你的同事共同进步。因为小的成功靠自己,大的成功靠大家。最后,你一定要改变,哪怕是每天进步1%。 没有人会拒绝改变,但所有的人都拒绝被改变。在每个人都迅速提升竞争力的今天,你要想从一个平台跨越到更高的平台,就必须要改变,改变是每个人的事。也只有改变,才可能有竞争力。 管理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做正确的事”,二是“正确地做事”。效能是做正确的事,效率是正确地做事;效能强调的是领导,效率强调的是管理;企业战略目标的制订解决“做正确的事”,管理机制解决“正确地做事”。企业都需要经历从“创业”到“守业”,从“经营”到“管理”,从“做正确的事”向“正确地做事”的转变。 正确地做事是以做正确的事为前提的,如果没有这样的前提,正确地做事可能变得毫无意义。首先要做正确的事,然后才是正确地做事。如果你总是低着头走路,你早晚要迷失方向。 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确定自己在做正确的事,又如何去正确地做事。这正是《做正确的事与正确地做事》所要解决的两件事。 不要拒绝改变,改变是每个人的事。也许你觉得改变自己的思维或者做事方式,是一项无法完成的任务。《做正确的事与正确地做事》同时提供了15堂转变思维的实务训练课程,帮助你向“先做正确的事,再正确地做事”的方向转变。这些转变将有助于你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提升自己的行动力。 祝您早日找到满意的答案!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167 评论

单曲5678

基础是根本,根深才能叶茂。基础扎实牢固,才可能有高、精、尖。沙滩上是绝对盖不成高楼大厦的,求学问,办事业都要重视打好基础。不注重在打基础上下功夫,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其结果欲速则不达,往往以失败告终

书法家的“墨池”

历史上着名书法家,从小苦练书法基本功而产生的“墨池”。有两处:一处是位于甘肃酒泉的张芝“墨池”。张芝是东汉着名书法家,当时人尊称为“笔圣”、“草圣”。他长年勤奋练字,刻苦磨练基本功,常在池边洗笔砚,结果将池水洗黑,色如墨水,故称“墨池”。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在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住地也有一个“墨池”。王羲之从小跟从书法家卫失人(铄)学书法时就懂得苦练基本功的重要,12岁时他就开始钻研书法论着。成人后,认真临摹名家手迹,因为日认练字不辍,笔砚就在属于前池塘里洗,天长日久,一泓清水的'池塘就变成一池墨水。由于他重视基础,基本功孔实,所以后来达到书法的高峰,被人尊为“书圣”。他诸体皆精,尤其擅长正书和行书。所写的《兰亭集序》,历来被评为“天下第一行书”。

石头磨成浆

齐白石老人有三绝:绘画、作诗、篆刻。他的篆刻布局奇肆朴质,刀法刚劲雄健,独树一帜。可他初学篆刻时,总是失败,不是走刀字坏,就是石碎器毁,常常不得要领,他向篆刻家铁安求教。铁安对他说:“南泉冲有的的石,你挑一担回去,刻了磨,磨了刻,把一担石头磨成石浆,印就能刻好。”

齐白石司出了其中的道理:“这是要求我狠练基本功啊!”于是,真从南泉挑回一担石头,日以继认地刻个不停,刻了磨,磨了再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的篆刻艺术,终于在长期的磨练中不断提高,最后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与他的画、诗一样为世人称道。

门采尔练画

德国着名油画家、版画家门采尔是靠自学成画家的。他平时苦练绘画基本功达到了狂热的程度。有一天,人们看见他坐在一条臭水沟旁,行人觉得奇怪:休息也不能坐在臭水沟旁啊?走近一看,原来他正在专心致志地在作画呢!刚才他跨水沟时,不小心弄脏了鞋子,此刻他就是专心画他那满是污泥的鞋子。门采尔无论走到那里,身上都带着画笔。见到什么感兴趣,就画什么,终日手不离笔。有人对他开玩笔说:“你大概患了绘画‘狂热症’吧?”门采尔诙谐地答道:“我希望我的这个病是绝症。”

学者功夫,宁下而勿高,宁沉而勿浮。——明胡居仁《居业录学问》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清张伯行《学规类编》

积丝成寸,积寸成尺;寸尺水已,遂成丈匹。——宋王应麟《小学绀珠》

为学作事,忌求近功。——明黄宗羲《明儒学案》

学者之患,在于好谈高妙,而自己脚根却不点地。——宋朱熹《朱子文集答胡宽夫》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管子》

行者必近而后远。——《墨子》

154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素质教育的素材的议论文

    论中国素质教育二十一世纪是素质教育的时代,可中国仍以应试教育为主。虽然国务院,教育部领导时时刻刻说中国再不进行从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的话,中国的崛起还要再过2

    Jacksperoll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从基础做起的议论文素材

    ⒈ 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向动物们传授哲学.哲学教授讲了好多空洞的理论,接着说:“任何事物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 有一只青蛙听

    tastebytaste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关于基础的议论文素材

    时光的车轮碾过一道又一道深深的轮印,在我的身后,留下了一串串彩色的记忆。回首过去,依旧是那一片一眼望不到的田野,一片茫茫的雪白。雪白的棉花开了又落,落了再开。就

    魔戒之love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关于读书的议论文议论素材

    读书能造就一个人,读好书才会对我们自己有好处,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读书有用议论文素材,欢迎大家一起来分享!关于读书有用议论文素材 宋濂的读书经历

    Joyce@静艳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关于文化议论文的素材

    议论文 ,又叫说理文,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写议论文一定要写到有理有据,下面就让我给你说一说关于 传统 文化 的议论

    三万英尺001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