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尼郭娃
苏轼,字东坡,北宋人,他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不仅精通诗文、书法、绘画,对音乐是极有感悟,对古琴音乐也是颇有研究,写下了一些关于古琴的琴诗,而直接以古琴为名的便是这一首——《琴诗》。 这是一首哲理诗,其中包含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哲学思考,文章用古琴举例子,单有琴,没有声音;单有手,也不会有音乐。琴和手不可或缺。 文字浅显易懂,内涵由深入浅,让人回味无穷。 但另一方面,我们读书、学习也要讲究由浅入深,触类旁通,一件事物便可治天下事物。 这首诗里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其中相关的古琴文化深远隽永。 《琴诗》主要是通过对古琴弹奏进行说理。只有好琴,若无妙指,就不能发出琴声。若只有妙指,却无古琴,那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亦无声音。 说明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而且只有建立了一定的联系,才能真正地发挥作用,体现事物真实的价值。此为这首诗的哲理。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出弹奏的古琴的必备要素,一为材质上乘的古琴,二为弹奏古琴的人。并且其中缺一不可,离开其中任何一样,琴声都是不会存在的。 究其苏轼所要求的琴美,应该不仅限于古琴本身和指法,其中还包含着对弹琴的境界的要求: 第一层的境界,弹奏者与古琴的关系很简单,就是简单的弹与被弹的关系。弹奏者能够流利地、顺畅地弹奏出乐曲,讲究一定的指法,能够展示一些与众不同的弹琴技艺,比如抹琴、挑琴的时候,轻弹却有力,声音清透而不浮躁,弹奏者能够较好地驾驭古琴。这样的弹奏者也可称作乐匠; 第二层的境界,弹奏者与古琴的关系会更进一步,弹奏者能借由古琴抒发情志,能够较好地通过琴音表达自己情绪,但也仅限于此。此弹奏者可以称作乐师。 第三境界才是真真的境界,这个时候,古琴不是任何人可弹奏,琴音也不是任何人都能达到的美的境界。这也应该符合苏轼内在的要求,对“琴人合一”的要求。正如武功中的“人剑合一”、书法中的“人笔合一”、以及天道中的“天人合一”一样,要求琴和人浑然一体,浑然天成。这样的弹奏者改称为琴者。 理想的境界应该是,古琴接纳弹琴者,弹琴者有着合乎古琴的品性。人会选择古琴,同理,古琴也会选择弹奏它的人。 当两者真正相契合的时候,才会达到真正的“琴人合一”的境界。这时,弹奏者忘了周边一切,而进入了另一个空间,只有琴和自己,最终达到物我两忘,最终连自己和琴都没有了。 “合”更多的是形容两件事情结合在一起,是比较单纯的一加一,或者进一步是一种合作、配合,或者是一种互相理解,结成友谊,进而成为一种合而为一。最能阐释“合”的还是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天人合一”。 儒家的“天人合一”,一方面强调天地人的相合,另一方面,重视的是天地人合一之后能够达到的目的,那就是摒除开外界的欲望诱惑,而自觉地进入道德伦理的秩序,从而达到人伦上的“天人合一”。 禅宗的“天人合一”真正的境界是顺其自然,天道如此。 道家的“天人合一”更强调人性束缚的解放,回归最初始的生命状态,重新复归于自然,万物与我为一。 无论是哪家的观点,都强调“合”是一种相适应,最终才进入“一”。 而“和”更近于一种混沌的状态。“和”不仅表示一种中和的混沌状态,更表现出了一种折中的“平和”,进而是一种超出于物的境界。且来分析古琴文化中的“和”。 “琴人合一”也不是容易达到的,对弹奏者的要求很高。同时,要弹出真正让人“三月不识肉味”的音乐,“合”只是第一步,进而进入中国传统古琴文化中的“和”。 001 古琴其器之“和” 古琴本身就包含“和”。古琴桐木丝弦而制,弹奏方法是由手指抹、挑、勾、踢等等,如此材质和弹奏之法便让它的琴声有一种回归自然的平实味道。虽单调乏味,但细听来,却是淳朴自然,绕梁三日不消。 他弹奏和欣赏的角度说明了古琴艺术的审美特点,如果只是想要感官上的刺激,喜极或者悲极,给人心上的极大震颤,最终却不能持久,心绪的波动太大,会中伤情志,反而那些平淡、素净、古朴的乐音,最初觉得索然无味,渐渐好似平庸无能,久之,心中却是味道无穷,越品越有味道,意味深长, 最后进入“和”的境界,适宜、平和,琴弦妙指相忘于琴声之中,飘飘渺渺,进入了登仙化羽的境界。这是一种“谐和”。 002 古琴其境之“和” 什么是琴境呢? 这可以说是对于琴境的一个最好的描写。环境需是寂静的,心境需是平和的,琴才发出最原始的召唤之音。 明朝以后,古琴的演奏要求更复杂。弹琴的准备分三点: 一是天时,需择天朗气清,中和之气时; 二是地利,需占据室斋、层楼、林石、山巅、水涯处; 三为人和,不仅需要正衣冠,盥手、焚香,从容坐定,更要心态平和。 符合天时地利人和,才是鼓琴之时。此三“和”,琴“和”开始。这是一种“祥和”。 003 古琴其道之“和” 古琴其道分为“琴禁”思想和“琴心”思想。 首先来看“琴禁”思想。作为八音之首的古琴,在教化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 由此可见,儒家虽肯定音乐的表情作用,但是另一方面又要求音乐尤其是古琴要讲求适度性,不允许情感的自由抒发。这也就束缚了音乐,束缚了人性。 “琴心”思想是由李贽提出的。 李贽主张音乐是鸣心中之音,发个性之情,有格调的音乐是自由抒情而个性的,是以表达内容需要为准的。“琴心”思想若是走到极点,追求一种喜极悲极,有伤情志。 在“琴禁”思想和“琴心”思想之中也得选择“和”,折中而选,是“中和”。 001 平和 “平和”,不仅儒家有“和”,关于“和”的思想要追述到先秦时期。最初是“和同之辨”的音乐审美观。 根据《国语·郑语》记载,周末时期,周太史伯强调的是把“以他平他谓和”运用到音乐审美实践中去。也就是指将不同音高的乐音,按一定规律配合协调,而产生优美的音乐。 之后的比如单穆公等人,提出“声和-心和-人和-政和的思想。 孔子的音乐审美观也是“和”,是基于“过”与“不及”之间的中间状态,即“允执其中”,这是一种平衡状态,即适度、节制的中正平和。002 超脱之“和” 老子的“和”,推崇的是自然无为的“无声之道,也就是大音希声。 嵇康提倡的是一种平和之声,以琴自身的体势来看,它是自然之物,带有平和的特性,而人也应该有一种“平和精神去奏琴,去追求一种自然超脱的境界。 如果说儒家还在局限于一心求“和”,那嵇康心中已经没有“和”了,乃至一切都空寂了,什么都没有。 就像武林高手一样,心中无剑才是最高境界,无招胜有招。 世间百态,行走于世,切莫汲汲于富贵,汲汲于功利,此皆为过往云烟。 古琴的境界由“合”到“和”,最后走向超脱。人生亦如此,如果不曾理解,请将妙指放于绿绮之上,听苏轼吟道:“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参考文献: [1]与古斋琴谱补义·按谱鼓曲奥义 [2]中国历代美学文库(隋唐五代卷下) [3]琴道与美学 [4]中国音乐美学史 [5]中国音乐文化大观
柏林熊77
有关“琴声”的诗句:
1、《琴诗》
作者: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2、《履道春居》
作者:白居易
“微雨洒园林,新晴好一寻。低风洗池面,斜日拆花心。暝助岚阴重,春添水色深。不如陶省事,犹抱有弦琴。”
3、《江上琴兴》
作者:常建
“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
4、《竹里馆》
作者: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5、《相思怨》
作者:李治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弹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6、《潇湘神》
作者:刘禹锡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琴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7、《拟咏怀诗 十八》
作者:庾信
"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
8、《献从叔当涂宰阳冰》
作者:李白
"广汉水万里,长流玉琴声.。"
9、《琴诗》
作者: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10、《春雨》
作者:陆游
"窗昏减书课,弦缓咽琴声。"
1. 琴弹碧玉调,药炼白朱砂。
2. 琴弹终日得古调,印锁经秋带藓痕。
3. 琴书随分足生涯,只灌园畦亦自佳。
4. 琴剑西还已有期,白云飞处望多时。
5. 琴床茶鼎澹相依,偶为寻僧出笔扉。
6. 琴中难挑孰怜才,独对良宵酒数杯。
7. 琴挑何曾动,梭投未免惭。
8. 琴弈心偏好,丹铅手自磨。
9. 琴高一去不复见,神仙虽有亦何为。
10. 琴弹十八拍,听此双泪流。
11. 琴宜入夜听,别起一般清。
12. 琴诗清绝事,静也两兼能。
13. 琴里休夸石上泉,争如此处听潺湲。
14. 琴剑纵横亦已陈,凛然英气尚好存。
15. 琴书澹泊古羲轩,花木幽闲汉绮园。
16. 琴遇知音始可调,卓非善听亦徒劳。
17. 琴丁结友事耕耘,田熟翻如虞芮君。
18. 琴斋高致有真风,山合延宾未折中。
19. 琴剑平生叹薄游,云间春晚思如秋。
20. 琴鹤为友朋,出入常拂拭。
21. 琴瑟情虽重,山林志自深。
22. 琴上遗声久不弹,琴中古意本长存。
23. 琴书满屋壁,不下晋家声。
24. 琴心挑取卓王孙,买酒临邛石冻春。
25. 琴心玉文洞玄玄,金钮朱锦乃汝传。
26. 琴书结束定何时,折赠新年梅一枝。
27. 琴声意似泉声淡,剑气威如霜气雄。
28. 琴自无弦不用弹,岁寒姱节傲苍官。
29. 琴鹤清风久寂寥,谷居忠愤绚银钩。
30. 琴书笔砚伴闲身,斗室依然不觉贫。
31. 琴剑长为客,诗书欠策勋。
32. 琴书湓浦担,风雪贵池船。
33. 琴弹夜月龙魂冷,剑系秋风鬼胆粗。
34. 琴心自娱谁料理,犊鼻虽贫未主臣。
35. 琴轸含房风未吹,盈盈脉脉度炎晖。
36. 琴诗山水乐,顿与世情疏。
37. 琴心不复寄松萝,贺鉴湖边水自波。
38. 琴剑前时为我来,志同道合味悠哉。
39. 琴樽畴昔记追随,富贵休教贫贱离。
40. 愿得回三舍,琴尊长若斯。
41. 琴鸣酒乐两相得,一杯不啻千钧金。
42. 琴心与妾肠,此夜断还续。
43. 酒待山中饮,琴将洞口弹。
44. 琴堂沽酒客,新买后园花。
45. 琴书著尽犹嫌少,松竹栽多亦称贫。
46. 书客多呈帖,琴僧与合弦。
47. 好时开药灶,高处置琴亭。
48. 就石安琴枕,穿松压酒槽。
49. 政闲方宴语,琴筑任遥情。
50. 楚客欲听瑶琴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51. 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
52. 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
53. 不如陶省事,犹抱有弦琴。
54.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55. 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56. 窈窕涉女,琴瑟友之。
57. 君有数斗酒,我有三尺琴。
58. 琴奏龙门之绿桐,玉壶美酒清若空。
59. 琴虽古意元无取,诗近虚名亦懒吟。
60. 琴川古迹得纵观,七桧象斗罗仙坛。
61. 琴樽几杖静柴门,抱瓮忘机老灌园。
62. 琴绝已多时,台存尚起思。
63. 琴剑飘零西复东,旧游清兴几时同。
64. 琴心挑取卓王孙,卖酒临邛石冻春。
65. 琴水东边海尽头,迷茫烟雾接高秋。
66. 琴瑟昔在御,莫不静而好。
67. 今朝乡思浑堆积,琴上闻师大蟹行。
68. 琴弹溪月侧,棋次砌云残。
69. 书带留青草,琴堂幂素尘。
70. 留我孔子琴,琴存人已殁。
71.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72. 退食无外事,琴堂向山开。
73. 抱子弄白云,琴歌发清声。
74. 琴清月当户,人寂风入室。
75. 盘白石兮坐素月,琴松风兮寂万壑。
76.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弹琴 刘长卿 冷冷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琴歌二首 司马相如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皇。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皇兮皇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听刘尊师弹琴 曹邺 曾于清海独闻蝉,又向空庭夜听泉。
不似斋堂人静处,秋声常在七条弦。听颖师弹琴 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蹉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听蜀僧浚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琴歌 李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木风入衣。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弹琴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送琴师毛敏仲北行 汪元量 西塞山前日落处,北关门外雨来天。南人堕泪北人笑,臣甫低头拜杜鹃。
琴曲四章 曹雪芹 风萧萧兮秋气深,美人千里兮独沉吟。望故乡兮何处?倚栏杆兮涕沾襟。
山迢迢兮水长,照轩窗兮明月光。耿耿不寐兮银河渺茫,罗衫怯怯兮风露凉。
子之遭兮不自由,予之遇兮多烦忧。之子与我兮心焉相投,思古人兮俾无尤。
人生斯世兮如轻尘,天上人间兮感夙因。感夙因兮不可オ,素心如何天上月!清平乐 弹琴峡题壁 纳兰性德 泠泠彻夜 谁是知音者 如梦前朝何处也 一曲边愁难写 极天关塞云中 人随雁落西风 唤取红巾翠袖 莫教泪洒英雄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送剑与傅岩叟 辛弃疾 莫邪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仔细看。
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清烟,金尊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悬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去,此会在何年。相思怨 李冶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
弹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潇湘神 刘禹锡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琴怨,潇湘深夜月明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螟。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消响。
欲取鸣琴弹,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终霄劳梦想。
二十四诗品 司空图 取语甚直,计思匪深。忽逢幽人,如见道心。
清涧之曲,碧松之阴,一客荷樵,一客听琴。情性所至,妙不自寻,遇之自天,冷然希音。
履道春居 白居易
微雨洒园林,新晴好一寻.
低风洗池面,斜日拆花心.
暝助岚阴重,春添水色深.
不如陶省事,犹抱有弦琴.
池窗 白居易
池晚莲芳谢,窗秋竹意深.
更无人作伴,唯对一张琴.
对琴待月 白居易
竹院新晴夜,松窗未卧时.
共琴为老伴,与月有秋期.
玉轸临风久,金波出雾迟.
幽音待清景,唯是我心知.
听幽兰 白居易
琴中古曲是幽兰,为我殷勤更弄看.
欲得身心俱静好,自弹不及听人弹.
夜凉 白居易
露白风清庭户凉,老人先着夹衣裳.
舞腰歌袖抛何处,唯对无弦琴一张.
食饱 白居易
食饱拂枕卧,睡足起闲吟.
浅酌一杯酒,缓弹数弄琴.
既可畅情性,亦足傲光阴.
谁知利名尽,无复长安心.
东院 白居易
松下轩廊竹下房,暖檐晴日满绳床.
净名居士经三卷,荣启先生琴一张.
老去齿衰嫌橘醋,病来肺渴觉茶香.
有时闲酌无人伴,独自腾腾入醉乡.
虚白堂 白居易
虚白堂前衙退后,更无一事到中心.
移床就日檐闲卧,卧咏闲诗侧枕琴.
江上琴兴 常建
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
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
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
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
孤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送剑与傅岩叟 辛弃疾
莫邪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仔细看.
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清烟,金尊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悬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去,此会在何年.
相思怨 李冶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
弹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潇湘神 刘禹锡
斑竹枝,斑竹枝,
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琴怨,
潇湘深夜月明时.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螟.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酬张少府 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琴 作者:王昌龄 朝代:唐 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
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 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
高宴未终曲,谁能辨经纶。 废琴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
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 玉徽光彩灭,朱弦尘土生。
废弃来已久,遗音尚泠泠。 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
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 咏琴(一作杨希道诗) 作者:杨师道 朝代:唐 久擅龙门质,孤竦峄阳名。
齐娥初发弄,赵女正调声。 嘉客勿遽反,繁弦曲未成。
咏琴 作者:刘允济 朝代:唐 体裁: 昔在龙门侧,谁想凤鸣时。 雕琢今为器,宫商不自持。
巴人缓疏节,楚客弄繁丝。 欲作高张引,翻成下调悲。
弹琴 刘长卿 冷冷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琴歌二首 司马相如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皇。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皇兮皇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听刘尊师弹琴 曹邺 曾于清海独闻蝉,又向空庭夜听泉。 不似斋堂人静处,秋声常在七条弦。
听颖师弹琴 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 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 失势一落千丈强。 蹉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听蜀僧浚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琴歌 李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木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弹琴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送琴师毛敏仲北行 汪元量 西塞山前日落处,北关门外雨来天。
南人堕泪北人笑,臣甫低头拜杜鹃。 琴曲四章 曹雪芹 风萧萧兮秋气深, 美人千里兮独沉吟。
望故乡兮何处? 倚栏杆兮涕沾襟。 山迢迢兮水长, 照轩窗兮明月光。
耿耿不寐兮银河渺茫, 罗衫怯怯兮风露凉。 子之遭兮不自由, 予之遇兮多烦忧。
之子与我兮心焉相投, 思古人兮俾无尤。 人生斯世兮如轻尘, 天上人间兮感夙因。
感夙因兮不可オ, 素心如何天上月! 清平乐 弹琴峡题壁 纳兰性德 泠泠彻夜 谁是知音者 如梦前朝何处也 一曲边愁难写 极天关塞云中 人随雁落西风 唤取红巾翠袖 莫教泪洒英雄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送剑与傅岩叟 辛弃疾 莫邪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仔细看。 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清烟,金尊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悬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去,此会在何年。
相思怨 李冶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 弹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潇湘神 刘禹锡 斑竹枝,斑竹枝, 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琴怨, 潇湘深夜月明时。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螟。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消响。 欲取鸣琴弹,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终霄劳梦想。 二十四诗品 司空图 取语甚直,计思匪深。
忽逢幽人,如见道心。 清涧之曲,碧松之阴,一客荷樵,一客听琴。
情性所至,妙不自寻,遇之自天,冷然希音。
弹琴 刘长卿
冷冷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琴歌二首 司马相如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皇。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皇兮皇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听刘尊师弹琴 曹邺
曾于清海独闻蝉,又向空庭夜听泉。
不似斋堂人静处,秋声常在七条弦。
听颖师弹琴 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
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
失势一落千丈强。
蹉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听蜀僧浚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琴歌 李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木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送琴师毛敏仲北行 汪元量
西塞山前日落处,北关门外雨来天。
南人堕泪北人笑,臣甫低头拜杜鹃。
琴曲四章 曹雪芹
风萧萧兮秋气深,
美人千里兮独沉吟。
望故乡兮何处?
倚栏杆兮涕沾襟。
山迢迢兮水长,
照轩窗兮明月光。
耿耿不寐兮银河渺茫,
罗衫怯怯兮风露凉。
子之遭兮不自由,
予之遇兮多烦忧。
之子与我兮心焉相投,
思古人兮俾无尤。
人生斯世兮如轻尘,
天上人间兮感夙因。
感夙因兮不可オ,
素心如何天上月!
清平乐 弹琴峡题壁 纳兰性德
泠泠彻夜
谁是知音者
如梦前朝何处也
一曲边愁难写
极天关塞云中
人随雁落西风
唤取红巾翠袖
莫教泪洒英雄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送剑与傅岩叟 辛弃疾
莫邪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仔细看。
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清烟,金尊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悬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去,此会在何年。
相思怨 李冶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
弹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潇湘神 刘禹锡
斑竹枝,斑竹枝,
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琴怨,
潇湘深夜月明时。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螟。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消响。
欲取鸣琴弹,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终霄劳梦想。
二十四诗品 司空图
取语甚直,计思匪深。忽逢幽人,如见道心。
清涧之曲,碧松之阴,一客荷樵,一客听琴。
情性所至,妙不自寻,遇之自天,冷然希音。
1、《竹里馆》
唐代: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2、《酬张少府》
唐代: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译文:人到晚年特别喜好安静,对人间万事都漠不关心。自思没有高策可以报国,只要求归隐家乡的山林。宽解衣带对着松风乘凉,山月高照正好弄弦弹琴。君若问穷困通达的道理,请听水浦深处渔歌声音。
3、《琴诗》
宋代: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译文:如果说琴声发自琴,那把它放进盒子里为什么不响呢?如果说琴声发自手,为何你的手上听不到声音?
4、《听蜀僧浚弹琴》
唐代: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译文:蜀僧怀抱着绿绮琴,来自遥远的峨眉山。为我随意挥手一弹,如同听到万壑松声。余音袅袅,汇入霜天钟声,我心清静,如经流水洗过。不知不觉,暮色笼罩青山,秋云黯淡,布满黄昏天空。
5、《听弹琴》
唐代: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译文:七弦琴奏出清凉的曲调悠扬起伏,细细倾听就像那滚滚的松涛声。我虽然很喜爱这首古时的曲调,但在今天人们大多已不去弹奏了。
《听蜀僧浚弹琴》•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李白
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
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忆崔郎中宗之游南阳遗吾孔子琴,抚之潸然感旧》•李白
昔在南阳城,唯餐独山蕨。
忆与崔宗之,白水弄素月。
时过菊潭上,纵酒无休歇。
泛此黄金花,颓然清歌发。
一朝摧玉树,生死殊飘忽。
留我孔子琴,琴存人已殁。
谁传广陵散,但哭邙山骨。
泉户何时明?长扫狐兔窟。
《废琴》•白居易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
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
玉徽光彩灭,朱弦尘土生。
废弃来已久,遗音尚泠泠。
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
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
《船夜援琴》•白居易
鸟栖鱼不动,夜月照江深。
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
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
心静声即淡,其间无古今。
《夜琴》•白居易
蜀桐木性实,楚丝音韵清。
调慢弹且缓,夜深十数声。
入耳澹无味,惬心潜有情。
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
白居易《琴》
置琴曲几上,慵坐但含情。
何烦故挥弄,风弦自有声。
适合刻在古琴上的诗句还有:
1、苏轼《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2、《竹里馆》作者: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3、白居易《履道春居》“微雨洒园林,新晴好一寻。低风洗池面,斜日拆花心。暝助岚阴重,春添水色深。不如陶省事,犹抱有弦琴。”
4、常建《江上琴兴》“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
5、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6、李治《相思怨》“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弹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7、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琴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8、窈窕涉女,琴瑟友之。——《诗·周南·关雎》
9、妻子好合,如鼓琴瑟。——《诗·小雅·常棣》
10、月色满轩白,琴声亦夜阑;冷冷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随自爱,今人多不弹;为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这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发出的感喟。
叫我姐姐SAMA
1、《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唐代:李白
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译文:清静的夜里坐在明月下,听着幽人卢先生弹奏起古琴。忽然听到《悲风》的曲调,又好像是《寒松》的声音。《白雪》的指法使您纤手忙乱,《绿水》的音节确实让人养性清心。可惜钟子期早已死去,世上再也找不到那样的知音。
2、《夜筝》
唐代:白居易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译文:月夜抚琴,明月映照下紫色衣袖袖随着手指在琴弦上拂动,得心应手的琴技和沉浸入曲的神情使人产生无穷的想象。如泣如诉的琴声达到顶点时戛然而止,真是在这无声之中蕴含着绵绵的深情。
3、《琴诗》
宋代: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译文:如果说琴声发自琴,那把它放进盒子里为什么不响呢?如果说琴声发自手,为何你的手上听不到声音?
4、《琴歌》
唐代:李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清淮奉使千馀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译文:主人摆酒今晚大家欢聚,琴师拨动琴弦助兴酒宴。明月照向城头乌鸦纷飞,寒霜降临寒风吹透衣衫。炉火暖融融华烛添光辉。艺人先弹《渌水》后奏《楚妃》。他的琴声一响万物寂静,四座无言屏气凝神倾听。奉命去远离乡关清淮,敬告大家我要归隐云山。
5、《琴台》
唐代:杜甫
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归凤求凰意,寥寥不复闻。
译文:司马相如年老体衰时,依然像当初一样爱恋卓文君,二人的感情丝毫没有减弱。司马相如家中贫寒,生活窘迫,于是他们便开酒舍维持生计。我在琴台之上徘徊,远望碧空白云。心中欣羡万分!
看到琴台旁的一丛野花,我觉得它就像卓文君当年的笑容;一丛丛碧绿的蔓草,就如同卓文君当年所穿的碧罗裙。司马相如追求卓文君的千古奇事,后来几乎闻所未闻了。
音乐教育论文篇1 浅谈小学音乐教育创新 摘要:在德智体美教育的全面开展中,小学音乐教学得到重视,小学音乐教育必须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
成书过程《世说新语》原名《世说》,因汉代刘向曾著《世说》(早已亡佚),后人为将此书与刘向所著相别,故又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今名。《隋书·经籍志》将
如果是对诗词的名词解释,只能是注释如果你引用了另外作者对诗词的解释或者心得体会,算是参考文献。但要有文献的名称,出版社或者卷、期等信息。
五柳先生传。根据查询今日头条得知,陶渊明人物形象参考文献有五柳先生传,作品多展示陶渊明豪放洒脱、自然纯真的个性,对完美无缺社会理想的追求。陶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田
一是概括文章的内容,抓住以下几个要点:(1)把握论文的要素,以写事为主的应明确写什么事,写人为主的应明确写什么样的人。(2)把握关键性语句,揣摩作者为什么要写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