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98

香城宝地邑人
首页 > 学术论文 > 静脉输液论文格式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养啥啥不活

已采纳

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

一、概述

个案护理报告属于资料分析的范畴,是病例报告的一种类型,也是学术论文的一种形式。个案护理报告是对单个或几个(小样本,1例或几例,最多不超过5例)特殊病例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后作出的报告。由于个案护理报告是对单个病例的护理进行深入剖析,因而可以探讨护理实践的个性特点,总结个体化整体护理的经验和问题,并可为研究某种疾病护理的共性规律积累病例资料。像护理病例分析一样,个案护理报告也能给读者获得新的知识和新的启迪,对促进护理科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个案护理报告与护理病例分析的主要区别在于样本的大小,护理病例分析的样本一般需在100例以上。

二、写作格式

个案护理报告其前置与后置部分同规范标准的实验报告的写作格式,正文部分采用的是非标准格式,常写作4项或5项内容。

(一)前置部分

①文题;②作者;③摘要(概述性摘要,100字左右);④关键词;⑤英文摘要。

(二)正文部分

1.前言(<300字)

(1)病例选择的依据 叙述所选病例是否为少见特殊的病例,其特殊性在何处。

(2)个案写作的目的与意义

2.病例介绍或临床资料(<500字)

病例重点介绍与护理有关的内容,不要过多介绍医生的诊断治疗措施。病例简介包括:①患者一般情况;②病史;③医护过程及效果;④转归等。

3.护理(2000字左右)

此部分是个案护理写作的重点内容,应按护理类别详细介绍护理方法、护理措施及具体作法,特别是根据个体情况采取的一些创新尝试和独特作法,要详细具体介绍,以体现文章的特色。护理类别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1)治疗护理 ①医嘱护理(执行医嘱):如用药护理、输液护理、给氧护理、导管护理等;②对症护理:如高热护理、疼痛护理、咳嗽护理、腹泻护理等。

(2)观察护理 ①病情观察与处理;②重症监护与抢救;③功能监护与指导;④伤口观察与护理;⑤并发症观察与护理;⑥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等。

(3)生活护理 ①饮食护理;②排泄护理;③皮肤护理等。

(4)康复护理 功能训练等。

(5)消毒隔离 ①随时消毒,终末消毒;②传染病隔离,保护性隔离。

(6)心理护理 心理支持(倾听解释、支持鼓励、保证指导)。

(7)健康教育 ①入院教育;②住院教育;③出院教育。

4.出院指导或家庭康复指导

此部分可并入“护理”项目中写作,也可不写此项内容。

5.讨论、体会或小结(<300字)

(1)特殊病例的护理特点,与常规护理的不同之处。

(2)主要的护理问题,护理配合治疗的重点。

(3)重要的或关键的护理措施,独特护理的创新尝试、新见解、新作法。

(4)护理效果评价,可对比护理结果与预期护理目标进行评价,也可用患者的反映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

(5)护理体会,认真总结护理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以及能给读者留下的深刻启迪。

(6)概述性总结,对主要的护理问题、护理措施、护理效果等高度概括地作出总结(小结)。

(三)后置部分

参考文献。

三、写作要求

1.特殊病例 个案护理报告的病例选择,最主要的原则是病例少见特殊,具有新、稀、奇、特等特点。

(1)复杂病例的护理 临床少见,患者病情复杂多变,治疗与护理的难度大,但通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成为成功治愈的案例。如“1例手足口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患儿的护理”,“1例髋关节离断术后切口及半骨盆严重感染患者的护理”等。

(2)危重病例的监护 如“1例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

(3)罕见病例的护理。

(4)常见病不常见表现病例的护理。

(5)药物少见不良反应病例的护理。

(6)应用新技术、新疗法、新措施病例的护理。

(7)误诊误治病例的护理。

(8)首发病例的护理 首次发现的病例,由于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没有现成的常规护理措施,故探讨其护理方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如2002年11月16日我国广东省佛山市发生的世界首例SARS患者(我国简称“非典”)的护理,2003年发生的首例禽流感患者的护理,2009年发生的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护理,2008年我国安徽阜阳市发生的首例手足口病者的护理等。

2.亲护病例 个案护理报告的病例应来自护士自己亲自参与护理的病例。由于亲自护理,亲自记录护理病历,对病例十分熟悉,写作才会得心应手。

3.资料完整 选择的病例不仅要有特色,而且要求护理资料记录完整。从入院评估到每日评估,以及每天的护理措施和护理结果均有完整记录。因为写作不仅需要使用医生记录的诊疗资料,更需要使用护士记录的护理资料。

4.格式熟悉 要熟悉个案写作的格式与要求,阅读权威杂志的个案报告,可作为自己模仿写作的范文。

5.彰显独特 个案护理报告应该用“怎么做”的语气介绍自己独特的作法,而不仅仅是局限于常规护理方法的介绍。因为病例特殊,所以需用一些特殊的护理措施,仅用常规护理往往解决不了问题。对特殊病例的独特护理,是一种创新尝试,介绍独特的新护理方法,可以彰显文章的特色。

6.评价效果 可将护理结果与预期护理目标进行对比,以评价护理效果;也可用患者的反应来评价护理的效果,为此需加强护患双方的互动交流与沟通。

7.认真修改 “文不厌改”,“玉越琢越美,文章越改越精”。好文章是反复修改出来的。为了提高论文的质量,不仅要自行反复修改,也应虚心请教专家指导后认真修改,以求不断完善。

个案护理报告案例

【摘要】 总结1例手足口病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患儿的护理。根据患儿护理难点我们采取了冰毯降温、血管保护等针对性护理措施。经精心护理,患儿转危为安,康复出院。

【关键词】 手足口病;多器官功能衰竭;护理

Nursing care of a child with hand, food and mouthdisease complicating multiple organ failure/GAO Li-li, XU Min, JIA Li-li, WANGHong, XIE Kun

【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nursing care of child with hand, food and mouth disease complicating multipleorgan failure, such as use of ice-blanket and strategies of vessel a result, the child recovered well and was discharged after rehabilitation.

【Keywords】Hand, food and MouthDisease; Multiple Organ Failure; Nursing Care

手足口病(hand, food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的传染病,常见科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型)。多数患儿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疱疹,大多预后良好。但少数患儿可表现为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引起神经源性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急性迟缓性麻痹等,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2008年4月,安徽省阜阳市及其周边地区发生由EV71型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疫情波及范围广,重症病例多,在短时间内死亡人数多。2008年5月5日至6月5日,我院医疗队赶赴安徽省毫州人民医院指导救治工作,帮助控制疫情,病死率得到控制。5月8-29日,成功救治1例手足口病并发多器官衰竭的患儿。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15个月。因手足口病II期(神经系统受累阶段)于2008年5月8日入院。为控制病情,立即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调节免疫功能和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同时配合降颅降压、抗病毒、退热等综合治疗。5月10日凌晨,患儿病情加重,出现四肢冰冷,血压为169/93mmHg(1mmHg=),意识不清,潮式呼吸,口腔内涌出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液,插胃管引流出大量咖啡色液体。即入重症监护室抢救,给予机械通气、心电监护等。5月14日,患儿意识逐渐清楚,刺激后有咳嗽反射。多次复查血气分析均提示在正常范围,试脱机后,患儿呼吸平稳,血压心率稳定,血氧饱和度均在95%以上。给予拔除气管插管,改用鼻导管吸氧。5月21日患儿病情稳定,由重症监护病房转入普通病房。继续观察治疗1周后痊愈出院。

2 护理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准确记录出入量

患儿入院后尽管采取了及时有力的救治措施,但病例仍然发展迅速,入院2d后进展为手足口病III期(心肺衰竭期)。针对这种情况,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准确记录出入量:①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每半小时监测患儿体温、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及末梢循环情况,监测血糖,1次/2h。患儿病情发展迅速,进展快,进入重症监护病房后,给予一对一的特别护理,密切观察患儿各阶段的`病情变化,并随时报告医生。当患儿出现呼吸循环衰竭症状时,我们发现后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救治,为成功救治赢得了时间。②准确记录出入量,限制液体入量,达到出入平衡,减轻心肺负荷。用输液泵严格控制输液速度,详细记录患儿输液量、药量、尿及便量等。每小时统计比较1次出入量,有变化时及时通知医生,并按医嘱调整输液量和速度。由于严格执行了出入平衡的原则,患儿尽管在抢救中用药多,但未造成不良伤害,给后期康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③定期监测血气,及时将血气分析结果报告医生,根据医嘱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气管管理

患儿入院2d后,出现心、肺、脑、消化系统等多器官功能衰竭。表现为四肢冰冷、血压升高、意识不清、潮式呼吸,口腔内涌出较多粉红色泡沫样痰液,插胃管引流出大量咖啡色液体等,生命垂危。给予做好气道管理:①迅速气管插管给予机械通气,开始1周内患儿痰液黏稠时行糜蛋白酶雾化吸入,2次/d,使痰液稀释,易于吸出,同时保持气道的湿化,避免刺激性干咳。②保持口鼻、咽气道通畅:用棉签蘸温水清除患儿口腔、鼻、咽喉部的分泌物,4次/d。③按程序吸痰:痰多时,按照吸痰-湿化-吸痰的程序清理呼吸道分泌物[1],做到每次充分吸痰,每次负压不超过80mmHg,吸痰时间不超过15s,吸痰前后给予1-2min纯氧吸入,并湿化气道1次。

高热护理

患儿入院前已经出现连续5d低热并精神差,入院后2d体温持续升高至39℃左右,使用药物及冰袋物理降温后体温仍然高居不下,2d后出现意识不清。因此对患儿进行高热护理:①降温及预防高热惊厥,保护大脑,预防脑缺氧;使用冰毯降温,使用冰毯前检查电冰毯性能是否良好,然后将冰毯铺于床单下,使用患儿颈部以下的躯体均在冰毯上,不触及颈部,以免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动过缓。正确连接电源线、导水管,水箱内放适量的蒸馏水。为了持续监测体温,防止传感器探头脱落,避免交叉感染,用一次性指套包好肛温传感器探头,并在大腿内侧妥善固定好肛温传感器探头。冰毯降温速度不宜过快,以每小时降温℃为宜,3-4h内达到治疗温度,控制肛温在36℃左右[2]。②冰毯降温中注意观察患儿心率、血压、尿量及肢体循环情况,发现患儿肢端发绀、寒战时,适当调整高毯温,脚底置热水袋。每半小时测量1次体温,并与冰毯温度对照,随时观察降温效果并做好记录[3]。③患儿降温后大量出汗,及时更换衣服和床单,以免受凉,增加舒适度。

输液管理

患儿在抢救过程中每天使用大量抗感染、降血压、补充电解质的药物,此外,还使用了甘露醇和甘油果糖等高渗性药物,增加了静脉穿刺及血管保护的难度。因此,我们认真做好输液管理:①静脉选择:我们选用弹性好、较粗直、便于观察的部位进行静脉穿刺,并采用交替注射法,如左右上肢静脉交替使用,使损伤的静脉得以修复。②血管保护:患儿输入甘露醇、甘油果糖等高渗性药物4h后,用热毛巾热敷局部,毛巾温度大约40℃左右,以防止烫伤[4]。此外,在患儿体温得到控制,肛温在36℃左右的情况下,我们还应用了滴注温热溶液的方法[4]。据文献报道[5],静脉输液温度最低限为15℃,最高35℃,当液体维持在最低限时,发生静脉炎的几率较高,患儿的自觉症状也较重,血管使用次数减少。因此,我们根据治疗用药的理化性质和患儿的感觉调整液体温度为25-35℃。③药物作用的观察及护理:在使用输液泵推注硝普钠注射剂时,我们遵守使用要求,注意避光,并观察实际药量与目标药量是否相等,当有误差时及时监测血压并报告医生进行调整,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可引起感染、高血压、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为此,我们做好消毒隔离,并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及早判断有无用药不良反应出现,避免患儿发生交叉感染。

消毒隔离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传染的 ,传染性强。患儿唾液、痰液、胃液、尿液、粪便等都具有传染性,因此做好消毒隔离非常重要。①紫外线循环机每日早晚消毒空气1次,每次30min。②患儿的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用3%漂白的粉澄清液处理2h,再倒入下水道。③凡接触过患儿的医护人员严格进行卫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④用氯胺溶液对患儿的日常用品、餐具等进行消毒处理;患儿衣服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后清洗;患儿床单送洗衣房单独清洗消毒[6]。

3 讨论

本例患儿入院时已进入手足口病II期,2d后快速进入III期,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表现,对医护人员挑战大。治疗重点是保护心、肺、脑功能。护理上配合治疗要点,加强机械通气维护管理,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保护静脉,合理使用现代护理器具,如冰毯降温、紫外线循环风消毒等。在本例患儿降温过程中,降温毯在体温调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初始对患儿进行物理降温采用了冰袋冰敷额部及大动脉处。由于冰袋与体表接触面积不多,降温速度慢,达不到降温效果。使用降温毯后,不仅方便省力,而且降温效果确切,很快达到了治疗需要的温度。除此之外,患儿发热还具有反复性,降温毯可以很好地调节患儿体温变化,控制肛温在36℃左右,在降低大脑耗氧,防止高热惊厥在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虞美慧. 气管插管患者的气道护理[J]. 现代中西医杂志,2008,17(2A):292.

[2] 陈韶雯. 电冰毯应用于中枢性高热的护理体会[J].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4A):661.

[3] 万艳慧. 医用电冰毯治疗中枢性高热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7,2:38.

[4] 陆玉全. 静脉炎的预防性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5A):62-63.

[5] 吴妙玲. 化疗性静脉炎及渗漏损伤护理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0,16(7):4.

[6] 郝慧杰,高秀丽. 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J]. 实用医药杂志,2008,25(A):207.

159 评论

妖妖小雯雯

你要的可是这篇?????智能型医用输液泵及其应用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需要对流体的流量或流速进行精确控制,如化工领域里对微量化学元素的检测和分析常需精确控制流量。医疗保健领域中药液的流量与流速有时也要精确控制。静脉输液是一种最常用的临床治疗方法,是护理专业的一项常用给药治疗技术。临床上应根据药物和患者情况不同配以适当的输液速度。输液过快,可能会导致中毒,更严重时会导致水肿和心力衰竭;输液过慢则可能发生药量不够或无谓地延长输液时间,使治疗受影响并给患者和护理工作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常规临床输液,普遍采用挂瓶输液,并用眼睛观察,依靠手动夹子来控制药滴速度,不易精确控制输液速度,而且工作量大。癌症病人的化疗和病危病人的抢救治疗需要使药物以恒定的速度灌注,通过调节输入的速度和时间将化疗药物均匀持续地注入,既达到化疗的最佳效果,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化疗药物的副作用。糖尿病人遭受病痛的折磨,需要以一定的速度给他们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以往的做法基本上是一次注射较大剂量的胰岛素,这不仅造成巨大的浪费,而且药效作用时间也较短,因此极需一种流量和流速能控的持续输送装置,来输送少量的药物并精确控制其输送速度和流量。对老人、儿童和体质较弱者输送某些特殊药物,如麻醉药、降压药硝普纳、TPN(三磷酸吡啶核苷酸)等时,输液速度和用药量尤其需要认真精确控制,否则会产生严重的后果。血液非常容易凝固,输血时很容易阻塞输液管。要保证血流速度大于某一值,才能顺利输血。另外,不管是输液还是输血,普通输液器对输液完毕和输液过程中偶然出现的故障,如气泡、阻塞等都不能自动报警,也不能及时切断输液通路,从而产生不良后果。应该及时处理,以避免血液倒流或其他后果。因此需要用智能型输液泵来控制药液的输送,并进行异常报警。二、智能型输液泵的功能智能型医用输液泵可满足多种功能的需求,归纳起来,输液泵能实现以下功能:(1) 可精确测量和控制输液速度;(2) 可精确测定和控制输液量;(3) 液流线性度好,不产生脉动;(4) 能对气泡、空液、漏液、心率异常和输液管阻塞等异常情况进行报警,并自动切断输液通路;(5) 实现智能控制输液。三、智能型医用输液泵的系统结构智能型输液泵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微机系统、泵装置、检测装置、报警装置和输入及显示装置。图1是智能型输液泵的系统结构框图。1. 微机系统: 是整个系统的“大脑”,对整个系统进行智能控制和管理,并对检测信号进行处理,一般采用单片机系统。2. 泵装置: 是整个系统的“心脏”,是输送液体的动力源。目前有很多种泵装置,在后面进行详细说明。3. 检测装置:主要是各种传感器,如红外滴数传感器(负责对液体流速和流量的检测)、压力传感器(负责堵塞及漏液的检测)和超声波传感器(负责对气泡的检测)等,它们可感应相应的信号,这些信号经过放大处理后,送入微机系统进行信号处理,并得出控制指令,然后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4. 报警装置:传感器感应到的信号经微机处理后,得出报警控制信号,再由报警装置响应,引起人们的注意,同时进行正确的处理。主要有光电报警(发光二极管)和声音报警(扬声器和蜂鸣器)等。5. 输入及显示装置:输入部分负责设定输液的各参数,如输液量和输液速度等。显示部分负责显示各参数和当前的工作状态等,多采用LED数码管显示和LCE液晶显示。四、泵装置泵装置的种类很多,分类也多种多样,就驱动原理来说可分为电磁泵、气动泵和压电泵等;就结构来说有离心叶轮泵、齿轮泵和蠕动泵等。医用输液泵需要精确控制液体的流量和流速,有些类型的泵很难做到这一点的,而且考虑到输液管要安装方便,药液不能污染泵装置等因素,因此用得最多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 指状蠕动泵目前广泛使用的是指状蠕动泵(Finger-like Peristaltic Pump),又称线性蠕动泵(LinearPeristalticPump),它体积小,重量轻,定量准确,使用方便,输液管安装方便。如图2所示,这种泵有一根凸轮轴,凸轮轴上有多个(一般为12个)凸轮,这些凸轮的运动规律相差一定的角度,每个凸轮与一个“手指”(即滑块)相连。工作时,由步进电机带动凸轮轴转动,使滑块按照一定顺序和运动规律上下往复运动,像波一样依次挤压静脉输液管,使输液管中的液体以一定的速度定向流动。这种泵比较精确,容易控制。输液时不希望产生脉动,要求泵的线性度好。泵的线性度与“手指”的数目有关,当“手指”数目超过8个时,就有很明显的线性度,脉动也明显减少。2. 盘状蠕动泵这种蠕动泵具有圆弧形内周面的泵壳,有一中心轮,中心轮的边缘呈轴对称分布安装着一定数量的可转动的挤压轮,输液管夹在挤压轮和泵壳的圆弧形内周面之间。工作时,步进电机带动中心轮转动,中心轮又带动其周围的挤压轮转动,中心轮像“恒星”,挤压轮像“行星”,挤压轮既绕中心轮公转,又绕自己轴线自转。几个挤压轮沿着中心轮顺序挤压输液管,使液体以一定的方向流动。如图3所示。3. 注射泵这种泵由步进电机及其驱动器、丝杆和支架等构成,具有往复移动的丝杆、螺母,因此也称为丝杆泵。螺母与注射器的活塞相连,注射器里盛放药液。工作时,单片机系统发出控制脉冲使步进电机旋转,而步进电机带动丝杆将旋转运动变成直线运动,推动注射器的活塞进行注射输液,把注射器中的药液输入人体。示意图如图4。4. 弹性输液泵这种输液泵靠的是机械力,它由气球状容器、输液管和输液调节器组成,如图5所示。气球状容器即是泵体,其内层膜是合成弹性橡胶(不是乳胶)。工作时,先用注射器往泵体里注进药液,然后使泵体密封,这样泵体里就有正压力,打开输液调节器,利用合成橡胶的弹性挤压作用,就可把药液连续或间断地输入到人体。这种泵可以随身携带,使用方便,多用于长时间或间断地输液。五、产品简介及发展趋势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输液泵,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固定点泵(Stationary)和非固定点泵(Ambulatory);标准泵(Standard)和便携泵(Portable); 体外泵(External)和可植入泵(Implantable);机械泵(Mechanical)、电子泵(Electronic)和重力泵(Gravity);容积泵(Volumetric)和蠕动泵(Peristaltic) ,如图6所示。固定泵控制精确,报警齐全,但体积较大;便携泵体积小,病人可随身携带,用电池作为电源,只适用于小量输液;可植入泵使用方便,输液时病人移动不会产生影响,但需要外科手术;机械泵用正压力来输送药物和液体,没有电源(电池或交流电),体积小,可携带,主要用于输送小体积,长时间或间歇输液,通常用于化学医疗、止痛或抗生药类的输液;电子式泵输液速度可达999mL/h,可实现智能控制。国外对智能型输液泵的研制较早,如日本、美国和德国等国家上世纪80年代末就进行了输液泵的研制。现在市场上流行的大多是国外产品,类型多样,性能较好,如日本JMS株式会社的OT-601型输液泵(控制精度为10%)和SP-500型注射泵,美国IMED公司GeminiPC-2TX型输液泵可实现四路控制,还有德国贝朗(B|BRAUN)公司的Multifuse型、PerfusorCompact型(控制精度可达到2%)、Infusomat P型和InfusomatfmS型,型号众多,以色列也有相应的产品。国内对输液泵的研制起步较晚,大都在9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市场上也有一些国产输液泵,如北京科力丰高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ZNB系列产品,深圳康福特公司也有输液泵产品。不过总体说来,种类较少,性能也需改进。输液泵将向更小型化、更便携化、控制更精确、更安全可靠发展。如用于糖尿病治疗的胰岛素泵现在可随身携带而不影响大多数日常生活,甚至可带着泵洗澡或游泳,如MiniMed公司的507型产品。输液泵还向更智能化方向发展。如以后将在糖尿病患者皮下植入连续血糖测量系统,该系统包括一个小型传感器,它每隔一段时间检测皮下体液并获得血糖数据。当血糖过高时,系统将发出警报。胰岛素泵根据血糖传感器测得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然后自动控制泵向患者体内注射胰岛素,真正实现智能输送。六、结论智能型医用输液泵能精确控制输送药液的流速和流量,并能对输液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报警,同时及时自动切除输液通路。智能型输液泵的应用有助于减轻医护工作强度,提高安全性、准确性和工作效率,并提高护理水平。输液泵可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儿科、心血管科、急诊科和手术室,尤其适用于ICU和CCU病房的输液治疗。在医疗保健领域里,对精确控制药液的流速和流量,智能型输液泵将有广泛的发展前途,她将成为精确输液中一朵瑰丽的奇葩。

322 评论

c阿c的鲁鲁

输液泵在临床医疗应用的现状输液治疗是现代医药学中最常执行的操作,也是病人衡量护理技术操作水平的重要依据,它直接影响病人的安全和病人满意度以及康复的结果。据某医院2003年1月~2004年12月调查资料表明,该院20个临床科室发生护理缺陷58例,有关输液治疗的护理缺陷26例,占45%,致病人投诉3例。发生输液护理缺陷的护理人员工龄1~2年的17人次,占65%;工龄2~5年的7人次,占27%;工龄5年以上的2人次,占8%。如此大规模的误操作,必定汇给病人和医院本身带来无法预计的后果,并且在现代医学护理中,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使用的药物及所需要的滴注速度也不相同。为改变输液时仅凭护理人员不断地查看滴速是否异常、输液是否完毕然后手动调节的原始方法,需研制出一种智能型输液泵。这类输液泵在市场上已经有所应用,但目前在医院中使用的静脉输液泵价格均比较昂贵,一般在1~2万元之间,所以在医院中大多只用于危重病人的监护输液,而普通病人的静脉输液多数仍采用手动方式、人工看护。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使普通病人的静脉输液也能自动得到监视和报警,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保证树叶的精确性、安全性,并且便于集中管理,我设计了一种低价位、高性能的智能医用输液泵。 智能输液泵与莫菲氏点滴法的区别及优点传统的临床护理中,多采用莫菲氏滴管输液法 ,莫菲氏点滴法问世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该法在治病救人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但使用中存在着诸多不便,尤其在战地和野外救护中更为突出。如:要靠高度差才能输液,否则,不但不能输液,还会导致血液倒流,造成危险。随着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的发展,数字电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也日益普及,医疗输液泵在对病人的治疗领域成为不可缺少的仪器,它可以在输液过程中精确控制流速,利用单片机对步进电机的控制来调节流速,弥补了莫菲氏点滴法的诸多不足,如伤、病员在移送,走动等过程中,可以做到无需架子的任意放置,达到正常输液救护的目的,可自主设定输液速度、输液完了报警、气泡报警等功能。所以智能输液器的各种优点必将受到人们的重视,未来的开发必然会给医疗护理领域以及战地医疗带来极大的影响。

210 评论

柚子chatmonkey

等会给你传呀 把分给我

309 评论

相关问答

  • 静脉输液本科毕业论文

    护理学新的研究成果必将对护理实践水平的提高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护理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1具体的术后护理 措施 1.1保持呼吸道畅通 在

    胖子9451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护理学静脉输液毕业论文

    新形势下,社会对儿科护理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儿科护理学论文 范文 ,欢迎浏览。 《 儿科护理学 》 【摘要】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是儿科

    小树小树小树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静脉输液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对于护理专业学生来说,学好内科护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内科护理个案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

    臭臭花1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静脉输液护理学毕业论文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 摘要 目的:探析儿科护理中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50例儿科的患儿,随机性质的把患儿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观察组

    内涵帝在此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护士静脉输液论文题目

    一、建立选题思路问题的来源有三个途径:1. 从实践中提出问题:从工作实践中发现和寻找题目。例如: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不良反应预防措施的实验研究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对

    沉默的玫瑰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