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9

  • 浏览数

    261

千年紫檀
首页 > 学术论文 > 傣族饮食的文化价值研究论文

9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喊我11就很好

已采纳

傣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语言属汉藏语系壮傣语支。现通行的西双版纳和德宏两种傣文,系拼音文字,由印度南部巴利文演化而来。傣族人不仅能歌善舞,而且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其中尤以傣历、傣医药和叙事长诗最为出名。傣历年为阳历年,而月为阴历月,一年分寒、热、雨三季,每隔三年的九月为闰月,这种历法现仍通用于泰缅等地。傣医和蒙、藏、维一起,成为中国最为著名的四大民族医药体系。傣族地区流传着许多叙事长诗,如《召树屯与南木诺娜》、《兰戛西贺》、《阿銮的故事》等。傣剧有100多年历史。傣族大都信仰小乘佛教。 傣族龙舟比赛 傣族地区的西双版纳橡胶增产显著,“普洱茶”驰名中外,地方和乡镇企业发展很快,有采矿、机械、电力、化学、陶瓷、皮革、造纸等厂矿企业。 傣族的重大节日是傣历新年——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泼水节”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公历四月中旬。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是祭祀拜祖、堆沙、泼水、丢包、赛龙船、放火花及歌舞狂欢等。 禁忌 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进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能进入主人内室,不能坐门槛;不能移动火塘上的三脚架,也不能用脚踏火;忌讳在家里吹口哨、剪指甲;不准用衣服当枕头或坐枕头;晒衣服时,上衣要晒在高处,裤子和裙子要晒在低处;进佛寺要脱鞋,忌讳摸小和尚的头、佛像、戈矛、旗幡等一系列佛家圣物。 日常食俗 傣族大多有日食两餐的习惯,以大米和糯米为主食。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西双版纳的傣族则主食糯米。通常是现舂现吃,民间认为:粳米和米需米只有现吃现舂,才不失其原有的色泽和香味,因而不食或很少食用隔夜米,习惯用手捏饭吃。外出劳动者常在野外鱼餐,用芭蕉叶或众饭合盛一团糯米饭,随带盐巴、辣子、酸肉、烧鸡、喃咪(傣语,意为酱)、青苔松即可进食。所有佐餐菜肴及小吃均以酸味为主,如酸笋、酸豌豆粉、酸肉及野生的酸果;喜欢吃干酸菜,其制法是把青菜晒干,再用水煮,加入木瓜浊,使味变酸,然后晒干储藏。吃时放少许煮菜或放在汤内。这种酸菜有地方的傣族几乎每天都吃。据说傣族之所以常食酸味菜肴,是因常吃不易消化的糯米食品,而酸味食吕有助于消化。日常肉食有猪、牛、鸡鸭,不食或少食羊肉,居住在内地的傣族喜食狗肉,善作烤鸡、烧鸡,极喜鱼、虾、蟹、螺蛳、青苔等水产品。以青苔入菜,是傣族特有的风味菜肴。傣族食用的青苔是选春季江水里岩石上的苔藓,以深绿色为佳,捞取后撕成薄片,晒干,用竹篾穿起来待用。做菜时,厚的用油煎,薄的用火烤,酥脆后揉碎入碗,再将滚油倒上,然后加盐搅拌,用糯米团或腊肉蘸食,其味美无比。烹鱼,多做成酸鱼或烤成香茅草鱼,此外还做成鱼剁糁(即用鱼烤后捶成泥,与大芫荽等调料央而成)、鱼冻、火烧鱼、白汁黄鳝等。吃螃蟹时,一般都将螃蟹连壳带肉剁成蟹酱沾饭吃,傣族称这种螃蟹酱为“螃蟹喃咪布”。苦瓜是产量最高、食用最多的日常蔬菜。除苦瓜外,西双版纳还有一种苦笋,因此傣族风味中还有一种苦的风味,较有代表性的苦味菜肴是用牛胆汁等配料烹制的牛撒皮凉菜拼盘。 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用昆虫为原料制作各种风味菜肴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经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鳖、蚂蚁蛋等。捕蝉是在夏季每天傍晚,蝉群落在草丛中时,蝉翼被露水浸湿,不能飞起,妇女们就赶快把蝉拣入竹箩里,回家后入锅焙干制酱。蝉酱有清热解毒,去痛化肿的医疗作用。傣族人普遍喜食蚂蚁蛋,经常食用的是一种筑巢于树上的黄蚂蚁,取蚂蚁蛋时,先将蚂蚁驱走,然后取蛋,蚂蚁蛋大小不一,有的大如绿豆,有的小如米粒,洁白晶亮,洗净晒干,与鸡蛋一起炒食,其味鲜美可生食又可熟食,生食时制酱,熟食时用鸡蛋穿衣套炸,常用的酸果、苦瓜、苦笋、冲天椒,辅以野生的花椒、芫荽、蒜、香茅草,风味纯正,清洁卫生。 傣族人嗜酒,但酒的度数不高,是自家酿制的,味香甜。茶是当地特产,但傣族只喝不加香料的大叶茶。喝时只在火上略炒至焦,冲泡而饮略带糊味。嚼食槟榔,拌以烟草、石灰,终日不断。由于长期嚼食唇齿皆黑,口液如血,人以为美。烧陶业较发达,大部分饮餐用具多由妇女烧制。人们庆祝傣历1367年泼水节 节庆、礼仪、祭祀食俗 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泼水节期间,除酒、菜要丰盛外,各种傣族风味小吃也很多。如有一种糍粑是用糯米饭舂成团,包苏子糖馅做成的圆饼,用抹上腊油的芭蕉叶包好,食时可用火烘软或炸后蘸蜂蜜吃。粑丝是用水把米粉搅成颗粒,蒸熟后舂成团,擀成薄而大的圆饼,冷后叠成叠,食时烫软入碗,撒各种调料。泼水糍粑是用糯米粉和成团,包红糖蒸熟,再裹上一层炒香的碗豆面,用芭蕉叶包好可作待客点心。还有把糯米饭泥炸后做成的麻脆等。较重要的节日还有关门节(傣历7月15日)、开门节(傣历12月15日),均为小乘佛教节日。新平、元江、景谷、金平等地傣族过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内容与活动大体与当地汉族一样,较典型的食品有狗肉汤锅、猪肉干巴、腌蛋、干黄鳝等。 傣族的节日 在西双版纳傣族中,一家盖房,全寨都要来帮助,新房落成要贺新房,先上楼的是小伙子,抬着牛头,唱祝福歌,壮年男子抬箱子,已婚妇女抱被褥,姑娘们端着饭菜依次而上,然后在火塘上支好三脚架,摆上众桌,置酒备菜,唱贺新房歌,乡亲们还要给主人送一些象征吉祥的礼物。 “赶摆黄焖鸡”是西双版纳男女青年以食传言的求恋方式,即姑娘把黄焖的鸡拿到市场上出售,如果买者恰恰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会主动拿出凳子,让其坐在自己身旁,通过交谈,如双方情投意合,两人就端着鸡,拎着凳子到树林里互吐衷情;如买者不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会加倍要价;再如“吃小酒’,在男女订婚时,男方挑着酒菜去女方家请客,当客人散去后,男方由三个男伴陪同和女方及女方的三个女伴,共摆一桌共饭。“吃小酒”讲吃三道菜:第一道是热的;第二道要盐多;第三道要有甜食。表示火热、深厚和甜蜜。婚礼之日双方家里都要举行婚礼,大都先在女家进行。婚宴时,席桌上要铺上绿色的芭蕉叶,菜肴有象征吉祥的血旺(白旺)、年糕及各式菜。宴前新郎、新娘要做拴线仪式,即由主婚人用一根白线绕过双方的肩,又用两白线分别拴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象征纯洁,然后由高龄老人将糯米饭捏成三角形蘸上盐,置于火塘上的三脚架的顶点上,任其火烧后自然脱落,象征爱情像铁一样坚实。元江大平乡新娘过门后要与新郎端坐在长凳上,吃四个鸡蛋拌的糯米饭,并喝两杯酒;元江江边的傣族新娘过门,由男方分给每个送亲者肉4片、排骨4根、丸子4个、酥肉4块,然后方可吃正餐。傣族葫芦丝 傣族还供奉自己村寨的社神,傣族称“去拉曼”,也称“披曼”,是保护神,每年要祭祀两次,栽秧前为祈求丰收,秋收后为谢恩,要集体杀牛或猪一头,各家备贡品送入供奉社神的房内,待念完祭词后,大家共食。新加入社的成员,要用鸡、酒和腊肉条供奉社神。在勐海等地屠宰祭牲仍保留着剽牛和鱼食牛皮的风俗。西双版一次部落神,祭品有的须是黑牛、白猪。元江、新平等地的傣族、普遍崇拜龙树、龙神,元江江边傣族每年农历三月祭龙树时,全村要杀红牛,杀前在红牛身上用白灰画成花纹,还要在牛身上披红绿布。同月还要杀猪祭“天公地母”以求保佑牲畜平安。 在傣族民间,特别是在一些边远地区,在炊事上仍然有一些禁忌,如:烧柴要先从根部烧起;不得从火塘上跨过;不能随便移动火塘上的三脚架等等。 典型食品 傣族风味凉、热腌菜都有典型菜肴和小吃。如:椰子砂锅鸡、油炸麻酥、牛撒皮、酸肉、火烧鱼、腌牛头等。

345 评论

s290443260

傣族因炎热所致,味喜酸、辣、苦(凉) 烤类食品的配料必具备香茅草。香茅草是一种用来提取香料香茅油的常绿草本植物,分布于热带河谷地区。烧烤时,将葱、蒜、姜、辣椒、盐等拌合的佐料塞入食物内部,或敷于外表,用新鲜香茅草捆裹好后,便可进行烧烤,烤至半途淋上油,以免表皮烤焦而内部不熟,同时使香茅草的香味随油浸进食品。 较出名的主要有香茅草烤鱼、烤竹鼠、火烧乳猪、烤花蜘蛛、烤竹笋。 傣族每餐都喜喝汤,常见的有“杂菜汤”、“酸笋汤”、“干腌菜汤”。所谓杂菜汤,即以多种蔬菜掺与青椒、酸汤同煮,汤汁酸辣开胃,待客的传统杂菜汤必须具备野芭蕉花、辣藤、南瓜花等。 利用酸笋作为配料煮汤是傣族煮类食品中的一大特色,既酸且辣,又不失香甜鲜美。油炸类食品中较特别的是炸干黄鳝和炸牛皮。元江、新平一带傣族妇女于每年二三月和六七月间捕捉鳝鱼,将新鲜鳝鱼置于火上,至半熟取下,洗净外表后再剔去内脏,内外涂抹花椒面、辣椒面和食盐,晒干保存备食。傣族爱吃糯食,喜用糯米做各类粑粑。 西双版纳傣族常在傣历新年时制作,用以待客和赕佛,以石梓花为传统的配料。用野芭蕉叶包好,竖于甑内蒸熟,这种粑粑呈褐黄色,自带一股花的清香。元江一带傣族则用名为“麻脆药”的植物块茎做麻脆粑粑。凉拌类食品是一道开胃的居家菜肴。蔬菜瓜果类、蚂蚁蛋、嫩蝉等昆虫类以及生肉、生鱼、生血等皆可作为原料,配料则包括了小芫荽、大芫荽、香茅草、葱、蒜、野姜、野花椒、青辣椒、小米辣、米醋等。较具特色的凉拌菜有血旺、剁生、生鱼片、撒撇等。“撒撇”是取牛的苦胆汁配制,先将牛苦胆整个煮熟,将胆汁倒入剁碎了的牛肝、牛心中,配以各种佐料而食,味苦而凉,西双版纳、德宏、耿马一带的傣族喜食,认为宰牛不吃“撒撇”等于没杀,其也是待客的风味菜。剁生也多是取新鲜精瘦牛肉,切成薄片放入石臼中舂至有粘性时,倒在砧板上剁成肉酱。剁的过程中放入大量的蒜、野花椒、小米辣等辛辣调料杀菌。大型节庆时每户皆要做剁生招待客人。这种传统菜肴的制作者是男性,也只有男性进食,认为男性喝酒,可以杀菌。 傣族喜酸,故腌制的咸菜除了菜类腌得酸辣外,连猪肉、鱼、火雀等肉类也具备同样的味道,食用时味鲜甜带酸,肉质极有弹性。傣族也喜用蔬菜、鱼肉、蟹肉、嫩蝉等配野姜、蒜、葱、青椒舂成酱泥,作为糯米饭和其他菜的蘸水,主要有番茄酱、花生酱、青菜酱、螃蟹酱、蝉酱、竹笋酱、鱼酱、青苔酱等。 傣家的食品以糯米做的种类很多。用糯米泡在香竹筒里,在火灰中焐熟,劈开后食用,柔软香甜,是待客佳品。此外还有扁粽,叫“毫多索”,是节日食品,拌红糖、蛋黄、芝麻做成粑粑,叫“毫崩”;用烘烤做成的“毫吉”;用芭蕉叶包的粽子,叫“毫栋贵”等。在数千年的民族发展进程中,傣族的膳食烹调别具一格并已形成具有食品文化意义的“傣族风味”。 炸牛衣 傣族用牛皮做菜,有腌牛皮、炸牛皮,均属佐酒佳肴。做法是:将黄牛皮的中间皮层切成条,在猪油中用小火焖煮,至皮呈透亮时捞出控油,晒干收存。食时,再将其用猪油小火慢炸后蘸番茄喃咪(傣语,意为酱)食。此菜口感清脆,辛香回甜,风味独具。

336 评论

山水平川

喃咪需要的原料有西红柿、大蒜、柠檬、小米辣椒、圆白菜、四季豆、黄瓜、香菜等。“喃咪”是傣族语,“咪”的意思是搅拌或拌合。傣族的“喃咪”都是用多种材料拌合而成的像酱一样的糊状食物。那么,傣族的饮食文化特点是什么?一起了解一下。

傣族的饮食文化特点是什么

傣族的“喃咪”也和酱一样起佐餐、调味的作用。将“喃咪”称为傣族的酱食,主要取《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的第三个意思,即“像酱的糊料食品”。

傣族生活在亚热带地区,受自然环境影响,喜食酸食生。“喃咪”是傣族佐餐之物,也就充分适应了这种口味特点的要求。“喃咪”的制作也都表现出食生、食酸的特点。

傣族“喃咪”主要有以下几种

酸笋“喃咪”:竹笋剥皮清洗,擦切成绒丝,入坛用清水浸泡10天左右腌酸,然后放在锅内熬煮,使其变成均匀糊状,冷却,加蒜泥、糊辣椒粉、芫荽、食盐调匀,可像酱一样食用。味酸、辣、清香。

青菜花喃咪(喃咪帕):用已开花结籽的青菜,清洗后整株剁碎,长时间熬煮,滤渣,再熬煮浓缩成膏状,加食盐、蒜泥、辣椒粉、芜荽拌合即成。昧酸、辣、香。

鸡(土众)喃咪:鸡(土众)是云南特产的野生香菌,色泽洁白,香味浓郁。鸡(土众)清洗干净,在炭火上翻烤至熟,与大蒜、芜荽等一起剁碎、剁茸后加食盐拌匀即成。味鲜、香。

番茄喃咪(喃咪麻克满):番茄经烤或烫熟后去外皮,加盐与青辣椒、大蒜、芜荽混合、剁细即成。味酸、辣。

花生喃咪(喃咪托领):花生米入锅以文火烤焙香脆,取出入臼春成粉,加食盐、胡辣椒粉(或青辣椒泥)蒜泥、芜荽加水拌匀,再入臼中春捣糊状即成。昧香、辣。

鲜鱼喃咪(喃咪巴):鲜鱼在火上翻烤而熟,去鳞,撕下鱼肉,剁细,和蒜、青辣椒、芜荽、食盐拌匀,在臼中春捣成泥状即成。味鲜、辣、爽。

螃蟹喃咪(喃咪布):螃蟹洗净,整只在火上翻烤成熟,去蟹壳。用蟹肉和蟹脚春成泥状,加芫姜、蒜泥、糊辣粉、食盐拌合调匀即成。味鲜、辣、辛、香。

竹虫喃咪:竹虫用滚水烫熟,剁成泥,配花生粉、蒜泥、芜荽、食盐,加适量水充分拌匀。味香、鲜、清爽。

猪肉喃咪:精瘦猪肉切成薄片,置沸水中迅速汆烫后捞出,剁成肉泥,加蒜泥、生姜粒、芫荽、糊辣椒粉、草果粉、花椒粉、胡椒粉,以适量柠檬水或番茄汁充分拌合即成。味鲜、酸、麻、辣。

牛肉喃咪:精瘦牛肉烤熟,用刀背剁成绒,剁时不断加入食盐、葱、蒜、芫荽、八角粉、胡椒粉、花椒粉、草果粉拌成的调料,让调味品深入到牛肉纤维之中。剁成后加牛苦胆1~2滴,再调合不断翻剁,然后加适量水调和至均匀即成。入牛苦胆汁少许,与傣族喜吃的“牛撒别”有同样的风味。

酱的制作重要功夫在于酿造。在精致的酿造过程中,让主要原料豆、麦中的淀粉等物质充分醣化,产生多种具有香味的酶,产生出浓郁的酱香味,再以经过酿造的酱胚与不同的香料调味品配合,经一定技术处理做成不同口味的酱食。各种不同的酱有不同的浓郁的香味,因此用少量的酱就可以为主食提味,佐餐。酱也因此常用来在不同的菜肴中充当调味品。

傣族喃咪多为现吃现配,缺少精致的酿造过程,多用生料,充分体现傣族口味嗜生的特点。用肉类制喃咪,过去都喜用生料,为保证食品安全,现都已改用熟料。喃咪都配有大量浓郁香味的配料,所以用少量的哺咪就可以对主食佐餐,起到与酱相似的作用。

傣族常吃的主食糯米饭、糍粑等就常用喃咪佐食。

傣族有许多蔬菜喜欢生食。常生食的蔬菜有萝卜、鱼腥草、苦瓜、黄瓜、白菜、卷心白、茴香尖、小香尖等等。蔬菜生食都要沾蘸水,或沾喃咪调味。食生为傣族饮食的大特色。喃咪为食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傣族特殊的生食风味生了色,增了辉。

傣族民族风味菜品和烹调方法的形成发展,是当地地理环境和气候物产,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历史变迁和政治形势,群众喜爱和民族文化等因素的综合产物,是傣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积累的宝贵财富。

283 评论

尘封1205

一、傣族,又称泰族、掸族等,民族语言为傣语(泰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

二、傣族视孔雀、大象为吉祥物,民间故事丰富多彩,傣族人民喜欢依水而居,爱洁净、常沐浴、妇女爱洗发,故有“水的民族”的美称,过去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和原始宗教。

三、傣族是泰国、老挝的主体民族,占泰国总人口的40%,傣族还是缅甸的第二大民族,中国、印度、越南、柬埔寨等国的少数民族。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傣族在中国境内共有126万余人。

四、语言分三种方言,即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泐语、德宏地区的傣那语和孟连等地的傣绷语。傣族也有自己的文字,按使用地区不同,可分为傣泐文、傣那文、傣绷文和傣端文四种。长期以来,傣族人民用这些文字记载着傣族源远流长的历史,使大量文化典籍及民间手抄本得以流传至今。傣族的民间艺术也丰富多彩,尤以音乐、舞蹈最为闻名。

五、傣族的服饰特点男女不同。

男子服饰:傣族男子一般不戴饰物,偶尔也会发现他们的手腕上有一只闪闪发亮的银镯。镶金牙、银牙是他们的喜好。各地傣族男子的服饰差别不大,一般都比较朴实大方,上身为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宽腰无兜长裤,多用白色、青色布包头,有的戴毛呢礼帽,天寒时喜披毛毯,四季常赤足。

女子服饰:傣族妇女讲究衣着,追求轻盈、秀丽、淡雅的装束,协调的服装色彩,极为出色。

青年妇女将长发盘于头顶,是傣族服饰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傣族女子上身着各色紧身内衣,外套浅色大襟或对 襟窄袖衫,下身着花色筒裙,裙上织有各种图纹,傣族女子喜将长发挽髻,在发髻上斜插梳,簪或鲜花作装饰。

傣族妇女都喜欢戴首饰,首饰通常用金银制作,空心居多,上面刻有精美的花纹和图案傣族妇女一般都长得身材苗条,面目清纯娇美,看上去亭亭玉立,仪态大方,因此素有“金孔雀”的美称。

衣料多选用薄而柔软的乔其纱、的确良或有锦丝绸缝制。 衣裙款式在吸收传统服饰“精华”的基础上,朝着优美、轻柔、亮丽、淡雅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显示出孔雀之乡的孔雀羽毛般绚丽多彩的特点。

六、饮食文化:傣族大多有日食两餐的习惯,以大米和糯米为食。

1、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西双版纳的傣族则主食糯米出劳动者常在野外用餐,用芭蕉叶或众饭合盛一团糯米饭,随带盐巴、辣子、酸肉、烧鸡、喃咪(傣语,意为酱)、青苔松即可进食。 苦瓜是产量最高、食用最多的日常蔬菜。除苦瓜外,西双版纳还有一种苦笋,因此傣族风味中还有一种苦的风味,较有代表性的苦味菜肴是用牛胆汁等配料烹制的牛撒皮凉菜拼盘。

2、宗教食俗 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浴佛节(泼水节)期间,除酒、菜要丰盛外,各种傣族风味小吃也很多。还有把糯米饭泥炸后做成的麻脆等。

3、节庆食俗 在西双版纳傣族中,一家盖房,全寨都要来帮助,新房落成要贺新房,先上楼的是小伙子,抬着牛头,唱祝福歌,壮年男子抬箱子,已婚妇女抱被褥,姑娘们端着饭菜依次而上,然后在火塘上支好三脚架,摆上众桌,置酒备菜,唱贺新房歌,乡亲们还要给主人送一些象征吉祥的礼物。

4、 酸肉 傣族传统风味菜肴,用牛肉经过腌制,而后炒制而成。特点是酸香味浓,可帮助消化。制法是将新鲜的黄牛肉用淘米水洗净,切成大片放入盆中,加入鲜花椒叶、盐、米饭拌匀,装入瓦罐,淋入白酒压实,上盖,用草木灰与泥巴合泥密封罐口,腌渍一个月即成。将腌好的黄牛肉切成丝,与青蒜苗炒熟。

5、火烧鱼 傣族传统家常风味菜,特点是软嫩鲜甜,原汁原味。

6、腌牛头傣族传统家常风味菜。

7、酸角:冬春两季,天高云淡,风清气爽,走进西双版纳的傣家村寨 ,很容易见到一种当地人们特别喜爱的果树——酸角,它树身高大,树干粗糙,枝叶扶疏,枝头挂着一串串、一嘟噜褐色的弯钩形荚果。

8、虫类食品: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用昆虫为原料制作各种风味菜肴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经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鳖、蚂蚁蛋等。

七、傣族人民主要聚居地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和临沧地区,少数散居在附近其他州县。傣族通常喜欢聚居在大河流域、坝区和热带地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傣族

202 评论

香蕉君诶嘿嘿

1、傣族主食以大米为主。德宏地区吃粳米,西双版纳等地爱吃糯米,通常是现舂现吃。傣族著名的香竹饭又称竹筒饭,即把糯米放在香竹筒里,用水浸泡15分钟后,用火烘烤而成的。

2、吃时,捶打竹筒使之变软,竹筒内壁的竹膜便贴在饭上,用刀一剖两半,香竹饭便脱竹而出,香气浓郁,饭软而细腻。还有独具特色的菠萝紫米饭,其味清甜可口,并有补血润肺之功效。

3、外出劳动者常在野外就餐,用芭蕉叶盛一团糯米饭,随带盐巴、辣子、酸肉、烧鸡、喃咪、青苔松即可进食。肉类有猪、牛、鸡、鸭,不食或少食羊肉,善作烤鸡、烧鸡,喜欢吃鱼、虾、蟹、螺蛳、青苔等水产品。常吃的蔬菜有白菜、萝卜、笋和豆类。

4、傣族也食昆虫。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经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鳖、蚂蚁蛋等。捕蝉是在夏季傍晚,蝉群落在草丛中时,蝉翼被露水浸湿,不能飞起,妇女们就赶快把蝉拣入竹箩里,回家后入锅焙干制酱。

5、以青苔入菜,是傣族特有的风味菜肴。傣族食用的青苔是选春季江水里岩石上的苔藓,以深绿色为佳,捞取后撕成薄片晒干,用竹篾穿起来待用。做菜时,厚的用油煎,薄的用火烤,酥脆后揉碎入碗,再将滚油倒上,然后加盐搅拌,用糯米团或腊肉蘸食,味美无比。

扩展资料:

1、傣族民间乐器有嘎腊萨、玎、筚、多洛、象脚鼓、铓、排铓和傣镲等。

2、傣族的特色乐器葫芦丝是舌簧乐器,用循环换气法能持续发出五度音程,音色优美、柔和、圆润、婉转。在月夜的竹林或傣家竹楼里,能给人以含蓄、朦胧的美感,而吹出的颤音尤如抖动丝绸那样飘逸轻柔。著名的作曲家施光南创作出《月光下的凤尾竹》乐曲,使葫芦丝音乐风靡大江南北。

3、象脚鼓因鼓身形似象脚而得名,常与铓锣、傣镲组合在一起,广泛用于歌舞和傣戏伴奏。嘎腊萨是竹制、吊桥形的敲击体鸣乐器。

4、玎是弹拨弦鸣乐器,傣族青年恋爱时经常弹奏,有“爱情乐器”之誉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傣族

143 评论

无形风9596

傣族是一个居住在海拔较低,地域平垣开阔之地(俗称“坝子”)的民族。居住在坝子上的傣族,因气候、气温等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其饮食文化最显著的特点是喜酸,故有“酸摆夷”之称。在傣族闻名遐迩的菜谱中,其名菜几乎都离不开酸。作为调料的“酸”,既有植物性的,如竹笋、酸橙;也有动物性的,如酸蚂蚁;还有经化学反应制成的,如醋(自酿)。傣族嗜酸,一方面与其生活地域有关,傣族居住地都较燥热,酸性食品不仅能消食,而且能刺激食欲,预防中暑。傣族嗜食酸,这是在与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克服气温高等自然因素而逐渐形成且保留的,是一个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最朴素、最直接、最有效的一个习俗,也是傣族饮食文化中最显眼的亮点和最能体现民族特点的一种反映。 傣族饮食文化中另一个特点是“食野”。所谓“食野”,是指傣族喜欢吃一些野生的动植物。在傣族饮食文化“食野”的菜谱中,既有动物的,如食“温顿”(一种生活在怒江沙滩上的虫)、食蝉等;也有植物的,如野生的蕨菜、刺苞、鱼腥菜、香茅草、“摆夷拄棍”(一种长绿植物,食其嫩芽,因傣族最喜欢食之而得名),这些野生植物具有清肺解热、明目健脑、抗衰老的作用。傣族饮食文化中的“食野”特点,证明傣族人民认识自然,崇尚自然,反映出傣族人民一种淡泊、闲适、随意的心理特征。 傣族饮食文化中另一个显著特点是“食花”。攀枝花、白花、芭蕉花等植物的花,傣族人民将其佐以调料做成美味绝伦的佳肴。在傣族饮食中的食花习俗中,最令人称奇的是将一种名为染饭花的花摘下洗净,将染饭花加水煮后弃花留水,将糯米放入黄色染饭花水中浸泡约4小时,使颜色入米心,然后将着色的糯米捞出放入甑子内生蒸至熟,然后倒入盆内反复搅拌。米饭呈现出花朵的黄色,食之松软可口而略带清香。此饭一般在清明节时做,做好后将其作为祭祀先祖的“供饭 ”;或在节日宴席上和其它菜肴相配,因其色香味俱全,从而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傣族独特的饮食结构,与当今倡导的绿色食品契合,傣族菜肴具有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的特点,这是傣族人民尤其是傣族妇女不易肥胖的原因之一,从营养膳食的观点看,傣族菜肴是值得大力推广的。 傣族分布在会理、盐边县和攀枝花市郊,与汉、彝、傈僳等族杂居。四川现约有 五千五百余人。 汉代称其先民为“掸”,唐代称“金齿”、“银齿”,明、清称“棘夷”或“摆 夷”。明洪武年间,云南景东傣族土司奉调来建昌(今西昌)参与平息元降将月鲁贴 木儿的叛乱。事平,改兵为民,婚娶耕种,在盐边、米易、会理等地成为长官司、土 千户、土百户。以后均有不同原因迁徙而来者。1935年红军长征过金沙江皎平渡 , 傣族船支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已进入封建地主制社会,但尚存领主制残余。傣语属汉藏 语系壮傣语族傣语支。有招赘的风俗。男婚女嫁时,相互泼水以示祝福。跳“跌脚” 舞。男、女穿对襟或斜襟大袖短衫,长裤,缠头。以农业为主。饮食文化傣族的饮食与饮食结构由其居住的环境决定,因炎热所致,味喜酸、辣、苦(凉),三者皆可助开胃化食,消暑解毒杀菌。其食物种类极为繁多,除庭园种植和家庭饲养的物产以外,山野河流所产,似乎都可入食,戏言:“凡是绿的都是菜,凡是动的都是肉”。更有一些奇异之物如蚂蚁蛋、蝉蛹、花蜘蛛、竹蛆、沙蛆、青苔等成为傣族喜爱的食品,使外人惊异不已。食物的烹制方法主要有烤、蒸、炸、煮、腌、剁、舂,特别讲究佐料的配制。

154 评论

包子熊二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北纬21°08′~22°36′,东经99°56′~101°50′.属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湿润区.由于入射角高,冬至时分高度角最低为45°本区热量丰富,终年温暖,四季常青。具有“常夏无冬,一雨成秋”的特点。一年分为两季,即雨季和旱季;雨季长达5个月(5月下旬—10月下旬),旱季长达7个月之久(10月下旬—次年5月下旬),雨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本区热量丰富,终年温暖,四季常青。又因距离海洋较近,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控制和太平洋东南季风的影响,常年湿润多雨,所以森林繁茂密集,植物盛多.因此西双版纳被誉为“植物王国”.1993年10月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接纳西双版纳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国际生物圈保护区。从世界地图上一眼看去,会发现在西双版纳同一纬度上的其他地区几乎都是茫茫一片荒无人烟的沙漠或戈壁,惟有这里的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像块镶嵌在皇冠上的绿宝石,格外耀眼。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有占全国1/4的动物和1/6的植物,是名副其实的“动物王国”和“植物王国”。西双版纳境内共有植物二万多种,其中属热带植物5000多种,有食用植物一万多种,野生水果50多种,速生珍贵用材树40多种。西双版纳属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一年内分干季和湿季,年平均气温在21℃。干季从11月至翌年4月,湿季从5月至10月。终年无霜雪。年雾日达108—146天。景洪地区极端最高气温达℃,极端最低气温℃,常年适于旅游观光。西双版纳因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北部边缘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山区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终年温暖、阳光充足、热量丰富、湿润多雨,具有“长夏无冬、一雨成秋”的特点。一年只分为雨季和旱季两季。雨季长达5个月(5月下旬——10月下旬),旱季则长达7个月之久(10月下旬——次年5月下旬)。雨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的80%以上。这样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西双版纳的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因而,当地的人们以此为主食。

198 评论

jason大魔王

基诺族民间有句俗话,叫做“汉炒、傣蘸、基诺舂”,意思就是说汉族的菜喜欢炒着吃,傣族的菜喜欢蘸着调料吃,而基诺族的菜则以臼舂凉拌为主。

310 评论

疯哥觅食

傣族是一个居住在海拔较低,地域平垣开阔之地(俗称“坝子”)的民族。居住在坝子上的傣族,因气候、气温等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其饮食文化最显著的特点是喜酸,故有“酸摆夷”之称。在傣族闻名遐迩的菜谱中,其名菜几乎都离不开酸。作为调料的“酸”,既有植物性的,如竹笋、酸橙;也有动物性的,如酸蚂蚁;还有经化学反应制成的,如醋(自酿)。傣族嗜酸,一方面与其生活地域有关,傣族居住地都较燥热,酸性食品不仅能消食,而且能刺激食欲,预防中暑。傣族嗜食酸,这是在与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克服气温高等自然因素而逐渐形成且保留的,是一个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最朴素、最直接、最有效的一个习俗,也是傣族饮食文化中最显眼的亮点和最能体现民族特点的一种反映。 傣族饮食文化中另一个特点是“食野”。所谓“食野”,是指傣族喜欢吃一些野生的动植物。在傣族饮食文化“食野”的菜谱中,既有动物的,如食“温顿”(一种生活在怒江沙滩上的虫)、食蝉等;也有植物的,如野生的蕨菜、刺苞、鱼腥菜、香茅草、“摆夷拄棍”(一种长绿植物,食其嫩芽,因傣族最喜欢食之而得名),这些野生植物具有清肺解热、明目健脑、抗衰老的作用。傣族饮食文化中的“食野”特点,证明傣族人民认识自然,崇尚自然,反映出傣族人民一种淡泊、闲适、随意的心理特征。 傣族饮食文化中另一个显著特点是“食花”。攀枝花、白花、芭蕉花等植物的花,傣族人民将其佐以调料做成美味绝伦的佳肴。在傣族饮食中的食花习俗中,最令人称奇的是将一种名为染饭花的花摘下洗净,将染饭花加水煮后弃花留水,将糯米放入黄色染饭花水中浸泡约4小时,使颜色入米心,然后将着色的糯米捞出放入甑子内生蒸至熟,然后倒入盆内反复搅拌。米饭呈现出花朵的黄色,食之松软可口而略带清香。此饭一般在清明节时做,做好后将其作为祭祀先祖的“供饭 ”;或在节日宴席上和其它菜肴相配,因其色香味俱全,从而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傣族独特的饮食结构,与当今倡导的绿色食品契合,傣族菜肴具有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的特点,这是傣族人民尤其是傣族妇女不易肥胖的原因之一,从营养膳食的观点看,傣族菜肴是值得大力推广的。地理环境的影响。由于傣族主要居住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这种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具有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即高温多雨、湿润静风。年平均温度在21摄氏度左右,因四季划分不明显而将一年划分为三个季节,即腊鲁闹(冷季)、腊鲁黄(热季)、腊鲁分(雨季)。傣族人民对水钟爱无比,使傣族成为一个喜欢临水而居、与竹为伴的民族,被称为“生活在河水边的人”。 由于傣族居住区雨季漫长缠绵,且傣族是一个喜欢临水而居的民族,故傣族人多塔喃(水)偏盛。在长期的生活和医疗实践中,傣医观察到人体发病与风关系极为密切,风可单独致病,也可夹杂他邪相合而侵犯人体发病。因此,傣医认为风致百病,百病皆由风引起。风分为外风和内风。内风多由于体内四塔功能失调,风(气)偏盛或不足而致。外风则是感受自然界的风毒邪气而致,一般多见内外风相合而使人发病。因此,傣族人民易患风水失调的疾病,如肢体酸重、麻木不仁之拢梅兰申(风湿病)、拢贺按(头风痛)之症,或肢体抽搐痉挛之“拢旧”。塔喃(水)偏盛又会影响塔令(土)的功能,出现塔令(土)失调的一系列表现,如饮食消化、吸收,或排泄功能失调等症。由于土能生万物,一旦塔令(土)不足则又造成其他三塔的功能失调。一、西双版纳傣族文化的空间观念 西双版纳的自然环境是傣族文化发育的重要环境基础。在傣族集中分布的宽谷坝区,热带雨林气候所提供的充足的光热、丰沛的降水、肥沃的冲积性土壤,为傣族文化的发育提供了优越的环境条件。傣族对生存环境的理解是以人为中心的地域环境印象,他们认为人的生存以环境为基础,在环境层次中,森林自然环境是最基础的,它为水稻文化涵养水源。而水资源为水稻文化必不可少的自然条件,有水才有水稻田。水稻耕种需要丰富的土地资源。傣族以越人的耕种文化环境感知为基础,以傣族祖先“允门”留下的遗训为价值观,塑造地理景观,使西双版纳傣族文化地域系统呈现出“森林农耕民”的特征。在此过程中人对自然环境的价值取向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的,人必须与自然融合为一体,成为地理环境的组成部分,人的行为要为自然负责,但又不被动地屈从于自然,他们理解自然的流动和变迁并在其界限内创造人类文化,并形成其生态观念。此生态观念的主体就是傣族祖先“允门”留下的遗训,也是傣族在西双版纳自然地理环境基础上,越人文化基础上,“允门”遗训基础上,通过知觉形成的价值观念,把自然环境与生命联系起来的生态直链型关系“森林一水一田一粮一人”,即有了森林才有水,有了水才有田,有了田才有粮,有了粮才有人。这种直接的因果直链型生态关系,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认为是一种强势文化生态关系,在这种观念中,环境是文化的决定因素,环境以单向因果关系的过程强有力地决定着人的文化与行为,所以在傣族文化行为中,不滥伐森林,每户都种植速生的薪碳树种铁刀木专做烧料,并且具有一整套的水资源管理办法。正是由于丰厚的森林生态所涵养的肥沃坝子蕴育了傣文化的多姿多彩。这种生态直链环境与人的价值观构成了傣族文化空间观念的精髓,他们以此观念理解环境与人的关系,并指导自身的生产生活实践,如聚落的选址、土地利用、水稻种植等都体现了这种环境价值观念。 从傣族文化的空间观念反映出,人们对环境的认识真正是“心理上的”,我们在心理范围内解释环境,我们在认识与感觉环境时是有选择的、不完全的。通过我们的感觉器官接收环境信息,以对我们的生活有意义的方式处理和组织信息,其处理结果储存在我们的脑子里,形成相对稳定的空间观念。这种空间观念影响整个地域环境的形成,并在观念体系上与所有的其他影响因素联系成网。凡是有意义的、连贯的和合适的因素,都深受人们文化空间观念的影响。 二、西双版纳傣族文化的空间观感结构 傣族在其空间观念的文化指令下,选择了宽谷、坝区聚居。傣族理想居住模式:靠山近林—有小河流—阳光充足—方便道路—良田。其中靠山近林、河流、良田是主要因素。西双版纳的傣族有95%分布于河谷坝区,5%分布于山区、半山区,傣族居住的环境属平坝、河谷区,并有河流经过。在傣寨背后往往有一个风景林,寨子周围及每户都有花果园,傣族人每天到田里种地,河里洗澡,傣族村寨是山、水、林、田、聚落相配的傣族文化园林,就其生活环境资源具有整体人类生态系统结构。 在空间观念的作用下,傣族形成独特的地域意识行为:家庭一村寨—农田一山林。在空间观感结构中,家庭一村寨—农田是日常中心活动地域,山林是次要活动地域。在中心活动地域傣族文化塑造了独特的傣族生态经济空间圈层结构景观。 傣族以其空间观念确定他们的空间观感结构,并通过地域意识行为得以表现。对傣族来说,活动地域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中心活动地域对傣族生存丰收起重要的作用,也是地域文化系统集中体现的主要地域,是傣族获得物质能量、信息的主要生存空间。在此地域上,傣族文化最显著,傣族整体生态系统网络最复杂,物流、能流、信息流最旺盛。在次要活动地域傣族活动的频度减小,与环境的物流、能流、信息流减弱,森林山地地带是傣族神圣的区域,属于保护的领域。同时也是傣族文化与山地基诺、哈尼等民族文化交汇的地带,是山坝民族文化的交汇区。 在傣族空间观感结构的构建中,傣族文化塑造了傣族生态经济空间圈层结构景观。其空间结构系列如下:第一层为村落庭院圈层,这里以傣族特有的干栏式傣楼为中心,上住人,下养牲畜,放农具和交通工具,庭院外以大戟科的霸王鞭(Euphorbia royleana Boiss)为栅栏,栅栏与房子之间傣族营造了一个多层次的人工植物群落,主要由妇女经营,种植有果树、香料等经济作物,上层是椰树和槟榔、菩提树,中间有香蕉、芭蕉、柚子、菠萝蜜树,低层则有菠萝、西瓜、石榴、香缘、茶叶、花卉、药材等。体现了人工植物群落的最大空间利用,是最好的生态经济园。在商品市场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交换补贴家用。第二圈层是田野生境圈层,大面积的水稻耕种以满足人们的粮食需要,以蝶形花科铁刀木(Caesalpinia Siamea)为首的薪炭林以供薪炭烧柴需求,以水牛为首的家畜牧养需求,以竹笋、青苔为首的蔬菜需求,以大榕树(大青树)下民俗、宗教集会需求,以菩提、 贝叶树簇拥的寺庙宗教核心需求。沟渠较密,水面较大。第三圈层为森林生境圈层。狩猎需求、木材建材需求、经济林需求、物种交换需求、森林绿地保护水土涵养水源需求等,这里也是傣族与山地民族物流交换。形成民族与民族之间,人与环境的高度和谐、统一。在这样的整体人类生态系统中,人与各圈层的生存资源不断发生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有机合谐地形成傣族整体生态经济系统的空间模式。傣族生态经济空间圈层结构的景观范式是傣族长期与自然地理环境调适的结果,也是傣族文化最集中的体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傣族文化的空间观念和观感结构。 傣族生态经济空间圈层结构景观是傣族对空间的有效安排和利用,折射出傣族文化的空间观念和观感结构。在其中有垂直向度的空间利用,有水平向度的空间利用。但无论是水平还是垂直向度的空间利用都是傣族文化空间隐喻的景观反映。这里,环境、文化和心理过程作为一个整体起作用,不能简单地确定哪些因素“造成”某些结果。而地方感正是这一混合体的总体表现。地方感导源于内在熟悉的知识,导源于“在一个实质环境中关怀领域,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的网络”的建立;导源于情感紧系的物质环境,以及意识可觉察到的环境的认同和空间界线;导源于长久以来“经由听觉、嗅觉、味觉、视觉”所强化的亲切的关联性;导源于“连续发展、庄重而快乐的庆祝活动”的传统复现,或与其它聚落居民之间的竞争;导源于“周围环境的整体经验”。 三、西双版纳傣族文化空间隐喻的特征 一是傣族的文化空间观念决定人对环境的价值取向,并以此作为塑造地景的依据。影响空间观念形成的因素很多,如自然地理环境因素、民族自身的特性、宗教的和社会的价值观,以及实际应用的生产生活技术。此中的任何一个因素都不可能单独作用于空间观念的形成,而是综合因素组成一个影响网络共同影响傣族的文化空间观念。 二是空间观念和观感结构的形成是不全面的,具有选择性,而且人的空间观念与观感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人的文化所能涉及的范围有限,人们趋向于把当前的空间观念与感觉看作是永久性的。但是由环境、文化和心理过程整体作用下形成的空间观念和观感结构,会随时间、影响因素及其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三是傣族的地方感具有复杂性。首先表现在地方感的综合性;其次表现在地方感的时间变化性上。正如西双版纳傣族的地方感正在发生变化,傣族社区传统的地景也在发生改变。 人们对环境的态度与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政治、社会经济具体情形紧密相关。因此文化地理学对文化的研究需要把文化置于现实生活的具体情景中,研究文化在现实中的作用。所以文化对环境的阐释是复杂的。人们以自身的文化为基础,以一定的社会价值和情感从环境的垂直空间和水平空间向度理解和阐释环境、利用环境。所有这一切汇合在一个有条理的格局中,使人们能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更好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281 评论

相关问答

  • 研究特色饮食的意义和价值论文

    饮食文化论文人生在世,吃穿二事,很早我们就知道了这句话。人虽然作为高级动物,但仍需要与普通动物一样:“吃”。所以,零零总总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类美食也孕育而生,从古

    zhizhuo1986052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傣族饮食文化研究的论文

    我的家乡德宏位于祖国西南边陲,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美丽的孔雀之乡。这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还有独特的饮食文化,吸引着许许多多中外游客流连忘返。这里有许多少数民

    无形风9596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傣族饮食的研究背景与意义论文

    日常食俗傣家宴席傣族大多有日食两餐的习惯,以大米和糯米为主食。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西双版纳的傣族则主食糯米。通常是现舂现吃,民间认为:粳米和糯米只有现吃现舂,才

    久美雍希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关于饮食论文的研究价值

    职业技能全国统一鉴定高级营养师论文(国家职业技能一级) 文章题目: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膳食 姓名:XXX 身份证号:

    华蓥山5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研究论文

    哥们大学八成学文科的。我来写写看看能不能对你有所帮助。1.简介:广西地方风味名菜因地制宜,广采当地特产为原料,在配置上,突出主料,切配精细,讲究口味,注重节气时

    走遍大中华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