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灵蜜蜜
J.K.罗琳的行文风格和遣词习惯都比较规范,人物性格鲜活明快,情节线索清晰连贯,很少有晦涩和令人费解的地方,这使翻译工作相对来说比较顺利,并使我们在翻译中更容易得到乐趣。我个人认为,罗琳创作的《哈利·波特》与中国的武侠小说有相似的风格和魅力,那幻想中的魔法世界,那些千奇百怪的巫师法术,以及善与恶、正与邪两种势力的较量,都使我们看到武侠的影子。然而同时,《哈利·波特》又不像武侠小说那样脱离现实,它与我们,尤其是少年儿童的现实生活离得很近,诸如课堂,老师,学校生活,家庭作业,同学之间的各种微妙关系……无不体现着生活中每个孩子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我想,《哈利·波特》之所以受到这么多青少年读者的喜爱,就是因为孩子们在书中既能遨游于奇妙的魔法世界,又能时时在小主人公们身上找到自己普通生活的影子。《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引发网友的5大猜测书评5757tutu @ 2005-08-12 16:21——《哈利波特和混血王子》1990年,二十四岁的罗琳,是个单亲妈妈,因为找不到工作,只能靠着微薄的失业救济金养活自已和女儿。她正坐在前往伦敦的误点火车上,这时“哈利波特”这个名字咻地闯进了她的生命。透过车窗,她彷佛看见了一个黑发瘦弱,戴著眼镜的小巫师在对她微笑。从此以后,她总是窝在自家附近的尼可森咖啡馆里写作。因为没钱点餐,所以每次只点上一杯卡布奇诺,一字一字的写下“哈利波特”的故事十年后,“哈利波特”成了风靡全球的童话人物。罗琳在一夕之间,就从不为人知的贫穷单亲妈妈,一跃成为蜚声国际的畅销作家。《哈利波特》在全世界所折起阅读风潮,更被誉为“文学界的披头四狂热”。罗琳说,《哈利波特》是一本会带给她快乐的书,毫无疑问的,对读者来说也是一样的。作为主角,哈利波特最不平凡的是他的身世和遭遇。论聪明他比不上赫敏,论家境他比不上马尔福。而每次让瘦弱的他化险为夷的是勇气和友情。并且,又是母爱让还是婴儿的他没有死在伏地魔的一个不可饶恕的咒语下。(邓不利多教授说过:“母爱是古老魔法的最原始一种,也是法力最大的一种。”)作者似乎要让读者明白这个世界上,爱是最伟大的,友谊则是最重要的。从第三集开始,哈利波特的世界就开始变得深沉黑暗。摄魂鬼伤害人的武器竟然是挖掘人最痛苦的回忆,并夺取希望和求生的渴望;伏地魔为了让自己复生,杀死了他的朋友和教父。而作者艺高胆大的地方就是,在这样一个残酷的世界,她塑造了“贫贱不能移”的韦斯莱一家人、魔法无边而又爱护弱小的邓不利多教授、能够温和平静地面对不幸的人狼卢平教授、“我很丑但我很温柔”的巨人海格,这些让人感觉人间有希望的正气角色。今年7月份,这本哈利波特第六部《混血王子》在各国同步上市。我有机会先把英文版从头到尾啃了一遍。整本书的风格有很大变化,比起哪一本都要黑暗,文笔也并不轻松,紧张的气氛被几次运用“韦斯莱一家的摆针仍旧落在‘生命危险’那格”很灵巧地表现出来。而语言十分精简,用“字字珠玑”来形容绝对不过分。这一集的结局比上一集还要残酷。16岁半的孩子一再地目睹最亲的人从自己身边死掉,却什么都帮不到。压在肩上的负担越来越重。而对于伏地魔的身世还会有更多的了解,并且让读者觉得这个魔法世界里的超级大坏蛋其实很可怜。其实他原本并不坏,只是出生后缺乏爱而变坏。邓不利多教授对伏地魔总有一种慈悲,觉得他可怜多过可恶。他从第一集开始便引导哈利波特认识自己的“魔法”。在恐怖蔓延的时候,卫斯理孪生兄弟费雷德和乔治则开设了恶作剧店,让人不忘记幽默和欢笑。他们的发明都是创意和幽默的结晶,并且意在告诉恐慌的人们:在面对艰难的时候,我们最需要的是一个完美的微笑。看完六本罗林的作品后,总结出她的写作特点:1.总有惊喜。2.总有大的悬念和小的令人好奇的地方,在后面谜底会被一个不漏地揭开。3.人物不会平白无故地出现,即使是我们认为也许无关紧要的人,或是以后不会被提起的人,都会有一段故 事,也许是后面的重要线索或伏笔。4.有很多语言都是有目的性的。5.总有新奇好玩的东西,会瞬间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人拿起放不下。6.有许多巧妙幽默的语言或滑稽的场景。(例如描写弗雷德和乔治的地方,哈利、罗恩、赫敏对马尔福的台 词,还有邓不利多的话也很有趣。)7.每一件物品都像模像样,描写得很细致,比如报纸、歌词、广告、告示等等的内容。8.哈利在面对伏地魔时总很侥幸。不管怎么说,这是部很有逻辑性,很奇幻,很经典,很精彩的作品,不火都难!
虾米啊1
作为对资本主义工业化和现代性的反拨,新时代(New Age)运动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产生,几十年来迅速发展,其影响力所及,上自大都市的知识界精英,下至乡镇社区百姓,日益形成声势浩大的文化风潮。1这一运动与全球化潮流一起给后现代文学艺术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可惜目前我国对全球化问题和文化冲突论都有相当多的关注和讨论,而对新时代运动却几乎没有什么介绍和了解,因而使我们无法看清某些重要的文艺现象所代表的西方非学院派的思想潮流,不能正确理解和评价某些轰动性的文学作品。如美国的《塞来斯廷预言》(又译《圣境预言书》)和苏格兰的《哈利。波特》。 90年代中期,《塞来斯廷预言》发行800万册;世纪之交,以巫术思维和魔法奇迹为背景的《哈里。波特》,能够在英美同时风靡影坛和书市,发行连创历史记录,达到3600万册。人文知识分子对此似乎无动于衷,评论界也是相当耐心和沉寂。似乎矜持的学者不愿对一部儿童文学作品加以评判。然而,以异教的凯尔特人的巫术传统为背景的《哈里。波特》旋风,以及由此引出的思想文化现象却绝不是局限在儿童文学的范畴里所能理解的。 梳理新时代运动的思想线索,关注其发展趋势,是我们了解西方当代文化格局及其内在矛盾的一个重要视角。国际上权威的未来学家托夫勒(Alvin Toffler)在《第三浪潮》之后,1990年推出《力量的转移:临近21世纪时的知识、财富和暴力》一书,结尾题为“对一个新的黑暗时代的渴望”。把新时代人所代表的20世纪晚期的全球精神复兴运动看成是以嬉皮士运动为先导的抨击世俗主义和工业文化的社会运动。他认为这是一个相当危险的势力,因为其性质就在于,它是继共产主义的集权主义之后,能够与西方资本主义及其民主政治体系相敌对的替代力量。为什么具有半官方身份的托夫勒对新时代运动如此担忧呢? 按照“新时代”理论,基督教的历史观把2000年当成一个重要的时间轮回周期。从基督的公元纪年以来,到20世纪的结束,刚好完成了一个时间循环。所谓“新时代”,指的就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后基督教时代的来临,是一个与追求物质繁荣的资本主义现代性相背反的、叛逆基督教价值观并且对抗官方意识形态的时代,也是一个让精神性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其重要标志就是非基督教文化、即东方宗教、原始宗教和民间传统的全面复兴。与此相关的还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建构,生态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大联合等。 进入90年代,由于新时代所期待的重大转折时刻的临近,美国的新时代出版物激增,在各大报刊上发出声音,甚至成为一项市场潜力巨大的新产业。影星Shirley Maclaine公开宣称新时代的到来。媒体上出现诸如“新时代精神”、“新时代健康”、“新时代政治”、“新时代词典”,甚至“新时代婴儿起名书”一类语汇。互联网上与之相关的内容更是浩如烟海。在这种氛围中,美国的一部广为流传的预言式小说,承担起新时代精神代言人角色,它就是詹姆斯·莱德菲尔德1994年推出的《塞莱斯廷预言》2。该书被视为新时代的代表作,并且使新时代的思想普及到更加广泛的社会成员之中,对该运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部小说成功地结合了新的科学观和古老的启示预言传统,并且采用了既能体现异国情调又能产生叙事悬念的丛林探险故事的外在结构,因而在图书市场上大受欢迎,持续畅销不衰。莱德菲尔德在《塞莱斯廷预言》的前言部分对新时代运动做了回顾性的概观,他写到: 半个世纪以来,一种新的意识进入人类社会,这是一种只能被视为超验的、精神的新意识。如果你开始读这本书,那也许你已经觉察到某种变化,内心已经感受到这一点。 这种意识源于我们对生活发展方式的更高层次的感悟。我们注意到那些偶然事件,在特定的时刻发生,引出特定的个体,猛然间将人的生活引向一个新的重要的方向。也许,我们比以往任何时代任何人更能感知到这些神秘事件的深刻意义。 我们知道,生活其实是一种精神性的展现,这是个体的展现,它充满魅力。直到今天,任何科学、哲学或宗教都未能完全阐明这种精神性的展现。我们也知道,我们一旦明白正在发生的变化,一旦明白怎样参与这一隐秘的进程,充分重视生活中的这些神秘现象,人类社会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进入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能够吸收传统的精华,从而创造一种人类有史以来孜孜以求的文化。当今评论界局限在儿童文学领域讨论此书,不能从深远的社会背景上思考魔法文学热背后的文化蕴涵。《哈利·波特》的作者罗琳来自苏格兰首府爱丁堡,而苏格兰正是70年代以来新时代运动在英国的一个主要发源地。可以说《哈利·波特》旋风背后有更强大的文化思想风潮在起作用。从新时代运动的文化寻根性质及其对后现代艺术发展趋势的巨大牵引作用着眼,《哈利·波特》恰好同时满足了新时代理念的几个重要特征。她的轰动不只是文学艺术的成功,而且是一个标志新世纪文化冲突与文化走向的重要信号。 打开已问世的四卷本《哈利·波特》,最吸引人的奇妙世界莫过于那一所霍格沃茨魔法学校。该校与近代教育传统的根本不同就在于,它不传授任何现代科学知识,专门传授法术和咒术一类前现代的秘传知识。该校全体学生用的课本《标准咒语》《魔法史》《魔法理论》,〈魔法药剂与药水〉〈怪兽及其产地〉5等,几乎没有例外都是新时代书店里的常备书和热销书。对于熟悉现代学校的美国或中国的儿童来说,似乎《哈利·波特》这样的幽暗写法带有典型的魔幻想象背景,读者难免会惊叹作者出奇的幻想编造能力。可是到过苏格兰城市爱丁堡的人都会理解,这个中世纪古城本身就以古城堡建筑为特色。作者的这种表现不是虚构的产物,而是以真实的生活实景为原型的。爱丁堡人不仅和我们一样生活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时代,同时也生活在古堡幽灵般的中世纪文化氛围之中。假如你在参观了中央城堡那中世纪的建筑群后,顺便去体验一下街边的出售古董和各种巫术道具、苏格兰氏族名称和家谱书籍的小店氛围,再到巫术博物馆看看,那么你就会充分体悟到,给《哈利·波特》全书蒙上一层神秘、幽暗乃至阴森的背景色调的,与其说是女作家罗琳,倒不如说是爱丁堡那深厚的凯尔特文化传统。 作为对抗现代性和片面发展的高科技社会的内在要求,自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以来,一种文化寻根激情激荡在处于迅猛文化变迁中的人们心底,使他们在审美趣味上自觉地要求复归传统,重新通过艺术感知来寻找和确认自己的文化认同。弥漫在整个20世纪艺术中的原始主义风潮,不妨看作是这种以归根复古来抗拒激烈变迁引起的心理不适的自发反应。《哈利·波特》这部书的思想倾向,只有还原到反叛现代性的激进民间运动的脉络里,才能获得充分的理解。例如,西方基督教文化背景中的传统文学作品,总是千篇一律地丑化女巫,把巫婆刻画为邪恶形象,甚至称之为“魔鬼的情人”6。可是我们在《哈利·波特》中看到新的巫师群体形象。巫师不但不再令人厌恶,反而是引导俗人超脱于单调乏味的麻瓜世界的真正精神导师。这可以说是自文明史以来对巫师形象的重新建构。其意义,既是对基督教文明在历史上残害数以百万计的女巫罪行的彻底忏悔,也是新时代文化寻根在非基督教世界发掘传统价值的表现。 《哈利·波特》在文化寻根方面的又一层意义是凯尔特文化的复兴。我们知道,大英帝国作为现代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全球化进程的先导力量,其古代的扩张动力始于对土地的需求。英格兰人对可耕地的需求导致对苏格兰和爱尔兰的凯尔特人领地的侵占,民族矛盾的历史根源就在于此。出自苏格兰的詹姆士6世即位英王后,反过来压迫苏格兰和爱尔兰人,理由就在于他们是“原始人”。英格兰人用武力侵占的方式来夺取他们的土地,把他们赶到少数保留地,“就象后来到美洲夺取印第安人土地一样。”7 现在为了反叛麻瓜的现代性,《哈利·波特》的主人公不得不回到前基督教时代,从“原始的”民俗宗教的巫术传统中汲取力量。还原到殖民者与“原始人”的数百年文化冲突格局中,《哈利·波特》这部魔法文学书的自觉文化认同也就很明确了。 不论是《塞莱斯廷预言》从玛雅废墟的神秘手稿寻求启示,还是《哈利·波特》为凯尔特的魔幻世界招魂复魅,这种世界文学想象的新变化从一个侧面体现着新时代运动的价值倾向
PLASE去搜《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里头有许多描写“死”的
可以从他的身份着手,以最终他站定的立场来说明问题[虽然做为斯迷不喜欢这种论调,但如果写论文还是得这样写]。另外,他的人生充满了无奈以及各种十字路口的抉择,可以分
【原创】哈7随想——延续的生命长河。 哈7中文版终于出版了,尽管包括书名在内的众多翻译至今还不习惯,但对于哈迷来说,这毕竟是一件可喜可贺的大事。收到哈7后欣喜了
你准备写跨文化交际还是翻译,还是文学,还是其他的?
哇哇,又是论文,辛苦了。论文么,总是要让大部分人看不懂才好。鄙人倾向于并联的方式,将多个轨迹不同、背景不同的人物在生死方面分别比较。象征生的意象和象征死的意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