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和1105
【摘 要】“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是一致的。”作为人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必要条件的环境――当代大学生德育形成的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作为大学生对环境的反映,所以大学生的品德受环境熏陶影响很大。目前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也表现矛盾性和动摇性。本文根据马克思德育环境伦理观,分析了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德育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社会环境;大学生德育;环境优化 大学生的德育过程是不断自主性学习、选择、提高、不断认识、适应、推动社会发展的社会化过程。根据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社会环境的状况,研究相关理论、深入现实实践,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核心价值体系。从理论价值上讲,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实践价值上讲,研究大学生的社会环境有助于指导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道德?B成。 一、当代大学生德育现状 目前,加强和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作为高校的重点工程已引起教育者的广泛关注。高校的德育存在道德风险,社会环境中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使有些大学生道德丧失、道德观念混乱。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主流是积极的、唯物的,表现出崇尚理性,勤于思考,不迷信,不盲从。但部分大学生偏于个人价值,缺乏为国家利益献身的行动和为社会服务的雷锋精神;只看重结果、行为的实效性,缺乏远大崇高理想和踏踏实实的干劲。部分大学生的人生观有“知行不一”的倾向。渴望勤劳好学然而一些人受享乐主义的影响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 二、社会环境对当代大学生德育的影响 (一)社会环境的含义 马克思的“现实自然界”马克思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关注的始终是“现实的自然界”也就是与人有关的人化的自然。马克思始终在自然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指出: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环境是影响有生命事物的所有因素和条件。我们的社会环境就是所有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是人类特有的生活环境。 (二)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德育的影响 1.社会文化因素。大学生在社会大环境下,成才的过程是以高等教育为主要媒介,自觉接受社会教化,逐步成为独立成熟的社会人的过程。 2.家庭环境因素。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不仅有自然遗传的因素,还有社会“遗传”的因素。不同的教养方式和不同的家庭结构、经济条件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的影响非常巨大。家庭教养的三种方式不同。 3.学校教育因素。高校教育是重要环节。个人常常在学校期间设立目标要求自己。学校中的师生关系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中的同学关系对大学生有直接影响,志同道合、情趣相近的同学互相勉励可以互相促进。学校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个人社会化的水平;引领着学生走进科学的殿堂,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 大学生之间人际交往的影响。人们之间发生的人际交往,有的直接对个人产生影响、有的潜移默化影响到个人。其二,教育管理环境的影响。由于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多发生在学校里,所以大学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并具有自己特色的意义世界。大学生除了与授课老师构成直接的师生关系,也会与大学中的各种组织产生联系,这些环境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大学生自身的意义世界。其三,生活事件的影响。生活中的重大变故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生活中的变故和生活实践的因素包括很多方面,如学业失败、亲人去世。 三、完善社会环境加强大学生的道德建设 (一)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大学里,我们就应该在行为、价值和态度上朝着正确的道德方向成长,第一,在遇到改变社会的力量面前要变得更有影响力;第二,学会抵制你不需要的屈服压力。这需要营造好的社会环境,需要思想道德建设的引领。需要整顿网络文化环境,思想道德建设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在大学生中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最后大学应大力营造学术氛围和良好环境。必须加强主流思想道德的宣传与教育,使大学生切实掌握主流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 (二)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不是一个单一的过程,而是一个多维的过程,是一个由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环境三个基本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系统。校园文化教育环境包括校园建筑、文化设施、校园绿化美化等物质形态,学校的规章制度和领导体制,校园里的思想意识、文化价值观念、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等。师德,校风、管理的建设,要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必须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环境的作用,认真研究和创造完善的校园文化环境,在具有开放性、互动性、无政府性、异质性的网络文化环境下,实现校园文化环境的最优化控制,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三)构建美好的家园 家长应该注重人文关怀,全面关心孩子成长。人文关怀是指以人文精神为思想内核,充分尊重人、理解人、发展人、完善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实践和劳动教育,深入社会实际。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时期,家长必须重视孩子的实践活动,注意深化认识、加强了解、过程监督并坚持总结激励。使孩子有组织地直接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和服务社会,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家庭教育永恒的主题,必须与时俱进,进行积极的探索和研究。 作者简介:周洁(1992-),女,浙江衢州人,浙江师范大学2015学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外马克思主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姚小泉:《高校德育和人的全面发展》,贵州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4]朱小蔓:《中小学德育专题》,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杜威:《道德教育原理》,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6]周先进、李颂明:《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因素及对策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第1期 [7]吴登良、林倩:《关于学校德育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1期
基督城里
大学生就业及影响因素分析毕业论文
1引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发生了显著变化,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特点。本次调查通过“关于北京地区大学生毕业选择情况调查问卷”的研究(数据来源于管理学院周亚老师提供的2004年人事局对北京高校2895个学生的调查结果),运用社会统计学原理进行系统分析,以得到影响大学生毕业选择的各方面因素,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供科学依据。
2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随机选取北京地区的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五所院校共2895名大学生作为被试,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此论文采用其中30%的数据,共849个样本,运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首先,我们对毕业生选择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研究。目前,大学生毕业主要有三种选择——国内升学、就业、出国留学。我们可以得出,本次调查777个有效样本中,超过半数毕业生选择国内升学,占有效百分比的,的毕业生选择就业,的毕业生选择出国留学。此外,还有的学生对毕业选择不确定。影响大学生毕业选择的因素有哪些呢?我们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研究从以下家庭社会因素、个人因素两个方面加以研究,其中家庭社会因素又可分为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情况、所在学校等,个人因素可分为以性别、性格为代表的先天因素和以学历、成绩、综合能力为代表的后天因素。通过问卷调查和软件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毕业生选择收到家庭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从家庭、社会因素来看,是否独生子(女)对毕业选择造成一定影响,独生子女的出国概率显然要高于非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情况的影响最为直接,这点与我们预期相符。学生在毕业后选择问题上,经济问题显然是最为直接的。所在学校的不同,也使学生在价值观上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再加之各学校培养方向的不同,使毕业选择产生很大差异。此外,有可能影响到毕业选择的家庭、社会因素还有很多,我们考虑了集中有代表性的因素,诸如,父母和亲友期望、周围同学等生活环境、社会舆论与评价、国家政策、学校老师的就业指导、学校的.教育培养。其中学校的教育培养和周围同学的生活环境对毕业选择的影响比较大,而其他因素则不明显。从个人因素来看,根据调查结果,先天因素中的性别和性格对毕业选择并未造成影响。这与我们的假设并不相符。可见,一个人先天并不影响发展方向。而与之相对,后天因素对毕业选择有很大影响。首先,学历不同,思维角度不同,做出的选择不同,研究生有更大的倾向进一步学习研究。个人成绩和综合能力均对选择造成很大影响,这点是显而易见的。
3结论及建议
既然大学生毕业选择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那么要从多方面努力,加强协作,才能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首先,坚持大学生择业教育的正确导向。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尚未跨入社会,缺乏实际生活的切身体验,社会阅历浅。其择业观念主要受自身主观思想倾向的制约,往往来源于理想化的意识和追求,不是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之上,往往随着外界环境和舆论导向的变化而变化。校园中先后出现的出国热、公务员热、考研热等,就是例证。实践证明,社会舆论明确,教育导向正确,大学生的择业取向就会明朗正确,形成风气。因此,高校应着力强化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正确导向。其次,积极开展合作办学,增强高等教育的社会适应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要突破传统的自我封闭的办学模式,面向人才市场,实行开放式办学。要加强对人才市场的调研,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情况,及时对人才市场的发展状况和大学生就业的趋势做出分析和预测。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和人才培养方式进行调整。高校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办学,获得实际工作经验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毕业后就业奠定基础。最后,大学生要确立大众化就业观,提高创新能力,积极迎接挑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普及,基层工作岗位也对工作人员的科学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大学毕业生要正确认识自我,找准自己就业的社会定位,确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事业发展的驱动力和事业成功的关键。大学毕业生要有意识地选择前沿知识来丰富自己,培养自己吸收知识、应用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要走出课堂的局限,加强实践锻炼,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大学生在毕业选择时,要对一生的整个职业生涯做出科学的规划。要把自己的理想和现实紧密结合在一起,做出分析和判断,确定择业取向。大学毕业生还要清楚地认识到,良好的个性品格,专业化的职业素质,具有进取精神、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是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础。因此大学生要加强自我修养,要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宽容他人,以诚待人,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培养良好的职业性格特征,实现职业生涯的一个又一个跨越。
4参考文献
1朱洪波.新时期大学生择业教育的正确导向及路径选择[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09)
2解伟.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J].郑州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5,(3)
3宋丽贞,荣江莉,曹宁宁,等.高校毕业生择业意向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5,6(1)
4吕世军.试论新形势下我国大学生的择业与择业观教育[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3)
“『承诺』”
大学生嫉妒心理的影响因素及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措施论文
摘 要:大学生的嫉妒心理作为一种负性社会心理状态,极大地影响了其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对大学生嫉妒心理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应的引导措施。
关键词:嫉妒心理;影响因素;引导措施;思想政治教育
由于大学生嫉妒心理具有嫉妒主体的虚荣性、嫉妒对象的针对性、嫉妒形式的多样性以及存在方式的隐蔽性的特殊性,使其相对于其他心理状况更不易被察觉,从而对嫉妒主体与嫉妒对象,甚至整体的校园风气带来强烈危害,因此对其嫉妒心理的准确归因与正确引导成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
一、大学生嫉妒心理的影响因素
1.个体人格因素
大学生嫉妒心理的产生从其根本上来说是由个体的人格因素所决定的。
(1)自我意识强烈,自我调控能力缺乏。长期处于顺境中的独生子女大学生形成了过多关注自身需求的"自我中心主义".而且大学生缺乏自我调控与自我教育的方法。
(2)价值观偏激,归因方式错误。大学生习惯于通过网络对社会进行间接了解,由于其自身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与审视力不足,使其在长期负面信息的感染过程中产生了较为偏激的价值观,引起对社会的消极仇视心态。
2.环境影响因素
(1)家庭因素:①家庭教养方式不当。首先,如今家长望子成龙对子女产生强大的心理压力,使其形成了只有在与他人对比的过程中才能产生优越感。其次,家庭养育方式多采用"核心养育法",大学生长期处于家庭核心地位,从而形成了狭隘的个人主义思想。
②家庭环境的不稳定性。在社会多元文化冲击下,一些大学生经历了家庭结构由"核心家庭"到"联合家庭"甚至"单亲家庭"的转变,在这种家庭环境结构的转变下,其个体心理易产生包括嫉妒心理在内的多种负面情绪。
(2)学校因素:①教育体系的缺憾。高校教育体系中相对缺失对心理健康教育地位、方针、性质、内容等方面的明确指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相对缺失对嫉妒心理的指引。②育人环境的污染。大学校园的攀富比美等不正之风为大学生嫉妒心理的产生提供了沃土。③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缺位。嫉妒心理的产生与恶化一定程度上可以归因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师资源、组织资源、课程资源、制度资源等方面的缺位与疏于指导。
(3)社会因素:①较高的社会期待与自身能力水平的差异性,使大学生产生基于对社会生存的不安全感进化为对已满足社会期待的'人群的嫉妒倾向。②社会舆论与社会价值的错误引导。()社会舆论倾向于对成功、富裕的大力渲染,由此形成的群体嫉妒心理的错误导向使大学生对成功急于求成。
3.社会支持系统因素
社会支持系统是指个体在自己的社会关系体系中,由他人提供的物质与精神支援的总和。据研究,大学生的嫉妒心理同社会支持系统的强弱呈显著负相关。由于嫉妒心理受社会道德体系的约束,因而当大学生产生嫉妒心理时,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会对其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情绪调节与情感感染;较少的社会支持使嫉妒者缺失来自外界的关心与支援,更容易产生有悖于社会道德的思想行为,嫉妒心理难以消除。
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嫉妒心理的引导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人格教育,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1)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进行人格教育时,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与个别指导对其进行自我认识与自我定位的具体指导,以预防嫉妒心理的产生。
(2)引导大学生学会自我控制,时刻谨记"中国梦"的崇高理想。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大学生克服嫉妒心理时,一是要引导其正确地认识外部环境,使其在辨别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增强个体意志力。二是要学会自我监督,在出现嫉妒倾向时,学会克服消极情绪。
(3)引导大学生学会自我调试,掌握正确的自我调节办法。嫉妒心理萌发后,大学生应积极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对其调节方法进行相关指导:①正确比较法。教育学生认识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将人之长补己之短。②注意转移法。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引导学生在产生嫉妒倾向时,不要将注意力集中于被嫉妒者身上,让自己投入有意义的事情中。③自我满足法。思想政治教育者引导大学生在嫉妒心理产生后,多进行有意义的校园活动,在充实的生活中克服嫉妒心理。
2.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引导大学生辩证看待嫉妒心理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德育工作计划,在《思想道德修养》中科学安排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对于嫉妒心理,开设课程中应融入其产生的原因、危害、表现及抵御措施等内容,引导大学生辩证看待嫉妒心理。
3.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1)利用新媒体扩散"正能量".大学生的主要信息渠道在于网络广播等新媒体,因而应规范其宣传内容,树立校园文明榜样,同时构建网络互动教育平台宣传"正能量"内容,净化嫉妒心理产生的舆论氛围。
(2)搭载校园活动载体,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①在校园活动中开展相关讲座与社团活动,增强其对嫉妒心理的认识。②加强团结教育与社交活动,扩展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从而消除嫉妒心理,营造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李新旺。心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11-212.
王恺。学生嫉妒心理的形成原因及矫正.甘肃教育,2013(16):21.
当代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研究论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那么,怎么
参考文献列出如下,你可以自行选择几篇写上。1 试论电视民生新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王起钧 河北大学 【硕士】河北大学 2006-05-01 0
在 毕业 论文 写作过程中,参考文献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反映作者的层次和水平。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社会工作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参考文献不仅在科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在期刊评价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引起重视。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论文参考文献,仅供大家参考。 1、关于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撰写要求及参考格式 一、撰写要求 1、题目:报告题目可采用“个人分散社会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调查参考题目”,也可以根据活动具体情况自定。报告字数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