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92

小琪1128
首页 > 学术论文 > 呼吸衰竭的急救护理研究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沸腾的苦丁茶

已采纳

呼吸衰竭护理 呼吸衰竭主要是由于创伤、休克、肺及呼吸道疾病、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疾病所引起的。它的主要病理生理特点,为肺泡内气体和肺毛细血管内血液之间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发生障碍,并表现为严重的低血氧症或伴有高碳酸血症。救治时应迅速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潞留。积极治疗原发病和病因。呼吸衰竭所致病死率很高,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应注意护理。(一)保证呼吸道通畅,改善肺泡的气体交换1,正确使用各种通气给氧装量应用鼻导管给氧要使导瞥与鼻前庭密切连接,不能放在鼻孔前。对于严重的呼吸衰竭病人不宜用此法。对用鼻导管给氧者,要插入足够深度,并应固定好,切忌脱落。面罩给氧简便,病人易于接受。有条件的地方可使用活瓣氧罩,有利调节氧气流量,控制给氧浓度。如果使用普通面罩应注意二氧化碳再吸入产生的影响。对应用呼吸机的病人,对各种通气型式的改变,应常规为病人作血气分析。随时记录呼吸支持方式、血气分析结果,并及时处理报警指示出现的问题。2.防止下呼吸遁细菌污染对用鼻导管给氧者,应保持鼻腔清洁,每12小时置换消毒鼻导管,以防感染。对建立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套管者,应及时清除导管内分泌物。吸痰操作时应注意避免对呼吸道和通氧装置的污染。每天应更换湿化器中液体。呼吸套管应1人1套。1—3天更换,不应反复使用。(二)加强血液动力学的监护,保证组织血液的有效灌注(1)保障充足血容量为机械通气提供安全条件。对血容量不足者应加快输液速度,以保证肺泡通气量与肺血流量的比例协调。(2)严密观察血压、中心静脉压、心率、心输出量,并详细记录。对其它重要生命体征和临床特征应每1小时观察记录1次。(3)在保证病人血容量的同时,严格注意因快速大量输液可能发生的超负荷输液,严格记录每12—24小时液体和电解质出入量,以防止肺水肿或全身水肿的形成。(三)加强一般护理定时翻身拍背,改换体位,防止痰液瘀积、肺不张、感染及褥疮。

183 评论

猫爷爱大王

呼吸衰竭(简称呼衰)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使机体产生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所致的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紫绀、烦躁不安、精神错乱、神志异常、心律失常、头痛多汗、低血压震颤、运动失调、胸廓扩张无力、呼吸抑制、鼻翼扇动、瞳孔缩小、动脉血气分析:PaO2下降,低于8kPa(60mmHg),PaCO2升高,超过(50mmHg)等。其主要治疗原则为保持呼吸道通畅,氧气吸放,控制呼吸道感染,改善肺泡通气及肺组织血液循环,维持营养,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常见护理问题有:①不能维持自主呼吸;②清理呼吸道无效;③语言沟通障碍;④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⑤活动无耐力;⑥知识缺乏。 不能维持自主呼吸 [相关因素] 代谢性因素,肺泡通气不足,肺泡通气与肺泡血流比例失调。 呼吸肌疲劳。 肺泡弥散功能减退。 [主要表现] 呼吸困难,代谢率增加。 烦躁不安,忧虑。 利用辅助呼吸肌增多,协同作用下降,呼吸频率增快,节律异常,鼻翼煽动。 血气分析:氧分压下降,二氧化碳分压上升,血氧饱和度下降。 [护理目标] 呼吸困难减轻,表现为呼吸平稳,未使用辅助呼吸肌。 动脉血气分析值正常,即PaO2>8kPa(60mmHg),PaCO2<(50mmHg)。 [护理措施] 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并保持舒适体位,如坐位或半坐卧位,以利呼吸。 遵医嘱吸氧,给氧过程中观察氧疗效果,若呼吸困难缓解,心率下降,紫绀减轻,面色红润表示给氧有效。若呼吸过缓或意识障碍加重,提示二氧化碳潴留加重,应通知医生,并准备呼吸兴奋剂和辅助呼吸器。 严密监测呼吸型态的变化,如呼吸的频率、节律、深度等。 鼓励和帮助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必要时按医嘱给予消炎、化痰、止喘药,以及超声雾化,促进痰液排出,以利呼吸。 通气不足者给予人工辅助呼吸,必要时给予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施行机械呼吸,同时做好其相应的护理。 在呼吸道保持通畅的情况下,遵医嘱给予呼吸兴奋剂静脉滴注。 指导病人坚持缩唇腹式呼吸,随时给病人提供支持与帮助。 有计划地安排各种治疗和护理操作时间,尽量保证病人充足的休息时间。 [重点评价] 呼吸型态改变情况及呼吸困难的程度(三凹征及使用辅助呼吸肌)。 病人的意识水平和精神状况。 动脉血气分析值的变化。 清理呼吸道无效 [相关因素] 疲乏,咳嗽无力,呼吸衰竭致虚弱。 痰液粘稠。 [主要表现] 不能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不咳。 呼吸音、呼吸的速率、节律和深度不正常等。 痰液粘稠。 嗜睡或意识混乱,呼吸急促,口唇、甲床青紫伴鼻翼扇动。 痰液为黄色或白色粘稠痰。 [护理目标] 保持呼吸道通畅,痰稀少且能咳出。 [护理措施] 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每日病室内通风1-2次,每次15-30min。 指导并协助病人采取舒适体位,如端坐卧位、半卧位并定时更换,以利排痰。 给病人吸入湿化氧气,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湿润呼吸道,促使痰液排出。 消除或减少相关因素,促使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于神志清醒者,鼓励其有效咳嗽排痰。 对于身体虚弱而无咳嗽排痰者,宜助其定时翻身,由外向内,由下向上轻拍背部,促使痰液排出。 对于痰多昏迷者,宜用鼻导管吸痰,一般将导管插至咽部送到气管内进行吸痰。若痰液粘稠、量多,妨碍呼吸而抽不出者,则宜尽早施行气管或气管切开,再用负压器抽吸保持呼吸道通畅。 插管病人插管前若不能咳出痰液者,经口、鼻、气管吸痰。 插管后如果出现异常呼吸音或气管压力增高时给予吸痰。 吸痰时注意无菌操作。 指导病人有效的呼吸技巧,如膈式呼吸和缩唇呼吸,刺激或有意识地用力咳嗽,将痰液咳出。 嘱病人多饮水,每日保持摄入量在2000ml 以上。 [重点评价] 病人呼吸型态的改变。 咳嗽的频率,痰液的性质、量、颜色有无改变。 语言沟通障碍 [相关因素] 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致呼吸困难,说话费力。 动脉血氧分压下降和二氧化碳分压升高致脑功能障碍,意识丧失。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主要表现] 呼吸困难,定向力差,说话语无伦次,杂乱无章或无力说话。 神志改变:意识障碍加重,昏迷。 听力障碍:别人说话听不见或无反应。 [护理目标] 病人能用改变后的交流方式表达自己的需要。 [护理措施] 评估语言沟通障碍的改变。 确认可以使用的交流方式: 对于呼吸困难的病人尽量减少病人说话次数;保持病室安静,减少环境中嘈杂声的干扰;鼓励病人慢慢说,说话之间可以停顿,呼吸或休息一会后接着说。 对于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说话不清的病人给病人解释不能说话的原因;同病人交谈时要有耐心,态度和蔼,创造一个轻松和谐气氛,以免病人紧张或烦躁;鼓励病人慢慢地说,并重复自己的要求,不要急躁。 鼓励病人采取任可方式向工作人员及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 利用卡片、笔、本、手势、图片,提供简单而满意的双向交流方式。 尽量提问一些简单的句子,可以让病人用是、否或点头、摇头来回答。 安排熟悉病人情况,能够与病人有效沟通的护士,提供连续性护理,减少无效交流次数。 以轻松的,非指责性的方式为病人提供各种护理。 [重点评价] 病人的听、写、读和理解能力,以确定病人简便而满意的表达方式。 病人能否表达基本需要。 改变交流技巧和交流方式。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相关因素] 呼吸困难、呼衰,消耗大量能量。 呼衰致代谢加速,消耗能量增加。 呼衰致食欲不振,摄入量减少,以及消化呼吸功能障碍。 [主要表现] 呕吐、厌食、恶心。 情绪紧张,抑郁,焦虑。 体重下降、肌肉松软无力、血管脆性增加、皮肤弹性差、头发干枯等。 实验室检查可有血清白蛋白降低,血红蛋白下降,有贫血表现。 心率过快,呼吸急促,鼻翼扇动等。 [护理目标] 病人体重未下降或增加。 面色红润,皮肤弹性好。 实验检查,白蛋白、血红蛋白达到正常水平。 [护理措施] 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高脂肪易消化,无刺激的流质或半流质,并嘱病人少吃多餐,多进食,以维持机体能量。 嘱病人卧床休息,减少不必要的活动降低消耗。 饭前、饭后进行口腔护理,促进病人食欲。 创造一个舒适的进餐环境,协助病人进食。 进食前安排病人体息,以保存体力。 定时监测体重,白蛋白、血红蛋白的水平,必要时遵医嘱静脉补充能量。 提供色、香、味美皆适宜的多样化食物,刺激病人食欲。 鼓励病人家属带给病人平时爱吃的食物。 [重点评价] 病人体重情况,每周测体重。 监测营养状况,如血清白蛋和血红蛋白水平。 活动无耐力 [相关因素] 动脉血氧分压下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上升致氧气运输功受损,供氧需要失调。 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及原发疾病致代谢增加,营养不良。 治疗频繁,卧床间长。 [主要表现] 病人活动时间不长,或活动一阵后即感乏力,需停下来休息,或卧床不起。 [护理措施] 观察病人的活动程度。 去除或减少相关因素: 对于焦虑病人:①耐心向病人解释病情,消除焦虑;②用温和的语言提供现实性保证,以减轻病人的焦虑;③进行必要的解释和鼓励,解除其紧张和顾虑情绪,使这积极配合治疗和得到充分休息;④向病人讲解焦虑对疾病的影响;⑤鼓励病人与病友聊天、听音乐、看报纸等,以分散注意力。 (2)对供氧失调的病人:①遵医嘱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1-2L/min,并保持输氧装置通畅;②活动后卧床休息,必要时吸氧,根据病情逐渐增加活动量,不可过度劳累。 (3)对于虚弱和疲乏的病人:①保证病人充足的睡眠;②与病人共同商量制定活动计划,先在床上活动四肢,后在床边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以病人能够耐受为宜;③病人外出做检查,护士应陪同。 (4)对于长期卧床病人:①向病人讲解活动对身体恢复的重要意义;②鼓励病人翻身,预防长期卧床容易引起的并发症;③抬高床头,让病人坐起;④病情允许时,鼓励病人下床活动。 根据病人需要将日用品放在易伸手拿到的地方。 随时观察病人,及时了解病人,发现问题,为病人解决其生活需要。 病人外出做检查或上厕所派专人陪送,保证其安全。 活动前后监测其血压、脉搏、呼吸等病情变化。 根据不同病人制定一个可行的活动计划,并逐渐增加其活动量。 [重点评价] 病人的活动能力及下床活动是否需要辅助工具。 监测病人活动前后心和肺状况,并观察活动后反应。 六、缺乏知识 [相关因素] 对疾病的病程和治疗不了解。 未受过有关的教育,无信息来源。 文化层次低。 [主要表现 ] 自诉缺乏有关知识和技能并寻求信息。 不能寻求必要的医疗帮助。 对必须进行的诊断性研究、检查、手术、治疗以及医疗指导性随诊的重要性认识不清。 乱求医。 曲解信息,多疑,不能配合治疗和护理计划。 [护理目标] 使病人改变行为,以便能预防疾病,促进康复或能适应疾病生活。 病人能描述疾病的发病原因、经过、产生症状的主要因素及症状的控制方法。 [护理措施] 向病人讲述和解释疾病的起因、经过及主要治疗和护理方法。 指导病人如何预防和促使疾病早日康复,进行肺功能锻炼等。 教会病人如何配合治疗和护理,如饮食、活动对疾病的影响等。 通过交谈确认病人对疾病和未来生活方式的顾虑,针对病人的顾虑,给予解释和指导。 指导病人进行有效的呼吸和咳嗽技巧。 操作前向病人做好解释,并说明其目的和意义,以及注意事项。 向病人讲解氧疗的注意事项及氧疗对疾病的作用。 [重点评价] 病人对疾病的认识和了解情况。 对疾病治疗的配合程度。

209 评论

cindy5056315

此类患者只有考虑呼吸机维持生命了,护理很重要,防止肺部继发性感染多翻身,多拍背,每一个小时左右协助患者翻一次身

358 评论

佳佳13817062298

学术堂整理了一份护理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范文题目:老年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分析近些年,虽然脑梗死的抢救成功率在不断提高,但脑梗死后遗留的功能障碍却仍十分严重,严重致残的比例达到40%。从脑的可塑性与功能重组理论来说,脑梗死后的早期康复对于减轻患者的残疾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国外早有研究表明,脑卒中后7d进行康复干预的患者,其远期疗效较康复干预开始时机更晚的患者明显提高[1]。本文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对象。选择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7月8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均为首次发病,既往无残疾、神经功能障碍史。男47例,女39例;年龄62~78岁,平均(±)岁,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方法。研究组在脑梗死后72h、病情稳定时即开始进行康复护理,主要包括:(1)早期体位的变换,保持患肢功能位。(2)鼓励患者在床上进行关节活动,循序渐进地开始坐立、下床、站立、步行训练。(3)指导患者进行作业疗法,包括在弛缓期改善肌力,提高肩胛带稳定性;在痉挛期进行双手叉握训练;在恢复期提高协调性以及精细功能。(4)鼓励患者读书、听音乐、玩小玩具等,以刺激感知觉,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进行进食、穿衣、洗漱、大小便等训练,同时选择一些兴趣爱好,培养生活情趣。(5)康复训练的同时做好针对性心理干预,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对照组采取延迟康复护理,康复护理的时机在发病7d后。观察指。护理前后分别采用FuglMeyer系统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改善情况,采用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P<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护理前,研究组FuglMeyer评分(±)分,Barthel指数(±)分,对照组FuglMeyer评分(±)分,Barthel指数(±)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护理后,研究组FuglMeyer评分(±)分,Barthel指数(±)分,对照组FuglMeyer评分(±)分,Barthel指数(±)分,研究组FuglMeyer评分与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讨论在脑卒中患者中几乎60%~80%属于脑梗死。半暗带区的形成是脑梗死的显著特征,但人们发现,这时的神经元并没有坏死,只是传导衰竭,当早期予以一定的干预措施后,可使这部分的细胞复常。目前,对于脑梗死后早期康复的最佳时机仍无统一标准,有学者认为早期康复可能会导致神经功能缺损加重、再发卒中、跌倒等一系列并发症[2],但AVERT研究表明,脑梗死后24h内下床活动是比较安全的,近期的病死率并不会较延迟活动增加[3]。动物实验表明,早期运动能够增加缺血脑皮层的血流灌注量,减小缺血半暗带区,对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同时还能提高记忆、运动、空间学习等方面的能力。权衡早期康复的利与弊,应该是利大于弊。目前对于早期干预时机多在发病后48~72h,也有人提出了超早期活动,即发病后24h内离床活动,但这缺乏大样本的RCT研究。考虑到本研究中为老年患者,基础疾病多,运动协调能力差,活动时容易跌倒,故在发病后72h开始进行康复训练,结果显示,研究组FuglMeyer评分与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再次证明,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是安全有效的。参考文献[1]罗菊珍,杨进标,王延红,等.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4):420-422.[2]李春红.早期情志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和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2,17(2):147.[3]徐世英.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在老年急性脑梗死后抑郁症中应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21(11):187-188.作者:肖丹 单位: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抚矿总医院

162 评论

头头的奋斗

关键字:急诊护士压力护士被人们称为“白衣天使”'呵护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对于急诊护士而言,院前急救工作社会性强,急救活动涉及社会各个方面,跨出了纯粹的医学领域,除了专业技术,对护士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工作性质紧张,设计疾病多样复杂,现场急救环境差,干扰因素多,人力物力有限,急救护理工作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需要护理队伍的相对稳定。随着急诊医疗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缘于特定的工作性质和强度,护士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往往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从而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人际关系敏感化、躯体化、焦虑、敌对。1压力源分析居于第一位的当是工作量太大,倒班多、工作量饱和。夜班使人体生物钟紊乱,长期熬夜,缺乏休息和睡眠,造成人体生理机能失调,及易发生疲劳,对人的神经行为影响也是很严重的。随着护龄的延长,许多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也随之增多,但工作时间越长,越担心出现差错事故;在指导护生时害怕出现问题而产生心理压力。来自护理管理者、医生及同事的不理解;护士的深造机会少,福利待遇及社会地位不高,使护士的自身价值与现实发生矛盾。2应对方式给予人力资源的倾斜,适当增加科内护士人员编制,减轻其工作负担;同时改善工作环境,必要时采取人员轮换制度,缓解工作压力。护士长应做好护士的宏观调配,合理排班。在工作中尽力以“人本原则”为基础,做好“以人为本”的管理,护士是“关怀者”,同时也是“被关怀者”。加强心理素质训练,提高心理素质及心理耐受力。护士应学会从容面对压力,积极采取放松技巧,给自己创造一个轻松的工作氛围,有利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

356 评论

相关问答

  • 呼吸衰竭的急救护理研究论文

    呼吸衰竭护理 呼吸衰竭主要是由于创伤、休克、肺及呼吸道疾病、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疾病所引起的。它的主要病理生理特点,为肺泡内气体和肺毛细血管内血液之间的氧气和二氧化

    小琪1128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急救护理临床研究论文

    afzz144你好,关于这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和相关的论文题目可以看下品学论文网的,我的硕士小论文就是求助品学论文的老师搞定的,真的是非常效率加专业,很快就给我了

    好吃鬼玲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急性肾衰竭护理论文文献参考

    现阶段我国的护理 教育 基本上是以职业技能教育为主,很多开设护理专业的医学类院校把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的重点放在了护理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专业技术的训练方面,这

    飞花叶叶雪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呼吸科护理毕业论文

    医学呼吸专业毕业论文可以写呼吸实验研究,论文主要是要加入数据分析,不然都是空谈。但是我也急的不行,还是学长给的雅文网,很快就帮忙搞定啦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控制方法的

    爱家薇薇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二型呼吸衰竭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Ⅰ型呼衰和Ⅱ型呼衰是按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来划分的,Ⅰ型呼衰为低氧血症型,PaO2>8kPa(60mmHg),PaCO2正常或降低。Ⅱ型呼衰为高碳酸血症型,PaO2

    Cathyshenzhen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