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45

宅基腐闹不住
首页 > 学术论文 > 关于学生自私自利的研究报告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小锅盖子

已采纳

做人不能太自私做人,不可以那么自私的.不可以只为自己着想而不考虑身边人的感受.做人不可以那么的自私,不可以为了自己的想要拥有而去掠夺自己身边本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做人不可以那么的自私,因为不是你的,终究不会成为你的.以自我为中心是人的本能,人在这个世界上,往往最爱的人就是自己,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往往最先想到的是,我能得到什么?我会不会受到损失?其实,为自己考虑本无可厚非,但如果过分地只为自己着想而忽视他人的感受和利益,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去牺牲别人的利益,那就是自私自利了,是极为不妥当的,如果发展到一定程度,还有可能走到犯罪的边缘.现在媒体上经常报道的贪官司污吏,那都是自私自利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后果.他们利用职权之便,贪污公款,行贿受贿,为的是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他们得到的一切并非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来,他们拿走的是国家的钱、纳税人的钱,所以,他们必将受到法律的惩罚.如果他们不是私心过重,怎么会白白地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呢? (这是反面事例)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那个故事所讲述的道理连幼儿园的小孩子都懂,就是做人做事的时候不能自私,要先人后已.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有的人就忘记了最初受到的那些最浅显也是最重要的教育,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做事要时时想着他人,不能光顾自己.这些道理是指引我们一生的明灯,任何时候都不可抛弃.(这是正面事例)做人不能太“自私”,就应心胸豁达、宽宏大量、通情达理.一个心胸豁达的人,即使是万贯财富摆在眼前也会不动于心;一个心胸狭隘的人,即使是如发丝一般细小的利益也会被看成像车轮那么大.因此,人要彻底走出自我的小圈子,把自己放下,让我们的心胸放宽放大,俗话说:“心底无私天地宽”.自己天地宽广了,才能见到大世面,才能见多识广,有了知识有了远见,才能让自己的境界不断升高,境界越高天地越宽,视野越开阔就越有见识,有句话说:“心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确只要我们的心胸开阔就可以有大作为,我们的天地就可以无限量的延伸,而我们则可以登上属于自己的舞台,尽情的发挥我们的能力,自由的施展我们的才华!

337 评论

墨墨姐姐

最近一段时间“自私”这个词总是在我脑海里盘旋。 作文网 爸爸见我将喜欢吃的菜往自己面前拉,说我自私;在整理物品时我只把自己的东西整理好,说我自私;就连我拿起电视机的遥控器点击自己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时也说我自私…… “自私”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有什么危害性呢?我从未思考和认真去了解过。 这次节假日,全家出去旅游,在我背得包里只装了我的物品,妈妈有一把雨伞要放进我的包里,我不愿意,爸爸又说我自私。这次外出,路途上有很长时间,我就和爸爸详细谈论了这“自私”名词的含义。 爸爸说:“‘自私’实际上也很好解释,就是一事当前,只为自己考虑,不为别人着想,一言一行都是围绕着个人的好恶和利益,从不管别人。从大处讲,就是不管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 “你们这代人,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没有兄弟姐妹,父母又把所有的爱都给予你们一身,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大少爷,大小姐的作风。当然,这是我们过去用的名词,如果你们不能改变这种习气,这对将来是非常不利的。” 我联想起在外地的表姐,她在网上和我聊天时,总是谈她如何如何,一有事或心情不好就和我聊,而我想和她谈些我有兴趣的事,总遭到拒绝。这难道也是爸爸讲的“自私”吗?怪不得我对表姐的做法很不满。 爸爸启发我在学过的书本上寻找那些英雄人物的事迹,用来联想自私的反面是什么。他们如果都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就不会去献身,正因为他们放弃了个人利益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才会有那样的英雄壮举。雷锋也曾经有过这样的名言:“对待同志要有春天般的温暖,对待有困难的人要有夏天般的热情,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般的无情……”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比起他的这种思想和事迹,我们的言行则是多么可笑啊。 难道“自私”真的只是我们这一代的人的“专利”吗?我认为:不是!在许多见义勇为的勇士中有不少都是独生子女,在许多慈善活动中活跃着我们的小伙伴,在社会公益活动中,我经常看到与我同龄人的身影,在我们的学校的校园里…… 他们的实际行动不都说明了他们都是舍弃个人得失,有很强的集体主义思想吗。当然,我们的特殊地位容易滋生“自私”的不良品德,这也是我们这代人的薄弱环节,在我们的身上,在我们的周围确实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现象。我们这代人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上都会呈现出自私的行为,这也是不可否认的,这种不良的思想会腐蚀我们的品德,毁坏我们的形象,如果发展到一定程度,对我们今后踏上社会,参加工作,都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后果。 因此。我们应该了解“自私”的危害性,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任何一件事,不论大小、轻重都应该认真考虑各种利益的问题,不能只想到自己而不顾他人。在家里,尤其会发生这种情况,尽管爸爸妈妈对我们都非常溺爱,可我们要自觉养成尊老爱幼的习惯。日常生活中从点滴小事做起,从身边每一件事做起,多为别人考虑。 在社区和社会环境中,要遵纪守法,遵守“七不规范”,养成各种好的习惯,做个合格小市民。要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陶冶自己的情操和心态。 在学校,在同学中要经常考虑到集体利益和别的同学的需求,助人为乐,热爱集体,自觉克服“自私”的习惯。 只有这样对自己严格的要求,才会逐渐培养出好的思想品德,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真正杜绝“自私”的陋习,成为一名受人欢迎的人。 我把这些想法对爸爸说了,爸爸高兴的说:“你有进步,只要按照自己刚才讲的去做,我相信,你一定会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孩子。”

106 评论

小不点儿淘气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综述》

摘要: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综述了中国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和方法,论述了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影响因素防护措施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是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各种观念的冲突,利益的选择,尤其是一些社会不良现象,使得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诸多矛盾。大学生正值青春期,世界观、人生观正在逐步形成,心理尚不成熟,情绪波动较大。步入大学校园,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第一次离开家,离开父母,初次尝试独立生活。面对生活环境的突变,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的增大,人生理想和现实矛盾等诸多问题,许多人因苦无良策或处理不当,而陷入困惑、焦虑、失望和痛苦之中。这使得大学生人格弱点浮现出来,形成心理问题,更有甚者表现出激烈或异常的行为。

根据清华大学樊富珉教授和王建中教授运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16PF)、“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测量工具,抽样选取北京市23所高校60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其中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

目前,大学生已成为心理问题和疾患的高发人群。根据调查显示:大学生中有的人表现出焦虑,的人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还有、和的人表现出冲动、消极和懒散。其他诸如紧张、偏执、失眠、孤独冷漠和思维凌乱等都达到了20%以上。

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中国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要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就必须根据他们的实际,分析他们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1.生活因素。

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可以说是要风得风,要雨给雨。但在大学里,大家都是平等的,在丧失了对父母的完全的依赖,由一家的焦点突然变成班级里平凡的一员,多少会给心理造成一些影响。而且现在大多数学生上大学前都没有住校经历,没有与他人共居一室的生活经验。而这种亲密接触显然就会产生一系列冲突问题。在面对这些问题时,他们大都以一种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来看待或者处理。但是这种自私自利,处处要人迁就,不以诚待人,只会激化矛盾,导致部分学生出现一些负面心理问题,这其中主要的问题就是挫折感和自卑心理。

2.学习因素。

大学生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好好学习,出人头地,不仅是他们自己的事,而且关系着全家的前途和命运。进入大学后,大学生在学业上面临的主要问题是:(1)学习压力大。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在大量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参加普通话培训、计算机过级、英语过级等。有些学生为了保住高中时代的佼佼者地位,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学习负荷过大,长期处于紧张的学习气氛之中,必然导致他们精神压力过大,心理负担过重。(2)学习目的不明确。大多数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对大学各专业认识不足,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缺乏规划。因此,进入大学后发现自己对所学专业知识缺乏兴趣,更有甚者抵触厌恶,产生厌学情绪。没有兴趣的学习是痛苦的,如此这般敷衍应付日常的学习任务,视学习为苦差事,更加重了大学生精神上的压抑、心理上的迷茫。有些学生明显感到学习时注意力不像中学那样集中,课堂上不专心听课,不能集中精力思考问题。大多数人不再像中学里那样是佼佼者。承受家长太多和太大希望的大学生,脆弱、敏感、孤独、心理压力大。

3.情感因素。

受西方开放“性文化”的冲击,随着青春期性机能的成熟和性意识的觉醒,“恋爱”成为校园里流行的风气。当前大学生恋爱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低龄化。有些大学新生一进校门就开始寻觅恋人。二是公开化。当前的大学生谈恋爱已没有任何隐蔽性可言,校园里热恋的男女学生在众目睽睽之下相互依偎搂抱也不足为奇。三是从众心理。有的学生本来无意谈恋爱,但同寝室其他学生都有男(女)朋友,为满足虚荣心也去谈一个。四是轻率心理。有的大学生把恋爱当作一种感情体验,寻找精神刺激,填补空虚,打发寂寞的课余时间,奉行“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的情感体验。这一时期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及行为的产生与其性心理发展密切相关,与性有关的各类问题日渐增多,如:性意识、性行为、性压抑等。但由于心理的不成熟及学校性教育普及程度不够,恋爱与性心理适应不良,给他们带来了许多心理压力和困惑。

4.人际关系因素。

部分大学生不善于人际交往。大学生远离父母,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开始集体生活,多少会有一点孤独感。大家来自五湖四海,由于个体生活习惯、性格、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在人际交往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不和谐。但是部分学生在很多时候完全凭自己的感觉行事,不懂得谦让。还有些学生由于口头表达能力较差,害怕与人沟通,把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封闭起来,而误解正是产生于这样不恰当的沉默。这些不合理的做法,极易激化小小的不和谐,产生难以调和的冲突,使学生们的孤独感进一步加剧,产生压抑和焦虑的情绪,出现反感和厌恨的心理,严重者甚至出现暴力行为。

5.就业因素。

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大学生毕业由国家分配逐渐走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大学生的职业稳定感荡然无存。就业压力很大,尤其是高校逐年扩招带来的大学生人数激增造成的就业难问题,使当代大学生的心理超负荷运转,既认同竞争,赞成双向选择,又担心大学生供大于求及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使竞争不平等、机会不平等;既想考研,又担心失去就业的机会;择业时既考虑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又担心个人前途的发展,等等,各种担心折磨着他们脆弱的神经,精神压力如此之大使他们无法轻松地学习和生活。

这些学生大多数还不能正确认识到自己正饱受心理问题的影响,基本上得不到心理专家的帮助,甚至下意识地排斥接受心理辅导。大部分人还忍受着朋友、家人的误解和责备,无法和他人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因此,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卫生教育,有义务及时开展心理教育,有责任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使每个学生都能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为接受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

三、主要防护措施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们能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教会学生们做人做事的准则,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培养人际交往技巧。

首先应该让学生懂得换位思考。换位思考是指将自己设想为对方角色,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和处理问题。心理上的角色互换是消除猜疑、嫉妒心理的最好方法。如果能与别人进行心理互换,将自己置于对方角度,处处为他人着想,那么各种偏见和误解都会因此而“烟消云散”。

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会付出、互助互爱的精神。一个好汉三个帮,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没有朋友的帮助,光靠个人英雄主义的单打独斗是很难获得成功的。但“欲取之,必先与之”,想要获得别人的帮助,最好的办法就是平时去帮助别人。同样,想要获得别人的爱,就先要去爱别人。人生之路难免遇到坎坷、碰到困难、遭到失败时,这时候往往对人情世故最为敏感,最需要友谊和帮助。如果先前经常关心他人,帮助别人,这时候朋友们也一定会回报你温暖的安慰、及时的鼓励。

3.主动沟通。

任何一个学生或多或少地会出现一些阴暗心理。教育工作者必须以朋友的身份多与学生们沟通,细致地了解学生所想,体贴地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必须用真挚的情感,从尊重其自尊心入手,以唤起他们对自己的正确认识,使他们真正体会到错误,找出根源,激发积极的心理,增强自信心,增进上进动力,进而把好的品德、好的行为、好的学习成绩保持下去,不断向更好的方向转化。

4.开展全面心理咨询与辅导,进行重点的专题教育。

首先,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并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问卷调查(如艾森克个性量表测量、人际关系测量、考试焦虑测量等)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个性心理、特长、智力测试及分析、非智力因素测试及分析和心理咨询记录等,将存在不同心理问题的个案进行分类整理,建立个人心理档案(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通过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可以从宏观上把握学生的心理轨迹,便于教师更有效掌握学生的情况,引导学生在和谐环境中成长,并对存在心理异常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及时治疗,从而提高对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从微观上防患于未然。

其次,开展全面心理咨询与辅导。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要以面向全体、兼顾个体、解决困扰、注重发展为原则,分层次、分阶段、多途径推进。这不仅可以指导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向心理平衡的方向转化,而且可以及时发现精神方面有疾病征兆的学生。但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不仅仅是针对部分异常心理的学生,更重要的是面向心理健康的全体学生。其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自尊、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参考文献:

[1]樊富珉,王建中.北京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VOL 22,(4).

[2]刘进.大学生心理疾患原因探析.青年研究,2004,(12).

[3]陈灿军.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求索,.

81 评论

相关问答

  • 研究生私自发论文

    可以的,如果你水平不高,一些比较水的杂志也可以发。如果你水平真的很高,也可以投比较牛的期刊。

    龙宝宝lovyle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关于自己姓郭氏的研究报告论文

    \(^o^)/~据说我们这支郭姓是郭子仪的第n代子孙

    沐沐沐牧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关于学生自我认知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 所 在院(系) 文学院 专业 汉语言文学 论文题目: 一曲启蒙主义者的生命悲歌——魏连殳形象及其文化价值探析 课题研究意义:通过对《孤独者

    Johnhockson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关于网络的利与弊研究报告论文

    在人类发展史上,电子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已有一段相当长的历史。但是,以计算机为载体的互联网,不知从何时开始,悄悄地进入、并且融入我们的生活。现代的社会发展,对于互

    派大海绵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研究生论文私自发表有什么影响

    那就要看署名情况了,全你名,你得感谢老师,你老师的名字以指导老师名义存在,没毛病,老师单人名义那肯定是了,两个人共同名义,这个应另当别论,本质上是算的,没经过你

    一只自由鱼儿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