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小雨818
咬文嚼字
[成语解释]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典故出处]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四折:“哎,使不的你咬文嚼字。”
译文:哎,受不了你的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 近义词 ]字斟句酌
[ 反义词 ]走马观花、一挥而就、文不加点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扩展资料:
反义词:走马观花
[成语解释]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典故出处]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译文:迎着浩荡春风得意地纵马奔驰,就好像一天就可以看完长安似锦的繁华。
[ 近义词 ]浮光掠影、蜻蜓点水
[ 反义词 ]下马看花、入木三分、鞭辟入里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状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连动式
[产生年代]古代
谦谦妈妈2015
网络用语吃瓜什么意思:吃瓜不是指的真的吃什么东西,作为网络用语指的是看新闻或者八卦时一种不关己事、不发表意见仅围观的状态。普通网友们常常戏称自己为“吃瓜群众”。而“瓜”则表示某个热点八卦事件。
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是一个网络用语,论坛回帖专用语之一:表示对事情不了解,对讨论、发言以及各种声音持“围观”的态度,这也是当今大多数网民的一种心态。一般生活在网上,如论坛、社区等,喜欢参与各类网络活动,却又看不懂其中缘由,只好说自己是一名普通的围观群众。该用语经常用于表情包当中,装无辜、调侃而已,并没有多大的意思。
吃瓜群众就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看一件事的意思,和以前的搬个板凳嗑瓜子意思差不多,这类群众一般抱着一种事不关己冷嘲热讽的心态吃瓜!也比喻对某一事件的发生经过并不了解,从而抱着一种围观的态度!经常适用于论坛回帖等地,完整的表达是“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很多时候也会用来表示装无辜,对待某件你可能知道的起因经过,而偏偏想置身事外就表达自己是个“群众”。这也并非等于完全等于抱着看好戏的冷嘲热讽的心态!
吃瓜”一词的最原型为“吃瓜群众”,网上关于“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的猜测大概是由戏院火车上推售等地“前排出售瓜子,前排吃瓜子,前排吃瓜”广告词演变而来的。最在事不关己的围观某事大家热衷于嗑瓜子,现如今在多数表情包中这个“瓜”由瓜子演变成了西瓜。
“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是一个网络用语,论坛回帖专用语之一:表示对事情不了解,对讨论、发言以及各种声音持“围观”的态度,这也是当今大多数网民的一种心态。
爱家薇薇
套路 [ tào lù ]
“套路”是指精心策划的应对某种情况的方式方法,使用该方式方法的人,往往已经对该方式方法熟练掌握,并且形成条件反射,逻辑上倾向于惯性使用这种应对方法应对复杂的情况,心理上往往已经产生对此方法的依赖性、对人有较深影响,使用某种特定不变的处理事件的方式,对一些情况下的处理方式形成“路数”,是名为套路。
基本释义:指编制成套的武术动作:少林武术~◇改革的新~。
2016年互联网使得“套路”一词重新流行于年轻人之间。简单来说,该词偏中性在具体语境下略含有贬义,一般多指某人做事有所欺瞒或有极具实际经验的处事方法,从而形成了一类行为模式,即所谓的“套路”。网络意义上的套路趣味性十足。幽默、娱乐性质较浓。
2016年12月14日,入选《咬文嚼字》杂志社发布的“2016年十大流行语”。
示例:
1、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
2、套路玩的深,谁把谁当真。
3、真正的套路不是你一次,而是你一次又一次。
4、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农村路也滑,套路更复杂。(农村已整改,套路深似海。)
5、我走过的最远的路,就是你的套路。
6、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
7、一入套路深似海,从此节操是路人。
8、情书是我抄的,套路我是学的,但喜欢你是真心的。
9、都说城市套路深,岂知套路出农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套路
魔女在彼岸
”吃瓜群众“是一个网络用语。在网络论坛中,人们发帖讨论问题,后面往往有一堆人排队跟帖,或发表意见,或不着边际地闲扯。2016年,有人将“不发言只围观”的普通网民称为“吃瓜群众”。人们频频以“吃瓜群众”自嘲或互嘲,用来表示一种不关己事、不发表意见仅围观的状态。
2017年7月18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北京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7)》,吃瓜群众入选2016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2016年度十大网络用语。
在网络论坛中,人们发帖讨论问题,后面往往有一堆人排队跟帖,或发表意见,或不着边际地闲扯。2016年,有人将“不发言只围观”的普通网民称为“吃瓜群众”。人们频频以“吃瓜群众”自嘲或互嘲,用来表示一种不关己事、不发表意见仅围观的状态。
“吃瓜群众”不仅体现在生活状态上,更是一种心态,他们身份卑微又追求认可,他们寻求“存在感”、“归属感”和“成就感”,这样的人群,在目前的国内网民中,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比例。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吃瓜群体”即草根群众,“吃瓜群众”喜欢的就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
这是一个人人自称“吃瓜群众”而骨子里认为自己是“高富帅”和“白富美”的时代。“吃瓜群众”群体,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只要你在中国做互联网,就必须重点关注。“吃瓜群众”人群喜欢的,等于“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在中国,只有深耕最广大的“吃瓜群众 吃土群众”群体,才可能做得出伟大的企业。
论坛回帖专用语之一:表示对事情不了解,对讨论、发言以及各种声音持“围观”的态度。”吃瓜群众“中的”瓜“,指的是”西瓜“的意思,最开始在论坛、IM群中,经常有人发言讨论一些问题,后面就一堆人围观扯淡,于是有人将“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用于形容围观某事物的人们。
2016年12月14日,入选《咬文嚼字》杂志社发布的“2016年十大流行语”。
拓展资料
网络语言是指产生并运用于网络的语言。网络语言从网络中产生或应用于网络交流的一种语言,包括中英文字母、标点、符号、拼音、图标(图片)和文字等多种组合。这种组合,往往在特定的网络媒介传播中表达特殊的意义。20世纪90年代诞生初,网虫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诙谐、逗乐等特定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了。
进入21世纪的十多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这种语言形式在互联网媒介的传播中有了极快的发展。目前,网络语言越来越成为人们网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要注意的是,部分网络语言并不符合我们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定,因此并不具备教学意义,不能引进教学领域。
网络语言包括拼音或者英文字母的缩写。含有某种特定意义的数字以及形象生动的网络动画和图片,起初主要是网虫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某种特定的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了。网络上冒出的新词汇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生命力,如果那些充满活力的网络语言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约定俗成后我们就可以接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网络语言
淡淡蓝郁
意思是在词句上斟酌推敲,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也讽刺那些讲话时爱卖弄自己学识的人。亦作“咬文啮字 ”。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四折:“哎,使不的你咬文嚼字。”
白话文:“哎,叫你不要过分地斟酌字句。”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死扣字眼 。
扩展资料
近义词
吹毛求疵:
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也可以指指摘细小的毛病。
成语出处
《韩非子·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
白话文:“不吹开毛发来求小疵,不洗去污垢来察隐秘。”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指故意挑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咬文嚼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吹毛求疵
NightWish431
套路就是技术动作编成的组合动作演练散打的组合训练比如左右直拳加边腿就可以看做一种非常短的广义的套路中国武术会把擒拿、踢打、摔法编成非常长的组合动作,就是狭义的套路一般也只有武术会把套路挂嘴边,跆拳道的品势、军体拳、擒敌拳也是套路,只是叫法不同相对的,除了武术其他格斗的套路比较简单,外行人也看的懂,武术的套路就不一样,单人演练踢打还能懂,擒拿、摔法也编在一块教练不拆解,自己又领悟不了,就很难看懂,现在的套路为了比赛和观赏也加入了好多华而不实的动作,学院派编的套路实战性没有民间派的传统功夫强,而一般现在能学到的大都是学院派的套路
qingkong88888
套路是指精心策划的应对某种情况的方式方法。使用该方式方法的人,往往已经对该方式方法熟练掌握,并且形成条件反射,逻辑上倾向于惯性使用这种应对方法应对复杂的情况,心理上往往已经产生对此方法的依赖性、对人有较深影响,使用某种特定不变的处理事件的方式,对一些情况下的处理方式形成“路数”,是名为套路。216年互联网使得“套路”一词重新流行于年轻人之间。简单来说,该词偏中性在具体语境下略含有贬义,一般多指某人做事有所欺瞒或有极具实际经验的处事方法,从而形成了一类行为模式,即所谓的“套路”。网络意义上的套路趣味性十足。幽默、娱乐性质较浓。
黄黄的树
《咬文嚼字》关注的对象有报纸、期刊、书籍、广播、影视、网络,以及商品包装、城市招贴,等等。它们是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而存在的,所赖以传播的工具是语言文字。显而易见,《咬文嚼字》的作者群体所从事的工作就是学术批评,这里的文章往往是根据相关的知识和理论,对所涉及对象的文本进行正确与否的学术性的判断。在传播学的框架里,这其实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媒介批评。之所以说特殊,是因为它们无有例外地将关注的焦点落在信息传播的载体或者说工具——语言文字上了。这种特殊的媒介批评的特色和意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一、现实性现行所有领域的学术活动在整体上可能受到外界的诸种责难中,排列在前面的一定有这一点:与现实的结合不紧密。当然,对于单一的学术活动而言,这样的责难并不是无懈可击的。因为在学术上进行基础性的传承和理论性的建设,也是很有价值的。但是,就某一领域而言,如果绝大多数人都一致漠视学科的现实性,这就有问题了。在《咬文嚼字》出现之前已经拥有了一百多种语文类刊物,这些刊物各有特色,各擅其长。但是在对现实的关切方面,显然都不如《咬文嚼字》。《咬文嚼字》所针对的批评对象,选择性是很强的。首先它是在公共区域被广泛传播的,是一种正在现实中流动着的语言文字。我们不妨大致把语言文字分为两种,一种是在现实社会中流传着的,具有显而易见的现实影响力;另一种只寄存在典籍文献里,或者只限于特定区域中使用,一般人很少翻阅与接触。《咬文嚼字》关注的是前者。鲁迅先生曾说:我国国民的学问,大多数是靠着小说和从小说编出来的戏文。在今天,对于多数人来说,最常规的文化读本就是以报刊、广播影视和网络为主体的大众传媒,它们已经深深地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美国的传播学者罗杰·菲德勒教授曾这样描述一个美国人的典型的一天:起床前通过收音机收听天气预报和交通状况,接着一边穿衣一边看早上的电视新闻或者脱口秀节目,然后在吃早餐时快速扫一眼当天的晨报。在驾车去公司的路上,他们打开车上的收音机进一步收听新闻和最新的交通状况,或者收听他们喜欢的书籍朗读和音乐。在办公室,一份传真过来的新闻快报同一撂关于财经方面的报纸和贸易方面的杂志排着长队,等着被阅读。下班回家的路上,为了减轻压力,他们有可能收听调频电台的音乐节目,或者放放其他的磁带、激光唱盘。在准备晚餐时,广播或者有线电视的新闻节目会作为背景向他们提供信息。而且,在方便的情况下,他们会看看那些在上午没有机会阅读的报纸专版[1]。在今天,一个中国人,尤其是一个中国的都市人的生活也大致相似,即大众传媒成了他们生存空间中的一种弥漫性与充满冲击力和诱惑力的存在。鉴于大众媒介对人们的直接而普遍的影响,《咬文嚼字》给予了特别的重视,可以说绝大多数的批评案例均来自于这里。那些针对不同媒介的批评文章,被分门别类地排列在《语林漫步》、《一针见血》、《文章病院》、《借题发挥》、《追踪荧屏》等栏目里。同时,编辑部还精心组织、周密策划,在一年时间里对一类媒体进行集中的审视与批评。在2005年,《众矢之的》栏目的总标题是《“咬”定晚报不放松》,选定《北京晚报》、《长沙晚报》、《城市晚报》、《春城晚报》、《今晚报》、《兰州晚报》、《南宁晚报》、《齐鲁晚报》、《钱江晚报》、《新民晚报》、《扬子晚报》、《羊城晚报》等12家晚报作为批评的目标,每月集中发表针对一家报纸的批评文章。2006年《众矢之的》栏目的总标题为《请给荧屏亮分》,接受检查的12家电视台分别是:中央电视台一套、安徽卫视、北京卫视、重庆卫视、东方卫视、广东卫视、黑龙江卫视、湖南卫视、山东卫视、四川卫视、云南卫视、浙江卫视,检查结果也是在杂志上逐月发表。《咬文嚼字》在选择批评的目标时,对那些现实中流动着的语言文字中出现频率比较高、影响面比较广的部分,更是给以充分的关照。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在电视节目中的特殊性,及其在观众中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毋庸多说。《咬文嚼字》连续多年聚焦了这台特殊的电视节目,并且从语言文字使用的角度,以差错一览表和公开信等不同形式发布了批评意见。《百家讲坛》是央视的一档以传承历史文化为命意的电视栏目,由于策划到位,设计巧妙,竟也引发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收视热潮。一时间,“坛坛都是好酒”成了《百家讲坛》的美誉。在2008年,编辑部应读者的要求,在《众矢之的》栏目中以《“登坛评酒”报告》为总标题,逐月对于丹、孔庆东、易中天、刘心武等12人的演讲指瑕摘疵,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二、准确性有学者撰文指出,《百家讲坛》所传播的是一种走样与失真的传统文化,该栏目应该改版或者停办。这也是一种媒介批评样式。其特点是,批评者根据自己的学养与识见,对一种媒介现象提出了自己的否定性意见。但是这个意见并不是所讨论问题的唯一方案,被批评者完全可能有一套自己的理由和充分的说法,双方相反的意见还不妨同时并存。因而开展这种批评不会有太多的心理负担,因为只要自圆其说,也成一家之言。而《咬文嚼字》的文章则与此不同,它们对选定目标进行的批评,不仅意见非常明确清晰,而且还是十分中肯的。这就是所谓的准确性的意思。为了更具体地说明准确性,不妨看看下面两个批评案例。1. 2007年11月29日《铁道建设》报第28版载有一篇介绍《家有儿女》中刘星的扮演者张一山的文章,题目是“张一山,豆蔻小子的成名史”,文中的“豆蔻”给人一种怪怪的感觉。豆蔻,又叫“草果”,是一种多年生常绿色草本植物,产于亚洲东南部,我国两广、云贵等地也有分布。唐代杜牧《赠别诗》有句云:“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人们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用来描述男性少年演员张一山,显然不妥。[2]2. 2007年8月16日《国防时报》《国防纵横》栏目,刊登署名秦焰的文章《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文中这样写道:汉代著名学者刘向也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而这一劝学名言并不是刘向所说,而是《说苑》里师旷与晋平所说的一段话。刘向只是《说苑》的作者而已[3]。可以看到,这两位作者提出的意见,准确得具有排他性。正因为具有这个特点,《咬文嚼字》的编者和作者就要有特别的学术素养。在这些特别素养中,至少应该有深厚的学术积累和纯正的态度。深厚的学术积累不仅要求腹笥丰盈,而且还应该运用自如。被列为批评对象的易中天在《咬文嚼字》2008年合订本的序中说:“《咬文嚼字》的作者和编者,每次都是摆事实,讲道理,把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出处依据都摆清楚了。”要做到这些,没有深厚的学术积累是不可能的。纯正的态度在这里应包括真诚与韧性。于丹在《百家讲坛》中多次提到《论语》共有两万来字,其实这只是她的一种印象,并没有实际统计过。《咬文嚼字》的作者把《论语》的二十篇文字耐心细致地数了一遍,发现于丹所依据的版本,统共只有15 918个字。在这里,作者很难完全避免关于《论语》的一个常识的以讹传讹状况的发生,因为这篇文章的传播范围根本无法与《百家讲坛》相提并论。但可以肯定的是,他解决的决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小问题。三、建设性任何形态的批评,都具有否定性或者说破坏性的性质。很显然,学术意义上的破坏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它起码对一种特定的现象作出了有理有据的判断。不过,《咬文嚼字》所开展的媒介批评,不仅给出了否定性的判断,而且其背后还隐含着建设性的取向。首先,从杂志的定位和受众设计上,就带着这样的一层深意。关于杂志的定位,《咬文嚼字》曾有简明扼要、清晰明快的表述。该刊针对国内语言文字运用上出现的“草率化、朦胧化、粗鄙化、游戏化”等令人忧心的趋向,确定自身的基本定位:“咬书咬报咬刊,咬天下该咬之错;嚼字嚼词嚼句,嚼世上耐嚼之文。”采编团队立志要做“汉语的护堤员”。“咬书咬报咬刊,咬天下该咬之错”,这是杂志的言述常态,也就是否定性或者说破坏性的判断。但是,这样的一种破坏其实是意在承担“汉语的护堤员”的职责,消除语言使用中出现的草率化、朦胧化、粗鄙化、游戏化,以重建语言文字传播过程中的良性秩序与规范。那么,这种破坏却蕴含着建设。该刊把编辑、记者、校对、节目主持人、广告制作人、中学语文教师、文秘人员列为目标受众群,这也充分显示了其对建设性的不懈追求。传播学有一个把关人理论。所谓把关人,是指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承担着信息筛选,控制着信息流量和流向,并直接影响着受众对信息的理解的那些人。可以说,《咬文嚼字》杂志所设定的目标受众在信息的流动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既是信息的传播者,又是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该刊就是意图通过影响他们,为社会建立一个健康而规范的语言文字环境。其次,从具体的批评案例中,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建设性的存在。中央电视台是《咬文嚼字》关注较多的媒体。2006年,编辑部组织编辑与作者“咬嚼春晚”。全国各地的作者对“春晚”的语言文字提出了数百条意见,经有关专家逐条审核,最后认定28条。编辑部把这一结果公开刊发,并有专函寄达央视。央视领会了他们的良苦用心,作出了积极的回应,并在2007年“春晚”揭幕之前,特别邀请编辑部派人协助“春晚”剧组在语言文字方面把关。《咬文嚼字》派出的专家在长达七天的时间里,与“春晚”剧组紧密配合,夜以继日,发现并纠正了数十条可以认定的差错。当年“春晚”播出后,社会各界对央视邀请专家把关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里的批评不止是文本分析与文本研究,它伴随着批评者与被批评者密切的现实互动,甚至是双方相互协作的新一轮的实在建设。在今天,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为主体的大众传媒,在公众的日常生活中几乎是无孔不入。展示在公众面前的媒介产品已经是一种铺天盖地、无远弗届的庞大存在。我们可以发现,每天社会上出现的大量的意见都与媒介相关。但是在这些意见中,很大部分是个人印象性的评说,情绪化色彩很明显,经不起深一步的推敲和追问。《咬文嚼字》与此截然不同,它倡导的是一种专业性的学理批评,所有的成果,既是一种现实矫正,又是一种学术积累和建设,值得我们珍视与提倡。
几丁不二
套路原本指编制成套的武术动作。武术运动的一种形式,应当属于“演法”。旧时称“套子”或“套”。一般由4段或6段组成,应有起势与收势。现行的竞赛套路类型有规定套路、自选套路、传统套路及对练套路等。也可以平常形容人不按照自己的风格去做不按照常理去做事。比如说玩扑克时候你这个人怎么不按套路出牌呢
在互联网上,套路有着更加丰富的含义。简单来说,该词偏中性在具体语境下略含有贬义,一般多指某人做事有所欺瞒或有极具实际经验的处事方法,从而形成了一类行为模式,即所谓的“套路”。网络意义上的套路趣味性十足。幽默、娱乐性质较浓。
拓展资料
2016年12月,“汉语盘点2016”在网友推荐的基础上,经由专家评选,国内字、国内词、国际字、国际词四个组别的提名名单新鲜出炉。“套路”入选2016年度汉语提名。
套路使用示例:
1、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
2、套路玩的深,谁把谁当真。
3、真正的套路不是你一次,而是你一次又一次。
4、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农村路也滑,套路更复杂。(农村已整改,套路深似海。)
5、我走过的最远的路,就是你的套路。
6、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
7、一入套路深似海,从此节操是路人。
8、情书是我抄的,套路我是学的,但喜欢你是真心的。
9、都说城市套路深,岂知套路出农村。
1、可以爱的执着但不能趋于卑微,可以为对方付出但不要失去自我。 2、我放下了尊严,放下了个性,放下了固执,都只是因为放不下你。 3、缘分,你信也罢,不信也罢!总
关于如何向《咬文嚼字》投稿的回复您好!您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给《咬文嚼字》杂志社投稿:1. 通过杂志社的email信箱:yaowenjiaozi@sina.co
《咬文嚼字》杂志社【联系地址】上海市绍兴路74号【邮政编码】200020【电话】【邮购电话】-399【电子邮箱】
形容 过分地 斟酌 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 注意 精神 实质。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四折:“哎,使不的你 咬文嚼字 。” 成语例句: 学习文件不
《咬文嚼字》的流行语评选工作其实在每年的8月份就已陆续展开,要经过征集、筛选、专家审核、意见征求和最后审定等多个步骤,这项严谨的工作才算告终。《咬文嚼字》执行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