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66

黄朱朱妈美女
首页 > 学术论文 > 历史小论文100字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囩囩囡囡

已采纳

理性看待旧中国的发展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经历了一段落后,摸索前进的道路。虽然之间有许多挫折,但总体仍是在发展。 这其中有许多的历史人物做出了贡献。其中首推林则徐,虎门销烟,成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经历太平天国运动后,李鸿章推行洋务运动救国。虽然他签订了许多耻辱的条约,但这并不妨碍他引领旧中国科学的发展,确实打造了较为先进的北洋水师。 当这些运动都不能救国的时候,康有为的戊戌变法运动使得中国的文化有了新的启蒙,直接导致民国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在陈独秀新文化运动带领下发起的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思想的进步。 当思想氛围进步到一定的时候,李大钊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把马克思主义引入了中国,从此有了共产党的成立,有了革命事业的蓬勃发展。也有了毛主席领导下的新中国的诞生。 纵观100来年的奋斗史,有过曲折,迷茫,甚至错误。但这都不能阻止历史前进的脚步。因为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新中国的明天也一定会更好!

114 评论

北京飞猪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有利于选拔人才,那种机会均等,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达到了“学而优则仕”的境界,有利于中国古代的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科技发达,也备受西方人推崇对欧洲文官制度的确立产生积极影响。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中国只有通过严格考试的人才能出任官职‘中国由那些及第的人治理者’,政治清明,经济繁荣。” 科举制产生于隋朝,唐朝时得到发展,宋代得以完善。科举制的推行,打击了腐朽的士族的势力,符合庶族地主经济发展的趋势,适应了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也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稳定、政治清明廉洁。同时,也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唐朝学制完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也推动了宋代科技革新,使得宋代科技领先于世界。科举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达到高度繁盛发达起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新航路开辟以后,来华的西方传教士潜心研究中国的典章制度,不断向欧洲传递东方的信息。16世纪中期来华传教士克鲁兹在他的游记中把中国科举制介绍到欧洲。欧洲人了解到中国科举制度以后,都异口同声的称赞。16世纪的门多萨认为,中国是世界各国中治理得最好的一个,他把原因归于中国竞争性的科举制度,说中国通过竞争开放一切官职,从而利用了所有中国人的聪明才智。牛津大学教授纽曼说:中国行政制度是迄今为止存在于东方的无与伦比的优秀制度。他们认为科举制是一种出类拔萃的制度,值得效法。法国首先师承中国,在1791年进行了文职人员的考试,德国在1800年。1833年,英国确认了通过考试择优录用的原则,但直到1847年,英国某一驻外机构为聘任办事员,才进行了最早的竞争性的考试。1855年,英国成立第一个文官委员会、主持普通文职人员竞争性考试。1855年,英国颁布法令,使文官的竞争性考试正常化,英国文官考试制度最终确立。英国文官考试面向公众,定期举行,强调入选者必须备有良好的品行和确定试用期,与中国科举制度的形式非常相似。《大英百科全书》对英国文官制与中国科举制的渊源关系也有公允的结论:“在历史上,最早的考试制度出现在中国,它用考试来选拔行政官员,并对已经进入仕途的官员进行定期考核。”英国文官制吸收中国科举制的精华,又影响了欧洲其他国家。 可见,中国科举制对中国乃至于世界都发挥其积极作用。中国的科举制是一种出类拔萃的制度啊!

259 评论

奥迪风度

毁坏圣像运动贯穿了叙利亚、阿莫利两个王朝,在这场延绵百余年的政治斗争中,拜占廷元气大伤。在西方,由于毁坏圣像运动而导致东西教会分裂,使拜占廷在意大利的权威受到削弱。伦巴第人的入侵使拜占廷失去了拉文那军区,也使罗马教会在政治上摆脱了拜占廷的控制。随即,罗马教廷与法兰克的联盟催生出天主教会的世俗权力基础——西帝国。拜占廷在西方仅能延伸至达尔马提亚,在意大利只占有南部的那不勒斯地区和西西里。在巴尔干,随着尼基弗鲁斯皇帝的战死,拜占廷的霸权衰落,迈森不里亚、亚德里亚堡一线的边防体系被保加尔人摧毁,君士坦丁堡暴露在保加尔人的军队之下。在东方,曾在利奥三世、君士坦丁八世时代强大无比的安纳托利亚各军区已不复存在,帝国东方防务废弛。在东地中海,受到埃及法蒂玛政权的挤压,帝国失去了克里特、塞浦路斯。在北方,罗斯人崛起,开始通过车绳出现在帝国边境上。上述为阿莫利王朝灭亡时,拜占廷的周边局势。此时,拜占廷的自我定位应是希腊式的地缘大国、东方宗教领袖、基督教的保卫者。首先,当时毁坏圣像运动已经结束,在帝国的东部和西部,正统教会获得了胜利。社会和文化的希腊化可巩固帝国的信仰和社会基础,增强帝国内部的凝聚力。其次,普世观念已成为遥远的传说,地缘帝国的定位可使拜占廷放弃在意大利北部的政策和控制罗马教廷的目标,减少军事和政治资源的浪费。第三,东方宗教领袖的定位,促使帝国与罗马教廷彻底决裂,注重自身的宗教形象和政策,力求通过宗教影响力恢复在近东的霸权。第四,基督教保卫者的定位决定帝国在东方的强硬政策,并能以圣战的名义提高本国人民对阿拉伯人的战争热情,收复小亚细亚。在这种自我定位下,拜占廷帝国此时的战略构想应如下述。首先在国内大力推行希腊化政策,稳定国内局势,增强帝国在希腊和伯罗奔尼撒的影响力。第二步,以每年增加贡金或签订其他屈辱性条约为代价换取与保加利亚的和平,并以向北方摩拉维亚公国传教的方式增强帝国在该地区的影响,从而起到牵制保加利亚的目的。然后集中全力在东方开展与阿拉伯人的战争。俟战争获胜则将边界推进至小亚细亚与中东地区的边境。战争结束后在小亚细亚重建军区制和边防体系。上述工作完成后应在适当时机下发动对阿拉伯人的第二阶段战争。将势力扩展至北叙利亚,扼守安条克和叙利亚各山口,对阿拉伯人形成长期的战略优势。并同时联合哈扎尔人,夺取亚美尼亚。成功后可在适当时机与阿拉伯人议和,结束东方的战争,并在东方进行改革,完善军区制。第三步,积极向北方的罗斯人传教,并重点发展黑海贸易,增强罗斯人在经济和宗教上对帝国的依赖,并加强与哈扎尔人的友谊使其牵制罗斯人,以解除北方的威胁。第四步,向保加利亚传教,增强本国对保加尔人的影响力,防止罗马教廷向东方渗透,并积极进行与法兰克人的对话,以平等地位取得西帝国事实上的认可甚至联盟,以弱化罗马教廷与其世俗权力基础的关系。上述计划成功后即可拒绝向保加利亚支付贡金,并联合摩拉维亚公国对保加利亚发动战争。在战争胜利后应重建亚得里亚堡——迈森不里亚——第拉修姆的防务,并以此为疆界,并重占达尔马提亚。第五步,将希腊的斯拉夫人以军役地产者的身份迁往东方,以充实小亚细亚并削弱希腊的斯拉夫因素。第六步,重建海军,与埃及法蒂玛王朝进行战争,收复克里特、塞浦路斯,并占领提尔、亚历山大里亚等港口。战争后,重点控制克里特和塞浦路斯,保持东地中海霸权,并扼守提尔、亚历山大里亚,以保持对东方的压制。

157 评论

evilevilevil

学习日本“明治维新”有感读日本史是为了更好的理解为何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中国与日本都经历了变革,然而中国却不敌日本,一再输给日本,使中华民族遭受了奇耻大辱,从而吸取教训,不要在竞争激烈的21世纪重蹈覆辙。同时感慨于日本民族所特有的民族精神,不屈不挠,从废墟上重建家园居然在短短的二三十年又成为世界大国.从明治维新的开过功臣说起,吉田松阴的弟子在其中起了巨大的作用,他们中好多人后来成为明治政府的开国元勋,在改革的过程中亦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有高杉晋作,木户孝允,伊藤博文等。这些人继承了吉田松阴的改革精神,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改革意识,并一直坚持下去。这些人都接受了近代思想的熏陶,为了挽救民族危机而奔走呼号,尤其是高杉晋作创建了自己的军队,对他誓死效忠,在戊辰战争中英勇战斗,前仆后继。再从明治维新的政策上来说,主要是三大政策: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富国强兵。这三大政策表明了明治政府改革的全面性和侧重性,首先从经济领域进而在文化领域,当然富国强兵是与殖产兴业几乎同时进行的,更多的是侧重与军事工业的发展。为何会是这样呢?因为他必须先解决国家的独立,而要实现独立就必须发展自己的近代化工业,这样军事工业无疑排在了第一位。为发展经济实行了国家强制性的资本原始积累策略,扶植私营企业,依靠全民建设来达到最终的强大。民力无限的作用终于爆发了,以至于日本的教育都是以私立教育为主。日本有向国外学习的优良传统,在大化改新时向中国学习,取得了封建化的巨大成果,大量吸取华夏文明,从而创造了自己的文化。近代时日本主要向英国和德国学习,有选择地学习是明治维新的主要特色。日本改革的全面展开使得日本引进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大量成果,仿照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自己的科研和教育体制,使得日本的教育和科研取得了独立的地位。日本加强上层建筑的建设,中央领导机制下各机构团结一致,协作进取。日本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后尘,大力对外殖民扩张,尤其是对东南亚和东亚中国、朝鲜的侵略,取得了资本主义发展所必须的资金和市场。日本文化建设采取了积极的入世态度,脱亚入欧的战略策略,使得日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力图与国际接轨,并赶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大好时机。日本的留学生与强烈的爱国精神,他们在学成后归国大力传播资本主义先进文化,用自己的辛勤成果培养日本的学生,而不是一味的只引进不创新。日本国内教育机构逐渐用自己的人才取代外国人,以摆脱外国的控制。

113 评论

相关问答

  • 历史小论文2000字

    东莞黄旗山公园: 东莞黄旗山公园位于东莞大道和东城中路交汇处,占地面积243公顷,园内有黄旗山顶灯笼、黄旗古庙等景点古迹,及新建旗峰公园广场、门楼、旗峰湖景点、

    基督城里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初三历史小论文范文100字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历史教学必须满足教学改革的需要,实现与时俱进。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历史小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教学具体方法 1情境教学 情境教

    candy小蔡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历史小论文300个字

    理性看待旧中国的发展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经历了一段落后,摸索前进的道路。虽然之间有许多挫折,但总体仍是在发展。 这其中有

    幸运吧2016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历史小论文500字范文

    苏联在二战中经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严峻考验,取得伟大胜利,产生了巨大影响。社会主义成为世界劳动人民心目中的一座丰碑,社会主义制度的吸引力大大加强。在战争中,亚欧一

    xyrlovecat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历史小论文800字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而深远,作为我们小学生,我们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我们自豪我们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我们骄傲,是因为我们祖国拥有五千年灿

    燕然铭石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