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10

  • 浏览数

    86

黑马胖子666
首页 > 学术论文 > 研究生疑因被导师卡住论文坠楼

10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糖小婉爱吃肉

已采纳

原因是因为他的压力非常大,因为自己的论文有明显的错误,他害怕被取消学位,所以才一时冲动跳楼身亡。

117 评论

蓝梦与信

具体原因只有当事人知道,因为外界太多的猜测引起了很多不必要的误会,作为好友发声可能只是想谣言就此停止,并没有其他的意思。

234 评论

别惹阿玉

好友发声把舆论引向了这一边,我觉得可能是故意为止,背后的真实情况现在还不清楚。

325 评论

爱欧尼亚荒原

网友关注的焦点是,该研究生的导师对他太严苛了,不仅布置了大量的任务,平时还得打扫导师的办公室。

107 评论

倓里格倓*

据说是因为在生活当中受到了一定的打击或者刺激,所以才有了这种极端的想法。

230 评论

耶阿吃吃吃

大连理工大学一研三学生在实验室里自缢身亡,"遗书"被曝光,他在遗书中记录了自己考上研究生后的日常,字字都很温柔平淡,但细看之下却让人心碎,他经历了很多研究生都经历过的窘境:实验室的设备老化,动不动就罢工;如何进行下一步研究全靠自己查阅文献;千辛万苦做出来的实验数据被评价为毫无意义,导师只说有问题,却没有点拨思路……在经历过绝望与无助后,他走向了人生的末路。

中国传媒大学一女研究生坠楼身亡,也引起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最开始研究生的家人公布了和老师的聊天记录,斥责老师的冷淡无情,紧接着导师发文反击,表示自己没有错误,真相到底如何,或许已经成为了罗生门,但是一条鲜活的生命已经逝去,却是血淋淋的现实。

有网友对2010年~2018年的硕博生非正常死亡进行了粗略的统计,我们可以看出,那些自杀的硕博生里,很多都来自985名校,他们是大众眼中的天之骄子,是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却选择了用跳楼、自缢等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是为何呢?

从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来看,几乎每一年的考研人数都在创历史新高,2019年考研人数为290万人,比2018年多了52万人,增幅达到了,2019年在校研究生数量为270万,而1981年这个数字仅为万,短短38年增长了300多倍,而美国1970年到2010年这40年间,研究生数量增幅仅3倍,英国1994到2010年16年间,增幅仅为倍,扩招是大势所趋,但是我们的步子迈的有点太快了。

盲目的扩招,会导致现有的设备、师资不够用,就会出现大连理工自杀研究生"遗书"中所写的现象:学生辛辛苦苦做实验,每天要在实验室蹲好几个小时,结果因为设备问题,一切都毫无意义,怎么能不难受绝望呢?

同时,导师也面临着两难的选择:一来研究生培养本身就是"宽进严出"的制度,扩招以后,部分学生的学术能力本身就不高,无法产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但却一心想要恳求老师给自己答辩毕业的机会,老师若是拒绝,他们很有可能走极端。

二来现在的"导师责任制"日益严格,部分严格但是谨慎的好老师不敢轻易放水,让学生论文通过顺利毕业,因为他们怕自己受到影响,同时部分无德老师权利过大,也不会让学生轻松毕业,因为他们还想让学生帮助自己无偿做事。

研究生无法正确处理解决心理问题,也会导致类似的现象频发,相关数据统计,中国20%的高校研究生存在心理问题,但是极少有人接受治疗,心理问题的产生,又和家庭、学业、就业、经济、情感等问题密切相关。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想要培养出一个名校的研究生,需要花费出很多的时间、金钱和精力,若是农村家庭,那学生身上背负的期望则更多:同龄人有的结婚生子买车买房了,自己却连能否顺利毕业都不知道,压力倍增,看着日益老去身体不再健康年轻的父母,不知道何时才能够报答他们,心中焦急但无可奈何,从小就是村里人眼中的天子骄子,要是连毕业都成问题,那如何面对老家人的眼光呢?

无处诉说的烦恼、爱情中的挫折,也成为了压垮部分研究生的最后一根稻草:部分学生在分手以后,不能及时调整心态,甚至寻死觅活,前段时间因为分手问题而自杀的研究生就属于此列。

遇到烦恼时,想对家长说,但有的家长只能说一句"忍到毕业就好了,现在就听老师的吧",想对同门说,害怕成为大家的笑柄,想对昔日的好友说,但是大家的生活轨迹早就不一样了,真的可以理解么?于是就只能一个人扛着,慢慢地就走向了崩溃的边缘。

因此,想要杜绝类似的现象,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来要对现在的研究生制度进行改革,规范老师的权力,同时还要在高校配备足够多的心理医生,让学生们可以说出内心的苦闷,遇到问题的时候及时解决。

153 评论

缠藤小妖

这楼的原因是这名硕士长期心理压力过大,最后不得已选择自杀。

175 评论

听雨蘑菇

网友关注的焦点都在男子的导师上,从聊天记录可以看出这位导师非常的无良,总是压榨研究生。

264 评论

会员2764311

2021年4月22日,中南大学发生了这么一起令人心痛的事件,从官方平台上面公布的情况看出,在当天早上6点左右,该校19级的硕士生黄某突然坠楼身亡。而此次坠楼的原因尚不得知,有猜测可能是因为此前黄某发布的一期学术论文,在后期核对的过程中发现数据不对,害怕该文章成为了自己学术不端的证明,心理压力过大之下选择了跳楼身亡。

该事件在发生之后,警方第一时间介入了调查,从现场的情况已经排除他杀,初步判定该受害人是高空坠亡。虽然特别惋惜,但是学校方面也第一时间做好善后工作。而根据同学提供的聊天记录可以看得出来,这次意外伤身亡很有可能与黄某之前发表过的一篇论文相关。黄某一直以来在学校期间特别优秀,此前还曾经在某国际期刊上面发表个人论文,然而就是这么一件令人羡慕的事情,却没有想到这篇论文将黄某推入了黑暗的边缘。

从黄某与同学的聊天记录基本了解到黄某在坠亡之前的心理状态,在2021年的3月22日,黄某在网站上发表的论文被接收。然而在之后两天时间里,黄某再次修改其论文的时候,无意中发现论文存在些许的问题,希望撤回论文,但是论文已经发表并不能够撤回。

3月30日,论文问题依旧没办法解决,心理所承受的压力明显上升,在4月10日时论文正式发表出来,黄某心理承受的压力特别严重。要知道论文对于黄某毕业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尤其是该错误被整个学院知道之后,很有可能会举报,如果判定为学术不正,则会被取消学位。此后在4月20日时,黄某依旧挣扎在论文的深渊中,还和老师交流。虽然和导师讲述自己已经看开了此次事件,但没想到就在4月21日选择了跳楼身亡。

其实在当下年轻人不堪心理重负,而选择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这种事件并不少见。就在今年的4月份笔者所在的小县城里面就发生了一起高中生跳河结束自己生命的事件,当时还觉得特别惋惜,毕竟还只是17岁,还没有见识过这个世界的大千美好,就这么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不管是对于其自己而言还是对于家人来讲,都是难以接受的一件事情。有很多在我们看来当下难以解决的事情,随着时间的磨砺,等成熟了之后再回头看,只会一笑而过,所以千万不要随意放弃自己的生命。

158 评论

悠悠思忞

9月19日晚上10点左右,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2017届博士生卓某,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的19栋学生公寓跳楼身亡。南京大学宣传部部长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学校保安部、后勤部和相关部门已经对此事进行了调查处理。经过调查,学校得出结论,论文的第一作者导师和学生之间没有争议。没有证据表明是老耿害死了卓。南京仙林派出所仍在调查中,学校和家属还没有收到警方的最后通知,卓学生的真正死因尚不清楚,但警方表示,他们已排除了他杀的可能性。

9月19日晚,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一名女博士生从宿舍楼跳楼身亡。21日10点左右,她的同学们自发地在坠落地点放上鲜花和蜡烛,并鞠躬表达他们的悲痛。本刊记者/李向水俣,带网络传记论文被导师抢去作业不存在的南大博士生周宁(化名)是卓同学的好朋友。至于耿,他是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周宁说,这篇论文是在南京工业大学主办的一次会议后发表的。论文题目为耿至卓,作品主要由卓完成。耿曾对论文提出修改意见,具体的修改也由卓同学完成,而耿是文章的第一作者。这篇题为《环境研究的反思: 环境心理学视角》的论文于2018年2月发表在《南京工业大学学报》上,并于2017年12月28日接受发表。

2017年10月21-22日,2017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环境论坛在南京举行,由南京大学和南京工业大学社会科学系主办。南京大学教授耿爽以「从心理学角度看环境问题: 过去十年国内环境心理学研究回顾」为题作专题演讲。《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向记者证实,2017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与环境论坛的主题是整理环境学科,要求每位专家提交一篇论文,论文最终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在《南京工业大学学报》上。耿向会议提交了一份报告,并提供了文件。耿、卓共同签署的文件内容与耿会议报告的内容相同。一些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告诉记者,学术会议手稿的第一作者通常由导师签名。此外,2017年9月,卓仪林刚刚开始自己的博士学习,在入学一个多月后的学术会议上,以原创作者的身份撰写和提交论文非常困难。

校方称其不存在无法毕业的压力

作为卓某密友,周宁称,由于卓同学与导师耿某某关系较差,她的一些研究想法也被打压。博士生通常在二年级上学期进行的中期考核,但卓某被导师延期一年,与下一级博士生一起进行考核。而一般情况下,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中期考核几乎不会出现被延期的情况,因此这件事对卓同学造成了很大压力。

不过,记者从相关渠道获取的信息显示,卓同学的博士中期考核结果为“通过”。

与卓同学同一个课题组的同学赵正(化名)则表示,卓同学在博士一年级时确实与导师发生过摩擦,但后来就和解了,导师没有进行过打压。此外,卓同学在投的另一篇英文论文就是用导师的项目资助完成的。

卓某同课题组的另一名同学刘菲(化名)向记者展示了今年9月10日,卓同学在课题组内祝导师耿某节日快乐的截图。在她看来,卓同学性格开朗,有真性情,平常与课题组同学较好,不存在网传被导师孤立的情况。

9月19日晚,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一名女博士生从宿舍楼跳楼身亡。21日10时左右,她的同学自发在坠楼地点摆上鲜花与蜡烛并鞠躬表达哀思。本刊记者/李想俣 拍摄

周宁解释说,由于社会学院没有心理学博士点,所以此前心理系学生只能在社会学系进行答辩。由于社会学系的老师对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的认同度不高,所以心理系的学生参与社会学系答辩非常不利,经常被刁难,因而产生很大心理压力。但自2017级后,社会学院主动要求导师自主选择学生答辩所在的系别,并鼓励心理学方向的学生就在本系答辩。心理系的其他教师也都选择让学生在本系参加答辩。但导师耿某某出于个人原因,仍强制要求其组内所有学生在社会学系答辩。

据了解,南京大学2020级之前招收的博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博士四年级属于延期毕业。周宁告诉记者,延期毕业对学生意味着国家补助停发,在校住宿也可能得不到保障,这对卓同学造成了较大心理压力。

166 评论

相关问答

  • 研究生因论文坠亡

    中南大学一硕士生坠亡,警方排除他杀,还有很多信息值得关注,因为这个硕士生并没有和他人有什么恩怨,并且在一些网络平台也有透露自己的压力。

    西关少爷Billy 10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研究生疑因论文出错

    你已经毕业了吧?

    小野妹渣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研究生论文被导师卡住可以换吗

    ly020(站内联系TA)当然可以了,我当初就换了lingyuandage(站内联系TA)去问问教务处的老师吧 孩子 不同学校/不同制度刘秋桃(站内联系TA)这

    无双天帝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研究生被导师卡论文坠亡

    佛罗里达大学的警察于周五表示,该校的一名博士研究生在他工作的校园大楼的办公室里上吊自杀。 校方发言人史蒂芬·布鲁姆表示,调查者已经找了一张纸条和电脑搜索记录表明

    小可憐兒 9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研究生毕业论文被导师批

    也不必太焦虑的,毕竟做科研被导师骂是很正常的,特别是一些严格的老师。首先你要想的是是不是自己本来做的就是错了,特别是一些十分不该犯的错误,这种情况下,导师也难免

    锐客家族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