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07

jason19203
首页 > 学术论文 > 产后抑郁症的护理研究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emilylovejay

已采纳

初为人母,很多新妈妈却被产后抑郁症所困扰,表现症状有紧张、疑虑、内疚、恐惧等,严重时会有绝望、甚至是自杀的想法和行动。预防该病的方法有保持充足睡眠,适当发泄情绪以及适量运动等。

什么是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又名产后忧郁症,是指产妇在生完孩子后,常见于坐月子期间,主要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的抑郁症。产后抑郁症症状主要有紧张、疑虑、内疚、恐惧等,有些症状比较严重的产妇有绝望、离家出走、伤害孩子或自杀等极端想法或行为。而每个产妇出现产后抑郁症的时间可有不同:

1、产前抑郁延续。有些产妇是生孩子前就患有抑郁症,生完宝宝后抑郁一直没有得到排解。

2、产后抑郁。部分产妇在产前并没有抑郁症,只是在生完孩子后由于身体雌激素水平失衡,而出现焦虑、易怒等抑郁表现。

3、周期性抑郁。有些产妇在分娩后几周、甚至几个月以后开始出现产后抑郁症。她们开始是真的喜欢照料宝宝,可是后来却逐渐变得越来越抑郁直到出现严重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产后抑郁症并不能完全等同于产后忧郁。产后忧郁从生产两三天后开始,产妇觉得很难过、想哭,她们担心宝宝,也担心自己,情绪紧张、疲惫。产后忧郁在短时间内就会消失,产后抑郁症却需要调理。抑郁严重的产妇还要寻求心理医生帮助或使用药物治疗。

产后抑郁怎么办

很多妈妈已经有产后抑郁的情况了,但是家人并不知情,以为是女性在产后的时候特别的矫情,那么,这样产后抑郁症应该怎么走出来呢?

产后妈妈要注意多休息,尽快恢复身体,这样可以适当地进行户外运动,有助于缓解压抑的心情。比如散步,比如做做瑜伽,比如到周边公园呼吸新鲜空气。

家人要多承担照顾孩子的工作,建立家庭责任感。有的丈夫习惯了儿子的角色,习惯了被照顾。有了孩子以后依然不分担家务,不去适应父亲的工作。喂奶、换尿布、擦屁股、洗澡、哄睡觉等等全部丢给妻子。请注意你的妻子也是第一次当母亲,你若是不能成长起来,她就等于同时要照顾两个孩子,她也会压力大负担重生活处处都是困境,外加精神上孤立无援,当然会抑郁。

产后抑郁症的症状

产褥期抑郁症的主要表现症状是抑郁,多在产后2周内发病,产后4-6周症状明显。产妇多表现为:心情压抑、沮丧、感情淡漠、不愿与人交流、甚至与丈夫也会产生隔阂。

1、抑郁:患者会长时间感到情绪低落、愁苦及悲惨,早上或入夜时分情况会较为严重。有时白天情绪低落,夜晚情绪高涨,呈现昼夜颠倒的现象。

2、脾气暴躁:患者可能会对别人的儿女或自己的婴儿感到暴躁,而发泄对象通常是自己的伴侣。

3、疲惫:一般产后的女性亦会感到疲惫,但产后抑郁的患者会疲惫至认为自己患病。

4、失眠:患者一般睡眠不佳或严重失眠,因此白天昏昏欲睡。

5、食欲不振:患者通常没有心情进食,但有时会透过暴食来宣泄压力,不过过后又会因肥胖而感到内疚和不安。

6、失去兴趣:患者对以往的享受觉得不再吸引,以往的兴趣亦变得无聊,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常感到脑子反应迟钝,思考问题困难,主动性下降,流露出对生活的厌倦,对生活失去信心,特别是对性生活失去兴趣,进一步影响双方的关系。

7、不能应付生活:患者会觉得不够时间用,事情亦做得不好,但失去动力改善有关情况。

8、内疚:患者会因为自己患病而增加家庭压力感到内疚,亦会因用负面角度观看事物而自责。

9、焦虑:患者会经常因为害怕不懂照顾婴儿而感到焦虑,同时又担心婴儿的健康。

10、出现思维障碍、迫害妄想、有自杀的意念或企图,甚至出现伤婴或自杀行为。

如果你有以上几个症状。并且持续时间超过2周,就应该去看医生了。

产后抑郁症的原因

该病病因目前在医学上不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神经内分泌因素

怀孕期间,女性荷尔蒙雌激素和黄体酮增长10倍。分娩后,荷尔蒙水平迅速降低,在72小时 内迅速达到以前水平。一些研究显示,产后期荷尔蒙水平迅速降低和抑郁症状出现有关。

2、遗传因素

以前抑郁症的历史增加了女性得产后抑郁症的危险。研究显示,1/3有抑郁症病史的妇女会在产后时期重患。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别是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病率高于无病史的女性人群。

3、心理因素

对于新妈妈来说, 孩子带来了巨大的快乐和兴奋。没有哪个新妈妈能完全兼顾繁重的工作和照顾婴儿。孩子出生后一段时间,常充满兴奋,但接下来可能是失望,然后便是感觉到不能适应产后无法安睡,疲累不堪的生活。

4、妊娠因素

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体内内分泌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产后24小时内,体内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物学基础。研究发现,临产前胎盘类固醇的释放达到最高值,患者表现情绪愉快;分泌后胎盘类固醇分泌突然减少时患者表现抑郁。

5、分娩因素

生产过程引起过度的害怕和惊慌,抑或是产后伤口太疼以及全身虚弱乏力。

6、社会因素

分娩前后搬家,操劳又不习惯;产假后须转职或转工;经济、住屋等生活问题;同时遭逢不幸,如丧亲、失业等。

产后抑郁症的诊断

本病至今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以下2种方法可供参考。产后抑郁症早期诊断困难,产后进行自我问卷调查(如Edinburgh产后抑郁评分)对于早期发现和诊断产褥期抑郁症很有帮助。

一、产褥期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美国精神病学会在《精神疾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DSM-IV)一书中,制定产褥期抑郁症诊断标准。

1、在产后4周内出现下列5项或5项以上的症状,其中同时具备下列(1),(2)两项

(1)情绪抑郁

(2)对全部或多数活动明显缺乏兴趣或愉悦

(3)体重显著下降或增加

(4)失眠或睡眠过度

(5)精神运动兴奋或阻滞

(6)疲劳或乏力

(7)遇事皆感毫无意义或自罪感

(8)思维力减退或注意力涣散

(9)反复出现死亡想法

2、在产后4周内发病

二、Edingurgh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nal depression scale,EPDS)

目前采用的诊断标准该表包括10项内容,于产后6周进行调查。每项内容分4及评分(0-3分),总分相加≥13分者可诊断为产褥期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怎么治疗

新妈妈分娩后,身体还比较虚弱,但又要照顾宝宝,生活规律被打乱,再加上产后激素迅速下降等原因,很容易出现抑郁的情绪。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产后1-2周,一般都是短暂的并且能自行缓解,但有些人会继续加重,最终演变成产后抑郁症,严重时甚至会出现伤害自己和孩子的念头。

据统计,国内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为,这是一个比较高的概率,相当于100个产妇里,大约有4-16个人会得病,必须要引起重视。

产后抑郁症是可预防,可控的。我们需要做的是:了解它、认识它、预防它。

产后抑郁症有以下特征:

1. 情绪低落:有原因或者没有原因的心情不好,想一个人独处。

2. 提不起兴趣:几乎不想参加任何活动,对自己曾经很感兴趣的事物都感到厌恶。

3. 体重失控:快速消瘦或肥胖。

4. 失眠或嗜睡:想睡却无法入睡,或者睡了不愿醒来。

5. 懒散无力:脑子里想去做一件事情,但身体却感觉阻滞无力。

6. 很累:即使没有做什么,也感到非常疲惫。

7. “我的错”:感觉自己做错事,责备自己无用。

8. 恍惚:注意力无法集中,反应变慢。

9. 自弃:有自杀念头。

如果新妈妈们总是感到悲观沮丧,出现以上症状超过5条并且持续了2周以上,且为这种不良情绪感到痛苦,一般可以被诊断为产后抑郁症,需要及时到医院确诊并治疗,以免情况恶化,酿成悲剧。

产后抑郁症 重在预防

产后抑郁症和身体变化、无法适应产后生活有关,找到原因并进行预防很重要:

1. 参与新生儿护理课程,掌握照顾宝宝的技巧

很多医院都会开设新生儿护理课程,指导新生儿护理、母婴营养等方面的知识,能帮助新手妈妈学习照顾新生儿的技巧,更好地适应母亲的角色。

2. 找同伴,互相学习

同样是新手妈妈,彼此之间更能理解成为妈妈后遇到的困境、心境,通过互相交流学习,可以获得一些情感支持,调节负面情绪。

3. 适当运动,调节情绪

运动是缓解不良情绪的好方法,新手妈妈们可以根据身体恢复情况,尝试散步、产褥操等运动,通过身体锻炼来放松身心。

4. 了解家族病史,及早预防

对于有抑郁症家族史的产妇,更要注意了解抑郁症的相关知识,做好预防工作。

家人的理解和陪伴也很重要,新妈妈如果出现抑郁的情绪,要及时和家人沟通,分担心理压力,排解负面情绪。

产后抑郁症的护理

若产妇出现了产后抑郁症的症状。应建议产妇进行适量运动,在休息期间要避免过多的打扰,但也不要完全把自己闭锁在家中。丈夫应多体谅妻子,并分担家务、照料婴儿等方面来进行护理。

1、一怀孕即开始进入母亲角色

通过阅读书刊、讲座、观摩等途径,学习育儿知识和技能,如喂奶、洗澡、换尿布、抱婴儿等。同时,还要对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规律、常见病痛防治及安全防范有一些了解,并对意外有心理准备。

2、对产后情绪变化多一些了解

在孕期与丈夫一起向医生咨询,阅读有关书刊或去孕妇学校学习,对产后抑郁症多一些了解,做好心理准备,积极应对产后容易出现的不稳定情绪。

3、孕期坚持运动以提高体质

常坐办公室的孕妈,最好每天参加一些适宜的有氧运动,锻炼心肺功能,为分娩、产后照料宝宝及身体在产后尽早康复进行体能储备,以便适应繁忙的母亲角色。

4、产后不要过多人打扰

产后要充分睡眠和休息,过度困乏直接影响新妈妈的情绪。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打扰,特别是亲朋好友的探视。同时,新妈妈的精神状态很不稳定,要避免各种精神刺激,尤其是敏感问题,如婴儿性别、体形恢复及经济负担加重等。

5、尽情投入享受运动有助振奋精神

产后多做运动,特别是在心情不好时。最好选择自己能够尽情投入的享受运动,这样有助于释放不良情绪,让自己的精神振奋起来。

6、帮助新妈妈认同母亲角色

新妈妈要运用母亲角色,关心、爱护、触摸小宝宝,经常与他们情感交流,积极采取母乳喂养,这样可发挥母亲间的交流和鼓励,消除自认为无能的心态。

7、最好在娘家坐月子

在娘家坐月子,熟悉的环境、至爱的亲人、全无二致的生活习惯,可帮助新妈妈化解照料宝宝的无措感,并能理解她们的身体痛苦和内心烦恼,经常过问她们的痛痒。

8、丈夫要帮助照料婴儿并做家务

丈夫尽量避免出门,积极主动给宝宝洗澡、换尿布,并承担其他家务。小宝宝夜里经常会哭闹,丈夫应该与母子同住一起,帮助照料,避免新妈妈产生委屈情绪。

9、丈夫要多体谅新妈妈情绪变化

当妻子出现情绪沮丧时,丈夫多给予同情、支持、爱护和谅解,避免争吵。同时积极分担家务,多帮助照顾婴儿。在饮食及哺乳方面,多多征求妻子的意见。

10、不要把自己完全闭锁在家里

如果身体没有不舒服,天气较好时可带宝宝外出散步,吸吸新鲜空气,让心情开朗起来。最好能与好友们在一起,安全度过心理危机。

11、及时释放不良情绪

情绪沮丧时,可借助一些方式排遣,如和丈夫一起出去吃晚餐或看电影,和好朋友一起吃饭、聊天;不要勉强自己做不愿做的事;心情不好时,强迫自己想一些高兴的事情;不要对自己要求过高,降低期望值;把自己的担心说出来,让别人帮助化解;与其他新妈咪在一起,聊聊带孩子的感受;装扮一下自己,让自己美丽一些;去做形体锻炼,及早复原曼妙身材;经常放松自己,如睡上一小会儿或读书、洗澡、听音乐、看影碟或精美杂志。

12、必要时寻求专业人员帮助

沮丧情绪持续存在或加重时,尽快寻求专业人士帮助,进行药物和心理方面的治疗和疏导,控制抑郁情绪发展。只要接受适当帮助,便会重拾育婴乐趣,抑郁不过是一场恶梦而已。

产后抑郁症吃什么好

产后忧郁与生理变化造成的营养失衡不无关联,如果锰、镁、铁、维生素B6、维生素B2等营养素摄取不足,就会影响精神状态。

粗粮、全麦、麦芽、核桃、花生、马铃薯、大豆、葵花子、新鲜绿叶蔬菜、海产品、蘑菇及动物肝等食物,含有以上多种缓解紧张和忧虑的营养素。应尽量多吃,让它们帮助你找回快乐,远离产后忧郁。

以下介绍几款治疗产后抑郁的食谱。

小炒虾仁

原料:鲜虾仁、西芹、白果仁、杏仁、百合、盐、油、味精等。

制法:

1.西芹切段或片,与白果仁、杏仁、百合等一同焯水;

2.虾仁上浆,并放在油锅里过一下;

3.取出后与西芹等一同炒制即成。

营养小秘密:

多准备几种配料与虾仁一起炒,让来自海洋的营养变得更丰富。这道鲜脆、爽口、靓丽的菜肴,会让妈咪看见它变得高兴起来。

香菇豆腐

原料:水发香菇75克、豆腐300克、糖10克、酱油20毫升、味精1克、胡椒粉克、料酒8毫升。

制作:

1.豆腐切成厘米长、厘米宽、厘米厚的长方条,香菇洗净去蒂;

2.炒锅上火烧热油,逐步下豆腐,用文火煎至一面结硬壳呈金黄色;

3.烹入料酒,下入香菇,放入所有调味品后加水,用旺火收汁、勾芡,翻动后出锅。

营养小秘密:

现在香菇虽然不再稀缺、珍贵,但其中的营养并未贬值,它含那么多锌、硒、B族维生素,加之豆腐中的蛋白质和钙,会使这道菜的营养很完善,有助于孕产妈咪摆脱郁闷心情。

桃仁鸡丁

原料:鸡肉100克、核桃仁25克、黄瓜25克、葱姜及各种调味料。

制作过程:

1.鸡肉切成丁,用调味料上浆;黄瓜切丁,葱、姜切好备用;核桃仁去皮炸熟;

2.炒锅上火加油,将鸡丁滑熟,捞出控油;

3.原锅上火留底油,煸葱、姜至香,下主辅料与调味品,最后放桃仁,然后勾芡装盘即成。

营养小秘密:

核桃仁是产后妈咪最该重视的一种坚果,其中含有很多抗忧郁营养素。只不过生食时涩口,裹糖又凭白增多能量。但如果把它做到菜里,就会具有酥香咸鲜各种风味,与鸡丁和黄瓜搭配起来相得益彰。

产后抑郁症的预防

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生,受到许多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及妊娠因素的影响。因此,加强对孕妇的精神关怀,了解孕妇的心理和性格特点,在孕期和分娩过程中,多给产妇一点关心、爱护,对于预防产褥期抑郁症具有积极作用。然而新妈妈自己也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安排,以使自己远离产后抑郁症。

产前

1、加强围生期保健,利用孕妇学校等多种渠道普及有关妊娠、分娩常识,减轻孕妇对妊娠、分娩的紧张、恐惧心情,完善自我保健。

2、对有这精神疾患家族史的孕妇,应定期密切观察,避免一切不良刺激,给予更多的关爱、指导。

3、适量运动。研究证明,分娩前后都进行如饭后散步不强度的有氧运动,会让妈妈们的心理素质会更好,同时也能够增加妈妈跟外界的接触。

分娩

1、在分娩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充满爱心和耐心,尤其对产程长,精神压力大的产妇更需要耐心解释分娩过程。并尽量减少无指征的剖腹产手术,从而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2、对于有不良分娩史、死胎、畸形胎儿的产妇,应向她们说明产生的原因,用友善、亲切、温和的语言,给予让他们更多的关心,鼓励他们增加自信心。

产后

1、保持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是引起产后抑郁症的一个因素,所以专家建议妈妈们要争取时间补足睡眠,特别是在宝宝小睡这段时间不要去做其它事情,应该用来睡眠,另外,也可以通过朋友、家人甚至雇请帮手来帮助你达到补充睡眠的目的。

2、学会发泄情绪。科学证明,妈妈比较平静的话,宝宝会生长得比较好。所以产后妈妈要学会发泄情绪保持平静,深呼吸、冥想、泡澡等方法有助于缓解压力,让你成为一个脾气更好的妈妈,增进亲子关系。

3、多谈心。产后抑郁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妈妈们自己承受所有的担忧,其实妈妈可以列出你们关于成为父母后最恐惧的三件事,然后跟丈夫或者朋友谈谈,让情绪找到一个出口,而且也能真正解决各种担忧的问题。

4、接受不完美。许多妈妈认为自己一定不能做得比别的妈妈差,常常因为没有做好所有的事情而感到十分失望,强迫给自己一些不实际的期待。其实,正确的观念应该是成为一个快乐的妈妈,而不是一个完美的妈妈。

5、学会灵活。成为妈妈后,事情多而烦杂,很多是计划外的情况,与其抱怨,倒不如享受这种不可预料性,享受生活的不同挑战。

男性产后抑郁症

男性产后抑郁症指是一种心理疾病,主要由于孩子出生后,男性的精神压力没有得到正确的排解和调节,表现出情绪低落、焦虑、无食欲的症状。和其他疾病一样,男性产后抑郁症需要调节和治疗,家人的陪伴和理解是助其及早走出抑郁的有效方法,而男性自身也要学会排解不良情绪。

男性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比较高,研究发现,在孩子出生后,十个男性中就有一个会受到产后抑郁症的困扰。当孩子满12周岁时,出现情绪低落的男性比例高达四分之一。

男性产后抑郁症同样需要得到人们的重视。如果这种抑郁没有得到及时排解的话,轻者会出现短期脾气暴躁,对任何事情没有积极性;重者会出现酗酒、赌博甚至误入歧途的后果。还有一些比较极端的男性造成家庭的破裂,甚至伤亲害儿。

和其他疾病一样,男性产后抑郁症也需要调节和治疗。如果发现出现产后抑郁症,要和多别人沟通,向别人倾诉,寻求帮助。必要时可以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找出症结所在,如果严重的话要辅助于药物治疗。

在男性出现产后抑郁症时,家人的陪伴和理解是助其及早走出抑郁的有效方法。为防止男性出现产后抑郁症,孩子出生后,家人不宜给男性过大的压力,男性自身也要学会排解不良情绪。

产前抑郁症和产后抑郁症的区别

有了宝宝后,有的准妈妈发现自己的情绪特别容易波动,总是忍不住生气,生完气又懊恼不已,担心自己的坏情绪会影响到肚子里的宝宝,陷入一个心情不好、焦虑的死循环,严重的甚至可能患上孕期抑郁!该怎么解开这个死循环呢?

孕期心情不好的原因

孕期心情不好分为心理和生理上两方面。

生理上是怀孕后,准妈妈由于体内激素分泌急骤增多,肾上腺分泌旺盛,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使得准妈妈比较敏感,情绪容易出现波动。而孕吐以及身体的一些变化(如妊娠纹、身体变胖)使得准妈妈心里压力大,从而产生焦虑、烦躁和郁闷等情绪。

心理上则是有的准妈妈可能没有做好怀孕生育的心理准备,或是夫妻、婆媳之间产生了一些生活上的摩擦,准妈妈找不到心理疏导,从而郁结于心。

有以下情况要考虑是孕期抑郁症

如果出现莫名其妙想哭、对身边事漠不关心、注意力下降、睡眠质量差、暴食或是厌食、焦虑、内疚、疲劳、没有安全感以及喜怒无常等情况中的三种或是三种以上,并且持续时间超过两周以上,那么准妈妈可能是患上了抑郁症,建议及时就医。

缓解孕期抑郁症的办法

摆正心态,顾好当下:准妈妈不要过多地去担心那些还没发生且无法改变的事情,如胎儿性别、分娩方式。管好当下的自己,最为重要。

转移不良情绪、学会自我愉悦:准妈妈可以通过听音乐、看电影、做运动、和朋友聊天、品尝美食、学习新技能等任何让自己积极、快乐的事情来转移焦虑,舒缓紧绷的神经。也可以写写日记、博客记录下开心的事情,不开心的时候拿出来看看,从而调剂心情。

和准爸爸交流情感:学会表达,将自己的烦恼、担忧的跟准爸爸说一说,聊一聊能够使关系更好或是使准妈妈安心舒畅一些。准爸爸要注意耐心地倾听,做准妈妈坚实的精神支柱,多陪伴准妈妈。

饮食作息规律:培养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均衡的饮食,再加上充足的睡眠,也能有助于缓解准妈妈的抑郁情绪。

积极就医:在尝试了诸多调节的方法后仍然没有好转的情况下,准妈妈千万不要灰心。一定要寻求医生的帮助,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总而言之,准妈妈要学会自我调节,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怀孕后的一些变化,积极的做好迎接宝宝到来的准备,当个心情愉快的准妈妈。

为什么会得抑郁症

有些女性会有产后抑郁症的情况,那么产后抑郁症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产后抑郁症可能是由于产妇在生产之后,体内的内分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上身体上的不适和心绪不宁,以及呵护不当造成产妇出现抑郁的现象。有些产妇可能有精神病家族史,会增加产后抑郁的发病率,在生产的过程中,因为疼痛,难产,返程时间过长等原因,可能会导致产妇生理和心理上的刺激。

有调查表明,产后,由于孩子哭闹不止,长时间的睡眠不足,照顾孩子过于疲劳,导致产妇焦躁不安,脾气暴躁,这也有可能造成产妇的抑郁。根据科学研究表明,如果产妇的爸爸妈妈有抑郁症基因,那么产妇就很有容易产后抑郁,这是遗传基因,所以那种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产后,产后抑郁发病率特别高。

抑郁症能自愈吗

有些人的抑郁症是轻度抑郁症,那么轻度抑郁症能自愈吗?

部分轻度抑郁症患者是可以自愈的。抑郁症的病人往往表现为整日忧心忡忡、郁郁寡欢、闷闷不乐、没有愉快感,凡事都缺乏兴趣,平时爱好的活动,例如看足球比赛或者是打牌、种花种草也觉得很乏味,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劲,感到心里有压抑感,高兴不起来。在生活上抑郁症的患者往往表现为生活懒散、行为缓慢,不愿意和周围人接触,回避社交,整天一个人坐在那里,不愿意去上班,不愿意参加一些日常活动。

有的患者还出现反应迟钝,思维速度变慢,学习和工作能力明显下降,自觉脑子好像生锈一样。还有一部分患者会伴有一些躯体的不适,例如食欲减退,睡眠障碍,身体的各个部位出现疼痛。但是如果上述的症状相对比较轻微,是抑郁症的初期,症状都不重,病人对这种不适的症状也能够自己知道,有意识地去改善,可以通过自己的调节或者一些心理干预起到症状的改善,并不需要用药去治疗。

95 评论

在路上8848

护理毕业论文选题方法如下:

1、准确得体。要求护理论文题目能准确表达论文内容,恰当反映所研究的范围和深度.常见毛病是:过于笼统,题不扣文.关键问题在于题目要紧扣论文内容,或论文内容民论文题目要互相匹配、紧扣,即题要扣文,文也要扣题.这是撰写论文的基本准则。

2、简短精炼。力求题目的字数要少,用词需要精选.至于多少字算是合乎要求,并无统一的"硬性"规定,一般希望一篇论文题目不要超出20个字,不过,不能由于一味追求字数少而影响题目对内容的恰当反映,在遇到两者确有矛时,宁可多用几个字也要力求表达明确。

常见了繁琐题名如:"关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的研究".在这类题目中,像"关于"、"研究"等词汇如若舍之,并不影响表达。

戏是论文,总包含有研究及关于什么方面的研究,所以,上述题目便可精炼为:"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这样一改,读起来觉得干净利落、简短明了。

若简短题名不足以显示论文内容或反映出属于系列研究的性质,则可利用正、副标题的方法解决,以加副标题来补充说明特定的实验材料,方法及内容等信息,使标题成为既充实准确又不流于笼统和一般化。

3、外延和内涵要恰如其分。"外延"和"内涵"属于形式逻辑中的概念.所谓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每一个对象;而所谓内涵,则是指对每一个概念对象特有属性的反映。

命题时,若不考虑逻辑上有关外延和内涵的恰当运用,则有可能出现谬误,至少是不当.如:"对农村合理的全、畜、机动力组合的设计"这一标题即存在逻辑上的错误.题名中的"人",其外延可能是青壮年,也可以是指婴儿、幼儿或老人。

然而却不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显然不属于命题所指,所以泛用"人",其外延不当.同理,"畜"可以指牛,但也可以指羊和猪,试问,哪里见到过用羊和猪来犁田拉磨的呢?所以也属于外延不当的错误.其中,由于使用"劳力"与"畜力",就不会分别误解成那些不具有劳动能力和不能使役的对象。

4、醒目。护理论文题目虽然居于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醒目位置,但仍然存在题目是否醒目的问题,因为题目所用字句及其所表现的内容是否醒目,其产生的效果是相距甚远的.

204 评论

厚德悟远

对产前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心理状态以及分娩方式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对初产妇进行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产妇心理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产妇心理护理论文 范文 一:产妇产后心理护理的研究进展

【摘要】目的: 总结 产妇产后心理护理的研究进展。 方法 :通过临床 经验 及查阅有关期刊、杂志报道进行综述。结果:积极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影响产妇的心理活动,帮助产妇获得最佳的身心状态。结论:妇产科工作人员要学习相关护理知识,研究孕妇的心理需要,掌握产后心理护理技能,提高产后心理护理的效果。

【关键词】产后;心理护理;研究进展

心理护理,指在护理过程中,医务工作者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以达到较理想的护理目的。心理护理在现代产科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内容,是护理全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通过护患间的 人际交往 ,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帮助患者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的身心状态[1]。为了做好孕妇产后的心理护理,掌握、提高与产妇的交流技巧,做好她们的心理疏导,促进产妇产后的身体心理恢复,妇产科工作人员要学习相关护理知识,研究孕妇的心理需要,掌握产后心理护理技能,提高产后心理护理的效果。本文通过总结相关参考文献,对产妇产后的心理护理综述如下。

1 产妇产后的心理特点

不稳定情绪 因为产妇产后身体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下降,与情绪活动有关的儿茶酚胺分泌减少,体内的内分泌调节处在不平衡状态,所以其情绪很不稳定,有50%~70%的妇女在产后3天发生抑郁症,表现为精神沮丧、焦虑不安、失眠、食欲不振、易激动、注意力和 记忆力 减退等[2]。

分娩结束带来精神上的解脱和体力上的疲乏,而忘却了不良的主诉 产妇经过10月怀胎的辛苦和分娩时痛苦折磨之后,亲眼看到自己期待已久的婴儿,做妈妈的幸福感油然而生。产时巨大的体力消耗,使产妇倍感辛劳,由于这两种感觉占据了主导地位,掩盖了一些不良现象,使产妇不能及时诉说,导致产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如某产妇,以中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入院,经用药控制,病情稳定,预期顺利分娩一男婴。由于疾病本身的特点,加之产妇产后过度的兴奋,病情呈发展趋势,曾一度感到头痛、头晕,但因过度疲劳的掩盖而失去诉说的机会,使病情未能得到及时的诊治,从而引起产后子痫的发生。

受传统习俗影响而产生的忌口心理 这种心理在农村产妇中尤为显著,由于受传统习俗的影响和产妇营养卫生知识的缺乏,她们在饮食上往往沿袭传统的做法,忌这忌那,认为除了小米稀饭加鸡蛋以外,其他的食物都要忌口,都有回乳的可能,殊不知,正是由于这种不良的传统饮食习惯认识,造成了一些产妇食欲不振、微量元素缺乏、缺铁性贫血、乳量不足[3]。

受传统“月子”习惯影响而产生的依赖性心理 产妇由于分娩时巨大的体力消耗,产后非常的疲劳,体质比较虚弱,强调产妇的充分休息固然重要,但并不意味着完全不活动。许多的产妇仍按照我国的传统的习惯,产后静养,不活动,

吃饱了就睡,整天的躺在床上,这必然就养成了依赖与懒惰的心理[4],特别是现在的产妇,她们成了家里的“有功之臣”,“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任何事情都依赖他人去干,更有甚者在产后最初几天不坐起来吃饭,而让家人一口一口的喂饭。由于长期平卧姿势,使松弛的子宫韧带得不到恢复,从而造成子宫后位,以至产后腰痛等。

婴儿性别不理想的失望心理 由于受家庭环境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的农民产妇对生育男性婴儿比较满意,生育女性婴儿则怏怏不乐,思想压力较大,怕丈夫公婆嫌弃。

在母乳喂养方面常残存不正确的心理认识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产妇的娇气情绪,对初次哺乳时的疼痛产生惧怕的心理,以致不敢哺乳;个别城市产妇为了保持体形美,误认为哺乳会影响体型而不哺乳;孕妇对初乳的价值认识不足,认为初乳又黄又稠不干净,吸出后弃之;对纠正乳头凹陷缺乏耐心,这样,使大多数婴儿得不到初乳[5]。

2 心理护理

经历妊娠及分娩的激动与紧张,产妇精神极度放松,对哺育婴儿的担心。产后不良情绪是产妇在产褥期发生的常见的情绪,它不仅影响产妇的健康,危害产妇及婴儿而且影响到婚姻家庭和社会。护理人员应给予产妇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给予正确的心理疏导和护理,这对促进产妇健康和婴儿健康都有重要的意义。

改变不适应的认识和行为 分娩原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而不少产妇对此却抱着恐惧和危险的意识,以致产生焦虑。对此应采用方法可靠,应用广泛的认知行为疗法,利用电视、资料、讲课等多种形式,向产妇及家属反复讲授妊娠分娩经过和相关知识,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科学育儿方法,及早了解可能出现情况的对应 措施 [6]。

放松训练技巧的应用 产妇尤其是初产妇对自身能否顺利分娩持怀疑态度,信心不足,在剧裂宫缩阵痛下,往往变得烦躁不安,甚至失去理智。在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强烈的生理疼痛下,仅靠简单的语言是不够的,应选派有分娩经历和经验的助产士陪伴分娩全过程[7]。

帮助产妇增强适应性应付能力 与产妇建立良好的关系,给予有效的情感支持,取得她们的信任和配合。当术后伤口疼痛时,提供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如 与人交流、听音乐,按摩相关穴位并予以精神安慰和心理疏导,必要时遵医嘱用

镇痛药物。正确指导产妇产后的休息或锻炼 产妇产后强调充分的休息,但并不意味着不活动,适当的活动或者锻炼,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法,也是非常必要的。一般顺产妇于产后6~8h就可以坐起吃饭喝水,24h后就可以下床适当活动,如在室内走动,到厕所大小便等,还可以在床上做一些简单的、活动量小的康复 体操 或做一些轻微的家务劳动,但难产、高龄危产和剖宫产的产妇应适当的推迟下床活动的时间[,8]。

宣传男女平等的思想 讲解生男生女的原并纠正重男轻女的错误思想,消除产妇的自卑和失望感。举出实例说明不良的情绪可以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如2例同是剖宫产产妇,手术后身体情况差不多,但其中1例因生女孩遭到家人的冷落,使其情绪低落,抑郁寡欢,导致抵抗力下降,刀口感染,乳汁分泌不足;而另1例则刀口预期拆线,愈合良好,身体很快恢复。

针对产妇的忌口心理,要宣传产后营养的重要性 产妇一方面自己需要营养以补充怀孕和分娩期的消耗;另一方面,还要担负哺育的责任,要做到营养合理,同时对她们的饮食进行科学的指导:在产褥期,进食原则应该多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碳水化合物,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食新鲜的鱼虾肉、蔬菜及水果等。如果饮食过于单调,难以满足产妇的营养需要,也会影响母婴的健康[9]。

大力宣传母乳喂养尤其是早哺乳的优点 首先介绍初乳的成分,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可保护婴儿娇嫩的消化道、呼吸道黏膜,抵抗病毒的侵袭,预防肺炎、腹泻等疾病,还要讲明早哺乳可刺激母体的泌乳功能,乳汁是越吸越多;如果产后不及时哺乳,一部分产妇将永远不会泌乳,一部分产妇即使有乳房发胀、泌乳,如没有婴儿的吸充刺激,泌乳也会渐渐的减少。建立母乳喂养信心在分娩后的最初一两天,因分娩的疲劳尚未恢复,乳汁减少。因此有些产妇会出现烦躁,紧张,焦虑的心情,怀疑自己没有足够的乳汁去喂乳婴儿,从而添加母乳代用品。这时责任护士应有高度责任心和爱心,多给产妇鼓励和服务。讲解早期母乳喂养的一些常遇的问题。必要时用手挤出些乳汁[10],告诉她们少量的初乳完全能够满足婴儿的需求。只要坚持早期频繁吸吮,促进乳汁的分泌,母乳喂养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杜绝使用奶瓶,橡皮奶头作安慰物。成功的母乳喂养可以建立母乳感情因数产妇都是初为人母,往往担心不会照顾孩子。因此,我们取消以往的婴儿室,建立母婴同室,让产妇与与婴儿24小时在一起,便于随时随地都可以把婴儿抱起进行母乳喂养,真正做到按需哺乳。责任护士手把手地教会产妇喂奶的姿势和体位,示教手法挤奶,保持泌乳。并让产妇及家属在医院中学会如何照料新生儿,从而提高提高母乳喂养率,并为出院后的持续母乳喂养创造条件。

调节产妇心境和情绪,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舒适环境针对产妇产后心理脆弱易受暗示和依赖的特点,护士态度和蔼热情,关怀细致,注意保护性医疗制度,决不因言语和行为不慎,增加产妇心理负担,避免医院不良刺激,向产妇介绍同室病友及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提供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的读物,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拥有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食欲[11]。

产后抑郁症的心理护理 由于抑郁症多发生于产后,因此,除做好对产妇的治疗及日常护理外,要继续观察产妇的心理活动。根据产妇年龄、职业、 文化 程度、经济状况、生育经历、性格脾气、家庭关系等方面的不同,有针对性的采取心理护理措施,及时发现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先兆,因婴儿性别不如意,加上家人歧视,产妇出现心情抑郁、失望,不愿哺乳婴儿等反常心理和行为。婴儿有生理缺陷或意外情况产妇则长吁短叹,暗自落泪,不语,不思饮食.表现为自卑、痛苦不能自拔。医护人员要关心体贴产妇详细了解症结所在,诱导产妇疏泄情感,按照接受、支持、保护心理护理三要素,给产妇提供心理支持和生活护理,消除各种刺激因素。通过医护人员和家庭的良好的护理,产妇就会慢慢调节好自身的心理状态,确保母子平安[12-13]。

初产妇产后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充分了解产妇家庭背景,重点了解产妇心理改变,由于初产妇缺乏育儿经验和相关护理知识,不能尽快适应角色改变,易造成心理应激产生焦虑、抑郁。护理人员根据上述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对有不良心理状况的产妇给予心理辅导,减少或避免精神刺激;对存在焦虑、抑郁高危因素的孕产妇,运用放松疗法,提高其心理素质;对重男轻女观念较严重的家庭,积极宣传男女平等的意义,使健康 教育 深入家庭和社会。同时,充分发挥家庭支持作用,促使家人尤其是丈夫关心安抚产妇,消除焦虑、抑郁情绪。护理人员要耐心倾听初产妇提出的各种疑问,用通俗语言及时给予讲解,加强沟通,以减少其紧张、恐惧情绪。此外,还可以通过音乐疗法提高产妇的快乐情绪[14]。

3 实施产后护理应注意的事项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成功的重要保证 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在做孕妇产后心理护理时,要首先保持好自己的心态,以积极的态度和情感性的动作与产妇接触,以期实现心理护理的成功进行。

医护人员应注意的问题 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善于运用多种沟通技巧,耐心倾听产妇的诉说,设身处地地理解产妇的情感。交谈中要自然、放松,要与产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还要注意尊重病人人格。做心理护理时应让病人对交谈有思想准备,不感到突然和勉强,以消除其焦虑、抑郁、愤怒情绪等[15]。 4 小结

产妇产后的心理问题受到很多问题的影响,护理人员应通过相关方法和技巧对产妇的心理问题进行正确和行之有效的疏导和治疗,帮助产妇尽快摆脱不良情绪的影响。

心理护理在现代产科中已成为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产后产妇的情绪对饮食,乳汁分泌有极大的影响,实施产后心理护理能帮助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产妇保持身心舒畅,顺利完成角色转换,确保母婴身体健康及家庭的幸福。护理人员应加强产后产妇心理特点的学习,多掌握相关知识和技巧,通过对产妇产后各方面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促进产后产妇心理的健康发展 。

5 致谢

电大的学习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结束,论文完成之际,我向宿州电大的谢老师和论文指导老师左老师表示真诚的感谢,左老师知识渊博,精益求精,在论文选题,研究和撰写的过程中不断地指导和修改,为我提供了很多专业的指导,给予我极大的帮助,我提出的问题都耐心给予解答,使我受益匪浅,在此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感谢我的班主任谢老师,对我在校期间的学习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和精力,使我增强了专业知识,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感谢帮助我,关心我的同学朋友,他们对我的鞭策,鼓励和理解是我克服困难,,不断进步的动力,感谢我的家人,给予我无私的支持和帮助,谢谢你们!

参考文献: [1] 李茹慧. 产后心理护理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J]. ____, 2010,19(1): 186.

[2] 张林, 花莲英, 王文娟, 等. 无痛分娩初产妇抑郁的心理护理及效果观察[J]. 护理管理杂志, 2011, 11(2): 883.

[3] 张瑞红. 初产妇104例产后心理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2): 115.

[4] 朱海燕. 对产妇常见心理问题的护理干预[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7, 23(1): 242.

[5] 张翠琼, 何桂花, 王冬梅. 解释性心理护理对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J]. 现代临床护理, 2009, 8(6): 59-60.

[6] 杨素勉, 桑文淑, 李荣霞. 对剖宫产产妇泌乳及产后恢复的心理护理[J]. 河北医学, 2006, 12(1): 1070.

[7] 徐润芳, 李麦玲, 金惠霞. 心理因素致产后出血的抢救及护理[J]. 洛阳医专学报, 2002, 20(2): 159.

[8] 李福娟, 禹梅菊. 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分析及心理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 2003, 9(1): 61-62.

[9] 徐丽亚. 产后抑郁对孕产期妇女影响的临床研究[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 34(2): 197.

[10] 沙珍萍. 认知疗法在产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08 14(7): 36.

[11] 侯立军. 运动对心理障碍的调节作用[J]. 中国临床康复, 2002, 6(1): 111.

[12] 焦桂秀. 产科心理护理对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24): 44-45.

[13] 李艳梅. 妇产科护理中的人文关怀与心理护理[J]. 中国医药科学, 2011, 01(15): 136.

[14] 陶富芬. 心理护理在产科应用的临床效果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 16(27): 4087.

[15] 曾孝莲. 浅议妇产科手术的心理护理[J]. 中外健康文摘, 2011, 08(28): 333-334.

产妇心理护理论文范文二:产妇的心理护理

摘要:分娩是一个生理过程。产妇临产前中后生理和心理会发生很大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可直接影响产程进展,造成分娩障碍及产后出血增多等不良后果。因此,我们产科工作人员应针对产妇在各个阶段的不良情绪,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减轻其心理压力,使其以最佳的心态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顺利完成分娩。产后促进母婴之间的感情

关键词:产妇 产前 产后 心理护理

一 引言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要求的提高, 护理工作已从以前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转变,随着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心理护理已被广大护理人员认可和接受,并且应用到了各个方面。近几年来,对产妇的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母婴安全是关键。因为心理因素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处于分娩时的初产妇心情特别复杂,不良情绪可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可致交感神经兴奋,使子宫收缩抑制和子宫血管收缩,最终出现产程延长,使分娩不能正常进行,可导致滞产、难产、手术产等,为避免或减少这些情况发生,应重视产妇的心理护理,使产妇以最佳的心态结束分娩。心理护理的运用在产妇分娩过程中,能提高孕妇和胎儿安全系数,降低剖宫产术,取得良好的效果。由此可见对待产妇一般护理的同时,心理护理已成为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 产前的心理护理

1 产前心理护理的概念

所谓孕妇产前心理是指孕妇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意志、性格及情感等等。孕妇产前心理状态是复杂的, 既有将做母亲的喜悦, 又有面对生产的焦虑、忧愁情绪, 这种复杂和矛盾的心情必然会从心理和情感上表露出来。孕妇产前心理一般可归纳为四种:

(1)理智型: 一般文化程度较高, 情绪上比较稳定。

(2)恐惧型: 孕妇本人对医学、生育、生理等科学知识缺乏, 情绪不稳定, 多疑, 恐惧与担心。

(3)愚昧型: 文化素质低, 对生儿生女特别关心, 有的怕这怕那, 顾虑重重甚至产生轻生念头。

(4)中间型: 这种孕妇所占人数最多。

2 护理对策

俗话说:“瓜熟蒂落”,胎儿在宫内生长发育成熟后要离开母体,降临人间,这时产妇的心情往往是兴奋、焦虑、紧张及担心能否顺利分娩等异常的心理,首先医务人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养、自信的外表、亲切和蔼的形象,能与产妇进行有效沟通。待产妇如亲人就像亲姐妹、亲闺女一般。无时无刻都能让产妇感受到医务人员对她的关心、温暖和爱,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其次主动了解产妇思想上及家庭情况,正确运用语言艺术,做好思想上的沟通,取得产妇和家属的信任。医务人员的音调,用词,表情都会引起产妇的不同反应,因此,医务人员的语言,行为,心理状态及服务质量对促进孕妇在待产,分娩时的心里状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良好的心理护理对能否顺利分娩起着巨大作用。针对不同的心理反应,做出不同的护理对策。孕妇焦虑恐惧心理来源于多方面。如:怕孩子有畸形,怕产痛,怕难产等等, 她们情绪非常紧张。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耐心向她们解释。加强她们的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 消除对分娩的恐惧和紧张心理, 注意饮食和休息, 并对其进行无痛分娩教育, 使她们有了对分娩的信心和决心, 对分娩过程有一定的安全感。孕妇面临人生关头的决择, 心理状态是复杂的, 顾虑也是多种多样的,总之情绪非常紧张,心理变化复杂。因此, 要把心理护理放在首位, 正确对待孕妇, 并将心比心地去理解她、关心她、安慰她、帮助她, 使产妇的生理心理都处于最佳状态。在心理护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努力钻研业务技术, 不断提高护理水平, 并及时对孕妇介绍产前护理知识, 尽快使她们消除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情绪。通过护理人员的一言一行, 取得孕妇及家属的配合, 解除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 取得最佳护理效果。心理护理要因人而异进行心理引导, 只有这样才能使护理人员逐渐进入孕妇心理, 并成为重要角色。心理因素既是致病的原因, 也是治病的条件, 并可提供防病的依据。努力做好孕妇产前的心理护理, 以帮助产妇顺利度过分娩期。

三 具体产程的心理护理

1 第一产程心理护理

第一产程是心理护理的关键时期。针对第一产程时间长,宫缩痛,容易使产妇疲劳,如果产程观察不仔细,产妇不合作,处理不当,容易对产妇安全产生不利。因此应设护士陪产,并根据产妇文化程度、职业、性格及对疼痛的耐受程度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如知识分子性格内涵,易受暗示,护理过程中以宣教为主,同时把每次检查的结果及时反馈给产妇,以调动其积极性,对自制力强的产妇,多给予鼓励,同时劝其反映自己的不适,自制力差的产妇,多给予安慰,积极合作时给予表扬,采用愉快诱导教育法,对产妇少批评,不指责,更不能训斥和表示厌烦,必要时给一些止痛剂,对神经类型较兴奋的产妇,每次宫缩来临,产妇惊慌失措,护士应耐心解释。每次宫缩时用手平放在产妇腹部,了解宫缩强度、频率,宫缩过后,听胎心音,把每次宫缩及胎儿的情况告知产妇。告知产妇,第一产程要养精蓄锐,喊叫呻吟会过早消耗体力,对分娩不利。宫缩进入活跃期后,宫缩会越强,收缩期长,间歇期越来越短,大多数产妇难以承受宫缩痛,会大声喊叫、呻吟,加上胎头下降压迫直肠产生排便感,部分初产妇随着产程进展,伴随羊膜囊破裂,羊水流出等系列情况出现时,往往会恐慌不安,这时护士应告诉产妇宫缩,胎儿下降,羊水破裂是正常现象,并及时指导产妇放松,不过早使用腹压,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变化,监测产妇血压、脉搏情况,监测宫缩及胎心音变化,认真描绘产程图,及时指导产妇排空膀胱。破膜后立即听取胎心音,注意是否脐带脱垂等异常情况。如果出现胎膜早破应指导产妇抬高臀部,预防脐带脱垂。宫缩间歇期,适时为产妇补充水份电解质及能量,防止产妇虚脱及电解质平衡失调,让产妇顺利度过第一产程。

2 第二产程心理护理

当初产妇宫口开至(10cm),经产妇宫口开大(3~4cm),宫缩良好时,告知产妇进入第二产程,在第二产程中,助产人员要更加和颜悦色,忙而不乱.熟练果断,同时不断给予精神上的安慰与解释.给产妇安全的感觉.再加上行之有效的助产操作.鼓励并指导产妇在宫缩时屏气,以增加腹压.促进胎儿下降及娩出。官缩间歇时,全身肌肉放松,安静休息,等待下次宫缩时再作屏气。每次宫缩时都要鼓励产妇,给产妇信心,使产妇对我们更加信赖,以取得密切配合.保证胎儿顺利娩出温馨待产可以加深护士与产妇之间的感情,增强产妇对医务人员的依赖感,实施护士陪产,可加强对临产妇心理状态的观察,及时针对性进行心理疏通、护理,从而及时解除各种生理、心理不良因素的影响,让产妇积极配合医务人员,以最佳的身心状态完成分娩过程。

3 第三产程心理护理

随着胎儿的娩出, 产妇感到身心放松, 这时产妇最关注的是新生儿的健康与否, 及新生儿的性别, 尤其是农村的产妇, 重男轻女的旧传统思想已根深缔固, 当产妇得知结果与愿相违时, 表现出悲伤和失望, 不能与助产士很好配合工作, 完成最后的分娩。新生儿性别与产妇所愿相违时, 可暂不把情况告知, 而待胎盘娩出, 子宫收缩良好后再将实情告知, 热情开导, 使其消除传统思想的影响, 树立正确的生育观, 避免发现产后大出血的危验。

总之,在产科临床分娩过程中,做好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她关系到母婴健康.家庭的幸福。也是科学和艺术的高度结合。

四 产后的心理护理

产后耐心指导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 使产妇与婴儿早接触, 促进母婴感情, 鼓励产妇尽早补充营养以恢复分娩过程中消耗的体力促进乳汁分泌, 做到“两全齐美”加强健康宣教, 使新妈妈遇到问题应对自如, 预防伤口感染。

参考文献

[1] 满力 姜世昌。心理护理发展现状及展望[J]。护理学杂志. 2003,18(1).

[2]高琴,产妇分娩前的心理与护理[J].中国社区医学.2007,13(3-4).

[3]王莲, 赵淑艳, 段连玲. 浅谈临产前后产妇心理护理[J]. 实用医技杂志. 2005, 12(5).

254 评论

相关问答

  • 产后抑郁症的护理研究论文

    初为人母,很多新妈妈却被产后抑郁症所困扰,表现症状有紧张、疑虑、内疚、恐惧等,严重时会有绝望、甚至是自杀的想法和行动。预防该病的方法有保持充足睡眠,适当发泄情绪

    jason19203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产后抑郁心理护理论文文献

    下面我为大家推荐临产妇的心理护理的论文,欢迎各位护理专业的同学阅读哦! 【摘要】 现阶段的产妇围产期得到了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而由于产妇在生产前会出现很多变

    最真的poor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产后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毕业论文

    护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应用学科,任务是研究护理理论、预防保健、康复护理、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科研及护理管理等内容。护理是学科的论题,必须紧紧围绕学科的宗旨及中心

    shirleycci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产后抑郁症有何研究进展论文

    抑郁症发病机理的研究分析 社会心理因素中工作压力引起的抑郁症重要原因,那么,抑郁症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是?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

    只会品菜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产后抑郁症研究论文

    他对自己的面容不自信,但身材可以秀给你,还有一种小资的暗示

    陈达文文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