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xinchen008
医学美容与化妆美容的呼应美探析摘要]目的:广泛取其精华,不断完善美容医学专业的教学及临床应用,从而提高美容医师的审美情趣。方法:总结各学派的审美标准,整理相关行业的实践经验,探析医学美容与化妆美容的呼应美。结果:取化妆造型之长,补美容医学之短,使人类更贴近于自然美,从而引领唯美新时尚。结论:医学美容与化妆美容的内呼外应之美,是最时尚的求美指南。我们提倡求美者走“健美-化妆-整形”这条求美之路,来寻求属于自己的个性美。[关键词]呼应之美;本质特征“呼应”一个熟悉而又经久不衰的字眼,她是文学鉴赏中最常用的一项指标。由前文埋下的伏笔,到后文的悬念被诠释就是其中的一种手法,她不断地渗透到各个领域(美容、军事、医药学、工程学、IT、艺术等)。如化妆艺术中常用呼应的造型手法原则;美术中也运用明暗关系、色彩的晕染、渲染来体现人物、环境与角色的呼应。虽然各行业中的呼应是大同小异,但是又各具特色。总之,他们的目的都是“烘云托月,表现主题”。那么,究竟整形泰斗与化妆大师之间,是怎样有机结合、内外呼应地将人的健与美发挥的淋漓尽致的呢?这有待于我们去探究,为了使该专业能与国际接轨,满足众多新世纪求美者的需要,我们从多方面作出了探索与研究。众所周知,医学美容是着眼于人体的骨骼结构、肌肉走势、皮纹的走向,来通过医学手段和美学方式相结合的实施手段来达到和谐统一的美,是一种“内呼”效应;而化妆美容则是立足于外部五官的长势通过素描学中的明暗关系、色彩的层次晕染、服饰的装扮来产生视错觉(幻觉)的典雅、时尚、唯美的真实美感,是一种“外应”的结果。她们两者的内呼外应、相得欲彰的联系,将是我们美容医学界探索、研究及应用的新课题。1相互呼应殊途同归:医学美学与化妆美学,一源于整形外科,一源于美术艺术,两者逐渐向医学美容领域渗透,最终独立,共同以人体美为研究对象,殊途而同归。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必然有美化自身、改变容颜的要求。在社会交际中,容貌美者容易赢得更多的信赖和倾慕,给人以愉快的视觉形象,从而有利于人际间进一步交谈和情感领域的开拓。中央电视台主任化妆师徐晶曾说“:化妆……,能够拂拭掉心灵的尘埃,能够唤起女性心理和生理上的潜在活力,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甚至有人说“:容貌也是一种无形的生产力”。正是这种现实社会的需要,人们利用医学手段,来重塑容颜,美化人体;利用美术及艺术的色彩与线条,高光与阴影,造成视错觉,来美化容颜,修饰人体美,二者共同达到藏缺扬优的目的。整形外科学这样一门以诊治畸形为目的的学科,逐渐向美容领域渗透,最终独立出一门学科-美容外科学;美术艺术也逐渐向美容领域渗透,独立为一门学科-化妆造型学。各有所长:化妆美学是一门实用美学,通过丰富的化妆材料、运用基本底、高光、阴影(暗影)的明暗关系来修饰不理想的容貌,使之接近“三停(庭)五眼”的标准,是在人的客观条件基础上的美化,再润上色彩衬托,起到藏缺扬优的视幻觉美,以此来充分展示自己长处的魅力美学[1];而医学美学是一门以医学原理和美学原理为指导,运用医学手段和美学方式相结合的实施手段来研究、维护、修复和重塑人的健与美,以增进人的生命活力美感和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的新兴美学学科[2]。两定义告诉我们:由于美容手段不同,各具优势,其美容效果也各有所长。通常将人体美分为生命活力美和人体形式美,对人体形式美的张扬是化妆美容的长处;对人生命活力美的流露是医学美容的优势。人们已公认的容貌美标准为:端正的五官,形态正常的眉、眼、鼻、唇、颏;轮廓清晰,富有立体感的面型;健康红润的颜面皮肤;自然闭合的双唇,微笑不露牙龈,侧貌鼻、唇、颏突度适宜;面部双侧对称,颧颊及腮腺咬肌区无异常肥大或凹陷;牙列整齐,牙齿洁白,咬合关系正常等。标准中包含了形式美和生命活力美两方面。要改变容貌的形态、轮廓,使之符合美学要求,非医学美容莫属。虽然化妆美容也有类似的效果,但只是色彩、阴影产生的视错觉,这错觉与要建立在一定的形态结构之上,且尚需一定的距离,不可能将鞍鼻妆饰成高鼻梁。但对皮肤色泽、弹性、湿润及容貌动势这些都能表现人的生命活力因素进行张扬或夸张,非化妆美容莫属。医学美容是重塑人体美,化妆美容产生的是修饰人体美。例如单睑,给人的印象是眼小、疲惫、迟钝、臃肿的感觉。美容医师根据受术者的要求、脸形、性格、职业设计出各种重睑:较宽的重睑、适中的重睑、较窄的重睑、广尾型重睑、平行型重睑、新月型重睑,并施行重睑成形术以改变上睑的形态,从而增进人的容貌美,并维持较长时间,这是化妆美容无法做到的。但化妆美容也有其优势,一是可重复性,二是对人的生命活力美的张扬。在中国化妆美容界,公认且富盛名的“化妆造型三剑客”-毛戈平、吉米、李东田,他们的妆型和妆色都各具风格,也称为中国三大派别。唯美、典雅、经典而贴近生活的美女是毛戈平大师的化妆风格;时尚、惊艳、五彩斑斓、魅力四射的女人味是吉米大师的指南;前卫、时尚、狂野、诱人的妆型是李东田大师的路线。这些唯美、典雅、时尚、狂野、惊艳……的字眼,都是大师们对人体形式美各方面进行张扬和引领。相互呼应:呼应,在词海中的解释是:一呼一应,前呼后应,声气相通,文章结构和内容的前后照应。医学美容与化妆美容的呼应美主要表现在美容手段与美容效果上的互补和目的的一致性。如鼻梁低者,先行隆鼻术,使鼻梁加高到合适的高度。一般手术切口采用:前鼻孔侧切口,鼻小柱基底部切口,蝶形切口,剥离鼻背到鼻根部,将雕塑好的L形假体放在鼻背筋膜与鼻骨骨膜之间,术中还须对假体进行适当修整,直到满意为止,最后缝合切口。术后无需特殊固定,1~2个月恢复正常,在2个月内应避免戴眼镜、日光曝晒及暴力冲击。隆鼻术一般选在身体发育定型后进行,男性在17~25岁,女性在15~22岁。隆起的鼻梁如果再配以化妆与之呼应,将会锦上添花。即在清洁皮肤、修眉后,打底以遮盖瑕疵,然后用高光膏,涂在鼻根至鼻尖,反复提亮,以达到理想的鼻型和鼻根高度。一个完美无缺,符合美学规定的鼻子就诞生了。医学美容与化妆美容交相呼应,魅力无穷。所以,时下,笔者建议全球爱美者选用健美-化妆-整形的程序去探寻适合自已个性美的方案,这必将成为一种理性化的求美时尚,随着中国第一人造美女(郝璐璐)的出炉,整形美容再次热遍大江南北。2呼应之美呼应美感:审美是人的独特的意识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互动、交错、影响,从而获得审美愉悦的活动[3]。审美愉悦就是美感,他是审美活动与其它意识活动的区别。中国古代有四大美女,传说她们美丽无比,分别有羞花、闭月、沉鱼、落雁之美称,即是美感,是古人对她们进行审美产生的美感。审美意识活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包括感知、理解、想象、联想、情感等[4],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理解、联想,而以联想尤为重要。医学美容与化妆美容的呼应能引发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如果将美容领域看成为一个王国,站在美容学的高度对美容王国进行审视,笔者认为,医学美容与化妆美容的呼应美就像一座金壁辉煌的宫殿,医学美容好似宫殿的结构、框架、造形,化妆美容好似宫殿的装饰、色彩、气势,两者相互呼应,给人以金壁辉煌之美感。如果将美容领域比作一个美丽的花园,在我看来,医学美容与化妆美容犹如花与叶,花因叶绿而五彩缤纷,叶绿因花艳而生机盎然,置身其中,宛若仙境,心旷神怡。对于医学美容与化妆美容的呼应之美,也许有人会想起美丽的苹果,颜色红艳,外形完美,肉质可口,内呼外应,惬意与食欲油然而生。近期,一股较强的“韩流”在国内登陆,国人无不因韩国影星的美艳而惊羡,由艳羡而仿效,准确地说,“韩星之美”应属于医学美容与化妆美容的呼应美的表现。本质特征:美作为人类可以反映到的事物的一种属性,本质上是一种关系属性,是一种非物质性的客观存在。众所周知,医学美容是运用医学手段和美学方式相结合的实施手段来达到和谐统一的重塑美,是一种“内呼”效应;而化妆美容则是通过素描学的属性来产生视错觉(幻觉)的修饰美感,是一种“外应”的结果。探析呼应美的本质,首先要明确什么是该事物的本质,就客观性来说,本质是事物之所以成为自身的独有的规定性(或曰特有属性的集合);就人的认识来说,本质是对这种独有的规定性的正确反映;寻求美的本质,也就是要寻求美之所以成为美的本质的独有的规定性。诚然,医学美容和化妆美容的呼应美与美学是一种子属关系,也是非物质性的客观存在,譬如现在盛行的“唯美、净化心灵,美化他人、美是自然的人化、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比”等观点,事实上,都是审美主体对人体美独有的规定性反映。换言之,也就是人类在驾驭美容学中的特有反映。医学美容是以治疗手段为目的,而化妆美容则是以修饰方法为目的,自然也就存在本质上的自身属性。呼应美,也是一种可以找到固定层面的一种事物的属性,她具有自身稳定的独特的规定性,其本质最终是能被人类揭示的。所以,呼应美探析的成果将会给美容领域/产业注入新的生命活力,点燃全球最亮的一次美容火花。[参考文献][1]毛戈平.毛戈平化妆艺术[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100-150.[2]郑振禄,何伦.医学美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出版社,1997:]护肤纠错,留住美丽容颜[J]. 八小时以外, 2007, (07) . [2] 黄立娃,高媛,陈敏. 美容化妆学实验教学初探[J]. 长春医学, 2006, (02) . [3] 黄毅,彭力,王昌辉. 美容中医学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J]. 长春医学, 2008, (02) . [4] 秀芬. 家制美容猪蹄肴[J].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07, (05) . [5] 张平,刘宁,曹刘静,李黠,陈翩. 盛唐时期的美容理念及美容方法初探[J]. 甘肃中医, 2007, (05) . [6] 毛忠南,李占虎,贾建兵. 经络美容法治疗黄褐斑120例[J]. 甘肃中医, 2009, (03) . [7] 魏华,黄倩. 简谈中药美容[J]. 海峡药学, 2008, (04) . [8] 刘吉凤. 《美容中医学·绪论》的教学体会[J]. 中医药导报, 2009, (01) . [9] 张小龙. 中医药中的美容[J]. 环球中医药, 2008, (02) . [10] 沈志荣. 珍珠粉美容6问[J].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08, (04) .
小袅袅09
关于皮肤的介绍,从两个方向说起,一个是皮肤表面的微生态(近两年护肤品行业比较火的),一个是皮肤自身的结构和功能。
01
认识一下皮肤微生态
皮肤微生态是指存在于皮肤部位的所有微生物种类及其遗传信息和功能的集合。大致分为 微生物菌群 和 代谢物组群 两种形态。
JEROEN RAES(Leuven Center for Microbiology)有言说:“你不是人类,而是一个行走的细菌菌落”。我们的身体由内而外都弥漫着微生物的气息,各种细菌、真菌、螨虫和病毒在上面安营扎寨,皮肤表面的微生物大概有1000种不同种群,达到惊人的1000亿个微生物。而这些庞大的微生物菌群的 “生老病死”,菌群之间的战争与和平,都影响着我们皮肤的状态。
皮肤微生物群落具有丰富的多样性 。不同个体之间,同一个体内,外界微环境(如温度、湿度、紫外线照射等)的差异都会影响微生物群落的差异【1】。但大体上大约74-80%是细菌,主要有丙酸杆菌、葡萄球菌、棒状杆菌,5-10%是真菌,主要是马拉色菌,还有10-20%的是噬菌体病毒。
皮肤上的微生物群落有 常住菌 和 暂住菌 两类【2】。常住菌是一群在 健康 皮肤上定居的微生物,它们的工作就是保护我们的皮肤不被入侵。暂住菌是通过接触外界环境而获得的一类微生物,是引发皮肤问题的主要因素。
在皮肤未受到外界刺激、正常状态时,微生物群类如果可以和谐相处、一切安好,便是晴天,而当突然受到外族入侵或者内部失衡,就是晴天霹雳。引起皮肤问题,例如痤疮、玫瑰痤疮、银屑病等。
另一方面就是关于 代谢物组群 。人体皮肤细胞的代谢物及皮肤微生物的代谢物就组成了代谢物组群的主要部分,会对皮肤屏障、敏感皮肤、皮肤问题等产生很大的影响。鉴于本文只做概述,不做过多展开,在后续的文章中逐一展开。
02
皮肤结构及生理学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承担着保护身体、代谢排汗、呼吸、吸收、感觉冷热和压力等功能。由外向内可分为 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皮肤的附属器 。
1
表皮层
表皮层是皮肤的最外层,皮肤防护的第一道屏障,平均厚度为毫米,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表皮层由外而内分别是 皮脂膜、角质层、颗粒层、棘层和基底层 。下面我就 一层一层一层的剥开它的心,你会发现你会讶异,这是皮肤表皮如此厉害的秘密 。
皮脂膜 是皮脂腺分泌的油脂和汗腺分泌的汗液,以及老化脱落的角质细胞形成的弱酸性的薄膜,是皮肤天然的保护膜。可以防止水分营养蒸发,防止细菌侵入。
角质层 是由14 22层即将死亡扁平无核哑铃状细胞构成。具有保护、保湿、锁水、储水、固水、防护、屏障的功能。其受损后会出现干燥,脱屑,细小皱纹,轻度瘙痒,局部敏感等症状。
颗粒层 是由2-4层六角菱形细胞构成,排列紧密,内含晶样角质素。具有吸收,折射,反射,过滤分散紫外线的功能。皮肤的光泽度与通透感由此层来体现,受损会形成斑。
棘层 由4-8列多角形有棘突的细胞构成。细胞间隙中有淋巴液流通,可以供给皮肤营养和水分(淋巴液中有丰富的HA、氨基酸等营养成分),棘层靠近基底层的细胞有分裂功能。
基底层 是由立方状细胞构成,又叫干细胞,还有少部分的基底母细胞和黑色素母细胞组成,含大量的乳化酶,是皮肤的原位层和生发层,具有分裂和增殖的作用。
表皮的新陈代谢过程: 由基底层的基底母细胞开始分裂,逐渐向上推移生长、角化、变形,形成表皮其他各层,最后到达角质层,形成无核角朊细胞,并自然脱落的过程,也称表皮的角化。代谢周期一般为28天。
2
真皮层
真皮层主要由大量的纤维、基质和细胞构成 ,厚度约为表皮的10倍,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
参考文献:
乳头层在表皮基底层深面,形成了许多乳头状突起,称真皮乳头。真皮乳头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神经末梢和触觉小体。乳头层内含有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
网状层也有 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 ,且该层纤维纵横交错呈网状,使皮肤具有较强的韧性和弹性,一旦缺乏或断裂,将出现表皮皱纹。
真皮层中充塞着一种无定形的、均匀的胶样物质(胶原蛋白、玻尿酸、谷胱甘肽等等),为皮肤各种成分提供物质支持,并为物质代谢提供场所。
此外,皮肤中还有 皮下组织 (脂肪、结缔组织等)和 皮肤的附属器 (皮脂腺、汗腺、毛发、指甲、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肌肉)等,这些都是皮肤发挥功能的基础。
03
皮肤结构及生理是护肤研究的基础
皮肤屏障是“过不去的坎”
认识皮肤结构及其生理学是进行护肤的前提,我们通常所进行的护肤主要集中于皮肤的角质层和真皮层。
皮肤状态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皮肤屏障,天然的皮肤屏障主要为角质层细胞和细胞之间的“脂质”和“天然保湿因子”组成的“砖墙结构”,其表面附着的“皮脂膜”,以及“皮脂膜”外层的“微生物群”。
表皮角质层是皮肤屏障的主要结构,其中角质细胞类似砖墙中的“砖块”,角质层细胞膜是一种脂质双层结构,可防止水分丢失,维持稳定的水合状态。
角质形成细胞间隙中的脂质则是“灰浆”,其中主要包括神经酰胺、脂肪酸、胆固醇等。“灰浆”填充在“砖块”之间,紧密连接在一起,形成皮肤的稳定结构。另外,附着于其表面的“皮脂膜”中有角鲨烯及亚油酸、亚麻酸和脂质成分。
皮脂膜和“砖墙结构”对皮肤护理具有屏障、保湿、调节炎症反应、防晒等功能。另外,由微生物菌群及代谢物组成的微生物屏障也成为近年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成也“真皮”,败也“真皮”
真皮层中含有丰富的 炎症细胞(如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和纤维结构(如弹性纤维、胶原纤维、神经纤维等) ,是维持皮肤良好状态的“运营商”,可以使皮肤水润光泽、细皮嫩肉。也是导致皮肤问题的“凶手”,产生皱纹、引发炎症、皮肤泛红等。
皮肤表观的状态良好与否及出现的问题,大都源于真皮层的生理活动和代谢,并且是由不同层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 细胞层面,如皮肤的弹性与弹力纤维、胶原纤维、胶原蛋白等密不可分 ,皮肤的泛红、炎症是由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引发的。 信号传导层面,细胞内部以及细胞与细胞之间的信息传导产生的连锁反应 ,如炎症因子,此外还有基因表达的维度、酶催化的维度等。
科学的护肤基于对皮肤科学的认识,皮肤护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上文以皮肤屏障为核心,从微生物屏障、物理屏障、化学屏障、免疫屏障等多个维度对皮肤生理学进行了介绍,以便于对皮肤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参考文献:
Grice and JA Segre, The skin microbiome,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 ,9(4) 244–253 (2011).
, ND Bhatia, A Friedman, RM Eng and S Seite, The role of cutaneous microbiota harmony in maintaining a functional skin barrier, J Drugs in Dermatology ,16(1) 12-18 (2017).
.
发展全科医学 教育 ,是健全我国的医学制度的迫切要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全科医学的论文,供大家参考。全科医学的论文篇一:《浅谈国内外全科医学教育》
指导意见:一般有控制饮食和遵医嘱服用降糖药或者注射胰岛素,积极预防并发症。要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适当体力活动,保持正常体重。过度肥胖者应适当限制饮食,使体重
皮肤病问题狗的皮肤病经常发生,跟种类、天气、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由于发生皮肤病发生后对皮肤留下不良影响,重点应该在预防,而不是治疗! 1、跳虱感染:瘙痒,局
不好投。《国际皮肤病学杂志》是国际知名的皮肤病学家和从事临床皮肤病学和皮肤生物学的科学家期刊,其审稿非常严格,所以不好投。该期刊主要发表了有关临床皮肤病学,皮肤
“医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精要丛书”——《皮肤性病学》编写的主要目的,是为准备报考皮肤性病学硕士研究生提供学习本专业的理论及提高对试题的解答能力的参考书;同时也对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