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年8月6号
高岗自杀 关于高岗的死,《高岗是如何画上人生休止符的》中记载: 8月16日,是个星期天。这天没有学习。高岗吃罢早饭,便在楼上四处走动,从卧室到起居室、办公室,从走廊这一头到那一头,又到值班室、卫士长卧室、秘书卧室……似随便走动,又像是在察看什么。 上午11点多,高岗的妻子李力群从外面回来,匆匆上楼,6岁的小女儿告诉妈妈:“爸爸在房间里弄什么东西,一闪一闪的,还啪啪响。”李力群马上去卧室,见高岗手里拿着台灯的电线,站在装有电插座的墙边。 “你在这干什么呀?” “噢,没什么,看看这插座有电没有。” 李力群一把夺过电线,说:“你呀,你呀,想找死呀!” 高岗很尴尬:“没有的事……你去报告赵秘书吧,马上叫人来把我带走吧!” “你不是想自杀,我报告什么呀!” 李力群意识到高岗有自杀的企图,但她怕刺激他,对他不利,所以没有报告此事。恰巧这天,高岗的秘书、管教组组长赵家梁轮休,而是副组长赵光华值班,李力群与他毕竟不如与赵家梁熟悉,这也是她没有及时反映这事的一个原因。她只是更加倍警惕,不让高岗脱离自己的视线。 午睡起来不久,忽然不见了高岗。李力群到处寻找,最后发现他在起居室的小楼梯下面。那里是通往楼下大厅的过道,半年来一直封闭着,堆放了许多杂物,布满蜘蛛网和灰尘。高岗去那里,显然很反常。 “你是干什么!” “我没干啥,随便下来看看嘛。” “你想找死呀!” 高岗说:“那你马上去报告,叫人把我抓走吧!” 李力群急得直跺脚:“你呀,你呀!”说着,把他拉了上来。 这以后,高岗拉着几个人打麻将,李力群依然什么也没说。 下午6点,赵家梁回到高家,高岗拉他一起打麻将,一直玩到半夜。后来赵家梁才明白,高岗是存心不让李力群单独和自己接触,怕她报告白天发生的事情。 直到17日凌晨1点,高岗勉强吃了一碗稀粥(算是16日的晚饭),不久,就上床休息。李力群早已躺下休息。高岗却毫无睡意,跟李力群谈了很久很久。 最近一段时间,高岗经常在深夜与李力群长谈,这天晚上谈得更多,情绪也很激动。他讲自己的经历,讲近几年发生的事情,讲他思想上的矛盾和疑惑,等等。他说:“我这辈子做了不少对革命有利的好事,也做了一些对不起党和人民,对不起你的事情。现在,我的问题牵扯到那么多的人,我怎么对得起他们呀!……不如死了算啦!” 不知不觉间,时间已过了凌晨两点半,怀有身孕的李力群实在太困乏了,她对高岗说:“两点半都过了,快睡吧!有什么话,明天再说吧。” 高岗重重地长叹一口气,少气无力地说:“睡吧……” 李力群回到自己的折叠床上,很快就入睡了。 高岗却毫无睡意,凌晨3点20分,他穿过洗漱间,来到值班室,向值班人员要了一杯温水,喝了一大把“速可眠”胶囊。
核桃丫头
[编辑本段]当代人物(1905--1954) 一.生平 1905年10月25日生,陕西省横山县武镇乡高家沟村人。原名高崇德,字硕卿。贫苦农民家庭出身。 1922年考入横山县立第1高级小学。受共产党员活动的影响,组织学生自治会,曾任学生会主席,因参加进步活动被学校开除学籍。被榆林中学校长杜斌丞收入该校就读。 1927年1月,由时任国民革命军西安军事政治队大队长的吴岱峰介绍,入西安中山军事学校学习。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6月和横山党支部取得联系,举办农民运动通俗讲习所,成立农民协会等。 1928年秋到佳县、吴堡一带组织群众抗粮抗捐。不久调肤施县开展地下工作。1929年被派往军阀部队开展兵运工作,任学兵队党的特别支部副书记。 1930年1月至5月任冯玉祥部骑兵第4师中共特别支部副书记。 1932年2月起任红军陕甘游击队交通员,后升任第2大队政治委员。 1933年8月至11月任陕甘边红军临时总指挥部政治委员。 1933年11月至1934年1月、1934年6月至8月任红26军第42师政治委员。 1934年1月至5月任第2路陕甘边区工农游击队总指挥部政治委员。5月任陕甘边区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 1935年2月至9月任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副主席、西北军事委员会前敌总指挥部政治委员(同年5月起)。 1936年1月被派到内蒙古三边地区。6月至10月任中共蒙古工作委员会负责人。10月任中共陕甘省委少数民族工作委员会副书记,12月任书记。 1937年5月至9月任陕甘宁特区委员会执行委员, 同年8月至1938年4月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少数民族工作委员会书记。 1937年8月至1942年9月任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司令员、政治委员(1941年1月起)。 1938年5月至1940年9月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委书记。 1938年11月至1941年5月任中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委员。 1939年1月起任中共中央生产运动委员会委员。同月至1945年8月任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参议长、议长。 1939年冬至1941年8月任陕北公学董事会成员。 1940年9月至1941年5月任中共陕甘宁边区中央局书记。 1941年4月起任中共中央后方工作委员会委员。 1941年5月至1945年9月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 1941年6月至10月、1943年5月起任西北局统战部部长。 1941年6月起任中共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 1941年9月至1943年4月任民族学院院长。 1941年10月起任中共中央干部审查委员会委员。 1942年6月起和任弼时一起负责陕甘宁边区系统分区学习委员会。同月起任西北局财经委员会成员。 1943至1945年7月,高岗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政治委员, 1943年至1945年9月任代理政治委员。 1943年5月至1944年2月任西北党校校长。 1943年12月起任西北局友军工作核心组主要负责人。 1944年5月出席中共六届七中全会,参加组织问题报告准备委员会和党的历史问题决议准备委员会。 1945年4月至6月作为陕甘宁边区代表团主任率团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在大会上作关于争取中间分子、生产、作风问题的发言,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后奉命赴东北,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常务委员。 1945年11月至1946年1月任北满军区司令员。 1946年5月至1949年5月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副书记兼秘书长(1946年6月起), 1946年8月至12月任中共中央东北局代理书记。 1946年6月至1947年12月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政治委员。 1948年1月至8月任东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同年6月至1949年3月任中央军委东北分会委员。 1948年6月兼任东北局办公厅主任、政策研究室主任(同年9月起), 1949年4月兼任财经委员会主任。 1948年8月至1949年6月任东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任东北军区副政治委员(1948年11月起)。 1949年5月起任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同年6月至1954年9月任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1950年11月至1954年4月任党委书记。 1949年8月至1953年1月任东北人民政府主席兼人民经济计划委员会主任(至1950年8月)。 1949年10月至1954年8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1949年10月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 1951年11月至1954年8月任副主席。 1949年10月至1952年8月任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1952年8月至1954年4月任东北局第一书记, 1953年1月至1954年2月任东北行政委员会主席。 1952年11月至1954年8月任中央人民政府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 1953年调中央工作。1954年2月在中共七届四中全会上因同饶漱石进行分裂党、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阴谋活动受到揭发和批判。 1954年8月17日自杀身亡。1955年3月中共全国代表会议通过决议,开除其党籍,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 二.毛主席处理高岗的最初想法 1954年,毛泽东和党中央揭露了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在揭露和批判高、饶反党联盟问题时,毛泽东对高岗的批判是很严厉的。当时,毛泽东有两个心情,一是认为在党的高层不应该出现这样的问题,出了这样的问题,说明建国后,我们的一些干部、尤其是一些高级干部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他们产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他们开始争权力、争地位了,这使毛泽东在震惊之余十分恼怒。二是他过去一直十分相信高岗,可是高岗却在背后搞阴谋。正如毛泽东后来所说的,他“对于高岗、饶漱石,长期没有看出他们是坏人”。毛泽东自己感到,他对出现高、饶事件,是有责任的。 尽管毛泽东对高岗分裂党、搞阴谋的问题十分气愤,也很恼怒,但他出于对干部的爱护之心,还是要挽救高岗的。由于高岗拒不承认自己存在分裂党、搞阴谋的问题,迫不得已,毛泽东只好决定将批评高岗的范围扩大,在中央全会上公开批评。但扩大归扩大,毛泽东最后还是要挽救高岗的。而高岗却死心塌地,对抗组织对他的批评、帮助和挽救,还于1954年2月17日以自杀行为表示他的对抗情绪。2月17日高岗自杀未遂。 毛泽东得知高岗自杀未遂的消息后,十分关注这件事。他指示中央有关部门,对高岗要特别保护,还同意了周恩来做出的对高岗实行隔离审查的意见。毛泽东和周恩来都是出于对高岗的一片好心,怕他再出问题。隔离审查,就是为了保证高岗不出危险。隔离期间,对高岗的待遇是十分好的,他不但在生活上仍然保持国家副主席的水平,而且还照样阅看中央文件,各种书报。为了和缓一些,毛泽东还决定,批评、帮助高岗的座谈会停开一天。后来接着开的座谈会上,大家对高岗批评的口气也放得轻松了一些。大家着重于分析和帮助,上纲的说法少了许多。座谈会后,中央决定让高岗停职反省,在家里写书面检查。那时,中央也没有向全党传达高岗的问题,在中央内部,对高岗批评的调门也逐步降低了。[编辑本段]副教授(1966-- ) 高岗,男,陕西省高陵县人,1966年7月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0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系地质学专业,获地质学理学学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系煤田、油气地质与勘探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系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93年起工作于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系。2001年晋升为副教授。主要从事油气成藏机理、天然气地质学与油气地球化学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讲授本科生《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的-石油地质部分、《全球油气分布》-主要讲述全球油气的石油地质特征、《油气地球化学》、研究生《天然气地质学》等课程。发表论文40余篇,合著专著3部。曾参加“八五”、“九五”、“十五”天然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以及企业委托的科研项目多项。 主要论著目录: 1.高岗,油气生成模拟方法及其石油地质意义。天然气地球科学,2000,11(2): 25-29 2.高岗,泥岩压实与低熟油排油临界饱和度的关系探讨。中国海上油气地质,2000,14(4): 266-269 3.高岗,富硫泥灰岩油气生成模拟研究。石油大学学报,2000,24(1):34-37 4.高岗,郝石生,王晖,碳酸盐岩基质与缝合线的生排烃特征。中国科学,2000,30(2): 175-179 5.高岗,缝合线对碳酸盐岩油气生排运聚的作用。西安石油学院学报,2000,15(4): 32-34 6.高岗,黄志龙,刚文哲,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2气藏的成藏过程与成藏模式。沉积学报,2002,20(1):156-159 7.高岗,黄志龙,四川盆地八角场气田气藏成藏机理与模式。古地理学报,2002,4(2): 98-104 8.高岗,韩德馨,王延斌等,两种侏罗系煤德油气生成定量对比研究。现代地质,2003,17(1):105-109 9.高岗,王延斌,韩德馨等,2003,两种海相未成熟烃源岩热解气特征比较研究。石油实验地质,2003,25(2):197-201 10.高岗,王延斌,韩德馨等,煤的加水热模拟气特征对比。地质地球化学,2003,31(1):92-95 11.高岗,两种灰岩的生气特征比较研究。天然气地球科学,2004,15(2):302-305 12.高岗,姜振学,赵喆,王兆峰,加水模拟条件下升温速率对烃源岩成烃特征的影响。天然气地球科学,2004,15(3):461-464 13.高岗,柳广弟,王兆峰,生烃模拟结果的校正。新疆石油地质,2005,26(2):200-202 14.高岗,黄志龙,王兆峰,地层异常高压形成机理的研究。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05,20(1):1-7 15.高岗,黄志龙,高兴友等,宋芳屯油田芳3区块葡萄花储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西北地质,2005,38(2):76-81 16.高岗,黄志龙,塔里木盆地克拉1井构造油气运移事件。新疆石油地质,2006,27(1):15-18 17.高岗,李华明,李川等,三塘湖盆地牛圈湖油田地质特征与成藏过程。新疆石油地质,2006,27(5):535-538 18.高岗,柳广弟,资源评价中油气生成定量模型的建立。天然气工业,2006,26(10):6-8 19.高岗,赵哲,姜振学等,有机质初次生烃升温速率对二次生烃的控制作用。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7,31(1):1-4 20..高岗,黄志龙,吐哈盆地雁木西油田天然气成因分析。天然气工业,2007,27(4): 5-9[编辑本段]香港演员(约1944--1980) 香港演员,原名苏潭生,曾用艺名苏丹、高冈,1972年入长江电影公司担任武打演员,作品有《男子汉》《怪客》等,之后加入无线电视,演出多部剧集,如《强人》《倚天屠龙记》《奋斗》《网中人》《上海滩》等。 1980年8月4日晚,高岗在停车时与警员郑沛锟发生冲突,并出拳重击郑,郑见有生命危险,拔出手枪提出警告,高不予理睬,郑逼于无奈欲射向高岗腿部,可是高岗上来夺枪,纠缠中枪射向高岗胸部要害,高岗当场身亡。 1981年3月,郑沛锟误杀罪名成立,判入狱五年。同年9月,郑沛锟上诉,并与同年12月重审,郑沛锟最终被判无罪释放。
万家宅配
陈中原,1953年生,我校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家特殊津贴。曾两次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2003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曾主持并获得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项目10多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1995年获国家教委跨世纪人才基金,1996 年入选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1997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等。现任国际Geomorphology学报编委、国际ESPL学报Editorial Advisory编委、国际EMECS-封闭性海湾环境管理和决策委员会委员、国际地貌学会大河流域工作组副主任、国际地貌学会环境考古组副主任、我国沉积学报编委、地理科学学报编委、第四纪研究学报编委以及我国第四纪委员会理事和上海地质学会理事等。 走进陈中原教授的办公室,很容易会被墙上的照片和小挂件吸引;照片记录着陈教授野外科研的足迹,小挂件则成为陈教授与同行之间友谊的见证。于是,一次又一次原本单调、枯燥、辛劳而艰苦的科学调查,在严谨的数据和逻辑的分析之外,增添了几分生活的积累和别致的体验。
水之语城
一.生平 1905年10月25日生,陕西省横山县武镇乡高家沟村人。原名高崇德,字硕卿。贫苦农民家庭出身。 1922年考入横山县立第1高级小学。受共产党员活动的影响,组织学生自治会,曾任学生会主席,因参加进步活动被学校开除学籍。被榆林中学校长杜斌丞收入该校就读。 1927年1月,由时任国民革命军西安军事政治队大队长的吴岱峰介绍,入西安中山军事学校学习。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6月和横山党支部取得联系,举办农民运动通俗讲习所,成立农民协会等。 1928年秋到佳县、吴堡一带组织群众抗粮抗捐。不久调肤施县开展地下工作。1929年被派往军阀部队开展兵运工作,任学兵队党的特别支部副书记。 1930年1月至5月任冯玉祥部骑兵第4师中共特别支部副书记。 1932年2月起任红军陕甘游击队交通员,后升任第2大队政治委员。 1933年8月至11月任陕甘边红军临时总指挥部政治委员。 1933年11月至1934年1月、1934年6月至8月任红26军第42师政治委员。 1934年1月至5月任第2路陕甘边区工农游击队总指挥部政治委员。5月任陕甘边区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 1935年2月至9月任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副主席、西北军事委员会前敌总指挥部政治委员(同年5月起)。 1936年1月被派到内蒙古三边地区。6月至10月任中共蒙古工作委员会负责人。10月任中共陕甘省委少数民族工作委员会副书记,12月任书记。 1937年5月至9月任陕甘宁特区委员会执行委员, 同年8月至1938年4月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少数民族工作委员会书记。 1937年8月至1942年9月任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司令员、政治委员(1941年1月起)。 1938年5月至1940年9月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委书记。 1938年11月至1941年5月任中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委员。 1939年1月起任中共中央生产运动委员会委员。同月至1945年8月任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参议长、议长。 1939年冬至1941年8月任陕北公学董事会成员。 1940年9月至1941年5月任中共陕甘宁边区中央局书记。 1941年4月起任中共中央后方工作委员会委员。 1941年5月至1945年9月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 1941年6月至10月、1943年5月起任西北局统战部部长。 1941年6月起任中共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 1941年9月至1943年4月任民族学院院长。 1941年10月起任中共中央干部审查委员会委员。 1942年6月起和任弼时一起负责陕甘宁边区系统分区学习委员会。同月起任西北局财经委员会成员。 1943至1945年7月,高岗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政治委员, 1943年至1945年9月任代理政治委员。 1943年5月至1944年2月任西北党校校长。 1943年12月起任西北局友军工作核心组主要负责人。 1944年5月出席中共六届七中全会,参加组织问题报告准备委员会和党的历史问题决议准备委员会。 1945年4月至6月作为陕甘宁边区代表团主任率团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在大会上作关于争取中间分子、生产、作风问题的发言,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后奉命赴东北,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常务委员。 1945年11月至1946年1月任北满军区司令员。 1946年5月至1949年5月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副书记兼秘书长(1946年6月起), 1946年8月至12月任中共中央东北局代理书记。 1946年6月至1947年12月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政治委员。 1948年1月至8月任东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同年6月至1949年3月任中央军委东北分会委员。 1948年6月兼任东北局办公厅主任、政策研究室主任(同年9月起), 1949年4月兼任财经委员会主任。 1948年8月至1949年6月任东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任东北军区副政治委员(1948年11月起)。 1949年5月起任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同年6月至1954年9月任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1950年11月至1954年4月任党委书记。 1949年8月至1953年1月任东北人民政府主席兼人民经济计划委员会主任(至1950年8月)。 1949年10月至1954年8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1949年10月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 1951年11月至1954年8月任副主席。 1949年10月至1952年8月任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1952年8月至1954年4月任东北局第一书记, 1953年1月至1954年2月任东北行政委员会主席。 1952年11月至1954年8月任中央人民政府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 1953年调中央工作。1954年2月在中共七届四中全会上因同饶漱石进行分裂党、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阴谋活动受到揭发和批判。 1954年8月17日自杀身亡。1955年3月中共全国代表会议通过决议,开除其党籍,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
车润海是北大毕业的吗答:不是,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主讲刑法学,多年法硕、法考辅导经验。 在《海关与经贸研究》、《吉首大学学报》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1950年10月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丰县。1964年至1969年在丰县中学读书;1969年至1
Ⅰ 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务网站有区别吗 电子政务:是指在现代信息技术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的 *** 机构来实现 *** 的架构重组,优化工作流程,超越时间,
中国地理学会会员,校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池州学院青年教师导师、教学名师。现为池州学院科研处副处长,《池州学院学报》常务副主编,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硕士生导师。 1
周瑾舒(1947年3月25日—),原名周瑾,祖籍江苏宝应,江苏人,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编剧、诗人、教育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编剧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