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84

evilevilevil
首页 > 学术论文 > 西厢记爱情主题分析论文结构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WHMooooooooo

已采纳

主题:反映了自由爱情与封建礼教的尖锐矛盾,表现了对封建礼教对人性人情严重束缚和压制的控诉。

《西厢记·长亭送别》是元代诗人王实甫写的。用元杂剧的形式讲述了崔莺莺十里长亭送张生进京赶考的别离场景,而张生和崔莺莺这对冲破世俗相爱的恋人,短暂的欢愉后即将饱尝长久的别离相思。

扩展资料

《西厢记》是一部迷人的诗剧,全剧从头到尾是一首优美动人的爱情诗,它有明快的抒情喜剧的节奏,有“词句警人,满口余香”的艺术语言,有情景交融、诗情画意的环境氛围,所有这一切,汇合成一种独特的风貌和格调,形成了非常优美的“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

其文采灿然的语言特点,绝不是堆砌词藻,雕字琢句得来的,它和形式主义的专门搞文字藻绘的作品毫无共同之处。全剧虽然华美,文采璀璨,却自然、流利、通畅,绝无滞涩、雕琢、造作的毛病。

118 评论

韵味八足

1、一见钟情。在古代,“男女授受不亲”被认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尤其是未婚女性,都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与异性的接触不多,更谈不上日久生情了,所以在封建社会中,那些描写自由式爱情的文学作品,大多是一见钟情式的开端。王实甫笔下的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在深受前代诸多作品的影响之后,也是一见钟情式的开端。一个书剑飘零,功名未遂,游于四方的书生才子,一个是闲愁万种,深锁香闺的相国千金。普救寺一遇,张生就表示自己“正撞着五百年前风流业冤。你撇下半天风韵,我拾得万种思量”。认为这种情缘是前世注定的。一次见面之后,对崔莺莺的思量却是万种之多。而崔莺莺在佛殿遇到张生后,就“每日价情思睡昏昏”,无情无绪,心事不宁的,芳心暗许。日下烧香之时,更是希望苍天保佑,让她早日嫁得一个如意郎君,实则是希望苍天保佑她与张生这对有情人能够早结秦晋。 2、由于某些势力的阻挠,致使两人被迫分散。《西厢记》中,阻挠张生与崔莺莺两人结合的势力主要来自崔老夫人及其侄子郑恒。其中,崔老夫人可以说是封建势力的代表,而郑恒则是小人的代表。当日,为了退贼兵,崔老夫人就曾说:“两廊僧俗,但有退兵之策的,倒赔房奁,断送崔莺莺与他为妻”。然而,张生献计,退了贼兵,崔老夫人却想让崔莺莺与张生结为兄妹,目的是断送他们结婚的念头。当张生与崔莺莺不顾封建礼教之时,私下里结合。这一事实被崔老夫人知道后,权衡了一番,最终为了不辱没崔家的家谱,木已成舟,崔老夫人只能顺水推舟,接受事实,承认张生这女婿。但前提是张生必须上京考取状元。理由是崔家“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所以张生若考中状元,崔莺莺就是其妻;若不中,就不要回来。从此,两个相恋的青年男女就被迫分离一段时间。由此看来,崔老夫人作为封建势力的代表,自始至终都阻挠着崔张二人的爱情。因为他们不是门当户对,不符合封建礼教的规定。除此之外,作为小人的代表——郑恒,在张生高中后向崔老夫人进谗言,致使崔老夫人再次悔婚,这就使得崔张二人的婚姻再现波折。 3、有情人终成眷属。尽管在当时考取状元的机会很小,但作者深受传统才子佳人圆满爱情式结局的影响,让张生高中,并给崔莺莺带回了凤冠霞披,最终使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也印证了张生确实为一大才子。小说的最后还提出了“永老不别离,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美好祝愿。

338 评论

卓越精品装饰

主题:反映了自由爱情与封建礼教的尖锐矛盾,表现了对封建礼教对人性人情严重束缚和压制的控诉。

《西厢记·长亭送别》是元代诗人王实甫写的。用元杂剧的形式讲述了崔莺莺十里长亭送张生进京赶考的别离场景,而张生和崔莺莺这对冲破世俗相爱的恋人,短暂的欢愉后即将饱尝长久的别离相思。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官调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其他表演艺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戏曲艺术的成熟。《西厢记》是一部著名的元杂剧。其故事取材于中唐诗人元稹所作的传奇小说《莺莺传》。

王实甫《西厢记》是在继承和吸收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的基础上创作的杰出作品,它不仅在形式上由叙事体(叙事体由演唱者叙述故事情节的发展)的讲唱文学变成了代言体(代言体是由戏中角色的言行来展现故事情节的发展)的杂剧,而且在思想深度方面,也作了进一步的开掘。

290 评论

壹贰叁肆4321

用元杂剧的形式讲述了崔莺莺十里长亭送张生进京赶考的别离场景,而张生和崔莺莺这对冲破世俗相爱的恋人,短暂的欢愉后即将饱尝长久的别离相思。反映了自由爱情与封建礼教的尖锐矛盾,表现了对封建礼教对人性人情严重束缚和压制的控诉。

282 评论

shishan786

《西厢记》是单线式结构。怕你问我什么叫单线式结构?就是一个情节直贯篇终,缺少纵横开合之趣,让人觉得单调。

229 评论

香城宝地邑人

结构巧妙,剧情生动。戏剧冲突激烈,戏剧性很强。一线贯穿,二类矛盾,三个人物,四折段落,无本大戏,六次转折。两条线索,l两种矛盾冲突交织。崔莺莺、张生、红娘和老夫人之间的冲突。崔莺莺、红娘、张生三人之间的相互冲突。夸大人物性格中某些缺点和弱点,从而使之具有戏剧性。突出人物性格中的幽默气质。故事安排的地点具有讽刺性的喜剧效果。语言自然而优美,明朝朱权说“王实甫之词如面花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善于把前代文人的佳句用白描、口语、白话创造性的融合在一起。1、根据内容的需要,突破了一剧四折的结构体制。创造了长篇巨制的结构,由四折发展到五折;在演唱方面,也突破了一人独唱的体制,打破了旦本、末本的界限。旦本,女主角独唱到底;末本,男主角一唱到底。《西厢记》各自独唱,旦、末也可交互对唱。它突破了元杂剧的一般惯例,用长篇巨制来表现一个曲折动人的完整的爱情故事,因此它避免了其它元杂剧由于篇幅限制而造成的剧情简单化和某种程度的模式化的缺点2、篇幅虽长而结构严谨,剧情虽多双线并举,进展曲折,关目自然,富于变化。《西厢记》就全面剧情安排情节,一方面是波澜壮阔,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方面是巧妙曲折的情景安排。根据内容的需要,为了表达莺莺与张生悱恻缠绵的爱情纠葛在一折中设置了种种场景。诸如,设在秋深长亭景色;离别的场景安排,落日疏林的描写等等,这些场景的安排设置,更好地表现人物内心活动,情景的表达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西厢记》篇幅虽长,写来却一点也不松懈,一气呵成,结构谨严,场次洗炼,每一折都是一个整体中的有机部分。从崔、张二人佛殿巧遇、月下联吟、写信退贼、赖婚、长亭送别等到最后的“有情人终成眷属”,结构安排巧妙,情节跌宕起伏,富有吸引力。结构的巧妙设置也是该剧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3、《西厢记》设置了相互制约的两组矛盾。《西厢记》写了以老夫人为一方,和以莺莺、张生和红娘为一方的矛盾,亦即封建势力和礼教叛逆者的矛盾;也写了莺莺、张生、红娘之间性格的矛盾。这两组矛盾,形成了一主一辅两线索,它们相互制约,起伏交错,推动着情节的发展。王实甫在两组矛盾的基础上,安排老夫人“赖婚”,推动了矛盾的激化。通过“酬简”,“拷红”造成泰山压顶之势,红娘巧言善辩,以“四两拔千斤”解决了矛盾,《西厢记》恰到好处地处理了一次又一次的戏剧冲突。

352 评论

相关问答

  • 西厢记爱情描写的毕业论文

    1、一见钟情。在古代,“男女授受不亲”被认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尤其是未婚女性,都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与异性的接触不多,更谈不上日久生情了,所以在封建社会

    壁虎荡秋千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西厢记爱情主题分析论文

    理想爱情的认识1.理想爱情应该建立在现实爱情的基础上2.理想爱情应该是高尚的爱情3.理想爱情应该是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爱情4.理想爱情应该是能够经得起考验的爱情

    yaodabian0214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西厢记中红娘论文开题报告

    红娘在王实甫《西厢记》笔下的形象机智敏捷、沉着冷静。 在红娘众多的性格当中,“机智敏捷、沉着冷静”是体现的最为明显的,尤其是在和老夫人的一番言辞中。红娘这个小小

    45度向上傾斜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西厢记红娘毕业论文题目

    1、选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能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2、选题不宜过大,难易程度要适当。遵守这两个条件 大部分题目都可以过, 下面列举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论

    ryanhui123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双城记主题分析论文

    小说The Tale of two Cities的主题思想:《双城记》这部历史小说的创作动机在于借古讽今,以法国大革命的历史经验为借鉴,给英国统治阶级敲响警钟;

    沉默的苏克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