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66

没腰的麦兜
首页 > 学术论文 > 有关海水养殖论文参考文献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CC陈四斤

已采纳

浅谈观赏渔业对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摘要】观赏渔业是一种以渔文化为主体的的新型经济形态。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近几年来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长足的发展,许多地区因地制宜,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引导渔民发展形式多样的观赏渔业项目,不断扩大产业的规模和效益,推动了各地区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关键词】观赏渔业 社会经济 产业 意义与观赏鱼(金鱼、锦鲤、热带鱼)有关的水族器材、饲料、药品及本身的生产、销售、经营等活动统称为观赏渔业。近几年来,我国近海渔业资源持续衰退,使占据了海洋产业半壁江山的渔业经济在进入新世纪后呈现出低迷的状态。面对新的问题与形势,沿海各地均在设法进行渔业结构的调整,寻求渔业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休闲渔业以其独有的魅力成为渔业结构调整的亮点,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休闲渔业利用海洋和淡水渔业资源、陆上渔村村舍、渔业公共设施、渔业生产器具、渔业产品,结合当地的生产环境和人文环境而规划设计相关活动和休闲空间,提供给民众体验渔业活动并达到休闲、娱乐功能的一种产业。在发达国家早已形成了一定规模,但在我国还是新兴产业。随着部分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观赏渔业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发展态势持续良好,既丰富了城乡文化生活,又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休闲观赏渔业的快速发展反过来也推动了传统渔业的优化升级,并激活消费、扩大内需,解决就业、助农增收。其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精神享受,促进文化消费 观赏鱼长期以来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目前世界上有1100多种。它体态奇异、五彩缤纷、绚丽多姿,被誉为“活的诗,动的画”。人们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通过欣赏、饲养、制作得到美的享受。研究证明,观赏渔业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性格,而且可起到平衡血压,修身养性,对治疗神经衰弱、忧郁症、高血压都有明显的作用。在自家的书房、卧室、客厅养上几条观赏鱼,不但可以增添恬静优雅的情调,而且有助于工余之暇松驰精神,消除疲劳。香港大约80%的居家养殖观赏鱼,而大陆还不足10%,因此,大陆的市场前景广阔。 二、科学价值 观赏鱼尤其是金鱼性成熟早,达一周龄即可产卵繁殖。可用于水质监测、遗传工程、鱼病防治、探索鱼类提早繁殖原理与方法以及药物控制鱼类性别等方面的实验,还可进行生物变异、遗传进化、胚胎发育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目前,金鱼检测污水处理效果被子作为常用手段付诸实践。研究证明,金鱼在级地震的300KM范围内表现出急躁不安,被誉为水中的地震测报员。 三、经济贸易 1、低投入、高回报观赏渔业的发展是一项投资小、占地少、收益大、生产周期短的新兴行业。仅以水族馆行业的飞速发展即可看出,相对电子、医药等行业来说,水族馆的投资不大,风险系数小,最多两年即可收回成本。 2、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观赏渔业的发展对我国连续多年的劳动力过剩的状况起到了积极缓解的作用,同时造福了一方百姓。以金鱼为例,一对亲鱼一年能孵化几千至几万尾鱼苗,清明前后繁殖,七月份即可陆续上市。福州鼓山乡浦东场俩兄弟合办的金鱼场,水面仅2亩,年纯收入2万余元。浙江萧山市长河乡18户农民精神繁育的黑龙睛、鹤顶红、黄龙等几十个品种空运日本、美国、香港等地展销,年纯收入上百万元。目前,上海以江阴路花鸟鱼虫市场为主体,带动周边地区形成了观赏鱼养殖场300多家,代理、零售、批发商1600多家,水族器材、鱼药、鱼饵经销商2000余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观光旅游业的发展,该地区日益显示出新兴行业的生机和活力,以金鱼养殖为例,每年1000平方米纯收就达10000余元。 3、出口创汇 我国已形成了东南沿海和北京两大观赏渔业发展中心,其中北京观赏鱼养殖面积10000多亩,年产二亿多尾。目前,我国进出口观赏鱼类超亿尾,占世界总量的十分之一。观赏渔业的发展执着特别是出口创汇已成为水产新兴行业的增长点。观赏渔业现已成为美国养殖经济的主要现金收入之一,年零售值约10亿美元,美国1992年进口了价值4470万美元的约20100万尾观赏鱼。1998年统计,泰国淡水水族馆有鱼类300多个品种,其中30多种可人工繁殖;许多公司和渔业商业经营观赏渔业,年出口值为1800万美元,进口亿美元,政府已投资500万美元建立水族鱼类研究中心,投资600万美元建设水族鱼类和水产出口中心。同样观赏渔业为斯里兰卡换回大量外汇,出口值由1981年的3000万Rs上升到1997年的亿Rs。近几年来,新加坡从斯里兰卡等国低价进口,然后以高价出口至西欧国家,出口60多个国家,出口观赏鱼类品种300多个。观赏渔业为新加坡换来大量的外汇,一举夺得了世界之冠。50年代观赏渔业在新加坡还只是一种副业,但经过40余年的发展,已变成了一个重要的产业。新加坡培育的热带观赏鱼、药物、水族器材畅销世界各地,经济支柱主要靠中转贸易,货源60%来自中国内地。中国金鱼以通货进入新加坡,经营商加以精选、分级、包装贴上商标,作为新加坡金鱼出口到世界各地。 我国目前观赏鱼大规模养殖和贸易以广州、深圳、北京、上海、大连、青岛等几个大城市为主,也是出口贸易的基地,年贸易额在20亿元人民币,年出口额在500万美元,仅占世界出口额的。其他辅助行业生产规模小,形不成具有全球竞争的品牌优势,质量和功能都有待提高,部分产品还完全依赖进口,其中转口贸易几乎为零(香港除外)。这与我国具有2000多年观赏鱼养殖历史极不相符。虽然观赏渔业在近几年有较大的发展,但相对发达国家和地区,差距还很大。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加入WTO日期的临近,无论观赏渔业的组织者、决策者还是生产者和销售者,都面临极大的考验。 国家应通过加强指导培训、筹建行业协会、扩大行业宣传等手段,加大对休闲渔业产业的培育和支持力度,使其真正成为渔业转型升级中新的增长点。其中三娘湾因其特有的中华白海豚资源闻名国内外。三娘湾风光独特,温馨迷人,集众多滨海风光特点与一体,更具有自然、原始风情。海豚、海滩、海石、海鲜、海趣无限;渔村、渔夫、渔钓、渔船、渔乐无穷!更有美丽的传说引你入胜。三娘湾是中华白海豚之乡。白海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誉为“海上大熊猫”、“海上国宝”。三娘湾海域环境清洁,吸引了一千余头野生中华白海豚长年栖居于此,与人类和谐相处,同生共长,结下深厚的友情。这里的海豚生的天然、趣的自然!最为令人叫绝的是中华白海豚十分热情好客,象主人欢迎亲朋好友那样恭候八方游客,渔民和游人历来视能看到海豚会带来好运气,聪明的海豚总不会让来宾失望,幸运的人们往往还能看到成群的海豚欢跃腾飞,流连忘返。它们常常追逐渔船、亲近渔夫、耍逗游客,时而邀海鸥共舞,时而邀您同乐,激情上演人与海豚亲密无间、和谐温馨的精彩乐章!青岛市也跟随时代潮流,开始重点发展观光渔业。会场海洋生态观光园、甘水湾休闲渔业民俗村和莱西湖生态休闲区等三处休闲渔业通过了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和山东省旅游局的联合评审,被认定为“省级休闲渔业示范点”。这三处休闲渔业示范点为青岛市建设规模较大、设施比较完善、管理相对规范的示范点,代表了我市休闲渔业的最高水平。青岛市市渔业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海岸线较长,海岛分布较广,交通条件优越,市民休闲消费意识超前,十分有利于休闲渔业的发展。近年来,市海洋与渔业局立足于本地优势,把休闲渔业作为渔业经济的增长点来培植,推动全市休闲渔业从渔家宴、渔家乐等传统的以食为主的方式向玩、游、乐并举的方向发展,极大促进了渔区劳动力转移。各市区都在积极发展休闲渔业,比如胶南琅琊台、灵山岛等,休闲垂钓、渔家宴正悄然兴起。他们围绕海上、海下、海岛、海湾四个重点大做“海专题”、“海系列”旅游文章,将部分中小马力渔船转产,投入到休闲渔业开发上。琅琊台规划建设了海水浴场、休闲娱乐、垂钓、赶海探险以及海珍品养殖观光等七个风景区,并初步形成了“吃、住、行、游、娱、购”配套成片的旅游服务体系,将文明古迹和海洋风光旅游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既增加了旅游收入,又解决了部分转产渔民的出路。而地处黄海之上的灵山岛,则围绕海岛做起了“海”文章,兴建了青岛钓鱼协会基地,吸引了岛城大批钓鱼爱好者前往垂钓,该岛还推出了渔家宴、海上观光、赶海等项目,岛上共有渔家宴70多家,观光者不仅可以在渔家居住,而且还可以与渔民一起织网、赶海、捕鱼。总之,休闲渔业有着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发展这项新产业,有利于解决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有利于培育渔业特色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带动全行业的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渔业和渔区改革,推进渔业经济制度的创新和市场多元化、全方位的开发。通过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必将增强我国渔业实力,提高经济活力,增加渔民财力,使之成为培植我国渔业经济的增长点。我国休闲渔业的未来不是梦!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越来越多的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观光渔业也会健康有序发展,继续向着绿色、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参考文献】1.《水生观赏动物养殖学(观赏渔业)》.2.《观赏水产养殖学》3.《初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渔业发展》我有文档,你要是想要的话,你可以采纳的时候说下你的QQ,我会+你,然后发给你,但是求你给我多加点分!!谢谢啦!!!

259 评论

冷夜寒池

人类从海洋中获得了许多好处,然而,这些好处不是无限的,事实上,在许多情况下它们正处于危急之中。在气候变化中,首当其冲的是沿海社区尤其是那些生活在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因此,遏止红树林、盐沼和海草等沿海生态系统的衰退,在有助于减轻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的同时,也为亿万人民提供了大量的社会和经济利益。由于海洋是我们未来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们需要保持海洋的生产力以及一切至关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的功能。海洋和气候变化相互作用最新的科学研究表明,海洋和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一方面,海洋是全球气候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通过与大气的能量物质交换和水循环等作用,吸收大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在调节和稳定气候上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被称为地球气候的“调节器”;另一方面,日益严重的气候变化也对海洋产生巨大影响,造成海平面和海水温度上升、海水酸化、珊瑚礁死亡、小岛屿被淹没、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遭破坏等问题。去年,总部设在英国剑桥的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发布的一份名为《南极气候变化与环境》的研究报告称,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本世纪末海平面上升1.4米,如果按着个幅度来算,马尔代夫等岛国将被完全淹没,而纽约等全球一些沿海大城市将必须耗费巨资修筑防水设施。国家海洋局去年发布的一份中国海洋环境质量状况报告也显示,由于气候变化等原因,中国海岸带及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脆弱区,海岸带高脆弱区和中脆弱区占全国岸线总长度的36.5%。从海洋局发布的2009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来看,2009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处于近30年来的高位,比2008年高出8毫米,中国海平面上升的速度超过了全球平均速度。去年我国累计发生132次风暴潮、海浪和赤潮过程,其中33次造成灾害,各类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死亡和失踪人数达到95人。“沿海地区是社会和经济发展最快、最活跃的区域,但同时也是导致海洋环境恶化、生态系统衰退最严重的地区,已影响到人类健康和社会进步。因此,制定综合的政策措施、健全严格的法律法规、开展科学的空间规划、加强合理的环境整治、实施有效的生态修复,对于沿海城市发展至关重要。”过度捕捞对海洋的伤害很大,应停止过度捕捞,大力推广禁渔期的方法。同时,还要尽量减少围填海项目,如果实在有需要,必须经过严格的、科学的论证后,才能实施,将危害尽量减到最低。此外,大气对海洋也是有影响的,应减少化肥用量,尤其是沿海城市。针对沿海城市所面临的挑战,《北京宣言》特别呼吁,沿海城市的管理,需要用长期的眼光来看,确保把科学、社会、政治和经济等各方面因素都纳入进来,这是至关重要的。面对气候变化的风险,沿海地区可以采取风险和脆弱性评估、健全的发展规划、紧急响应计划来减低风险。以下资料,仅供参考:1近岸海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陆源性污染压力大,海域污染严重江浙海域接纳了全国近三分之一的入海污染负荷浙江省近岸海域背靠长江三角洲,沿海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使浙江沿海7大城市和浙江北部、上海市排入海洋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日益增多。浙江省7大水系和北侧长江流域所携带的内陆污水源源不断地注入海洋,成为海域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据调查,这些入海河流携带的污染物其负荷占90%以上。有关资料显示,长江中含有大量污染物的河水和上海市的工业、生活污水如果有一半流入浙江海域,加上浙江本身的入海河水和污水,将达到5千亿方,占全国的近1/3,入海的污染负荷也达近1/3,也就是说,浙江海域接纳了全国近三分之一的入海水量和入海污染负荷,而其中85%以上的入海水量和近60%的污染负荷来自长江和上海市。同时,沿海地区农村生活污水、畜禽饲养排泄物、农田化肥农药流失等形成农村面污染源,经小河小溪排入海洋,其污染物质的数量也甚为可观。而日益发展的海水养殖业所产生的残留饵料和排泄物对近岸局部海域,特别是象山港、三门湾、乐清湾这样的半封闭性港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污染源。海水高度富营养化由陆地排入海洋的污水中富含氮、磷等营养物质,使近岸海域的海水高度富营养化。浙江近岸海域海水中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的含量严重超标,2003年有的水样无机氮超过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其中超过四类水质标准,实测最高值超过一类海水标准倍;有的水样活性磷酸盐超过一类海水标准,其中水样超过四类海水标准,实测最高浓度超过一类海水标准倍。浙江北部近岸海域的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和超标率明显高于浙江南部。根据1997和1998年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开展的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近岸海域环境综合调查结果,浙江省近岸海域的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含量水平居全国沿海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前列。据对海水进行富营养化程度评价,2003年浙江近岸海域海水的富营养化指数(E值)为,远大于富营养化标准值(E=1)。“九五”以来的E值变化见图1,由图可见浙江近岸海域海水的富营养化程度1998年以前逐年上升,1998年后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需要说明的是,陆源性入海污染物质的数量随入海径流量的大小而有较大变化,干旱年份入海径流量小,污染物入海量相对较少,故而海水中陆源性污染物质含量水平较低。海水存在一定程度的有机污染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有机污染物的产生数量增加、种类变多,最终归入海洋。浙江近岸海域海水中化学需氧量(有机污染综合指标)的超标率在“九五”期间有所增加,近几年维持在10%左右,2003年超标区域出现在杭州湾、舟山海区和浙南海区。反映有机污染程度的另一个指标是细菌总数(D值),2003年D值平均为2120,属中等污染水平,从“九五”以来的变化趋势来看,海水有机污染的程度在加重。成份复杂的有机物质对海洋生物尤其是幼体所带来的危害是难以估量的,如果一旦生物种群在发育过程中受阻,对整个群落所带来的影响是灾难性的。海水水质不能满足功能需要受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等指标的超标影响,2003年浙江省近岸海域水质超四类海水占,四类海水占,三类海水占,为二类海水。其中杭州湾100%为超四类水质,浙南海区水质相对较好,二类水质占。而近岸海域绝大部分区域是渔业水域,水质要求为一类海水,经水质达标分析,全省2003年仅的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到目标要求。据对“九五”以来浙江近岸海域水质类别构成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图3),超四类和四类水质所占比例呈现上升趋势,而一类和二类水质所占比例则呈下降趋势,总体上水质状况趋于下降。部分沿岸海域生态环境趋于恶化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和病原菌及病毒的污水排放入海,严重地污染了沿岸水域,使局部潮间带生态环境趋于恶化。潮间带系指海水落潮最低点至涨潮最高点之间的区域,陆源的各类入海排污口直接面向潮间带。监测结果显示,浙江北部海域潮间带水质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超标严重,局部区域化学需氧量、石油类、铅、汞等指标超标,水体条件致病菌及粪大肠菌含量较高;表层沉积物主要受到重金属铜、铅、锌等影响,个别区域还受DDT的污染;潮间带生物种类极度贫乏,部分生物体内污染物的残留量较高。总体上,历年来潮间带海水中主要污染指标上升明显,生态环境质量逐年恶化。海域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脆弱化海域生物种类越丰富,种类组成越复杂,其多样性就越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越好,反之生态系统就越脆弱。监测结果表明,浙江近岸海域海水中异养菌和粪大肠菌数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浮游生物及底栖生物的种类数减少。浮游生物种类的优势度和单纯度增加,而丰富度却日益下降;底栖生物种类及群落改变较为明显,主要的经济鱼类及甲壳类种类相当单一,生物量的两极分化现象明显。由此可见,浙江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已相当脆弱。“九五”以来浙江近岸海域生物多样性指数变化情况见图4,可以看出总体上呈下降趋势。造成生物多样性指数降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连续的超强度的海洋捕捞和海底沉积物的污染是底栖生物种类及群落改变的主要原因。同时,进入海洋的有机污染物种类和数量日益增多,造成生物种群在发育过程中受阻,使生态系统趋于脆弱。赤潮灾害严重,威胁加大海水的富营养化为赤潮的发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条件,一旦其它条件适宜,就有可能引发赤潮。资料表明,浙江海域是我国赤潮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并且从南到北整个海域均有赤潮发生,而舟山海域发生较为集中。2003年在浙江海域发现赤潮46起,累计面积达7000km2。2000年5月发生在浙江中部海域的一次赤潮,总面积近7000平方千米,持续时间长达1个月,是历年来我国发生的面积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属世界罕见,该次赤潮造成的海水养殖直接经济损失近1800万元。从近几年的赤潮发生状况分析,赤潮发生的频率有加快趋势,发生的范围也越来越大,赤潮生物发生的主要种类由原来的硅藻占绝对主导地位逐渐向原生动物及甲藻转变,同时,由于很多甲藻具毒性,对生物资源和渔业生产及人类健康的威胁也在逐步加大。沿海湿地逐年减少,湿地生态系统失去平衡浙江省面积在百公顷以上的近海与沿岸湿地总面积达万hm2,其中海岸湿地占近一半。沿海湿地中的庵东沼泽区湿地、灵昆岛东滩湿地、南麂列岛自然保护区湿地被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浙江海岸湿地虽然总体上是淤涨的,但建国后围涂建设发展较快,至1999年底,全省共围涂万hm2,一些现有滩涂已围涂2~3次,而岸滩的自然淤涨速度跟不上围涂建设发展速度,使现有滩涂的地面高程大都较低。围涂可以增加陆地面积,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围涂速度过快,岸滩的自然淤涨速度跟不上围涂建设发展的速度,势必使得海岸湿地面积特别是滩涂面积连年减少,湿地植被、自然景观遭到破坏,湿地生物失去家园,湿地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同时也造成了可围面积正逐年减少,围垦成本增大。优良的沿海滩涂资源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将会彻底改变这些滩涂的自然生态结构,一些在生态学上、遗传基因上及生物进化史上具有重要保护意义的珍贵物种将会消失,自然的沿岸生态景观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油品储运量日增,溢油事故威胁加大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原油和成品油的需求量日益增大。浙江近岸海域得天独厚的深水良港资源,为油品储运业提供了条件。目前,我省沿海散装油品吞吐量达到8000万吨,全国5个原油战略储备库中我省占2个。主要的油码头和储运基地集中在宁波、舟山港,仅舟山港每年进出港的油船达4000多艘次。油品储运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溢油事故给海域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海上石油泄漏事故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1987~2002年,船舶和码头共发生大小溢油事故1984起,共溢油14188吨,其中溢油不足10吨的1918起,溢油量10~50吨的26起,溢油量50吨以上的大事故有40起,其中4起发生在浙江海域。2000年10月,东海平湖天然气海底输油管道在位于我省的岱山登陆点公里处断裂,造成约300立方米(约230吨)的原油泄漏;2002年7月,浙普渔油98号在舟山港沉没,造成200多吨柴油泄漏。这些溢油事故给当地海域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影响。2对策建议随着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优美的生态环境成为人类最为稀缺的资源之一。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浙江省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科学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同样需要各方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加强领导,深化管理,全民参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复杂而特殊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任务重,必须加强领导,协调行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保护和改善本行政区域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是沿海地方人民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因此,省、市、县三级人民政府必须加强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实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将其工作任务作为考核内容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浙江省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的规定,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环保部门的“指导、协调、监督”下,由环保、海洋、海事、渔业和军队等五大部门分工负责。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多部门管海的必然性,但这种管理体制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对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加强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协调、监督”,将其落到实处,显得尤为重要。环境保护行为涉及每个人,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组织机构宣传海洋生态环境知识,深入开展海洋环境的国情、国策和省情教育,切实提高社会各界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形成人人参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加强区域合作,开展流域(尤其是长江流域)综合整治浙江近岸海域的污染物质主要来自陆源径流,尤以长江为甚,上海市的污染物入海也有相当影响。因此要改善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状况,一方面要加强对陆源直排污染源和各类海上污染源的管理;另一方面须开展沿海各大流域,特别是长江的综合治理;同时应联合上海和江苏,共同开展长三角近岸海洋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开展流域的综合整治,要在加大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提高城市生活污水的氮、磷处理程度的同时,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控制农村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污水的无组织排放,以逐步减轻进入海域的污染负荷。对于长江流域的综合整治,必须由国家牵头,建立切实有效的区域性共同防治污染的合作机制。开展长三角近海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国家协调、地方政府组织的长江三角洲近岸海域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行动机构,联合协作,统一调控。要建立健全海岸带管理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管理制度;建立区域性海上统一执法机制,逐步完善多职能海上监察执法队伍,实施统一监督与执法;联合建立长三角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现场监测网络体系、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系统和海洋灾害防治预测预报系统。完善投资保障机制,增加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投入保护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是沿海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责,各级政府应将开展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建设所需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确保投入与增长比例。把海洋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工程项目优先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扩大开放公共服务领域和延长项目经营期限等政策,采取拍卖、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开发治理海岸滩涂、浅海和岛屿。要在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实行机制创新,对海洋旅游、码头运输、油气开发等建设工程建立海洋生态环境建设补偿资金制度。启动《浙江省碧海行动计划》,全面开展海域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与恢复工作《浙江省碧海行动计划》是一项未来十多年我省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综合性分阶段实施计划。该行动计划以恢复、改善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和加强污染事故应急防备为立足点,以调整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基本途径,陆海兼顾、河海统筹,以控制入海污染物和海洋环境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为重点,遏制海域环境的恶化,促进海域环境质量的改善,增强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从而保障浙江省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浙江省碧海行动计划》结合《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确定了2020年前分阶段行动目标,明确了针对我省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问题的行动策略,列出了各行动阶段对沿海和流域内各类污染源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具体措施任务以及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项目,提出了各阶段海域重大污染事故应急行动计划。《浙江省碧海行动计划》批准实施后,各涉海部门应按照各自的职责,加强监管,沿海各地人民政府应认真组织落实。进行优势整合,提高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监测能力环境监测是是环境管理的技术保障,也是环境管理执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性强,投入要求高,不宜遍地开花建立专业监测站。目前,我省的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力量在全国来说是比较强的,舟山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站规模较大,技术力量雄厚,是全国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的中心。根据浙江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特点,以该站为主,辅以其它部门和沿海环境保护部门的监测力量,完全可以实施对全省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监测。因此,应充分利用舟山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站这支监测力量,并在现有基础上加大投入,进一步提高其监测能力。同时,还应加强沿海环境保护监测部门的业务指导,使其能承担起本行政区内沿岸海域的环境监测任务。对于赤潮灾害和溢油等海域污损事故的监视监测,应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监视监测网络和预警预报监测体系,提高其准确性和及时性,为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深入开展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基础技术研究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需要强大的科技支撑,涉及的社会、自然学科门类众多,很多领域在技术上还不成熟,因此必须加强基础技术的研究工作。这些技术包括:海洋生态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应用技术;重点海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典型海域污染防治和海岸带生态修复应用技术;赤潮和海域污损灾害监测预测及防治技术等。同时还应积极探索近岸海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机制,研究制订地方性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标准。

356 评论

夏侯将军YY

没事做也不会写的

170 评论

xuliduruixue

徐忠胜 薛桂澄 夏长健

(海南省地质调查院,海口570206)

摘要:海南岛沿海滩涂资源丰富,发展海水养殖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结合海南岛沿海地区海水养殖的发展状况、经济效益、养殖方式及发展趋势,分析海水养殖所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对红树林和青皮林的危害;研究海水养殖导致海防林破坏、海岸带环境污染(海水污染、地下水污染及咸化)、水土流失、土地荒化(沙化)、港湾淤积、土地盐碱化、海岸侵蚀及矿产、旅游资源破坏的原因,提出海水养殖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几点建议及相应对策。

关键词:海岸带;海水养殖;地质环境;环境保护

1 海岸带地形地貌

海南岛位于东经108°37′~110°03′、北纬18°10′~20°10′之间,海岸带为海岸线往陆地方向10~20km的陆域范围内,面积约9154km2(见图1)。

海岸类型及分布

海南岛海岸线曲折,有68处港湾,岸线总长1528km。分布有泥岸、砂岸、岩岸、生物海岸等四种类型海岸。按其特征可分为三段:北段从儋州市西面的白马井至文昌市东面的清澜港,主要为火山岩(玄武岩)台地的海蚀堆积岩岸,在南渡江出海口、海口湾、东寨港等局部地段为砂质、泥质海岸;东段由文昌市东寨港至三亚市榆林港,主要为由溺谷演变而成的小港湾式堆积地貌砂岸、泥岸,此外,在报虎角、铜鼓蛉、南湾猴岛、分界蛉等局部地段分布有岩岸;西段从三亚市榆林港至儋州市白马井,多为沙堤围绕的海积阶地砂岸,在三亚的梅山、昌江的昌化港以北等局部地段为岩岸。

海岸带地貌

东北部文昌市境内主要为海积平原,地势低平,标高一般5~20m;北部海口—洋浦地区主要为玄武岩台地,地形略有起伏;洋浦往西到海头为海积平原;从海头往南至乐东的九所为滨海平原;从九所往东至三亚为岩浆岩丘陵区;三亚往北东至陵水为沿海平原-丘陵区;从陵水往北至万宁为岩浆岩丘陵区。总体上,北部海岸带主要为平原、台地,地势低平;东、南、西部主要为平原、丘陵,地势起伏较大,最大标高为陵水蒙水岭841m。

众多的海湾、滨海平原、砂堤砂地以及清澈的海水、较高的水温,为发展海水养殖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特别是本岛西部沿岸水域,风浪较小,滩涂面积广阔,是发展海水养殖的理想场所,同时具有适养品种多,养殖品种生长快的特点。目前适宜养殖的近5万km2的浅海海域仅利用了8483km2,海水养殖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2 海水养殖业的发展概况

2000年全省海水养殖面积14526公顷,产值亿元。根据养殖方式不同,可分为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两大类。网箱养殖主要为鱼、贝类,池塘养殖主要为对虾类。2000年全省对虾养殖面积7759公顷,占海水养殖面积的%,平均单产2997千克,总产值亿元,占海水养殖产值的60%;在海水养虾中,高位池养虾面积1486公顷,占海水养虾面积的%,平均单产6345千克/公顷。低位池养虾的平均单产为2204千克/公顷,仅为高位池的35%。对虾养殖业已成为我省海水养殖的主体产业,而高位池养虾又成为对虾养殖的主导产业。

图1 海南岛海岸带范围分布图

表1 1996~2001年万宁市养虾生产发展情况

海南省的海水养虾主要分布在东部的文昌、琼海、万宁、陵水和南部的三亚、乐东等市县。这些市县泻湖较多,有利于发展低位池养虾;同时,这些市县还拥有绵长的沙质海岸,易于挖掘,有利于发展高位池养虾。

据万宁市1996~2001年对虾养殖的发展趋势分析,在6年中养虾总面积基本上稳定在1000公顷左右,高位池面积在扩大,低位池面积相对稳定,但产量和单产的上浮幅度都较大(表1)。

据1998年、1999年海南省沿海部分市县高位池养殖面积、产量统计报表分析,各沿海市县1999年的养殖面积和产量均较1998年有大幅提高,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表2)。

表2 海南省沿海市县1998年、1999年高位池养殖面积、产量一览表

3 海水养殖业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

我省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对全省GDP的贡献率逐年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由于规划控制和管理滞后,粗放式的水产养殖导致海岸带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破坏海防林

据调查,截至1998年底,全省沿海市县因发展海水养殖业(主要是高位池)所造成的毁林面积高达5795亩,其中距海岸0~100m范围内为亩,100~200m范围内为亩,距海岸200m外为亩。海防林人为断带长度为。沿海10市县1998年底因发展海水养殖所造成毁林面积共4818亩(见表3)。

表3 海南省毁林挖塘情况(截至1998年底)

据1995年影像与2000年影像的对比分析,文昌高隆湾海岸高潮位向内陆延伸约500m的岸带,1995年海防林及其他植被保存较完整,而2000年时该岸带已被密集的水体所代替(见图2中框所示)。经现场调查,该岸带密集的水体为近几年来迅猛发展起来的高位养虾池。除此之外,在1995~2000年间,其他沿海市县也不同规模地发展高位池养殖业,高位池养殖业虽然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不同程度地破坏海岸带植被或草地,对我省海岸带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危害,甚至红树林、青皮林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红树林是生长在海滩上的一种热带性森林,为热带海岸特有的水生乔木群落类型。红树林带状分布于河口内湾或泻湖内湾里,犹如一道绿色长城,抵抗猛烈的风浪冲击,保护海岸河堤,保护环境。有“海底森林”和“海岸卫士”之称。

据1956年统计,当时全岛海岸滩涂上有红树林1万公顷,遍布西北和北部的新英港、新盈港、马袅港、花场港,东北的东寨港、铺前港、清澜港,东海岸的博鳌港、港北港,东南和南部的新村港、三亚港、望楼港一带。由于受围垦养殖和围垦造田的影响,红树林面积下降,1986年全岛仅存3200ha。90年代受海水养殖业的影响,在海岸毁林兴建养殖场,至2001年仅剩下2753ha(表4)。近10年来红树林遭受严重破坏而萎缩了47%,破坏较为严重的为新英港,1991~2001年因大面积开挖养殖池,防护效能逐渐下降,生态环境恶化,红树林由原来的减少至,减少76%(见图3)。

图2 文昌高隆海湾海岸遥感影像比较

表4 红树林现状及演变

图3 新英港红树林退化

青皮林为热带海岸沙堤、沙地特有的低矮乔灌木,生长于海岸沙堤、沙地,保护海岸沙堤免受海浪的冲刷、侵蚀,保护海岸的生态环境。清朝光绪年间已在礼纪(石梅湾)建立自然保护区,1980年10月海南省林业局将其设立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使本保护区青皮林保护相对较为完好,为世界上现存的惟一的一片纯林。但近年来由于大面积开挖高位养殖池,严重破坏了该区的青皮林。1996年至2002年该保护区青皮林由原来公顷减少至公顷,减少了公顷(11%)。

1999年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海防林、红树林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虽然至2001年上半年,全省完成填塘还林面积172公顷,占应填塘面积的55%。但新的挖塘毁林现象还时有发生,毁林面积往往比所建的高位池面积大20%~30%左右。毁林后,将使沿岸风沙肆虐,特别是在台风季节,风暴将长驱直入,沿海村庄所受影响将更加严重。

污染环境

污染海水和海滩

高位池养殖污染源多:(1)化肥和粪肥;(2)清洁虾池用的石灰、福尔马林、硫酸铜等;(3)消毒虾塘投放的ClO2。(4)饲料中伴有的大量抗菌素;(5)排泄物。这些污染物造成海水和海滩遭受污染,特别是在养虾后期和清池阶段,污染物浓度很高,其废水基本上都未经处理,直接排海,对近岸海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2002年8月,海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对文昌市铺前镇谭文后高位池养殖基地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在养虾后期,废水CODcr224~252mg/L,超标~倍;水质COD指标在第一类到第二类之间,监测值为~之间,但正受到大量超第二类标准10倍的废水(锰法,总排放口COD为21mg/L)的冲击;废水的无机氮达到了~,比海水第二类标准高出近35倍;活性磷酸盐为~,比海水第二类标准高出3~14倍;悬浮物废水达到88~116mg/L,超过了排放标准18~46mg/L;并且该海域粪大肠菌群为940~1200mg/L,超过供人生食的贝类增殖水质标准的~倍。

据海南近海岸水域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石梅湾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都高于其它各处的多样性指数,说明石梅湾的多样性指数属于中污染水体,清澜新源路口和梅山角顶的多样性指数接近于重污染水体,清澜新源路口近岸水体比其他两处更严重(表5)。

表5 海南近海岸水域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

从底栖动物上看,海南省近海底栖动物种类主要以多毛类polychaeta为主,除清澜新源路口距岸500m处外,其他各采样点都有角海蛹ophelina acuminata分布,因此,角海蛹为各采样点普通存在并成为优势种,角海蛹是比较耐有机污染的种类,特别是在清澜新源路口和梅山角头顶的底栖动物均以角海蛹为优势种,说明在这两个采样点附近由于养虾池和废水排入对近海底栖动物分布是有影响的。

经对各采样点底栖动物计数和分析天平称重后所得结果分析,底栖动物以石梅湾的数量最大,而清澜新源路口和梅山角头顶底栖动物数量相对较少,石梅底栖动物数量大,种类也多。而其它两个点数量少种类也减少,这种情况说明石梅湾及海域没有开展水产养殖对底栖动物影响就小,而清澜新源路口和梅山角头顶在近岸大量虾池鱼塘的污水及废物入海使近岸海域受到一定污染,某些底栖动物生存受到危胁,不但种类减少而且数量及生物量也下降(表6)。

表6 底栖动物数量及生物量

根据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方程式经计算结果,认为多样性指数在1以下为重污染区,1~3为中污染区,3以上为清洁区。经计算清澜新源路口和梅山角头顶近岸海域多样性指数在1以下,为重污染区。而石梅湾多样性指数在~之间为中污染区。由此说明虽然石梅湾近岸未开展水产养殖业,但石梅湾附近4~5km以外也有虾池废水排放,使石梅湾也受到间接影响(表7)。

表7 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表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我省近岸海域开展大规模海水养殖,大量不加任何处理的废水直接排海,对近海水域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海洋生物数量增加,种类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特别值得指出的是由于养殖业废水含有大量有机物营养成分氮、磷等元素,将会促进近海藻类大量繁殖。在所调查的清澜新源路口和梅山角头顶水域藻类数量已达到或超过富营养化阈值,如果不注意,当遇到适合的条件,暴发海水赤潮将是不可避免的。

我省高位池养虾废水都是采用沟渠岸边的排放方式,这既对沙滩景观造成严重污染,又未充分利用海洋的环境容量,使污染物集中在海岸带200m左右的区域,将造成更大的污染。而且,取水点离排污口一般都在100m左右,养殖废水受海水涨退潮的作用,很容易扩散到100~200m的距离,造成自身污染,使我省赖以发展养虾的环境优势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目前的养虾方式缺乏可持续性。

污染地下水,并造成地下水咸化

据调查结果显示,前几年修建的高位池,虾塘四壁和塘底大多无防渗漏设施,进水主渠道和排水主渠道上开口过多,在进水或排水期间,经常发生多处大面积溃漏,造成部分农田盐碱化和饮用水源的污染。如琼海市谭门镇谭门村九桶100亩虾塘对九桶部分农田和附近孟子园等村水井水质的污染,农田已盐碱化,不适耕种,水井已不宜饮用,1998年10月部分村民多次到琼海市政府上访。

近年新建的高位池基本上都采取了防渗漏措施,池周筑水泥壁,池底铺塑料薄膜,但高位池水体向外界渗漏仍然存在。调查显示,大部分高位池附近地下水水质氯化物浓度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小于250mg/L),但还有一些高位池附近地下水水质盐度和氯化物浓度值较高。如陵水县长城乡点位,氯化物×103mg/L;三亚市林旺镇江海养殖场,盐度‰;三亚市林旺镇康禾养殖场,盐度‰;乐东县尖峰镇龙沐湾养殖场,盐度‰;乐东县佛罗镇太阳城养殖场,盐度‰。1999年1月,临高县美夏乡博纵村和扶提村村民反映,村里大部分手摆式水井水质咸化,不能饮用。调查监测显示,博纵村距东侧东英高位池海水养殖场200m处的地下水盐度为%,是对照点(距养殖场500m以上)地下水盐度的44倍,200m处地下水氯化物为×104mg/L,是对照点地下水氯化物的95倍,超国家地下水水质Ⅲ类标准43倍;扶提村距西侧橡源高位池养殖场200m处的地下水盐度为%,是对照点地下水盐度的56倍,200m处地下水氯化物为×104mg/L,是对照点地下水氯化物的36倍,超国家地下水水质Ⅲ类标准55倍。

破坏旅游资源

文昌冯家湾一带聚集了数十家海虾种苗场,养殖污水均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入海,使沙滩与海水受到污染,并直接影响到麒麟菜与珊瑚礁的生长。经最近考察发现,该近岸珊瑚几乎全已死亡,已无开发潜水旅游价值。尖峰岭国家公园辖区内的乐东岭头湾,与尖峰岭山海相连,是我省开展滨海旅游与森林旅游结合最理想地区。但由于岭头湾海岸多处防风林被高位池取代,使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失去了将蓝色旅游与绿色旅游相结合的机会。

水土流失、土地荒化(沙化)和港湾淤积

水土流失

自然条件下,海岸带地势平坦,水流缓,对地表土层冲刷小,水土流失程度低,除河流三角洲地区河岸侵蚀崩塌,造成局部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之外,其他大部分地区水土流失的发育程度均较低。

近年来随着海水养殖业的高速发展,在海岸带砂堤砂地上修建大量的高位养殖池,砍伐海防林和灌木丛,植被破坏程度较为严重,使得水土保持能力降低,地表水流对土壤松散土层进行直接冲刷,在水流搬运作用下,发生水土流失。修建于砂堤砂地上的高位养殖地,均采用就地开挖、就地堆填的施工方式,池塘内开挖出的土方就地堆积于四周,形成池塘堤坎,坝体未经任何处理,表层土体松散坡度陡,在雨水冲刷作用下,易形成水土流失。

据有关资料分析,沿海集中修建高位养殖地的岸段,近年来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淹漫耕地、农田,淤积河道、海湾等。对周围环境构成一定危害。在养殖规模较大的文昌高隆湾、琼海市长坡、万宁市神州半岛、陵水县新村港湾、三亚市梅山等地沿海海域形成泥砂淤积,对浅海地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大。

土地荒化(沙化)

沿海砂堤砂地土壤颗粒含量少,有机质、腐殖质含量低,土层透水性强,贮水性差,植物生长条件较差。在自然条件下,沿海砂堤砂地主要生长木麻黄、野菠萝、灌木丛等,草类植物稀少。由于在砂堤砂地修造养殖地,需砍伐树木,对植物破坏

较大,造成地表沙丘裸露,在海风吹扬作用下,沙丘向内陆移动,填埋农田、作物,土壤表层粘土、有机质、腐殖质等被海风吹走,残留中粗砂、粉细砂、半粗砂等砂粒于地表,导致土壤肥力降低,植物或农作物生长困难,形成土地恶化(或沙化)。据海岸海水养殖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资料分析,在沿海海水高位养殖区近年来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土地荒化(沙化),其面积约为高位地面积的20%~25%。海南岛东部沿海气候湿润,降雨量大于蒸发量,植物生长条件较好,荒化土地易于复垦;但西部沿海干燥,蒸发量大于降雨量,植物生长条件较差,荒化土地难于复垦。

港湾淤积

港湾淤积是由于海湾周围及河流上游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泥沙高,湾内海水流通不畅所引起。近年来在沿海砂堤砂地开挖高位养殖池和在海湾内进行网箱养殖所引起的港湾淤积主要分布于东澳小海、神州半岛海叉、新村港湾等地内海海湾。

在东部海岸的神州半岛海叉和小海,因近年来在砂堤上大规模开挖高位养殖池,造成大量流沙排入附近海叉(或小海),使得海叉和东澳小海形成严重淤积,造成神州半岛海叉出海口地带船只不能经海沟驶入内海。在东澳小海和新村港湾,由于在湾内进行大面积的网箱养殖,堵塞湾内进出潮水通道,造成海水补排不畅,淤积严重。由于海湾淤泥质、腐殖土增加,海水含氧量降低,已多次发生鱼类大批死亡的严重事件。

破坏矿产资源

海南岛海岸线分布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据已有地质资料统计,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钛铁矿、锆英石、独居石、玻璃用砂等。钛铁矿、锆英石、独居石矿矿产主要分布在文昌、琼海、万宁、陵水、三亚等的环东海岸;玻璃用砂矿矿产主要分布在儋州、昌江、东方的环西海岸。据统计,至2000年底止,海南省钛铁矿矿产产地25处,其中,大型3处、中型9处、小型13处。保有储量12826837(矿物)吨,在全国排在第3位。潜在价值亿元,占海南省全部矿种潜在总值的%;锆英石矿产产地28处,其中,大型3处、中型6处,小型19处。保有储量1176481(锆英石)吨,在全国排在第2位。潜在价值亿元,占海南省全部矿种潜在总值的%;独居石矿产产地6处,其中,型5处、小型1处。保有储量12137(独居石)吨,在全国排在第16位。潜在价值亿元,占海南省全部矿种潜在总值%;玻璃用砂矿产产地8处,其中大型6处、中型2处。保有储量67885万吨,在全国排在第1位,潜在价值亿元,占我省全部矿种潜在总值的%。上述4种矿产的潜在总值占海南省全部矿种潜在总值的%。

分布在本岛海岸线上的钛、锆、独居石砂矿,易采易选,为海南省矿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开采条件以及开发潜力。

由于海水养殖场建在矿体表层至地下3m深度范围内,破坏矿产资源和压覆矿产资源。

丰富的盐业资源受到破坏。海南岛的海水晒盐主要分布于本岛的西南和南部岸段,有3大盐场:莺歌海、东方和榆林亚盐场。由于盐业不景气,晒盐场改为海水养殖场,造成盐的产量减少。同时,养殖场排泄的污水又污染了晒盐的海水,造成盐的质量下降。

海岸线向内陆迁移

海南岛东西部沿海主要以砂质海岸为主,沿海岸线分布有宽窄不一、高低不等的砂堤,早期砂堤上生长着茂盛的野菠萝、灌木丛、仙人掌、椰子树、木麻黄等根系发达的树种,对砂堤具有良好的固沙和防冲刷功能;浅海地带生长的大片珊瑚礁则能够有效地消减海浪或风暴潮对岸边的直接侵蚀、冲刷,起到保护岸边的作用。因此,早期的砂质海岸抗侵能力较强,且较为稳定,海岸沙堤不易崩塌后退。海岸砂堤与浅海珊瑚礁共同构成了砂质海岸的天然屏障,使砂质海岸长期以来基本保存完好,岸线变化较小。

近年来部分砂质海岸侵蚀、崩塌较为严重,据调查资料分析,在海水养殖业较为发达的锦山、高隆湾、和乐、黎安、藤桥、梅山、板桥等地均有不同程度的侵蚀,年侵蚀速率在5~10m,局部岸段达15m以上(表8)。造成海岸侵蚀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海湾内人类活动加剧,浅海及海湾地带网箱养殖业发展迅速,水质受到污染,造成浅海珊瑚礁的大量死亡,使海浪(或风暴潮)直接冲刷作用于岸边,造成海岸崩塌退后;此外,由于修建高位养殖池,海岸砂堤被开挖或推平,破坏严重,砂堤上生长的防护林、野菠萝、灌木丛等被大量砍伐,使得海岸砂堤变成松散沙丘,造成海岸易发生侵蚀崩塌,导致海岸后退。

表8 海水养殖造成海岸侵蚀主要岸段一览表

4 建议与对策

海南岛具有漫长的海岸线、砂质海岸和海湾,浅海滩涂资源丰富,阳光充足,水温高,具备大规模发展海水养殖业的独特地理条件。在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的同时,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做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与对策。

(1)科学规划、严格控制。目前全省及三亚、文昌的海洋区划(规划)和万宁市的虾业发展规划,都还是粗线条的,没有对很多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科学的论证,还不能作为实施养虾计划的最终依据。因此,必须编制详细规划,在详细规划中,应综合考虑林业、旅游、海洋、环境、矿产、工业、农业、港口以及养殖业中的现在及未来发展的相互关系和影响,进行必要的模式计算和分析,明确提出养殖布局、废水的处理方法、处理强度、排污方式、排污口和取水点的位置、污泥处置,以及防风固沙的对策等可行方案。要把全海南岛当作一个整体,从战略上、从动态上,开展我省海水养殖业的环境影响评价,为我省海水养殖业规划提供技术依据。

(2)规范建设、规模开发。积极引导企业、农村集体进行海水养虾的规模开发,集约发展,鼓励公司加农户,村集体加农户的合作开发方式,减少农民、个体户的无序开发活动。

(3)严禁在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敏感区挖塘搞养殖。在自然保护区内的虾塘要坚决退塘还林。对饮用水和农田产生污染的虾塘,必须停产治理,凡不能取得满意治理效果的也必须退塘还林。

(4)要加大执法监督力度,严肃查处环境违法案件,必要时对一些破坏生态的案件进行曝光,警示教育。

(5)加大环境资源的监管力度。合理安排对虾塘的排水方向,严格控制养殖废水排放量、污染物总量及浓度。对养殖废水足额征收排污费。要加强巡逻,并发动群众举报,坚决刹住擅自挖塘养殖的违法行为。

(6)加强海水养虾的科研开发,提高污染防治能力。引导并鼓励和促进养殖知识与技术更新,采用少用水、少用药、少换水、少排放的技术,选用抗病品种,在饲料中增添植物蛋白质等,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环境。要实施科学轮养、混养模式。通过虾、蟹轮养,充分利用对虾耐高温、青蟹耐寒的季节优势,有效防止两造重养造成的病害。另外,在饲养青蟹时,混养江蓠,一方面利用江蓠来分解和吸收螃蟹排泄物和残留投料,有效地克服水质污染问题,另一方面,又可充分利用虾塘,提高虾塘单位产值。引进过滤海水防病养虾系统,使用抽取过滤后的清洁海水养虾,从而克服高位养虾和海水加淡水养虾等模式存在的环境污染、养虾周期长和经济效益偏低等缺点。

(7)加强养殖全过程的产品质量保证,引导发展绿色海产品。

(8)强化公众参与,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生态保护公众参与,接受公众监督,特别是对涉及农民土地等切身利益的海水养虾项目,通过广泛和有效的公众参与,合理利益分配,减少负面影响,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强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可持续发展观点,提高人们的法制意识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庞义春等.广东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海南岛岸段工程地质报告.广东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大队地质矿产专业队,1986

[2]庞义春等.广东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海南岛岸段水文地质报告.广东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大队地质矿产专业队,1986

[3]赵达迎,林化等.海南岛海岸带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报告.海南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2004

[4]岳平,符致钦.海南岛海岸带(典型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海南省国土资源厅,2002

Influence of Mariculture on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n Coastal Zone Hainan Island

Xu Zhongsheng, Xue Guicheng, Xia Changjian

( Hainan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 Haikou 570206)

Abstract: Coastal beaches' resource is rich in Hainan island , developing seawater breeding has exceptional advantage,this text combines coastal area seawater breeding ' developing conditions, economic benefits, the way of breeding and developding tendency in Hainan island, analyses the environmental geological problems, harms to red woods and green leather forest brought by seawater breeding; studing the reasons of sea defencing forest'damage , coast tap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seawater pollution, underground water pollution and salty melt) , water and soil' erosion and land wasteland melting (desertification) , harbour silting up , land salinization, coast erosion and minerals and travel resource' damage caused by seawater breeding, putting forward a few suggests 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of coordinative development between seawater breed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s.

Key words: Coast tape; Seawater breeding; Geological enviroment; Environment protections

291 评论

相关问答

  • 畜牧养殖论文参考文献

    随着畜牧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兽医行业的发展也应该不断的加强。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畜牧兽医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畜牧兽医体系逐渐得到完善,为我

    北京宇盛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有关海水养殖论文参考文献

    浅谈观赏渔业对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摘要】观赏渔业是一种以渔文化为主体的的新型经济形态。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近几年来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长足的发展,许多地区因

    没腰的麦兜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有关养殖的论文题目

    渔业范围太大,只能针对某种鱼类养殖试验来写,题目可以"某鱼人工繁殖试验"、“某鱼安全越冬试验”、“某鱼高产养殖技术探讨”等。

    jimmy吉米吉米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观赏鱼养殖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观赏鱼的发展前景 推荐 下载阅读CAJ格式全文 下载阅读PDF格式全文 【作者中文名】 甘日昌; 【作者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武汉; 【文

    多儿的妈咪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水产养殖论文方向

    下面的题目都很好,主要是有创新。跟你一个专业,写的《水产养殖中有效强化鱼病防治工作的措施》,当时那个痛苦啊,还好师兄给的文方网,专业的就是不一样,很快就Ok了转

    robert8727500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