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71

嘉定美食客
首页 > 学术论文 > 庞德地铁车站赏析论文文献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默默一个人旅行

已采纳

《〔美国〕庞德·在一个地铁车站》经典诗文赏析

人群中这些幻影般闪现的面庞;

湿而黑的树枝上花瓣片片。

(赵洁陆 译)

在美国意象派诗人中埃兹拉·庞德对东方文化的兴趣最浓,研究最深,介绍最多。他不仅翻译、改写过不少中国古典诗歌,也仿照日本俳句的形式写过一些小诗。这些具有东方特色的诗歌以其“意象和技法的新鲜气息”为美国意象派诗歌理论和创作注入了极大活力,使美国诗坛“大为改观”。 《在一个地铁车站》便是庞德所写的俳句式小诗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也是公认的意象派诗歌的压卷之作。

全诗只有两行,但它却经历了漫长而有趣的孕育过程。一天,庞德从巴黎协和大街附近的地铁车厢里出来,在车站昏暗的灯光下他突然发现一张张美丽动人的女人面庞闪动在黑压压的人群中,恰似一些柔嫩的白色花瓣在微风细雨中飞舞。这一瞬间的美感经验在诗人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整一天诗人都在思索着能与他那一瞬间的赏心悦目的感觉相应的字眼。直到那天晚上当庞德回到雷纳德大街九十二号的寓所时,他才“突然找到了表达方式……,不是用词语,而是用斑驳的色彩。……在那种情况下,色彩是最基本的颜料,我想那是我最初意识到的适当的同等手段。”然而庞德毕竟是一位诗人,他还是得以文字为媒介来表达他的感受。当晚,他写成一首三十行的诗,便随即又毁了它, 自认为那只是“二等强度的作品” (a Work of se-condary intensity)而已。半年之后,庞德把那首诗压缩到十五行,但仍觉得不够味,没达到他最初体验到的感情强度。一年之后,庞德才写出我们现在读到的这首俳句式的诗。据说这还多亏了他的法国籍英国朋友维克多·皮拉尔给他讲过的一件趣事:有一次皮拉尔与一位日本海军军官在雪天漫步于伦敦街头,突然他们发现雪地上有一串小猫跑过后留下的爪印。那位日本军官马上根据这一情景作了首俳句式的诗:

“雪地上那只小猫的脚印;

梅花朵朵。”

这首诗充分体现了庞德的意象主义的美学取向,即“不把意象当作装饰,意象本身就是语言”。在反复的修改过程中,诗人删掉了一切多余的词语,直接以意象去激发读者的想象并让读者自己把这些想象所唤起的意义进行叠加与组合,使这首诗取得了凝练而又空灵的效果。诗中第一行的“面庞”与第二行的“花瓣”虽然是两个迥然不同的意象,但是两个意象一旦“叠加”起来便形成了相互映衬、相互加强的比喻。最后这两个意象在读者心中融为一体,成为一个新的意象复合体。这样,有限的、感性的、具体的意象便具有了无限的、理性的、抽象的内蕴。通过这种意象叠加的技法,诗人生动、准确地再现了他走出地铁车厢的那一瞬美感经验:一个阴沉沉的雨天,地铁车站上人群熙攘,突然黑压压的人群中闪现出了一张张光辉、美丽的面庞。然而她们的出现只是幻影般的一闪,很快便消失在昏暗的背景中了。这使诗人联想到风雨中飘落在又黑又湿的树枝上的花瓣,它们不同样会很快凋谢和飘零吗?诗人似在感叹现代城市生活中美的短暂易逝。

(赵洁陆)

209 评论

北条真理

赏析如下:

《在一个地铁车站(美国诗人庞德著)》中诗人故意留下的空白,就是为了让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主动去填补,“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一句,既有色彩上的突出对比,视觉形象非常鲜明,因其非常具体可感而给读者以较大的冲击力。

将地铁车站的人群与湿黑的枝条这两个都令人感到冷漠、压抑的意象相类比,还将几张神采焕发的美丽面孔与花瓣这两个令人赏心悦目的意象相叠加,两两对应、互映,颇似一幅印象派的画作,在非逻辑的跳跃中造成情意的含蓄隐晦。

作品特色

《在一个地铁车站》这首诗充分体现了庞德的意象主义的美学取向,即“不把意象当作装饰,意象本身就是语言”。

诗中第一行的“面庞”与第二行的“花瓣”虽然是两个迥然不同的意象,但是两个意象一旦叠加起来便形成了相互映衬、相互加强的比喻。最后这两个意象在读者心中融为一体,成为一个新的意象复合体。

105 评论

肥嘟嘟的哲妈

一、始于意象而终于意象 庞德是西方现代意象派诗人的代表,他的意象性在这首诗中非常突出,具体表现为意象单纯性与意象丰富性的结合。 先说意象的单纯性。面孔、黑色枝条、花瓣,仅此而已。不像其他诗人那样描绘密集的意象群,给人“扑面而来”的全是意象的感觉。 再说意象的丰富性。其一是感觉意象化,或意象感觉化。试看这几个意象,有诉诸视觉的,如人群中的面孔、枝条上的花瓣,都是眼目所见;也有诉诸触觉的,“湿漉漉的黑色枝条”就是在视觉之外隐隐地透出触觉,那是一种特殊的怪异的感觉。其二是让意象流变,由现实意象转换生成臆想意象,“人群中这些面孔”是现实意象,“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是臆想意象,前一个意象是现成的,撷取的,后一个意象是虚无的,创造的,后一个意象以前一个意象为依托。其三是创设背景凸显意象,“人群”成为“这些面孔”的背景,“枝条”成为“花瓣”的背景,有如西方的油画,背景暗淡,笔道粗略,而物体鲜明。 总之,这首诗完全意象化了,起句突出意象,结句也突出意象,两句之间有思维的落差或者说思维的跳跃,代表思维活动的前后两个阶段,在现实中平常人那里表现事象—→事理的过渡,而在庞德这里表现为意象—→意象的进程,即意象派诗的跳跃式思维,这是纯粹的形象思维。二、诗心跳荡产生模糊 诗心怪异是现代派诗的特点之一,尤其在这首诗中,意象玄妙,句意悬隔,更增添了诗意的模糊性。 不光是每句诗的本身意义不明确,而且两句诗组合在一起意义取向正是相反。究竟是什么样的面孔?居然像幽灵般显现?问题是诗人把这些面孔说成幽灵、鬼怪的一样,是何用心?不能理解为诗人所在国度所在民族里,鬼怪、幽灵是与人亲和的,带来吉祥的,而应理解为它的反面。那么,这些面孔如鬼怪、幽灵般显现,是不是不祥之物? 但第二句把人群暗喻为湿漉漉的黑色枝条,把这些面孔暗喻为许多花瓣,其中花瓣之喻,在世界各民族中都应是美好的、鲜艳的、亲切的,似与鬼怪之喻、幽灵之喻取意相反。也就是说,只看单句不会有疑虑,两句放在一起疑窦顿生。如果把第一句看成被诠释句,把第二句看成诠释句,那么诠释与被诠释之间龃龉不合,造成读者试欲沟通诗作的本意、诗人的创作真意联系的障碍。 建立不可把捉的思想雕塑,或布置不可见底的思想深渊,让读者产生理解的沟坎、陷阱,这就是现代派诗尤其是意象派诗的主要特点,也是这首诗让广大读者难读难解的主要原因吧。 三、形象互映产生意义 按理说世上没有不可解的诗,只是依据解诗者的主观取向,所解各显神通。不过解读现代派诗确实是艰难的,诗人披露的或许是冰山之一角,大量的意义沉没于背后的暗箱之中,这冰山下的丰富意义,有诗学意义、文学意义、美学意义、社会学意义、文化学意义和哲学意义等,而不是像以前只从审美的角度来解读作品那样单一和贫乏。 我们假设这首诗两句之间既有意义沟通的屏障,又有意义沟通的桥梁,那么我们凭什么越过这沟通的桥梁,抵达意义的彼岸?现代派诗的“真意”有如康德所谓“物自体”,它隐蔽在现象的背后,是神秘的、“不可知”的,人的感觉不能抵达,只能凭借想像力来把握它,转换成阅读鉴赏用语也就是猜读,所以下面对诗的体认、领会都是想像性的、纯主观性的,未必合于诗人当初的命意。 我们先借助于诗人自己的现身说法来把捉诗作的命意:1913年的某一天,庞德在巴黎协和地铁车站下车,突然间,“看到了一个美丽的面孔,然后又看到了一个,又看到了一个,然后是一个美丽儿童的面孔,然后又是一个美丽的女人”,再然后呢?是31行诗,一年后浓缩成现在的两行诗。这一则材料非常重要,让我们看到这首诗(其实是第一句诗)是怎么产生的。 但是如果仅限于此,诗意的挖掘似未完成,还有诗人的感情倾向呢?诗作的时代意义呢?仍无从知晓,于是我们发现这首诗的一个重要特点:意象鲜明而情意隐晦。事实上诗作是不可能情意空洞的,正如意大利克罗齐所说:“没有意象的情感是盲目的情感,没有情感的意象是空洞的意象。”不妨从诗的中虚实形象的对应、互映来发挥我们的想像力,漫溯诗心的渊底。前面说了,第二句诗是对第一句诗的诠释,那么第二句诗中所提示或所造成的感觉和意义就非常重要了。花瓣,暗喻美丽的面孔,好像中国古诗也有类似的用法;黑色枝条,暗喻人群平庸凡常的粗鄙丑陋的身形和面孔。如此一来,一美一丑,一褒一贬,诗人的爱憎倾向、好恶态度已经有所暗示了。 可是,我们还应该凭借自己的想像力往更深处挖掘,似可感悟到,正如美丽的面孔幽灵般显现又飞逝一样,现实生活中的美好现象和人的美好感觉稍纵即逝;正如美丽的面孔只显现给留心体察的人们一样,现实生活中的美需要人们用欣赏的眼光来发现;正如花瓣长在粗鄙丑陋的枝条上一样,现实生活中的美往往生长在丑与恶的土壤上,美与丑恶对比鲜明,它们贴得太近,甚至彼此互为依存;正如花瓣给人欣喜、亲和的感觉,湿漉漉的黑色枝条给人恶心、厌烦的感觉一样,现代社会给予人的是强烈的感觉冲击,而且感觉是正面负面的落差是极大的。因此我们说,“一个地铁车站”是一个特殊环境,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缩影,它集中地呈现了现代社会的种种事象,但在大诗人庞德的眼里被提纯了,他只看到两个字:“美”和“丑”。这是不是庞德站在地铁车站川流不息的人群中的复杂感受?至少是读者凭借想像力猜读到的感受。

211 评论

天使宝贝的

在一个地铁车站文/ 庞德(美国)庞德(Ezra Pound)原文: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诸种译文:1.在地铁站人潮中这些面容的忽现;湿巴巴的黑树丫上的花瓣。(罗池)2.地下车站人群中幻影般浮现的脸潮湿的,黑色树枝上的花瓣(钟鲲)3.地铁车站人群中这些脸庞的幻影;潮湿又黑的树枝上的花瓣.(成婴)4.在伦敦的地铁车站里这些脸的幻影在人群中,一条潮湿的、黑色枝干上的点点花瓣。(李德武)5.地铁车站人群中这些面庞的闪现;湿漉的黑树干上的花瓣。(赵毅衡)6.在地铁车站这几张脸在人群中幻景般闪现;湿漉漉的黑树枝上花瓣数点。(飞白)7.地铁车站人群里忽隐忽现的张张面庞,黝黑沾湿枝头的点点花瓣。又:人群中这些脸庞的隐现;湿漉漉、黑黝黝的树枝上的花瓣。(裘小龙)8.在一个地铁车站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又:地铁车站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湿漉漉的黑枝条上朵朵花瓣。(杜运燮)9.地铁站里出现在人群里这一张张面孔;湿的黑树枝上的一片片花瓣。(张子清)10.在一个地铁车站这些面孔似幻象在人群中显现;一串花瓣在潮湿的黑色枝干上。(江枫)11.地铁站上这些面庞从人群中涌现湿漉漉的黑树干上花瓣朵朵(郑敏)12. 人群里这些脸忽然闪现;花丛在一条湿黑的树枝。(流沙河)13. 人群中,这些面孔的鬼影;潮湿的黑树枝上的花瓣。(余光中)14. 人群中千张脸空的魅影;一条湿而黑的树枝上的花瓣。(洛夫)15. 这些面孔浮现于人群;花瓣潮湿的黑树枝(颜元叔)16. 在群众中这些脸的魅影;花瓣在一根濡湿的辚树丫上(李英豪)17. 在这拥挤的人群里这个美貌的突现;一如花瓣在潮湿里,如暗淡的树枝(周伯乃)18. 人群中一张张魅影的脸孔湿黝枝干上片片花瓣(张错)19. 地铁车站人群中隐现的张张面孔,潮湿黑枝上的朵朵花瓣。(秦堤)

162 评论

相关问答

  • 地铁车站施工论文参考文献

    地铁车站军用梁铺盖法施工设计_杨伟新_建筑施工_建筑中文网采用道路两侧倒边铺设加强型单层六四式军用梁铺盖法明挖施工方案进行地铁车站施工,达到交通不断路的目的。通

    始终不遇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地铁车站火灾应急方案的毕业论文

    地铁消防安全设计案例 案例一:上海城市地铁消防设计解决方案② 上海地铁车站消防系统 地铁车站的消防设施:主要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水消防系统、化学灭火系统、

    我还是杰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地铁车站结构设计毕业论文

    轨道交通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义献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那么,轨道交通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呢?下面我为大家收集一些优秀的范例,大

    赤影妖妖艾可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军用汽车论文参考文献赏析

    可以上汽修网站上找找,查查资料,参考,最好是自己写。

    已然晕菜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地铁车站建筑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毕业前最后一个重要学习环节,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它既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又是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而且

    haorantaba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