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32

多来A梦A梦
首页 > 学术论文 > 现代科技概论论文模板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chen251791802

已采纳

现化通信技术给我们带来方便太多了,从以前为了传输信号用的风火台点狼烟到现在用电话和手机。从以前亲眼看到几百米景物到现在电视捍几千米几千公里里景物。从一个人讲话小范围几十人听到现在几万人或几亿人都能听的音视。从人记录信息甲骨文到现在计算机打印等

276 评论

草心草心丶

从某种程度上讲,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一部科技进步史。从农业文 明到工业文明乃至现代文明的历史轨迹,可以清楚地看到,科技进步是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科学技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 要》明确提出了对国家前途和命运具有深远影响的两大战略:一是科教 兴国战略,二是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两大战略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 高度相关的。本文试图回答科学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并 就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政策作了初步探讨。 一 科学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 (一)科学与技术的内涵 根据《辞海》的解释,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 科学的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而技术则泛指 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 。[1] 根据上述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科学是一种“纯”知识。所谓“纯” 指的是这种知识一般不考虑直接的生产应用,不能直接用于生产,特别 是不解决如何把生产要素投入转化为产出的问题。而技术则是人类在生 产实践中应用的知识,是关于如何把生产要素投入转化为产出的知识。 可见,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手段,技术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手段。在英 文中,人们常把科学称作“Know—what”,把技术称作“Know—how” ,也就是说,科学要回答的是“怎么回事”,而技术要回答的是“怎么 做”。因此,科学和技术的根本区别在于,技术具有在生产实践中的“ 应用性”,科学则没有。 但是,科学与技术是两个既有本质差别又有内在联系的概念。在现 代,随着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的趋势日益加强,科学和技术已成为 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常常使用“科学技术”这一复合名词。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权威定义是1978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 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 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 联合国国际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环境统计处主任彼德•巴特姆斯于19 89年10月写了《可持续发展概念模式》一文。该文分析了限制可持续发 展的三个因素:一是自然资源供给能力的削弱;二是处理(或吸收)废 物和污染物质的功能的削弱;三是环境的代价和受益分配不公。[3] 巴特姆斯的分析实际也告诉我们,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可以概括为三 个: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环境目标。经济目标就是要求维持自然资源 的供应,实现经济的适度发展和效率。社会目标就是要求维持对自然资 源和环境服务的公平分配,包括代内的公平(国内的公平与国际的公平 )和代际的公平。环境目标就是要求维持适度的环境质量和环境服务, 增强环境对污染物质的吸收能力。 上述三个目标之间是相互制约、对立统一的关系。可用图1 表示它 们之间的关系。 (附图 )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必须是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因 此,有的学者将可持续发展表述为下列等式:[4] 可持续发展=经济适度发展+保护生态稳定+促进社会平等 与上述目标相对应,评价一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程度,也应采取包 括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环境指标在内的综合指标。 (三)科学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 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在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制约可持续发展 的因素很多,但归根到底,关键的制约因素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不仅 影响到经济发展,它还影响到社会的发展与环境发展。因此,科学技术 在可持续发展中居于核心地位。这种核心地位可用图2加以表示。 (附图 ) 图2表明,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之间、社会目标与环境目标之间、 环境目标与经济目标之间、经济目标与科学技术之间、社会目标与科学 技术之间、环境目标与科学技术之间都是双向的关系。前三个关系反映 的是可持续发展的协调性,后三个关系主要体现科学技术在可持发展中 的作用及制约因素。 二 科学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发展。在这个系统中主要应考察的因素有 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等。科学技术的作用也就是它如何作用于这些 因素上,它起到怎样的功能。 (一)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所谓技术进步是指:(a )给以同量的投入可能生产更多的产出( 或相同,用较少的一种或多种投入量得到同量的产出);或(b )现有 产品质量已经改进;或(c)生产出了全新的产品。[5] 通俗地讲,技术进步就是科学技术和组织管理方面的改进,技术进 步使劳动力和资本的效率提高。这就是说,技术进步使资本和劳动这两 种生产要素任一给定投入量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比以前增加,或者说,生 产等量产品所需要的投入量比以前减少。如图3所示,[6]技术进步使劳 均生产函数f[,0]向上移动到f[,1]。 (附图 ) 图3表明,由于技术进步,即使资本/劳动比率(K/L )保持不变 (如k[,1]),劳均产出(Y/L)也能不断增加(从A点上升到B点)。 或者,由于技术进步,要获得同样的劳均产出(如y), 资本/劳动比 率可由k[,1]减少到k[,2]。 如果从经济发展的动态过程来看,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了资源配 置的效率,从而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展。如图4所示。 经济发展是靠要素投入(资源投入)和广义的技术进步(包括一切 非资源因素所起的作用)推动的。从理论上说,要素投入量的增长是有 限的,而技术进步可以是无限的。所以在面临资源约束的情况下,必须 从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化为集约型增长方式,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以保 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 (附图 ) (二)科学技术与人口问题 人口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人口数量;二是人口质量。这两个 方面都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 人口数量过大,人口急剧增长不仅造成对各种自然资源的压力,而 且也造成对环境的压力。对于前者,正如著名人口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所 说的:“人口增殖力,比土地生产人类生活资料力,是无限地较为巨大 。人口,在无所妨碍时,以几何级数率增加。生活资料,只以算术级数 率增加。略有数学知识的人,就会知道,与后一种力比较,前一种力量 是怎样巨大。”[7]这就是说, 人口必然地为生活资料所限制,要实现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合理的结论便是:人口增殖必须同人类生活所 必须的生活资料的增加保持平衡。作为对策的重要方面就是控制人口数 量。而控制人口数量要以科技进步为前提。 人口剧增对环境的压力的描述的极端典型是罗马俱乐部的报告《增 长的极限》。这个报告的主要论点是:人类社会的增长由五种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的发展趋势构成。这五种趋势是:①加速发展的工业化;② 人口剧增;③粮食短缺和普遍营养不良;④不可再生资源枯竭;⑤生态 环境的日益恶化。它们的增长都是呈指数型的。人口的增多和人均生活 水平的提高,需要更多的粮食和工业产品,从而耕地的需要量和工业生 产量也以指数增长。由于工业的发展,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量越来越大, 排入环境的污染物质越来越多。污染是人口和工业双重作用的产物,因 此其增长速度比后两者更快。地球的有限性使这五种趋势的增长都有一 定的极限,如超过这一极限,后果很可能是:人类社会无可挽救地突然 瓦解。[8]。 《增长的极限》的结论是悲观的,幸好他们所考察的模型没有充分 考虑人类智慧的无穷力量,即科技进步的力量。如果考虑科技进步这一 因素,也许就能变悲观为乐观,人类仍有希望找到“生存的篮图”。 人口质量与科学技术的关系一方面表现在如何通过技术进步保证优 生优育,但更重要的是反映在如何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用现代科技 知识武装人,提高劳动者素质。科学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是 通过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作用而实现的。劳动力的素质至少 应包括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应付技术变革的能力。而这两个因素都与 科学技术密切相关。这是因为,现代的生产技术主要是由掌握了先进的 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者创造出来的。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也有赖于从 事科学技术和生产活动的劳动者对更新、更高层次的科学技术的探索和 掌握。在现代社会,接受教育已成为获得对新技术进行探索和创造所必 需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主要途径和必要手段。而且,应付技术变革的能力 ,也有赖于接受教育和培训。因此,在可持续发展中,人口是中心,教 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 (三)科学技术与资源利用 资源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资源概念,是指自然界及人类 社会中一切为人类有用的资财,它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社会资源 包括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又可细分为实物资源和环境资源 。这里所指的资源是指最狭义的资源概念——实物资源,它包括生物资 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等。[9] 相对于人类对资源的无限需求而言,资源的供给是受到严重的限制 的,主要包括资源数量的限制、质量的限制、时间的限制、空间的限制 、结构的限制、资金的限制和环境容量的限制等。[10]除了上述因素外 ,还有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科学技术。科技进步可以使上述限制不受限 制。科学技术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科技进步可使几年前人 们还难以想象其利用价值的自然物成为今天宝贵的资源,这为人类突破 资源供给的限制带来了希望。另一方面,科技进步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 效率。我国的资源状况决定了我们的经济不能走高耗、浪费、粗放经营 的发展道路,而必须选择低耗、节约、精细经营的发展道路,其核心是 建立一个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 (四)科学技术与环境保护 科学技术对环境的影响,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倾向。一种倾向是 科技悲观论,认为生态环境破坏、世界性的环境污染问题是科技进步带 来的负效应;生态危机是“技术圈”对“生物圈”的冲击,新的科学技 术会毁坏地球,危害人类生存。另一种倾向是技术主义,认为一切环境 问题只要有科学技术就能彻底解决。两种倾向各执一端。笔者认为,既 不能低估科学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又不能忽视科学技术本身也要 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全面认识科学技术与环境问题的关系应从如下几 个方面加以考察: 1.环境问题的根源是科学技术落后。首先,科学技术落后是自然生 态破坏的内在机制。事实表明,落后的科技水平导致落后的生产技术和 生产方式,使自然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其次,科学技术 落后是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生产技术水平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就高 ,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数量相对就少;反之,生产技术水平低,资源 能源的利用率就低,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数量自然就多。最后,科学 技术落后是环境经济决策失误的直接症结。 2.环境保护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这是因为,第一,科学技术在认识 环境污染方面已经作出了重大贡献。没有环境化学和分析化学的产生, 就不可能很好地认识环境污染物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及影响。没有近代生 态学的诞生,就不能深刻认识生态破坏的危害。人们将环境问题提到战 略高度加以重视,应归功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二,科学技术在治理环 境污染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生物工程技术、膜分离技术、高梯度磁分 离技术、遥感技术、核技术、活性炭技术等新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广泛 运用,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第三,依靠科技进步解决 环境问题有着巨大的潜力。我国目前资源利用率不高,能源浪费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依靠科技进步,通过技术改造,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对资源能源的消耗,有着巨大的潜力。 3.依靠科技进步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途径。第一,大力研究、引进 、开发、推广环境保护科学技术。这包括:加强无废、少废、节能、节 水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究、引进和推广;开发符合国情的污 染治理技术和生态破坏恢复技术;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加强环境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研究;加强全球环境问题研究和国际 环境保护科技合作。第二,努力发展环境保护产业。环境保护产业是一 个新兴的产业,它是环保行动的必然产物。发展环保产业,是依靠科技 进步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手段之一。 (五)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 科学技术不仅对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而且对人类的精神文明和社会发展也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1.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变革力量。人类社会的每一次科技进 步都推动了社会的文明进步,社会的文明程度与科技水平成正比。科学 技术可以帮助实现正确的领导和管理,影响着社会的政治生活。科学技 术进步可以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促进人们社会关系的调整。科技进步 可以使人们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学 习休闲,使生活更丰富。 2.科学技术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精神文明的科学技术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科技思想、科技精神和科技认识论。[11]科技思想 是科学技术的理论精华,它不仅改变着人的价值观,而且直接和间接地 决定着人类的理想和信仰。哥白尼的日心说,不仅把科学技术从中世纪 作为神学的奴婢状态中解放出来,而且掀开了近代文明的第一页,导致 了人类思想的大解放。科技精神是与神学和迷信根本对立的,它是从无 数科学技术实践中抽象出来的精神文明。科技精神的核心是在科学技术 活动中无禁区、无偶象、无顶峰,永远倾听实践的呼声。正是这种伟大 的科技精神,才使人类揭开了一个又一个真理,使人类不断进步和发展 。科技认识论决定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在精神文明中具有根本的意义。 人类的认识论固然是哲学的基本命题,但与科技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 生物进化论使人类认识发生了质变:从静态地孤立地认识事物变革为动 态地联系地认识事物,这种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前提。 (六)科学技术的消极作用 前述可见,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发展都具有重大 的推动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科学技术的作用是完美无缺的。科学技术 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科学技术不加节制地滥用,可能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最突出 的就是军事科学技术的进步,可能被独裁者与野心家利用它发动侵略战 争,造成战争的惨祸。随着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用于武器制造,可以生 产出威力无比的杀人工具。从这个角度看,越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人们 的威胁也越大。 2.科学技术的盲目发展,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例如人工 干预人类繁殖过程(试管婴儿、借宫生育等)、人工干预人类生命过程 (器官移植、安乐死等)等都会对社会伦理造成混乱。 3.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产出它的附属物。从近200 年来已发生过的 三次工业革命看,每一次革命都给生态环境带来更严重的冲击和破坏。 环境污染、生态失调、资源枯竭都是工业革命的副产品,它们已严重威 胁人类的生存。 4.科技发展后果的不确定性。例如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是否会导 致人脑的退化?能帮助人类解决粮食危机、人口危机、环境危机、资源 危机的生物工程技术,是不是一个会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的“潘多拉盒 子”? 三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政策 (一)科学与技术的物品属性 经济学家将所有物品划分为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按照萨缪尔逊和 诺德豪斯的定义:“如果一种物品能够加以分割因而每一部分能够分别 按竞争价标卖给不同的个人,而且对其他人没有产生外部效果的话,那 么这种物品就是私人物品。”[12]由此就不难推出公共物品的定义。笔 者认为,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强制性、无偿性和不可分割性等特征 ,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非强制性、有偿性和可分割性等特征。[13]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物品具有什么物品属性呢?一般认为,科 学是一种公共物品,技术的一部分是公共物品,另一部分是私人物品。 科学之所以是一种公共物品是由科学界的惯例决定的。在科学界, 一位科学家一旦获得了某项发现,他总是希望把有关的信息尽可能快和 尽可能广泛地传播开去,以便使该领域内尽可能多的科学家尽可能早地 获得这种信息。科学上只承认“冠军”,而没有“亚军”和“季军”, 因此,科学成果的抢先发表就尤为重要。而科学知识一旦公诸于世,就 成了一种公共物品。因为对于业已公开了的科学知识,任何人都可以免 费地“享用”。 技术要稍微复杂一些。为便于说明问题,技术可以分为专门技术和 一般技术。[14]专门技术指的是解决某个具体问题的一组专门办法,人 们只有应用这种知识才能有效地达到具体的目标;这种知识常常与一种 具体的产品、工艺或材料直接有关。一般技术则是对某一类具有某种相 似特性的专门技术的概括,在形式上表现为对某一类专门技术的创造有 着普遍指导意义的一系列原则、原理和规范。因此,一般技术基本上属 于公共物品,专门技术基本上属于私人物品。对于新的专门技术的生产 者,一旦获得某种新的专门技术,他主要考虑的不是把它传播开去,而 是考虑如何有效地加以保密,或者在保密的情况下加以利用,以便获得 超额利润。专门技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公共物品,例如,受专 利保护的专门技术属于私人物品,而专利期满后的专门技术则转化为公 共物品。 (二)政府制定科技政策的理论依据[15] 1.科技成果的非排他性。正如前一部分所分析的,由于科学技术是 一种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在消费上具有非排他性,因此,科学研究和开 发是一个存在“市场失灵”问题的特殊领域。若不对科技成果进行保护 ,这些成果就可能会被广泛传播和应用,无法保证发明者独占其成果所 产生的利益,这种状况会导致无人愿意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 所以政府要对科技市场进行干预。政府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是制定专利 法,使研究和开发者能够充分享受其收益。 2.一些科技研究和开发耗资大、风险大,私人资本不愿意投向这些 研究部门,但这些研究具有广泛和深远的社会价值,需要政府以某种方 式或给以资助或提供担保,使其得以进行。 3.一些科技开发成果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效果,这种情况对政府提 出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由私人部门开发的一些消耗巨资、规模效益 显著的科技成果,政府应通过适当的政策诱导或提供较多的需求,使这 些成果能够发挥明显的效果;另一方面,为了促进这类成果尽快得到大 规模的应用,政府可以参与组织和资助这类研究活动,使这些成果成为 公共物品,在大范围内加以推广应用。 (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政策导向 1.科技发明政策。进一步完善专利制度,保护发明者的权益,促使 更多的人从事科技发明和制作。 2.技术创新政策。鼓励企业积极从事技术创新、技术推广、技术改 造、技术应用,从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以保护。 3.技术引进政策。稳妥地组织引进适合本国国情的科技成果,严防 高污染技术、设备的进口。 4.科技教育政策。组织兴办教育,增强公民科技意识、人口意识、 资源意识、环境意识,使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 5.环境技术政策。加强环境科学的资金投入,促进环保技术的开发 与转让,积极发展环保产业。 6.科技立法政策。以法律的形式保证一切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行为 ,禁止违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行为。 7.政府科技行为。组织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努力扩大人类生存空间 。

342 评论

Meow儿儿

从某种程度上讲,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一部科技进步史。从农业文 明到工业文明乃至现代文明的历史轨迹,可以清楚地看到,科技进步是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科学技术。

300 评论

芯是酸的

哈哈哈。。。表示一模一样的题目。。你不会是安全工程的吧。。。。

325 评论

Dark大先生

我身边的科技史 ——简记工程物理系的科技发展历程本篇主要记述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的建立、发展过程、科技成果以及我对这一历程中若干问题的分析和探讨。一、工程物理系的成立原因。首先介绍一下当时的国际背景。1955年,国际局势依然很动荡,刚刚诞生不久的人民政权通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捍卫了祖国的安全,使自身得到了稳定。但是出于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先天嫉恨”及朝鲜战场上的失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共和国开始实施经济制裁、政治孤立和军事威胁等手段,妄图用19世纪以来列强欺侮弱国的方式颠覆人民政权。而其中最为严重的和西方国家引以为“法宝”的就是他们手中的“核弹牌”,他们想以此来进行核垄断和核讹诈。面对帝国主义的核威胁,党中央毅然作出了中国要发展核工业、研制核武器的战略决策,以保卫祖国安全、打破西方威胁。1955年1月14日周总理同著名科学家李四光、钱三强谈话,询问了我国核科学研究情况。1月15日毛主席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会议听取了李四光、刘杰、钱三强的汇报,研究了我国发展原子能事业的问题,并作出了上述决定。同时,会议决定由周总理亲自组织实施。现在看来,当时作出这一决定主要还是为了研制我国自己的核武器,以捍卫祖国主权。核工业也几乎都是为了军事目的服务的,并没有形成后来有关核工业对国民经济重要性的深刻认识。这可以从当时核工业无一例外均为军工企业的情况看出。当然,这也是当时的危险国际环境决定的,国家安全是迫切而最为重要的一环。为了开创和发展原子能事业,急需培养大批原子能方面的技术干部。在人才培养方面,采取了几项措施:1、 由刘杰、张劲夫、钱三强、蒋南翔等组成领导小组,加强对原子能干部培养工作的领导。2、 经国务院批准,由钱三强、蒋南翔负责,在苏联、东欧的中国留学生中,选拔专业相近的学生,改学原子能专业。3、 1955年夏开始,在北大成立物理研究室(后改技术物理系),在清华筹建工程物理系。4、 高教部于1956年9月组织了一个以蒋南翔为团长,周培源、钱伟长、胡济民等为团员的中国高等教育考察团访苏,了解苏联培养原子能干部的有关情况。5、 1956年3月,周总理正式批复同意高教部的《关于培养和平利用原子能干部的方案及有关问题的报告》。报告中确定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增设和平利用原子能的专业。(这其中第2、第4条显然得益于当时中苏交好的国际背景。同为社会主义国家,又同样面对西方势力的威胁,这让苏联这位领先一步的“老大哥”有意愿帮助中国开展有关工作,组成实质上的坚强联盟。由此可以看出国际大背景对国内一些具体事件的发生、发展是大有影响的。)正如上列的人才培养措施所示,清华大学将成立工程物理系,这便是工物系成立的开端。需要指出的是,我国核武器的研制并不是由工物系及北大的技物系主要完成的。他们中有部分教师和学生参与了一些辅助性的外围工作,不是主力军。那项任务主要是由归国的爱国专家及他们抽调的科研人员在极为隐秘的情况下完成的。但工物系的成立起到了培养核能事业后备军的重要作用,这能够保证我国在这一关键技术领域长期发展从而间接起到保卫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生活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时成立工物系确实是党中央和具体项目领导小组成员的远见卓识。二、工物系的筹建。蒋南翔校长回国后,于1955年11月向国务院上交了访苏报告,拟定在清华大学设立实验核子物理、同位素物理、远距离自动控制、电子学技术、无线电物理、半导体及电解质、空气动力学、固体物理、热物理及稀有元素分离工艺共十个新专业。实际上,当时除远距离自动控制专业外,其余九个专业皆设立或启动于即将成立的工程物理系。在师资方面,蒋南翔校长分别向高教部和北京市提出请求,为工物系配备优良师资。在中央的支持下,何东昌同志留任工物系系主任,天津大学的汪家鼎、石油工业部的李文才、留美回国的李恒德、留苏归国的张札等一些专家、教授、教师陆续调入了工物系。学校当时还从其他系和教研组抽调了许多优秀教师到工物系。蒋南翔校长在苏联考察期间,与我驻苏联大使馆有关人员商定了一部分留苏学生改学原子能专业,为师资作准备。在招生方面,1955年以机械系工程物理专业招收一年级新生四个班,1955年9月,由北外俄语专修班调入一个年级新生一个班,1956年春由校内机械等系又调入55级学生两个班,组成一年级。同时于1955年秋由机械、动力、电机等系调入53级学生46人组成三年级,调入54级学生54人组成而年级。这样,初期的学生已经初具规模。学校1955-1956年度第十一次校务行政会议和1956-1957年度校务行政会第一次会议,分别讨论57年本校基建任务和通过1957年房屋基本建设任务时,决定列入建设工程物理管,面积15000平方米。1958年7月建成,实际建筑面积12000多平方米。在各种条件初步具备的情况下,1956年10月27日,1956-1957年度校务行政会议第二次会议“议决:成立工程物理系,由何东昌同志担任系主任”。这就是工程物理系的成立过程。三、建系到文革前。在这一阶段,工物系从平地起家,艰苦奋斗,建立系领导班子,筹集教师队伍,设置各专业教研组及相应的实验室,开出了全部课程,建立了核反应堆,创建了核科学技术教学科研基地“200#”,培养了我国首批核科技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在艰苦的核国防、核工业岗位上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工物系进入了第一个辉煌期。在这个阶段,教研组是教学、科研实体,与专业或专门化一一对应。初期只是专业小组,1958年后才陆续正式成立各教研组,分别是:核电子学教研组,实验核物理教研组,加速器教研组,计量防护教研组,理论物理教研组,同位素分离教研组,核材料教研组,反应堆教研组,放射化工教研组。当时条件极为艰苦,大多数教研组都可谓“一穷二白”,白手起家。比如说实验核物理教研组,当时实验课开课的工作量和困难都很大。要做核物理实验,先要试制探测器,气体探测器的试制是在真空专家何增禄教授指导下,从建立特殊的玻璃真空系统开始的。为准备闪烁探测器实验,先到北大、261厂学习制作碘化钠晶体,而当时他们也尚未研制成功。组内每人一个题目,想方设法去完成。终于一年后为物9班开出了第一批核探测器方面的实验课。但尽管条件很差,教研组的教师和部分同学还是取得了非常优秀的科研成果。对于实验核物理教研组,1959-1960年,在苏联专家别尔金和科学院梅镇岳教授的指导下,开展了光核反应、中子物理研究,并以“真刀真枪”的方式,让学生在科研任务中作毕业设计。该组还解决了高温、高压、高辐射条件下的真空密封等工艺问题,在全国首先研制成功的核反应堆控制用的电离室,解决了苏联封锁的难题。对于核电子学教研组,一方面从基础教学做起,一方面和北大、原子能所一起,在苏联专家指导下研制当时国际水平的100道多道分析器和线性脉冲放大器。为了贯彻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方针,组织师生设计、制造单道谱仪,每套由高压电源、进位器、线性放大器、单道脉冲幅度分析器等组成,后来这套仪器转给了营口电子仪器厂批量生产。再比方说加速器教研组,1955年蒋南翔校长访苏期间从苏联购买了一台25 MeV的电子感应加速器,苏方派专家到我校指导安装调试和应用。25MeV加速器1958年底曾达到过额定指标,但不稳定。1959年苏联专家撤走时,加速器γ射线输出为零。1960年实验室依靠年轻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采用了磁场补偿方法,不仅使加速器工作稳定了,而且射线输出超过原设计指标50%。其间实验核物理组的工作人员利用该加速器开展了建系以来第一批核反应研究。1958-1962年还建成了400KeV高压倍加器,实验核物理的工作人员在其上开展了中子物理实验研究。1959年还设计、制造了我国首台5MeV电子感应加速器,1963-1964年出束。1965年建成了电子回旋加速器。教学方面,1956-1959年曾聘请苏联专家讲授加速器的原理,并编写了《粒子加速器物理基础》一书出版,这是我国最早的加速器教科书。计量防护教研组主要从事课程建设,同时配合200#的建堆,参加了反应堆屏蔽的理论计算和设计工作。还结合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组织翻译了“反应堆屏蔽手册”等书籍。此外,理论物理教研组、同位素分离教研组、核材料教研组、反应堆教研组以及放射化工教研组也都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不再赘述。在教师方面, 这一时期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来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由校内调入年轻教师,边干边学,边学边教,虚心向校内外的专家和书本学习请教;引进优秀人才,如从浙江大学、天津大学、留苏、留美的科研专家中抽调优秀人才;按德才兼备原则选拔优秀学生,进行培养,让他们学与教“双肩挑”,提前工作压担子,早日得到科研教学锻炼;聘请苏联专家。这些措施对工物系师资水平的提升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文革前工物系招收和部分调入的各级学生,坚持了高标准,录取分数和政治条件都是全校最高的。建系初期的教师、学生情况,充分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献身祖国原子能事业的向往和自豪,也充分说明了国家、学校对培养原子能干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我还想谈一点关于专业调整变动的看法。这一时期,起初拟定在工物系设定十各专业,后来将放射性稀有元素工艺学专业调往化工系,远距离机械及自动化装置放在了电机系,电子学专业、无线电物理专业、电介质及半导体专业在1957年调入新成立的电子系。若将目光放到文革后,则会发现工物系的理论物理、固体物理、核物理教研组调往复建的物理系,生物物理研究室也调入了生物系,材料科学专业调入了材料系。这一切变动无疑反映了校方对于各专业更为科学的认识与分类。从实际上讲,布局也确实更为合理,但却使工物系的规模不断缩小,专业、学生数也越来越少。起初庞大的工物系确实称得上是工程和物理的大结合,专业众多,系统庞大。但经历了几次调整之后工物系几乎只剩“核”了,也许这是专业的回归吧,毕竟原本就是为了“核”这一核心服务的,但却令现在的许多人对工物系是干什么的莫不着头脑。全是以核为中心难道仍可以称其为“工程物理”吗?系名似有不妥,应当与时俱进才对。当然,系内专业的变动也与国家方针有关。起初建系主要在于培养与核有关的各方面人才,无论无线电、半导体、热物理,还是电子学及自动化,只要与核相关、核工程实施中需要就全部纳入、统筹培养。实质上这是形成了一个团队,内部成员各司专业,一起做核工程的事便几乎不缺少其他专业的专业生了。这倒也是一种短期内满足国家迫切需求的方式,与国家意志相一致。但随着后来对各学科的深入认识,大家发现电子学、材料学等也各有一大片重要应用天地,其意义不亚于核工程,所以国家及学校逐渐进行了调整,以便更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和我国科技水平的全面进步。以工物系形式上的部分牺牲换来了更好地为国家服务,我想这也是值得的。当然,工物系也与时俱进地新建立了一些专业方向,拓展了核科学技术地应用和研究范围,这是后话。四、文革十年其间1966年5月到1970年五月教育工作陷入完全停顿地状态,大部分涓埃哦是下放到农场劳动。在此期间,由军宣队与工宣队组织的“革命委员会”领导全系工作,废除原教研组建制,实行班、排、连体制,强行系、厂并,将原工物系所属专业大部分并入试化厂200#。所属教师参加该厂的“斗、批、改”及厂内有关的科研、生产、教学工作。广大教师虽身受多种干扰,仍然想方设法多给国家做一点有益的教学、科研工作。广大学员来自基层,文化基础参差不齐。为了使学员们学懂、学好,教师们认真编写教材,深入工厂进行调查研究,结合实际讲解,还进行开门办学,理论联系实际搞技术革新,如带领学员们到水泥厂安装料位计、到燃料元件厂参加生产实验等。大多数学员很珍惜乱中难得的学习机会,克服困难,努力学习。学员毕业后,很多人继续学习和深造,他们成了各领域的骨干人才。文革中,科研处于半停顿状态,工物系取得较大进展的项目有两项:一是同位素离心分离技术的研究,改进型第二代离心机研制成功;二是加速器项目,1974年作为技术牵头单位参加了北京市组织的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会战,建成了国内首台医用行波电子直线加速器,并投入医院使用。五、1977年到1995年。消除文革的影响,尽快恢复教学科研秩序;调整、改革,探索、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求得新的发展,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广大教师开始学习使用计算机,更新实验仪器,重新编写课程讲义、实验讲义,恢复、调整和重建大部分实验室。随着核工业的逐步复兴,为了满足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的人才需求,从1992级开始每年招收第二学士学位“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一个班。为适应我国核电发展的需要,还为大亚湾核电站等单位举办了多届继续教育培训班。这个阶段,工物系有“核电子学”,“反应堆物理”和“智能物理仪器”等三门课程被评为清华大学一类课,“核电子学”教材荣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和核工业部优秀教材特等奖,“离心分离理论”教材获国家优秀教材奖。在此期间,科研也逐步有了较大发展,完成了国家“六五”“七五”科技攻关项目中的铀同位素分离研究、核电安全分析等13各课题,以及“863”高技术项目――快中子反应堆方面的课题、实验工业CT研究等。承担了“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大型集装箱无损检测技术”、“海关大型货物在线检测用加速器”、“铀同位素分离技术”等的研究。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1984年10月,工物系与海淀区联合成立了以研制开发工业核仪表为主的新技术企业“北京华海新技术开发公司”,这个公司是中关村和学校的第一批新技术企业之一。它对成果转化、新技术企业的兴起以及核技术的推广应用,起了一定的带头作用。六、1996年至今。1995年9月成立了核技术研究所,撤销教研组设置。与此同时,实施了系管教学、所管科研的机制。系机关也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化。这些系内体制和管理机制的改革对工物系在新时期的更好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力。在“九五”“十五”期间,工物系完成了“九五”攻关项目、“十五”专项项目――离心法分离同位素的实验研究,“九五”攻关项目、“H986工程”项目――移动式大型集装箱检测系统的研制;“十五”攻关项目、“985”项目――大型高能工业CT样机的研制等等。基础研究方面,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大型工业螺旋 CT 关键物理与技术问题研究”;和物理系等共同承担的973项目“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HXMT”取得较好进展。还承担了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低温等离子体辅助制备纳电子期间单元机理的研究、球形环等离子体电流非感应建立及维持的研究”。教育部重大平台“公共灾害防治科技创新平台”等课题。这些只是具有代表性的较大项目,工物系另外承担的项目还有很多,这里不再详细列举。1996年开始对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进行成果转化。通过1997年同方公司投资组建的企业(即现在的“威视股份”)的形式实施集装箱系统成果转化,在成果转化过程中探索出了“带土移植,回报苗圃”的新模式,推出了固定式、车载移动式、组合移动式系列集装箱检查系统。工物系研制的煤灰分测量技术、低温启动器装置等的成果转化都取得了新进展。2005年,为了促进学科发展、促进公共安全科技成果的转化,组建了以开发公共安全产品为主的辰安伟业科技有限公司。在这一阶段,实验室水平进一步提高,且数量增加。新建成了“等离子体科学与聚变实验室”,“公共安全科学与技术实验室”。“电磁兼容实验室”等。“粒子技术与辐射成像实验室”被定为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物理分离实验室”被评为清华大学一级实验室。各实验室都新增加了很多先进的仪器设备。七、个人感受。工物系的科技成果成绩斐然,,而它在科研体制方面的探索业是有很多优秀成果的,如系管教学、所管科研的新型体制的建立,定向生培养模式以及与时俱进地调整专业设置、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国家需要等等,都极有借鉴意义。这些也是工物系领导和教师地智慧结晶。而科学建制对科技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可以从过去的科技史资料中得到这一启示。当然,我认为工物系还应当在一些方面进行改进。作为大一学生,我不可能深入了解到科研、管理方面的内容,只能就教学方面从我作为学生的角度谈一点感受。我认为工物系应当在大一上下学期都增加一两门专业概论性质的课程,而不是推迟到暑假小学期时才开始。这样能让学生更早、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将来所从事地专业,了解其需求的各种能力,更有针对性地指导自己平时地学习。这样的话我想大家的积极性和效率会更高;其二,我认为系里应当多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简要介绍相关设备的功能、原理和应用,以及实验室的主要科技成果和历史,而不是让学生自己去找,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安排与督导,大家可能会很少去关注那些看起来冷冰冰的仪器设备什么的。我认为组织统一参观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这对学生的成长时大有益处的;其三,应当尽早(如大一)向学生介绍将来转也的各个研究方向,以便学生心中有底,平时能够更多地去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对将来选择那个方向结合自身特点作出更为合理的判断,从而避免掉推研时在短期内盲目地去跟风,既不了解研究方向,也不知道自己地兴趣点。工物系已成立五十多年了,五十多年以来,在工物系工作过的教职工上千人,在工物系学习过地学生近万人,系友中有23名两院院士,13名共和国将军,一批党和国家领导干部、海内外学者、企业家,还有一大批在国防和国家重点单位的各种岗位上辛勤奉献、成绩卓著的无名英雄。工物系书写了半个世纪的辉煌篇章。在新的征途上,我想工物系一定能够做出更大的贡献!祝福工物……工物系 核71班 马晓 2007011769参考书目:《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建系50周年纪念文集》 王金爱/刑振华/戚群力主编 2006年9月《清华大学与中国近现代科技》 杨舰/戴吾三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1月

231 评论

一粒砂的梦想

你信不信下面回答的有一个是老师

89 评论

高小果3

看题目是应技大学生哦~~

120 评论

相关问答

  • 现代信息科技论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计算机类课程已成为一门所有专业的公共课程。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类 毕业 论文50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谈计算机

    大猪头.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现代科技概论论文模板

    现化通信技术给我们带来方便太多了,从以前为了传输信号用的风火台点狼烟到现在用电话和手机。从以前亲眼看到几百米景物到现在电视捍几千米几千公里里景物。从一个人讲话小

    多来A梦A梦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现代妇产科进展论文模板

    1.陈新娜,陈贵安,刘平等。改良GnRHa长方案在控制性促排卵中的应用。中国妇产科临床2002,3(2),75-77。2.王玉真,陈新娜,李美芝。卵巢早衰的诊治

    食遍金陵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现代生物技术概论毕业论文

    微生物技术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结合堆肥化、卫生填埋两种现行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艺,主要介绍了城市生活垃圾生物处理过程中的微生物种群,以及通过

    咩~咩~羊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现代农药论文模板

    (一)论文名称论文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论文的名称要把论文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论文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

    silvia147852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