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黄冕
[中图分类号] [文献码] B [ 文章 编号] 1000-405X(2013)-7-229-2 中国地质调查局是我国目前唯一组织公益性地质钻探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的单位,自1999年成立以来,在组织地质钻探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对我国地质钻探技术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面对地质工作大发展的新形势和实现地质工作现代化目标的要求,地质钻探技术如何发展,如何更好地起到对地质工作的支撑作用,笔者对这些问题有些不成熟的想法,在此发表,希望能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同探讨地质钻探技术的发展问题。 1地质工作对钻探技术的需求 目前我国矿产资源紧缺,资源问题成为制约国家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引起了国家政府和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提出的地质工作主要任务中,突出能源矿产勘查和加强非能源重要矿产勘查是两项首要任务。国家为此投入了大量经费,除了正在实施的国土资源大调查专项基金之外,又启动了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基金和地质勘查基金。此外,地方、甚至个人也在找矿方面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并进行积极的投资。近年来,随着地质工作的加强,地质钻探工作量成倍增长,一些省区的年钻探工作量达到了几十万米。钻探工作项目资金来源有国土资源大调查、矿产资源补偿费、中央财政补贴、省资源补偿费、地方财政补贴、市场项目等。钻探工作量加大,使得对钻探设备和技术的需求同时加大。 2地质钻探技术应用现状 与世界先进的钻探技术相比,目前我国地质勘探工作中采用的钻探技术总体水平比较落后。钻探施工主要采用立轴式岩心钻机,基本上是20世纪80年代左右的设计。现代的全液压动力头钻机依靠进口,我国自己研制的产品已经开始出现,但还未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而且现在只有个别钻深能力(1000m)的钻机,还未形成系列。钻探工艺方面,一些先进的钻进工艺方法还没有得到推广应用。金刚石绳索取心钻进方法虽得到了较多的应用,但还未能大面积普及。液动锤钻进(液动冲击回转钻进)方法的优点虽然为人们所认识,但由于该方法在恶劣的泥浆条件下使用时,钻具可靠性和寿命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以及这些年钻探现场管理水平的下降,使其在地质钻探中的应用较以前更少。一些具有较好前景的先进的钻进工艺方法,如绳索取心液动锤钻进方法和不提钻换钻头方法虽然都已研制成功,但实际应用很少。空气反循环取样钻进方法尽管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的特点,但由于没有得到地质人员的认可,至今未能得到推广。除此之外,目前地质钻探施工中所用的钻孔护壁堵漏技术、测斜技术等,基本上也是20世纪80年代左右的水平。由于采用的钻探技术水平不高,地质勘探中钻探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不太理想,表现在台月效率较低、复杂地层钻进问题多、深孔钻进能力差、钻进成本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钻探技术对地质工作的技术支撑效果受到影响。 3地质钻探技术发展目标 笔者认为,考虑地质钻探技术发展目标时应该分阶段,应该分成近期、中长期和远期。划分原则是:至2010年为近期,至2020年为中长期,至2050年为远期。 远期(至2050年)目标 实现地质钻探技术的现代化应该是钻探技术发展的远期目标。在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和国务院温家宝就贯彻决定所作的重要批示中,都明确地提出了要实现地质工作现代化。关于地质工作现代化的定义,目前尚无统一的说法。笔者的理解是:地质工作现代化的标志应该是,在地质工作中普遍采用具有现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地质勘查技术。钻探技术是地质勘查技术的种类之一,地质钻探技术的现代化也应该符合此项标准。然而,此项目标的实现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因为只有国家的整体工业技术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后,我国的地质钻探技术才有可能从总体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地质钻探技术现代化与国家的现代化应该是基本同步的。邓小平同志在介绍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时,明确提出到2050年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1999年10月22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英国剑桥大学发表演讲时向公众宣布:我们的目标是,到下世纪中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由此看来,我国地质钻探技术现代化实现的时间应该是21世纪中叶。 中长期(至2020)年目标 地质钻探技术发展的中长期(至2020年)目标应该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地质钻探技术水平显著提高,自主研发的新型钻探设备和先进钻进工艺方法得到较大面积的推广应用,钻探装备与施工技术总体上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近期(至2010年)目标 地质钻探技术发展的近期(至2010年)目标应该是:初步完成2000m深度以内的新一代地质岩心钻探设备系列研制;改进完善一批先进的钻进工艺方法,使之达到推广应用的水平;取得一批深孔钻探、复杂地层钻探和高精度定向钻探技术研究成果;研发成功现代的深水井和煤层气井钻探用全液压动力头钻机;地质钻探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取得较显著的成效。 4地质钻探技术近期研发工作重点 中国地质调查局近期组织开展的地质钻探技术研发工作基本上是按照上述的近期目标的思路安排的,重点研究内容如下: (1)2000m深度以内的新一代地质岩心钻探设备系列;(2)满足覆盖区化探和异常查证需求、适应复杂地层条件的轻便、高效、多功能取样钻机及其配套的钻进工艺方法和器具;(3)1000m全液压动力头水井和煤层气井钻机及其配套的钻进工艺方法和器具;(4)改进完善一批先进的钻进工艺方法,包括冲击回转钻进方法、绳索取心冲击回转钻进方法、不提钻换钻头方法和深孔绳索取心方法;(5)解决复杂地层钻进技术难题,包括复杂地层钻孔护壁堵漏技术问题、复杂地层取心技术问题等;(6)高精度定向钻探技术,包括提高钻孔测量精度和定向钻进施工中靶精度的技术以及取心定向钻进技术;(7)万米科学超深孔钻探技术方案预研究。除了研究与开发工作以外,钻探新方法、新技术推广应用也是中国地质调查局钻探技术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拟开展以下一些工作: ①新型岩心钻探机具应用培训;②地质调查浅层取样钻技术应用培训;③地质钻孔测量技术应用培训;④新型地质钻探泥浆体系应用培训;⑤节水钻进技术应用培训;⑥空气反循环取心钻进技术培训和应用示范;⑦车载式浅层取样钻机应用示范。 5几个值得强调的问题 加强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其直接结果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通过技术创新可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在短期内获得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使一些常规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得到解决。这里举2个钻探技术领域技术创新取得显著成效的实例。第一个实例是科拉超深钻。前苏联的工业技术发达程度比不上西方国家,却钻成了世界上唯一一口深度超万米的钻井——12262m深的科拉超深井。钻万米超深井的难度非常大。这口井之所以能钻进成功,是因为前苏联人在施工这口井时进行了大量的钻探技术创新,其中3项对钻进施工的成败起决定性作用的重大创新是:超前孔裸眼钻进方法;铝合金钻杆;带减速器的涡轮马达井底驱动。第二个实例是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该项目是在坚硬的结晶岩中施工5000m连续取心钻孔。这种施工在我国没有先例,在世界上也属高难度钻井工程。该井在施工时采取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涉及套管和钻进施工程序、取心钻进技术、扩孔钻进技术和井斜控制技术,最终获得了高效、优质的施工效果。由于采用螺杆马达-液动锤-金刚石取心钻进方法,使机械钻速提高50%以上,回次长度由3m提高到8~9m,大大节省了施工时间和成本。 加强新方法、新技术推广应用 新方法、新技术从研发出来,到在钻探施工中得到普遍应用,通常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做大量的推广应用工作。推广应用工作包括宣传、现场演示、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等。这些环节工作效果的好坏,都会直接影响到科技成果转化及其得到实际应用所需的时间,影响地质钻探技术现代化的进程。为获得好的效果,该项工作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因为研发单位通常只是从本单位的利益和眼前的利益考虑推广应用工作,而该项目工作的计划和组织实施需要一种全局性和长远的考虑。这些年来,在钻探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所有环节中,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是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加强此方面工作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王达.探矿工程(地质工程)未来20年科技发展战略研究[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4,31(1).看了“地质钻探技术论文”的人还看: 1. 工程地质勘探中的钻探技术应用论文 2. 工程地质勘查论文 3. 工程地质勘察论文 4. 地质毕业论文范文 5. 地质学毕业论文范文
流浪的好吃狗
地质勘查作用分析
为了确保煤炭在开采过程中的安全、高效,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地质监测人员通过先进的设备和仪器,对煤矿生产的各个区域的水文条件、环境地质因素和工程地质因素,进行强有力的监测和勘查,防止由于地质原因引发煤矿安全事故。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地质勘查作用分析,希望您能喜欢。
摘要: 在煤矿开采中,地质勘查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在有效保证煤矿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提高开采的工作效率,节省煤矿因盲目开采所造成的成本流失。本文就以煤矿地质勘查的涵义、地质勘探在煤矿开采各个阶段的重要作用以及地质勘查对煤矿开采的重要性三大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地质勘查;煤矿开采;重要性
一、煤矿地质勘查的涵义
为了确保煤炭在开采过程中的安全、高效,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地质监测人员通过先进的设备和仪器,对煤矿生产的各个区域的水文条件、环境地质因素和工程地质因素,进行强有力的监测和勘查,防止由于地质原因引发煤矿安全事故,使得煤矿开采工作可以安全顺利的进行,来达到提高煤矿工程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地质勘查在煤矿开采各个阶段的作用
(一)基建前期阶段的地质勘查
为了使煤矿开采工作安全顺利的进行,在最短的时间提高煤矿的安全经济效益,所以煤矿的基建前期阶段的地质勘查至关重要,只要有了安全基础,才能有最基本的安全保障和经济保障。
所以在前期的勘查阶段中,地质勘查可以减少工程施工的盲目性。煤矿在选址时,应当请专业的地质人员进行地质勘测,经过对矿区周围的地质环境、水文条件等的监测,然后综合考虑这个地方是否适合建造煤矿,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煤矿建好后,却因为隐藏的一些地质问题,在作业的后期出现安全隐患,造成成本的大量流失[1]。
还有一点就是对剥离物强度的监测,经过监测人员对剥离物强度等级的研究、以及了解它的大致分布和含量情况,就可以准确的选择煤矿开采过程中的机械设备以及更好的选择开采工艺和爆破工程。
(二)煤矿开采阶段的`地质勘查
在煤矿开采阶段,地质勘查也将不可或缺,其中属矿坑边坡和坑内运输方式的勘查当属重中之重。
①地质监测可有效避免矿坑边坡滑落。经相关数据表示,矿坑边坡滑落事故在我国大部分煤矿多有发生,给煤矿和人民群众的财产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煤矿开采前的地质勘查很有必要,如果在煤矿开采阶段,地质监测人员通过先进的设备和仪器进行了有效勘探,根据当地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对其矿坑边坡的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设计,那么矿坑边坡的稳定性就能得以提升,矿坑边坡滑落事故就能有效避免。
②地质勘查可有效选择坑内运输的方式。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坑内煤层底板岩石和组成坑内台阶的岩石承载力的多少取决于是否选用大型汽车运输的关键[2]。只有经过地质勘查,觉得坑内煤层底板岩石和组成坑内台阶的岩石承载力可以承载大型汽车或者皮带运输,则可以投入使用,否则都将造成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
③地质勘查能对工作面进行断层分析。物探方式是现在煤矿企业所较多采用的一种勘查方式,但是对于小断层现象物探方式就会出现不确定的解释,让采煤人员不清楚煤矿中的真实地质情况,容易出现安全隐患,此时利用三维勘探技术就可以较为全面的掌握煤矿内的地质构造,此外,还能在工作面的30m内对每层的存储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以便准确的确定煤层的采集方向,更好的保证采煤质量。
三、地质勘查对煤矿开采的重要性分析
(一)地质勘查可防治瓦斯安全隐患
众所周知,煤矿在开采的过程中,重大的安全隐患之一是瓦斯,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开采技术和设备已经投入使用,有效的降低了瓦斯事故的发生机率,但是从自然条件方面来讲,瓦斯含量的大小和地质也有很大的关联性,如果煤矿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多,地应力较大,每层就会受到外在压力的揉搓比较严重,就更容易发生煤与瓦斯的突出现象,而且随着煤矿的进一步开采加深,煤层的瓦斯含量涌出量也会随之增大[3]。
(二)地质勘查可有效防治矿井突水事故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矿井水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一些井中的地质构造作用强烈,张烈性和张剪性较强,底部的突水和灰岩承压水很容易引发重大突水事故,例如:因受到第四系含水层和新地层底板灰岩承压水的影响的东部石炭煤田,因其底板隔水层下部太灰和奥灰的含水层富水性很强,水的压力很大,冲击力很强,而每层底板隔水层却很薄,因此造成了严重的人身安全和财产损失,如果在煤矿建造之前,请专业的地质勘查人员来监测,明确其底部的构造,请专业的人士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那么这场悲剧就可以避免。
(三)地质勘查可有效避免顶底板事故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煤矿开采的工艺技术、工人素质或是开采的地质环境限制等各种原因,都可能造成顶底板事故,因此煤矿开采前期的地质勘查很有必要。因此,在煤矿开采前就要了解煤矿的内部地质构造,之后选择合适的工艺技术,增强员工素质,有效的避免环境和外在压力的影响,那样顶底板事故就能大大的减少和避免了。
(四)地质勘查可以提升采煤的质量
煤炭生产企业跟其他企业一样,经济效益是煤企首要考虑的关键因素,影响煤炭企业经济效益的两个重要因素是煤炭产量和原煤质量,煤炭企业的大小程度决定了煤炭产量的大小,地表水、地质构造、煤层结构等众多原因都可以影响煤炭的产量,因此煤炭企业想要提升经济效益,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就应当保证煤炭质量[4]。
地质勘查可在一定程度有助于提升采煤质量,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地质监测人员在现场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查,将煤层底板的变化规律进行详细记录和研究,然后对煤层的地质结构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然后对煤层的层次进行详细的划分来减少煤层中夹矸层厚度,因此,只有原煤质量得以提升,那么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将能得以大幅度提升。
四、结束语
由此可见,地质勘查技术在煤矿开采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在实际的煤矿开采过程中,水文条件、地质条件和外在的环境条件都存在多变的性质,煤矿地质的勘查可以间接的影响采煤的质量,煤企应该紧跟时事,不断的引进最新型的设备,来保障煤矿开采过程中煤炭的质量,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梓楠.浅析地质勘查在煤矿开采中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7:79.
[2]怀瑞丰.浅谈煤矿地质测量工作的价值与重要性[J].科技与企业,2015,03:139.
naerman163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摘 要 随着现代勘探技术的发展,地质勘探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它被用于很多的领域中。其中,地质勘探可以从工程地质勘探 、石油煤炭开采地质勘探等不 同的应用方面进行
主编:王丽 专业编辑:宋震炎 负责栏目:矿井地质、煤田物探、探矿工程张爱香 负责栏目:煤田地质、矿井地质、煤层气张宏 负责栏目: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编务
上地大数字图书,论文应有尽有
工程地质学科的基本理论形态包括 成因演化论 、 结构控制论 和 相互作用论 ,这些理论有着相通的思想 方法 ,就是成因决定结构,结构控制行为,工程地质过程是
摘 要 随着现代勘探技术的发展,地质勘探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它被用于很多的领域中。其中,地质勘探可以从工程地质勘探 、石油煤炭开采地质勘探等不 同的应用方面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