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02

可乐你不乖
首页 > 学术论文 > 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栗子酱89

已采纳

王泽九 陆春榕

按通常说法,地质工作包括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普查、详查、勘探 ( 后统称矿产勘查) 及其相关的科学研究。它是一项实践性、探索性很强和应用性很广的调查研究工作,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它的工作对象是几十亿年前形成的庞大而繁杂的地球,只有不断地调查研究和勘查,不断提高和深化对地球表层和深部情况的认识,才能不断寻找发现各类矿产资源,以适应人类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基于此,加强地质工作和开展地质工作发展规律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有关地质工作发展规律有了专题研究,在此仅就地质工作中有关矿产勘查规律一些认识进行探讨。

一、社会需求是矿产勘查工作发展的客观规律

地质工作是国民经济的先行,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物质基础,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各类矿产资源。而矿产资源的发现和开发利用离不开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和评价工作。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矿产勘查工作的发展。现代社会经济支柱之一的能源,目前 90% 以上是由矿产 ( 石油、天然气、煤、铀) 提供的; 另一支柱———原材料,基本上都是矿产。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资源产品需求旺盛,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各国 (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 都在加强矿产勘查工作,这是矿产勘查工作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矿产勘查是一项工作量最大、投资最多的地勘工作,世界上各个国家为获得接续资源,实现矿业持续发展,各国的矿产勘查公司或矿业公司都在不断地进行勘查,以发现新的矿床或新矿区。

地质工作尤其是矿产勘查工作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建设、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有深刻的影响。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社会进步对矿产勘查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严峻的能源和原材料供给形势,资源保证程度下降,后备资源不足,难以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必须大力加强和推动矿产勘查工作。《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 “集中力量加强矿产资源勘查,突出重点矿种和重要成矿区带勘查工作,增加资源储量”。由此可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必然推动矿产勘查工作的发展。在推动和加强矿产勘查工作发展的同时,要重视对外合作交流活动,重视全国和全球矿产资源成矿与分布规律的研究,力争寻找和发现大型超大型的能源和矿产资源,以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

二、科学研究是矿产勘查工作发展的内在规律

众所周知,矿产勘查是地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 或谓主体) ,与地质调查工作一样,是一项充满实践性、探索性、科学性和创新性的研究活动,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等特点,尤其在寻找深埋隐伏矿床和那些难以辨认的大型矿床中更是如此。根据近几十年来国内外矿床尤其是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发现过程,可以看出每一次重大发现、突破或进展,都离不开地质科学研究和成矿理论 ( 或模式) 的指导和科学技术方法的应用。国外矿产勘查公司尤其是大型矿业公司很重视对矿产勘查工作过程中的地质科学研究,把地质研究作为矿产勘查的基础和前期工作。这是由于矿产资源在分布上的不均衡性、丰度上的悬殊性、数量上的有限性、寻找上的探索性、勘查开发上的风险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此,必须重视矿产勘查中的地质科研工作。正如加拿大 BPH 矿产勘查公司的找矿地质学家所指出的,必须把科学研究贯穿于矿产勘查工作的全过程,认真研究勘查矿产的成矿规律、找矿方向,不断提高和加深认识,是矿产勘查项目地质学家必须做的工作,是降低风险和发现各类矿产的基础,是提高矿产勘查效益的必要途径,也是他们的工作职责。

矿产勘查是一项综合性的科学技术工作,其所涉及的领域、工种、学科较多的是应用性科学。在我国,由于受体制和机制的影响,地勘单位往往重视找矿勘探工作,而忽视找矿勘查过程中的地质科研工作,这必然影响矿产勘查成果的质量,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这种情况在我们 “多学科学协作推动地质工作发展”和 “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地质工作发展”中列举了许多事例,在此不再列述。随着我国地勘体制改革的深化,今后地勘单位必须加强和重视矿产勘查过程中的科研工作,降低矿产勘查风险,提高找矿勘查效果。而矿产勘查是通过地质调查与填图、采样、物化探和坑探、钻探等工作,研究解决有没有矿和矿在哪里? 能否找到具有经济价值的矿床问题。其投入大、风险高,但成功后收益可观,回报率很高。为此,地勘单位应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内外市场变化情况,研究拟定不同时期的找矿勘查计划,首先是拟定寻找和勘查何种矿产,这是矿产勘查工作要做的第一步。其次是矿种确定后应研究到什么地方去找矿探矿,即战略选区 ( 选择最有远景的地区或靶区) ,这时应认真研究分析已有的地质调查 ( 或勘查) 成果、前人的结论,通过地质调查与填图,以及物化探等工作,深入研究矿产的成矿条件和成矿规律,剖析勘查的难度和风险,对找矿勘查地区的找矿潜力做出评价。选区正确与否对有效提高找矿成功率至关重要。第三是找矿勘探选区确定后应如何去找,这个阶段地勘单位或矿山企业应通过综合研究工作,重点提出可供应用的找矿勘查模式和找矿勘查的指导思想,同时要根据成矿地质背景和相关地质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找矿勘探技术方法。最后一步是通过钻探工作来证实是否有一定品位、一定规模的矿床存在。所有这些都是由于矿产勘查工作性质及其具高风险、高收益等特点的内在因素所决定。由此可以看出,找矿和矿产勘查工作是离不开地质科学研究的。

三、科技进步是矿产勘查工作发展的技术支撑

尽管各类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但矿产勘查工作具有探索性强、风险性大的特点,属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的行业,特别是对深部隐伏矿产勘查尤其如此。随着矿产勘查深度和范围的不断扩展,矿产勘查难度的不断提高,矿产勘查风险也会随之加大。因此,今后矿产勘查工作将越来越依赖于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钻探等多学科方法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矿产勘查所需的成本必将不断增长。面对这种形势,矿产勘查的地质科技工作者除要研究成矿地质背景外,必须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开展多学科交叉融合、综合方法与技术研究,不断总结矿产勘查实践中的经验和启示,扩大找矿视野,提高技术方法的探测水平和精度,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地质找矿和矿产勘查思路和技术方法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矿产勘查的风险,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收益最佳化。

今后矿产勘查的难度必然越来越大,投资成本也将越来越高。为了有效地推动矿产勘查工作发展,必须不断探索新的探矿技术方法,特别是复杂地质条件下寻找新类型矿产、深部矿、隐伏矿和难识别矿的新技术、新方法。现代矿产勘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特别是深部探测和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已引起矿产勘查手段的巨大变革,将大大提高矿产勘查的工作效率,提高在大陆深部、深水区等寻找矿床的能力。例如,自 20 世纪末以来,全国地勘单位推广计算机制图技术,完成了由手工制图向计算机制图的转变,这是革命性的革新,使得表述地质勘查的地质图件质量和精度更高,更便于使用,更能提高找矿勘查水平。又如我国引进的 V8 多功能电法仪器,使得探测技术由原来的几百米提高到几千米。辽宁地勘局将这项技术应用于沈阳地区地热资源勘查,打出了一眼井深 2180 米的地热井,掀起了沈阳地区地热资源的勘查开发热潮。该局在岫岩地区勘查发现一处有望达到大型的隐伏硼矿床,主要是应用了综合信息技术。今后找矿勘查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分辨率遥感技术、高精度的地球物理技术和高灵敏度的地球化学技术,而这些技术综合的成功核心是信息获取技术。当然,任何地质找矿和矿产勘查的理论和技术方法都需要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靠实践来检验,人们对矿产勘查的评价最终要看勘查实效,是否找到矿 ( 尤其是大矿) 。也就是说矿产勘查是科学理论与技术方法的应用的实践,应以找到具有经济价值可以开发利用的矿床为目标。许多事例表明,科学理论与技术方法的交叉与融合是矿产勘查的成功之路,也是矿产勘查工作发展的内在规律的必然要求。

四、坚持实践与提高素质是矿产勘查工作发展的基本保证

矿产勘查是实践性最强的地质学科,对其规律认识的源泉在于实践,一切理论、模型、准则与技术的应用,必须通过实践的检验。所谓实践包括亲临野外、直接观测、前人数据与成果的分析或数值模拟试验等,但最根本、最主要的实践来自野外现场的调查、研究与观测。应该指出的是,要坚决克服和纠正当前出现的轻视实践、轻视野外调查,单纯依靠前人数据或成果,或单纯依靠某些概念进行矿产勘查工作及其规律研究的不良倾向,积极鼓励从事矿产勘查的地质技术人员尤其是年轻地质科技人员要带着矿产勘查的科学技术问题,深入野外观察、研究的实践,从实践中检验假设和发现问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国内外各类矿产勘查工作实践表明,在任何地区找矿勘查,一般都是由面到点,由地表到地下,由粗到细的做法,往往从露头、老硐或铁帽等地表标志入手,先发现浅部矿产,然后再借助物化探和钻探工作成果,以及通过地质、物化探资料对深部成矿地质背景和各种成矿条件的深入细致分析,逐步向深部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从事矿产勘查工作的地质技术人员,必须亲自到野外去调查研究、肉眼观察、寻找发现矿产。迄今还没有听过或报道过不亲自去野外调查研究或探测就能找到矿产的情况。显而易见,寻找和发现矿产往往属于长期奋战在野外第一线的地质科技人员,要在矿产勘查实践中磨炼培养出地质找矿勘查专家。

培养和提高矿产勘查的地质科技人员的素质,除要掌握找矿勘查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外,更要提高地质科技人员的找矿能力。这就要求矿产勘查的地质科技人员深入野外现场,在找矿勘查的实践过程中,能掌握和辨认出与矿化特别是与成矿作用、成矿规律有关的各种 ( 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 信息,认真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提出有针对性、有规律性的认识,才能有把握对矿床做出有效的预测,不断实现地质找矿和矿产勘查的新发现、新突破。矿产勘查的地质科技人员的找矿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要经过多年野外实践磨炼和工作积累的过程,是矿产勘查的地质科技人员所掌握的理论基础、技术水平、实践经验的综合表现。

矿产勘查技术人才的科技水平是取得找矿和矿产勘查重要成果的关键因素。没有高素质、高水平的地质科技人才,就不可能有找矿和勘查工作的重大发现和突破、进展。目前我国地勘单位或矿山企业最缺的是有实践经验的高水平的地质科技人员,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中央和地方部门、矿山企业、地勘单位等都要重视地质找矿和矿产勘查的技术人才的培养,既要积极吸引在世界上有影响的找矿勘查学家或华人勘查地质人员回国参与矿产勘查工作,更要创造条件 ( 如从机制上、政策上改革及待遇改善上等) 培养中国自己的矿产勘查高级人才。对在职的矿产勘查技术人员要定期轮流培训,更新知识,请有关专家讲授地质勘查工作的前沿技术、实用技术和野外工作的基础知识和操作程序,千方百计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和水平。尤其要在实践中培养和造就出一批高层次、高水平的地质科技人才,才能适应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工作的发展。

五、保持稳定性是矿产勘查工作发展的重要基础

矿产资源的获得,包括勘查和开发两个阶段。勘查在于发现矿产,开发在于利用资源; 勘查的目的在于开采资源,是开采的基础; 勘查是开发的前期工作,没有矿产勘查则矿产开发将是盲目的,必然成为无源之水、无木之本。因而,矿产勘查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具有基础性、前瞻性、长期性。其基于:

一是矿产勘查工作具有基础性。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而矿产勘查工作是提供物质基础的基础性工作,必须保证矿产勘查的稳定性,如果基础性工作不稳,则必然会影响方方面面的发展,后果将是严重的。20 世纪 “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期间和改革开放后地质工作体制改革的转轨过程中,我国矿产勘查工作受到很大冲击,出现萎缩和混乱情况,教训是惨重的。矿产勘查工作不能因为经济发展变化而轻易改变其稳定性。因此矿产资源的保证供给,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地质工作的主体,必须保持矿产勘查工作的长期稳定,不可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短期波动或变化,而在政策上随之摆动。

二是矿产勘查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前瞻性。矿产勘查从发现、普查、详查、勘探到提供开采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科学发现过程,探索性强、风险性大。据了解,探明一个大型金属矿床,一般需要经过 5 年以上的时间,有的甚至更长,国内外一概如此。同时,从探明资源储量到投入基建开采,还需要 2 ~ 3 年时间,真正构成一个大型固体能源或矿物原料供应基地,从前期勘查到开发利用需要 5 ~10 年时间,因此,必须充分认识矿产勘查工作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前瞻性,不可等到某种矿产资源短缺或矿山出现资源危机了,才去加强矿产勘查工作。否则,将严重影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三是矿产勘查工作具有长期性。地质找矿和矿产勘查是一种探索性工作、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许多矿床都是地质科技人员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全心投入、专心钻研、用心找矿勘查才发现的。矿产勘查投资大、风险高,找矿成功率取决于对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规律的正确认识,而这种认识是经过较长时间工作探索后积累和总结起来的。有些矿产尤其是大型矿产甚至要经过几上几下,反复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后才能发现。因此,矿产勘查工作自身的性质决定了它不仅要有稳定和精干的勘查队伍,而且还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可能有所发现,作出贡献。

矿产勘查工作一般都要经过区域地质调查、区域物探、化探勘查等基础地质调查,并不断总结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规律,通过运用各种探矿工程手段,边揭露、边研究、边总结,不断提高认识,才能探明地下矿产资源。而且,即使发现了矿化线索,从中真正能找到具有工业价值的矿床所占的比例也很小。所以矿产勘查工作必须坚持长期性、稳定性,才能获得找矿效果。无论从地区、专业、人员组织等方面都要有一个长期稳定性,才有可能成功。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 50多年的艰苦努力,我国矿产勘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基本保证了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但自 20 世纪 90 年代末,我国开始出现了保有矿产资源储量的负增长,多数大宗矿产资源的消耗量已超过了增长量,许多大中型矿山也出现了资源危机的状况。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矿产勘查工作的基础性、前瞻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积极推动矿产勘查工作能够长期稳定地发展。

六、宏观调控管理是矿产勘查工作发展的机制支撑

在矿产勘查开发领域,矿产资源的主管部门要做的工作很多,但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工作的宏观调控、管理是首先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矿产勘查工作发展的重要条件和机制支撑。

1. 适时调控矿产勘查部署和矿产资源供应总量

要根据国内外市场变化趋势和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需求情况,对矿产勘查工作部署和工作重点适时进行调控。如对国内紧缺或急需矿产资源,要加强对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的鼓励力度,积极推动地勘单位或矿山企业走出去勘查开发矿产资源,运用资源供应政策调控某些行业 ( 如钢铁、水泥、电解铝等) 的过度投资; 采用有效措施控制和保护我国优势矿产 ( 如钨、锡、稀土等) 资源的勘查开发,为子孙后代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储备资源; 加强矿产勘查开发管理秩序整顿,加快资源整合,重点调整大中小型矿山比例,清理违规小矿山,培育和发展大型矿山企业,提高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集中度,增强地勘单位和矿山企业的竞争力。

2. 加强矿产勘查开发各个环节的调控管理,努力实现矿产资源的综合勘查、综合评价、综合开发和综合利用

首先政府要加大基础地质工作的调查研究与投入,降低矿产勘查风险,为矿产资源勘查工作服务并提供可信的基础地质资料,以提高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技术经济水平,促进资源综合勘查和综合利用水平的提升。要立足于地勘单位、矿山企业进行科学的勘查开发,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即以勘查一种矿产为主,对与其共伴生矿产进行全面勘查和评价,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各种矿产资源。对资源危机矿山,特别是大中型矿区,要运用现代找矿理论和先进技术方法,加强矿区深边部和外围的综合勘查和评价,扩大资源储量; 对围岩、尾矿也应进行适当评价,探索和评价其工业利用的可能性。我国在矿产勘查开发中,经过多年投入和基础性先行的反复试验研究后,对煤矸石发电、制砖、低品位矿石堆浸等技术已基本成熟,可以满足二次资源开发利用的需要; 从废液、烟尘中回收稀散元素的技术达到较高水平。现在需要将这些带有共性的先进技术努力推广下去,提高我国资源综合勘查、开发、利用的整体水平。

3. 加强地质信息服务,推动矿产勘查工作的发展

信息是当代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矿产勘查工作的基础。因此,要加强地质信息服务,不断提高公益性地质工作水平,尤其要提高重点成矿区 ( 带) 的区域矿产普查评价与预测水平,为矿产勘查开发提供基本条件和信息保证。加快建立矿产综合勘查、综合评价、综合利用信息与情报网络服务系统。这个系统不仅要为领导部门决算服务,更为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为地勘单位、矿山企业服务,向他们提供先进的科技信息和管理信息,不断推动矿产勘查工作持续发展,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勘查、综合评价和综合利用水平。与此同时要积极组织科普活动,启动舆论和宣传手段,广泛开展资源国情、矿情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普遍提高公众的资源意识、环境意识和节约意识,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矿资源综合勘查、综合评价、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先进典型和经验。

4. 构建矿产资源管理新机制,推动矿产勘查工作有序健康发展

加快培育矿产勘查的主体市场,事关民生的行业一般都需要大型或骨干的企事业单位担当 “领军”职能,地勘行业或矿业也是如此。对此建议: 一是必须集资本与技术优势于一体,尽可能实施矿产勘查与开发一体化; 既要明确国有地勘队伍在国有资本运营中的主体地位,又要鼓励矿山企业与地勘单位联合投资创建新型的企业组织,按照现代化企业制度与规则进行运作; 同时,国家采取必要的税费政策,限制一次性矿权交易行为,鼓励勘查开发一体化的新型企业做大做强。二是要建立与完善公益性与商业性两大地质勘查基金体系,政府运作的公益性基金,不以盈利为目标,对获得成功项目也只进行成本回收;对市场运作的商业性基金,可完全体现盈利的本性,面向社会进行开放式融资。与之相配合,积极探索体制改革转轨阶段,地勘企业事业单位融资与社会投资的现实可行途径。此外,还要建立矿产综合勘查、综合评价和综合开发利用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改革和完善矿产资源税费的征交办法,建立地质生态环境的补偿机制。

参 考 文 献

中国地质学会 2000 年中国地质研究会. 1999. 中国地质工作发展战略. 北京: 地质出版社

中国地质学会 21 世纪中国地质研究分会. 2005. 中国地质改革与发展. 北京: 地质出版社

中国矿业联合会. 2007. 中国矿业循环经济论坛论文集. 北京: 中国大地出版社

刘益康. 2007. 神眼之光———商业性矿产勘查. 北京: 地质出版社

孙枢等. 地学与社会. 2004.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359 评论

九尾天使

由于平均海拔在4500m以上,常年处于高原缺氧环境,人口密度小,野外工作条件差,因此测区总体地质工作程度较低。但在某些领域如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和地壳结构研究方面工作程度高于中国西部其他地区。

1.不同比例尺的地质填图

1∶100万区域地质调查完成于1965~1969年,涉及测区的路线仅数条,对测区的地层、岩浆活动及构造格架进行了初步总结,限于工作精度,各类地质体控制程度较低。

涉及测区的1∶200000区域地质调查包括青海省区调队1981年和1983年完成的纳赤台幅和东温泉幅1∶200000区域地质调查工作,青海省区调综合地质大队1993年完成了错坎巴日昂东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图7-2)。涉及图幅北部所进行的1∶50000区域地质调查由青海省地质调查院2002~2004年完成,包括研究区西北部的水泥厂幅、黑刺沟幅、忠阳山幅和研究区东北部的求离牛里生幅和开荒幅等两幅,著有地质、矿产报告及相关图件。这些图幅资料及调查成果为本次新技术新方法地质填图试验奠定了重要基础。研究区西南部的1∶100000牙扎康赛幅属1∶200000填图空白区。

2.其他基础地质调查与研究

东昆仑地区的专题研究重点集中在图区中北部地区,图区东部1∶250000东给措纳湖幅为我国新一轮1∶250000造山带填图试点图幅,对造山带组成、结构、演化、高原隆升等方面作了调查研究,这些成果对本测区的地质调查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全省性的《青海省区域地质志》、《青海省岩石地层》、《西北地区区域地层表:青海省分册》、《1∶50万青海省地质图》对图区的一些重要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与此同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分别开展了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对研究区的一些重要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

国内外大批专家学者对青藏高原隆升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综合研究成果均涉及青藏高原北部及昆仑山地区,如潘裕生等(1998)、肖序常等(2000)、李廷栋等(1996)、尹安(2001)和李吉均等(1979)学者发表的大量论文和专著。

3.矿产地质调查与研究

总体研究程度较低,1∶200000区调和1∶50000矿产地质调查工作中对铁、铜、金矿化线索进行了地表检查,取得了初步的认识。1∶200000区域化探工作已覆盖全区,圈出了一批Au、Cu、W、Mo、As、Sb、Hg异常。青海区调队1958年对大场金矿初步进行了普查,青海地质四队1997~1999年对大场金矿进行了普查,提交了《青海省曲麻莱县大场岩金普查报告》;2000年开始,青海省地调院在昆仑山口—大场—玛多地区进行铜、金矿产资源普查评价;在驼路沟—布青山进行铜、金矿产资源普查评价;在大干沟—小庙—托克安进行铜、金矿产资源普查评价。

图7-2 研究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程度图

中国地质调查局(2003)完成的青海东昆仑东段成矿远景区(带)矿产资源调查评价重点选区研究,对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和区域成矿规律进行了总结,并划分了12个成矿远景区;潘彤等(2006)对金属矿床成矿类型、矿床模式和找矿方向等进行了较系统论述;张德全等(2002)对东昆仑内生金属成矿作用进行了综合信息成矿预测;青海省地质研究所1987~1989年著有《青海省东昆仑东段南坡变火山岩系的基本特征及其含矿性的研究》。这些成果为本次工作中的矿产地质背景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4.深部地球物理探测

前人在测区西侧进行了不同方法的深部探测,如亚东-格尔木GGT地学断面横穿东昆仑山脉(崔作舟,1996;李廷栋,1997);国际合作INDEPTH-III完成了拉萨-格尔木大地电磁测深(MT),获得高质量的成果资料(Wei et al.,2002;Martyn et al.,2004)。中-美-德-加多国科学家2007年在东昆仑造山带完成了国际合作INDEPTH-IV深部探测工作,其垂直地震反射与广角地震反射从研究区中部穿过,为利用地球物理探测资料开展深部构造研究奠定了基础。国家地震局航磁大队1975年对青海中南地区进行了1∶500000航磁测量,著有《青海中南地区航空磁力测量成果报告》。

1987~1991年,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长春地质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等8个单位的60余名不同学科的专家,联合完成亚东-格尔木GGT地学断面,在岩石圈结构组成、深部过程、岩浆岩地球化学、古地磁与地壳构造演化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编制地质与地球物理系列图件,受到国际地学界的重视与好评,主要研究成果已于1996年以专著形式出版;亚东-格尔木GGT地学断面的羊八井-谷露段便横穿测区中部。

中-美-德-加多国科学家经过2003年8月与2006年7月两次野外踏勘,选定东昆仑复合造山带为国际合作INDEPTH-IV深部探测重点地区,2007年开展横穿测区的垂直地震反射与曲麻莱-西藏大沟-格尔木测线的广角地震反射,在测区及附近投入地震仪包括30台宽频地震仪(REFTEK)与80余台短周期TEXAN地震仪,开展横穿造山带的100km垂直地震反射与250km广角地震、超长周期的大地电磁测深及电性结构研究工作,为利用地球物理探测资料开展新技术新方法填图试验奠定了基础。最近赵文津等(2011)在《Science》上发表的INDEPTH-IV深部探测成果对研究区深部构造进行了解释与约束。

169 评论

相关问答

  • 区域地质调查毕业论文设计

    地质工程是社会发展所依赖的一项基础工程,其已成为国民经济目标设计及社会进步的关键技术支撑。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地质工程师发表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不是我的白云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论文

    王泽九 陆春榕 按通常说法,地质工作包括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普查、详查、勘探 ( 后统称矿产勘查) 及其相关的科学研究。它是一项实践性、探索性很强和应用性很广的调

    可乐你不乖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地质文化调查论文怎么写

    浅谈煤田地质勘探前沿发展趋势摘要:本文根据中国煤炭生产方针、煤田地质特点及世界先进技术发展现状,讨论了中国煤田地质勘探前沿问题,从提高勘探精度,开展动态地质研究

    沐沐渔的天堂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矿产与地质杂志社

    需要煤矿上需要的书籍资料光盘挂图等,可以Q 我

    可爱哆咪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地质调查科普文章

    吴凤鸣 (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顾问) 一、我国古代学者的地质调查 中国区域地质调查,最早应首推明代地学家徐宏祖 ( 1587 ~ 1641) 以惊人

    小路要减肥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