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塑造者
定为不合格的学位论文由研究生部通知研究生本人及导师,进行论文的修改;如研究生本人及导师对盲审结果有异议,可填写“复审申请表”申请复审。
盲审办法
1、参加双盲评审的研究生:博士生100%,每人送审三份。硕士生(含同等学力申请学位)按当年申请学位论文答辩人数的3~5%,每人送审二份。
2、研究生部根据每年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学科、专业研究生分布情况制定出盲审方案,并交分管校长审批。
3、研究生部根据盲审方案,抽出需进行论文盲审的研究生名单,与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名单核对无误后,将盲审论文的信息通知本人及学科所属学院。
4、被抽出参加盲审的研究生应在接到通知的二天内,按规定格式制作论文(隐去作者和导师姓名),硕士生论文一式二份,博士生论文一式三份,报送研究生处。
扩展资料
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制度,是近年来各高校纷纷推行的一项新制度,广受教育界人士的推崇和社会舆论的好评。在研究生不知道评阅自己论文的导师是谁,评阅导师也不知道论文作者是谁的情况下,论文“盲审”制度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评阅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
并能促使研究生重视学位论文的撰写,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然而,学位论文“盲审”制度并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灵丹妙药”,其在实际操作中的作用不可高估。 首先,论文“盲审”制度并不能杜绝弄虚作假。从表面上看,匿名送审意味着评阅导师不知道论文作者是谁,而实际情况却是,如果导师对所带研究生的论文进行过指导,他就会熟知该篇论文的题目和内容。
如果他有意弄虚作假,同样可以将论文题目和大致内容告诉“关系不错”的评阅导师,请他们“手下留情”。这就是说,只要导师们私下里相互“串通”,论文“盲审”制度便会有名无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盲审
人民网-论文“盲审”的作用不可高估
时空归宿
硕士毕业论文盲审时间是每年的5月份,也就是毕业前一个月。
通常高校特别是研究生院,对硕士学位论文会有定期盲审的相应规定,大多数盲审方法就是随机抽取一些论文进行盲审。盲审和外审都通过后才能有答辩资格,答辩不通过就不能毕业。取得答辩资格的情况是盲审有2个专家通过,或者是外审的2个专家通过,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答辩委员不包括外审专家,答辩的时候有一半以上的答辩委员通过,就可以顺利毕业。
一般来讲,不同学校的硕士论文盲审比例不一样,通常盲审在30%-50%之间,每个学校对于盲审也是比较重视的,因为对研究生的质量要求会高些,硕士是部分盲审,博士是全部盲审。
硕士毕业论文盲审办法:
1、参加盲审的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含同等学力申请学位)按当年申请学位论文答辩人数的3~5%,每人送审二份。
2、研究生部根据每年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学科、专业研究生分布情况制定出盲审方案,并交分管校长审批。
3、每个学校的研究生部根据盲审方案,抽出盲审的研究生名单,与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名单核对无误后,将盲审论文的信息通知本人及学科所属学院。
4、参加盲审的硕士研究生在收到参加盲审的通知后,两天之内,按规定格式要求制作论文(硕士生的名字和导师的名字都会隐藏),硕士生论文一式二份报送研究生处。
硕士盲审的老师一般原理性的东西不可能看的很细(他们没时间)他们重点看的就是论文的格式。这种情况多半要修改,加紧时间修改,不要影响到答辩的。 盲审是指一种组织专家
硕士论文盲审评分标准如下: 一、优(90分以上): 1、在写毕业论文时态度认真,遵守各项纪律,表现出色。 2、能在规定时间内独自完成论文,拥有较强的综合分析问题
是的,论文都盲审。2012年,南京财经大学硕士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全部都采用了盲选的方式,极力要求做到公平公正。论文盲选这一选拔方式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倡议。
盲审相对来说比较难,这是由学校统一往出送,多送到外省,隐去姓名和导师姓名,你不知道你的论文被送到哪里,那边老师也不知道这论文来自哪里是谁的学生,所以盲审相对比较
容易。 硕士论文的外审通过率一般在80%至90%之间。通常来说,论文的外审一般都不会非常的严格,只要你的论文当中没有出现科学性错误和严重的格式错误,那么通常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