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28

虎潜山林
首页 > 学术论文 >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第35期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BOBO薄荷

已采纳

合作文章两次发表分别署名。两人协商可以发表,只是论文分了两批并同时投向两个期刊,所以被误以为抄袭。

296 评论

星星星kooo

从古至今,作弊行为一直都是让人讨厌至极的行为之一,因为作弊这种没有道德信用的行为会让许多一直在努力奋斗的人们的努力成果化为泡影,这种没有道德底线,肆意践踏他人努力成果的行为自古以来都是受到很大的抵制的。比如在古代的科举中,一旦发现考生作弊那么后果还是非常严重的,而放眼至今,这种作弊的行为也一直是受到很大的抵制,而对于学术舞弊,更是一种会受到强烈谴责与严重惩罚的行为,比如许多国家对于学术舞弊中的考试作弊轻则通报处分,重则开除学籍,对于留学生有的国家如果不是初犯那么可能会向法庭起诉并将其遣返回国,而对于科研造假和论文造假的行为,其后果也更加严重。但是即使处罚这么严重,依然有许多人愿意铤而走险,毕竟其背后的成果确实极其诱人。

比如有人发现陕西省咸阳师范学院副校长吕广利2005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存在抄袭情况。而后面经过更加细致的对比发现,咸阳师范学院副校长吕广利的论文与前一年也就是2004年一名为南江波的发表在《咸阳师范学院学报》的内容几乎是一模一样完全一致,因此如果两篇论文的作者真不是同一人的话,那么就可能真的涉嫌学术造假中的论文抄袭了。但是,面对质疑,咸阳师范学院副校长吕广利却否认其存在抄袭行为,这究竟是为何。

而咸阳师范学院副校长吕广利之所以说自己的文章虽然与南江波一样,但并不是抄袭的原因是因为其与已经退休的南江波教授在此前是一个系工作的同事,两个人关系很好,经常在一起研究学术问题,而这篇论文此前是由两人一起进行创作的,在2004年发表时由于南江波需要评职称,因此在征得吕利波的同意后只署名南江波一人,因此便发表在了《咸阳师范学院学报》上面,而在2005年,吕利波也同样遇到了需要评职称的问题,而此时的南江波职称已经评完,但是由于评价等级的提升,需要投核心期刊,而这个时候正好《广西社会科学》向其约稿,因此在征得南江波的同意后吕利波也便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将该论文发表到了《广西社会科学》上面。

而对于这张行为到底有没有问题呢?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因为是同一篇学术论文,发表在不同期刊,这一做法属于一稿多投,涉及学术不端。熊丙奇认为,虽然是两名合作研究者协商,但是从学术角度看,后发表、署另一名作者的论文,涉嫌抄袭前一篇论文。两名合作研究者可以共同署名,但不能把论文发两次,署不同作者的姓名。熊丙奇谈到,高校的考核方式虽会重视第一作者的署名问题,但不能因此作出此类操作。

156 评论

哆咯哆咯咯

肯定有人在说谎。既然两篇论文内容都是一样的,肯定其中一个人在说谎,希望严查,给大家一个交代。

162 评论

WZYHJM1021

1.《秦陵铜车马的科学工艺》,(台湾)《科技博物》1998年第1期。2.《泾阳为秦都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1期。3.《论秦西汉都城的面向——兼与杨宽先生商榷》,《秦文化论丛》第六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出版。4.《樗里疾考》,《秦文化论丛》第六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出版。5.《秦立国关中的历史地理考察》,《文博》1998年第5期。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复印中心《先秦秦汉史》同年第6期全文转载。6.《秦甘泉宫所在位置辨》《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5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出版。7.《秦都城概论》,《洛阳工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8.《秦公帝王陵考论》,《文博》1999年第2期。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复印中心《先秦秦汉史》同年第4期全文转载。9.《西戎所在地域及与秦的关系论》,《秦文化论丛》第7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出版。10. 《关于秦都城的一点认识》,《光明日报》1999年8月6号史林版博士论坛。11.《秦都咸阳的地方行政管理》,《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3期。12.《〈秦汉区域文化研究〉评介》,《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4期。13.《秦都咸阳的几个问题》,《咸阳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5期。14.《秦都城研究琐议》,《浙江学刊》1999年6期。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复印中心《中国地理》2000年第2期全文转载。15.《秦离宫别馆述论》,《周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16.《秦都城探索》(台湾)《历史月刊》2000年12期。17.《秦与春秋战国时期诸国都城比较研究》,《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0 月出版。18.《秦瓦当概论》(台湾)《历史月刊》2001年1期。19.《天水附近秦都城考论》,《周秦汉唐文明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三秦出版社2001年6月出版。20.《秦都咸阳与汉都长安的关系》,《秦文化论丛》第8辑,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出版。21.《秦都雍城考论》,《秦汉史论丛》(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编),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出版。22.《秦公帝王陵发展演变的特点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文博》2001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复印中心《先秦秦汉史》2002年第2期全文转载。23.《军功爵制与秦社会》,《秦汉文化比较研究》,三秦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24.《秦都城研究的现状和前瞻》,《秦文化论丛》(第9辑) 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出版。25.《秦公帝王陵的四大陵区及其形成原因》, 《秦文化论丛》(第9辑) 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出版。26.《秦东陵考论》,《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27.《2001年秦汉史研究概况》,《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年12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先秦秦汉史》2003年2期全文转载)28.《秦法家思想再论》,《秦文化论丛》第10 辑,三秦出版社2003年10月出版。29.《秦始皇陵-中国古代最早的帝王陵园》,《秦都咸阳与秦文化的研究》,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出版。30.《秦都咸阳城郭制度再研究》,《文博》2003年第6期。31.《秦都雍城与晋都新田的比较研究》,《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32.《秦都城中礼制建筑研究》,《人文杂志》2004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先秦秦汉史》2004年第3期全文转载。33.《秦内史置县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1期。34.《出土文献与秦文化研究》,《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1期。35.《秦文化的尚武倾向》,光明日报2006年11月27日。36.《对秦始皇陵规模的新认识》,《西北大学学报》2007年6期。37.《2005年中国大陆秦汉史研究综述》,《周秦汉唐文化研究》(第五辑),三秦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38.《汉长安城形状形成原因新探》,《福建论坛》2008年1期。39.《2006年中国大陆秦汉史研究综述》,《周秦汉唐文化研究》(第六辑),三秦出版社2008年6月出版。40.《汉长安城对秦都咸阳的继承与创新》,《唐都学刊》2009年1期。41.《汉长安城植被研究》,《西北大学学报》(理科版)2009年4期。42.《尉缭子军事思想研究》,《南都学坛》2009年3期。43.《秦帝王陵墓制度研究》,《唐都学刊》2010年1期。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先秦秦汉史》2010年4期全文转载。44.《汉初“无为而治”政策与和谐社会的形成》,《社会科学阵线》2010年第9期。45.《西汉巫蛊之祸发生原因及其影响》,《长安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3期。46.《也谈秦始皇陵石刻雕塑》,《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47.《汉长安城内人口研究》《西北大学学报》(合作)(理科版)2012年3期。48.《项羽与关中》,《长安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2期。49.《汉代长城内防原因初探》(合作)《社会科学阵线》2012年第10期。50.《汉长城研究综述》,(合作)《中国史研究动态》2012年第5期。51.《商山四皓文化学术讨论会综述》,《史学月刊》2013年11期。

101 评论

喵呜兔几

这有可能是当代大学生的通病,有的大学生为了写论文而在网上东拼西凑,很有可能两篇论文的摘抄点一致,但是想要表达的意思不同。

205 评论

蒋馨瑗SHELLEY

1. Xu Weihua, Zhang Wenxiu, Li Yuan, Liao Xiuwu, Cognitive systems and information granules based on formal concept analysis, Information Sciences. (Revised)(SCI源期刊)2. Xu Weihua, Zhang Xiaoyan,Zhang Wenxiu, Approaches to attribute reductions based on rough set and matrix computation in inconsistent ordered information systems, Knowledge-Based Systems. (Revised) (SCI源期刊)3. Xu Weihua, Liu Shihu,Zhang Wenxiu, Knowledge reduction in lattice-valued information systems with interval-valued intuitionistic fuzzy decision,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Revised) (SCI源期刊)4. Xu Weihua, Liu Shihu,Zhang Wenxiu. On Granularity in Information Systems Based on Binary Relation,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11,3(3):. Xu Weihua, Zhang Xiaoyan,Zhong Jianmin, Zhang Wenxiu. Attribute reduction in ordered information systems based on evidence theory,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Systems,2010,25(1):169-184. (SCI: 685UG)6. Xu Weihua, Zhang Xiaoyan, Zhang Wenxiu. Knowledge granulation, knowledge entropy and knowledge uncertainty measurein ordered information systems , Applied Soft Computing,9 (2009):1244–1251. (SCI:486CI)7. Xu Weihua, Zhang Wenxiu. Measuring roughness of generalized rough sets induced by a covering . Fuzzy Sets and Systems, 2007, 158:2443-2455. (SCI:222JL)8. Xu Weihua, Shao Mingwen, Zhang Wenxiu. Knowledge reduction based on evidence reasoning theory in ordered information systems . Lecture Note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06(4092): 535-547. (SCI: BEY15)9. Weihua Xu, Shihu Liu,Wenxiu Zhang, The first type of graded rough set based on rough membership function, Proceedings of 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zzy Systems and Knowledge Discovery, 2010, 8: 1922-1926. (EI:20104813422746)10. Xu Weihua, Zhang Wenxiu. Methods for knowledge reduction in inconsistent ordered information systems.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ing, 2008, 26(1-2): 313-323. (EI: 20083411463170)11. Xu Weihua, Zhang Wenxiu. Uncertainty measures of roughness of knowledge and rough sets in ordered information systems, Lecture Note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07, 4682: 759-769.(EI: 080311023763)12. Xu Weihua, Zhang Wenxiu. A novel algorithm of matrix computation for knowledge reductions in inconsistent ordered information systems. 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zzy Systems and Knowledge Discovery, 2007, 3: 91-95. (EI: 20082211281927)13. Xu Weihua, Zhang Wenxiu. Fuzziness in covering generalized rough sets. Proceedings of the 26th Chinese Control Conference, 2007, 4: 386-390. (ISTP: BGW81)14. Weihua Xu, Shihu Liu,Wenxiu Zhang, Upper approximation reduction in ordered information system with fuzzy decis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Knowledge Engineering, 2010, 2(4):. Xu Weihua, Zhang Wenxiu. Knowledge Reduction and Matrix Computation in Inconsistent Ordered Information Systems, Int. J. Business Intelligence and Data Mining. 3(2008):409–. Xu Weihua, Zhang Wenxiu. Knowledge reductions in inconsistent information systems based on dominance relation//The 11th International Fuzzy Systems Association World Congress, Beijing, China, July 28-31, 2005: Fuzzy Logic, Soft Computing and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2005, 3: . Zhang Xiaoyan, Xu Weihua. A novel approach to roughness measure in fuzzy rough sets . Advances in Soft Computing, 2007(40): 775-780. (ISTP:BGJ66)18. Xiaoyan Zhang,Weihua Xu, Wenxiu Zhang, A Novel Algorithm of Matrix Computation for Lower Approximation Reduction in IOIS, 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zzy Systems and Knowledge Discovery, 2010, 8: 1876-1880. (EI:20104813422736)19. 徐伟华, 张文修. 基于优势关系下协调近似空间. 计算机科学, 2005, 32(9): . 徐伟华, 张文修. 广义覆盖粗糙集的模糊性. 模糊系统与数学, 2006, 20(6): . 徐伟华, 张文修. 基于优势关系下不协调目标信息系统的知识约简. 计算机科学, 2006, 33(2): . 徐伟华, 张晓燕,苏雅娟,张文修. 基于优势关系下协调近似空间(续). 计算机科学, 2007,34(3): . 徐伟华, 张文修. 基于优势关系信息系统分配约简的矩阵算法. 计算机工程,2007, 33(14): . 徐伟华, 张文修. 基于优势关系下不协调目标信息系统的分布约简. 模糊系统与数学, 2007, 21(4): . 张文修, 徐伟华. 基于粒计算的认知模型. 工程数学学报,2007,24(6):. 徐伟华. 基于优势关系下信息系统的知识约简// 张文修, 姚一豫, 梁怡. 粗糙集与概念格.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 . 徐伟华, 张晓燕, 张文修. 优势关系下不协调目标信息系统的下近似约简.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 45(16): . 徐伟华, 张晓燕, 张文修.优势关系下不协调目标信息系统的上近似约简.计算机工程,2009, 35(18): . 徐伟华, 张晓燕.序信息系统中基于粗糙熵的不确定性度量.工程数学学报,2009,26(2):. 徐伟华, 张晓燕, 张文修.基于优势关系下不协调目标信息系统的部分一致约简.模糊系统与数学,2009, 23(6): . 徐伟华, 刘世虎, 张文修. 一般二元关系下基于粗糙隶属函数的程度粗糙集,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0,24(10),. 徐伟华, 张晓燕, 钟坚敏,张文修. 序信息系统中属性约简的启发式算法,计算机工程,2010,36(17),69-7133. 徐伟华等,优势关系下分配约简矩阵算法的程序实现,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1,25(4),. 徐伟华,浅谈数学分析中的趣味性,中国西部科技,2011,10(5),. 徐伟华,数学分析教学方法的认识与探讨,中国创新导刊,2011,524(7),. 徐伟华,关于数学分析课程教学的一点探讨,科教文汇,2011,100(2),. 徐伟华, 刘世虎, 张文修. 一般二元关系的信息粒度表示,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录用)38. 徐伟华,张先韬,王巧荣,基于包含度的变精度模糊粗糙集,计算机科学(录用).39. 徐伟华,王巧荣,张先韬,不协调格值目标信息系统的近似约简,计算机工程与应用,(录用)40. 张晓燕, 徐伟华,张文修,基于最小描述交的覆盖广义粗糙集,模糊系统与数学.(录用).41. 张晓燕, 徐伟华,张文修,不协调序信息系统上近似约简的矩阵算法.计算机科学.(录用)42. 张晓燕, 徐伟华,张文修,序目标信息系统中分布约简的矩阵算法,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0,24(3),. 张晓燕, 徐伟华,序信息系统中不确定性度量的研究,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7,11,. 张晓燕,徐伟华, 序信息系统的知识粗糙熵与粗集粗糙熵,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9,. 张晓燕,宋笑雪,徐伟华,模糊粗糙集中依参数粗糙度的新算法,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2(2):35-38.

304 评论

相关问答

  •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要版面费吗

    陕西咸阳师范学院副校长吕广利被网友爆出2005年发表在《广西社会科学》上的《论法本质及精神的探究》存在抄袭,吕广利却回应并不存在抄袭情况。 针对这一情况,吕广利

    红月光薇儿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

    值得 学校拥有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1个、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3个、河南省二级重点学科8个,化学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建有省级协同创新中心、院士工作站、省级

    木叶星海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是安徽省阜阳师范学院的学报,1977年创办,主要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教育教学研究等栏目。

    贝贝花儿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算是一种期刊吗

    天水师范学院 始建于1959年,是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经过50年来的建设和发展,现已初步形成了以教师教育为主,文、理、法、工、教育、历史、经济、管

    开着拖拉机飚车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咸阳师范学院论文封面

    渭南师范学院建校时间比咸阳师范长 排名前一些 专升本也早一些 咸阳师范地理位置好一些 发展好

    迷路的豆豆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