咩~咩~羊
技术规程、标准:甘肃省地方标准.叠层橡胶支座基础隔震建筑构造图集(DBJT25-99-2003,甘02G10).兰州:甘肃省建设厅,2003.甘肃省地方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B62/T25-3055-2011).兰州: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2.教材:[1]陈兴冲主编,韩建平、王琳副主编.工程结构抗震设计(21世纪高等学校本科系列教材).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2]周云、张文芳、宗兰、韩建平等编著.土木工程抗震(新世纪土木工程专业“实用创新型”系列教材).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第一版)、2011(第二版)、2013(第三版)[3]赵顺波主编,徐成祥、周新刚副主编,韩建平等参编.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百校土木工程专业通用教材”).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主要论文:1.韩建平,王洪涛,刘云帅.基于概率性人行荷载模型的楼板结构振动分析[J].工程力学,2014,31(2):.韩建平,陈军,邹新磊.基于性能的非线性黏滞阻尼器减震结构设计与抗倒塌能力评估[J].建筑结构,2014,44(4):63-68,[J].MathematicalProblemsinEngineering,[C]..韩建平,魏宏亮.基于不同地震事件数据的竖向地震动特性统计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13,46(S1):127-133.(EI)6.韩建平,郑沛娟,骆勇鹏,谢强,王苍和.一刚构-连续组合梁桥在环境激励下的模态参数识别[J].工程力学,2013,30(S):99-103.(EI)7.韩建平,骆勇鹏.基于响应面法的结构有限元模型静动力修正理论及应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3,33(5):.韩建平,骆勇鹏.基于响应面的刚构-连续组合梁桥有限元模型静动力修正[J].公路交通科技,2013,30(11):.韩建平,陈军.无粘结后张预制混凝土梁柱自复位节点基本力学特性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3,33(6):.韩建平,邹新磊,夏润乔.不同连接方式非对称双塔连体结构地震响应分析[J].甘肃科学学报,2013,25(1):.韩建平,周伟.汶川地震竖向地震动特征初步分析[J].工程力学,2012,29(12):211-219.(EI)12.韩建平,王洪涛,李林.无填充墙基础隔震砸悦框架在环境激励下的动力特性[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2,32(4):.韩建平,杨军平.考虑结构构件退化特性评估大震下RC框架抗整体性倒塌能力[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2,32(6):.韩建平,刘海鹏.利用探地雷达检测金属矿山井巷支护体混凝土[J].甘肃科学学报,2012,24(2):.冯兴科,韩建平,李慧.填充墙RC框架结构的有限元模拟与分析[C].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沈阳,2012,III:.韩建平,郑沛娟,骆勇鹏,谢强,王苍和.一刚构-连续组合梁桥在环境激励下的模态参数识别[C].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沈阳,2012,I:.韩建平,周伟,李慧.基于汶川地震数据的地震动强度指标与中长周期SDOF体系最大响应相关性[J].工程力学,2011,28(10):185-196.(EI)18.韩建平,王洪涛,刘云帅,杜永峰,李慧.环境激励下基础隔震结构的主要动力特性研究.振动与冲击,2011,30(11):266-271.(EI)19.卢文胜,韩建平,吕西林,周颖,钱江.法门寺合十舍利塔结构整体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1,32(3):90-98.(EI)20.罗维刚,韩建平,钱炯,周伟.基于Hilbert_Huang变换的结构损伤识别及振动台试验验证[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1,33(1):.韩建平,柴巧利.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应用新进展[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1,28(3):.韩建平,冯兴科,柴巧利,杨军平.汶川地震受损底部框架砌体房屋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设计[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1,28(3):.韩建平,李林,王洪涛,钱炯.基于Hilbert-Huang变换和随机减量技术的模态参数识别[J].世界地震工程,2011,27(1):[C]..(CPCI-S)[C]..(CPCI-S)26.韩建平,李达文.基于Hilbert-Huang变换和自然激励技术的模态参数识别[J].工程力学,2010,27(8):54-59.(EI)27.韩建平,钱炯,董小军.采用镜像延拓和RBF神经网络处理EMD中端点效应[J].振动、测试与诊断,2010,30(4):414-417,474.(EI)28.韩建平,周伟.基于汶川地震记录的地震动强度指标与SDOF体系响应的相关性[J].土木工程学报,2010,43(S):10-15.(EI)29.韩建平,董小军,周伟.基于振动台试验的RC框架模型修正及模拟损伤识别[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0,30(5):.韩建平,李达文,王飞行.基于Hilbert-Huang变换和随机子空间识别的模态参数识别[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0,30(1):.韩建平,李晓松.基于性能的非线性粘滞阻尼器减震结构设计分析*[J].建筑结构,2010,40(S2):.韩建平,邹新磊,罗熠,王洪涛.汶川地震甘肃严重影响区砖混房屋震害特点及鉴定加固[C].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2010,32(S2):41-44,.韩建平,董小军,罗维刚,钱炯,王飞行,李达文.某在役钢筋混凝土空腹桁架拱渡槽的耐久性评定[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9,31(2):.韩建平,董小军,钱炯.基于环境振动测试的钢筋混凝土渡槽空腹桁架拱有限元模型修正[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9,35(5):[C].TheInternationalSocietyforOpticalEngineering,2008,73750K-1-7.(EI)36.韩建平,阎茹,李慧.基于性能的黏弹性阻尼器减震结构抗震设计[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8,28(1):.韩建平,杨文侠,李慧.钢筋混凝土楼板-预应力空间桁架组合体系的静动力非线性分析[J].建筑科学,2008,24(5):.韩建平,王飞行,王志华.钻芯法检测评定混凝土强度的若干问题探讨[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8,30(2):.韩建平,王飞行,李慧.基于振动台试验的模态参数识别算法比较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8,25(3):.罗维刚,钱炯,韩建平,裴海瑜,董小军.在役钢筋混凝土空腹桁架拱渡槽检测及状态评估[J].甘肃科学学报,2008,20(4):.韩建平,杨文侠.预应力空间组合桁架减振加固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工程实践及数值模拟[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39(S2):318-321.(EI)42.韩建平,吕西林,李慧.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研究的新进展及对结构非线性分析的要求[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7,27(4):.韩建平,王飞行,李达文,张俊文,陈刚.某矿区典型井巷支护体检测及数值模拟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7):167-173,.韩建平,阎茹,杜永峰.粘弹性阻尼器消能减震结构能力谱分析法[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6,28(6):.韩建平,李慧,杜永峰,白中伟.装设粘弹性阻尼器钢筋混凝土结构弹性时程分析[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6,32(1):.韩建平,白中伟,杜永峰,李慧.基于工程结构减振控制目的的形状记忆合金材性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32(4):.韩建平,李慧,杜永峰.装设粘弹性阻尼器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实用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05,21(1):.李慧,姚云龙,杜永峰,党育,韩建平.叠层橡胶支座与柱串联体系动力失稳特性探讨[J].世界地震工程,2005,21(1):.党育,杜永峰,李慧,韩建平.基础隔震结构的耗能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05,21(3):.韩建平,张贵文,宋彧,李慧.房屋纠倾中地基土体刚度调节的理论与实践[J].结构工程师,2004,3:43-46,.杜永峰,党育,李慧,张迪,姚云龙,韩建平.基于非比例阻尼模型的隔震结构动力分析软件[J].建筑结构,2004,34(6):.韩建平,李慧,杜永峰,宋彧,党育.智能材料与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控制[J].甘肃工业大学学报,2002,28(1):.韩建平,李慧,李庆福,苏长吉.湿陷性黄土地区大直径挖孔扩底灌注桩实用设计方法[J].甘肃工业大学学报,2002,28(2):.杜永峰,张迪,党育,姚云龙,韩建平.基础隔震结构简化模型的振动参数识别[J].世界地震工程,2001,17(2):.杜永峰,狄生奎,尹维祥,韩建平.隔震结构等代体系动力响应的小参数逼近解法[J].甘肃工业大学学报,2000,26(2):72-77.
白白桃花
核心期刊——某学科(或某领域)的核心期刊,是指那些发表该学科(或该领域)论文较多、使用率(含被引率、摘转率和流通率)较高、学术影响较大的期刊。 核心期刊”是国内几所大学的图书馆根据期刊的引文率、转载率、文摘率等指标确定的。确认核心期刊的标准也是由某些大学图书馆制定的,而且各学校图书馆的评比、录入标准也不尽相同。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也未参加过此类评选活动 目前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以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如果该期刊被同时被两种核心期刊遴选体系认定为核心,那么该期刊就是双核心期刊了。比如,既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又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63医学论文发表网专业提供论文发表服务,并提供大量全科论文,如有业务需求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
月光下的芙蓉
期刊 就是 专门发表讠仑文的 杂志。期刊 就是专门发表学术讠仑文的地方 期刊 就是一本书,论文 只是这本书里 其中的 几页文章 ,摆渡输入"壹品优"再输入"刊",继续了解。
caroline2900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学校代码为11068。学院创建于1980年的郑州大学、河南医学院分校;1981年,更名为郑州走读大学;1985年,更名为中州大学;2009年,郑州艺术学校并入学校;2014年,郑州广播电视大学并入学校;2016年3月,升格为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
学校简介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是在原中州大学的基础上,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本科普通高等学校。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为学校题写校名。建校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学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尤其是2013年以来,学校以“一•五五”工程为抓手,切实加强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201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同意建立郑州工程技术学院,2016年5月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校名启用。随后,学校以“一二三四”工程为统揽,全面改革整体推进,事业发展蒸蒸日上,现已发展成为师资力量雄厚、社会声誉良好的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位于郑州市北部,环境优美,占地面积亩,校舍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近年来,学校不断拓展办学空间,改善办学环境,积极参与京豫合作战略,落实《全面深化京豫战略合作协议》,达成了《北方工业大学与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合作协议》。2018年6月,在郑州市人民政府和同济大学的共同支持下,依托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共建的郑州中德学院成立。有效推进“一校五区”建设,英才校区、龙子湖校区、航海校区、金河校区校园文化环境明显改善,航空港新校区已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
历史沿革
中州大学
1980年3月,学校创建,初名郑州大学(郑州分校)、河南医学院(郑州分校)。
1980年9月25日,学校举办首届开学典礼。
1981年,郑州大学(郑州分校)、河南医学院(郑州分校)合并为郑州走读大学。
1985年,郑州市走读大学更名为中州大学(专科),同年航海路校区奠基。
2002年3月26日,学校北校区奠基。
2011年12月,金河校区在郑州市惠济区北大学城奠基。
郑州艺术学校
1956年,郑州戏曲学校创建。
1961年,郑州戏曲学校停办。
1976年,郑州戏曲学校复办。
1985年,郑州戏曲学校更名为郑州艺术学校。
郑州广播电视大学
1979年,河南省广播电视大学(郑州工作站)创建。
1982年,河南省广播电视大学(郑州工作站)更名为河南省广播电视大学(郑州分校)。
1987年,河南省广播电视大学(郑州分校)改建为郑州广播电视大学。
合并升格
2009年,经郑州市人民政府批准,郑州艺术学校并入中州大学。
2014年,经郑州市人民政府批准,郑州广播电视大学整体划入中州大学。
2016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中州大学正式更名为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升格为本科。
院系专业
据2020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现有工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文学、教育学6个学科门类。本科专业29个,专科专业40个。
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专科: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冶金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
土木工程学院专科:建筑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物业管理。本科: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化工食品学院专科:应用化工技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煤炭深加工与利用、生物化工工艺、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贮运与营销。本科: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信息工程学院专科: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技术、软件技术、嵌入式技术与应用。本科: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
经济贸易学院专科: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投资与理财。本科:物流管理、物流工程。
管理学院专科: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计电算化、会计与统计核算、人力资源管理、法律事务。本科:财务管理、酒店管理。
文化与传播学院专科:文秘、影视广告(广告策划与文案方向)、摄影摄像技术、电视节目制作、主持与播音。本科:广告学。
外国语学院专科: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应用英语、商务日语。本科:商务英语。
艺术设计学院专科: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环境艺术设计、工艺美术品设计。本科:产品设计。
音乐舞蹈学院专科:音乐表演(声乐、钢琴)、舞蹈表演(体育舞蹈、中国舞)。
体育学院专科:体育教育、社会体育。
特殊教育学院专科:装潢艺术设计、古建筑绘画、动漫设计与制作、计算机技术应用、摄影摄像技术、机电一体化、食品加工技术、电子商务和特殊教育本科:特殊教育。
国际教育学院转科:市场营销(中英合作项目)、会计电算化(中英合作项目)。
文化遗产学院专科:工艺美术品设计(漆艺、陶瓷、木板年画、古琴制作技艺)本科:产品设计(陶瓷艺术设计方向)数字文物保护与修复。
师资力量
据2020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现有教职工1143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73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05人,博士学位获得者60人,硕士641人,双师型教师448人;学校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河南省优秀专家2人,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师22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30人,获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省教育厅青年骨干教师20余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名师2人,市级教学名师8人。
学科建设
据2020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省级教学团队4个;241个校内实习实训场所,317个校外实习就业基地,3个国家级实训基地、5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
省级重点学科:应用化学。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6年12月,学校拥有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改革试点专业、示范专业等)(专科层次)20个,省级精品课程4门(专科层次)。
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个)(专科层次):秘书(2001年)。
教育部、财政部“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设专业(2个)(专科层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2011年)、物流管理(2011年)。
河南省教学改革示范专业(3个)(专科层次):秘书(2005年)、装潢艺术设计(2005年)、旅游管理(2005年)。
河南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3个)(专科层次):计算机信息管理(2005年)、装潢艺术设计(2003年)、旅游管理(2003年)。
河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专科层次):装潢艺术设计(2007年)、旅游管理(2008年)、食品加工技术(2009年)、建筑工程技术(2010年)、物流管理(2011年)、机电一体化技术(2013年)。
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设专业(5个)(专科层次):机电一体化技术(2012年)、应用化工技术(2012年)、旅游管理(2013年)、应用电子技术(2014年)、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2014年)。
河南省示范性实训基地(5个)(专科层次):旅游管理(2008年)、计算机应用技术(2009年)、食品加工技术(2010年)、文化创意类人才培养综合实训基地(2011年)、中州大学·河南笑脸食品有限公司(2012年)。
河南省精品课程(3门)(专科层次):传统艺术与设计(2005年)、创意设计与设计思维(2006年)、普通逻辑(2007年)。
河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专科层次):创意设计与设计思维(2013年)。
学生成绩
2014年,学院在河南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中共获奖20项,其中,一等奖10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4项。另外,导游服务、中餐主题宴会、中国舞表演、计算机网络应用、水环境检测与治理技术、云安全技术应用、农机维修技术等七支队伍代表河南省参加国家级比赛。
2015年,在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学院荣获河南省教育厅颁发的“精神风貌奖”。同时获得优秀创作奖1个;艺术表演类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艺术作品类二等奖5个,三等奖3个;优秀指导教师14名。校长书画摄影作品一等奖1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3个;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一等奖3个,二等奖4个;高校美术教师作品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5个。其中舞蹈《我也有梦》选送到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进行现场展演。
学校荣誉
截至2018年6月,学院先后获得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等多项殊荣。
2020年1月,郑州工程技术学院信息与网络管理中心被河南省教育厅授予“2019年度全省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荣誉。
2021年2月19日,荣获2020年度全省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
2022年4月29日,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国旗护卫队团支部荣获2021年度“河南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
科研平台
截至2018年6月,学校建有中国行为法学会国家与地方治理研究会学术研究基地、中原绿色发展研究院、高性能有机功能材料郑州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轻工业食品质量监督检测郑州安全检测中心等16个研究所(中心);市级重点实验室11个;省级创新型科技团队2个。
科研成果
2017年,该校共有2项成果获得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分别是李欣主持申报的《中国古诗的春节习俗文化研究》和谭笑风主持申报的《听障生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改革探析》。
2015年,学院教师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和厅级项目共940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部级199项。获省部级、厅级奖共512项,其中省部级奖11项。发表学术论文4056篇,其中SCI、EI、CSSCI等收录237篇。
2014年,学院共获批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立项3项,结项2项;省政府决策招标课题中标4项,结项2项;省科技厅科研项目获得立项17项,结项16项,鉴定成果17项;河南省社科联项目批准立项63项,通过2013课题结项项目61项,获得一等奖20项,二等奖5项;河南省社科联社科普及项目立项4项;郑州市社科联项目批准32项;通过2013年度课题结项50项,获得一等奖7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奖4项;获批郑州市哲学社科规划重点课题1项;郑州市科技局项目批准立项38项,结项17项,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获得立项结项2项;获2013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4项,教育厅重点研究项目立项4项,结项2项;人文社会科学应用对策研究“三重”专项立项2项;获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教育厅就业专项课题立项2项;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获得郑州市学术论文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教育部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项1项。
2014年,学院教师共发表论文451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1的著名期刊1篇,CSSCI收录21篇,CSSCI-E收录7篇,EI收录13篇,EI期刊2篇,CPCI-SSH收录2篇,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的文章179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2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18年7月学院图书馆官网显示,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图书馆馆藏有各类纸质图书文献140余万册,拥有电子图书120多万种,订阅纸质报刊1132种,并拥有中国期刊全文、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中国重要报纸全文、万方、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库克音乐、中科软股学习、乐考、EBSCO、中数图学术视频等中外文数据库。
学术刊物
《中州大学学报》设置有:区域经济与文化产业,法学研究,文艺学与文学评论,语言文化与翻译,出版与传媒,社会学与历史,教育学研究,数理工程技术研究等栏目;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台湾CEPS数据资料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化学化工文摘、全国报刊索引、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等11家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并被评为河南省一级期刊、全国地方高校优秀学报、《CAJ—CD》执行优秀期刊,全国高职高专核心期刊。
合作交流
截至2018年6月,学院先后与加拿大圣力嘉应用艺术与技术学院、英国奇切斯特学院、日本筑波技术大学、马来西亚林国荣创意科技大学、澳大利亚斯文本科技大学等多所国外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形象标识
校徽图案由英文校名、校训、建校时间及轮廓所暗喻的车轮、船舵组成;以“锦红色”为主色系。
车轮代表着勇往直前,象征着郑州工院与时俱进的步伐,也阐述了校训的“笃行与拓新”。两个正方形组成的八角形分别指向八个方向,体现郑州工院的八方桃李,学生遍天下。船舵,指引船舶的航向。船舵形象代表了郑州工院为莘莘学子指引着人生航线,也代表了学生是未来的舵手。篆书是最早的一种书体,结字富有装饰性。体划严肃,布白严谨,体态端庄而妍美,采用篆书体现了郑州工院对中国文化传承,更具文化氛围。
校徽以“方圆”为基本轮廓。方,是规矩、做人之本;圆,是圆融、处世之道。无方,没有了规矩;无圆,将不能自理。方外有圆,圆中有方,方圆相济,才会和谐,人生自在方圆。
红色为中国色,蕴涵着中国文化,锦红,彰显含蓄稳重。象征郑州工院莘莘学子的前程似锦。
精神文化
校训
修德、敏学、笃行、拓新
修德:古人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美德与学识历来就是人们所需具备和追求的。所谓“修德”,就是要让学生拥护党的方针路线,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
敏学: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古人所谓“敏”,为“敏捷”“灵敏”“多干实事”的意思。而“敏学”则意味着能勤奋地学习,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理论素养,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笃行:《中庸·第二十章》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讲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是为学的几个递进阶段。“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到“笃行”。“笃行”也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
三风
校风: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教风:博学、善教、爱生、敬业。
学风:勤学、善思、励志、诚信。
投稿指南网--刊社与作者沟通的桥梁!投稿指南的拼音缩写(tgzn).cn
自动化学报 方向不好说,自动化可以从事的行业很多,看自己的兴趣和工作的发展吧。但自动化的大方向基本是 强电方向、弱电方向、编程类的。下面有些期刊,还不错。1、机
浙江大学科研机构根据其批准设立的主体不同,分为三类,包括政府批准机构、学校自主批建机构和学校与校外独立法人单位联合共建机构。截至2012年4月16日,浙江大学正
根据学科方向,选择相对应的学术核心期刊来分等级。还有以下几点:1、注意期刊的“主管单位”和“主办单位”是有区别的2、一些地方大学的学报也是不错的投稿选择3、在网
每个期刊都是不一样的,根据自己写的文章选择适合的期刊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