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1

  • 浏览数

    86

出格范儿
首页 > 学术论文 > 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论文参考文献

1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VV爱吃007

已采纳

欢迎阅读和分享。如需转载,无需联系授权,请务必注明“本文转载自逍遥老师 育儿 说”。

01

幼儿园“分离焦虑”,让你发愁?

时间是长了飞毛腿吗?

当年嗷嗷待哺的小屁孩,一眨眼就到了要背上书包去学校的年纪。各种各样的“分离焦虑”跟着来了——

1.不愿意离开爸妈上幼儿园。

去幼儿园的路上,情绪都还不错,一到幼儿园门口,就跟见到“小怪兽”一样,拽着爸爸妈妈的胳膊或衣角,连哭带闹,就是不愿意主动走进校门,还一口一句:“我不要上幼儿园......”即使好不容易把孩子“哄”进幼儿园了,一听到“爸爸”、“妈妈”、“家”这些关键词,他们特别敏感,反应特大,哭闹不止。

2.对幼儿园的活动没啥兴趣。

有些孩子在幼儿园,好像是一个袖手旁观者。看着其他小朋友有说有笑地参加各种小活动,他们压根儿提不起兴趣,也不愿意跟人说说话,反倒更愿意安安静静地待在一旁,想想心事,发发呆。

3.在幼儿园的表现让人头疼。

有些孩子在幼儿园表现得很霸道,一定要所有人满足自己的要求,哪怕这要求很过分、很无理。稍不如意,他们就哭闹、打滚,或者用拒绝吃饭和喝水等激烈形式来反抗;还有些孩子会精神紧张,下意识吮吸手指、咬指甲等等。

......

入园是孩子迈入 社会 的第一步。 上了幼儿园,孩子就要开始学习家庭之外的一些规则了,这对孩子来说是一大考验,也是父母 育儿 之路绕不开的一道难题。这一步走得是否顺畅,对孩子将来的学习、生活,甚至身心 健康 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孩子入园这件事,值得父母引起重视。

前些天,一位宝妈就因为孩子的“入园焦虑”,咨询了逍遥老师:

从截图内容来看,这位宝妈对孩子的爱很有智慧,从多个角度,她已经在努力想办法(尽管某些做法需稍作调整或优化)。

02

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分离焦虑”?

关于孩子的“分离焦虑”,在逍遥老师看来——值得父母重视,但不必过分焦虑。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分离焦虑是很正常的现象。

这个时期,孩子的安全感往往还没有充分建立起来。一旦熟悉或亲近的人离开身边,他们就会感觉不安全、紧张或者害怕,外在行为常常就表现为哭闹、发脾气、沉默不语等。

英国儿童心理学家John Bowlby把孩子第一次上学的“心路历程”,划分为“反抗、失望、超脱”这样三个阶段:

为什么孩子会有分离焦虑呢?

首先,依恋对象与环境都发生了变化。

孩子与养育者之间形成了 情感 联结。在这个关系里,孩子对作为养育者的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是很熟悉的,在这些熟悉的亲人面前,孩子内心感到很安全、很自在。

一旦去了幼儿园,孩子体验的环境是陌生的,这个陌生的环境,包括全新的幼儿园环境、全新的依恋对象,这会带给孩子的是一种 情感 上的失联感与落寞感。

其次,学习内容与群体压力的考验。

再次,自理能力与情绪管控的不足。

父母要懂得,孩子出现分离焦虑其实是正常的现象。

当然,正常是有一定区间的。一般而言,分离焦虑会持续一两周,甚至一个月。如果你家孩子表现出适当的分离焦虑,无需太过焦虑;如果你家孩子一点分离焦虑都没有,或者太过强烈、太过持久,可能就是一个问题了。

03

如何有效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

说了这么多,究竟怎样才能有效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呢?

以下几个小妙招分享给你:

1. 给足孩子爱和陪伴。

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的话:“在婴幼儿期,爱和陪伴远比教育更重要,一个 健康 、和谐而亲密的亲子关系是一个孩子人格的基石,也是人格的内容。”

在孩子的婴幼儿期,你要跟孩子建立和谐而紧密的关系,平时多安排一些和孩子相处的特殊时光,跟孩子多做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事情。你的温柔陪伴会在无形中给予孩子心理营养。来自爸爸妈妈的爱,就是他们有勇气 探索 和认识这个世界的底气。

2. 提前熟悉环境。

让孩子对学校充满期待、兴奋和向往。如果条件允许,你可以带着孩子提前去幼儿园参观,对环境熟悉起来,甚至还可以提前见见幼儿园老师,聊聊幼儿园里的 游戏 和生活;你可以提前想办法联系一两个跟你家孩子同时入学的小朋友,彼此多走动,多熟悉,这样一来,孩子刚去幼儿园的时候就已经有一两个玩伴,他们就更有信心迎接幼儿园的生活。

3. 提前做好分离练习。

孩子两岁多,你可以跟孩子做分离练习了。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没有时间概念,“中午、下午、晚上”、“一会儿、马上”等这样的词语,他们没法理解。你要对时间进行具象化处理,比如“吃完饭,就能见到妈妈”“你数到20,妈妈就回到你身边”等。

入园前半年,你可以把孩子放在信任的亲朋好友家做分离练习,从一开始10分钟、30分钟,逐渐拉长到半天、一天。这期间,当孩子表达“想妈妈”的时候,你要认同孩子“想妈妈”,但要用启发式提问,引导孩子思考“想妈妈可以怎么做”,当孩子说出答案,你要夸赞他“你很坚强”、“你真会动脑筋”,并且用坚定的语气告诉孩子“妈妈相信你能做到”。

4. 准备 情感 安抚物。

安抚物相当于“ 情感 替代品”,它能够让孩子快速感到与父母的 情感 联结,比如全家福照片、毛绒小玩具、小毯子都行,你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对刚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带一个Ta平时熟悉的安抚物是有助于疏解焦虑。你可以告诉孩子:“宝贝,当你在幼儿园想爸爸妈妈的时候,你把照片拿出来看一看,我们一直陪着你呢。”

这些熟悉的物品或有助于您的孩子去建立安全感。这些安抚物只是用来过渡的,在孩子逐渐适应幼儿园生活了,就不会再依赖它了。

5. 培养自理能力。

很多孩子自理能力太差,自己照顾不了自己。看着别的小朋友啥都能干,他们就会产生焦虑、挫败、自卑的感觉。因此,父母平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如:穿衣、吃饭、如厕等基本技能。这些技能对孩子的精细动作要求比较高,并且需要父母带着孩子好好去练习才能学会。

6. 借助绘本的力量。

提前半年或一年,读一些跟幼儿园主题相关的绘本给孩子听,比如:《幼儿园的一天》、《我爱幼儿园》、《爱上幼儿园》、《小阿力的大学校》、《汤姆上幼儿园》等。绘本故事更懂孩子心,孩子也更有代入感,更好地理解和学会绘本故事中主人公的行为。

【法】萨米尔.瑟努斯 / 亨利.费尔纳

比如《幼儿园的一天》,就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动物宝宝们也要去上幼儿园了,蜗牛宝宝拖拖拉拉,穿山甲宝宝不爱吃菠菜,后来小鸟、小猫、鳄鱼宝宝流下了真心的眼泪,因为好想妈妈!……入园适应阶段,习性各异的动物宝宝们状况百出!别急,请给小动物们一点时间,它们最终在一起学习字母、形状和颜色,做手工、搭积木、练舞蹈、听老师讲故事,也结交新朋友,尝试着融入集体……”如果你家有即将入园的孩子,这样的书籍很值得一读。

7. 给孩子布置小任务。

让宝宝在幼儿园有事可做,不至于太过无聊或烦躁。比如,让孩子尝试记住三个小朋友的名字;看看幼儿园里有几间教室;幼儿园里的墙壁上有些什么等等。这样孩子就会更加主动地去观察幼儿园里的人和事物,就能更快地熟悉周围的一切,更好地适应新环境。

04关于“分离焦虑”,父母如何自我调整?

最后简单谈一下,父母如何自我调整。

第一,情绪会感染人,父母要尽量保持轻松愉悦。

面对分离,很多父母的表现比孩子还要“夸张”。很多大老爷们,在送孩子上幼儿园这一天哭成了“泪人”。比如,孙俪在微博上吐槽孩子他爸送女儿上幼儿园的反应。

要知道,父母这样的焦虑、担忧或悲伤情绪,很可能传递给孩子。父母要安慰自己:“跟孩子只是短时间的分离而已,时间过得很快,很快就可以去接孩子回家。”

第二,正向引导+积极倾听。

不要做“十万个为什么”。不要一接到孩子,就开启追问模式:今天在幼儿园里乖不乖?老师有没有表扬你?老师对你好不好啊?今天有没有人欺负你?今天有没有哭?明天还去不去幼儿园了?和小朋友一块儿玩了吗......你问这么多,孩子会觉得,爸爸妈妈这么担心我,他们会很有压力。

逍遥老师还想指出一点,上面这样的问题,其实都是封闭性问题,孩子简单回答“有/没有”、“是/不是”就可以了,这样一来,你发问的作用也大打折扣,你也很难让孩子打开话匣子,跟你畅聊一番啊。

这里两个建议给到你:要么别问太多,跟孩子多多享受重聚的美好时光,抱一抱、亲一亲,甚至哭一哭,都可以起到抒发想念之情的作用;要么就掌握一些沟通技巧——正向引导与积极倾听。问问孩子:今天玩了什么有趣的 游戏 ?认识了哪些可爱的小同学?

孩子表达的时候,你做好积极倾听这件事就可以了,不要批评、不要反驳、不要讲大道理......这样可以找到孩子对幼儿园感兴趣的部分。

第三,相信并鼓励孩子。

每个孩子因先天气质、性格特点的不同,会有分离反应和适应期长短的差异。不要去管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样,而是调整心态,尊重情形,好好鼓励自己的孩子尽快地适应。

平时,你可以跟孩子聊聊“勇敢”。反复鼓励孩子,比如,你可以这么说:“宝贝,你可以做到的,我知道你是最勇敢的!”。每天多说几遍,其实是很管用的,孩子不知不觉也会相信自己并做得更好,这也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自证预言”,你相信什么,你就会吸引什么。

最后,逍遥老师想祝愿每一位孩子都能顺利度过“分离焦虑”期;祝愿每一位父母的爱与付出,都能收到正向反馈!

参考文献: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美]David Wallin,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依恋与亲密关系》,[加]苏.约翰逊,人民邮电出版社

《心理营养》,[马来西亚]林文采,上海 社会 科学院出版社

《正面管教》,[美]简•尼尔森,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好的,有关幼儿园“分离焦虑”的话题,我们先聊到这里。关于分离焦虑,你是怎么应对的? 欢迎评论区交流

23岁女孩被亲人“压榨”死了...现实版樊胜美们,如何自救?

4岁萌娃上门道歉视频火遍全网,世界正在偷偷奖励有“教养”的人

抛妻弃子10年,妻子病死仍不现身:没有担当的男人,有多可怕?

28岁女子被造谣“出轨快递小哥”的“荡妇”:听着,这是犯罪

200 评论

相关问答

  • 幼儿分离焦虑论文研究方法

    国内与幼儿入园分离焦虑问题有关的108篇学术论文,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分析了国内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研究的基本情况,指出了国内幼儿分离焦虑问题研究存在研究内容

    小企9999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幼儿分离焦虑本科毕业论文

    这无疑在暗示他幼儿园是个不安全的地方,上火就是一定的了,小朋友有没有欺负你啊,千万不要当孩子面讲出你的担心,只能说幼儿园好: 1.要正确引导?专家们给出以下建议

    魅影幽兰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幼儿分离焦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在学术论文写作过程中,参考文献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反映研究者的层次和水平,但参考文献也是学术论文存在差错的重灾区。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有关幼儿心理健康

    媛姐姐丶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幼儿入园分离焦虑毕业论文

    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完全陌生的人,幼儿能否尽快地适应将直接影响其社会化的进程和性格的发展。分离焦虑是幼儿入园适应的最大障碍。我们应有效地缓解幼儿入园分离焦虑,让

    兔了里个酱酱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幼儿分离焦虑的论文开题报告

    学前教育开题报告 [9]郑三元.如何为孩子选择幼儿园[J].教育导刊.2002.(14) [10]赵秀峰 ,张晓红. 别忽视了“乖孩子”[J].山东教育.200

    惊艳你的眼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