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owangeltan
宇宙就是一座 黑暗森林 ,每个 文明 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必须小心翼翼: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这就是宇宙文明的图景,这就是对 费米悖论 的一种解释。 @刘慈欣《三体》 很著名且令人深思的一个黑暗森林法则,那么这个法则的源起点是什么呢?我认为是罗辑在叶文洁的指引下所做出的宇宙社会学的两大公理+两大公设: 公理一:生存是宇宙文明的第一需要; 公理二: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 公设一:猜疑链:双方无法判断对方是否为善意文明。 公设二:技术爆炸:文明进步的速度和加速度不见得是一致的,弱小的文明很可能在短时间内超越强大的文明。可能由内因或者外因(例如宇宙文明的交流)引发。 那么宇宙社会的黑暗森林法则适用于人类社会吗?人类社会的公理和假设是什么呢?…… 我自不量力地套用并修改了两大公理和两大公设: 公理一:生存是人类社会任何组织和个人的第一需要; 公理二: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生存空间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 公设一:信息孤岛; 公设二:技术爆炸; 公理一和二导致资源稀缺和竞争加剧;公设一和二导致商业的形成和发展,而商业的本质是交流和信息传递。 宇宙社会学中猜疑链的存在和技术爆炸的级差存在使得沟通的成本和代价非常大,使得其生存法则成为关乎生存命运的零和游戏,而人类社会学中技术爆炸不存在级差,各个组织或个人之间只是各个信息孤岛,使得其生存法则是连接、搭建孤岛网络,是大网络兼并、融合小网络,是共生共存的关系。所以,对人类社会来讲,谁能搭建、协调更大的组织网络,谁就是赢家,相对的赢家而已。 现在社会上常说要学会“升维思考,降维打击”,但我想说的是,难道到此为止了吗?升维思考之后,确实可以实现降维打击,之后呢?三体中讲宇宙奇点大爆炸后的初始田园宇宙是十维的,过了上百亿年后,由于不同文明之间的降维攻击,使得宇宙变成少量正在干涸至尽的四维空间和大部分类太阳系的三位空间及大量未知的更低维空间,由于歌者文明对太阳系发起的二向箔降维打击,使得太阳系也瞬间降为二维,降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旦出现降维,则会无休止、无边际地蔓延、侵蚀、拉低高维空间;未准备好的文明将会被封死在低维空间,那么发动降维攻击者必须先行降维,并掌握在低维下的生存方式,或者逃离该生存空间;
宠儿520520
第一次读《三体》这本书的时候,振聋发聩,简直不能用言语来形容。印象最深的是其中一个词,叫“宇宙社会学”。很少有一本科幻小说,能够提供这么有解释力和想象力的理论框架。“宇宙社会学”:有两个基础假设。 第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第二,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资源总量保持不变。 同时引出了两个重要概念:“猜疑链”和“技术爆炸”。 刘慈欣《三体》中的这个理论,过去给我的感受就是太震撼,太有想象力,完全无懈可击。 但是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叫《论三体中的宇宙社会学》。作者叫“风间隼”,是一位社会学老师。他就说,宇宙社会学很棒,但我试着破破它,看有没有逻辑上的破绽。 我印象最深的,是下面这两处反驳。 首先,宇宙社会学假设,文明的第一需求是生存,为了求存,什么都可以做。而且所有文明都处于扩张之中,要和其他文明争夺有限的资源。 但是这篇文章说,这个假设可能站不住脚。 一个文明,总是由很多个体构成的,所以文明本身是有重量的。什么意思? 就是个体的意志虽然是要“求存”,但是文明一旦堆积起来,运行是有成本的。运行成本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文明就身不由己了。 否则,你怎么解释那些文明的自我毁灭?像古罗马帝国、13世纪的蒙古帝国、中国的清王朝,都是自己作的死啊。这就是所谓“文明的重量”,它会被自己压垮的。所以,一个文明,它一定会有对外扩张的冲动和能力吗? 还有一个反驳,也很有意思,是针对“猜疑链”的。 在此不再展开。 回到第二条基石假设,我提出的质疑是后半句:宇宙中的资源总量保持不变。万维刚《精英日课》里有一期栏目特别讲到天体物理学的,其中说到,通常认为宇宙中不存在“超光速”,即便存在,这个“超光速”仅限于宇宙本身膨胀的速度。就是宇宙变得越来越大,即便是光速也赶不上宇宙膨胀的速度,那么大质量恒星造重元素的速度是不是远远超过了我们能够预判的速度。或许宇宙中资源总量并非恒定,而是趋近于无限大。 由此,若基石假设条件不成立,那么由它引出的宇宙社会学和与之伴随的“黑暗森林法则”都有可能不再成立。那么宇宙中就很有可能存在着射穿“黑暗森林”的一束和煦的阳光。
正在复制843111
宇宙 社会 学基本框架最早是叶文洁提出的,罗辑从中推论出黑暗森林法则,从而在三体世界与地球人类之间成功建立威慑。下面就宇宙 社会 学的基本内容阐述如下。 一。宇宙 社会 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 宇宙 社会 学是研究宇宙中可能发生联系的不同星系文明之间相互关系为人类今后可能面临的星际文明交流服务的一门学说。它的研究对象是宇宙中可能发生联系的各种文明之间的关系,距离太过遥远不可能发生关系的文明之间,文明内部的自身发展和矛盾冲突不在本学科研究范围之内。就目前人类认知水平以及可以预测的未来一段时间,这个范围不超过银河系。研究目的就是为地球人类服务,为地球人类今后可能面临的星际文明交流服务。宇宙中不可能只有我们一个文明,与外星文明的遭遇是迟早会发生的。这种遭遇可能是温和的文化交流,也可能是激烈的文明对抗。各种情况都要考虑到,各种应对方案都必须提前研究。 二。宇宙 社会 学的研究特点 第一是没有可供参考的先例。直到现在我们还没有接触过任何一个外星文明,外星文明什么样,其他外星文明之间怎样打交道我们都一无所知。我们只能根据人类 历史 上的历次文明冲突交流过程结合宇宙文明的特点来推断,而这是很不严谨的,甚至会得出不正确的结论。第二是宇宙文明之间的差异可能超乎想象。人类 历史 上各文明之间虽然接触较少,甚至也有完全陌生文明入侵的情况。但其实他们都是同一个祖先分化而来的,无论是身体结构、习惯爱好、性格秉性、法律道德、 社会 结构等有一定相似性,从感情上还大体能够把对方当做同类看待。外星人与地球人类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地球上一个细菌都比外星人有更近的血缘关系。道德上的差异可能更难接受,比如动物界雌性会把交配的雄性吃掉,父母会把无法扶养孱弱的幼体吃掉等等,可能在外星文明中出现。 第三是交流的困难。地球各文明之间语言其实是一直有交流的,欧洲的语言通过中东阿拉伯人的翻译可以让东方的中国人明白。要破译一种完全没有接触过的陌生语言是非常难的。但这不是重点,欧洲人可以顺利的破译美洲土著的语言,只要有一定时间和词汇量,破解不成问题。外星人的语言可能不是地球人熟悉的声音、文字、图画等形式,还有可能是气味、光线、甚至直接的脑电波等形式,即使这些在宇宙空间里要变换成电磁波等方式传播,也是在它本身母语基础上的编译。 第四是距离的遥远让一次交流变得困难。也许外星人有更先进的通讯和交通方式,但更大的可能是仍然在慢速的低效率通讯和交通方式。因为再先进的通讯和交通方式,在广阔的宇宙空间里都是蜗牛一般慢。 第五外星文明的 科技 程度,可能高到我们无法想象,但也可能比我们高不了多少,甚至和我们差不多或者低于我们。有人说能够到达地球的外星文明一定高于我们,这句话不准确。任何文明的 科技 发展都不是均衡的,都是根据需要突出某个方面。准确的说法是,一定在某个方面高于我们,但绝对不是在任何方面都高于我们。对一个突然入侵的外星文明,我们要冷静看待理性分析,周旋久了就会发现它的弱项。不能盲目恐慌,束手就擒。 三。宇宙 社会 学的两个公理 叶文洁的关于宇宙 社会 学的所谓不证自明的两个公理,其实是需要证明的。或者说需要讨论和阐释的。其实都可以根据地球生物进化论的基本法则推导出来,生物进化论的基本法则是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第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根据生物学普遍的适者生存法则,一切不适应环境生存的生物要么改变自身要么灭亡淘汰。如果一个文明不把生存放在第一位,那么它早就灭亡了。当一个文明发达到能够基本解决生存问题时,会有一些基于宗教道德的非理性行为,可能有文明纯粹为意识形态或价值观去做出行动,而不顾及足以影响其生存的其他方面。但是当它真正处于生死存亡关头时,必然会按照生存第一的法则去做出选择。文明做为一个整体,必然是理性的利益至上的。但文明中的个体,则可能为了理想信念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牺牲自己。这句话的内在含义是当一个文明遇到生存威胁时,会不顾一切去争取生存的机会,包括抛弃曾经坚守的道德信仰价值观,以及曾经的承诺协议,现有的规则秩序。甚至在被逼到绝路时,会做出两败俱伤玉石俱焚同归于尽的选择。在确定失败无法反抗时,也会有自我毁灭宁死也不留给敌人的壮举。当然不是文明中所有人都会这么做,也不是所有文明都这么做。只是说有这么一种可能,很大的一种可能。忍辱偷生需要有偷生的可能,投降或逃亡也需要有投降逃亡的机会。 第二。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这需要分两部分阐释。文明在解决生存问题之后,就需要增长和扩张了。其实增长和扩张也是为了生存,为了整个种群的生存,生物需要不断繁衍后代来保持物种的延续,需要种群数量的增长来抵御各种灾害。文明也是一样,需要不断繁衍生息,靠数量增长来抵消各种灾难带来的风险。庞大的种群数量必然带来文明不断扩张,扩张一方面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源,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躲避可能到来的风险避免一个地方发生灾难,导致全族毁灭。所以扩张是文明的第二需求,仅次于生存的需求。或者说生存的另一种形式。 宇宙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其实是说宇宙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说宇宙即便不是无限的,也是大得足以供养所有的文明。但是每一个文明在某一阶段可以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地球上各个国家在他们还没有能力开发太空资源之前,地球的有限资源就是他们争夺的全部。如果有一天他们有能力开发整个太阳系,但是在获取星际开发能力前太阳系资源就是他们争夺的全部。文明无论发展到哪一步,文明的开发能力始终是有限的。这就是宇宙资源有限的真正含义。 通过这两个公理可以看出,任何文明都在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而不懈奋斗。文明总是不断扩张的,两个想近的文明之间,迟早会遭遇到对方,遭遇到了就会面临为了资源的斗争。和地球人类之间可能有同化融合的结果不同,不同星际文明之间,不是一个物种,不可能通过通婚融合。斗争的结果必然是你死我活,可能中间会经历一小段和平对峙时期,那是双方势均力敌或者互相威慑的结果。 四。两个重要概念 由上面两个公理,文明之间可能会发生争夺资源的战争。这主要适用于两个处于类似阶段的有相同需求的文明。如果文明处于不同阶段,或者文明对资源的需求不同,就不存在争夺资源的战争。狮子和大象可以和平地生活在大草原上,蚂蚁和老虎也没有什么利益冲突。但是对于有思想有智慧的文明生物来说,除了两个公理之外,还要引进两个重要概念,猜疑链和技术爆炸。 猜疑链的基础是双方的不信任。拿三体世界和地球文明来说,资源的竞争是一方面。但诺大一个太阳系资源不可能容不下两个文明的生存和发展,以三体世界的 科技 成果来改造太阳系,至少在可预测的时间内,不会发生资源不够的情况。至于未来可能已经可以星际航行了,会向其他星系扩张。 但是三体人和地球人之间没有信任,这与思维是否透明无关。因为这是两个文明之间的斗争,思维再透明你也不可能监测整个文明。地球人害怕三体人利用其掌握的 科技 优越性屠杀地球人以节省资源,三体人害怕地球人会因为家园被占领而伺机报复。即使三体人没有这种想法,地球人也不一定相信。即使地球人相信三体人不会屠杀地球人,也会害怕三体人因为担心地球人报复而杀害地球人。 即使可以判断出对方不会伤害自己,也不能确保未来不会。这一届领导人不会,也不能确保未来的领导人不会。现在能力不足时可能没有反抗的想法,未来能力足够时可能就会改变这种想法。 一般情况下,两个 科技 程度差距很大不是一个级别的文明,容易做到和平相处。因为一方对另一方有着压倒性优势,不必担心对方对自己造成威胁。但是,会因为一个重要概念而打破这种平衡,这就是技术爆炸。文明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可能会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追赶上来。中华文明领先西方几千年,却在两三百年内让西方超越。积贫积弱的新中国,可以在几十年内赶上西方诸国,跻身大国之列。新生力量的崛起,必然会引起既有强国的警惕。它们害怕你会替代它们,害怕你会报复它们,所以就会不遗余力的打压,无论你如何表白自己不会称霸无意报复它们,它们都不会相信。 正是由于猜疑链和技术爆炸的存在,使得有智慧的文明之间斗争不同于普通生物之间的竞争。不信任和互相猜疑,让不同文明之间很难真正和平相处。除非是两个势均力敌的文明,或者几个可以互相牵制的文明之间,可以有短暂的平衡和谐。一旦一方有了可以碾压另一方的技术,这种平衡就会被打破。 地球上不同文明都起源于同一个物种,一个文明可以对另一个文明进行同化融合。一个种族的文明可以消亡,但是这个物种可能会流传下来。宇宙中不同文明之间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不存在通婚混血的可能性。物种之间在外形、结构、习俗、道德等相差太大,也会阻碍文明之间的同化融合。 但这并不是说星际文明之间的同化融合不可能,只是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这个时间是以千万年计的。期间必然会伴有无数斗争、反抗、杀戮、奴役等,大多数文明熬不到被同化就被完全亡种灭族了。最后能被留下的物种是极其稀少,能够拥有自己哪怕一点文明习俗 历史 、种族意识的,更是凤毛麟角。 黑暗森林法则是宇宙 社会 学的一个重要概念。黑暗森林打击是宇宙文明关系的一种极端情况。它不是普遍情况,但是却是极为重要的。关于黑暗森林法则,我们下一篇会专门讨论。
拯救哲学 摘要:哲学原本是指导具体科学的,但因历史发展的原因,使得当今的哲学严重滞后。具体科学在没有哲学的制约下,像脱缰的野马一样肆意地发展。它不仅肢解了哲学还
出自《星座彼氏》 Starry☆Sky——以学习天体相关专门知识的星月学院为故事舞台,描写了女主角作为该学校里唯一的女性学生,与12位充满魅力的男生所交织出来的
地球来自太阳系。太阳系来自于庞大的银河系。但还有许多像银河系一样庞大的星系。甚至可能在宇宙外还有很多个宇宙。每一个宇宙里都有一个你。每个你都在做一模一样的事情!
如果你是初次接触者,请用Google搜索"Max Tegmark",这位MIT教授的文章会给你一个感性的认知。基本上现今流行文化中平行宇宙的概念都是发扬自他的理
从红军长征精神到航天精神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一代代官兵与广大科技工作者一起,谱写了中国尖端科研事业的不朽史诗,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一次次辉煌:成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