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02

忘记高傲
首页 > 学术论文 > 游泳初学者的心理研究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雨叫主子

已采纳

大多数游泳初学者会产生恐水心理。为避免此现象的出现,该文对游泳初学者恐水心理产生的原因及相应的对策进行了分析,帮助他们更好地克服这一本能的心理缺陷,掌握游泳技术和技巧,帮助人们学会游泳的同时,达到健体和掌握生存技能的目的。

一,游泳初学者的恐水心理原

(1) 心理素质不够

很多数据都表明,很多学员在学习游泳时非常辛苦,所以他们并不喜欢这项运动,稍微出现一些紧急情况就会放弃学习。这都是因为学员的心理素质差导致的,而且相关研究数据表明,很多学员在学习过程中会因吃苦而反感这项运动,自然就会产生恐水的心理。

(2)对游泳认识不够

我国地大物博,东西南北差异比较大,所以地域性导致的对游泳认识的差距也非常大,比如西北地区非常干旱属于内陆,本来就非常缺乏水资源,所以在学习游泳的过程中就很难接触到湖泊和海水,而且能够在游泳池学习游泳的学员也比较少,普遍对游泳的认知非常浅薄,甚至缺乏,而且很多学员在学习游泳的过程中,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教学,就很容易产生恐水心理。

二,游泳初学者的恐水心理应对策略

(1) 引导正确面对恐水心理

由于学生的心理素质不高,以前从未接触过水下环境,初学者怕水是正常的。教练可以在现场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战略上轻视恐惧,战术上重视恐惧”的教学策略,从而进一步改变初学者对游泳的基本认知,使其可以获得正确积极的心态,这样学员就能够更好地学习游泳。具体的实践方法,比如游泳教练可以告诉每一位游泳初学者“大多数学员第一次下水,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恐惧心理。这是人体的本能反应,是正常的心理状态,慢慢克服,不用过于在乎这一点”,这样能够很大程度上安慰学员,正视自己的恐惧,缓解紧张和焦虑的情绪。

(2)在教学过程中对适当表扬鼓励

游泳教练帮助学员解决心里恐惧的问题,可通过鼓励的办法来培养学员学习游泳的积极性,能够让其树立学会游泳的自信,更积极地投入游泳学习中,这样学员才能真正地克服恐惧心理。通过鼓励可以激发学员将更多的兴趣投入游泳运动中。

88 评论

安哥拉天使

水很浅,来我扶着你。

339 评论

DIY不锈钢橱柜

一、加强心理训练。消除恐惧心理1、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在游泳的初学阶段,学习者进入水中往往会感觉没有着力点。这是由于水的浮力作用,初学者会有一种“飘”在水里的感觉。在身体在水中移动的过程中,水会对身体产生很大的阻力,这是和在陆地上走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同时,在走到深水区,或者水没过胸部的时候,水压会对胸腔产生巨大的压力,初学者往往会感到呼吸非常吃力。所以,这几种在水里的感觉都会引起初学者的恐惧心理,影响他们下水游泳的信心,造成很大的压力,不利于游泳的学习。现阶段,现在大学生大多缺乏坚强的锻炼意志,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家长们为了儿女们的生命安全,在平时也杜绝他们进入水中游泳。另外,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在下降,体力不支也是影响他们心理的重要因素。由于游泳是一项很耗费体力的运动,在教学过程中,初学者在水中感觉到没有支撑力,胡乱做动作,这样就很容易引起疲劳。所以,初学者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意志力。才能完成他们学习游泳的第一步。2、进行心理训练的方法恐惧心理的存在并不可怕,在正确的引导训练下是可以控制并消除的。在游泳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针对每个初学者出现的不同问题,找出不同的原因并采用分别对待的教学方法,以激发练习者学习兴趣为主进行教学。要想消除初学者的恐惧心理,首先最终要的是要给其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动机。所以,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初学者明白游泳运动在平时生活中的积极作用,发自内心的认识到游泳带给我们的价值所在,才能激发出他们内心的兴趣,调出他们内心的隐藏需求。只有立足于游泳教学本身固有的特点,然后进行有计划的、逐步的阶段性训练,引导出他们内心与恐惧做斗争的信心。二、加强对水感的培养1、加强对水的认识要想培养初学者在水中的感觉,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让他们明白自己在水中出现的状况都是正常现象,让他们明白水的特质。由于我们身体里是存在一些空气的,总体密度要比水小一点,我们在水中肯定会产生浮力,给我们带来无法支撑、飘忽不定的感觉。另外,我们在水中走动,必然会于水产生摩擦,给我们带来阻力,所以在水中行动不便也是正常现象。最后,由于水压影响,当我们呼吸的时候谁会对肺部产生挤压,造成呼吸不顺畅的现象,这也是必然现象。2、加强水感的培养谁敢是人体对水中存在的阻力、浮力、压力以及水温的综合感受,是游泳技术训练前必须培养的,这对于专业运动员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对初学者来说,这种水感就是他们能在水里能正确对待其中存在的阻力、浮力、压力,而对温度对初学者来说就相对影响较小了。水中培养感觉的方法有很多,首先最基本的就是让初学者多在水中做动作,从浅水区开始逐步加深。其次是要初学者掌握在水中如何呼吸,然后进行水中的浮力感受和平衡感的训练。联系方法可以采用在水中做各种陆地上的动作,并逐步加强难度。在练习过程中,始终要强调的是在水中进行吐纳气息时要保持节奏,感受身体各个部位在于水接触过程中的反应,做到能逐步在水中自由滑行,最后达到熟悉水性的感觉。通过水感的增强,同时也会把他们对水的恐惧消除,甚至可以让他们喜欢上在水里的感觉。三、引导游泳技术训练当在水中有了良好的感觉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正式游泳技术训练了,具体方法有以下两个:1、高位漂浮换气训练人在水中漂浮的时候,由于人体各个部位密度不同,胸腹部受到的浮力会大于四肢,身体会出现前高后低的状态。为了克服这种倾斜的状态,就必须做到使身体尽量往水面贴近,延长头不在水上的时间,同时也为在水上换气提供前提。这种方法是,屏住呼吸,腹部朝下停于水中,全身保持放松状态。随后,收缩腰部和臀部肌肉,使身体保持平衡。那在这个过程中,身体前端会有一个上翘的过程,嘴部有一个与离开水面两厘米的时间差,利用这个时间正好可以用来换气。之后身体继续前后翘动,进而进行下一个换气循环。2、在高位漂浮换气基础上进行动作训练在初学者把高位漂浮换气学会之后,就可以学习具体的游泳技术了。比如在学习蛙泳的过程中,双手从后往前划水至胸前时,身体正处于前倾状态,借助于这个状态顺势仰头,头部会出现在水面以上,完成换气动作。当头部又进入水中的时候,两腿也完成了外翻蹬水的动作,在这样周期循环过程中完成蛙泳。在训练中,要把自己想象成一只青蛙的状态,保持全面放松。

256 评论

张小天11

初学游泳者先学会玩水,尝试在水中行走,练习在水中蹲下,站起感知阻力和浮力的增大,克服紧张的心理障碍,在身心上得到更大程度的放松。

106 评论

黎明前的静谧

一定要循序渐进,刚开始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慢慢的尝试下水,刚开始要去浅水区,然后再去深水区,这样可以避免发生意外,同时也会更加的安全。

110 评论

相关问答

  • 初中心理学研究论文

    中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面对激烈的竞争,不仅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驾驭科学文化知识的能力,而且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适应瞬息万变的形势和环境。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是

    小珠珠123999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男性旅游者心理研究论文题目

    找不 到的。 2 旅游心理学——激发旅游动机 凌霭婷 3.探索的动机 解释旅游的另一种假定就是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探索的动机。 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探索的动机

    糊涂妞呀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研究购物者心理的论文

    消费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商品会对不同情境下的不同消费群体产生不同的心理刺激,从而导致不同的消费行为。年龄、性别、职业、民族、文化程度、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的不同,

    天才少女JESSICA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意义的论文

    论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摘要: 提出了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为旅游者心理、旅游工作者心理、旅游服务心理、旅游管理心理、旅游地居民心理、旅游活动中的人际关系、旅游资源

    迪夫米米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游泳初学者的论文题目

    题目1: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动作速度训练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摘 要 青少年时期是游泳运动员获得速度的最佳时期也是发展速度素质的有利时期分析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动作速度的影

    兔了里个酱酱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