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92

侠女游浆糊
首页 > 学术论文 > 关于云量论文范文写作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uck周哥周叔

已采纳

baidu搜索也可

308 评论

甜甜的今天

1摘要2关键词3正文结构要清晰才行

80 评论

乖乖小猫侠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参观气象局作文5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王主任和晶晶老师带我们科学小组的15名同学到石家庄市气象局参观。气象局坐落在鹿泉市一个很偏僻的地方,因为那里地势开阔,适合观察天气、观测气象。

气象局的叔叔先带我们参观了人工降雨降雪的火箭弹模型和火箭弹发射器。火箭弹分三个部分:底部装有火药,负责把中段和弹头发上天,中段是火箭弹最主要的一部分,里面装有碘化银,可以充当雨和雪的凝结核,这样就可以把高空的水分聚集在一起,形成雨雪落下来,今年下的一场大雪就是发了40枚火箭弹形成的。弹头内部装有一个降落伞,可以让弹头安全降落,不会伤到地上的人。

然后,叔叔又带我们参观了测地温、气温、风向、雨雪量、潮湿度、风力和蒸发量的地方,那些仪器被放在一个小广场里。一进门,就是一个有风杯和一个像鱼尾巴一样的东西,这个是测风向和风力的;然后,有两个象信箱一样的仪器,这里面装着两根两寸长的小铁棒,是测湿度和气温的;接下来有两排被埋在地下的管子,这个是测地温的,分别有人工和自动两种观测方法;还有一排是测蒸发量和降雨降雪量的仪器,最后一排是测雨、雪深度的。

这次的参观让我长了许多见识,学到了很多关于气象的知识,以后再有这样的机会,我希望还能再参加。

5月12日9时,我们焦作日报社博爱校园记者站的校园记者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去县气象局参观。在那里,我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进了气象局,老师先带我们来到一间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给我们介绍了雷电的危害、预防等知识,使我们认识到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绕过办公大楼,像花园一样的办公地点,安放着各式各样的气象观测工具。我对它们产生了很大兴趣,迫不及待的心让我想要快快上前,了解究竟。

我们第一个参观的是火箭发射架。听气象局的叔叔说,这是用来进行人工增雨的,以防地面上的花朵、小草干渴了没有水喝。我还认识了卫星接收器,它可以接收来自世界各地的气象信息,简直太神奇了!

最后我们来到观测场。在这里,我们认识了很多观测气象的设备:不断摇摆的风向标、不断转动的风速仪﹑白色的百叶箱里测量气温的温度计以及测量气压的干球和湿球﹑草坪空地上并排躺着的三个测量地表温度的温度计。此外,我们还认识了蒸发皿﹑雨量筒﹑日照计等其他设备。

通过气象局叔叔阿姨的介绍,我明白了,正是气象工作者的辛勤工作,我们才能提前作好各种防寒﹑防旱﹑防晒的准备,大大减少了天气变化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我现在也要努力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8月27日下午,平潭气象局门口排起了一堵“人墙”。原来,是我们平潭时报小记者们来参观气象局啦!

点完人数,我们兵分两路。我们这一队先来到了机房旁的工作室。在这间工作室里,我们了解“怎样制作天气预报”和“自然灾害怎么预防”等关于天气的知识。“大家在生活中都遇到过晴天和雨天。晴天并不是说有太阳,而是指空中的云量不足三成。雨天,云量是三成到五成;暴雨就是指云量达五成以上。”工作人员为我们娓娓道来。“最可怕的天气是雷雨,当人们在野外时不能站立树下或打伞,应蹲下,跨脚抱头。”那位工作人员还告诉我们,自然灾害分为13种,它们有红橙黄蓝四个等级。其中,四级蓝色预警是最弱影响,红色预警是最高影响。工作人员讲解后,我们整理出了制作天气预报的四步骤。1、收集资料。从历史的天气资料中收集信息。2、处理资料。对收集的各种信息进行初步整理。3、分析资料。每天都要进行天气会商,对平潭气象局与北京中央气象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研讨,得出结果,并再次修改。4、发布天气预报。

离开工作室,我们来到了值班室。这里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怎样看懂天气资料。接着,我们又来到了观测场。

观测场的设备应有尽有。在绿色草坪的衬托下,设备显得愈加神奇。这么多设备中,有蒸发水量器,能见度传感器,深浅层地温传感器。其中,有一个叫百叶箱的设备,里面是个温度表,测空气的温度,必须离地面米。以及雨量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它们的样子千奇百怪,却充分良好的发挥它们的不同作用。

这次活动让我了解了遇到一些自然灾害该怎么处理,天气预报的制作方法,还有一些神奇的机器令我大开眼界,增长了知识,收获了快乐。

4月21日,我随校园记者队伍参观了沁阳市气象局。

一进门,迎面来了一位和蔼可亲的讲解员。他带我们走进气象台。进去之后,我们异常兴奋,因为那里摆放着一排排电脑,电脑上显示着许多图片。讲解员告诉我们:“这里是进行天气预报制作和天气会商的地方,每台电脑分工明确,你们可以观察一下上面分布的图表。”很快,我们就被其中一台电脑吸引住了。讲解员告诉我们,这台电脑里装的是天气预警系统,还配有语音大喇叭。“语音大喇叭是什么呢?”对于同学们的提问,讲解员笑了笑,按了一个按钮,一个悦耳的声音立刻响了起来:“昨日阵雨,市里降水量为……”我们一听,立刻明白了,原来语音大喇叭是自动播报天气的。

走出气象台,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块大草坪。讲解员叔叔告诉我们,这可不是普通的草坪,草坪上有许多气象“武器”:气象杆上的那个“顶针”是风标,是用来测量风向的;那个“三叶草”原来是风杆,是用来测量风速的;百叶箱,箱里有许多温度表,是采集最高、最低气温的;自动雨量采集器,是收集降雨量并反映到电脑上……

“这是什么?”几个同学问道。“这是地面温度表,是用来采集地面温度的,分别有深入地下5厘米、10厘米、20厘米的,甚至更深。”“噢——”几个同学听了,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同学们又问了许多问题,讲解员都耐心地一一解答,如干球、湿球、避雷针等有关知识。听了讲解员认真细致的讲解,同学们都向他投来敬佩的目光。

一上午参观的时间很快过去了,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沁阳市气象局。在这美好又短暂的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气象知识,也认识到气象知识对我们非常重要,并且暗下决心,以后要多关注气象信息,掌握更多的气象知识。

我们的心情就像天气一样有时晴空万里,有时阴云密布。说到天气有个地方不得不说———气象台。老师为了让我们了解天气阴晴雷雨是如何变化的,今天上午带着我们37名同学,乘着大巴车来到了献县气象台进行参观。

一路上,我怀着好奇的心情来到气象台,到了那老师把我们分成两队,我分到了第二队。一进气象台的大门,我看到了展板上写着好多气象知识,比如:人工影响天气是为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在设当的条件下通过科技手段对局部大气的无聊过程进行人公影响等知识。

气象台讲解员阿姨又带我们去了科技室,我发现里面好大啊!还有气象游戏可以玩呢,这是我玩过的最有科技知识的游戏;我还模仿当了一回气象小主持,哇!真是既紧张又开心。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讲解员阿姨介绍的新奇的气象知识,阿姨说观测台全国一共有2400多个,雷雨大风或台风的预警信号,可以分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什么是大风?下大雨的时候在房间里小心关好门窗,在窗玻璃上贴个米字型;冰雹多发生在5—6月;风云气象卫星家族也分两大派,分为极车九派和静止派;中国有4个气象卫星:主要有气象观测、天气预报和行政职能。

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小学生应该多了解天气,适当增减衣服,保证身体健康。在业余时间多读书,多了解一些科普知识,注意防雷电,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与生活所结合。

感谢老师给予我这次机会;感谢气象局的讲解员阿姨让我这次气象局之行既开阔了眼界,又增长了气象知识。

上一个星期五,我被老师选中去气象局参观,我心里很激动。

我兴高采烈地坐上了大巴。路上,我听老师说:“待会儿去气象局,那边的老师会给你们看一些关于天气的短片,看完后老师会提出问题,回答真确的同学会得到一个小礼物。”我一听到“礼物”这个词就有一种兴奋劲涌上来。我决定要拿一个礼物回家。

到了气象局,老师先带我们参观了一个放仪器的“花园”。里面有很多我没见过的机器,其中有百叶箱,雨量收集器和测量温度和湿度的机器。老师在一旁耐心的讲解,可是我和其他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就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啊,浪费了老师的一片苦心。

我们在”花园"里待了一会,听到管理员阿姨说:“可以进去了。”我高兴极了,我听见“轰”的一声,原来同学们都很开心,一下子冲了进去。管理人员向我们介绍了他们气象局的“景色”,以及他们的工作机制,和每昙一个气象局。接着我们参观了他们的工作场所,工作流程。还跟我们说天气预报的`由来,我心想:原来叔叔和阿姨们的工作这么辛苦呀!然后,管理员给我们播放了短片,通过了短片,我明白了很多知识。

他们细心,严谨的工作态度打动了我,我从今天开始,也要和气象局的叔叔阿姨们学习,养成自己良好的学习态度。

4月21日,我参加了焦作日报校园记者工作中心组织的走进气象局活动,了解了气象知识,感受了天气的变化莫测。

参观了气象台,我们知道了气象台是制作天气预报的,这里有语音大喇叭、电子显示屏、电子气象预警发布系统等。我还知道语音大喇叭发出的女声并不是大姐姐说的,而是在电脑上语音合成的。

参观完了气象台,我们又去了气象站。一到那里,我们眼前一亮:“那个大杆子是什么?上边像勺子一样的东西是什么?那个箭头是什么?有什么作用?那个红色的杆子呢?”一个个问题像喷泉一样冲出我的嘴巴。面对问题,解说员叔叔不但没有不耐烦,还微笑着一一解答:“那个大杆子叫风向杆,上边像勺子一样的东西叫风杯,用来测量风速;那个像箭头一样的东西叫风标,用来测量风向。瞧,现在箭头的是西方,说明刮的是东风。而那个红色的小杆子叫避雷针,是用来防雷的。”经过这一详细讲解,我懂了,原来那个就是我们科学书上学的风标、风杯和避雷针啊!从前总是记不住,现在一下子就记住了,这可比课堂上的死记硬背强多了!

接下来,我们又去看了百叶箱,那里有四个温度计,那是什么温度计呢?我问出了我的问题。解说员叔叔耐心地讲道:“这四个温度计分别是干球温度计、湿球温度计、最高温度计和最低温度计。干球温度计用来测量气温,湿球温度计用来测量湿度,而最高温度计和最低温度计分别用来测量最高和最低温度。最高温度一般会出现在当天12时到下午2时,最低温度一般会在午夜12时到次日2时出现。”这个叔叔讲得好详细!

然后,我们又看了带着“皇冠”的蒸发皿、像管子一样的深层地温表……

参观气象局,让我学到了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这使我更热爱学习了!

今天,老师带我们参观气象局,我们一路上有说有笑,虽然路途中下起了蒙蒙细雨,但也阻止不了我们开心的心情,不知不觉中就来到了气象局。

到了气象局,我们首先参观电脑控制室。进入控制室,抬头望去,只见许多高科技一字排在那里,显得非常气派。房间正中间有一面很大的屏幕,上面报着青阳县各地区的预报,真是太神奇了!迎面走来了这里的工作人员叔叔,可以看出他对这里的设备了如指掌。这位叔叔告诉了我们怎么做天气预报,给我们看了我们的安徽省和青阳县气象分布图。叔叔指着一台机器说: “这是测量温度和湿度的。”还告诉了我们3月23日气象日的来由,我还记得叔叔是这么说的:“世界气象日”又称“国际气象日”,是世界气象组织成立的纪念日,时间在每年的3月23日。世界气象组织为了纪念世界气象组织的成立和《国际气象组织公约》生效日(1950年3月23日)而设立的……“

在控制室,我们了解了许多气象知识,感受气象科技的无穷乐趣和魅力。”那么这些数据是怎样得来的呢?“见到我们疑惑的表情,叔叔笑了:”现在我们去参观室外的气象观测台,你们就明白了。“于是,我们迫不及待地随叔叔来到观测台

观测台是一个圆形的高台,中间有一个十字小道,周围有测风仪器,手动量水器,自动量水器和地表温度器。它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我们人类服务着。

今天我收获了许多,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同时我也知道了想收获到丰富的知识,要用眼去观察、用大脑去记忆、用耳朵去聆听,今天我不但玩得很开心,还从玩中收获了知识!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天,老师带我们去渭南气象局去参观。

随着社会行业的多样性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日益复杂化,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人群对天气预报和气象信息的需求差异越来越大,所要求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各不相同。专业气象服务中心一直致力于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及时、准确、详细的各种气象专业服务,服务面涉及工农业、商业、建筑、旅游、保险、交通运输等诸多不同行业=。

通过这次去渭南气象局的参观,我了解到很多气象科普知识。等我们到气象局时,气象局的阿姨早已在门口等着我们了。先跟我们合了影。又跟我们讲解了有关气象的知识。阿姨又带我们到了5楼气象值班室,看了一些有关气象的知识。比如像三七高炮、高空火箭炮这些能把冰雹分解的机器,非常壮观。我们还了解到了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先把全国的天气测量数据卫星接收,再把数据整理发送。由卫星发送到网上,再由网上发送到电视台。我们平时以为制作天气预报很简单,没想到制作天气预报这么复杂。

通过这次参观气象局的活动,不仅使我增长了不少的气象知识,懂得了许多气象道理,又使我大饱了眼福,真是一举多得!我们利用这些气象知识用于指导日常的生产和生活,气象预测无时无刻在为我们服务着。特别是预测出像冰雹球形闪电这种气象灾害,提前告诉人们做好预防工作,尽可能地消灾减灾,把损失与灾害降到最低的程度,使人们能更好地工作和生活!天气、气候和水与人们是息息相关的,与环境也是息息相关的。

所以,同学们,关注天气,保护环境,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关注天气,保护我们的环境,让我们的明天更加的美好!

星期四上午,太阳暖阳阳地照耀着大地,学校大队部组织部分同学去市气象局参观。

在车上,辅导员崔老师对我们说:“大家听着,到了气象局要认真做好记录,了解一下气象预报的知识。”经过十几分钟的车程,我们到达了气象局。

步入大门,在负责接待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径直来到了观测场。进入观测场,卫丰恺就开朗地给阿姨打了个招呼,漂亮的讲解员阿姨开始讲解观测场内的各项设施和功能:有测风速和风向的,有测地温和草温的,还有一个是测能见度的。阿姨一一为我们做着详细的讲解,而我们也认真地记录着,这时你如果靠近我们,准能听见笔和纸摩擦的“嗖嗖”声呢!

猛然间,阿姨停止了讲解,我们都抬起头来,疑惑地看着阿姨。讲解员阿姨说:“现在同学们可以来这里看一下云图预报仪器。”看过了云图预报仪,我们就走出了观测场。

刚走到路中央,只见一辆火箭炮向我们迎面驶来,同学们见状一个个被吓得四散而逃。讲解员阿姨十分镇静地笑着说:“别怕,别怕,这是人工增雨器。”一位叔叔接着给我们讲解了人工增雨器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卫丰恺调侃道:“叔叔,有了这东西,一会儿不会下雨吧!”我一听配合着把本赶紧塞进了衣服里,把卫衣帽子戴在头上,装出一幅马上要下雨的样子。

叔叔见我们一唱一和就笑了起来,说:“真的,这里面还真的有干冰和碘化银呢!这个只是模具,仿真的而已。”说完还调皮地做了个发射的动作,我吓得赶紧堵住耳朵,半天也不见发射。“叔叔你逗我们吧!”阵阵笑声飘荡在院子里。

气象局里竟然隐藏着这么多的知识,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再来学习的。

星期五下午,学校组织我们五年级全体师生来参观气象局。

“啊,到了,到了!”我们兴奋地喊道,走进气象局,一阵凉风吹来,我感到特别惬意,一路上的劳累似乎早已消失到九霄云外了。

来到气象观测站,工作阿姨为我们大概地讲述了每天天气预报的来源:首先要会使用气象仪器,来准确的判断天气如何;还要工作人员们亲自观察自然界各种景观来进行推测,从而获得天气预报。

为了让我们对气象了解的更深度一些,一位叔叔领着我们来到了气象观测台,带我们认识了一下气象仪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根大铁架子,叔叔向我们介绍:“这个大铁架的名字其实叫做‘风向塔’,风儿从哪一方吹来,上面箭头便清楚指向那一方,我们就可以知道风向了。”同学们听了,连连点头。

叔叔旁边的一个同学指着一个好似箱子的东西,好奇地问:“这是什么呀?叔叔。”只见叔叔笑呵呵地说:“这个呀,叫‘百叶箱’。”我仔细观察,“百叶箱”就像一架小空调。叔叔接着说:“‘百叶箱’作用可大了!它能防止太阳对仪器的直接辐射,保护仪器免受风、雨、雪的影响,而且啊,它有许多通风口,可以适当通风,能够准确地感应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情况……”

“哇!”同学们惊喜地喊道,“这不是百叶箱,简直百宝箱嘛!” 随后叔叔又向我们详细地介绍了温度测量仪、地表测量仪等许多气象仪器。

回到学校的路上,我想:这次参观不仅让我对气象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更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用慧眼去观察,用双耳去倾听,用大脑去思考,这样才能学好科学,领略大自然的无穷奥妙!

2月23日,是气象日。我随着小记者团队,一起来到了温州气象局。

首先我们观赏了电影《超级台风 》,使我知道了台风眼,在台风眼里是最安全的。其次,老师把我们带到了一楼的草坪上,我们看见了一台人工降雨的发射器和一辆气象应急车。我访问了工作人员才知道这人工降雨是要在,许久没下雨,干旱的情况下,才被迫实行人工降雨,而且这人工降雨不能在市区,而是要在郊区空旷的地方发射。还有气象应急车上的功能那叫做一应俱全,有测量温、湿度,以及气压、传感器、雷达和风向标。

我们来到三楼这里是查温州所有地方的气象总部,如果要想辨别天气情况,很简单,只要查一下气象卫星、雷达就能查到。我还知道雾和霾在气象卫星里的标志区别。

我还了解一些气象防灾减灾系列如:1沙尘暴、寒潮和霜冻、大雪、干旱、雷电等等。特别是雷电防御的要点:

1、在房屋上安装防雷装置,减少雷击风险。

2、在雷雨时,人不要靠近高压变电室、高压电线和孤立的高楼、烟囱、大树、旗杆等,更不要站在空旷高地上或在大树下躲雨,应近快躲在低洼处,或尽可能找房屋或干燥的洞穴躲避。

3、不要打有金属立柱的雨伞。在郊区或露天工作时,不要使用金属工具,如铁锹、铁棒等,也不要使用手机。

4、关闭门窗,切断室内一切电源,不要使用电话、电视等家用电器,,以防雷电入侵损伤。

这次活动让我认识到了气象信息对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提高农民避灾自救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气象灾害对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农业生产等造成的损失对促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也让我深深得体会到了天气的变化多端,更深的步入了天气的世界。

“有个地方真奇妙,能测晴来,能测雨”。大家知道这是哪里吗?没错!这就是气象局。

每天我们总会看看天气预报,了解温度天气情况,来判断今天应该适合穿多少衣服,是否适合出行等,这些信息都来源于气象局,但这些数据是怎么得出的呢?今天我带着疑问来到萧山气象局一探究竟。

气象局很大,有展示厅,有演播大厅,有会议大厅……其中,最有意思的就是气象检测站。它建在气象局大楼的后山上,我们在带队老师带领下沿着三楼"天梯"爬到检测站的顶上,上面有各式各样的仪器。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日晷,据老师介绍,日晷是古人通过影子来测时间的仪器。太阳在一天里位置是会不断变化的,光的照射角度也会不断变化的影子当然也会变。古人利用了这一点,把每个小时日照的位置记录下来,就成了日晷。我一边听着介绍,一边在脑海中构思这小实验,打算回家也试试看。

灾害演播是让我们了解了天气灾害,有闪电、暴雨和龙卷风。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无情,我们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的渺小。幸好现在科技发达,可以提前预防,减少伤亡。

今天我们是边玩边学,在学中收获快乐!我像海绵一样努力地吸收着气象知识,我在心中暗暗下定决心,长大后一定要做天气预报员!

三月的一天,我参加了常州晚报小记者“参观常州气象局”的活动,了解了关于气象、气候、气温的一些知识。

刚进入常州市气象局的大门,便看见了两辆外形奇特的车,我们都感觉很新奇。领队老师告诉我们,两辆车中长得像坦克的那辆叫火箭车,它可以向天空拨撒碘化银加重云层,用来增雨。火箭车旁边的叫观测车,它的最上端有一个像鱼尾巴的观测器,是用来观测当地风向、风速的,只要我们把车开到想观测的地方,它便会自动传出之前设定好的想要的数据。这两件“法宝”对观测天气都有很大的帮助。听了老师的讲解,我们个个惊叹不已,大家对于这两辆外形并不美观的车竟对生活有如此大的帮助而啧啧赞叹!

上了二楼,我们进入了魔方屋,了解了关于雷电和雾霾的知识,领队老师用科学方法模拟了雾气弥漫,空气变得呛人,有股透不过气来的感觉,如果人类再不注意保护环境,恐怕今后我们就会生活在这种恶劣的环境里。

接下来是自由体验环节。你可以体验如何躲避龙卷风的袭击、体验做天气预报主持人和模拟骑行单车。我最喜欢模拟骑行单车,当时的感觉就像在骑单车冲刺比赛一样,带着一股冲劲,画面停止——时间到了时,我早已气喘吁吁,看来平时运动还不够呀!这个项目是在呼吁人类减少自驾出行,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条件允许石最好骑单车,这样既减少了碳的排放,雾霾也就会在人类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少甚至消失,让我们的天再一次蓝起来。还可以锻炼自己的身体,好处多多!

愉快的旅程很快就接近尾声了,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让我学到好多专业知识,对改变我的不好的生活习惯也有很好的帮助!

日前,我参加了邵阳市小记者协会组织的气象局探秘之旅。这之前,我还从没见过气象局是什么样,今天终于可以掀开这神秘的面纱了,我兴奋得手舞足蹈。

14时30分,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怀着好奇的心情走进了邵阳市气象局。首席预报师给我们讲解了天气知识以及天气预报是如何预测的。他说:这些仪器和装置都跟天上的卫星相连接,卫星把整个云层的变化过程全面记录了下来,传送到这些装置中,再经过工作人员对资料进行整理后,就变成我们每天看到的天气预报。但天气是瞬息万变的,而我们的气象站又太少,所以天气预报也有不够准确的时候……听着叔叔的精彩讲解,看着周围电脑上显示的风级、雨级等数据库,真让我们眼花缭乱。我不禁感叹:大自然的奥秘真是无处不在!然后,小记者们还提出了各种问题,叔叔都细心地为我们一一解答,让我们学到了许多神秘的气象知识。

接着叔叔又带我们参观人工造雨炮台。哇!雄伟的大炮,昂首向天,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它的神威。叔叔介绍,其中一种人工降雨是利用高炮、火箭从地面上发射,炮弹在云层中爆炸,把炮弹中的碘化银燃成烟剂撒在云层中,云儿遇冷又变成小水珠落下来,就产生了人工降雨。人工降雨可以给大地带来滋润、缓解持续的高温,给我们人类带来了多大的便利!

不知不觉中,活动结束了,可我们还意犹未尽地看着这些神奇的仪器,心中眷恋着有机会再来看看它们。这一次气象局探秘之旅真是一堂有意义的课外科技课!

286 评论

半透明SKY也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什么是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 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出现全球变暖趋势的具体原因是,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了地球的大气层。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根据气候模型预测,到2100年为止,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摄氏度(华氏度)。根据这一预测,全球气温将出现过去10,000年中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从而给全球环境带来潜在的重大影响。 为了阻止全球变暖趋势,1992年联合国专门制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该公约于同年在巴西城市里约热内卢签署生效。依据该公约,发达国家同意在2000年之前将他们释放到大气层的二氧化碳及其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降至1990年时的水平。另外,这些每年的二氧化碳合计排放量占到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60%的国家还同意将相关技术和信息转让给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转让给发展中国家的这些技术和信息有助于后者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挑战。截止2004年5月,已有189个国家正式批准了上述公约。 全球变暖的历史与预测 根据仪器记录,相对于1860年至1900年期间,全球陆地与海洋温度上升了摄氏度。自1979年,陆地温度上升速度比海洋温度快一倍(陆地温度上升了摄氏度,而海洋温度上升了摄氏度)。根据卫星温度探测,对流层的温度每十年上升摄氏度至度。在1850年前的一两千年,虽然曾经出现中世纪温暖时期与小冰河时期,但是大众相信全球温度是相对稳定的。 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太空研究所的研究报告估计,自1800年代有测量仪器广泛地应用开始,2005年是最温暖的年份,比1998年的记录高了摄氏百分之几度。 世界气象组织和英国气候研究单位也有类似的估计,曾经预计2005年是仅次于1998年第二温暖的年份。 在人类近代历史才有一些温度记录。这些记录都来自不同的地方,精确度和可靠性都不尽相同。在1860年才有类似全球温度仪器记录,相信当年的记录很少受到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从最近的千禧年内的多方记录所展示的长远展望,在过去1000年的温度记录中可以看到有关的讨论及其中的差异。最近50年的气候转变的过程是十分清晰,全赖详细的温度记录。到了1979年,人类更开始利用卫星温度测量来量度对流层的温度。 在2000年后,各地的高温记录经常被打破。譬如:2003年8月11日,瑞士格罗诺镇录得摄氏度,破139年来的记录。同年,8月10日,英国伦敦的温度达到摄氏,破了1990年的记录。同期,巴黎南部晚上测得最低温度为摄氏度,破了1873年以来的记录。8月7日夜间,德国也打破了百年最高气温记录。在2003年夏天,台北、上海、杭州、武汉、福州都破了当地高温记录,而中国浙江省更快速地屡破高温记录,67个气象站中40个都刷新记录。2004年7月,广州的罕见高温打破了五十三年来的记录。2005年7月,美国有两百个城市都创下历史性高温记录。2006年8月16日,重庆最高气温高达43度。台湾宜兰在2006年7月8日温度高达度,破了1997年的记录。2006年11月11日是香港整个十一月最热的一日,最高气温高达度,比1961年至1990年的平均最高温度还要高。 美国科学家发现史前农业活动曾使世界避免进入新冰川期 据新华社电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古代农业活动曾使世界避免进入新冰川期。这说明,人类活动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可能持续了数千年。 研究人员说,砍倒大树并开垦第一片田地的史前农民使大气中甲烷和CO 2等温室气 体含量发生了很大变化,全球气温因此逐渐回升。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教授拉迪曼说:“要不是早期农业带来的温室气体,目前地球气温很可能还是冰川时期的气温。”拉迪曼承认,研究结果非常容易引起争议。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17日说,科学家通过两项最新研究预测,即使现在全世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稳定在2000年的水平,本世纪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在18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连续发表两篇论文,从不同角度预测了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他们的成果将由联合国下属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评估,收录到2007年公布的下一份全球气候变化报告中。 在第一篇论文中,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魏格雷提出了一个较简单的数学模型来理解全球气候变化。他认为,由于海洋存在“热惯性”,对温室气体等外界影响的反应有所滞后,本世纪全球变暖的趋势只不过是以前排放温室气体的后果。 据魏格雷预测,到2400年,已存在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成分,将至少使全球平均气温升高1摄氏度;不断新排放的温室气体,又将导致全球平均气温额外升高2至6摄氏度。这两个因素还会分别引起海平面每世纪上升10厘米和25厘米。 他在论文中说,要遏制气候变暖的趋势,现在就必须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在极其低的水平,即使这样海平面上升的趋势恐怕也难以避免,每世纪10厘米的上升速度可能是最乐观的预测。 由杰拉尔德·梅尔等人发表的第二篇论文则预测,由于“热惯性”的存在,即使本世纪中人类不向大气排放任何温室气体,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也将至少升高摄氏度,海平面将上升11厘米以上,其中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比科学家早先的预测值高了一倍多。梅尔对此解释说,这是因为以前的预测没有考虑到冰川融化等的影响。 梅尔的研究小组用两套数学模型,借助超级计算机模拟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为低、中、高时的气候和海平面变化情况。 全球变暖的条件 地球气候变暖和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温室效应有关。但日本和丹麦科研人员近日指出,温室气体增加并非导致气候变暖的惟一原因,太阳活动变化在其中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横滨国立大学环境信息研究院的伊藤公纪教授制作了一张图表。从图上看,过去200年间地球平均气温和太阳磁场强度的变化曲线基本吻合。伊藤公纪由此推断,太阳活动对气候变暖也有影响,仅用温室气体增加解释气候变暖可能不够全面。 太阳活动对地球气温的影响已被专家们关注了很长时间。一般来说,太阳黑子多的时候,太阳活动剧烈。比如史料曾记载,公元17世纪时太阳黑子很少出现,当时的地球气候也相对寒冷。但地面获得的探测信息也显示,太阳活动强弱变化引起的太阳辐射能量变化幅度仅为,如此微小的变化似乎不足以对气候造成太大影响。 然而,最近国际空间科学界出现了一种假说,认为太阳活动的变化会改变地球上空的云量,“放大”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从而左右气候变化。提出这种假说的丹麦科学家推测,射向地球的宇宙射线可较稳定地使部分大气离子化,使云容易生成,从而吸收太阳的大量辐射,降低地球温度。但是,太阳活动高峰时释放出的高速带电粒子流,能干扰宇宙射线射向地球,使云不易形成,进而导致地球温度升高。目前,丹麦科研人员正在研究与云形成有关的各种因素,以论证上述假说。 也有日本专家提出,虽然太阳辐射能量的变化幅度只有,但他们发现这种能量变化能使地球大气对于太阳紫外线的吸收量变化幅度达到百分之几,这种吸收量的增加会使大气臭氧层温度升高。日本气象研究所第二研究部负责人小寺邦彦表示,臭氧层温度的变化会波及对流层,从而对寒流和季风造成影响,但目前尚不清楚上述机制能对地球气候变暖产生多大影响。为了继续研究这个课题,小寺邦彦等人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已于去年开始工作。 全球持续变暖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罗勇表示,据世界上许多科学家预测,未来50—100年人类将完全进入一个变暖的世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21世纪温室气体和硫化物气溶胶的浓度增加很快,使未来100年全球、东亚地区和我国的温度迅速上升,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将上升℃℃。到2050年,我国平均气温将上升℃。 “入冬以来罕见大雾天气频发也是暖冬的一个征兆。”罗勇说,大雾天气系“暖冬”造成强冷空气非常弱所致。全球变暖的现实正不断地向世界各国敲响警钟,气候变暖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而且是一个涵盖政治、经济、能源等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全球变暖的事实已经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 全球变暖的温度预测 德国研究人员表示,未来全球气温可能会远远高于一些科学家此前所做的预测,如果新的计算机模型关于气候变化所做的预测是正确的话。 据路透社报道,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由各国气象专家组成,研究全球气候趋势)此前预测,到本世纪末,随着二氧化碳的成倍增加,全球气温将升高至摄氏度。但德国美因兹马普化学研究所的迈因拉特·安德烈埃教授及其研究小组的最新测算方法却表明,全球气温上升的最高幅度可达到6摄氏度。 安德烈埃教授表示,这种新的方法是将悬浮微粒、温室气体和生物圈效应统一在一起,改变了以往关于气候变化的预测,即使之从人们可以容忍的程度发展到更迅速变化的危险境地。 安德烈埃教授将温室气体比作是导致全球变暖的加速器,悬浮微粒的存在则可以减缓气温的上升。悬浮微粒是空气中产生于燃烧、化学制品和烟尘之中的细小微粒。随着新的空气净化调节装置的使用,悬浮微粒的数量将会减少,因而其冷却功效也就随之变小。相反,全球气温却会随之上升。 悬浮微粒只能在大气中停留一周的时间,而温室气体则能停留大约50多年的时间。也就是说,悬浮微粒的冷却作用减少得快,而温室气体减少得慢。这样,在长期的竞赛中,温室气体最终必将战胜悬浮微粒,随之而来的就是灼热的高温天气。 然而,安德烈埃教授也同时承认,这种情况具有高度的科学不确定性,气候的变化也远远超出了经验和科学理解所能达到的范畴。如果他的计算是正确的,21世纪气候的变化就会超过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预测。 全球升温的后果 据新华社电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近期警告说,全球气候升温将致全球农业减产,或许在下个世纪出现食品匮乏的局面。研究人员在分析联合国和美国国立科学院发布的信息以及世界稻米市场趋势后得出了这一看法。 世界观察研究认为,全球气候升温和地下水水位下降将成为全球粮食供应紧张的直接诱因,全球稻米价格上涨趋势体现了这一点。 美国政府发布的统计数字显示,即使是在去年全球粮食大丰收、小麦和玉米价格下降的情况下,稻米价格依然上涨了30%,达到每吨260美元。 美国国立科学院去年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水稻生长季节气温异常上升将使收成减少。另外,全球许多地区出现地下水水位下降、水井枯竭问题,也将对粮食产量构成影响。 如何减缓全球变暖 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要围绕地球建立一个由小微粒或太空飞船组成的人工太空环,遮蔽热带阳光,调节地球温度。 不过,一些反对者认为,这种想法肯定会有一些副作用,一个能够对太阳光进行有效散射的粒子带将会使我们的每个夜空都变成和满月时一样明亮;而且这一计划的预算将高得惊人,可能达到6万亿到200万亿美元,就连全球资金最为充足的科研机构美国航空航天局也无法承担,如果把散射粒子改为太空飞船的话,预算额可能会少一些,估计能降到5000亿美元左右。 地球诞生以来,大气温度曾经几度升降,太阳辐射、云层遮蔽和温室气体等各种因素都曾经或正在影响着我们的气候。如果给地球围上一个粒子或飞船组成的“腰带”的话,赤道上空就会出现一个阴影,要部署这些粒子,就必须使用一些专门的控制飞船,像牧羊犬一样照看粒子群。 过去的一个世纪,地球温度明显上升,未来一百年间这一趋势还会继续下去,很多研究都证实地球气温将在未来几个世纪里提高1到20华氏度,海平面明显上升,一些海滨城市将不复存在。有科学家指出,减少太阳光照射,地球温度就会降低,而一些地面或太空系统完全可以实现这一目的。不过,有科学家指出,人们目前还无法计算出地球到底能吸收多少阳光,又有多少阳光被反射回太空,而这正是实施上述计划的关键一步。 美国科学家的研究显示,古代农民的活动曾使世界避免进入新冰川期。这一结果说明,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不是新现象,它可能持续了数千年。英国《观察家报》最近援引研究人员的话说,砍倒大树并开垦第一片田地的史前农民使地球大气中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发生了很大变化,全球气温因此逐渐回升。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教授威谦·拉迪曼说:“要不是早期农业活动带来的温室气体,目前地球气温很可能还是冰川时期的气温。”研究表明,如果没有人类干预,地球会比现在低2摄氏度,蔓延的冰盖和冰川会影响世界很多地区。人类排放的一些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等具有吸收红外线辐射的功能,这些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它们在大气中大量存在,如同一个罩子,把地面上散发的热量阻挡。就像“暖房”一样,造成地表温度的上升。科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有一种说法:认为温室效应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这是科学家考察了近一百年来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与气温上升相关性而提出的。认为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可能会控制全球气候变暖,防止生态平衡破坏,农业变异,冰川融化等灾害发生。当然,根据现代环境科学研究,对温室效应和全球候气变暖的相关程度,还在进一步探索。但人们确实已经感受到全球气候变暖和异常,在这方面,科学家提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也许是防患于未然吧。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有两方面:大量燃烧煤炭、天然气等产生大量温室气体;肆意砍伐原始森林,使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大气层和地表这一系统就如同一个巨大的“玻璃温室”,使地表始终维持着一定的温度,产生了适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环境。在这一系统中,大气既能让太阳辐射透过而达到地面,同时又能阻止地面辐射的散失,我们把大气对地面的这种保护作用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它们可以让太阳短波辐射自由通过,同时又能吸收地表发出的长波辐射。这些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氯氟化碳、臭氧、氮的氧化物和水蒸气等,其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近百年来全球的气候正在逐渐变暖,与之同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含量也在急剧地增加。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所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可能是全球变暖的基本原因。 排放温室气体的人类活动包括:所有的化石能源燃烧活动排放二氧化碳。在化石能源中,煤含碳量最高,石油次之,天然气较低;化石能源开采过程中的煤炭瓦斯、天然气泄漏排放二氧化碳和甲烷;水泥、石灰、化工等工业生产过程排放二氧化碳;水稻田、牛羊等反刍动物消化过程排放甲烷;土地利用变化减少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废弃物排放甲烷和氧化亚氮。人类燃烧煤、油、天然气和树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进入大气层后使地球升温,使碳循环失衡,改变了地球生物圈的能量转换形式。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25%,远远超过科学家可能勘测出来的过去16万年的全部历史纪录,而且目前尚无减缓的迹象。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世界上的森林主要分为寒带(北方)森林、温带森林和热带森林三类。据专家介绍,今天的森林生态系统,是大自然经过8000年的进化才逐渐形成的。今天,所有的原始森林都沦为伐木业大规模开采利用的目标。在热带地区,许多现在已荡然无存的森林就是在过去的50年被砍伐一空的。仅1960年至1990年,就有超过亿公顷的热带森林被吞噬,占世界热带森林总面积的20%;还有数百万公顷的热带森林在砍伐、农田开垦和矿产开采中退化。 而且,全球的非法砍伐和非法木材产品交易还在继续加剧,尤其是在拥有热带森林的发展中国家和政府执法不力的俄罗斯等国。而国际市场对廉价木产品的需求,又进一步恶化了这一状况。 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根据气候模型预测,到2100年为止,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摄氏度(华氏度)。根据这一预测,全球气温将出现过去10,000年中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从而给全球环境带来潜在的重大影响。

314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存储量论文范文写作

    数据库存储技术的出现,对于传统的纸质存储技术来说,具有革命性的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数据存储技术论文3000字,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数据库编程与数据

    车厘子妈妈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关于质量体系论文范文写作

    产品质量是顾客满意的基础,产品质量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一种方式。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产品质量论文,供大家参考。 1质量管理部的工作职责 组织公司全面展开质量考

    球球阿月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关于三角高程测量论文范文写作

    1 概述 1 1.1 测区概况 1 1.2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2 2 已有资料情况 3 2.1 控制成果 3 2.2 地形图资料 3 3 技术依据 3 4 成果

    MyronKiven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关于较量论文范文写作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较量初三作文,仅

    追梦小顽童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关于工作面论文范文写作

    跳槽,就是自我潜能的挖掘,是自我的充实与磨练。古人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也有人说:“是金子总会发光。”但是,要看金子摆在什么地方,若是放在一个不见天日

    冲哥是个姐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