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93

华科办公
首页 > 学术论文 > 李敖论文答辩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艰难之旅

已采纳

与金庸唱对台戏的人

82 评论

leleba2013

一个小人而已。给点参考资料:金庸拒绝买李敖的房子(实为李敖妄图收买金庸)记者:你跟同辈的罗孚先生、梁羽生先生还有联系吗?金庸:我跟他们都是《大公报》同事,后来办《新晚报》。罗孚和梁羽生都是我的好朋友,罗孚常常见面的。梁羽生现在在澳洲,生病生得很厉害,我准备过年的时候去看望他,之前他在香港中风进医院,我去看过他。现在我年纪大了,以前很多老同事都过世了。记者:张纪中拍的电视剧改编得怎么样?金庸:我跟他说,你改了,我不承认。他拍的,我有些看,有些不看。有些拍得不好,我就不看,我跟他说你有些拍得不好,当面骂得他哭了。我太太就讲,你为什么骂人家,朋友嘛,他很努力拍,拍得不好有什么办法。我说:他不改好了。记者:你和李敖的交往怎么样?金庸:我跟李敖本来要好的,他请我到他家里去。后来因为他跟胡茵梦离婚了,《明报》照实报道,他怪我为什么不帮他,我说:我们办报纸的人完全公平讲话,绝不因为私交好就帮你。我到台北去,他有一个房子想卖给我,我说:我在台湾不置产业。他说这个房子半卖半送给我,我说:你再便宜我也不要。

280 评论

肥航哒哒哒

我觉得李敖已从个性知识分子变为公共知识分子.个性知识分子容易成为思想家,批判的锋芒毕露会使当局者害怕,会使大众尤其是年青人欢迎.公共知识分子往往成为社会活动家,他们很少碰政治,一般只对社会关心的问题发表看法.他们的搞笑的手法使自己很快和媒体打成一片,也即吴小攀说的和传媒产生互动,比如李敖在清华演讲时的插科打诨说刚被美女拥抱了一下,现在全身发热,一边说,一边就开始脱上衣就是其方法之一.从批判的李敖到商业的李敖、 凡人的李敖 ,我以为这并没有什么不好,我们希望世界和平,我们正在开展创建和谐社会。我们让一个到处丢炸药包的人四处宣讲,只会带来一片噪音。李敖的转变应该引起

121 评论

黑糖丸子

人生如战场。有些人自带刀戟降临,身披战袍而去。 终其一生都不曾卸下自己的盔甲和武器。 李敖应该算是其中一个。有些人在爱恨情仇的刀光剑影里, 一别两宽,却总被牵扯到一起反复流传。 李敖和胡因梦的故事应该算是其中一个。前段时间,在公众视野里沉寂多年的李敖,自曝罹患脑瘤,最多只剩下3年命。生命的尽头,他通过经纪人表示 ,要开一档名为《再见李敖》的谈话节目,诚邀家人、友人、仇人“再见一面”。 信的内容如下——据说,李敖的临终告别邀请清单里,胡因梦的名字赫然在列。网友一片哗然。 李敖指名要见一见胡因梦,是念念不忘、余情未了,还是心有不甘、了却心愿?这个他曾经爱的不顾一切,婚姻只维持三个多月,却被他骂了半辈子的女人,他希望最后一次再见是红着脸,还是红着眼? 而如今已经活的人淡如菊,超脱出世的胡因梦会欣然赴约吗?当然,这些只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对于更多喜欢或者讨厌李敖的人来说,大家似乎更想看到: 那个与世界较劲了一生的李敖,他的谢幕会温柔转身,还是潇洒依旧?1.孤独的李敖 在生命的最后旅程,仍然不忘制造话题流量。是的,这很李敖。 他说这是与世界的最后和解。而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他人生落幕前的最后一场PK。和过去的他自己的PK。 你不忍看着这样孤独的背影走向人生尽头。与世界真正的和解不需要形式,更不需要昭示天下,那应该是内心的一种平静。 这一点,李敖的前妻胡因梦比他活的透彻。 如果需要告别的形式,那么大概是活得还不够过瘾,还有太多放不下的眷恋。不过说起来 ,有谁不会带着遗憾离开呢?李敖一生与世界的相爱相杀,比常人来的猛烈,当然也比常人更难停歇,骂的多大概是因为爱的深沉,所以才会恋恋不舍。 我在网上找了下李敖最近一次电视采访,是优酷做的一档读书人的节目。曾经红透半边天,在晚年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李敖,显然对这次的采访很重视。即便他当时已经罹患脑瘤,需要每天去医院化疗,拍摄极其困难,却在镜头面前依旧神采奕奕,批判当下的年轻人生活没有激情。 他在节目中说:“最好的时光是我能够活到现在,并且接受你们的电视采访。”我猜,当时节目组的编导也读懂了他的意思,于是《再见李敖》的策划应运而生。2.勤奋的李敖 李敖是个极其勤奋的文人,这一点毋庸置疑。 14岁他就以美国教育学家杜威的思想为研究写论文,17岁就为中国经典巨作,有3000多册的《四部丛书》整理了对照目录。他一生写了100多本书,他的《李敖大全集》共80册3000多万字,高产指数秒杀一众作家。即便在新媒体时代的今天,李敖的勤奋也不输当下不断刷屏的大V、网红。 我翻看了看李敖的微博,从2013年5月开微博到2017年4月,李敖基本上保持每天晚上七八点钟更新,非常有规律。以至于李敖近期生病后,一直追随他的网友在评论里,计算停更天数,担心大师的身体是否安好。 就是这样一个生命力、战斗力满格的人,面对生老病死,不得不偃旗息鼓、缴械投降,让人唏嘘。3.多情的李敖 人们常说,评价一个男人,要看他选择什么的女人。此话稍有偏颇。 李敖所有爱过的女人中,胡因梦应该是最戳中他软肋,让他产生最多挫败感的一个。这种挫败感显然已经不是征服与被征服,而是男人和女人如何在一种势均力敌的关系中长久相处的能力。李敖在临终告别时,希望见胡因梦最后一面,他到底想干嘛? 我想,这或许和胡因梦本人无关,如果一定要追问理由的话,他或许希望通过这个女人完成一场理想主义的自我情感救赎? 他一生追逐女人众多,却始终没有实现与异性关系的真正平等和制衡。在李敖的意识形态里,女人婚前是用来欣赏的,婚后是用来持家的。他喜欢的女人基本上有以下几个标准:高、瘦、白、年轻。典型的雄性荷尔蒙视角。李敖曾说:如果有一个新女性,又漂亮又漂泊,又迷人又迷茫,又优游又优秀,又伤感又性感,又不可理解又不可理喻的,一定不是别人,是胡因梦。 而就是这么一个她眼中完美的女人,在与他仅有三个月的婚约之后,又被他在公开的电视节目中骂了数十年,各种翻旧账讨伐。 最广为人知的是,李敖那句非常直男癌的话:“美人如厕,与常人无异”,说的就是胡因梦。他还不惜细述情节:“我是个完美主义者,有一天,我无意推开没有反锁的卫生间的门,见蹲在马桶上的她,因为便秘满脸憋得通红,实在太不堪。” 取笑旧人,这大概是一个男人最没有涵养的表现了。离开李敖的胡因梦,过上了什么的样的人生? 如果婚姻是一堂课,胡因梦比李敖收获和成长的多得多。当年,听闻如厕的典故,胡因梦淡淡的回应:“同一个屋檐下,是没有真正的美人的。”才子和佳人的故事,修成正果大多不过是传说。 我常常想,在这段情感关系里,在他们一别两宽后的各种纠葛里,胡因梦其实是更具母性、慈悲宽容 的一方,相反李敖更像个始终没有成熟的大男孩 。胡因梦说:有一天,我穿了一件长的风衣戴了墨镜走在路上,遇到李敖。因为他爱看美女,就一直盯着我看。快要走到我的面前的时候就突然发现是我,他的第一反应是很真实的——他很高兴看到我,其实当时他正在骂我。但是在路上碰见的时候,就完全是两回事。 所以,就在那一瞬间,我对他的怨恨突然就瓦解了。然后我就走过去,握着他的手,突然感觉到还是有一些情感在心里的。我就过去抱着他,抚摸他的后脊,安抚他。抱了一段时间,他突然觉得我抚摸他的手势有点——怎么说呢……他肯定是会以为我在暗示我强过他,因为似乎有一种母性的、对待小孩的感觉。于是他推开我,说:“记者会看到。”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据说喜欢骂人的人,内心比常人充满更多的恐惧和紧张。 他们试图拥抱这个世界,却先把自己变成了一只刺猬。他们渴望爱与被爱,却在笨拙的挣扎中伤害了身边的人。 “我为人性感到万分无奈。没有一个人不想爱与被爱,即使坚硬如李敖者,也是一样,然而我 们求爱的方式竟然如此扭曲而荒唐,爱之中竟然掺杂了这么多的恐惧与自保。”胡因梦在书里这样写道。胡因梦曾出了一本自传《生命的不可思议》,将自己童年经历、爱情故事的缘起缘灭,以及对生命的宏观反思,都坦荡地呈现出来。 “我跟李敖的婚姻让我从愤世嫉俗慢慢转向自省。同时从过度崇拜有才华的人、对人类社会有影响的人,也转为找到自己内在的创造力,我不崇拜外在的人,我希望活出自己的价值。美人迟暮的她,投入到身心灵的探索和自我疗愈,通过演讲、课程等形式,来传播她的所思所得,更多地追求精神的富足与心灵的平静。 4.不老的李敖 李敖老了。老,这大概是他最忌讳又最无奈的字眼。 王小屯说,李敖的作息极其规律,每天的工作安排都很满,他最怕的就是自己时间不够用。 他一生树敌无数,终究还是成了为时间的俘虏。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可怜白发生! 再见李敖。 他生落幕前,且看他再舞一次剑。 ﹌﹌﹌﹌﹌﹌﹌﹌ ๑ ﹌﹌﹌﹌﹌﹌﹌﹌ Hi,我是枞榕 人生需要几分从容,几分纵容。 我在这里和你聊聊感情,谈谈人生。 专注女性视角,可炖鸡汤可烹茶。 请原谅,拖延癌的我只能不定期更新。 但每篇文章都是我磨砂成珠, 愿你点开之后,不虚此行。

269 评论

多来A梦A梦

文|静心漫时光 据报道,2018年3月18日上午,即昨日,台湾著名作家,评论家,言辞犀利,怼人无数,树敌无数的毒舌李敖因病逝于台北。享年83岁。 其一生著有100多部作品,其中《北京法源寺》一书曾提名诺贝尔文学奖。然因种种原因,前后共有96本书被禁,可称被禁书第一人。《李敖大全集》是他大部分作品的合集,共80 册,3000余万字。 电视节目《李敖语妙天下》系李敖退休前的封刀之作。节目幽默诙谐,博古通今,相当精彩。 李敖生前留下遗嘱,死后将遗体捐赠,用做科学研究。其子遵其遗志,没有搞任何活动,一切从简。此举甚合李敖不拘一格超凡脱俗之至性至情。 01. 李敖,人如其名,一身傲骨,狂傲不羁,既傲且狂,无人可比。 李敖生前曾说,五百年来白话文写作前三人有谁?第一李敖,第二李敖,第三还是李敖。他一人独揽前三。就是这么嘚瑟。 他说: 当我要找我崇拜的人时,我就照照镜子。 自恋吧,可他就有这个自恋的资本。 儿时的李敖,已被人称为神童,12岁就发表过文章。17岁追星,追的不是影视明星,而是学者胡适。他直接给胡适写信,表达对其的倾慕之情。胡适的所有文章,他都收集。胡适曾说,他比胡适还了解胡适,有些胡适自己都忘记的著作,他都保存完好。 他在上中学时跳级,高中时又退学,然而这些都没耽误考大学。他先是考上了台大法律系,读着读着感觉不对胃口,就退学重考,于是又考上了台大历史系。别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考的大学,到他这儿,跟看电视换台似的切换自如,不得不服。 进了大学,他的雄辩和坚持真理开始展露峥嵘。教授在台上讲,可千万别有漏洞,因为台下坐着一个“挑刺专业户”李敖。只要他听到哪里不合逻辑,他就要跳出来与教授“讨论”,一直“讨论”出正确的结果才罢。所以,教授们看到李敖来上课就头大。 对此,在李敖的毕业论文答辩时,略见一斑。那天,轮到李敖答辩了,他走进会场,只见有三个教授排排坐。三个教授一看是李敖进来,面面相觑,谁都不提问不发声。 四个人目目相对了许久,终于有个教授打破沉默:李敖,你答辩通过了。李敖惊讶道:可我什么也没说啊!你们也没有讲话啊。 教授无奈道: 我们知道一开口就会被你驳倒的,所以还是不说了。 是不是很牛很拉风!没错,李敖就是这么不同凡响。不知把雄辩家墨子拉来与之对垒,谁输谁赢。 02 李敖的狂和傲,不只单纯反映在雄辩上,其“雄胆”更不一般。世人称他“嘻笑怒骂皆成文章”,此言不虚。 李敖生在大陆,长在台湾,成长历程中亲身体会台湾政府的种种腐败无能,对此深恶痛绝。他以笔为伐,常常写文抨击时政,笔锋如刀,字字见血,刺得台湾当局对之恨之入骨。 他一直只承认自己是中国人,从小他就想回大陆,上高中时甚至想划船渡海。他反对台独,曾说: 全地球都忌惮大陆的军武,唯独有个小岛敢牛皮哄哄。我简直是跟一群神经病住在同一个岛上。 1971年,他被台湾当局以“内乱罪”判刑十年,后遇上大赦,免了几年,实际监禁五年零八个月。这是他第一次入狱。 第二次是因为仗义,为朋友发妻打抱不平。朋友抛弃同甘共苦几十年的发妻,他看不过去,挺身而出拍卖朋友的房产,把拍卖所得给了举步艰难的友妻,为其讨回公道。为此朋友将他告上法院。本来当地法院判他无罪,但他的亲陆倾向早令当局忍无可忍,就被最高院以此为由给“摆了一道”,再次锒铛入狱。 然而,坐牢期间,他读书写字,研究历史,翻译诗歌,思考时政,泰然若素,一刻也没有虚度。出狱后,他马上发表有关黑暗冤狱的文章,还为一些冤案奔走呼喊,一时成了英雄,还掀起了一场监狱暴动。其傲骨胆略正义影响力均非比寻常。 他一生无惧无怕无悔,对不平之事不平之人,他都要仗义执言。他骂过无数人,也告过无数人,打官司成家常便饭。从蒋家父子开始,台当局高层被他骂个遍,也包括一些媚俗之人。据统计高达3000人。几十年来,为自己为他人,他出庭几百次,写文几十万字,口诛笔伐,斗志昂扬。 有人问他骂过这么多人,可曾骂错过或骂输过?他风趣的答: 没有,我又胆大又有才。 李敖的才也表现在他的骂功上。他骂人从来不带脏字。而且一般他都是当场骂回去,快意恩仇,反应绝对机智,毫不拖泥带水。 有一次他在台上演讲,台下递上来一摞写满问题的纸条,他就一条一条的当场解答。当看到一个只写着三个字“王八蛋”的字条时,他没有弃之不理,而是举着纸条面对听众说: 别人都提了问题,没有签名;这位听众,只签名字,忘了提问题 。 他说: 我骂人的方法就是别人都骂人是王八蛋,而我是能证明你是王八蛋 。 他傲气的说, 想骂我的人多着呢,要骂请排队,轮到轮不到还难说呢! 李敖不仅是一个有恩必报,有仇必算,恩怨分明的人;还是一个有大是大非大气节的人。一生坦荡待人,无论是敌是友。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绝不藏着掖着,活得姿意洒脱。对朋友对正义可以两肋插刀,对敌人对小人则毫不留情,直言不讳: 我不能等最后审判时才收拾所有的小人和敌人,在半道里,我也要随手宰他几个。 1997年,他为了帮助台湾慰安妇拒绝接受日本在正式道歉之前来自民间的捐助,他把自已珍藏多年的文物珍品义卖了,义卖所得全额捐赠给慰安妇基金会; 陈水扁当政时期,李敖为了阻止一笔6100多亿的对美军购案实施,他拿着电击棒防狼喷雾等“武器”去立法院“玩命”。 他就象一个身披盔甲的斗士,随时为了真理和正义而战。一身孤胆,以笔当剑,舌厉如刀,刺得鲜血四溅,骂得酣畅淋漓。他这一生没打算活给谁看,就率性的活出了他自己。 这个世界从来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敢于直言,敢于面对,敢于为之奋斗的人。李敖,正是这样的人。 03 李敖一生是个争议颇多的人。有人骂他,有人恨他,也有人赞他。无论怎样,都不影响他我行我素,走自己的路,任人评说。 无庸置疑,在感情上,他有负胡茵梦,并在离婚后又口无遮拦的羞辱前妻,甚至写到文章里,致使胡茵梦对爱情破灭,终身不再婚。为此人们骂他渣,这点确实挺渣的,挺不仗义的。可以说是他人生的败笔。 可在胡茵梦50岁生日,60岁生日的时侯,他却念念不忘给她送花,大概是老去的李敖终于意识到当初的轻狂,有心博取美人的谅解吧。不管怎样,狂妄如他竟也知错能改,实属不易。这也是他勇于面对真实自我的一个体现吧。 归根结底,他追求的就是一种极致的真实和理想化罢了。 好也罢,渣也罢,真实的活着,真实的做人,真实的骂人,这就是真实的李敖。 他曾说:做弱者,多不得好活;做强者,多不得好死。可他是幸运的,强悍了一辈子,安然离世,得以善终。 老年的李敖不再骂人,而改成“好好说话”。临终前,他曾发文,与亲人,朋友,敌人,好好说声再见,来生再见! 他骂了一辈子的余光中已于年前去世,如今他也去了。不知到了地下,两人见面是接着掐,还是相逢一笑泯恩仇。 无论怎样,正如三毛所说: 世上的事情本来便是恩怨一场,怎么算也是枉然。不如叫它们随风而去吧!

129 评论

相关问答

  • 李商隐论文答辩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生于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诗作文

    |烟、易戒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李云龙论文答辩感悟

    【 #读后感# 导语】以下是 考 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亮剑》读后感1500字,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这段时间看了《亮剑》后感慨颇多。书中的主

    李鸿章大杂烩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李商隐论文答辩结果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坐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李商隐的“无题诗”大多隐约、

    汉朝文帝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李清照词花意象论文答辩

    李清照词的意象分析一、李清照词中花之意象在李清照现存的四十多首词中,颇多自然意象,竟有三十五首词写到花,花这频频出现的意象,在她词的意象系统里占据了最主要的地位

    annettahjj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李云龙论文答辩上讲话

    古代剑客一但逢敌就会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使对手是天下第一剑客明知不敌也要有这种亮剑精神。狭路相逢勇者胜

    爱笑的颜小妞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