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行天下1212
Chen, S. P., Y. F. Bai, L. X. Zhang, X. G. Han. 2005. Comparing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two dominant grass species to N addition in Xillin River Basin of China. Experimental and Environmental Botany. 53: 65-75Chen, S. P., Y. F. Bai, , G. H. Lin,, X. . 2005. Variations in life-form composition and foliar carbon isotope discrimination among eight plant communities under different soil moisture conditions in the Xilin River Basin, Inner Mongolia, China. Ecological Research. 20:167-176Chen, . , . Bai , . Lin, Y. Liang, and . Han. 2005. Effects of grazing on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major steppe species in the Xilin River Basin, Inner Mongolia, China. Photosynthetica , 43: , J. G., Y. F. Bai , X. G. Han, L. H. Li, and Z. Z. Chen. 2005. Ecosystem stability in Inner Mongolia (reply). Nature. 435:E6-E7潘庆民, 白永飞, 韩兴国,杨景成. 2005. 氮素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羊草种群的影响. 29(2): 311-317Bai, Y. F., X. G. Han, J. G. Wu, Z. Z. Chen, L. H. Li., 2004 . Ecosystem stability and compensatory effects in the Inner Mongolia grassland. Nature. 431 (9): 181-184Wu, D. X., G. X. Wang, , Y. F. Bai, J. X. Liao. 2004. Effects of elevated CO2 concentration on growth, water use, yield and grain quality of wheat under two soil water levels,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104: 493-507Zhang, L. X., Y. F. Bai, X. G. Han. 2004. Differential Responses of N:P Stoichiometry of Leymus chinensis and Carex korshinskyi to N Additions in a Steppe Ecosystem in Nei Mongol. Acta Botanica Sinica. 46(3): 259-270潘庆民, 白永飞, 韩兴国, 张丽霞. 2004. 羊草根茎的贮藏碳水化合物及对氮素添加的响应. 植物生态学报. 28(1):53-58潘庆民, 白永飞, 韩兴国, 杨景成. 2004. 内蒙古典型草原羊草群落氮素去向的示踪研究. 植物生态学报. 28(5): 665-671陈世苹, 白永飞, 韩兴国, 安吉林, 郭富存. 2004. 沿土壤水分梯度黄囊苔草碳同位素组成及其适应策略的变化. 植物生态学报. 28(4):515-522Chen, S. P., Y. F. Bai, X. G. Han. 2003 . Variations in Composition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Plant Functional Groups Based on Their Water Ecological Groups in the Xilin River Basin. Acta Botanic Sinica. 45 ( 10): 1251-1260Zhang, L. X., Y. F. Bai, X. G. Han. 2003. Application of N:P stoichiometry to ecology studies. 2003. Acta Botanica Sinica. 45(9): 1009-1018黄建辉, 韩兴国, 杨亲二, 白永飞 . 2003 . 外来种入侵的生物学与生态学基础的若干问题. 生物多样性. 11 ( 3) : 240-247熊小刚, 韩兴国, 白永飞, 潘庆民. 2003 . 锡林河流域草原小叶锦鸡儿分布增加的趋势、原因和结局. 草业学报. 12 (3): 57-62白永飞, 张丽霞, 张焱, 陈佐忠 . 2002 . 内蒙古锡林河流域草原群落植物功能群组成沿水热梯度变化的样带研究 . 植物生态学报. 26(3): 308-316白永飞, 许志信, 李德新. 2002 . 内蒙古高原针茅草原群落土壤水分和碳, 氮分布的小尺度空间异质性. 生态学报 . 22(8): 1215-1223陈世苹, 白永飞, 韩兴国. 2002. 稳定性碳同位素技术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植物生态学报. 26(5): 549-560Chen, S. P., Y. F. Bai,X. G. Han. 2002. Variation of Water-Use Efficiency of Leymus chinensis and Cleistogenes squarrosa in Different Plant Communities in Xilin River Basin, Inner Mongolia. Acta Botanica Sinica. 45(12):潘庆民, 韩兴国, 白永飞. 2002.植物非结构性贮藏碳水化合物的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展. 植物学通报. 19(1):30-38Li, L. H., X. G. Han, Q. B. Wang, et al. 2002. Correlations Between Plant Biomass and Soil Respiration in a Leymus chinensis Community in the Xilin River Basin of Inner Mongolia. Acta Botanica Sinica. 44(5): 593-597吴冬秀, 张彤, 白永飞, 王刚, 王根轩 .2002. -3/2方自梳法则的机理与普适性. 应用生态学报. 13(9):1081-1084Bai, Y. F., L. H. Li, J. H. Huang, Z. Z. Chen. 2001. The influence of plant diversity and functional composition on ecosystem stability of four Stipa communities in the Inner Mongolia Plateau . Acta Botanica Sinica. 43(3): 280-287黄建辉. 白永飞. 韩兴国. 2001. 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影响机制及有关假说. 生物多样性. 9(1): 1-7白永飞, 许志信, 李德新. 2000. 内蒙古高原针茅草原群落β多样性研究. 应用生态学报. 11(3): 408-412白永飞, 许志信, 李德新. 2000. 内蒙古高原针茅草原群落α多样性研究. 生物多样性. 8(4): 351-358白永飞, 陈佐忠. 2000. 内蒙古锡林河流域羊草草原植物种群和功能群的长期变异性及其对群落稳定性的影响. 植物生态学报. 24(6): 669-676白永飞, 李凌浩, 王其兵, 张丽霞, 张焱, 陈佐忠. 2000 . 内蒙古锡林河流域草原群落植物多样性和生产力沿水热梯度变化的样带研究. 植物生态学报. 24(6): 641-647王其兵, 李凌浩, 白永飞 , 邢雪荣. 2000. 模拟气候变化对 3 种草原植物群落混合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植物生态学报 . 24(6): 674-679李凌浩, 王其兵, 白永飞, 周广胜. 2000 . 锡林河流域羊草草原群落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 植物生态学报 . 24(6):680-686王其兵, 李凌浩, 白永飞, 邢雪荣. 2000 . 气候变化对草甸草原土壤氮素矿化作用影响的实验研究. 植物生态学报 . 24(6): 687-692苏波, 韩兴国, 李凌浩, 黄建辉, 白永飞, 渠春梅. 2000. 中国东北样带草原区植物 d 13 C 值及水分利用效率对环境梯度的响应. 植物生态学报 . 24(6): 648-655白永飞, 许志信, 李德新, 赵钢. 1999. 内蒙古高原针茅种群年龄与株丛结构的研究. 植物学报. 41(10):1125-1131白永飞, 许志信, 李德新, 魏志军.1999. 牧压梯度对克氏针茅生长和繁殖的影响. 生态学报. 19(4):479-484白永飞. 1999. 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对克氏针茅草原群落地初级生产力影响的研究. 植物生态学报. 23(2): 155-160白永飞, 许志信, 李德新. 1999. 生态异质性及其研究进展. 植物科学进展 ( 第二卷 ). 李承森主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Springer 出版社. pp113-125白永飞, 宝音陶格涛, 王其兵, 陈佐忠, 李凌浩, 李富生, 赵明旭, 贾宝泉, 张宏伟, 阎荣德. 1999. 北方农牧交错带农牧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初步研究. 北方农牧交错带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集. 刘公社, 王志远主编.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pp116-120白永飞. 1999 . 第 1 章 导论, 第 2 章 地球起源与生命演化. 生物地球化学概论. 韩兴国, 李凌浩, 黄建辉主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Springer 出版社. pp1-10. 共 5 万字。白永飞, 许志信, 卫志军, 赵钢, 杨静. 1998. 蒙古羊夏季牧食行为的研究. 内蒙古草业. (1): 32-36白永飞, 许志信, 赵钢, 杨静, 宝祥. 1998. 蒙古羊牧食行为的研究. 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 19(3):31-37白永飞, 许志信. 1997. 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对羊草草原群落地上部生物量影响的数学模型. 草业学报. 6(2):1-6许志信, 白永飞, 李福生, 赵明旭. 1997 . 蒙古羊春季牧食行为的研究. 中国草地. (4):16-19许志信, 白永飞. 1997 . 草原退化与气候变化. 国外畜牧学:草原与牧草. (3): 16-20白永飞 , 许志信. 1997. 正蓝旗草地沙漠化情况及其防治措施. 内蒙古草业. (2):7-9Dexin Li, Yongfei Bai, Zhixin Xu. 1997.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of Stipa krylovii population under a grazing gradient. Chinese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earch. 10(1): 31-37白永飞, 许志信, 李德新. 1996 . 典型草原主要牧草植株贮藏碳水化合物分布部位的研究. 中国草地 . ( 1):7-9李德新, 白永飞, 赵虎生. 1996 . 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对羊草种群地上生物量影响的数学模型 . 中国草地 . (6):1-5白永飞 , 许志信. 1995 . 羊草草原群落初级生产力动态研究. 草地学报. 3(1): 57-64白永飞, 许志信, 李德新. 1994 . 羊草草原群落生物量季节动态研究. 中国草地. (3): 1-5白永飞, 许志信, 1994. 内蒙古典型草原牧草再生性的研究. 中国草地. (5): 7-11白永飞, 许志信. 1994. 典型草原 9 种牧草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中国草地. (6): 21-27白永飞, 段淳清, 额尔敦达来, 王明玖, 许志信. 1994. 刈割对牧草贮藏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的影响. 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 15(4):48-53许志信, 白永飞, 段淳清. 1994 . 干草原牧草贮藏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 草业学报. 3(4): 27-31白永飞, 王文江, 张振仁. 1992. 内蒙古东南部大针茅草原群落波动性研究. 中国草地. (4): 1-5
woshiyujiaolong
一) 论 著1.周广胜,王玉辉,杨利民,2001,我国西部植被/生态系统变化趋势的预测。中国林业出版社。1.周广胜 主编. 王玉辉, 肖春旺, 许振柱, 蒋延玲 副主编.2002.中国东北样带与全球变化(NECT)–干旱化、人类活动与生态系统.北京:气象出版社.3.周广胜,王玉辉。2003,全球生态学,气象出版社。二) 论文王玉辉, 周广胜, 何兴元. 2001.羊草叶片气孔导度特征及数值模拟.应用生态学报,12(4):517-521.王玉辉, 何兴元, 周广胜. 2002. 放牧强度对羊草草原的影响. 草地学报,10(1): 45-49.王玉辉, 周广胜. 2001. 松嫩草地羊草叶片光合作用生理生态特征分析. 应用生态学报,12(1):75-79.王玉辉, 周广胜, 蒋延玲, 杨正宇 2001 基于森林资源清查资料的落叶松林生物量和净生长量估算模式.植物生态学报.25(4): 420-425.王玉辉,周广胜,蒋延玲 2001. 兴安落叶松林生产力模拟及其生态效益评估. 应用生态学报.12(5):648-652.王玉辉,周广胜. 2002. 羊草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模拟研究.见:周广胜 主编:中国东北样带与全球变化(NECT)–干旱化、人类活动与生态系统.北京:气象出版社..王玉辉 周广胜. 2002. 松嫩平原羊草群落生产力的模拟研究. 见:周广胜 主编:中国东北样带与全球变化(NECT)–干旱化、人类活动与生态系统.北京:气象出版社. .王玉辉, 周广胜. 2002.两种土壤类型对羊草生物学特征的影响. 见: 周广胜 主编:中国东北样带与全球变化(NECT)–干旱化、人类活动与生态系统. 北京:气象出版社. .周广胜, 王玉辉, 蒋延玲. 2002. 全球变化与中国东北样带(NECT). 地学前缘, 9(1):198-216.广胜, 王玉辉, 高素华, 郭建平. 2002. 羊草对CO2倍增和水分胁迫的适应机制. 地学前缘, 9(1): 93-94.周广胜, 王玉辉, 蒋延玲, 杨利民. 2002. 陆地生态系统类型转变与碳循环. 植物生态学报, 26(2): 250-254.周广胜,王玉辉,蒋延玲,杨正宇. 2002.我国森林现实生产力的研究与展望.见:周广胜 主编:中国东北样带与全球变化(NECT)–干旱化、人类活动与生态系统. 北京:气象出版社. 杨利民,韩梅,周广胜,王玉辉,2002.草地群落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的研究-III.物种分布格局.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4(1): 58-61.王玉辉,周广胜,黄培佑,1999.以龟裂地植丛发生演替为例探讨植物对环境的反应与反馈效应. 植物资源与环境, 8(3):29-33.王玉辉,黄培佑, 1995. 厄尔尼诺与气候异常及对新疆的影响初探. 新疆环境保护. 17(1):16-18.王玉辉,周广胜, 1998.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反应及其反馈.中国植物学会六十五周年年会学术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中国林业出版社,.周广胜,王玉辉,1999. 全球变化与气候-植被分类研究和展望. 科学通报,44:(24):2587-2593.周广胜, 王玉辉, 1999.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气候的反馈作用. 自然资源学报,14(4):318-322.周广胜,王玉辉,张新时, 1999. 中国植被及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反应的研究与展望. 中国科学院院刊,14(1):28-32。周广胜,王玉辉,张新时,1998. 中国植被/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反应的模式研究与展望. 中国植物学会六十五周年年会学术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中国林业出版社,.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的前身为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经国家教育部和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2002年4月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全体员工整体调入兰州大学,组建兰大草地
不知道你有什么要求,如果只是发表在一般的期刊的话,只要不是核心的都不难发,如果是核心的话,省级办的较好发,国家级的难一点,影响因子高的都不容易发的
草业科学专业培养具备草业科学方面(草坪、园林绿化、牧草栽培育种与加工、人工草地建植与管理、草地改良等)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以及其它相关的部门
当代畜牧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畜牧与饲料科学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养殖技术顾问这些都属于国家杂志组织,是公有的杂志社,发表文章快
李博院士,男,汉族,山东夏津县人,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1929年4月15日生,1949年就读北京农业大学,1953年毕业后任北京大学生物系李继侗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