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子的小雕
1. 肖明, 张楚瑜. (2000)生物信息学Blocks和Motifs方法在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武汉大学学报.2. Xiao, M., Zhi, Z. Z. & Zhang, C. Y. (2001). Qualitative, quantitative and structural analysis of non-coding regions of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genome.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M., Zhang, C. Y., Pan, Z. S., Wu, H. X. & Guo, J. Q. (2002).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NS5B-GFP fusion possesses an 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 activity. Archives of Virology。4. Xiao, M., Zhi, Z. Z., Jueping, L. & Zhang, C. Y. (2002). Prediction of recognition sites of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genomic replication with information analysis. Molecular Biology 36, . Xiao, M., Zhi, Z. Z., Jueping, L., & Zhang, C. Y. (2002). A new method based on entropy theory for genomic sequence analysis. Acta Biotheortica, 50, 155-1656. Xiao, M., Wang, Y., Chen, J. & Li, B. (2003). Characterization of 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 activity of CSFV NS5B proteins expressed in Escherichia coli. Virus Genes 7, . Xiao, M., Chen, J. & Li, B. (2003). 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 activity of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NS5B protein expressed in natural host cells. Acta Virologica 47, 17-268. Xiao, M., Gao, J., Wang, W., Wang, Y., Chen, J., Chen, J. & Li, B. (2004). Specif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NS5B protein and the viral genome. European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271, 3888–. Xiao, M., Gao, J., Wang, Y., Wang, X., Lu, W., Zhen, Y., Chen, J. & Li, B. (2004). Influence of a 12-nt insertion present in the 3'untranslated region of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HCLV strain genome on RNA synthesis. Virus research 102, 191–. Xiao, M., Lu, W., Chen, J., Wang, Y., Zhen, Y., Chen, J. & Li, B. (2004). The necessary site for initiation of RNA synthesis in 3’noncoding region of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genome. Molecular Biology 38, . Xiao, M., Li, H., Wang, Y., Wang, X., Wang, W., Peng, J., Chen, J. & Li, B. (2006).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N-terminal domain of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 Journal of General Virology 87, . Nie M, Bao K, Xiao M, Chen J M, Luo J L, Zhang W Q, Chen J K, Li B. 2006 Differentiation of Fusarium spp.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spectroscopy. Annals of Microbiology, 56, 399-40113. Nie M, Luo J L, Xiao M, Chen J M, Bao K, Zhang W Q, Chen J K, Li B. 2007, Struc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Fusarium Strains Investigated by FT-IR Spectroscopy. Biochemistry (Moscow), 72, . Luo J.,Bao K., Nie M, Zhang W Q, Xiao M., Li B. 2007. Cladistic and phenetic analysis of relationships among Fusarium spp. in Dongtan wetland by morphology and isozymes. Biochemical Systematics and Ecology 35, . Wang, Y., Xiao, M., Chen, Jun., Zhang, W., Luo, J., Bao, K., Nie, M., Chen, J. Li, Bo. (2007). Mutational analysis of the GDD sequence motif of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s. Virus Genes 34, 63–. Luo, M., Jiang, L., Huang, Y., Xiao, M., Li, B. & Zou, G. (2004). Effects of Citral on Aspergillus flavus Spores by Quasi-elastic Light Scattering and Multiplex Microanalysis Techniques. 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 36, . Jin, L.,Gu, Y., Xiao, M., Chen, J.& Li, Bo. (2004). The history of Solidago canadensis invas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ts mycorrhizal associations in newly-reclaimed land. Functional Plant Biology 31, . 肖明.( 2003).生物信息学及其在病毒研究中的应用.上海师范大学学报,32:96-10219. 曾雅梅,肖明,张楚瑜. (2003). NS3蛋白在黄病毒科病毒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中国病毒学,18: 508-51220. 陆文蔚, 肖明. (2003). 细菌产生的抗菌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增刊,.王晓辉,姜安玺, 肖明. (2003). 甲硫醚优势降解菌株的筛选和脱臭性能的初步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增刊,.王伟, 肖明. (2005). 假单胞菌嗜铁素介导的铁摄取. 生物学杂志. 22,11-1523. 曾雅梅,陆文蔚,肖明 (2005).SARS冠状病毒复制酶起始结合位点的预测.上海师范大学学报,34,.李怀波, 任占沛, 肖明. (2005). 拮抗油菜菌核病病原菌的荧光假单胞菌的分离和筛选. 中国农学通报.21,334-33725.聂明, 周传云,肖明. (2005).保健蒲公英核奶的研制. 食品开发与研制, 26,. 聂明,张伟琼,彭珺,魏新林,肖明. (2005).钝顶螺旋藻表面微观形貌的原子力显微镜研究. 生物技术, 15 (6),. 王伟,彭珺,张琳,肖明. (2006) 荧光假单胞菌株SE-6产铁载体的发酵条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35,.包衍,罗江兰,张伟琼,聂明,肖明. (2006) 互花米草根际镰刀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测定.杂草科学, 2, . 张舒蕾, 肖明. (2006) 从基因组3’非编码区看黄病毒科各成员的进化关系 生物学通报, 41,10-12
小肚巨肥
健美操课在职业素质教育中的价值苏 雯摘 要:为使健美操在高职高专健康教育中发挥最佳效益,适应新时期的人才需求,跟据我院体育课设置现状,以运动生理学、体育社会学为依据,以健康教育为先导,对健美操课教学在大学生的健身、健心等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关键词:健美操;课程;职业素质教育;价值1 前言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高职高专院校是培养高素质劳动与中初级专门人才的基地,体育课程除需要在满足身心发展的基础上,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与原则外,还要致力于提高与未来职业有关的运动技能、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高校受多元文化渗透影响, 对终身体育广泛重视。这种观念的改变, 给体育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健美操课作为一种新内容出现,符合了现代大学生生理、心理的需求。学生能从健美操课中,既得到美的体验和全面的身体锻炼, 又能较好地掌握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而高职高专院校“职业”性的特点,如何跟据专业设置特点制定课程教学计划,体育课如何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作为我院一名体育教师的首要任务。2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海南政法职业学院学生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调查法3 分析与讨论 健美操的特点 高度的艺术性。健美操是融体操、舞蹈、音乐于一体的追求人体健与美的运动项目,因此,健美操属于健美体育的范畴,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健美操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其“健、力、美”的项目特征上。现行的成套健美操一般都是头颈、四肢和躯干跳跃等动作组成,它能发展肌肉的力量、速度和弹性,发展关节韧带的柔韧性,发展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机能。同时,健美操讲究造型美、动作美观大方、活泼奔放、富有力度、准确到位。其每个动作都能有效地训练身体各部位的正确姿态,培养健美的体态和高雅的风度,塑造健美的体型。另外,成套健美操练习是在音乐伴奏下完成的。音乐的节奏感强, 氛中得到锻炼,陶冶情操。强烈的节奏性。健美操动作具有强烈的节奏性特点,并通过音乐充分地表现出来,因此音乐是健美操运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健美操音乐的特点是节奏强劲有力、旋律优美,具有烘托气氛、激发人们情绪的效应。健美操运动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除练习本身的功效性、动作的时代感外,很重要的因素之一是现代音乐的强烈的节奏性使健美操练习更具有感染力、健美操比赛和表演更具有观赏性。广泛的适应性。健美操练习形式多样,运动量可大可小、容易控制,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也不高,因此,对各个年龄层次、不同性别、不同身体素质、不同技术水平的人都适宜,各种人群都能从健美操练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从中得到乐趣。 以健康教育为先导,对健美操课教学重新审视健康是新时期的客观需求,也为高职高专院校健美操课教学带来新的思考。新世纪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他们的知识、健康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在第二届全国教育工程会议上《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面临新世纪综合国力的竞争、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面对现代健身活动日趋普及,人们的现代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 心理负担加重的今天,为符合21 世纪人才培养的需求,高职高专院校健美操课程教学应注重学生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诸方面的综合培养。以健康为本,确立了健美操课的地位。高职高专院校健美操课是以人体科学为基础,改变学生形体动作的原始状态,提高身体灵活性和身体表现力,增强可塑性为目的形体练习,既可以增进健康,塑造美的形体,培养良好体态,又可以陶冶情操,丰富生活。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健美操课在各高校蓬勃兴起,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尤其是大学生们正处在青春发育后期,体力和精力都较充沛,文化修养相对较高,此时生理、心理也逐渐趋向成熟,表现为自尊心极强、感情丰富、爱美之心尤为突出,善观新鲜事物,注重内在修养和气质的培养,渴望有一个健美匀称的体型。形体课程的出现正迎合了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的需求。形体课的目标,就是通过形体训练让学生树立对人体美的正确认识, “健”与“美”。以健康为本,不断完善形体课内容。现代意义的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评价上的完善状态,而不仅仅是外观上的肌肉发达、身体健壮,应该以身、心健康的整体观看待这一问题,充分认识到形体教学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把大学生现在的训练效果与他们未来的生活结合起来。着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为此,对于形体教学课程的内容的设计,应突出重点,体现知识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施性,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形体练习意识,养成自主练习的习惯,应充分发挥形体课的独特功能, 以实现健美操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和现代化, 应使学生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在寓学于练、寓练于乐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得以完善。以健康为本,注重形体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高校以往传统体育中的最大“缺陷”,即着重于“三基”教学,忽视能力培养。它只重视“授人以鱼”,“只解一餐之需”, 而难以使学生终生受益。而现代健美操教学应改变过去单纯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形体训练为主的方式运用启发式、探索式的教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上给学生以思考, 发表见解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以操作的机会。在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创作要求,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为自己终身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将是教师“授人以渔”,而使学生能终身享用的现代教学方法。健美操课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有利于改善身体形态.健美操练习者的姿态是舒展挺拔的,完成动作时始终要保持抬头、挺拔、收腹、立腰、肩放平、膝放松、大腿和臀部夹紧上提的姿态。这种严格的身体姿态要求,符合体育美学原则(姿态美)。合理地进行健美操运动,通过优雅的姿态练习,使身体各个部位和肌肉得到协调、匀称的发展。增强整个躯体的协调性、灵敏性。弥补身体曲线,使人体外形更加的挺拔、体态更加刚健优美。健美操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能满足大学生“爱美”之追求,并能在欢快的音乐伴奏下,轻松、快乐地达到锻炼身体、改善不正确的身体形态目的。有利于身心健康。健美操是一项全身性娱乐运动,对参加者的身心很有好处。从健美操的社会价值看,健美操是人们交流思想、抒发情感、消除隔阂、相互沟通的最好形式之一。健美操的形式有个体练习,但更多是群体练习,在运动过程中要求参加者相互配合,在音乐的伴奏下快乐的完成成套动作。大学生自我封闭意识在这里会得到彻底的解脱,练习场中的融洽、和谐、高雅的气氛亦能增强人们的沟通和交往意识。健美操活动既增进了搭档、队友之间的友谊,有丰富了社会生活,提高了参与者的人际交往能力。可见,健美操是一项非常有益身心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体育运动。有利于提高审美能力。健美操是一项融体育、舞蹈、音乐为一体的运动项目,其综合性、艺术性很强,具有丰富的美学内容。一个人审美能力除了与社会条件、经济地位、文化素质有关外,还受自我身体条件的限制。经常参加健美操运动,能改变着自我的形态、姿态等身体条件,并在健美操优美的音乐和优美的动作的影响下,不断地进行着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审美活动,提高审美能力。4 结论与建议结论 健美操教学中,以健康为本,确立了形体课程对完善“现代人”的健康和对将来健康的维护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职业素质教育与形体课程教学的结合为形体课程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研究领域,并使其内容不断完善。健美操教学发展了大学生健美形体、挖掘了情感因素,促进了健康心理的形成,提高了社会的适应能力。建议 职业教育有其自身特点。由于特殊的办学性质和培养目标,应将健美操课程开展起来,为相关专业学生素质培养服务。形体训练对学生身体形态的良好发展和气质类型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社会素养方面也有良好的教育导向。为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上就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参考文献[1]宋春花.浅谈健美操的价值[C].湖南体育论文集,2005.[2] 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195 -221.[3] 张美江. 形体美训练M .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 :41.[4] 王欣, 肖明. 形体课对北京广播学院女生形体改变的积极作用与效果的实验研究J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 , 3 :359 - 361.[5] 张美江. 试论大学生形体美教育的必要性,可塑性及目的性J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 , (12) :25 - 26.
在17世纪之前,英国肖像画多强调华美衣裳、珠宝、装饰品等细节,人们的眼神黯淡无光,或表情像个面具般漠然,但范戴克刻划人们情感,将背景从华丽的宫殿搬到田员风光,开
一,有一份固定收入,每天下班后搞劳一下自己,二周未到附近的公园转转,钓钓鱼。三,不久约朋友小聚一下,四,有事别搁心里看淡人生。
"席明纳"是Seminar的音译,是一种起源于德国并广泛应用于欧美大学教育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论文摘要和关键词。2、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
二年级语文十二生肖的故事教案精选范文集合 十二生肖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用十二种动物作标志,一种动物作标志,一种动物表示一个生肖,也就是一个属相。为什么古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