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97

nancyding0696
首页 > 学术论文 > 改革强军论文参考文献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馋猫儿星星

已采纳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每每听到这首歌曲的时候,我总会回想起小学时代跳集体舞的我。年少懵懂的我,只看到家乡日新月异,却不知道变化何起。如今到了弱冠之年,才真正地意识到,原来自己活在了这么一个奇迹的年代,这么一个春天般的年代。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炫丽阳光下生活,我们是幸福一代。我忍不住开始设想,在三十年前,那个刚刚经历了十年动乱的中国,面对着被高喊“革命”的造反派们折腾得乌烟瘴气的国家,面对着国人仍旧停留在意识形态斗争上的守旧思想,面对着毫无经验和先例可循的窘困境地,那个老人,他需要何等的勇气与胆魄,才能作出决策,提出了导致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改革开放”?在春天的滋润下,我不断地汲取社会给我的养分。长辈们经常言传身教,要我珍惜现在学习的环境。我无法完全设身处地地去体会父辈们求知的艰辛,然而,回望十多年来的求学生涯,我的路确实如同在春风的关怀下延续。崭新的桌椅,明亮的教室,详尽厚重的字典,还有连接世界的电脑等等。这对比长辈们的曾经,何啻天壤云泥。挂在他们嘴边细说的当年,像首遥远的童谣,故事曲折而晦涩。仿佛那些落后已然百年,回望起来只剩对伟大改革开放的感慨。哪怕是现在的我,看到自己曾经的小学,也由不得心生感味:当年的学校哪有现在如此美丽和设备齐全呢?在春天的滋润下,王家榭家堂前偶尔才可看到的燕子,如今已经是老人手中的养鸟。“什么是家里富裕的象征?三转!衣车的轮子转,手表的指针转,还有就是收音机转好的线圈。”这是父辈们的话,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今,衣车早就淘汰了;缝纫的工作被一再细分;手表从实用品变成了装饰品;数字公路铺天盖地,网络工程一城再下一城,虚拟生活丰富人类文化……这么的一切一切变化,细算起来不过二三十年。这难道不是奇迹吗?在春天的滋润下,身边的细节无处不在升级。衣服变了,从以前慈母手中的线,变成了一件件华丽的衣裳,三十年前有谁会想去穿上华丽的宫廷装拍下自己美丽的一刻呢?饭菜变了,从以往的单调的一双筷子,变成了餐桌上完备的餐具,三十年前有谁会想人们会喜欢吃生鱼片呢?茶叶变了,从往前一块大饼似的包装变成现在经过高温杀毒的茶包,三十年前有谁会想茶也可以变成一罐得体的饮料呢?出行的方式变了,从以往的自行车时代变成了如今的汽车时代,便利的公共交通时代,三十年前有谁会想到公交车里面有电视看、地下有列车飞奔呢?在春天的滋润下,思想也在拔节成长着。中国入世申奥、嫦娥奔月,刘翔的中国速度赶超了世界记录,中华民族越来越因国家而自豪。长年酣睡的东方民族,在改革开放的春雷中开始苏醒,演绎东方神起的传奇。用世界的眼光看未来,用先进的思想自我武装,中国人自信满满地走上世界的政治经济舞台。经济的全球一体,文化的相互渗透,无不有国人的努力和足迹。泡上一杯清茶,回味生活点滴,这是现在的我。如果我活在二十年前呢?恐怕就是装上一杯开水,在台灯下执笔伏书,为了生活在纸上默默耕耘吧。父辈们的那种生活是那样的熟悉,却又那样的陌生。我们也难想象那种票证的日子,就如同我们的下一代也难想象我们怎么能对着如此“落后”的机器去记录自己的生活一样。继往开来,我们走着一条前人未曾涉足的路。这不可能是康庄大道,甚至会满铺荆棘。改革开放让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奇迹不断延续下去,春风也将在这片名为神州的土地上猎猎不息。停笔,涌动的思潮久久难以平息。穿越了三十年时空的断想,回响在耳边的是老人那浓浓的川音,“发展,唯有发展才是硬道理!”

103 评论

阿tin逐梦游

我们一般专业的论文都是由标题、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这四部分组成,当然你这个问题也不例外;我说一说我个人关于这篇论文的一些看法。

336 评论

灰灰poppy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红军长征胜利充分说明了一个真理: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始终是革命的依托、民族的希望。一次次历尽艰难险阻,勇往直前;一次次突破生死危难,浴火重生。长征使一个政党走向成熟、破茧蜕变,也使一支军队走出绝境、换羽新生。强渡大渡河、浴血娄山关、飞夺泸定桥、鏖战腊子口、激战独树镇……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血与火的洗礼熔铸出一支不可战胜的人民军队,生与死的考验锤炼出人民军队的钢铁将士。红军力量从万余人锐减到万余人,但他们是中国革命的精华,是经过严峻锻炼与考验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长征锻炼了人民军队,长征磨练了人民军队,长征成就了人民军队,长征开启了人民军队发展的新起点。“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红色“种子”星火燎原,红军“基因”融入血脉。从“八年喷血斗豺狼”,到“百万雄师过大江”,再到“抗美援朝倡正义”;从建设年代的激情燃烧,到改革开放的春潮奔涌,再到决战小康的志在必得,沐浴长征胜利荣光的人民军队,保家卫国筑起钢铁长城,建设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打出赫赫军威国威,奠定世界大国地位,创造和平发展环境。回望长征路,不是重复过去,而是面对今天。现在,我国正处于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前进道路绝不会一帆风顺。越发展壮大,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面临的外部风险就会越多。这是无法回避的挑战,也是绕不过的门槛。越接近复兴梦想,越需要强军兴军。没有强大军事力量作后盾,没有世界一流军队作支撑,和平发展就没有保障,繁荣兴盛就没有根基。只有适应国际战略格局和国家安全形势的深刻变化,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真正做到关键时刻能够决战决胜,国家安全才有底数,民族复兴才有底气。长征是人民军队的光荣,光荣的人民军队必须永远继承红军长征的伟大精神和优良作风。在新的长征路上,虽不闻金沙水拍、未见大渡桥横,却也会考验不断、任务艰巨。弘扬长征精神,赓续红军血脉,必须坚持以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引领,深入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军队。要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使命意识,紧紧扭住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备战打仗不放松,深入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加强国际军事安全合作,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建立新的功勋,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新的贡献。空间的征途,向星辰大海挺进;时间的征途,向强军兴军迈步。在新长征中纪念长征,勠力前行的脚步一刻也不能停、不能缓,用理想之光照亮强军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

206 评论

念念1218

而不论其战争形式及开战理由如何,这两场战争的实质都是一个主权国家对另一个主权国家的侵略和占领;此外,各种形式的恐怖袭击频繁地发生在世界各地,给各国人民造成了难以估量的财产和生命损失以及巨大的精神创伤;中东地区的以巴冲突持续不断并日益加剧,亦对中东地区的安全稳定以及世界和平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在中国的周边地区,由于美国政府或明或暗的怂恿及支持,日本政府废置“和平宪法”,大力扩充军备,并以“维和”名义打破了向海外派兵的禁忌;越南、菲律宾等国完全无视《南海各方行为守则》,正加紧蚕食侵犯我南海地区的海洋领土权益及各项资源;随着美日政治军事势力的全面介入,台湾岛上的台独势力更是日益猖獗,大购美国军备妄图“决战境外”,实行“以武拒统”。 鉴此,当前的国际形势及周边局势告诉我们,“世界和平”还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中国的国家安全更是遭受日益严重的挑战及危害。我们有必要对中国现行的国防政策及军事战略作出检讨和反思,进而重新确立能够切实保障中国国家安全的国防指导原则及军事战略思想。 一、现行国防政策及观念的检讨和反思 关于中国的现行国防政策,在中国政府发表的《2002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国防政策”一章里是这样阐述的,“建立巩固的国防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中国始终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 中国制定国防政策的根本依据,是中国的国家利益。它主要包括:维护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保持和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争取一个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中国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维护国家利益,同时也尊重别国的利益,主张通过协商和平解决国与国之间的纠纷和争端。 中国国防的目标和任务,主要有以下内容: ――巩固国防,防备和抵抗侵略。中国的领陆、内水、领海、领空神圣不可侵犯。···一旦国家遭受侵略,中国将依照宪法和法律,坚决进行抵抗。 ――制止分裂,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中国政府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中国坚决反对任何国家向台湾出售武器或与台湾进行任何形式的军事结盟。中国武装力量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统一,有决心、有能力制止任何分裂行径。 ――制止武装颠覆,维护社会稳定。中国宪法和法律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组织、策划、实施武装叛乱或武装暴乱,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中国武装力量把依法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作为重要职责,严厉打击各种恐怖活动,打击敌对势力的渗透和破坏活动,打击危害社会稳定的各种犯罪活动,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 ――加强国防建设,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中国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坚持走一条经费投入比较少而效益比较高的道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中国军队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积极推进各项改革,适应世界军事变革的趋势,努力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实现军队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 ――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中国不称霸,不参加军事集团,不谋求势力范围,反对战争政策、侵略政策和扩张政策,反对军备竞赛。 中国实行积极防御军事战略,在战略上坚持防御、自卫和后发制人的原则。为适应世界军事领域的深刻变革和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中国制定了新时期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 这一方针立足于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中国综合考虑威胁国家安全的各种因素,着眼于最困难、最复杂的情况做好防卫作战准备。人民解放军实施科技强军战略,加快国防科研和武器装备发展,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建立科学的体制编制,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作战理论,增强联合作战、机动作战和执行多种任务的能力。 这一方针注重遏制战争的爆发。根据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人民解放军灵活运用各种军事手段,同政治、经济、外交等斗争密切配合,改善中国的战略环境,减少不安全、不稳定因素,努力遏制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的爆发,使国家建设免遭战争的冲击。中国始终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对发展核武器采取极为克制的态度。中国从不参加核军备竞赛,也从不在国外部署核武器。中国保持有限的核反击力量,是为了遏制他国对中国可能的核攻击。 这一方针坚持和发展人民战争思想。面对现代战争的新变化,中国坚持依*人民群众加强国防建设,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实行精干的常备军与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坚持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兵于民的方针,完善动员体制和机制,拓宽动员领域和范围,建立适应现代战争要求的国防动员体系;坚持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创造现代条件下适合人民群众参战的新战法,发挥人民战争的整体威力”。 在2002年度的这本国防白皮书里,中国政府首次将“中国的国家利益”明确列为“制定国防政策的根本依据”,这是一个具有历史里程碑意义的举措,我们对此深表赞同和全力支持。但在“国防政策”的各项细则中,却有多个细节值得商榷。 其一、“一旦国家遭受侵略,中国将依照宪法和法律,坚决进行抵抗”,此语实在过于简略和笼统,甚至予人一种软弱无力的感觉,并且明显与“中?的?、?水、?海、?空神?不可侵犯”的表述存在较大的差距。我们应该作出如下表述:“对于一切侵略中国领土的企图和行为,中国政府及其武装力量坚决予以毁灭性的打击,并追究其违反国际法的一切责任及保留索讨战争赔偿的一切权利”。 其二、关于“台湾问题”,2002年度的有关表述出现了明显的倒退。在《2000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里是如此表述的,“如果出现台湾被以任何名义从中国分割出去的重大事变,如果外国侵占台湾,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两岸统一问题,中国政府只能被迫采取一切可能的断然措施,包括使用武力,来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国家的统一大业。"台湾独立"就意味着重新挑起战争,制造分裂就意味着不要两岸和平。中国人民解放军坚定不移地以国家意志为最高意志,以民族利益为最高利益,完全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有办法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决不容忍、决不姑息、决不坐视任何分裂祖国的图谋得逞”。两相对照,我们不难看出其中的差别。 其三、“中国始终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对发展核武器采取极为克制的态度”;“中国保持有限的核反击力量,是为了遏制他国对中国可能的核攻击”。此一表述说明中国政府对于核武力量的巨大战略意义认识严重不足。我们认为,在当代世界历史上,能够最有效地遏制霸权国家发动侵略战争以及最有力地维护国家安全的军事力量不是“机械化和信息化”的常规武装,而是具有根本性决定作用的核武器。拥有完备的同时具有实战能力的核武力量不仅能“遏制他?中?可能的核攻?”,更能从根本上遏制以及消解一切国家(包括全部有核或无核国家)针对中国的侵略图谋。质言之,中国21世纪的国家安全必须坚定地建立在强大而完整的核武力量基础之上。 其四、关于“坚持和发展人民战争思想”,我们认为,经过二十多年的经济建设,加上中国科技实力的长足进步,中国政府及人民完全能够而且必须确立“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国防思想和坚强信心。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思想”,应作如下调整:于政治层面,将“人民战争”提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在对外的经贸活动及文化交流之中进行广泛实践,其实质意义在于培植全方位、多层次的“国家软实力”,以求获得更大的国家利益;于军事方面,则将“人民战争”降低至基本战术以及国防动员的层面,同时注意不应过分强调及追求“寓兵于民”,以免造成资源浪费和影响经济建设。 二、重新确立新世纪的国防指导原则 由于中国政府判断“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引自《2002年国防白皮书》“安全形势”一章)。因此,中国的现行国防指导原则就是“始终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以及“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于此一原则基础上,近年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在进行着如火如荼的常规武装建设。然而,自从苏联解体及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国家安全形势反而日益恶劣,美国伙同中国的周边各国一边呼应“和平发展”,另一边却加紧蚕食侵犯我国领土领海及资源,加紧在中国周边地区部署大量战略进攻军力;台独势力的气焰和行为也更加嚣张和猖狂,并公开发表了台独“时间表”。面对这一切已经发生及正在发生的严峻事实,人们不禁要问,原因何在? (1)常规军力无法全面保障国家安全 我们认为,问题的答案除了国际政治大格局的演变之外,中国政府由于自身的“和平麻痹观念”而放缓以至停止研发部署新型核武器,并执行自我设限的最低核反击战略正是至关重要的原因。与美俄等核武大国相比,中国的核武库规模本来就是最小的,可中国政府的核战略更是建立在数量有限、同时又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这双重主动自我限制的基础上,进而将自身的核威慑局限在有限核报复能力的范围之内。质言之,中国现有的核武力量(大部分为陆基,海基及空基因射程或航程太短不具实际威慑)不足以保证完全摧毁其他核大国本土的所有目标(亦即未能做到所谓“确保互相毁灭”),并且还只能被打后才可还击(天知道遭受美国核打击后中国还能剩下多少核武反击力量?)。

151 评论

爱吃的呆猫

60周年“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每每听到这首歌曲的时候,我总会回想起小学时代跳集体舞的我。年少懵懂的我,只看到家乡日新月异,却不知道变化何起。如今到了弱冠之年,才真正地意识到,原来自己活在了这么一个奇迹的年代,这么一个春天般的年代。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炫丽阳光下生活,我们是幸福一代。我忍不住开始设想,在三十年前,那个刚刚经历了十年动乱的中国,面对着被高喊“革命”的造反派们折腾得乌烟瘴气的国家,面对着国人仍旧停留在意识形态斗争上的守旧思想,面对着毫无经验和先例可循的窘困境地,那个老人,他需要何等的勇气与胆魄,才能作出决策,提出了导致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改革开放”?在春天的滋润下,我不断地汲取社会给我的养分。长辈们经常言传身教,要我珍惜现在学习的环境。我无法完全设身处地地去体会父辈们求知的艰辛,然而,回望十多年来的求学生涯,我的路确实如同在春风的关怀下延续。崭新的桌椅,明亮的教室,详尽厚重的字典,还有连接世界的电脑等等。这对比长辈们的曾经,何啻天壤云泥。挂在他们嘴边细说的当年,像首遥远的童谣,故事曲折而晦涩。仿佛那些落后已然百年,回望起来只剩对伟大改革开放的感慨。哪怕是现在的我,看到自己曾经的小学,也由不得心生感味:当年的学校哪有现在如此美丽和设备齐全呢?在春天的滋润下,王家榭家堂前偶尔才可看到的燕子,如今已经是老人手中的养鸟。“什么是家里富裕的象征?三转!衣车的轮子转,手表的指针转,还有就是收音机转好的线圈。”这是父辈们的话,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今,衣车早就淘汰了;缝纫的工作被一再细分;手表从实用品变成了装饰品;数字公路铺天盖地,网络工程一城再下一城,虚拟生活丰富人类文化……这么的一切一切变化,细算起来不过二三十年。这难道不是奇迹吗?在春天的滋润下,身边的细节无处不在升级。衣服变了,从以前慈母手中的线,变成了一件件华丽的衣裳,三十年前有谁会想去穿上华丽的宫廷装拍下自己美丽的一刻呢?饭菜变了,从以往的单调的一双筷子,变成了餐桌上完备的餐具,三十年前有谁会想人们会喜欢吃生鱼片呢?茶叶变了,从往前一块大饼似的包装变成现在经过高温杀毒的茶包,三十年前有谁会想茶也可以变成一罐得体的饮料呢?出行的方式变了,从以往的自行车时代变成了如今的汽车时代,便利的公共交通时代,三十年前有谁会想到公交车里面有电视看、地下有列车飞奔呢?在春天的滋润下,思想也在拔节成长着。中国入世申奥、嫦娥奔月,刘翔的中国速度赶超了世界记录,中华民族越来越因国家而自豪。长年酣睡的东方民族,在改革开放的春雷中开始苏醒,演绎东方神起的传奇。用世界的眼光看未来,用先进的思想自我武装,中国人自信满满地走上世界的政治经济舞台。经济的全球一体,文化的相互渗透,无不有国人的努力和足迹。泡上一杯清茶,回味生活点滴,这是现在的我。如果我活在二十年前呢?恐怕就是装上一杯开水,在台灯下执笔伏书,为了生活在纸上默默耕耘吧。父辈们的那种生活是那样的熟悉,却又那样的陌生。我们也难想象那种票证的日子,就如同我们的下一代也难想象我们怎么能对着如此“落后”的机器去记录自己的生活一样。继往开来,我们走着一条前人未曾涉足的路。这不可能是康庄大道,甚至会满铺荆棘。改革开放让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奇迹不断延续下去,春风也将在这片名为神州的土地上猎猎不息。停笔,涌动的思潮久久难以平息。穿越了三十年时空的断想,回响在耳边的是老人那浓浓的川音,“发展,唯有发展才是硬道理!”

248 评论

相关问答

  • 金融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金融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论文 如果用一个公式来描述人们口头上所说的“供给侧改革”,那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含义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

    一坨Lemon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作业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一般是写在论文的最后面,例如: 参考文献: 〔1〕陈孝彬.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6 〔2〕潘菽.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cat20121028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论文改革开放参考文献

    民营企业论文篇1 浅谈民营企业发展中 财务管理 问题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民营企业已逐步发展成为民营经济的支柱。本文就民营企业

    糖小婉爱吃肉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中国强军之路论文参考文献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红军长征胜利充分说明了一个真理: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始终是革命的依托、民族的希望。一次次历尽艰难险阻

    洛洛智久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富国强军论文参考文献

    大一军事理论论文可以从国家和军事层面切入、结合我国的军事历史,改革开放的进步等等方面着手: 1、富国和强军的统一,是国家发展中的一个重大关系,对国家安全与经济社

    吊炸天1234 9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