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05

月影星云
首页 > 学术论文 > 汽车销售专业相关论文开题报告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qieerdingdon

已采纳

相关资料:我国汽车4S营销模式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 本文对我国汽车4S营销模式的现状进行扫描,指出存在的五大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解决存在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关键词] 汽车产业 营销模式 汽车4S店一、前言汽车4S店是指将整车销售(sale)、零配件供应(spare part)、售后服务(service)、信息反馈(survey)四项功能集于一体的汽车服务企业。汽车4S营销模式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从欧洲传入中国,中国汽车厂商1999年以后开始大量建立自己的汽车销售4S店。虽然4S营销模式在中国的历史不到十年,但是在4S店的建设上已经暴露出投资过热后的各种问题。中国出现了世界最豪华、最庞大的4S专卖店群,但是大部分经销店却出现了“一流设施、二流销售、三流服务”的尴尬现状。二、我国汽车销售4S店现状1.我国轿车销售4S店现状自从上海通用和广州本田率先引进4S模式之后,我国各种品牌汽车厂商纷纷仿效,在近五六年时间里,我国的4S店的数量已跃居全球前列,每个品牌的4S店基本上超过100家,像一汽丰田2001年才在中国设立合资企业,但到2004年它在中国的4S店已达到190家,仅在北京就有30多家。我国轿车销售4S店除少数几个中高档品牌外,其余品牌的4S店现状已不容乐观:深圳部分经营日产、一汽大众和菲亚特品牌的经销商惨淡经营,有的已经开始转手卖店;2004年以后,北京基本上每月都有一到两家4S店关闭……实际上,早在2004年,很多轿车4S店已经濒于破产。2005年以来,汽车整车销售利润年均下降5%,4S营销模式已经暴露出许多问题,2006年汽车销售继续低迷,4S营销模式的弊端就显得更为突出。车市繁荣时,4S店的一切问题都被掩盖了,一旦车市不景气,4S店的很多问题就会暴露出来。山西新宝鼎公司解除与长安福特马自达合约关系的“新宝鼎事件”,让一直潜藏在汽车经销商和厂家之间的矛盾第一次在广大消费者面前曝光,说明昔日风光无限的4S店遭遇到窘境; 2006年12月31日正式实施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也必然影响全国数万家汽车经销商和4S店的生存。市场迹象表明,一场汽车销售业的大洗牌正在来临,首当其冲的是各种压力和矛盾集中的4S店经销商。2.我国卡车销售4S店现状卡车销售4S店的情况与轿车的截然不同。卡车4S店的起步晚,可以说是方兴未艾。这几年,几大轻卡厂商销售业绩呈稳步上升的发展态势,卡车厂家有了信心和资本来兴建4S专营店以深化轻卡的营销模式,卡车4S店呈现出雨后春笋般的生长势头。三、我国汽车4S营销模式的主要问题4S店之所以造成今天这样的困境,除了国家关税下调、国家宏观调控、轿车市场回归理性发展等大环境的原因外,我国汽车4S营销模式本身的缺陷是主要原因。这主要表现在:1.进入壁垒中存在寻租现象厂家掌握汽车销售领域的主导权,尤其是在汽车畅销前几年,申请一家4S店需要上百万元甚至几百万的公关费,这是业内心照不宣的潜规则。2.过度投资造成的过度竞争几乎每个新品牌进入中国,都要大张旗鼓地投资建网,每个品牌的4S店少则100多家,多则超过300家,更有老牌企业在全国已有600多家特约销售商。如在北京东南一片半径5公里的范围内,居然有7家丰田4S店,又如上海大众仅在北京就有39家专卖店,若再加上新建的4家斯柯达店,仅在北京就有43家4S店。销售网点过于密集,利润空间逐年减少,随着竞争加剧和投资逐步增大,某一品牌汽车的市场销量被摊薄,其4S店难以支撑其运作成本,至于能否尽快收回投资成本,对4S经销商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风险。经销商与汽车生产厂家地位不对等汽车厂家从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出发,对4S经销商进行强行搭售、强制性接车现象并不少见。比如,2004年乘用车市场不好,有些汽车企业便强迫4S店不顾市场实际变化而吃货,而4S店因为担心汽车厂家将其4S资格收回,不得不大量积压库存。厂家的库存压力通过4S店推向了社会。店初期投资过高据调查,一个4S店的固定资产投资在1000万至1500万元,流动资金要求在1000万元,总投资少则三五千万元,多的上亿元。在汽车企业的严格规定下,一个集展示、销售、维修保养为一体的4S店要占地5至10亩,有工位20至30个。5.经营成本高汽车专卖店追求数量增长之时,提升档次之风也越演越烈。巨大的投入使卖车成本居高不下,我国目前80%以上的4S店在惨淡经营。一家4S店即使一台车不卖,一天维持运转的水、电等的运营费用在一万元以上。四、问题分析及主要对策1.降低成本是大势所迫建设一个4S店不仅需要支付灰色公关成本,而且需要支付巨大的初始成本,还需要高额的运营成本。在汽车销售的暴利时代,成本问题被虚假繁荣掩盖了。随着汽车市场新品种不断推出,各种车型价格纷纷跳水,4S店的市场利润在缩水,汽车销售进入微利时代后,经销商自然无法承担4S店高昂的投资费用和运营费用,前期投入可能成为沉没成本,因此难怪高投入高成本的4S模式进入了消退期。如果4S店减少一些投资,降低建设成本,把富丽堂皇的商场建成大型仓储式卖场,把这部分节约下来的确投资在车价中相应地减除或用于对用户的服务,也许消费者更乐于接受。现代物流理论强调物资流通的高效率,不遗余力地减少流通环节的成本,中国4S店的奢华之风,显然是与之背道而驰的。2.收缩营销网络是大势所趋在全球普遍整合经销网络的今天,国内汽车企业却在大搞分网经营,我国有很多4S店只销售单一品牌的车型,比如:仅丰田在中国就有雷克萨斯、一汽丰田、广州丰田3个网络;上海通用有卡迪拉克、别克、雪佛兰等3个品牌网络;同是大众品牌的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同是马自达的M6和323,都是分开销售的。这种分网经营必然是重复布点、资源不能共享,是规模不经济的。笔者认为,厂家应根据车型、品牌对旗下的4S店进行整合,根据市场供求情况来调整产量,这样不但可以节约开支,也可以使4S店的产品更加多样化。值得一提的是,与国内大举兴建4S店的现象正好相反,美国、欧洲的汽车专营店网络正因为各种原因不断收缩,因为4S这种专营方式正受到当地消费者的质疑:庞大的经销网络和过于密集的销售网点消耗了巨额运营成本,最终却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美国汽车经销商协会的统计结果表明,美国本土经销商的利润连续五年走低,2006年更是下滑到销售额的,为此,美国汽车经销商不得不采取多种措施(例如通用汽车将SAAB、卡迪拉克等高端品牌在欧洲并网销售),努力降低4S店的运营成本,而欧盟为了降低销售成本,打破汽车销售过程中的垄断,更是取消了汽车专营政策。目前,在我国轿车4S店面临困境、卡车4S店方兴未艾的时候,国外4S店的发展历程有前车之鉴的作用,防止我国卡车营销重蹈轿车4S店之覆辙,更是各卡车厂商、政策制定部门必须清醒思考的问题。3.不是什么品牌都能采用4S营销模式4S是卖方市场时的经营理念,它不是惟一的营销模式,不适合所有的车型和地区。4S店就其高额成本、高效服务的角度来讲,适合高档轿车的营销,因为高端客户为了得到更优质更省心的服务,钱并不是他们首先考虑的。对中档车来说,采用4S形式则要有良好的品牌和服务,成本核算和控制相对高档车而言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对于低端车来说,虽然采取4S店的模式可以提升品牌形象,但是恐怕要为此付出比广告费高得多的代价。因为这里有个成本分摊的问题,汽车市场中销售一辆40万元的车和销售一辆20万元的车相比,利润差距很大,如果4S店卖的是高档车,一年销售300辆可能有1200万元的毛利,但如果销售低端车,一年销售300辆毛利可能不到120万,这120万元毛利可能连固定资产的每年分摊都支付不起,更不要说盈利了。此外,一些销量很低、市场占有率很小的品牌,也不宜采用4S营销模式,2006年连续几个月汽车销量下滑,对这类弱势品牌的4S经销商已是致命的打击,它们有的已成为第一批被洗牌出局的牺牲品。4.不必拘泥于4S这里有两重含义:一是4S店的部分功能,如售后服务、零配件供应可以合并,以取得规模经济。在这方面,欧美已有可供汲取的经验。美国的汽车销售已经实行销售和售后服务的分离。美国的汽车销售是特许经营的,而售后服务则逐渐趋向专业化经营,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美国有万个汽车专卖店,大多数专卖店只做销售,少数具有一定规模的才会建设售后服务体系,像通用公司卖出的汽车中,74%不是由特约经销商提供维修服务的,因为3S、4S经销模式提供维修服务费用很高,而且每个经销商都购置一套维修设备也是一种资源浪费。欧洲作为4S店的起源地,这几年也决定“开放汽车销售形式”,重新设计适应新环境的营销形式,将销售和维修完全分开,并且对汽车零售业进行改革,允许多品牌经营,减少中间环节,以达到降低成本,促进消费之目的。二是从宏观的角度看,汽车销售除了4S模式,还有汽车有形市场(汽车大市场)、汽车经销集团等业态。4S店模式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供给的多样化,无论什么销售方式,只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目前而言,汽车大市场和汽车销售集团作为汽车营销模式依然充满着生命力。这是因为:①汽车大市场有产品集中、品种品牌多、方便购车者货比三家的优点,专卖店销售规模再大,也不能与大的汽车大市场相比,因此,越来越多的4S店开进了大市场也就不足为奇了,像北京的亚运村汽车市场交易量占北京汽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广州的广东汽车市场2005年销售额达到了63亿元,这都说明汽车大市场优势依旧;②汽车经销集团经过多年的沉寂之后,因为具有规模经济的优点,近两年又显露出它的生命力。车市洗牌使那些零散的、粗放式的经销商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有实力、懂管理、有战略眼光的大型汽车经销集团,像中汽南方、兆方机电都是多品牌、集约化经营的成功代表。其实,纵观发达国家或地区,一个区域的汽车经销多为几大集团所垄断:像香港,所有汽车品牌均被英之杰、大昌行、森那美三大集团瓜分;像广东顺德的汽车市场,经过市场的一番大浪淘沙之后,最终几乎所有的汽车品牌商都归属于新协力集团和合成汽贸两个汽车营销集团旗下。这种适度的集中,体现了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是对过度竞争和乱铺摊子的纠正。五、结束语当我们把眼光投向西方,发现几年前国内汽车经销商追随欧美大力发展的4S营销模式,原来却是人家快要淘汰的东西。当我们把眼光投向我们的邻居日本,会发现,日本不同品牌汽车的销售模式不尽相同,日本汽车品牌经销模式并不存在4S之说。显然,国内汽车4S营销模式超越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步伐,脱离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实际,有盲目跟风之嫌。合资企业要求国内经销商兴建4S店,自有其自私自利的一面,亦不排除厂家有关人员设租的可能。作为一种市场行为,经销商开不开4S店,属于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自由交易,不必旁人说三道四,但是,当这种交易给第三方造成损害,降低了社会总福利时,政府不能坐视不理,我们的产业政策制定者和有关部门不能无所作为,而作为投资方,更是要有清醒、冷静的头脑。仅供参考,请自借鉴希望对您有帮助

166 评论

建安五金

摘要]为使学生了解SQL Server 2000结合设计管理系统的方法,本文在分析酒店信息管理工作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在技术上、经济上均可供实施的酒店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案,设计了基于C/S模式的酒店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满足教学需求,并且本系统符合电子商务的需要,并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酒店信息管理系统 C/S模式 系统维护 一、前言 21世纪,酒店的竞争也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竞争已不再是规模的竞争,而是技术的竞争、管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技术的提升和管理的升级是酒店的竞争核心。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扩大销售额、降低经营成本、扩大经营规模,成为酒店营业者努力追求的目标。此外,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电子商务意识的不断加强,酒店网上预订成为所有酒店未来的业务发展方向和销售手段,酒店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已经成为酒店管理人员的一项紧迫任务。 针对酒店的特点,为了帮助酒店解决现在面临的问题,提高酒店的竞争力,我们将开发以下系统,该系统可以大大提高酒店的运作效率;通过全面的信息采集和处理,辅助提高酒店的决策水平;使用本系统,可以迅速提升酒店的管理水平,为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效益,增强酒店扩张力,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 二、功能需求分析 首先,根据酒店的营业特点,信息管理系统投入使用后将不间断运行,必须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和很高的稳定性,所以,在软硬件选择、网络拓扑结构选择、操作系统选择上下足功夫。另外,要求系统具有备份功能,在非正常或掉电时,能够及时恢复数据,避免造成经济损失。系统必须具有一定的安全保密措施。 其次,系统必须具有完善的功能,能覆盖酒店前台和后台的主要业务,而且必须保证数据准确,还要用足够快的响应速度,满足实时性的要求。 第三,系统必须就有先进性,保持技术的高起点,另外,系统必须具有很好的扩展性,易于进行功能扩展,且易于维护。 三、系统总体设计 1.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根据酒店经营的实际需要,酒店信息管理系统应可以分为前台管理、后台管理、系统维护管理三部分。 (1)前台管理。包括客房管理子系统、餐饮管理子系统、前台子系统、账务管理子系统、物品管理子系统五部分。 客房管理子系统完成对包括散客、团体、会议等住客的预定、登记、客房管理,负责客房状态的调整,可以实现客户、客房的查询、修改、添加、删除、打印、营业分析等功能。餐饮管理子系统完成跟酒店有关的就餐、结账、预订酒席、分仓库等的管理,可以对菜单信息、宴会预定信息、结账方式等进行录入、维护、查询统计等,还提供了报表打印功能。前台子系统,可以实现对客户的接洽与问询,包括登记客人信息、答复客人要求、管理客人留言等。账务管理子系统提供客户结账方式、支付方式、现金入账、营业额等信息。物品管理子系统完成对酒店物品的出库、入库、销售、库存、退货等的管理。 (2)后台管理。包括事务管理子系统、固定资产管理子系统、经理查询子系统等三部分。其中,事务管理子系统包括人事信息的常规管理、出差管理、工资管理、个人事务管理、职员培训管理、公共信息管理等,可以按照部分、学历等类别分别进行查询、修改、添加、删除、打印等操作。固定资产管理用于完成对酒店固定资产的管理,包括库存物资及采购物资等。经理查询子系统,可查询酒店内部的租住情况及有关帐目、修改房价、查询酒店内部的人员及工资状况、营业情况、酒店收入、进行系统设置等 (3)系统维护管理。系统维护管理是面向系统管理人员,负责各数据的维护、备份、恢复、设置各子系统的应用环境参数、控制各用户对本系统的多级应用权限等。包括系统登陆、密码修改和关于系统登录用来验证登录的系统用户的合法性,只有合法的系统用户才能登录系统并且使用系统功能。 密码修改用来修改登录系统用户的密码,长时间地使用一个密码可能会使密码不安全,导致整个系统的不安全,因此有必要定期修改密码。 2.系统开发环境 (1)硬件环境要求。计算机必须满足的条件:CPU: Intel Pentium 166MHz或更高的处理器;操作系统:MicrosoftWindows98/me/XP/2000或Microsoft Windows NT Service/Workstation (推荐Service Pack 5)或更高版本;监视器:Microsoft Windows支持的VGA或分辨率更高的监视器;内存:64MB内存以上。 (2)系统的编程工具。本系统采用Borland公司的为前台开发工具,微软公司的SQL Server 2000做后台数据库。是Borland公司推出的一种可视化的、面向对象的应用程序开发工具。它功能强大,简单易学,尤其适合数据库开发,因而备受数据库开发人员的青睐,成为最受欢迎的Windows应用程序开发工具之一,在国内拥有广泛的开发者群体和深厚的应用基础。系统采用以利用Microsoft公司的SQL Server 2000做后台数据库,SQL Server 2000,是Microsoft 公司推出的SQL Server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新版本。该版本继承了SQL Server 版本的优点,同时又比它增加了许多更先进的功能,具有使用方便、可伸缩性好、与相关软件集成程度高等优点。可跨越从运行Microsoft Windows 98 的膝上型电脑,到运行Microsoft Windows 2000 的大型多处理器的服务器等多种平台使用。它是一个多用户的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能提供一个强有力的C/S平台,以AutoCAD,Photoshop为辅助工具。 3.系统功能 通过对酒店实际需求和客户需求的分析和方便系统的管理和实时更新,本系统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1)实现了客户资料的查询,包括客户姓名、证件号、预定时间、入住时间、离开时间、选择客房、押金、消费金额、付款金额、付款方式、客户留言。并按照客户的类型包括散户、团队、外宾、回头客、常客等分类管理,收集客户喜好等信息。 (2)可以实现对客房信息的查询,比如,楼层、房间类型(标准房、单人房、豪华房、套房、总统房等)、床位、干净空闲的房间和需要打扫的房间区,并可对房间状态进行第一时间的更新。 (3)为酒店提供预订的房间进行策略管理,把不同时间所订客房的信息提供给决策者,作为制定决策的重要依据。并可根据市场的变化对策略进行修改和应用。 (4)提供客房“预警”,为了防止当天预订数量变化较大,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当天住房手动修改。这样就可以保证房间利用率达到最大。 4.数据库的建立 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主要是围绕数据进行的,即以数据为中心,对数据进行分类分析,分析数据库结构,在此基础上进行模块设计和程序开发。 数据库的建设应能充分满足酒店的实际需要,本系统的数据库包括以下内容:客户信息、客房信息、账单信息、物品信息、人事信息等。 客户信息包括客户姓名、性别、年龄、籍贯、民族、证件类型、证件号码、预定时间、联系方式、入住时间、手牌号、账单号、房间号、离开时间、消费金额、付款方式、客户留言、个人喜好等。 客房信息包括客房类型、房号、楼号、房价、人数、实住人数、折扣、实收租金、预定起始日期、预定结束日期、房客类型、卫生情况、内部设施、保修情况等。 账单信息包括消费人、消费项目、消费类型、消费金额、支付方式、结算时间、付款类型等。 物品信息包括编号、物品名称、单价、数量、入库时间、出库时间、销售数量、进价、售价、销售金额、进仓单号、经办人编号、库存数量、退货数量、保修情况等。 人事信息包括员工部门、员工学历、员工工作、员工工资等基本信息。 四、系统可行性分析 1.管理可行性分析 领导的现代化管理水平,酒店领导者大多具备电脑基本操作方法,对于专业要求经短期培训即可;管理基础工作,各项管理制度比较健全,执行严格,原始数据采集完整,保存良好。 2.经济可行性分析 系统软硬件结构简单,可以实现功能扩展,节约大量人力物力。 3.技术可行性分析 硬件方面,输入输出能力,内部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的容量都能满足用户的要求;软件方面,有合适的软件系统、数据库系统;技术人员方面,只要对操作人员管理人员稍加培训即可。 4.系统先进性 系统采用SQL Server 2000和作为开发工具,具有C/S模式建立。 5.具备先进性的特点 系统具有可移植性和扩展性,可以方便的进行功能移植和功能扩展,便于酒店信息管理系统的升级和更新换代。 五、结束语 本系统无需昂贵的硬件和软件投入,只需建设简单的计算机环境和应用软件。开发周期短,软件可扩展性好,可以避免酒店信息化建设的重复投资。该系统的设计,在教学实验中具有典型性,通过本系统的设计,学生可以充分了解SQL Server 2000结合设计管理系统的步骤,以及C/S模式的特点和应用。该系统可以方便与其他服务平台对接,安全可靠,可以推广到实际应用中去。 参考文献: [1]Mladenic Learning on Non2homogeneous ,Distributed Text Data, Doctoral Dissertation[J] . University of Ljubljana, 1998. [2]翟广宇.基C/ S结构的酒店管理系统[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1(2). [3]张艳华.中小型酒店管理信息系统设计[J].微机发展,2005. [4]康志伟,胡峰松.酒店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J].系统工程,1996.参考

291 评论

妳是在誇我咩

知道只是个日常生活的社区 你问题太专业了点 建议你还是在你们本校里找找吧 ~~

102 评论

JACK赵俊

好多的分~~不过来晚了。。。

207 评论

原谅未来的未来

中国汽车行业的进入壁垒浅析 作者:张晓亮 面对国内汽车市场井喷背后的惊人利润所带来的巨大诱惑,也许越来越多的高级主管都在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对于希望进入国内汽车行业分一杯羹的企业来说,都需要莫大的勇气与足够的实力。汽车行业由于其固有的特点,投资风险以及投资壁垒可能远远超出以有的不确定条件下决策模型所能描述到的状况。单就汽车行业的进入壁垒而言,由于来自各方面力量的作用,使得该行业很多环节变得高不可攀。本文将针对进入中国汽车行业所存在的壁垒作出一个初步的分析: 在 策略大事迈克·波特的眼中,一个行业的新进入者的壁垒往往来自以下六个方面: 1. 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这些领域要求新进入者必须以大规模生产的方式进入市场,否则将不得不面对成本劣势的现实。对于汽车行业而言,这一点体现的更为明确,由于汽车的巨额研发成本,所以当产品的产量不能达到一定的规模将难以摊消。同时汽车的规模经济还体现在管理与采购成本以及销售成本上。虽然对于国外汽车企业在华投资而言,规模经济这一因素可以被视为国外规模的一种延伸而被大大削弱,但如果没有一定的规模这种投资也必然是失败的:对于国内企业而言,规模经济的门槛将更加明显,尤其是那些曾经除了开车和坐车以外与汽车毫无瓜葛的企业。 2. 产品差异化(product differentiation):消费者对市场中原有品牌的认同会迫使新进入者不得不花费巨资来克服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虽然说中国是一个品牌文化并不发达的国家,因此在品牌忠诚度体现的并不明显,但对于汽车消费这样的高度参与的采购项目来说,品牌的重要性将体现的更加充分:根据慧聪国际多次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与品牌美誉度有关的同行介绍或者从众心理等因素都在购买者决策因素中名列前茅。而对于一个新进入者来说,这一块可能完全是一个空白,这一点只在那些在中国早已有了相当影响的国外品牌来说是一个例外。 3. 资金需求:当进入的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时,会对新进入者构成相当的障碍,尤其是在广告和研发等方面的有去无回投资,需要新进入者有足够的勇气。同时资金实力还会对顾客的信任、渠道的信心等方面构成很大的影响。对于汽车行业而言,本质上汽车业也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无论是研发、建厂还是购置生产线方面都存在着一般生产性行业所无法比拟的资金壁垒。从渠道信心方面看,如果企业没有足够的广告投入或者资金实力做后盾,渠道将很难搭建,更何况在国内轿车行业的品牌专卖制度下,要求经销商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格,在投资风险的压力下,投资汽车销售的经营者也必然会优先考虑那些实力更强的企业或品牌。 资金的壁垒体现在对新进入者的各个方面,如果企业对投资汽车行业没有破釜沉舟的信心,那么这笔投资很可能半途而废,但以目前国内企业的资金总量可能连汽车的门槛还没有摸到时,资金就已经蒸发掉了。目前国内很多家电行业,在家电整体利润率下降的情况下开始考虑或者已经进入了汽车领域,但这些企业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种选择可能是一种性命相关的赌博。 4. 与规模无关的成本劣势:在波特的理论中,对这部分的描述运用了经验曲线(experience curve)的概念,它指的是原有企业通过经验的积累,劳动力学习曲线等方式所形成的新进入者所不具备的成本优势。同时构成与规模无关的成本劣势的因素还包括专利权、政府补贴以及由于通货膨胀或汇率变化所形成的设备初置价格上涨等情况。 经验曲线类似于学习曲线,对于这个行业的先进入者来说,他们在这个行业多年所积累下来的经验更有利于节约成本,而新进入者由于缺乏相应的熟练人才,虽然具有一定的后发优势,但这种后发优势往往与那些老手比起来就幼稚的多了。对于汽车行业而言,中国虽然总体水平都不怎么样,但正是由于这样一种低水准,高成本的运作方式成就了中国汽车行业的整体文化,所以经验对于这些新加入者来说仍然存在一定的壁垒。 5. 获得经销渠道:新进入者除了需要将产品生产出来以外还必须构建通往消费者的渠道。在这方面新进入者往往存在一定劣势,比方说他们往往很难获得经销商的信任,而必须支付更昂贵的代价;进入超级市场的货架必须以打折、促销等方式才可能获得允许等情况。 对于汽车行业而言,销售渠道往往身兼数责,因此显得更为重要,毕竟目前的条件来看,所有的轿车企业都要自建渠道,这需要企业投入巨大的精力,况且在国内轿车新品牌与日俱增的今天,渠道资源将成为更为紧俏的资源之一。老品牌已经占据了大部分的渠道资源,而一旦汽车行业走过了这段高峰期的话,渠道将经历更惨烈的整合,那么新来者的渠道堡垒将更加高不可攀。 6. 政府政策:在很多国家政府往往构成了对某些行业的最大障碍,通过核发执照、原材料管制等方式为限制了资源的自由流动。在汽车方面,中国的国家管制更加明显,国内的政策对于本国民间资本向来带有歧视色彩,这一点反倒是在对待外资上更宽松一点。 超越迈克·波特的分析,我们会发现来自国内汽车行业的其他壁垒:首先由于国内汽车企业并没有自己的技术基础,因此在国内市场上他们最重要的竞争优势均来自于谁能拿到国外最先进的产品或者技术。而从国外企业来看,他们选择国内合作伙伴的标准往往也要考察该企业在国内汽车业的影响力,以及对政府审批的攻关能力,这样本身就构筑了对于非汽车行业投资人或企业的壁垒。其次由于进口车对国内采购的影响,尽管很多品牌并没有在华建厂,但已经构筑了对很多新进入者的壁垒,他们在国内的口碑已经足以支撑在华建厂所需要的条件,而这些实际上削弱了对其他品牌的需求。最后,国内企业本身的投机心理构成了对汽车行业的更糟糕的进入壁垒,汽车不是一般有钱的企业可以玩的转的领域,其投资期和回报周期也都相对较长,而国内大多数企业有存在投机性质的短期行为色彩过重的问题,这样的话,如果短期内看不到成果,国内企业投资的信心往往也会动摇,最终新进入者败在了自己手下。 对于有志于挤上汽车行业末班车的企业来说,选择合适的突破口以及合适的投资方式可能才是最关键的问题。在这里直接投资整车生产可能已经不再是明智之举,而国内零部件生产以及汽车相关服务领域目前并没有与整车市场同步启动,在这些领域中所潜藏的机会可能更适合于那些投资者,虽然他们并没有像春兰投资重型载货车那样风光。 入世后中国汽车业将呈十大趋势 9月3日,欧洲最大的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在上海发布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分析预测"入世"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十大趋势。 这十大趋势是:一、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汽车工业首当其冲,受影响最大,但中国政府的"地方保护"仍然会发生作用。二、未来10年之内,中国将是全球轿车市场增长最快的国家,私人购车将成为汽车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市场销量在2005年将达100万辆,2010年将达200万辆,其中增速最快的将是排量1-2升的私人用车。三、未来5年之内,中国汽车的生产能力仍然大大过剩,汽车行业的两极分化将随着竞争的深入而持续拉开,赢家通吃的故事将屡屡上演,但轿车市场的价格仍将比国外的同类产品高出一倍多。四、抢先进入中国市场的"先行者"在逐步形成高中低全系列产品的同时,还向市场销售和供应采购环节渗透。五、中外合资厂商5:5的股权结构将发生变化,10年后中国轿车市场将由3-4家全系列和1-2家针对细分市场的制造商主导。六、到2010年,经过大规模整合的中国零部件供应商的整体数量将减少70%。七、零部件市场前景远大,罗兰-贝格建议中国政府建立国家级的研发中心,整合零部件市场,提高零部件的核心竞争力。八、屈于市场压力、零部件市场的供求和价格将以每年8-10%的幅度下降,中资零部件供应商即将面临"雪上加霜"的局面。九、外资零部件供应商将立足于全球市场,从战略上进一步界定其在中国的业务发展,中国将成为全球零部件工业的生产基地。十、尽管90%的供应商对电子商务持消极态度,但未来3-5年内,电子商务在中国零部件供应商中的作用和地位将大大增强。 观察家们一致同意,汽车业是中国受未来加入WTO冲击最烈的行业之一。中美双方就中国加入WTO的协议为中国汽车业逐步开放留下了一个5--6年的缓冲期。不知道是因为觉得还有这五六年的缓冲期所以还可以继续悠闲一阵,还是因为焦虑压过了一切,至今未见国家权威部门公开出台中国汽车业的应对方略。 消费者清楚地选择了等待--实际利益的需求远远超过胸怀全局的理念。本来就不愿一味青睐国产轿车的公众盼只盼“缓冲期”尽快过去,物美价廉的进口车能早日驶入家中,要不然,就是国产车价格迅速降至国际水平。市场立刻感受到萧瑟。新千年开始后,汽车市场急剧滑坡。在一些被视为“晴雨表”的市场,轿车的销量减少了三成。中国汽车业的门尚未开,已经面临内部“价格逼宫”的窘境。 40年的襁褓期 中国的汽车业长期以来是一个受到政府高关税、进口限量审批的双重保护的产业。汽车整体平均税率38.8%,关键零部件最高税率50%,65个项目整车平均税率56%,其中,轿车80%至100%,甚至高于烟酒的税率。在非关税壁垒方面,汽车产品进口实行配额、许可证管理,约占国家配额产品目录的60%。在这种保护之下,中国的汽车工业已经走了40年。如今汽车业年产值3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年产值2000亿元。据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测算,汽车厂一个工作机会,可以为上游原材料工业提供两个就业机会,为下游金融、服务、维修、交通等产业提供11个就业机会,可见其支柱性地位。但在另一方面,已过不惑之年的中国汽车工业仍身体孱弱,不得不寻求“幼稚工业”的身份,经过“缓冲期”方能直面开放。按照中美两国协议,中国加入WTO后,将于2005年1月1日取消配额和许可证管理等非关税保护措施。2006年7月1日起,轿车关税税率降至25%,零部件税率降至10%,轿车及相关零部件基期准入量为60亿美元,并以15%的增长率递增。据认为,中国汽车业获得5--6年的“缓冲期”,是13年来“入世”谈判中方最大的成果之一。即便如此,中国的汽车厂商嫌太短,消费者嫌太长。 比关税更可怕的 其实,降低汽车价格的关键不在关税。轿车的价格构成十分复杂,中国汽车价格的构成起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进口关税、各种费税、工厂的成本和利润。即使在今天,占轿车市场主体的引进车型只要达到规定的国产化要求,就享有25%至33%的低关税税率,与入关六年后的标准相近。而一些国产化达到百分之八九十的引进车型,如果仅从关税角度看,本来就不再有降价空间。据测算,现在一辆中档进口轿车虽然关税达80%到100%,但只占汽车销售价的29%,合资企业的产品关税所占整体价格的比例更低。因此,只要价格构成中其他各种税费居高不下,加入WTO之后的关税降低带动车价大幅度下调虽是美好的愿望,未必能够成为现实。从这个角度分析,应当认真分析加入WTO对于中国汽车价格的影响,有针对性地作出对策。一味煽起不计成本的“价格战”,并不是市场理性的回答。中国的汽车价格构成中各种税费比例之高,堪称世界之最。其中既有国家核定的合理税费,也有地方部门数以百计的乱收费乱摊派。 事实上,在WTO谈判中成为争议热点的进口轿车的高关税,比起国内税费反倒是小巫见大巫。目前,国内消费政策和不合理的收费是制约汽车购买,特别是私人汽车购买的主要因素。根据调查,中国居民中已经具备购买能力并有购车愿望的比例相当高,但是私人购买的轿车一年大约只有20万辆。各种权力部门把汽车消费当作一块“唐僧肉”,有的地方价外税费总额已经相当于整车购买价格,甚至超过车价的一倍以上。目前虽然政府正在整顿、清理这些收费,力求使购买时的税费负担在车价的30%左右,但是阻力之大远远超过一般人的想象。为汽车增加无端的税费可以有千万种理由,但根本原因是长期计划经济和官本位体制下形成的传统观念。多少年来,汽车在中国一直被视为一种奢侈品。就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利用发展汽车工业扩大人类时空半径、创造了惊人物质财富的同时,中国曾出现了长期限制汽车生产、封杀轿车消费的咄咄怪事。在世界大多数国家,千元级的家电产品之后,万元级的轿车自然成为消费热点,而10万元级的住房顺排其后,消费结构递次升级。中国由于跨过了汽车消费的台阶,结果万元级消费无热点,消费升级踏空。一方面造成内需的疲软,住房大量积压,通货紧缩;一方面造成城市中塔楼林立,交通拥堵,生存环境恶劣。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官方对于承认老百姓享有汽车文明的权力不那么情愿。直到今天,在扩大内需,鼓励消费的热切鼓动中,中国汽车价格构成中仍然有3%到8%以限制消费为目的的消费税。因此,接受历史的教训,冲垮落后的观念,调整汽车的消费结构,清理各种价格内外的不合理收费,采取鼓励汽车消费的优惠政策,才是使汽车价格回落,扩大国产汽车国际竞争力的根本出路。 由于税费负担重,汽车价格扭曲,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能力过剩,中国汽车工业众多弊病缠身:一、投资分散,全国整车厂120家,年产超过万辆的12家,能力达到30万辆的只有3家;二、开发能力差,除了中型卡车外,不具备自主开发整车的条件和能力;三、生产成本高,好的轿车企业,出厂价格高于国际价格20%--50%。其中,1.6--2.0升的中级轿车高30%以上,3升的中高级轿车高40%以上;四,销售服务体系不完善,与发达国家根本无法相比。如果汽车业不能在有限的过渡期内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完成结构调整和重组,全军覆没决非危言耸听。 价格战:一个双输的策略 中国的汽车产业近年来尽管举步维艰,仍然奋力拼搏,几家轿车生产厂商1999年刚刚实现数量不多的赢利,但是降价空间有限。老百姓的持币观望,更让汽车企业预计到手的效益大减,本来准备用来技术改造,调整结构,开发产品,建立营销服务网络的预算大打折扣,迎战新千年的锐气和实力必然折杀不少。日前,国内10家轿车生产企业在上海集会,得出的共识是“不打价格战”。当然,随着生产批量的扩大,先进技术与管理的采用,中国汽车产品的价格必然会逐步合理回落。实际上,近4年来同类型国产轿车已经累计降价30%左右,今后降价的幅度还会继续加大。过去国内一些厂家为了降低价格扩大市场份额,或是牺牲消费者应该享有的优质的售后服务,或是“剜肉补疮”,降低产品标准。比如某种引进的吉普车为了降低价格,先是摘掉国内独一份的四轮驱动,然后是减配置,美其名曰经济型,但内在性能、配置、安全上都大打折扣。这种降格以求的行为已经引起成熟消费者的警觉,显然不可仿效。回避低水平的价格战,静下心自己设计自己的生路,恐怕才是中国汽车业的当务之急。 红旗模式:一种危险的选择 世界汽车产业并不是21世纪的夕阳产业,恰恰相反,汽车是网络时代最大的流动平台。以全球制造、全球采购、超精益生产方式、平台战略、当地化生产等为代表,全球化推动了世界汽车生产方式的变化。在技术制高点方面,各大公司正在争夺的是清洁燃料汽车和智能交通系统。21世纪汽车仍会是世界经济的支柱之一。目前世界汽车生产能力仍然呈上升趋势,控制市场主动权、抢占技术、规模制高点的竞争、兼并、重组日趋激烈。早在80年代初就有人预言,世界上最终将只存在数家大的汽车集团。1998年初,奔驰和克莱斯勒的合并震动了整个世界,紧接着又发生了宝马收购罗孚、大众兼并劳斯莱斯、福特收进沃尔沃轿车、雷诺同日产联手等重大兼并行动。业内人士几乎公认,在21世纪初,世界汽车工业将只剩下5到6家大公司,这些公司的产量规模都将在600万辆以上。1998年全球汽车生产能力达7000万辆,实际生产5000万辆,即使市场看好,销售也只能达到6000万辆,中国人均汽车保有量低,且有巨大潜在市场,因而吸引了国际上大的跨国汽车厂商竞相抢滩中国市场。那么,在将来的5到6家汽车集团格局中,中国汽车工业将以何种形态存在呢?有一种很权威的主张,是提倡像开发“红旗”轿车那样,追求“完全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的模式的。但更有诸多理性的声音在发问:“红旗模式”能使中国汽车业独占规模和技术的制高点吗?中国汽车业能成为世界第7大汽车集团吗?既然中国汽车工业已经有了宝贵的缓冲期,在走进2005年倒计时的时刻,如此巨大的战略性问题决不可以回避。 一个简单显而易见的事实却足以作出上面问题的注脚:今天,国际上新车型的开发--费用大,动辄数十亿美元;周期快,已快得不到三五年。以全国轿车总产量不足国外大公司一个车型的年产量,光是开发费用的分摊,就必然使中国的轿车的价格达到“天价”。国际竞争力无从谈起。应该说,中国汽车工业实际已经开始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开放取得的成果,人们已经说了很多;然而,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跨国公司也在把中国纳入自己的发展战略。以大众公司为例,在欧洲、北美、南美、亚洲其战略布局是早就规划好的,中国只是其中一块战略要地。大众公司的车型已经占领中国轿车市场的60%,为在今后保持这一成果,大众在未来5年里预备向中国再投135亿元人民币;增加生产品种,除高、中档车外,还将在中国生产经济型轿车。中国汽车业正视这类事实,主动搭上国际大集团的“顺风车”不失是一种双赢的选择。何况这辆“顺风车”,正是20年来巨额投入和市场出让换来的机会。一汽大众是中国一汽和德国大众共同经营的一个企业,合资公司的5气门发动机,生产纲领是27万台,将由大众在世界范围内安排配套,向大众公司返销发动机。这已经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出口创汇,而是实实在在地参与了全球化。 从这个例子看,中国汽车工业是能够参与全球化的,而且大有可为。问题倒是上海和一汽两家与大众公司合资的中国企业有没有继续各自为战的必要与可能。 在“生存还是死亡”的险恶的抉择面前,低层次价格战的烟火恐怕不是低层次的围观者能够煽呼起来的。不然到头来,吃亏的还是渴望享受轿车文明的中国消费者。

310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汽车销售论文题目

    汽车制造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确定与监测研究汽车制造企业RFID采纳过程模型及应用问题研究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研究——以A企业为例构建税务风险管理体系我国

    I小蘑菇I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汽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汽车检测3分(内容丰富) 编辑词条 摘要 汽车维修,就是对出现故障的汽车通过技术手段排查,找出故障原因,并采取一定措施使其排除故障并恢复达到一定的性能和安全标准

    jessica8918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汽车营销技巧论文开题报告

    进入21世纪,我国的汽车 市场营销 状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汽车营销活动日新月异,与国际汽车营销接轨的步伐正在加快,日趋复杂的汽车市场,对今后我国汽车生产

    德润天成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销售汽车论文题目

    摘要汽车现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汽车本身就是一个高级的消费品,人们在购买汽车的过程中,不可能毫无顾忌的就买下一个汽车产品,并且汽车市场已从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

    栗子酱89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本科汽车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您的开题报告有什么要求呢开题报告是需要多少字呢开题报告 任务书 都搞定了不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可帮到你,祝顺利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lavenderheyijun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