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95

还有谁没吃
首页 > 学术论文 > 1986年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irisorlove

已采纳

学术论文写作的内容和标准格式⑴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语词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应避免使用的不常见的省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字数一般不宜超过20个题名用语.⑵作者姓名和单位,两人以上,一般按贡献大小排列名次.①文责自负;②记录成果;③便于检索⑶摘要:是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中文摘要一般不会超过300字,不阅读全文,即可从中获得重要信息.外文250实词.包括:①本研究重要性;②主要研究内容,使用方法;③总研究成果,突出的新见解,阐明最终结论.重点是结果和结论.⑷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取出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般3-7个,有专用《主题词表》.⑸引言.回来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布局,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预期结果和意义.⑹正文⑺结论:是指全文最终的,总体的结论,而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要求准确,完整,明晰,精练.⑻致谢:是对论文写作有过帮助的人表示谢意,要求态度诚恳,文字简洁.⑼参考文献表(注释),文中直接引用过的各种参考文献,均应开列,格式包括作者,题目和出版事项(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始页码)连续出版物依次注明出版物名称,出版日期和期数,起止页码.⑽附录:在论文中注明附后的文字图表等.

303 评论

乐儿公主888

李文清教授的科研成果卓著,在前苏联、美国、日本以及欧洲都有影响。早在学生时期,李文清就以勤奋和富有创造精神崭露头角。1941年,他就读于燕京大学三年级,在《数学系刊》上曾发表有关数论的短文,即找一个自然数的三次方与四次方,使它的得数包含着不相重复的0至9这十个数字。1948年,他在日本大阪大学的《全国纸上数学谈话会》第13期,发表有关变换函数的渐近性质的文章,引起日本学者的重视。此外,他又探讨了美国动态规划创始人之一的贝尔曼关于自然数除数个数和的渐近性质,并将论文寄给贝尔曼,结论竟与贝尔曼相同。1948年8月9日,贝尔曼来信赞扬李文清敢于探索的精神,表示今后要与他研究共同关心的数学问题,还给他寄来有关数论的著作。李文清对数论如此关心是与日本高木贞治教授和关肇直教授的影响分不开的。留学时,他读过高木贞治的《初等整函数论》,末纲恕一的《解析整数论》。关肇直也教过他数论课。高木贞治说过:“古典数论问题的解决,会促进数学的发展。”因此,李文清不仅对数论产生兴趣,而且下功夫钻进去,并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陈景润调回厦门大学数学系工作时,问李读什么书,李即把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推荐给他。1958年,李文清在《数学进展》上发表了“关于伯恩斯坦多项式的逼近度”论文。荷兰的Eindhoven工业大学的Schurer博士于1976年得出同样的结果,相距近20年。Schurer博士后来从美国《数学评论》中看到李文清的论文后,写信表示未能引用李的论文而感到歉意。1960年3月19日,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写信给李文清说,把他关于非线性运算积分的论文,作为我国的科研成果由中国科学院送与前苏联交流。1958年,李文清开始进行预测与滤波理论的研究。“滤波理论”是控制理论的主干内容,按历史顺序由门式滤波、维纳滤波、卡尔曼滤波组成。李在70年代亲自编写这方面的教材,得到关肇直教授的称赞。《滤波理论》一书已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文革”以后,根据科学发展的趋势,李文清又集中研究控制论,并逐步朝着综合运用微分方程、泛函分析、随机过程等学科,形成有特色的研究方向。1983年以来,李文清教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个项目的研究任务:控制系统的性态分析,系统的建模控制及其算法研究,算子理论在控制论中的应用。在他主持与领导下的控制论教研室,拥有一支优秀的学术梯队,他们在国内外发表30多篇有影响的论文,使之成为我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界的一支生力军。1985年12月26日,日本数学会会长小松彦三郎写信给福建省数学会,高度评价李文清教授寄去的关于非线性系统论文(拟参加1986年4月在京都召开的日本数学年会),指出它对于“加深彼此的了解和数学发展作出了贡献”。1986年,日本大阪大学、京都大学、庆应大学和新宿文化中心特地邀请李文清教授赴日作学术报告。大阪大学还聘请他为客座研究员。李文清的2篇论文也在京都大学出版的《论文摘要汇编》发表。日本数学会编辑出版的《数学百科辞典》(原名《岩波数学辞典》)(第三版)的中译本,李文清参与泛函分析部分内容的翻译。会长小松赠送该书对李表示谢意。荷兰数学家M.Hazewilnkel教授,1985年来华讲学时认识了李文清,他与李交换论文之后,十分赞赏李的学术水平。此后一直保持学术上的往来,并将荷兰数学中心出版的刊物特地惠赠给李。李文清的论文涉猎四大领域,即整函数零点分布、函数逼近论、泛函积分、控制理论。他的研究成果博得国内外一些学者的好评。华南工学院刘永清教授对李的论文“时滞系统特征方程的临界零点”评价说:“华罗庚曾告诫搞数学研究不要死算,而要‘巧算’,巧算才能出创造性成果。您的这篇文章是巧算的一篇创造性成果。”哈尔滨工业大学吴从炘教授对李文清评阅其博士生论文来信说:“您的取值(l)空间有界变差函数的研究对我的启发很大,我关于抽象有界变差方面的工作实际上都来源于此。”李对逼近论、有界变差函数以及整函数的工作,在科学出版社1959年出版的《中国数学十年》中也早有评论.李文清教授辛勤执教40载,科研育人双丰收。为了表彰他的突出贡献,1988年他被评为厦门市劳动模范。厦门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了《李文清科学论文集》(1990)收集了他主要研究成果。

120 评论

无限幻想海浪

1Wang Yun-chang.The Solanaceae of China.Bull.Nat.Acad.Peiping,1933,4(4):1—15.2Wang Yun-chang.Notes on Chinese Lycium.Contr.Inst.Bot.Nat.Acad.Peiping,1934,2:101—105.3Liou Tchen-ngo,Wang Yun-chang.Materials for study on rusts ofChina.I.Contr.Inst.Bot.Nat.Acad.Peiping,1934,2:151—164.4Liou Tchen-ngo,Wang Yun-chang.Materials for study on rusts ofChina.Ⅱ.Contr.Inst.Bot.Nat.Acad.Peiping,1935,3:17—39.5Liou Tchen-ngo,Wang Yun-chang.Materials for study on rusts ofChina.Ⅲ.Contr.Inst.Bot.Nat.Acad.Peiping1935,3:347—364.6Liou Tchen-ngo,Wang Yun-chang.Materials for study on rusts ofChina.Ⅳ.Contr.Inst.Bot.Nat.Acad.Peiping,1935,3:403—411.7Liou Tchen-ngo,Wang Yun-chang.Materials for study on rusts ofchina.V.Contr.Inst.Bot.Nat.Acad.Peiping,1936,3:433—451.8Liou Tchen-ngo,Wang Yun-chang.Materials for study on rusts ofChina.Ⅵ.Chin.Jour.Bot.,1936,1:69—82.9Wang Yunchang.Les Puccinia des Smilax de Chine.Bull.Mus.Hist.Nat.ParisⅡ.1938,10:522—526.10Wang Yun-chang.Quelques Urédinées d’Amérique du Sud.Rev.Mycol.1938,3:14—17.11Wang Yunchang,P.Martens.Sur L'oringinede la dicaryophase chez quel ques Urédinées.La Cellule,1939,48:215—245.12Wang Yun-chang.Rust reactions of Chinese wheat varieties and certain Canadian hy brid strains.Can.Jour.Res.C.1942,20:108—115.13王云章.植物病原菌之生理分化.西北农报,1946,1(1):14—16.14Wang Yun-chang.Uredinales of Shensi.Contr.Inst.Bot.Nat.Acad.Peiping,1949,6(4):221—232.15王云章.锈菌转株寄生和小麦锈病发生的关系.农业科学通讯1951,3(8):36—37.16王云章.中国锈菌索引.中国科学院发行,1951,155.17王云章,陈庆涛,周慧玲.冬小麦地深耕施肥对真菌区系的影响.微生物,1960,2(1):1—8.18王云章.黑粉菌新种和新组合.植物学报,1962,10(2):133-136.19王云章.中国黑粉菌.科学出版社1963,202.20王云章.中国禾本科植物锈菌新种.植物分类学报,1965,10(4):291—299.21王云章.伞菌的两个新种.微生物学报,1973,13(1):7—10.22王云章,韩树金,魏淑霞,郭林,谌谟美.中国西部锈菌新种.微生物学报,1980,20(1):16—28.23王云章.中国真菌学研究简史.中国植物学会真菌学分会1980年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汇编(p.3),1980.24Wang Yun-chang.On the evolution of some rust fungi in western China. Geological and ecological studies of Qinghai-Xizang Plateau Ⅱ,1981,1161—1166.25Wang Yun-chang,R.S.Peterson.on Keteeleria needle rust.Acta Mycol.Sin.1982,1(1):15—18.26王云章,庄剑云,李滨.中国锈菌新种.真菌学报,1983,2(1):4—11.27王云章,臧穆等.西藏真菌.科学出版社,1983,226.28 王云章,魏淑霞.中国禾本科植物锈菌分类研究.科学出版社,1983,92.29Wang Yun-chang.Evolution of some rust fungi in China.Rept.TottoriMycol.Inst.(Japan),1984,22:164—170.30王云章,郭林.中国胶锈属分类研究.真菌学报,1985,4(1):24—34.31Wang Yun-chang.Mycology in China with emphasis on review of the an-cientliterature.Acta Mycol.Sin.,1985,4(3):133—140.32Zhuang Jian-yun,Wang Yun-chang.Two news pecies of the genus Puc-cinia(Uredinales).Acta Mycol.Sin.,1985,4(4):218—221.33Wang Yun-chang,Zhuang Jian-yun.Notes on the origination of some rust fungi from China.Acta Mycol.Sin.Suppl.,1986,1:5—11.34Guo Lin,Wang Yun-chang.A taxonomic study on Uromyces from china.Acta Mycol.Sin.Suppl.,1986,1:107—148.35魏淑霞,王云章.中国菊科植物柄锈属分类研究.真菌学报增刊,1986,1:185—226.36Wang Yun-chang,Wu Xing-bang,Li Bin.A new s pruce needle rust fungus.Acta Mycol.Sin.,1987,6(2):86—88.37Wang Yun-chang.Mycology in ancient china.The Mycologist,1987,1:59—61.

327 评论

相关问答

  • 开题报告的摘要和论文摘要

    毕业论文的开题很重要,报告可以写我毕业的论文,以及总结出你毕业的成就,提纲是成果。

    亲爱的小慧慧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格式

    论文的摘要内容每段前都空两格,这是一般文章正文的格式。 摘要最后还要写一行“关键词 XX XX XX “。 关键词和摘要的文字部分要隔行书写,“关键词”三字前有

    会逃跑的桃子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护理学术年会论文汇报ppt

    从事基础或临床护理科学研究与撰写论文,进行必要的动物实验或临床观察是极重要的一步,既是获得客观结果以引出正确结论的基本过程,也是积累论文资料准备写作的重要途径。

    小宝cute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学术论文摘要要求

    论文一般应有摘要,有些为了国际交流,还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他用是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摘要应包含以下

    狮城*青云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论文摘要开题报告

    一、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摘要和提纲的内容及形式不同。 1、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包括八个内容。 (1)论文名称:论文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论文的名称要把论文研究的问题

    元信上成客服1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