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48

t苹果多多t
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杨凝式书法研究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洒脱的家伙

已采纳

杨凝式生活的时代,正是唐王朝走向灭亡继之以五代战乱的时期。这位才子,势必变为怪才,甚至要以疯子的病相求得免祸存身,而他借以慰藉心灵的书法艺术也自然端庄不起来了。他的表现其精神个性的行书也可以说正是他所遭遇的这个衰乱时代的在他的精神上留下的印痕。宗师欧阳询与颜真卿而加以纵逸,杨凝式的这些题壁作品一直到北宋时期还可以看到许多,黄庭坚就曾说:“余曩至京师,遍观僧壁间杨少师书,无一不造妙入神。”(马宗霍《书林藻鉴》卷八)遗憾的是建筑不能永久保存,他的这些书法妙迹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荡然消失了。而保存下来的纸本墨迹,只有行楷书《韭花帖》、行书《卢鸿草堂十志图跋》、行草书《夏热帖》和草书《神仙起居法》四种和刻帖《新步虚词》等数种。从这些作品看,楷书、行书、草书都有,且风格多有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显示了他的艺术功力,另一方面也是他佯狂性格的自然流泻。这些帖的内容或者是关于健身养生的,或者是写风花雪月,或者写神仙道士,没有一个是庄重严肃的,何以会如此呢?时世变乱,人间时事不可说,也不值得挂心,所以,他只有到世俗以外的世界里去寻求乐趣了。人称杨凝式的书法艺术是在唐、宋两代的书法艺术高峰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就书法艺术的发展而言,有宋一代,至于此后的学杨凝式者,可以说是代不乏人,但能够得其神髓者却寥寥无几。

111 评论

馋猫爱鱼鱼

他的书法初学欧阳询、颜真卿,后又学习王羲之、王献之,一变唐法,用笔奔放奇逸。无论布白,还是结体,都令人耳目一新。其代表作有《韭花帖》、《卢鸿草堂十志图跋》、《神仙起居法》和《夏热帖》等。

宗师欧阳询与颜真卿而加以纵逸。杨凝式在书法历史上历来被视为承唐启宋的重要人物。“宋四家”(即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都深受其影响。

人称杨凝式的书法艺术是在唐、宋两代的书法艺术高峰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就书法艺术的发展而言,有宋一代,至于此后的学杨凝式者,可以说是代不乏人,但能够得其神髓者却寥寥无几。

附《韭花帖》

319 评论

zhusun1989

杨凝式(873~954),字景度,华阴(今属陕西)人。历仕唐和梁、唐、晋、汉、周六朝。官至太子少师,人称杨少师。其父杨涉为唐末宰相,时朱温欲篡唐自立,杨凝式曾劝父不要将印交朱,杨涉听后十分恐慌,杨凝式亦怕事泄全家受害,即佯狂终身。杨凝式能写很规矩的字。苏轼说:“自颜柳氏没,衰绝,……独杨公凝式,笔迹雄杰,有二王颜柳之余。”现存《卢鸿草堂十志图跋》是他这一方面的代表作。但他的另一些作品则全然不同。如《韭花帖》,笔墨含蕴,笔画似有弹性,富有很浓的抒情色彩。其他作品如草书《神仙起居法》、《夏热帖》,抒情色彩则更加浓重,而且字形上亦有强烈的变化。包世臣说他的字“善移部位”,以“展蹙”之法变化颜柳的旧势。董其昌说其佳处是“欹斜取态”。米芾则说其字“淋漓快目”、“天真烂熳”。总之,他的字在当时是打破常规的,以“不衫不履”的怪样子出现于书坛。这可能于其佯狂的身份有关。苏、黄、米诸人吸取了他的精神内核,而使“尚意”书风得到正常的发展。

352 评论

相关问答

  • 书法研究生论文

    大家好,因为好久没有来百度知道提问了,不知道提问后不能补充问题。所以只好再注册了一个账号来补充我自己的问题。说明一下老师给我们的要求:跟书法美学相关的二千字论文

    吃客5588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杨愔研究论文

    华师大的校训是“求实创造,为人师表”。求实,汉语词语之一,其意思是讲求实际、客观地或冷静地观察以求得对客观实际的正确认识,该词语出自于孙犁的《秀露集·耕堂读书记

    南南南南者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杨辉三角研究论文

    我的发现同学们,在你们的数学学习中是否和我一样,有一些不经意的发现?现在我就来介绍我的几个发现。 如果要你算一个多位数乘5,你是不是准备列竖式?我却可以

    小墩子921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书法学研究生论文

    孙过庭写过书谱,那本身就是一篇书法论文,或者研究书谱也可以写出论文

    就是爱你一下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书法研究论文题目

    六. 论康熙、乾隆对清初书风的影响 七. 论当代中国书法教育的特点、贡献与不足 一. 书法中“尚奇”研究 二. 唐法笼罩下的馆阁隶书 三. 清代篆隶兴盛探源 四

    悠然1968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