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28

别惹阿玉
首页 > 学术论文 > 婚庆平台的毕业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Titi080808

已采纳

视觉传达毕业论文题目

视觉传达毕业论文题目具体有哪些呢,大家有了解过吗?下面是我为大家介绍的视觉传达毕业论文题目,欢迎参考和阅读,希望能帮到大家!

视觉传达毕业论文题目

1.浅谈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

2.基于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创新的研究

3.新媒体艺术语言在视觉传达中的应用

4.基于视觉传达艺术发展的民族传统设计创新探讨

5.数字广告中数字媒体的视觉传达设计

6.视觉传达设计视角下的科技图像创作研究

7.动态构成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与研究

8.跨界与融合--数字信息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的新思考

9.色彩符号与企业形象的视觉传达

10.汉字象形造字法在视觉传达中的设计应用

11.中国传统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12.“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现实中的应用探究

13.新媒体语境下的视觉传达设计探讨

14.移动互联网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5.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图形创意表现研究

16.从空无、自然、融合三个角度谈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艺术美

17.“私人定制”视觉传达中的定制式设计理念

18.数码技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19.基于视觉传达要素的制造装备人机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20.敦煌联珠纹的形态特征与其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21.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下的视觉传达设计

22.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与品牌形象的有效整合

23.现代视觉传达的多维感官设计运用探析

24.探究UI设计的视觉传达艺术

25.旅游纪念品视觉传达设计与开发

26.色彩的视觉传达在广告设计中的运用

27.基于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互补设计方法研究

28.信息时代的视觉传达设计特征与发展研究综述

29.动态视觉传达设计在数字媒体中的应用及发展方向

30.视觉传达的灵境语言

31.本土文化视域下的视觉传达设计及拓展重构

32.探讨视觉传达设计发展趋势的分析

33.独特的视觉传达系统研究

34.订制婚礼中视觉传达设计的应用研究

35.视觉传达设计中图形创意的应用与商业价值研究

36.基于观者位移产生的动态错觉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37.关于多媒体设计与视觉传达的完美结合研究

38.视觉传达设计中民族文化符号的应用

39.浅谈视觉传达设计中图形创意的表现

40.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探析

41.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色彩应用分析

42.视觉传达设计在空间设计中的新发展

43.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视觉疲劳现象研究

44.基于信息设计的视觉传达领域新应用

45.文化产业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的转型

46.江汉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探析

47.视觉传达设计创新性思维模式初探

48.浅析视觉传达设计创新思维的内涵及原则

49.展示空间中的视觉传达设计元素分析

50.女性身体元素在竞技体育中的视觉传达

51.谈信息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

52.视觉传达设计中笔墨艺术元素的应用

数字化广告的视觉传达效应探析

54.论包装色彩视觉传达的话语意义

55.浅析现代婚庆视觉传达设计

56.数字时代的视觉传达专业的内涵与外延

57.视觉传达设计中抽象图形的针对性提炼与表现

58.探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创新设计理念

59.数字媒体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分析

60.浅谈视觉传达设计的多元化发展

61.对视觉传达设计中情感理念的表现研究

62.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

63.网页设计之视觉传达研究

64.虚拟现实环境下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

65.数字媒体时代视觉传达专业图形创意课程改革研究

66.景颇族服饰视觉呈现中的社会情境表述

67.视觉传达技术在茶叶包装设计上的运用

68.从视觉心理角度解读自由版式中的视觉游戏

69.基于视觉信息传达的网页界面设计研究

70.“东方葵”的图像叙事与视觉传达

71.网络广告中的视觉传达设计艺术探究

72.浅析视觉营销在商品E化过程中的应用

73.广告视觉传达设计的研究与探讨

74.从标志设计的演变谈视觉简化心理

75.视觉传达设计中传统装饰艺术符号的融入

76.节约型包装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77.数字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新观念探索

78.图表设计与可视化分析

79.技术推动观念 VR技术引发的视觉传达新观念

80.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多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

81.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传达设计

82.虚拟现实环境下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

83.视错觉表现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84.论互联网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方法和表现特性

85.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研究

86.考虑视觉传达效果的夜视环境视觉定位方法研究

87.当代中国设计活动中审美形态的来源--以视觉传达设计为例

88.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89.数字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新观念

90.交通标示颜色的视觉传达作用仿真分析

91.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传统文化符号探究

92.中国传统家具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探析

93.视觉传达设计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实效性研究

94.当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适老性问题研究

95.黑暗中颜色刺激作用的视觉传达分析研究

96.视觉传达设计的交互动画特效制作手法探析

97.学习类网页设计中视觉传达理论的应用研究

98.字体创意设计是加深视觉传达记忆的根蒂

99.对中国甲骨文文字符号视觉传达的属性研究

100.广告视觉传达设计艺术在信息网络时代的传播研究

101.中国禅道文化中的神、意、形、色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102.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分析

103.公共艺术形态下的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104.浅谈数字图像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几个要素

105.浅析视觉传达设计的情感效应

106.如何做到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与时俱进

107.试论传播学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108.隐喻图形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109.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

Graphic在视觉传达中的应用研究

111.数字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特征与发展

112.当代视觉传达下汉字图形化设汁的形、意研究

113.网络媒体的视觉艺术传达设计研究

114.数字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新思维探讨

115.中国传统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116.浅析视觉传达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117.“新古琴双行谱”中的视觉传达设计

118.视觉传达图形创意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119.从视觉传达的角度对新媒体时代地产广告的探究

120.分析创新设计理念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中的具体实施

121.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改革探索

拓展:测绘工程论文题目

1、改善GIS数字底图的质量

2、教学实习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中的应用

3、数字化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数据采编

4、数字化地形测量的几个问题探讨

5、数字化地籍测量在城镇地籍调查中的应用探讨

6、数字化成图几种作业模式的分析比较

7、数字化测图与地籍信息系统研究

8、数字化测图在地籍补测中的两种应用技巧

9、数字化测图技术在郑州高新区房地产测量中的应用

10、数字化测图教学方法探讨

11、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图测绘中的应用与建议

12、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与实施

13、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初探

14、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15、数字化测绘技术在源影寺古砖塔测绘中的应用

16、数字图像边缘检测方法的探讨

17、数字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制图概括

18、数字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制图综合

19、数字地图系统设计

20、数字地形图测绘中的几个问题探析

21、数字地籍测绘实施中的技术问题

22、数字地籍测量中GPS控制网的建立

23、数字地籍测量主要误差来源探讨

24、数字地籍测量作业探讨

25、数字地籍测量应用分析

26、数字地籍测量控制网的建立及精度分析

27、数字地籍测量有关作业流程及精度控制的探讨

28、数字地籍测量精度的讨论及控制方法

29、数字平顶山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初步研究

30、数字摄影测量生产的质量控制

31、数字水准仪SPRINTERM的试验与评述

32、数字水准仪及其在机场跑道板块高程测量中的应用

33、数字水准仪及水准尺的'检定与精度分析

34、数字水准仪的测量算法概述

35、数字水准仪自动读数方法研究

36、数字水准仪观测模式及其应用实践

37、数字水准测量外业数据格式的转换与统一的实践

38、数字水果湖水下地形和淤泥厚度测量

39、数字测图中的坐标变换方法

40、数字测图中设站错误的内业改正

41、数字测图技术在罗营口水电站坝址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42、数字测绘产品的质量检查与质量控

43、数字综合法用于平坦地区地形图修测

44、数字高程模型与等高线质量相关性研究

45、数字高程模型及其数据结构

46、数字高程模型在农地整理排水渠道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47、数字高程模型地形描述精度的研究

48、数字高程模型的生产及更新

49、数字高程模型的裁剪与拼接技术

50、数学形态学在遥感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51、数据化测量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52、数码相机可量测化的研制

53、斜拉桥变形观测方法及精度分析

54、斜距法在工程中的应用

55、断面测量内外业一体化系统研究

56、断高法在高等级公路测设中的应用

57、新州公路平面控制测量问题研究与施测

58、方位交会法在城区测量中的应用

59、方向交会法坐标计算之初探——待定点坐标的计算

60、方向后交最佳点位分析

61、施工测量中快速设站方法

62、无像控基础地理空间数据更新方法

63、无反射棱镜全站仪测距性能测试

64、无反射镜测距的目标特性研究

65、无定向导线环在城市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66、无控制DEM表面差异探测研究

67、既有铁路航测数字化测图的特点与质量控制

68、时态地籍数据库设计与宗地历史查询的实现方法

69、明暗等高线自动绘制方法

70、智能全站仪ATR实测三维精度分析

71、智能全站仪快速测量处理系统

72、曲线拟合高程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73、曲线放样中的坐标转换及转换精度分析

74、曲线矢量数据压缩算法实现及评析

75、最小二乘平差理论在制图自动综合中的应用

76、最小二乘法在土地复垦场平整中的应用

77、最小二乘法对多周期函数的周期筛选优化

78、有关地籍调查的几个问题探讨

79、有限条件下坐标转换矩阵的确定与精化

80、有非对称缓和曲线的曲线主点测设方法

81、服务城市化的测绘工程专业培养计划探讨

82、村庄地籍测量之初探

83、条码信号复原技术在数字水准仪中的应用

84、条码因瓦水准标尺校准方法的探讨

85、极坐标法测设平面位置的精度分析

86、构建城镇地籍管理系统的研究

87、栅格数据矢量化及其存在问题的解决

88、标准化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实践与体会

89、树状河系自动绘制的结构化实现

90、根据三斜距确定点的三维坐标及精度

91、桥梁墩_台的沉降观测和沉降值的预测

92、模拟GPS控制网精度估算方法研究

93、模糊数学在土地利用更新调查质量评定中的应用探讨

94、模糊综合评判及其在测绘中的应用

95、气象因素对全站仪测量的影响

96、水下地形分析中空间数据存储与管理方法的研究

97、水下地形测量误差分析及对策

98、水下地形测量误差来源及处理方法探讨

99、水下地形测量高程异常点剔除方法研究

100、水位改正中虚拟验潮站的快速内插

290 评论

嘟嘟和滴滴

西南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论文教师个人教学网站设计前 言自四十年代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科学发展迅速,应用领域不断扩展由于计算机的普及与广泛应用,现代社会正朝着高度信息化,自动化方向发展。随着计算机硬件的不断成熟,成本不断降低,特别是个人台式计算机,已经是各行各业必不可少有办公设备,而且近几年个人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逐步走后门向我国普通家庭,成为“家用电器”中的一员。计算机的普及与广泛应用,除硬件方面的因素外,还有微机所使用的各种软件的开发,推广和应用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升温,由其是“因特网”的发展和广泛运用,网民人数在飞速增长,除了获取信息外,网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远程教育)出现在人们面前。网上教学有着传统教育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它利用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将教学内容传递给地理位置相互分离的学生,使不同地点的学生可以受到相同的教育,以解决广大受教育者,尤其是那些无正规时间或集中时间进行学习的人们在时间、空间的经费上的限制,可以使受教育者打破传统教育在教育资源(师资、教材、实验和演示设备等)和教育方法(统一模式、集中模式)上的限制。在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互性;学习的异步性; 学习信息的广泛性;评价的及时性等方面都有极大改善!这些优势,使得远程教育在全球迅速普及开来,网上教学已经成为当今Internet技术的主要应用之一![摘要] 网上教学是利用计算机通讯技术与教育技术相结合,在计算机网络上开展教学的方式。近年来,它已成为当前教育技术发展中的一个新热点。远程将彻底改变我们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而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势必促进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本系统基于B/S开发设计,并侧重于介绍教师部分的开发。[关键词] 网上教学 Internet SQL+PHP B/S C/S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IIS)现代开放式网上教学的特点网上教学是利用计算机通讯技术与教育技术相结合,在计算机网络上开展教学的方式。近年来,它已成为当前教育技术发展中的一个新热点。现代开放式网上教学具有很多独特的新特点。(1) 共享 在网上可以组织最优秀的教材和教法,使学员在网上可以学到最新知识。这包括了最好的教材、最好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思想。教学资源的共享,其实质是实现了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2) 交互 网上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利用现代通讯技术以实施远程交互。网络教学的关键是:学员可以与远程的教师通过电子邮件、BBS等建立交互关系,学员之间也可以进行类似的交流和共同学习。(3) 随意 学员只要具备上网的条件可以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它没有播出时间的限制,也没有学习进度的限制,学员完全可以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自主的学习。特别适应于就业培训、在职教育和课外学习等。(4) 超前性 网上教学可以开设最新的、最具权威的课程或讲座,而这在一般学校中却可能难以实现。(5) 可更新 网上教学的网页可以做得比较简单,而教学知识点的组织及结构的表示则成为主要的问题,必须给予更多的重视。教师可以随时地补充、修改或更新网上教学的内容。(6) 社会化 随着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发展,学生可以逐步摆脱学校围墙的束缚,面对的是一个更加广阔的知识天地。教学内容更新的速度可能更快,对学员来说也意味着在将来较短的时间中准备接受更多的知识。现代开放式远程教学与传统的远程教学也有一定的区别:在基于网络(Internet)的教育环境下,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既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又可以进行协作型教学(通过各种协作式教学策略的运用而实现),还可以将“个别化”与“协作型”二者结合起来,所以是一种全新的网络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完全按照个人的需要进行,不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式甚至指导教师都可以按照学习者自己的意愿或需要进行选择。学习者可以在家里或是在办公室学习(通过计算机终端),也可以在旅途中学习(通过便携式多功能微机)。每个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均可完成下列操作功能:查询和访问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多种信息源(必要时可以从该信息源拷贝所需的软件或资料);对选择出的信息资料进行分析、加工(排序、重组或变换)和存储;和教师或其他学习者直接通讯(进行咨询、辅导、讨论和交流);和教师或其他学习者共享或共同操纵某个软件或文档资料的内容。由于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能为学习者提供图文音像并茂的、丰富多采的交互式人机界面,能为学习者提供符合人类联想思维与联想记忆特点的、按超文本结构组织的大规模知识库与信息库,因而易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并为学习者实现探索式、发现式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有可能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真正达到让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实现自己获取知识自我更新甚至创造新知识的理想目标。在基于网络(Internet)的教育中,除了可实施传统的讲授式策略(包括利用双向可视电话系统的同步式集中讲授,和利用电子邮件或下载教学内容、浏览网页等异步式讲授)、讨论式策略(通过Internet先登录到一台主机上,然后进入BBS系统参加讨论)以及个别辅导策略(可通过用Java语言编写的实时运行的CAI课件来实现,也可通过自由下载的CAI课件实现)以外,还可实施最具网络特色的探索式教学策略和协作式教学策略。现代网络教学可以分为:在线式教学(On-line),如实时通信等;离线式教学(Off-line),如电子邮件等。在网络教学过程中,不仅有自学模式,也有群体教学模式。网络教学不在是一人一机的封闭式学习环境,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实现双向教学,采取有提问、有反馈和交流的教学方法。而传统的远程教学多是采用静态网页的形式单向地进行教学,缺少交互和交流,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相比之下,现代开放式的远程教学更具有现实意义。提出问题随着本校校园网的建设完成,宽带进入宿舍、教室等校园内的每一个角落,为了更好的利用网络优势,实现网上教学,需制作一个统一的教学网站系统来实现和管理网上教学,它可以减轻全校教师教学负担和满足学生课后自学的需要。“教师个人教学网站”是一个适合“教学”、“辅导”及“测试”一体化的个人网站系统,网站提供的功能和日常教学一样由教师教案、作业、疑问解答、测试等功能模块组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进行学习和提问。问题定义是软件定义时期的第一个阶段,要精确完成软件的定义还需经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两个阶段,所以上述定义中出现不十分明确的描述是再所难免的。· 可行性研究教师个人教学网站相当于一个远程教学系统。网上教学系统是基于网络开展的,特别是基于INTERNET开展的一种计算机辅助教学。其示图如下:关于“教师个人教学网站”的可行性问题,主要取决于数据库的科学性,其次是实现系统的技术的可行性,再其次是操作的可行性。数据库的科学性,主要取决于入库内容的科学性,它涉及到数据库中的各种参数,即数据库中的各种属性字段;对数据库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应与用户一道分析确定数据库中的各个属性字段,降低数据的冗余程度。以下是进一步澄清问题的定义后,得出有结果:a、 数据库字段:科目 ID 章 节 教学内容 作业及解答 掌握程度 疑问解答 在线测试b、 数据库E-R图:或:“通用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贺元成1 温怀玉2(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泸州646005)摘要档案是科学知识的宝库、是文化的积累和沉淀,是统计分析的第一手资料,是研究决策的权威依据。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档案系统的通用性,灵活性、可扩展性成为最关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动态档案结构的概念,系统没有固定的档案数据库文件、数据库结构和数据库类型,在运行过程中根据使用单位的需求动态生成档案结构,实现了在一个数据库字段内存取任何类型电子文件,并自动从数据库提取、识别和运行电子文件的方法,实现了档案管理系统软件的通用性,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应用价值。关键词档案管理;通用性;动态管理;电子档案建立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形成一个现代化的集档案数据采集,加工、存储、检索、输出和发布于一体的档案数据处理中心,是实现各单位档案信息管理标准化和现代化的前提条件,是提高档案管理效率、提高档案服务水平的根本途径。“通用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的研发促进了档案管理部门以新的观念、新的制度、新的模式与手段开展档案信息管理工作。软件实现了档案信息管理电子化、网络化,增强档案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易操作性,改变了传统繁琐的档案管理模式。该软件的通用性设计避免了各类型档案系统的重复投入开发,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价值。1 系统的需求分析“通用档案管理系统”主要研究通用的档案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研究各单位各行业档案系统的普遍特征,研发适合各类型层次单位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在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综合档案管理的基础上,通过通用性的研究,将该系统的可应用拓展到其他单位或者行业的档案信息系统建设,以期提高地方档案工作信息化水平,系统主要应解决以下关键问题。(1)开发“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主要研究档案的整理与组卷、档案归档管理、档案内部与远程查询、电子文档的管理、打印编目、借阅管理、统计分析等功能的设计与实现,全面实施档案管理微机化管理,增强其科学性、通用性、规范性和易操作性。(2)开发“公共档案web 发布系统”对需要让公众查阅或对外交流的档案通过互联网web 页面进行发布,做到经济高效、方便快捷。(3)加强通用性研究,促进推广应用由于该软件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系统特别注重通用性的研究,以减少重复开发,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以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应用为起点,直至推广应用,促进本地区及周边地区档案信息化的建设。(4)总结经验、技术创新系统看法过程中注重开发经验的总结和开发技术的创新,为开发类似的信息管理系统提供借鉴。2 系统研发的原则通过考察大量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实践总结基金项目:四川省软科学项目(05ZR025-12,2007R16-005)、四川省教育厅重点课题(2006A170)和泸州市重点科技项目(泸市科[2006]21 号、泸市科[2007]27 号)资助作者简介:1 贺元成(1965 ),男,硕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机械工程,信息化。2 温怀玉(1977 ),男,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软件工程。“通用档38 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007 年第4 期出系统开发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遵循这些原则可以提高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成功机会。这些基本原则如下:(1)针对性原则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目的是及时、准确地收集档案的数据并加工成信息,保证信息的畅通,为单位各项决策、经营、计划、控制活动提供依据,因此,在系统开发的整个过程中,开发人员应始终与用户保持密切联系,不断地、及时地了解用户的要求和意见,这是开发工作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2)实用性原则实用性是系统开发所要遵循的最重要原则,系统必须满足用户管理上的要求,既保证系统功能的正确性又方便实用,需要友好的用户界面、灵活的功能调度、简便的操作和完善的系统维护措施。为此,系统的开发必须采用成熟的技术,认真细致地做好功能和数据的分析,并充分利用代码技术、菜单技术及人机交互技术,力求向用户提供良好的使用环境与信心保证。(3)系统性的原则管理信息系统是综合信息管理的软件系统,有着鲜明的整体性、综合性、层次结构性和目的性。它的整体功能是由许多子功能的有序组合而成的,与管理活动和组织职能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系统各子功能处理的数据既独立又相互关联,构成一个完整而又共享的数据体系。因此,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必须十分注重其功能和数据上的整体性、系统性。(4)创新性原则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不是简单地用计算机模仿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而是发挥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的各项优势去改革传统的工作。建立的管理信息系统不仅能够代替人去完成一般的事务性工作,还要求具有一定的分析统计、智能功能,弥补传统方式的不足,完成人们认为应该干而又不能干的工作。(5)动态适应性原则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动态适应性还要强调管理信息系统的可扩展性。随着单位规模的扩大以及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会出现新的管理要求。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管理信息系统必须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6)标准化原则无论是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本身,还是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都应该遵循和保存相应的标准。3 系统开发相关技术 软件开发方法应用软件系统主要有两种开发模式:生命周期法和原型法。生命周期法强调自顶向下分阶段开发,并要求在实际开发前必须先对系统需求严格定义,原型法开发则首先由技术设计人员提供一个“样品”,用户再向开发人员迅速“反馈”,并不断对其修改提高。通过开发实践表明,原型法是一种更好的开发模式。这是因为建立快速原型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构造可以增进软件人员和用户对系统服务的需求理解,使比较含糊的具有不确定性的软件需求明确化,可以防止以后由于不能满足用户需求而造成的返工,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缩短开发周期;原型法提供了一种有力的学习手段,让用户尽早的熟悉和学习系统;使用原型法可以很容易的确定系统的性能,确认各项主要系统服务的可用性,确认系统设计的可行性,也很容易生成最终版本。 软件系统运行模式C/S 模式是较为成熟的软件运行模式,基于局域网设计,运行速度快,安全性高,为当今主要的软件所采用,B/S 软件运行模式是软件结构发展的趋势,基于互联网设计,客户端不需要安装程序。相对于单一的C/S 模式或B/S 模式,这种混合模式的优点在于:保证敏感数据的安全性,特别是加强了对数据库的修改、删除和增加等操作的控制能力;经济有效的利用校园网内部的计算机资源,简化了一部分客户端程序;既保证了复杂功能的交互性,又保证了一般功能的易用性与统一性。因此学院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采用C/S 模式和B/S 混合模式进行开发。 NET 系统开发平台通过.NET,Microsoft 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开发平台,这个平台将推动以新体系为基础的协同Web应用开发,.NET开发平台的组成如图1 所示。NET 开发工具,包括:IDE(Visual Studio.NET集成开发环境),用来开发和测试应用程序;.NET 编程语言(例如Visual Basic.NET 和新的Visual C #),用来创建运行在CLR 下并且使用类库的应用程序。2007 年第4 期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系统相关数据库技术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平台具有支持大量并发数据访问的处理能力,大规模数据的存储能力、快速的检索能力,并发处理能力和各种异构数据库平台之间的传输、存储和转换能力。目前供选用的有SQL server、oracle、db2。其中SQL Server是一款面向高端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提供新一代大型电子商务、数据仓库和数据库解决方案。并且提供了丰富的管理工具支持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和作业管理,具有分布式数据库和数据仓库功能,能进行分布式事务处理和联机分析处理,支持客户机/服务器结构。4 系统流程与功能设计 档案系统管理流程档案资料由文件形成部门进行预立卷、组卷、拟定标题审卷后,收集送交档案管理部门,档案管理部门对有问题的盒(卷)提出修改建议返还文件形成部门,修改完毕录入案卷目录、填写案卷封面,办理移交手续归档。经档案档案管理部门,对外提供借阅、统计、分析、查询等服务,并由档案管理部门负责销毁工作。总体业务流程见图2。 档案管理系统结构(1)多层分布式结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是以单位现有网络为基础,是建立在单位数据中心(统一数据库、共享数据库)之上,涵盖了单位的全方位档案信息的管理平台。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以统一门户的形式把各种信息化服务集成在一起提供给档案用户,并实现统一身份认证。档案管理信息系统采用.NET语言平台开发,数据库基于SQL 的多层B/S 应用系统,把能够执行特定功能的应用逻辑代码分装成应用对象并发布到应用服务器中,以供WEB服务器调用,多层分布式应用结构如图3 所示。(2)统一的数据中心统一数据库、共享数据库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①通过数据中心的建设为应用单位建立一个符合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如国家《档案管理信息化标准》)的共享数据库;②建立单位的共享数据库;③数据中心平台包含数据交换平台来实现单位各业务应用系统与数据中心的交换,从而实现单位数据的共享,解决单位数据的一致性、准确性、实时性;④数据中心平台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共享视图、异构数据库的脚本转换器、触发器、中介库、消息机制等技术。 信息综合查询子系统综合查询共享数据平台从各个业务系统抽取出数据后,使共享数据平台的数据无论是从横向的范围内,还是纵向的时间积累上,都是全面的,规范的,权威的数据,根据权限供领导、员工、社会人员查询。配置与查询的关系图如图4 所示:40 “通用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007 年第4 期领导、员工、其他人员使用系统管理员或各业务系统查询配置管理员设置的账号功能权限和查询配置进行方便的查询。 数据信息安全子系统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子系统从最低层的硬件安全到顶层的统一密码保护设计到整个系统的任何一个应用点,通过硬件与软件防火墙、认证与日志软件、杀毒软件及各种安全配置的综合应用,达到对整个系统安全保护的目的。 系统功能模块系统功能分为系统设置、合卷管理、文件管理、报表系统、借阅管理、系统查询、系统维护、系统帮助几大模块,具体功能模块结构如图5 所示:5 系统的性能特点和意义 系统性能特点通过技术创新,使档案系统软件具有良好的性能,第一是实现了档案管理系统软件的通用性,任何类型的单位均可根据自身档案特点自定义档案类型、档案结构和档案栏目。第二是提出了动态数据库的概念,系统没有固定的数据库文件、数据库结构和数据库类型,在运行过程中根据使用单位的需求动态生成,大大增加了软件的灵活性。第三是提出了一种一个字段内存取任何类型电子文件,并自动从数据库提取、识别和运行电子文件的方法。系统实现各种类型档案信息的立卷和归档,能存储任意类型的电子文件。如能满足不同层次的人员对档案信息录入、编辑、登记、核算、统计、交换、查询、处理等。由于研发工作基于长期认真调查研究,所以具备了下述明显的性能特征:合法性:系统符合并满足国家档案局关于档案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能较好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并能结合并适应不同地区的具体管理实施方案。安全性:系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提供了多层安全机制,对数据维护提供访问权限控制,为不同的人设置不同的权限,提供数据镜像,必要时对系统数据进行安全恢复; 具有计算机犯罪和病毒的防范能力,确保数据永久安全。可靠性:系统在成本可以接受的条件下,从系统结构、设计方案、设备选型、厂商的技术服务与维护响应能力,备件供应等方面考虑,使得系统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减少,影响尽可能小,系统能24小时不间断提供服务,能承受大容量的用户访问。灵活性:系统在能满足用户目前需求的基础上,具有易扩充、易修改的特征,对功能的变化和环境的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具有友好的用户界面,使操作简单、直观、灵活,易于学习掌握。高效性:系统在技术上立足于长远发展,选用开放性系统,采用先进的体系结构和技术发展的主流产品,保证了整个系统高效运行和所采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设备和技术指标在几年内不落后。 系统开发的价值意义本系统的开发适用于各种类型单位档案的管2007 年第4 期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41理。以档案工作的基本理论为指导,结合计算机和网络管理的特点开发而成的,其意义如下:(1)档案系统的应用可以充分发挥各个单位档案信息的决策支持功能;(2)有利于通过档案的有效编目和存储发挥本单位档案的文化积累、沉淀作用;(3)利用计算机及网络系统提供强大的查询检索功能,方便快捷,提高了档案信息共享程度,大大提高了档案的应用水平和利用率;(4)使用档案管理系统后,原始档案的使用率下降,使得档案保存时间大大延长,而且通过使用真空压缩技术降低档案的占用空间,仓储费用,管理成本下降;(5)档案的日常管理维护、整理编目、统计编研等工作由档案管理人员在计算机上实现档案数字化及管理。取代了档案管理人员大量繁重的手工操作,使档案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6)基于Web 的档案管理系统对于档案资源共享,拓宽管理范畴具有很大实用意义;(7)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档案管理部门的服务水平和提升档案管理部门的社会形象;(8)档案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档案软件系统的研发,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可促进当地信息化的发展;(9)良好的通用性减少了各个单位的重复开发,节约了社会人力物力和财力;(10)项目研发推广使用,改变了传统繁琐的档案管理模式,克服了以形式压制内容的尴尬,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思想;(11)档案管理系统的研究及成果应用,促进档案管理部门和档案管理专业技术人员以新的观念、新的制度、新的模式和手段,重新审视档案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档案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2)本系统的使用完善了档案管理流程,可以及时高效地管理档案。这既提高了管理效率,避免了档案的流失或损坏,促进档案管理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工作协同运作;直接避免了档案丢失破坏带来的损失,避免了查询、统计、分析不便带来的经费浪费,减少了档案管理人员工作量,给使用单位创造了良好的节约效益;(13)该系统完全按照商业化软件标准进行开发设计,具有良好的通用性,随着信息化的大力开展,必将产生良好的推广价值。6 结束语:通用档案管理系统项目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研发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完成了《通用档案管理系统》的研发工作。通过系统的研究与建设,加强了档案管理信息化理论的研究,改进和优化了部分软件开发工具的功能,实现了档案管理系统的通用性,系统已应用在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泸州市交通局等单位,取得了良好运行效果。参考文献:[1] Bruce Schneier.网络信息安全的真相[M].吴世忠,马芳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149.[2] 李艇.计算机网络管理与安全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147.[3] 殷肖川,刘志宏,姬伟锋,万映辉.网络编程与开发技术[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259.[4] 杨辉,吴昊.防火墙———网络安全解决方案[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149.[5] 梁旦,徐国华,朱良根.基于网页监控与保护的安全数据库系统[J].计算机应用研.[6] 丁元,刘灵师,熊德安.档案保护与档案信息编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3.[7] 孟朴忱.科技(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实践.沈阳市档案局,内部资料.1997.[8] 刘金树,孙成德.老工业基地振兴与档案信息化.沈阳:辽海出版社,2004.[9] 徐芳.档案知识普及读本.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通用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007 年第4 期

227 评论

勇往直前邓好

毕业设计论文摘要范文(通用6篇)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且拥有与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毕业设计论文摘要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的建设,计算机技术在很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毕业设计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对毕业设计过程进行信息化处理,能够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并且提高教育质量。

本文以软件工程技术的思想为出发点,综合运用数据库技术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相关知识,实现了高校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在分析现有的毕业生管理系统及相关高校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初步完成了高校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开发,包括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功能模块的具体设计、系统的实现以及最终的测试。通过建立数据库,实现将学生基本信息的筛选,毕业设计过程的论文选题、开题报告、中期报告以及论文提交等网上操作。

系统以 Balsamiq Mockups 为原型工具,并以面向对象设计开发工具 为系统实现工具,做出一个能够实现毕业设计有效管理的系统。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便,经过试运行,使用效果良好,实现了学生毕业设计信息的网上录入、打印、统计分析等管理工作。本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保证了学生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使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实现了信息化和现代化。

毕业设计是目前高校教学过程中最后阶段采用的一种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设计,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进行全面及有针对性的训练与总结。因此加强毕业设计工作,对深化教学改革及课程体系建设,促进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意义。

针对目前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方面的现状及不足之处,提出了基于工作流和 B/S 模式的相结合的管理思想。利用工作流技术对毕业设计工作流程进一步探讨,构建合理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基于。NET 平台,使用 MVC 模式,构建一个网上毕业设计管理平台,系统整体架构采用了流行的 B/S 架构,根据实际需求将系统的角色划分为了学生、导师以及管理员三个角色。使用者通过互联网网络浏览器便可以实现毕业设计工作过程中的导师与学生的双向选择、开题报告提交、设计过程指导、中期检查、文件资料上传以及下载、答辩申请、毕业答辩结果查询等。不同的角色所具备的功能并不相同,教务管理工作人员则可以根据教学计划启动本年度的毕业设计任务,并能够对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以及进程进行监控,此外还能够对毕业答辩分组进行调节、统计,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毕业设计工作的工作效率,还提高了管理水平。综述,本课题设计与实现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对于任何高校的毕业设计管理工作都具备非常大价值,不仅能够很好的解决毕业设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还规范了毕业设计管理工作的整个管理流程,此外,还给与了学生、导师以及相关管理工作人员极大的方便,使得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大大降低,因此具备非常高的理论以及实际应用价值。

毕业设计是高校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每届的准备工作到成绩归档需要跨越2个学期,工作量大,时间过程长。以往的毕业设计管理方式是以人工方式为主,工作繁琐,效率低,容易出错。近年来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多,旧的毕业设计管理方式的弊端越来越突出。随着信息化与网络化的推进,高校无纸化教务管理也得到了重视,本毕业设计管理系统是为满足高校无纸化教务管理需求而开发,能迅速提升毕业设计的管理速度‘增加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师生和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本文针对当前大多数毕业设计管理过程处于人工或半人工方式的状况,于是借用现今流行的。Net平台,设计并实现了基于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基于。Net框架,应用VS2010和SQLServer2008数据库设计并实现了一套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系统涵盖了系统管理、教学秘书功能、教师功能和学生功能等几个模块,主要解决了学生和导师的双向选择和毕业答辩管理等问题。

2、以软件工程中的瀑布模型为设计主线,较为详细的介绍了系统的业务需求、功能和非功能需求,系统架构、功能和数据库设计,阐述了界面的设计过程,给出了功能模块的代码,最后展示了系统的功能与性能测试结果。

经过本课题的研发测试,该系统在试运行期间基本正常,各主要功能得到实现,满足了毕业设计管理无纸化的需求。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毕业设计管理方面普遍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在管理方式、管理理念等方面还停留在传统模式上,对整个管理过程缺乏统一规划、规范和协调,缺乏系统观念以及对决策的支持;对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解偏重于计算机及通讯技术,而忽视了先进的管理思想的支持;在技术上,原有的系统己经落后于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数据资源无法有效共享,各成员的工作也很难协调一致。因而,如何结合先进教务管理理念,整合信息技术资源,形成基于网络的协同办公,构成了本文开发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研究背景。

本文围绕高校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的问题,运用文献法分析了教育理论基础以及开发设计的理论;采用行动研究法归纳了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需求及其关键要素;使用软件开发方法设计并实现了毕业设计管理系统。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

1、分析并论证了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相关的理论基础,着重阐述了计算机协同工作理论和软件工程理论。

2、模型。

3、利用UML描述了系统需求、业务流程,分析研究了整个系统的功能模块及概念、比较分析了各类开发技术的优缺点,采用了Java平台下高效的MVC三层架构初步实现了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开发,并己投入试用。

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1、需求分析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有所欠缺。

2、总体框架的搭建有一定缺陷,代码存在冗余,后期更改和维护成本较高。

总体而言,本文基于毕业设计管理工作的特点,开发出了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并已投入试用,该系统能够将毕业设计工作流程中的大部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网络化,从而使毕业设计的管理更加科学合理、方便有效,将教务管理人员从重复冗杂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带给当今的建筑界以多元发展的格局,有人认为当今的建筑界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由现代主义独霸天下,而恰恰应该表现出一种百家争鸣的状态。许多建筑师高举反对现代主义中的理性和逻辑性,反对现代主义中的二元对立性等标语的后现代主义大旗,于是,便有了当今建筑界的一片混乱。

针对这种现象,本文根据对哲学中理性精神本质的分析认为,当代建筑非理性的现象从根本上来说是理性的,因为这些建筑所依据的后现代理论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理性的,之所以会这样,都是因为对数学发展的误解造成的。

因此,本文首先通过对数学各个发展时期中所产生的重大发展以及由此带给建筑学的'影响的介绍,表明建筑学的发展变化除了受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受到数学的发展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世界新图景的不断展现的影响。而数学作用于建筑学的途径则是通过数学理性与数学美。 接下来,本文通过对数学与哲学中理性的比较发现,数学理性不仅是哲学中理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建筑理性精神的本质,它是蕴含于建筑各个发展时期中不断变化发展的一条主线。

而通过对建筑美学含义及其发展过程以及数学美特点的介绍,本文指出建筑美学与数学美有着共同的最高追求--和谐,对和谐的追求是建筑学与数学顺应自然发展规律的根本保证。 最后,本文提出建筑师不应仅仅看到建筑学发展变化在浅层次上的影响因素,还应当抓住建筑学中数学理性的本质,去寻求与宇宙万物和谐统一的数学美。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主要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得益于西方的妇女运动和女权主义浪潮,该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与译学研究中的“文化转向”密切相关。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主张将翻译理论与女性主义运动相结合,一反传统的翻译观。女性主义者认为,传统翻译理论将译文处于从属于原作,类似于传统观念里女性依附男性一样,翻译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翻译的价值,主张转变传统翻译的“忠实”观,把翻译作为文化介入的方式和文化协调的手段,转变“作者——作品,译者——译文”的二元对立关系,要关注作品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共生关系,平等对待作者与翻译者,在作者、译者和读者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即翻译,并在其作品中能体现其译者的主体行为。尽管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也遭受到不少批评,但是女性主义的发展对现当代的文学翻译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和贡献。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作为翻译理论的一大流派,关注翻译中的性别差异,在文学翻译中一改传统的男性占主导的性别主体意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以女性作为翻译的隐喻,主张在翻译中用女性的观点重新审视社会文化,注重在翻译作品中突出女性主体身份、女性意识等方面。不仅如此,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还给我们翻译者众多启迪,如在翻译过程中要把握女性自身的真正价值,将文本与相应的社会历史文化及其相关文本联系起来研究,在文学翻译中注重翻译者与作者、作品、读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让其作品更能做到意象、准确与生动,更高地体现其文学水准与价值。

148 评论

laijiaying4

百度知道 > 教育/学业/考试 > 论文报告添加到搜藏待解决高分跪求 经济论文(英语) 悬赏分:5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4 天 23 小时what is trade deficit?why does the US have a trade deficit with China? What impact does the currency exchange rate between the US and China have on trad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What is the current Chinese government policy with regards to trade with the US? Does the US have a balance of trade with any global trading partners? What impact does trade have on GDP?提问者: hoholajolla - 见习魔法师 二级我来回答: 匿名回答 积分规则 分类上升达人排行榜用户名 动态 上周上升骄阳出海 8425lunwenw点net 1740雪孩子村庄 1145xray2222 1010搜索_愚愚学园 570更多>> 订阅该问题您想在自己的网站上展示百度“知道”上的问答吗?来获取免费代码吧!如要投诉或提出意见建议,请到百度知道投诉吧反馈百度知道 > 教育/学业/考试 > 论文报告添加到搜藏待解决高分跪求 经济论文(英语) 悬赏分:5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4 天 23 小时what is trade deficit?why does the US have a trade deficit with China? What impact does the currency exchange rate between the US and China have on trad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What is the current Chinese government policy with regards to trade with the US? Does the US have a balance of trade with any global trading partners? What impact does trade have on GDP?提问者: hoholajolla - 见习魔法师 二级我来回答: 匿名回答 积分规则 分类上升达人排行榜用户名 动态 上周上升骄阳出海 8425lunwenw点net 1740雪孩子村庄 1145xray2222 1010搜索_愚愚学园 570更多>> 订阅该问题您想在自己的网站上展示百度“知道”上的问答吗?来获取免费代码吧!如要投诉或提出意见建议,请到百度知道投诉吧反馈百度知道 > 教育/学业/考试 > 论文报告添加到搜藏待解决高分跪求 经济论文(英语) 悬赏分:5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4 天 23 小时what is trade deficit?why does the US have a trade deficit with China? What impact does the currency exchange rate between the US and China have on trad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What is the current Chinese government policy with regards to trade with the US? Does the US have a balance of trade with any global trading partners? What impact does trade have on GDP?提问者: hoholajolla - 见习魔法师 二级我来回答: 匿名回答 积分规则 分类上升达人排行榜用户名 动态 上周上升骄阳出海 8425lunwenw点net 1740雪孩子村庄 1145xray2222 1010搜索_愚愚学园 570更多>> 订阅该问题您想在自己的网站上展示百度“知道”上的问答吗?来获取免费代码吧!如要投诉或提出意见建议,请到百度知道投诉吧反馈。

225 评论

相关问答

  • 台州毕业论文网络平台

    可以选择教育论文的网站,也可以选择发表论文的网站,还可以选择相关的软件,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网站,或者是有学术理论的网站。

    维基先生Wiki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婚庆班专科毕业生毕业论文

    专科毕业时需要写毕业论文的,大学生在毕业前都必须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任务。 毕业论文(graduation study)是专科及以上学历教育为对本专业学生集中进行

    尘世任我行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卖文章的平台

    可以使用邮件群发软件,群发邮件推广。群发邮件数量大,成本低,使用门槛低,效果可观。双翼邮件群发软件,一天的发送量可以达到一万封。而且模拟手工一对一的发送,有专门

    一个胖子0528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婚庆论文文献

    中西方结婚习俗对比与结合!自从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世人的婚姻越来越重礼轻爱。为了促进社会的稳定,防止有人钻墙窥隙做出苟且的事,儒家特别提倡礼法制度

    南宫火却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台州学院毕业论文平台

    最近本座也要做系统,找来了一点资料。 具体写法: :baike.baidu./view/203980.htm 参考范文: 浙江ⅩⅩ学院毕业论文 (或毕

    我是豆豆豆逗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