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初晴999
给你找了几种介绍读书的报纸和杂志。报纸:《文汇读书周报》〈中华读书报〉。杂志:从浅显——高深。1。《中外书摘》2。《博览群书》 3。〈万象〉4。《书屋》 5。《读书》(中国知识分子最推崇的杂志)。
馨悦心辰辰
整理自王海明《复旦博学系列:伦理学导论》第一部分西方七本伦理学经典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斯宾诺莎:《伦理学》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和《道德形而上学原理》;穆勒:《功用主义》摩尔:《伦理学原理》罗尔斯:《正义论》1.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该书首次将人类零散的伦理学知识构建成一种博大精深、深入浅出的道德哲学知识体系,从而使伦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它的内容几乎包罗、关涉伦理学的全部对象和所有学科:它极为精湛地研究了某些重大的元伦理学问题,如“善”、“内在善”、“外在善”和“至善”等等;相当全面地阐述了规范伦理学,几乎论及全部道德规范,特别是公正与平等;它还系统论述了美德伦理学问题,如美德的起源、类型、价值和目的等等。2.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和穆勒的《功用主义》。《尼各马科伦理学》与《论语》一样,其体系的基础和核心乃是“美德”、“品德”和“应该是什么人”等直观的、具体的、外在的、现象的问题。相反的,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和穆勒的《功用主义》的体系的基础和核心,则是“道德”、“规范”、“行为”和“应该做什么”等抽象的、内在的、本质的问题。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和穆勒的《功用主义》所研究的对象相同,都是规范伦理学的核心和基础问题:道德的起源与目的、道德终极标准和道德总原则。但是,两者的理论却恰好相反。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和《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构建了人类迄今最伟大的道德起源和目的自律论、义务论和利他主义的理论体系;穆勒的《功用主义》则开创了同样伟大的道德起源和目的他律论、功利主义和己他两利主义的理论体系。3.摩尔:《伦理学原理》。康德和穆勒的以“规范”为核心的伦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势必过渡到以“规范如何才能够是正确的、优良的和科学的问题”为核心的伦理学,亦即元伦理学。20世纪初问世的摩尔的《伦理学原理》,是人类第一本元伦理学专著。该书的最大贡献,是发现以往伦理学在解决元伦理学的根本问题———应该与是的关系———时,大都犯了“自然主义谬误”。4.斯宾诺莎:《伦理学》。自笛卡儿以来,先后有霍布斯、斯宾诺莎、休谟、爱尔维修和罗尔斯等划时代的伦理学大师以及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等人,极力倡导伦理学的公理化、几何学化、物理学化和科学化。但是,只有斯宾诺莎的。
照相机1984
伦理学的本质是关于道德问题的科学,是道德思想观点的系统化、理论化。或者说,伦理学是以人类的道德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伦理学要解决的问题既多又复杂,但基本问题只有一个--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即"义"与"利"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经济利益和道德的关系问题,即两者谁决定谁,以及道德对经济有无反作用的问题;另一方面是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问题,即两者谁从属于谁的问题。
冒火得很000
博览群书 词 目 博览群书 发 音 bó lǎn qún shū 释 义 博:广泛。览:看、阅读。群书:很多的数。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知识面广。 出 处 《周书·庾信传》:“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 用 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学识渊博的人 近义词 博学多才、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反义词 不学无术、才疏学浅、目不识丁 杂志:《博览群书》 主管单位:光明日报社 主办单位:光明日报社 编 辑:《博览群书》杂志 出 版:《博览群书》杂志 国际刊号:ISSN 1000-4173 中国刊号:CN11-1091/G2 国内代号:2-868 国际代号:M785 主要栏目: 了望与观察、博览与精读、思考与探索、历史与回顾 《博览群书》是一本在中国大陆知识分子中影响颇大的文化月刊。在“博览”中看透历史与现实,于“群书”里识尽精彩与繁华,本刊是你了解中国图书界、知识分子界动态的不可多得的刊物。
给您推荐一个自助投稿网站——万维书刊,上面有很多您可以投稿的期刊,且都进行了分类,也都有期刊简介甚至投稿须知,很能帮助您找到自己需要的刊物。过去看看吧!
貌似我爸爸订报送了本月刊叫《书摘》貌似官面上风评不错,是介绍新近出版书籍的,闲翻翻还可以。以前看过一个叫《外国文艺》的双月刊杂志,我个人很喜欢。关键看你想看介绍
《博览群书》(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光明日报社主办。是省级期刊,一月出一本,15块一本,电子版6.4一期
是。《博览群书》(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光明日报社主办。是省级期刊,一月出一本,一本一期。《博览群书》期刊杂志共13期,是由胡耀邦同志题写刊名、光明日报社主
《汽车之友》《汽车族》《车友报》《汽车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