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75

君君仅仅
首页 > 学术论文 > 南科院岩土工程学报编委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heenashen

已采纳

谢和平 男,汉族,中共党员,1956年1月生,湖南省双峰县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谢和平院士1992年3月至1993年2月,任中国矿业大学校长助理;1993年2月至1995年3月,任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1995年3月至1997年10月,任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兼北京研究生部主任;1997年10月至1998年8月,任原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1998年8月至2003年6月,任中国矿业大学校长、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校长;2003年6月至今,任四川大学校长。 谢和平院士是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奖学金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是四川省科协主席、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煤炭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第二届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任《力学学报》、《岩土工程学报》等10余种科学刊物的主编或编委。 谢和平院士长期致力于岩体力学与工程研究和实践,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最早建立了裂隙岩体宏观损伤力学模型,研究其自然性状及导致灾害性事故发生的机理和过程,开拓了裂隙岩体损伤力学研究新领域,成功预测了采动围岩的损伤大变形和蠕变稳定过程,并应用于深部巷道大变形预测、蠕变分析及其相关的巷道支护设计等重要工程领域。1985年起,他创造性地引入分形方法对裂隙岩体进行非连续变形、强度和断裂破坏的研究,形成了裂隙岩体非连续行为分形研究的新方向,并与损伤力学相结合在岩爆、地表沉陷、顶煤破碎块度控制等重要矿山工程应用中获得成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谢和平院士多次应邀到国外讲学与合作研究,1990年12月至1991年11月,被美国犹他大学聘为客座教授,为该校正式开设两门课程;1992年10月至1993年8月,被聘为英国皇家学会客座研究员和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客座教授;1994年和1996年,两次应邀为客座教授赴德国汉诺威大学讲学;1993年、1997年和1999年,三次应邀为客座教授赴波兰西里西亚工业大学讲学与合作研究。 谢和平院士的成果集中体现在他的《岩石混凝土损伤力学》、《FRACTAL IN ROCK MECHANICS》等3本中英文专著、200余篇论文及有关工程实践中,成果被SCI收录48篇、引用500余次,EI收录78篇,CSCD和CSTPC引用546次。他的科研成果,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00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并先后获煤炭部、教育部等省部级二等以上奖励5项(均为第一获奖人)。他先后培养出了博士、博士后近30名。 谢和平院士先后获得多项学术奖励和荣誉称号,1990年被授予"煤炭系统优秀青年知识分子标兵"称号;1991年被国务院、国家教委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称号,同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同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1993年获首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技术科学)",为全国6名获奖者之一,并获"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研究类)";1994年成为首批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专项基金"资助的专家;1995年又成为首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的专家;1996年进入国家七部委"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1997年成为江苏省"333跨世纪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并被国家人事部、国家教委授予"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2001年获孙越崎能源大奖,同年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2年成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003年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首席科学家;2004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7年获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荣誉博士学位,成为该校建校232年来获此荣誉的第五人。

319 评论

小超人0606

南科院现已发展成为拥有30多个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的专业研究方向、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综合型水利科研院所。设有水文水资源、水工水力学、河流海岸(海洋资源利用研究中心)、岩土工程、材料结构、大坝安全与管理、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农村水利科学研究推广中心、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等研究机构;设有南京瑞迪建设科技有限公司(总公司),下设南京瑞迪建设科技有限公司水科院勘测设计院、南京瑞迪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江苏科兴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南京瑞迪水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瑞迪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瑞迪建设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等。国际水文科学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中国海洋工程学会、中国水利学会岩土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高坝通航专业委员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小水电专业委员会等学术机构设在南科院。

259 评论

jennyzhao701

专业委员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所属专业组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所属专业组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所属专业组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所属专业组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所属专业组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物理力学专业委员会反应堆结构力学专业委员会理性力学和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流变学专业委员会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工程爆破专业委员会激波与激波管专业委员会流体控制工程专业委员会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结构工程专业委员会英斯特朗材料试验协作委员会(已撤销)MTS材料试验协作专业委员会波纹管及管道力学专业委员会流-固耦合力学专业委员会力学史与方法论专业委员会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促进工程应用与产业结合工作委员会力学名词审定工作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委员会工作组微纳米力学工作组电子电磁器件力学工作组编委会《力学学报》编委会《ACTAMECHANICASINICA》编委会《力学与实践》编委会《力学进展》编委会《Theoretical&AppliedMechanicsLetters》编委会《爆炸与冲击》编委会《固体力学学报》(英文版)编委会《固体力学学报》编委会《计算力学学报》编委会《实验力学》编委会《工程力学》编委会《动力学与控制学报》编委会《岩土工程学报》编委会《PlasmaScienceAndTechnology》编委会《世界地震工程》编委会《力学季刊》(原《上海力学》)编委会《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编委会

284 评论

相关问答

  • 岩土工程学报地址

    [1] 陈仁朋,许伟,汤旅军,陈云敏,地下水位及电导率TDR测试探头研制与应用,岩土工程学报,2009,31(1):77-82.[2] 朱斌,陈仁朋,罗军,陈云

    天天有阳光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南科院岩土工程学报编委

    谢和平 男,汉族,中共党员,1956年1月生,湖南省双峰县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共产党第十

    君君仅仅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岩土工程学报主编登录

    男,汉族,中共党员,1956年1月生,湖南省双峰县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小路要减肥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岩土工程学报字数

    如下图所示: 1、岩土工程学报。 2、建筑结构学报。 3、土木工程学报。 4、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5、建筑结构。 6、工业建筑。 7、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8

    MissAlice1203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岩土工程学报封面

    《岩土工程学报》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由中国水利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六个全国性学会联合

    王家姑娘0122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