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银行的小怪兽
【单穴功用】
头维,在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寸,头正中线旁寸,为足阳明胃经腧穴。穴为阳明脉气所发,犹牴角之作防御也,故名头维。维有维护、护持之意,足阳明脉气行于人身胸腹头面,维络于前,故有"二阳为维"之称。用于治疗偏头痛、目眩、目痛如锐、迎风流泪、眼睑瞤动、视物不明等症。
厉兑,在第2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寸(指寸),为足阳明胃经腧穴,乃本经脉气所出,为井金穴。其穴犹居临岸危之处,故曰厉,兑者口也,本穴与脾脉相通,脾又主口,其穴主治口疾,故名厉兑。本穴具有疏泄阳明之邪热、清胃泻火、醒神开窍、通经活络、回阳救逆之功。用于治疗颜面浮肿、口喎、口噤、鼻衄、牙痛、胸腹胀满、发热、热厥、多梦、癫狂、足胫寒冷。
【伍用功能】
头维位于头侧部,额角入发际寸处,以舒调局部经气、祛风泻火、清头目而止疼痛之功;
厉兑为足阳明经腧穴,居于足第2趾外侧,距爪甲根角寸处,为之井穴,有清泻胃火、活络开窍、回阳救逆之效。
二穴伍用,一上一下,疏调胃经经气,清热泻火,活络止痛之功益彰。
【主治】
1.头痛,证属风火为患者。
2.血管神经性头痛诸症。
【操作法】
头维:正坐,先取头临泣,并以此为据点,向外量取头临泣至神庭间距离,入前发际寸处。向下或向后平刺 寸。
厉兑:仰卧或正坐,于第2趾爪甲外侧缘与基底部各作一线,当二线之交点处是穴。从前向斜后刺 寸。
【经验】
头维—厉兑伍用,原为治疗风火头痛而设。常用三棱针点刺放血,颇有良效。于书庄先生用于治疗风寒袭络之头痛,采用火针点刺屡建奇功,据云:治疗5例风寒型头痛,皆在2 3次病愈。吕老2005年秋曾治一青年男性,两头维穴周跳痛5年,时轻时重,痛时头脑发热,舌尖红,苔薄白,脉弦数,采用本组对穴,每日针治1次,连针5次,痛止病愈。
吕老:1964年治一校友高某,18岁,右侧头痛年余,发无定时,痛时右眼流泪,依法治疗3次,痛除病愈,未再复发。
列那的小屋
川芎茶调散【原料】川芎、荆芥各12g,白芷:羌活各9g,炙甘草、防风各6g,细辛3g,薄荷18g,加清茶1撮。【制法】每日剂1,水煎分3次服。【主治】疏散风邪,清利头目。治疗偏头痛。【验效】本方加减治疗36例,结果:临床治愈18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3例,服药最短者5天,最长3个月。施智严等用本方为主治疗偏头痛35例,总有效率为82.9%。丁超等以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256例,有效率达96.1%。散偏汤【原料】川芎15g,白芍12g,郁李仁9g,柴胡9g,生甘草6g,白芥子12g,香附10g,自芷6g。【制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主治】疏肝散风,行气和血止痛。治疗偏头痛。【验效】何立华用本方加地龙、僵蚕、藁本各12g,细辛3g,水煎服,治疗60例,结果:痊愈15例,显效29例,有效1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9.8%,疗效优于西药治疗的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唐民用本方加减(川芎20g,白芍15g,郁李仁15—30g,醋柴胡10g,白芥子15—20g,香跗10g,白芷10g,夏枯草20g,水煎服),治疗37例,结果:临床痊愈10例,好转27例。一般都在服药2~5剂时头痛减轻,最少服药3剂,最多21剂。杨干卿用本方加味川芎30g,生白芍6g,郁李仁3g,柴胡6g,生甘草3g,白芥子3g,香附6g,白芷1.5g,天麻10g,僵蚕10g,蜈蚣2条,共为细面,每次3g每天3次,口服)治疗,结果:头痛300例,痊愈161例,好转130例,无效9例;恶心181例,痊愈103例,好转73例,无效5例;头晕193例,痊愈168例,好转21例,无效4例;黑蒙118例,痊愈109例,好转6例,无效3例;畏光129例,痊愈90例,好转31例,无效8例;头皮触痛206例,痊愈159例,好转37例,无效10例。哭来笑去散【原料】雄黄3g,火硝1.5g,制乳香1.5g,制没药1.5g,细辛1.5g,川芎1.5g。【制浊】将细辛、川芎烘干,乳香、没药去油。与余药共研细末,过12(目筛,装入玻璃瓶内,密封备用。用时将药瓶口对准头痛对侧鼻孔,让患者将药粉由鼻吸入,一般吸入后头痛立即缓解,如仍痛,可在数分钟后再吸,直至疼痛消失。【主治】活血止痛,治疗偏头痛。【验效】治疗153例,结果:治愈118例,有效26例,无效9例。闪辉汤【原料】吴茱萸、党参、当归各12g,丹参、白芍、鸡血藤各15g,益母草、钩藤各10g,大枣4枚,橘红9g,甘草6g。【制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5天为1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主治】温中止痛,养血柔肝,明目。治疗闪辉性暗点症(暂时性不全黑蒙、眼性偏头痛)。本病发作或在左侧,或在右侧,或双侧同时出现。发作时视物模糊,象限性视野缺损或偏盲,眼前冒金花和波纹状闪动,或畏光、周身不适。随着眼部症状逐渐缓解而出现偏头痛,伴有恶心,呕吐。【验效】寒重者加炮附子;手足麻木加桂枝;前额痛加白芷;眉棱骨痛加夏枯草、荆芥、防风;巅顶痛加藁本,重症者加全蝎,研末吞服。治疗100例,结果:显效73例,有效15例,无效12例。加减龙胆泻肝汤【原料】龙胆草10g,黄芩10g,木通10g,泽泻20g,车前子30g,当归25g,柴胡10g,生地15g,川芎20g,赤芍20g,菊花10g。【制法】每日1剂,水煎服,每次200—300ml,分2次服。2周为1疗程。两个疗程后评定疗效。【主治】平肝泄热,凉血活血。治疗偏头痛,肝热血瘀型。头痛且胀,经久不愈,痛有定处,痛如椎刺,耳鸣,烦躁目赤,失眠,口苦咽干,纳差,女性月经错后,色暗有血块,舌质暗或有瘀斑,苔黄,脉弦涩。【验效】痛甚者加全蝎、蜈蚣,挟痰者加陈皮、华夏;头痛且晕加白芍、郁金。治疗86例,结果:痊愈48例,显效19例,好转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3%,疗效优于对照组(正天丸治疗),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注意】服药期间禁服其他药物。
中医治疗头痛,其关键为如何运用及辨证,中医治疗头痛需寻找病因辨证施治,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材而异、因药而异,即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症状、不同体质,采取不同辨证施
如今,很多人都会出现肌肉酸痛、劳累的情况,这是患上了肌肉劳损。肌肉劳损属于常见的生活疾病,一般是受累,承受外力导致的.疾病。肌肉劳损不是很大的疾病,但是影响很大
针灸推拿在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论文【1】 摘要:筋骨并重、气血并重是中医治疗颈椎病的优势。 通过对颈椎病患者风池、肩井、大椎等穴位的推拿,能够有效的缓解颈椎病患者
合理地安排工作和休息,保持足够的睡眠,注意饮食调节,以低盐,低动物脂肪为宜。
加拿大研究团队近期发表一则有关偏头痛的研究论文,表示长期偏头痛可能会增加罹患老人痴呆症及阿兹海默症的风险。根据【台湾头痛学会】预估,台湾可能有将近210万人口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