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97

静静地过
首页 > 学术论文 > 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策略研究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unyang625

已采纳

浅谈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 随着社会体制的不断完善,国名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是越来越高,相对来说,高质量的环境系数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国家提出了以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相关策略,并鼓励一些大城市做表率,如北京,天津,上海等都相继开始了生态园林的工程。而且政策涉及范围比较广泛,也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做到城市与农村同绿化的标准。但在园林植物的生产栽培和养护管理过程中往往遭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危害,这已成为园林植物栽培和养护管理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就天津而言,我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在过去8年中,我市园林植物病虫害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经常发生的病虫害种类由02年的158种一跃递增到10年的465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园林行业的兴起导致引种和苗木工作频繁,引种范围越来越大,而内检工作却十分不利,甚至直接省去了这个环节。因此有害生物也就“搭乘”了苗木、种子到处“旅行”,加之全球气候转暖又给这些病虫害的“长期定居”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2、防治工作不利。主观上的“只重治,不重防”、“表面工程”、“长官意识”等严重制约着植物工作的顺利进行。客观上的防治死角、病虫害抗性增加等问题也确实影响着防治的实效。3、城市生态系统遭受人为破坏,几乎丧失了自身的调节和平衡功能。在人、有害生物、天敌、非生物因子这个大的系统中,各生态因子本来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但过去向自然界施放的大量的有毒、有害农药,在杀伤了大量天敌的同时,化学农药的单一组分使得害虫很快产生抗性,这种结果又反过来刺激了增大投放量,提高使用浓度等不良作法,如此恶性循环下去,为病虫害的再猖獗奠定了基础。因此要提倡“生物防治”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而在在常见的465种病虫害中,食叶害虫52种,刺吸害虫59种,蛀干害虫19种,其它8种,病害23种。发生频度为100%的有:食叶害虫:美国白蛾、杨扇舟蛾、国槐尺蛾、榆绿金花虫、柳毒蛾、合欢巢峨、大袋蛾共7种。蛀干害虫:光肩星天牛、小线角木蠢蛾、国槐小卷蛾、臭椿沟眶象、沟眶象共5种。刺吸害虫:山植红蜘蛛、国槐红蜘蛛、梨冠网蝽、叶蝉、桃粉蚜、斑衣蜡蝉、蚱蝉等共7种。其它:无。病害:月季黑斑病1种。频度在60%以上,100%以下的有:食叶害虫:淡剑袭夜蛾、粘虫、梨星毛虫、桑刺尺蛾、棉铃虫、棉大卷叶螟、榆毒蛾共6种。蛀干害虫:玫瑰茎蜂、白蜡窄吉丁虫、白蜡哈氏茎蜂、双条杉天牛、双斑锦天牛共5种。刺吸害虫:桑白盾蚧、槐坚蚧、日本龟蜡蚧、白蜡绵粉蚧、卫矛矢尖蚧、侧柏蚜、棉蚜、草坪红蜘蛛、绣线菊蚜、毛白杨蚜共10种。其它:无。病害:草坪锈病、月季黑斑病2种。 按虫害的发生特点和趋势,我市园林病虫害的常见种类为食叶害虫和刺吸害虫。其中刺吸害虫数量最大、种类最多,是优势种。其次为食叶害虫,两者是防治的重点。由此可见,园林害虫种类正由林木大型向园林小型演替,危害部位由暴露的叶面向隐蔽的干茎内发展。除美国白蛾外,其它食叶害虫的种群优势地位已渐渐被刺吸害虫和蛀干害虫所替代。发生特点为:连年发生机率为100%的各种病虫害为食叶害虫:美国白蛾、杨扇舟蛾、国槐尺蛾、桑刺尺蛾、梨星毛虫、榆绿金花虫、粘虫、淡剑袭夜蛾、柳毒蛾、合欢巢蛾、大袋蛾共11种。蛀干害虫:光肩星天牛、小线角木蠹蛾、白蜡窄吉丁虫、国槐小卷蛾、臭椿沟眶象、沟眶象、玫瑰茎蜂共7种。刺吸害虫:卫矛矢尖蚧、山楂红蜘蛛、白蜡绵粉蚧、桑白盾蚧、槐坚蚧、日本龟蜡蚧、国槐红蜘蛛、梨冠网蝽、蚱蝉等共9种。病害:月季黑斑病1种。其它:无。分别占各自总数的21.2%、15.3%、36.8%、4.3%。因此,蛀干害虫的连年发生机率要明显高于其它病虫害,是防治的难点。按资料所分析的几个原因,因此我市未来几年仍会有新的病虫害种类入侵,或者是一些病虫害种类会增加发生频度。另外,由于蛀干害虫的高发生机率导致这一集合种群在整个害虫生态群落中的稳定地位,也就是说,诸如小线角木蠹蛾、天牛类等蛀干害虫仍会有中等偏重发生的趋势。但也从各个方面严重影响着人类的正常生后,也直接损害了我国的经济利益,如由美洲传入我国的美国白蛾,2006年在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陕西等北方省市又出现暴发态势,对公路干线绿化树木构成严重威胁。根据另一项资料显示,天津的病虫害多发区,每年约有500多种病虫害对全市各种植物造成危害,其中蝗虫、棉铃虫、小麦蚜虫等30多种病虫害对农业生产危害极大。据统计,天津每年平均发生各类农作物病虫害1750万亩次,损失仅粮食就达10余万吨。林植物的危害性可以看出,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在园林植物生产栽培和园林绿地的养护管理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只有对园林植物病虫害进行科学有效的防治,园林植物对环境的美化功能、生态功能才能得以充分体现,园林植物的生产栽培才得以正常开展,园林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才具有可靠保证。 这里还要要提及的事天津的‘两条线’建设。园林部门今年将进一步完善“两条线”建设,一条是防治线,即通过加强预测预报的虫情调查,把虫情及时准确地发布到各区县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和作业单位,使各区县园林部门及时掌握虫情变化,做到防治工作反应快捷,有针对性;二是服务线,今年夏季园林部门将公布病虫害防治热线电话,健全种植和保护网络,市民通过热线电话把身边的虫情信息反映到园林部门,园林专业队伍将及时赶到实施打药,采取防治措施。希望相关部门更进一步的完善各种防虫害方针,以对今后的害虫侵害。

96 评论

佛罗妮曲奇饼

1.高度认识技术标的重要性 招标单位在设置评标方法时,为更能体现投标单位的技术实力,技术标的分值正呈逐步提高的趋势。因 此要充分认识到技术标的重要性。技术标对于施工企业而言,是针对投标工程应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 的合理计划,也是控制工程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的一个自我约定,更是对投资方所做出的一个重要书 面承诺;对于建设方来说,它是用于监督和检查工程质量以及掌握工程进度的一个重要依据。因此,投标 企业决不能只重视商务标而轻视技术标,高质量的技术标书既可体现施工单位在管理和技术上的能力,同 时,也是确保圆满完成工程施工任务的一个重要前提。 2.成立一个投标小组收到招标单位的招标文件以后,首先要成立一个投标小组。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内行的投标小组,是投标获得成功的根本保证[2]。 在投标小组拟定技术标内容之前,应该先做以下四点工作:2 .1认真研读招标文件和设计图纸为了深刻领会招标文件的各种要求和规定,仔细分析设计图纸中作品 与作品之间的相互关联,以及材质的构成、苗木品种的搭配等,必须认真研读招标文字资料与图纸资料。2 .2认真勘察施工现场的环境在做技术标时,必须充分了解和分析工程所处的立地条件。每一个工程都 有不同的立地条件,只有充分考虑到这些客观因素之后,制定的技术标书才会有明确的针对性。2 .3突出设计主题和自身技术优势为此,必须仔细研究设计的主题立意,提炼设计的中心重点内容,分析 项目的技术难点,并科学说明解决技术难点的详细步骤,力求采用新材料、新方法、新工艺,以突出自身的 技术优势。 认真听取招标单位对项目施工的补充要求在充分了解和明确招标文件与设计图纸内容之后,务必要 了解投资方有什么新的意向,主观上还有什么其它设想。笔者认为,应在不违反招标文件规定,不影响工程 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考虑和吸纳投资方的主观意向。这样制定出来的技术标,将更具有竞争力。3 .技术标的内容要完整、重点要突出技 术标的内容,通常在招标文件中会有明确的规定,但也有由投标企业自行编制的。根据绿化工程施工 的特点,笔者认为,技术标的内容一般应包含以下七方面: 工程概况仅需简明扼要地阐述工程的地理位置,大致的分块,总面积等。 施工准备计划所谓“兵马未到,粮草先行”。对于投标方而言,就是要向招标单位阐明,为了把工程做 好,在施工队伍进场之前,首先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如何配备现场项目经理等管理人员;施工队伍的培训 及落实情况;主要材料的采购;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办公用房及生活用房的落实措施等。 施工技术方案这是技术标书中的核心内容,它应体现施工企业的施工技术水平及管理能力。首先 ,要制定出工程的施工流程,施工流程的安排要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参考上海市工程建设标准化办公 室编:“上海市工程建设标准大全———园林种植技术规程”,1994);一般按以下工序进行:进场验收、场地清 理、进土和土方造型、土壤测试和改良、定点放样、挖种植穴、大苗种植(含种植前的疏枝和修剪)、打护树桩、场地细平、小苗种植、铺地被植物、清理场地、工程养护(含苗木补植)、办理移交。其次,根据施工流程,制定出详细的施工操作方案,进一步阐述各道程序应掌握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所表述的内容一定要有 针对性,要充分考虑周围环境的立地条件和气候特点,决不能照搬照抄,搞形式主义;第三,不能忽略养护 期的管理。常言道:“三分种、七分养”,在整个养护期要针对不同的季节,做好所种植苗木的病虫害防治 、防旱、防涝、防台、御寒、修剪、施肥、松土、除草等管理工作。 施工进度计划此项内容通常是以表格的形式加以表达,在表中要具体列出每项内容所需施工的时间 ,哪些内容的施工可同时进行,或交叉进行,如果没有特殊情况,那么该表所列的时间也就是完成整个工程 所需的时间。制作该表时,既要注意听取投资方的意见,也要考虑到客观的施工条件以及实际的工程量 ,切不可为了一味满足投资方的要求而违背科学和客观可能性地盲目制定。 人力、物力配备情况该项内容通常可用文字或表格两种方式表达。所谓人力、物力配备,就是根据工 程各分项内容的需要,科学地安排劳动力和工具设备。劳动力的配备既不能太多,以免人浮于事,造成劳 动力成本增加;也不能过少而影响工期的进展。劳动力配备时还要

90 评论

康康是逗逼

楼主你好,看到您的帖子,我也是在网上帮您搜集过滤了一下,最后给您带来这篇文章,望您自己斟酌,发现还可以,请给分。==========================================================================论文摘要分析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园林绿化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城市经济总量和决策者重视程度的不同,各地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极不平衡,特别是多数中小城市经济相对欠发达和环境意识不强,城市园林绿化投入不足,致使城市园林绿化中出现不少问题。笔者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1存在的问题(1)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建设规模发展不同步,无长远规划,侵占绿地、滥伐林木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些城市的规划绿地被挪作他用。近年来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工程,使得成年树木被大量砍伐,砍了栽、栽了砍,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2)绿地结构单纯,生物多样性体现不充分。一些城市绿化树种虽然较多,但植物景观单调,在色彩、季相上无多大变化,缺乏生机活力,难以体现其园林艺术风貌。如常绿乔木和常绿灌木,仅占全树种的15%,不能实现季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目标。另外,绿地结构层次不丰富,绿量不足,人工植物群落景观单调,如树种单一,乔木、灌木、草坪的比例搭配不恰当等。树木多以单种成片的形式出现,缺乏运用多种植物来造景,如大片的牡丹、桃林、国槐林、杨树林等,色彩单一,给人枯寂无味的感觉,绿化美化效果不尽人意。园林树种配置形式上,所采用的植物模式以丛植、片植、孤植为主,而列植、垂直绿化等其他植物应用模式少。(3)存在一些不科学的倾向性。不考虑当地的实际、当地地理环境特点和树木生物学特性,盲目引进外地树种和重名贵品种轻乡土品种,重人工造景轻自然景观,重草轻树,造成引种失败和病虫害大发生。(4)管理水平低。忽视了“三分建,七分管”的园林绿化建设原则,无统一规范的经营管理措施,粗放养护管理,技术含量低。该修剪而长期无人修剪、该除草而长期无人除草,致使花园、绿地杂乱无章,病虫害无人防治,并且许多该间苗的苗木因没有及时间苗,导致种植密度过大,树木严重生长不良。单位、居民法制观念淡薄,城市公用绿地被侵占、花草树木被攀折、草坪被踩压、景观遭毁坏的现象时有发生。此外,还存在着如城市园林执法队伍不健全,管理技术力量薄弱,缺乏景观造景技术,管理手段滞后,赏罚不明等问题,这些都是造成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目前落后于城市发展、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水平的主要原因。(5)绿化格局的调整改变了原有有害生物的结构。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园林风格不断传入我国,植物配置和种植方式更加多变,如疏林草地、规则绿化等,打破了我国传统园林格局。园林植物种类、数量经过引种,外来物种绿化面积大幅度增加,改变了城市中原有有害生物的种类、结构和危害程度。如今,蛀干害虫、食叶害虫(如蚜、螨、蚧、粉虱、蓟马)和生态性植干病害已成为城市园林植物的主要病虫害。另外,绿化植物的不合理配置为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先决条件,害虫与寄主、天敌在长期进化中,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不合理的种植结构打破了这一比例关系,破坏了生态平衡,外来生物无天敌,致使病虫害严重发生和蔓延。(6)城市环境污染、生态恶化、气候异常等促进了病虫害的发生。城市环境是由人工建造起来的特殊生态系统,而地上部分城市空气和生活污水污染严重、光照条件不足以及人为破坏严重;地下部分往往是填埋的建筑垃圾,土壤坚实、透气性差、土质低劣、缺肥少水、生长空间狭窄,这些直接导致树木生长势减弱、抗逆性降低,为有害生物的大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且养护管理又长期跟不上,园林植物病虫害容易暴发成灾。此外,气候异常导致的冻害、抽条、旱灾、涝灾、烟尘、酸雨等自然灾害,会使林木生长势减弱,导致病虫害暴发成灾。据国家林业局报道,1999年柳树烂皮病大发生,2003长春大面积树木死亡以及2008年发生在云南省、贵州省等地的冻害,都是由灾变性气候引起的。(7)园林植物检疫环节薄弱,外来病虫害猖獗。随着国际、国内植物的频繁交流,由于进货方式不同,园林植物检疫不能照顾到方方面面,致使侵入型病虫害不断传入我国的不同地区。这些侵入型害虫比我国本地害虫具有更大的危害性。如近年从国外传入的毁灭性食叶害虫美洲斑潜蝇,严重危害我国100余种花卉植物,并在短短几年时间就遍及我国22个省区。黄斑星天牛原先发生在华中地区,短短的十几年时间,蔓延到我国十几个省份,对我国杨树类植物造成严重危害。这些都是由植物检疫环节薄弱和引种不当引起的。2发展对策(1)城市园林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不同城市因气候、立地条件不同,生长植物种类也不同。因此,依据城市类型,对各城市植物群落进行详细调查研究,探索树木、花草、野生动物、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适应性、生存、生长发育规律,提出科学决策,选用合适树种。(2)规划设计应做到“因地制宜,突出特点,风格多样,量力而行”,尊重当地原有的地形、地貌、水体和生态群落,尽量采用和保留原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引入植物要与当地特定的生态条件和景观环境相适应。(3)在城市建设设计上采用多种类型,不仅可以植树、种草、种花、种果、种药,还可利用江、河、湖、海等水面养鱼、养鸭,在林中养鸟,并引进天敌,使人、动物、植物、鸟类、鱼类、微生物和谐相处,形成良性循环的能量、物质的转换。园林规划设计不仅限于观赏为主,不能只顾眼前的效果,还要有长远发展目标,要从城市长期发展考虑,留出基础设施用地,避免栽了砍、砍了栽而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稳定。因此,园林绿化规划设计要有所转变,要以建筑为主转变为以防护功能和观赏并重、植物造景为主的新的观念上来。(4)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可供选择的耐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植物种类,包括有花植物近30 000种、树木近8 000种,可扩充造景材料。树种配置时要采取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花草相结合的复层混合配置绿化模式。还要通过垂直绿化实现阳台、屋顶、院墙、围栏的全面绿化,并鼓励巿民养花、植树。为增加“绿量”,应多种叶大浓荫的大乔木,增加乔木比例,乔木下面种草皮,并适当点缀灌木,搞复层立体绿化。此外,要以“林荫型”绿化为主导,加大道路、小区、游园及广场的遮荫效果,增加绿化地的色彩,为市民提供距离合适、景观优美、绿化充分、环境宜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5)加强宣传教育和园林绿化法制建设,提高全民绿化意识和创建意识。创建园林城市需要领导重视,加强领导是园林工作的保证,特别在目前市场机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要开展广泛的领导任期绿化目标责任制,实行单位评比和考核一票否决制,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同时,建立健全园林绿化的执法队伍,依据《城市园林管理条例》,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惩侵占绿地、乱砍滥伐等破坏绿地的行为,依法维护和巩固城市绿化成果。此外,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绿化意识和创建意识,争取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培养全社会爱护共同生存环境的自觉意识,树立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全社会自觉爱护环境的良好氛围。(6)抓好园林队伍建设,提高园林队伍素质,推动全民养护管理水平。为把绿化工作抓到实处,真正实现绿化目标要求,一是配备高素质绿化专业队伍。按城市园林绿化三级管理办法规定,市、区、街道等三级都应配备、完善绿化设计、管理人员。对现有的人员,要与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校联系,抓紧对城市园林绿化专业人才培训,特别是既懂园林设计又懂建筑设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二是各街道组建护绿小组,督促行人爱护绿草、树木。三是加强养护工培训。要与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校联系,抓紧对城市园林护绿人才培训,特别是既能修剪又能造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以适应养护的需要。 四是推动全民养护管理。实行包干分区,把绿地管护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实行奖罚制度,每年拿出一定资金奖励在养护管理工作中做得好的部门、单位和个人;而对在养护管理工作中不问不管的部门、单位和个人要进行处罚。(7)加强抚育措施,提高园林植物抗逆性。由于绿化工作一般都是在基础建设完成后进行,质量良好的土壤在建设过程中被回填和运走,绿化的土壤是贫瘠土壤,并已被建筑垃圾污染,因此,在建筑设计时,必须将清除建筑污染规划进去。在建筑完成后,建筑垃圾由施工队清除运走,禁止将其埋在地下或堆在绿地上,同时禁止在绿地排放污水、垃圾等。在栽植前充分考虑土壤肥力,贫瘠土壤种植绿肥,提高土壤肥力后再用于绿化;选择树种时最大限度地满足适地适树的要求,可通过除草、灌水、施肥、修剪、控水、控肥、挂设鸟箱、引进有益的昆虫和微生物等措施,提高林木生长势,增加林木抗逆性(抗旱、抗涝、抗寒、抗病、抗虫等)。同时,还要对林木进行监测,及时掌握林木生长动态,制定相应应急预案,来防止隐患。(8)加强植物苗木和林木检疫的力度,控制盲目引种。特别要加强对毁灭性病虫害检疫对象及容易造成危害的病虫害的检疫力度,对于有毁灭性病虫害危害的苗木,就地销毁;对于容易造成危害病虫害的苗木,进行药物处理后栽植;对于发现有毁灭性病虫害危害的林木,进行就地砍伐销毁;对于发现容易造成危害重病虫害的林木,立即进行化学药物防治,做到“防早、防小、防了”;对于危害较轻的林木,尽量不要采用化学防治,而应采用生物防治,避免城市污染。严格控制引种,只有在引种试验、驯化成功后,才能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229 评论

himawari30

浅析园林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论文

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人们日益认识到建设环境友好型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性。园林工程作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呈现方兴未艾的蓬勃局面。但是目前园林工程在施工技术方面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需要我们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认真分析园林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解决对策。

1 建造园林工程的重要意义

中国的园林景观遵循因地制宜、因景得宜的设计原则,使园林不仅与周边的地势环境相协调统一,又彰显了人的意志情趣,形成一个优美的自然景域,满足了人们观赏休息的需求,使人们获得精神上美的愉悦享受。因此重视园林工程建设,重视城市绿色生态文明是新时代人们为了追求更高质量生活水平的新要求,我们要大力践行生态文明观,扩大城市绿化面积,提高城市宜居舒适度。

2 园林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园林工程是集复杂性和系统性于一身的建筑项目,而园林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园林工程质量的优劣,但是目前我国园林施工技术过程中存在高消耗、低质量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2. 1 技术人员能力和素质偏低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从业者大多是来自农村地区的农民工同胞,他们大多没有接受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和较系统的建筑科学知识相关的培训,从业能力水平和文化素质整体水平上偏低,容易造成园林施工技术过程中的失误,对整个园林工程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 施工人员没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不能理解建筑设计师的设计图纸,对设计师设计理念的解读有误,而做了错误的施工或者修改,影响力园林工程整体布局,降低了园林工程的观赏性。或者部分施工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造成了建筑材料的人为浪费,增加了园林工程的建造成本等。

2. 2 各部门间合作不密切

园林工程是具有复杂性、系统性和整体性的建筑项目,在施工中就会经常牵扯到各园林工程项目之间的协调与配合的问题,建筑的开工前的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后期交接阶段都需要多个部门之间的联动配合。但是当前建筑行业存在各部门团队合作意识不高,不能高效联动配合,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因此建筑单位要注意各部门的协调配合,例如前期要配合施工工期和设计图纸,做好施工场地、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施工人员等方面的工作。

2. 3 施工中的管理工作不到位

在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有些施工企业缺乏管理意识,不能严格按工程顺序进行规范施工; 也没能很好地执行园林工程技术施工规范,缺乏专业性,从而导致园林工程质量低下。例如存在施工前期,对建筑材料,包括物理材料和植物材料的审查不严、未能达到设计要求、以次充好; 建筑材料的储存和监管不力; 或者对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技术操作地监管不力; 施工后期的绿色植物的养护工作管理不到位。

2. 4 养护工作不到位

园林工程与一般土建工程有较大的区别,绿色工程部分所占比重较大,对绿化要求较高。而园林工程中的花草苗木等植物的生长受到季节、天气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就意味着切实落实好养护工程是园林工程质量优良的基础和保障。但是目前建筑行业存在园林工程的后期养护工作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的问题,经常会出现技术人员护养植物不及时或者护养方法错误,例如没有及时中耕除杂,导致绿化杂草丛生、没有正确进行浇水、施肥,导致绿地植物缺素症状明显,病虫害严重、没能及时掌握植被的生长习性等一系列问题,极易造成植株成活率低下,而要进行后期二次栽养工作,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不必要浪费。

3 针对园林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措施

3. 1 提高技术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水平

园林工程建筑作为新兴朝阳产业,在我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要求施工单位要有远见性地提高技术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水平,建造高质量工程,赢得良好的企业信誉。施工单位可以定期开展教育培训和相关讲座,致力于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培养团队精英人才。另外可以指定人员管理制度,约束和规范技术人员地行为,力求规范正确操作。

3. 2 各部门加强合作

园林工程质量是由从设计到施工的`各个环节所共同决定的,再加上由于园林工程涉及面广、跨专业多,工程建设需要多方面人员共同和协调配合。因此各部门要经常交流,注意彼此之间得密切联系和高效互动,时刻秉持着团队精神,加强合作,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整体能动性功能。例如材料采购部门要及时和设计师或者管理者沟通,了解建筑材料采购要求,尽力避免错误解读设计图纸等错误,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

3. 3 做好管理工作

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园林工程的质量优劣有极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树立管理意识,做好管理工作。在施工前期阶段,施工单位要高度重视综合性园林工程设计严格图纸的审查工作; 施工中期要严格管理现场施工的技术人员,建立完整的奖惩制度,鼓励技术人员高效认真工作; 同时也要做好建筑材料的管理工作,特别是植物材料的管理,要结合植被的具体生活习性,合理的储存管理。

3. 4 认真践行养护工作

园林绿化工程的好坏在于: “三分靠设计,七分靠施工”,而工程质量的好坏又在于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理,由此得知,认真做好园林工程的后期养护工作,力求最大程度上的实现工程师的设计理念,不仅增加园林工程的景观性。绿化养护期间,护养人员应及时更新复壮受损苗木,并能按设计意图和按植物喜阳、喜阴、耐旱、喜湿等生态特性分别养护,定期洒水或者喷洒农药。还要根据植物生长不同阶段及时调整,保持丰富的层次群落结构,在养护期内负责清除杂物、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追肥、修剪、抹不定芽、防风、防治病虫害、除杂草、移栽、排渍除涝等行为,直至园林工程顺利交接。

3. 5 提高园林工程施工技术水平

目前我国建筑领域的园林工程建筑仍沿袭着传统的施工技艺,没有过多的突破和发展。因此要求我们有秉承的着创新精神和时代精神,可以中西贯通,古今交融,借鉴和吸取中外传统的施工技艺中的精华,又认真学习现代化的园林施工技术,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力求做到施工技术水平的突破和提高。

4 结束语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保护是当今时代赋予我们的双重任务,要求我们要充分重视生态文明城市观,充分重视城市园林工程建设,提高园林施工技术水平,推动园林业的现代化发展是全行业面临的共同课题和发展目标,需要我们共同做出不懈有益探索,为推动时代的前行和社会的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228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玉米的病虫害防治毕业论文

    苞米是主要的农作物,提高苞米的每年产量,是维护保养粮食生产安全,确保社会和谐平稳进步的一项关键方式。对于此事,本文以玉米种植为出发点,根据对其高产种植技术的剖析

    大花的大呆地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钩虫的危害及其防治策略研究论文

    钩虫(hookworm)是钩口科线虫的统称,发达的口囊是其形态学的特征。在寄生人体消化道的线虫中,钩虫的危害性最严重,由于钩虫的寄生,可使人体长期慢性失血,从而

    VV爱吃007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策略研究论文

    浅谈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 随着社会体制的不断完善,国名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是越来越高,相对来说,高质量的环境系数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国家提出了以

    静静地过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病害或虫害的研究进展论文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植物病虫害研究:英文版)双月刊,是美国Wu Chu(USA-China)Science and Culture

    qingqing829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病虫害防治论文范文

    浅析生物技术药物的现状及应用 生物质能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环境生物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生物技术在植物病虫草害防治中的应用及展望 生物技术在果树上应用研

    suejasmine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