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34

Lena睡美梦
首页 > 学术论文 > 黑龙江大学学位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一个M精彩

已采纳

小黛说:因为《煎饼侠》《缝纫机乐队》被大众熟知的大鹏导演,1982年生,摩羯座。2017年凭借冯小刚《我不是潘金莲》获得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男配角提名。

最近他的短片加入了新内容,扩充成了长片《吉祥如意》,正在影院热议。去年电影也入围了上海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影片提名。这篇文章,带我们走进吉祥和如意,看大鹏如何乐中有悲、悲中取乐地诠释了这部家庭亲情喜剧电影。

《她来,她走,他们目睹,他记录》

文/扎克

排版:刘小黛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他十年都不回来。”

这是一头“他房间里的大象”。 选择沉默的人们所压抑的 情感 (当整个中国都被那欢乐祥和的气氛所笼罩,各怀心事的一奶同胞们心底里积蓄的那些真正的 情感 ,无论是不满还是不忍心) 得到了彻底的宣泄。

由于人性的不完美,他们吵架、互相伤害、逃避、十年不归;由于血缘的牵绊,他们又能在争吵的瞬间被突如其来的心痛所击中(“一奶同胞”、“四个人照顾一个人”)……

屋里的空气凝固;屋外,那个处于漩涡中心的老人闲逛在大街上,游离于战争之外,奇迹般地安然处之。

莱辛在《汉堡剧评》里指出:“幽默源自对比,即, 丑陋并不是幽默,但是丑陋与美丽置于一处,便产生幽默。 ”①

我想,演过春晚小品与喜剧电影的大鹏创作《吉祥如意》的手法或许脱胎于他所擅长的小品式的喜剧创作手法。因为两者的共同点在于都 敏锐地捕捉到了生活中存在的反差。但却被导向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氛围与结局。

这是一个以和为贵的民族。 讲究小品似的“合家欢”免不了要回避那些真正核心的问题。所以我能理解有关于“分级制度”的矛盾(“合家欢”就意味着不可能分级)。

但真的想不到,出演过多部喜剧电影、登上春晚演过小品的、赵本山的第53位弟子,大鹏,能够如此冷静而克制地进行思考与观察。 无视节日的喧嚣,谱写出一曲“冰与火之歌”。

那种毫不畏惧将镜头对准核心问题以进行剖析的勇气,显然需要有强烈的信念感才可以做到。大鹏即使在那种已然出名的高度,依然没有选择在春节档为了钱而取悦大众。

他所坚持的,这样的真诚,我之前只在一位专业做文艺电影的导演身上感受到过。他的名字叫娄烨。

人间处处欢声笑语

唯有你负重彳亍

踽踽独行

焰火忽明忽暗

映出你孤单的背影

投射在雪地

那远处传来的琴声

在这雪夜抚慰你的心灵

引领你

就像涟漪漾起

飘零在水面的浮萍

“我们本是——一脉血亲”

电影中呈现出的多处反差:

十年不归老三的 “常回家看看”

“回来看奶奶/回来为奶奶拍纪录片” 奶奶去世

老三患病前的仗义 患病后带来的麻烦使所有人为难

春节祥和的气氛 谈及老三的照顾问题时,屋内气氛降到冰点

……

这种情绪上的撕裂造成一种了独特的观感 ,而这种撕裂感却也是(剧中)所有人都深有体会的。 一片欢乐之下,那些不得不解决的问题无法被人们忽视。 中国“和为贵”的传统受到人性的考验。

导演敢于直面这一切, 敢于揭开春节喜庆的红毯,露出所有人隐藏其下的人性最真实的面孔。 冲突、矛盾以及 情感 的宣泄,都是所有人自然的流露。

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唯有无尽的忏悔与思念伴随着悠扬的提琴声流淌进每一位观众的内心。 没有人是坏人,因为我们都会为亲人遭受命运的折磨而流泪。

《吉祥》里,小丽面对了这个问题——她结束了逃避,回到家乡过年;却在《如意》中显示出她心中依然存留的胆怯。

情节中由于夹杂了宿命论的暗示而耐人寻味:奶奶“牺牲自己”,与神明做了一个交换——以自己的离去,换回一个机会,同时也是一个挑战—— 一个让所有人直面这一问题并尝试和解的契机,伟大的终归是母亲。

在她生命的尽头,会不会有一刻想到自己像是《皇帝的新装》里的小孩子一样。指出那头房间里的大象,在这头大象倒下造成灾难之前,叫醒了自己的孩子们。(又或许,奶奶才是这头大象,她悄无声息地倒下,却惊醒了她的孩子们……)

或许没有人真正愿意承认自己犯下了错误 ,人人都是高傲的。但 终归必须有人帮你去处理有关于你的那些“烂摊子”。 至少在中国,亲情拥有这样的力量。 亲人们会愿意做你的“耶稣”,去帮你承受负担、帮你掩饰,不忍心点破你的高傲与逃避。

甚至只要你过年回家来,他们依然会支起红布盖住大象。擦掉眼泪,笑脸相迎。亲情,血浓于水,却又像水,包容一切。或许,无论我们犯下怎样的过错,在亲人长辈的眼中,永远都只是一个孩子,而不是一个罪犯。

所以请你不要害怕,放下你的顾虑。过年啦,常回家看看。

①:节选自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关联理论视角下春晚小品的言语幽默研究》,作者:李茜

233 评论

小崔崔shining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教学、科研为主线,把黑龙江大学建设成培养合格人才的地方综合性大学”。这是黑龙江大学为之不曾懈怠的奋斗目标,更是黑大人孜孜以求的行动指南。在刚刚结束的全国第九次博士点评审工作中,黑龙江大学无机化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两个学科又喜获二级学科博士授予权,该校文、理、工、外四个学科门类都拥有了博士授予权。新闻学、法律史、刑法学等18个学科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该校的硕士学位授予权达到了54个。 面对五年来黑龙江大学的蓬勃发展,黑龙江大学校长衣俊卿教授总结道:“高校发展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黑龙江大学把发展作为办学兴校的第一要务,把创新作为长期坚持的治校之道,制定、完善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关系,真正撑起学科建设这一学校发展的脊梁,才使黑龙江大学步入快速、健康发展轨道!” 黑龙江大学是一所具有六十多年光荣历史传统和优良校风、学风的高等学府,是黑龙江省唯一的一所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1998年黑龙江大学以党委书记许师东、校长衣俊卿为首的新领导班子刚刚组建时就明确提出了“改革是主旋律、发展必须通过改革实现”的工作思路。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他们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总体实力全面提升:1998年以来,黑龙江大学学科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本科专业、硕士点、博士点逐年攀升,主要科技指标持续增长,课题级别和数量明显提高,科研经费成倍增长,科研成果水平和获奖级别不断攀升,科技综合实力明显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数量显著增加,各项科技指标均进入全国地方综合性大学先进行列。在2001年底,教育部进行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黑龙江大学获得了优秀的结论,这是黑龙江省目前唯一获得优秀的高校。 几年来,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占地面积达177万平方米。学校现开设了涵盖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管10个学科门类的共64个本科专业和24个专科专业。与1995年相比:本科专业由33个增至64个,增长了94%;博士后流动站、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百所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实现了零的突破;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由1个增至5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3个,另有7个学科与其它院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硕士学位授权点由17个增至54个;设有全国俄语中心1个;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俄语语言文学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学校另有省级重点学科17个;设有全国重点建设的12个农作物改良中心之一的国家糖料改良中心、我国唯一部级以上甜菜质检机构——农业部甜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中国农科院黑龙江科技示范基地;学校还设有黑龙江省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黑龙江省“两课”教师培养基地。校设有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法学院、俄语学院、西语学院、东语学院、艺术学院、理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软件学院、信息管理学院、教育学院、农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国际文化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竞博国际学院、北戴河学院等20多个办学实体和外语教研部、马列教研部、体育教研部、军事教研部等教学单位以及同庆学院和剑桥学院两个本科层次的独立二级学院。另在伊春设有一个分校,与黑龙江省公安干校联合创办了黑龙江大学警官学院。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400余名,其中专职教师1400余名。专职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600余名,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170余名。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近100名,在读博士159名,具有硕士学位的516名。近两年,学校通过博士工程、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杰出青年基金、特聘岗位津贴制度、青年教师培养与管理工程等措施,正在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学历、结构日趋合理的教师队伍。学校本部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学生22264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970名。 让重点学科先强起来 1998年以来,黑龙江大学明确提出了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办学观念:在学科建设上坚持“优势求生存,特色求发展”的基本原则,坚持“保持已有的优势,拓展现有的优势,谋划未来的优势”的发展理念。为此,黑龙江大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使该校学科建设工作一步步向规范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通过校内的三次学科评估、两次学科调整,以及完整的学科档案的建立,组建了由校长、主管副校长、有关职能部门、院系负责人和有关专家共同参与的“黑龙江大学学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统一组织领导黑龙江大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工作;各有关学院建立“院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各院的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学科建设二级管理体制正逐步完善,对学校学科建设的重大项目实施“立项先行、实效监督、滚动建设”的运作模式,形成了统一的学科建设指挥管理调度体系。黑龙江大学将建立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四级学科建设和管理体系作为学科发展中的重点,为保障学科建设的良性循环奠定了良好的管理基础。 黑龙江大学的前身是1941年在延安成立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队,1946年,学校迁至哈尔滨,1956年改为哈尔滨外国语学院。由于历史的沉淀,在老外专的基础上,1958年俄语学科成为黑龙江大学的一个重点学科、重点专业。俄语语言文学专业是该校最早的硕士点和博士点,在辞典学、俄罗斯文学、语言学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1981年获得俄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87年获俄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已为国家培养了20多名博士生。在培养的博士生中有3人在俄罗斯通过论文答辩,成为我国建国以来取得俄罗斯文学(全)博士学位仅有的3人。吴国华博士论文于1999年被评为首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郝斌博士的学位论文获得2003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该学科很多毕业生成为了我国俄语界的知名人士。吴国华已担任洛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的院长。1998年设立了以俄语为主体的外国语言文学博士流动站。通过多年的重点扶持与建设,使该校以俄语语言文学为代表的学科进入全国先进行列。俄语语言文学学科是黑龙江省文科唯一一个A类重点加强建设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李锡胤教授、华劭教授、金亚娜教授分别于1990、1995、1998年因在俄语语言文学教学、研究等方面成绩卓著,贡献突出而荣获世界俄语教师联合会及俄罗斯科学院颁发的普希金奖章。李锡胤教授等主编的《俄汉详解大词典》于1999年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和第三届中国辞书一等奖,2000年获黑龙江省社科特等奖。2000年该学科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唯一的研究基地——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2001年末,由俄罗斯联邦政府出资设立的我国东北地区唯一的俄语中心在黑龙江大学成立。2002年黑龙江大学成立了我国综合大学中的首家俄语学院。学院的主要研究方向有俄语语言学、俄罗斯文学、辞典学、俄罗斯问题研究、俄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等。张家骅、郑述谱、金亚娜、邓军等教授丰富的研究成果闻名全国俄语界。该院现有教授13人,副教授6人,青年教师绝大多数都获得了国内外的博士、副博士或硕士学位。另外,该院常年聘有俄罗斯专家、外教任教。该院与俄罗斯大专院校联合培养本科生,实行2+2或2+1+1学制,即在黑大俄语系学习二年后送俄罗斯学习一年或两年,成绩合格获俄高校和黑龙江大学正式本科文凭。五年来,黑龙江大学提出了实施“大俄语”的战略,着力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构建了计算语言方向,形成了以包括语言、文、史、哲等学科在内的全方位的俄语优势,并跨院系成立了计算语言学研究所,使俄语学科正在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龙头学科。2003年初,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学科又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建设学科,实现了黑龙江大学学科建设上零的突破。 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原哲学系)创建于1958年,是国内综合性大学中创建较早的专业之一。经过四十余年的努力奋斗,已确立起学术基础雄厚、学科门类齐全、科研人才济济、发展势头强劲的哲学专业、行政管理专业、社会学专业和政治学专业。学院下设三个系:哲学系、行政管理系(含行政管理专业、政治学专业)、社会学系。学院现有教师38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7人。目前学院拥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科研流动站;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和中国哲学专业两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另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美学、行政管理学五个硕士学位授予权。省级重点学科三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行政管理学;院具有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四个层次的办学能力。1983年获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已有18年历史,培养硕士研究生及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210余人;中国哲学专业1987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已培养硕士研究生60余人;1996年获得外国哲学硕士授予权;2000年又获得行政管理学、美学的硕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获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已培养博士4人,在读博士21人;2000年又获得中国哲学博士授予权。学科带头人张奎良教授、衣俊卿教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文化哲学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张奎良教授的专著《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衣俊卿教授的专著《历史与乌托邦》均在国内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中国哲学张锡勤教授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中国近代哲学颇有成果。 依托学科建设,学校积极鼓励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九五”以来,黑龙江大学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计划课题1099项,其中省教育厅以上科研课题531项,占承担课题总数的48%。王桂芝教授获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计划和国家“863”计划项目资助,获经费分别为150万元和20万元。在200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中,邓自立教授的“多传感信息融合最优秀和自校正滤波新理论和新方法”和于海涛教授“Ag(Cu)同步沉积与掺杂的TiO2的表面态和光电性质与光催化性能的关系”获国家基金委资助,资助经费分别是20万元和27万元。其中邓自立教授已连续三次获国家基金项目资助,这是继俞文光教授之后,学校第二位连续三次获国家基金项目资助的教师。在200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中,赵阿平教授的《濒危语言——满语、赫哲语共时研究》和王朗玲教授的《旅游业对扩大就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贡献的理论与评价体系研究》一举中标,共获资助经费20万元。其中赵阿平申报的项目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近八年来该校共获得各类科技成果7000余项,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的优秀成果,有些具有填补空白的性质。张会森教授的《俄汉语对比研究》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本书是迄今为止国内外第一部全面、系统、深入对比研究俄语和汉语的专著,填补了世界对比语言学的一项空白。赵为教授的《俄语俚语研究》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较全面研究俄语俚语的专著。由周东坡、平文祥教授承担的“抗癌药物紫杉醇产生菌的分离与工程菌株的构建”项目经黑龙江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各项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过继续深入研究,优化发酵及诱导条件,提高紫杉醇产量,尽快中试并产业化,可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由霍丽华教授承担的“纳米氧化铁——金属钛菁有序复合薄膜型常温化气敏元件的研究”项目于2001年7月通过专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各类科技成果中有786项成果获国家、国家部委、省市及学校的奖励。李锡胤、潘国民先生主编的《俄汉详解大词典》荣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第三届中国辞书一等奖和黑龙江省第九次社科优秀科研成果特等奖。赵传君教授获1997年度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二等奖。李建中教授主持完成的《新一代数据库系统研究》和《并行关系数据库系统研究》分获1995年度和2000年度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历届黑龙江省社科评奖中,该校的获奖总数和获奖级别均居全省高校和科研单位之首。这些学科的建设成绩极大地提高了黑龙江大学的知名度与学术地位,同时也带动了其它学科的发展。让学科整体壮起来 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衣俊卿校长对于黑大的发展定位清晰:“市场经济是一种要求创新、充满创造力的体制,它要求高等学校把质量和特色作为自己的生命线。黑龙江大学作为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我们要建立的是应对市场经济的大众教育。我们以尊重每一个人受教育的权利、以素质提高为核心,树立因材施教分流教学的多元质量观、遵循教育的个性化原则和创新原则。我们加强高水平的科研和学科建设的目的不是走研究性大学的发展道路,而是以学科建设来带动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工作,带动学校的整体发展。” 几年来,黑龙江大学在“优势求生存、特色求发展”原则的指导下,形成了较有特色的学科群。他们始终注重和发挥基础理论的研究优势,充分发挥俄语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等学科的研究优势。同时在顾全学科体系的前提下,该校有针对性地加强传统优势学科,并以传统优势学科为轴心牵动相关学科的建设发展,从而形成优势二级学科群。重点建设了以俄语语言文学为轴心,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为支撑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群;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为轴心,外国哲学、伦理学、美学等为支撑的哲学学科群;以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为轴心,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学科为支撑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群;以民商法学为轴心,法学理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经济法学等学科为支撑的法学学科群;以政治经济学为轴心,国际贸易学、企业管理、行政管理、情报学等学科为支撑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群;无机化学为轴心,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分析化学等学科为支撑的化学学科群;以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为轴心的工学学科群。他们尤其重视学科互补、互助性建设,该校的俄语、计算机、应用语言学联合组成了俄语计算机语言学学科;计算机、自动化控制、应用数学学科组合,生命科学与农学组合,形成了新的优势学科,加强农药、生物工程、光纤技术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取得可喜成果,大大加强了对省、校级重点学科、学位点的支撑作用。自1996年以来,该校创办了30个应用性较强而又急需的新专业,且均有较强的学科群支撑,其中档案学、治安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等13个专业填补了黑龙江省内空白,而且专业整体质量和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省级重点专业由3个增加到17个。 近年来,黑龙江大学坚持科研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科研的支撑作用,采取倾斜政策和鼓励措施,推动学科建设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该校从地缘条件和历史条件出发,努力挖掘和培植具有黑龙江大学特色的优势科研领域,组建、重组了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应用经济研究中心、东北亚研究中心、俄罗斯研究中心以及中国北部边疆民族历史文化研究所、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法制发展研究所、社会调查研究所、功能材料研究所、植物工程研究所等五十余个科研机构。其中,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于2000年9月正式列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成立于1983年的黑龙江省满语研究所是全国惟一的专门研究满—通古斯语言文化的科研机构。该所对满语语音学、语法学、词汇学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对濒于消亡的满语口语进行了抢救性整理研究。2000年8月,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满族语言文化学)硕士学位点。近年来,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科技及其产业发展极为迅速,黑龙江大学瞄准并及时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和发挥科技优势,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扶持这两个研究领域,使之迅速成为该校新的学科生长点和特色研究领域。韩志刚教授研制无模型控制器,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李建中教授率先在我国开展并行数据库系统的研究,目前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围绕这一方向,该校建设了一个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并与哈工大合作建立了“数据库与并行计算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电子工程学院的IC卡联网加油工程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在全国范围四次大型的工程招标中全部获得成功。郭德栋教授在国际上首次获得了近100%传递的无融合生殖单体附加系,为植物无融合生殖的研究和利用提供了极其宝贵的材料,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中期验收。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处于国际前沿,以此为基础该校建立了一个黑龙江省高校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都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取得了较大进展。 黑龙江大学还积极围绕申报的学位点进行了各级各类项目的申报和争取工作,深入开展跨领域、跨区域的合作与研究,特别是加强了对俄科技合作与信息交流,使申报项目的数量、层次以及获得批准的数量和获得资助的经费数额每年都有所突破。黑龙江大学把改善办学条件当作重要大事来抓,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加大了对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使学校的教学基础设施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据统计,五年来该校仅教学设备投入就由2451万元增至近一亿五千万元,据介绍,今年年底,该项投入将达到一亿八千万元。三年来,仅化学化工学院就投入4000余万元购买实验设备、仪器。电子工程学院的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学科近五年投资仪器设备费1010万元,实验设备总值1979万元。光纤技术研究方向,实验室设备到位后总值达300余万元;非线性光学方向,又购入价值200万元的飞秒激光器,与哈工大共建实验室,以达到资源、设备的共享,且取得很好的效果。黑龙江大学每年为校级重点学科投入的仅用于出版学术专著的专款建设经费一项就超过150万元。为确保“十五”期间学科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该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对“十五”期间申获成功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点、硕士点学科给予鼓励,预计投入学科科研奖励基金250万元;实行教师特聘岗位津贴制度,在硕士点以上的学科、校级以上(含校级)重点学科设立特聘岗位,预计发放特聘岗位津贴2000余万元。2003年在全国第九次博士点评审工作中,黑龙江大学无机化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两个学科又喜获二级学科博士授予权,该校文、理、工、外四个学科门类都拥有了博士授予权。新闻学、法律史、刑法学等18个学科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使该校的硕士学位授予权达到了54个,该校学科建设取得大丰收。 几年来,黑龙江大学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科技奖励方面的有关措施。近日该校又作出决定,紧紧围绕近几年学位点建设工作,出台了《黑龙江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实施方案》、《黑龙江大学重点实验室建设实施方案》、《黑龙江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营造学术氛围的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文件,以健全学校科研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学科与科研建设。2001至今两年多时间里,黑龙江大学共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14项,共获科研经费万元;共获各级奖励278项,取得各类成果2449项。期间,该校共成功主办或承办了大学校长论坛、俄侨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首届国际汉语方言语法学术研讨会、黑龙江省第九届《红楼梦》学术研讨会、国家基金委化学部2002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评审会等大型国际性和全国性学术会议28次。均超过“九五”期间整体数字。 校长衣俊卿教授充满喜悦地总结:“我校两年半来的各项工作指标均提前完成了‘十五’规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科门类已涵盖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管十个门类,研究成果显著;然而为保证我校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要建设若干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理工实验室,完善学科与科研建设相应鼓励政策、建立健全的约束机制,进一步营造校园学术氛围,理顺各种机构职能,强化师资队伍。在完成办学规模发展之后走‘从外延到内涵’的道路,丰富校园内涵建设。”让产、学、研活起来 黑龙江大学是一所地方院校,政府投入严重不足,在办学条件的改善上、学科建设投入上有一定缺口。多年来,该校积极探索初步形成了一条“人才培养、科技进步、经济与社会发展三位一体”的办学途径,加强应用开发研究,促进产学研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1998年以来,黑龙江大学在加强科技协作、推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社会化等方面有了喜人的进展,科研产业的发展成为黑大实现自我“造血”的具体载体。同时这种产、学、研的互动也增强了黑龙江大学学科发展的内涵,使学科建设更具应用型、实践性,积极地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才需求服务。 1998年以来,黑龙江大学通过校市合作、校企联合等方式努力探索为黑龙江经济发展服务的思路,注重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谋求与企业的合作。先后与鹤岗禾友农药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富裕酿酒有限公司、黑龙江新三星集团公司和哈尔滨金星乳业集团等进行了成功的合作,建立了多个校企联合研究所。这种校企联合,实现了优势互补,为企业和高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拓展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黑龙江大学在俄语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以及文化哲学、辞书编纂、满族语言文化、生产力经济学、数据库与并行计算、计算机软件开发、语言文字处理、工业自动控制、嵌入式系统及其应用、自动计量检测与控制技术、古建筑声学、敏感技术研究、甜菜边缘杂交及无融合生殖研究、生物工程技术、农药、除草剂的研究与开发、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开发与生产、高分子聚合物的研究与开发、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无机功能材料等研究领域拥有高水平的研究力量和科研成果。2001年成立的生命科学学院与企业联合建立了新三星啤酒研究所、金星乳业研究所、富裕老窖研究所、丰源食品研究所和大龙生态肥研究所等5个科研所,围绕黑龙江在绿色食品产业、农产品深加工以及生物制药等产业优势,振兴了黑龙江地方经济,培养出了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专业通才。贾树彪教授从事的无危害的小分子肽研究已应用于L-乳酸菌酸菜的开发研制上,且已经见到了效益。L-乳酸菌酸菜工场已经初具规模。由黑龙江大学植物研究所郭德栋教授主持研究的植物克隆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转基因计划专项课题。郭德栋教授在对野生甜菜进行的杂交实验中,成功分离出无融合生殖甜菜单体染色体。并从这个染色体中发现了无融合克隆基因,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将无融合基因确定在一个染色体上。在3年多的反复实验中,单体染色体的传递率达到%。 为了加强与社会结合,科技与社会融通,黑龙江大学以服务社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导向,兴办多家科技产业、商服企业,以发展中试基地为突破口,加速实现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经过几年的努力,该校现已建成电子工程、化学化工、电力控制和软件工程4个中试基地。目前,这几个中试基地运转良好,开发研制的部分产品已经在国内外的相关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收到了较大的经济效益。1998年以来,黑龙江大学主动增强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和市场意识,加强与各地市及厂矿企业的联系与合作。该校是第一个在大庆高开区建立科技开发机构的高校,并与大庆市政府签订了教育科技合作协议。电子工程学院与大庆合作开发的“IC卡无人监控自动付油计算机管理系统�,化学化工学院在利用煤矸石生产净水剂、A型分子筛、Y型分子筛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开发出多项成果,有的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和省科技进步奖,有的成果已转化为生产力,在黑龙江省三届振兴经济奖评审中,该校连中三元,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黑龙江大学校办产业共有9家高科技企业,这些企业主要从事软件研发,软件产品加工、软件产品出口及软件人才培养等业务。黑龙江黑大同庆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被誉为IT界的“黑马”,在黑龙江省一系列政务网工程中连续中标,2002年实现产值6260万元。哈尔滨光宇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通过了国家级“双软”认证,2002年产值达到1800万。黑龙江大学伊斯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近年来软件产品出口创汇已超过1800万元人民币。黑龙江大学软件园在2003年8月被哈尔滨市科学技术局认定为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314 评论

18821090937

近日,小编从黑龙江大学相关网站了解到,为维护黑龙江大学的学术声誉,制止学术不端现象,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在学位授予工作中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的意见》、《黑龙江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反剽窃暂行规定》,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学院使用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对研究生进行论文反剽窃审查。在这里小编为童鞋们解说一下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查重检测的标准与要求,大家可以提前进行论文检测修改,以便达到学校论文查重标准。一、 所有申请答辩的硕、博士研究生论文都必须进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检测不合格者不能参加答辩。检测结果整篇重复比例在30%以下者为合格(含各种因素)。二、 第一次检测结果中,整篇重复比例在30%(含30%)-50%者,限期修改,修改后进行第二次检测。若第二次检测整篇重复比例仍在30%以上者,延期答辩修改论文(至少半年)。第一次检测结果中,如果整篇重复(含各种因素)比例在50%以上(含50%)者,延期答辩修改论文(至少半年)。三、 黑龙江大学所有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硕、博研究生,于本学院答辩前将学位论文电子稿发给本学院研究生秘书处,再由研究生秘书统一送交研究生学院,接受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各学院研究生秘书,于本学院答辩前1个月将本学院学位论文汇总成一个压缩文件夹(里面每个文件格式要求:word文档,文件名为:学号+姓名,不要设文件夹),通过教务办公网发至研究生学院。对于人数多的学院,可以分期分批送审,但请研究生秘书做好记录,以防漏检。研究生学院将于一周内将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结果通告学院。

283 评论

相关问答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学位论文

    好写。研究生毕业论文,应该在十天左右可以的完成,花2~3天查阅相关资料,再花2~3天写作,最后花几天时间进行修改。

    zdx82627811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黑龙江大学学位论文

    小黛说:因为《煎饼侠》《缝纫机乐队》被大众熟知的大鹏导演,1982年生,摩羯座。2017年凭借冯小刚《我不是潘金莲》获得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男配角提名。 最近他的短

    Lena睡美梦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黑龙江医学期刊

    查询一下主办单位是不是省级单位

    兔小主改名了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黑龙江学位论文库

    收录学位论文的数据库有:中国知网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 1、中国知网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该

    山里吃吃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黑龙江大学学报是否核心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主办单位:黑龙江大学出版周期:季刊什么核心期刊也不是的,就是最最普通的省级期刊。

    super阿狸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