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梧桐
(一)护理科研论文的书写格式1.文题文章的题目能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表达论文的主题,与内容相符合。读者常是以文题为主要依据来判断论文的阅读价值,所以文题要准确、简短、醒目、新颖,富于吸引力,能引起读者注意和兴趣。文题不能太长,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为宜。题目的文字一般不用简称或外文缩写,必须用时也只能选用公认和常用名称,如冠心病、CT等。文题尽量不加标点符号。2.作者署名和单位作者署名和单位应真实,便于读者、编辑部与作者联系与咨询,同时也是作者对文章内容负责的表现,不要用化名。3.摘要摘要(abstract)即文章的内容提要,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使读者能够迅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和准确地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摘要书写用最扼要的文字,一般从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方面来概括叙述。摘要着重说明研究工作的创新内容,使读者能在较短时间内了解论文的概况。摘要部分不列图表,也没有引文,尽量不用缩略语,一般不分段落而独立成章,字数在200~300字左右。4.关键词关键词(keyword)是反映文章主要内容的单词、词组或短语,目的是便于读者了解论文的主题,帮助人们在检索中能通过此词组迅速查到文献。一篇文章选3~5个关键词,可从文题、摘要、正文和文中小标题中选择。关键词要写原形词,不用缩写词,应尽可能用规范语言作关键词。选出的关键词间不用标点符号而采用空一格书写,也可用分号隔开,最后一个词末不加标点。5.正文科研论文正文内容的写法一般有相对固定的格式,包括: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和讨论、参考文献等几部分。(1)前言前言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和预期目的,包括立题的依据、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和假设等。前言不宜过长,也不宜作自我评价和独创、填补空白等描述,点明主题即可。(2)材料与方法应详细具体叙述,因为它是获得研究结果和论点依据的重要步骤,也是判断论文科学性和先进性的主要依据。其内容包括研究对象条件、抽样方法、观察项目、研究步骤、收集资料的场所、选用的量表、研究工具的信度和资料整理与统计学处理方法等,都要交待清楚,使读者了解研究的具体内容,便于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价和验证。(3)结果结果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包括观察到的现象和收集到的数据,经过整理和必要的统计学处理后,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报告出来。当文字描述冗长时,可采用图或表格来归纳研究结果,使读者一目了然。不要将文字叙述与列图表重复使用,力求简练。研究结果必须真实和科学,不论结果是阳性还是阴性的,只要是真实的,都是有价值的,应实事求是地、具体和准确地报告结果。
2俊不在服务区
护理论文格式2017
导语: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事业的进步,护理专业越来越受到重视。下面是我分享的护理论文格式,欢迎阅读!
一般护理论文包括以下几个项目:
【题目】
【著者】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①引言(序言、绪言、前言、导言)
②材料与方法/对象与方法/病例与方法
③结果
④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标题层次】
一.题目的书写要求
1.概括:简短文字概括全文内容,体现精髓。引人入胜,便于记忆。
2.简练:字数一般<20字。一般不用简称或外文缩写,必须时只能用公认或常用名称,尽量不用标点符号,必要时设副标题,破折号分开。
3.准确:用词准确,正确反映论文主题和内容,避免文题不符。
4.新奇:有特色和新意、不落俗套、避免与已有文献题目雷同。
二.著者书写的要求
目的
便于编辑、读者与作者联系或咨询作者对文章内容负责。
署名作者的条件
1.课题提出者及设计者。
2.课题研究主要执行者。
3.进行资料收集及统计处理者。
4.论文主要撰写及修改者。
5.对论文主要内容能承担全部责任。
6.并能全面解释和答辩者。
署名注意事项
排列顺序按参加研究工作多少和实际贡献大小而非职位或年资高低,第一作者应是研究工作构思、设计、执行和论文主要撰写者,每位作者姓名之间空一格,不需加任何标点符号必须用真名,不得用化名、笔名、假名。
论文发表前,若参加研究者已调往其他单位,可在署名末尾右上角加注符号,在页脚注中说明。
三.摘要的书写要求
用最扼要的文字概括本研究目的、步骤与方法、主要发现及结论,着重说明研究工作的创新和发现,使读者概略了解全文内容,以决定是否有阅读全文的必要。
1.不列图或表,不引用文献。
2.字数以200-300字为宜。
3.一般在署名之下,正文之前。
4."摘要"二字顶格写,空两格后接摘要内容。
四.关键词的书写要求
关键词是反映文章主要内容的单词、词组或短语
目的:便于读者了解论文主题,利于迅速检索到文献
要求:1.每篇文章可选3-5个关键词。
2.一般不用缩写词。
3.在摘要之下,正文之前。
4.顶格写"关键词"。
5.空两格后依次列出。
6.之间用分号隔开,最末一词不加标点。
五.正文书写要求
前言内容
①研究目的和意义(为何作研究)。
②研究背景及立题的理论或实践依据。
③本研究拟创新点。
④研究的理论或实践的意义。
前言要求
①语句简洁、开门见山、切忌空泛。
②从未开展过的研究:体现创新性描述。
③前人开展过的研究:说明本研究区别和创新点。
④简要回顾与本文相关的研究:a.—不能等同于总结,不必强调过去的工作成就。
b.—不重复教科书或众所周知的内容。
c.—说明研究设计、不涉及本研究数据、结果和结论。
d.—少与摘要和正文重复。
e.一般不另列序号和标题。
正式内容
回答"怎样做"研究的问题,是科技论文的基础,判定论文科学性、先进性和可靠性的主要依据,为别人重复此项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包括:
①调查对象:来源、选择标准、样本量、一般资料、抽样和分组方法。
②研究工具和手段:问卷、仪器设备、药剂等。
③疾病诊断/分型标准、疗效判断标准及依据。
④资料收集方法:调查或研究过程、预试验等。
⑤统计分析方法:统计软件名称、统计处理方法、差异显著性判断标准(P值)。
结果
①将试验或临床观察原始数据或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统计学处理而得出。
②科研论文的核心部分,决定对科研成败的判断,结论与推论也由结果导出。
③最能体现论文的学术水平和理论与实用价值。
结果的要求①实事求是,遵循全面性和真实性原则。
②实验结果无论成功与否,只要真实都有价值。
③不可任意增删、篡改实验数据,以符合"正常结果"。
④指标明确可靠,数据准确无误,文字描述言简意赅,图表设计正确合理,简明清楚。
⑤通常通过文字、图、表相结合来完成。
⑥表格一般采用三线表:顶线、标目线和底线,两侧开口,栏头可再设一条或数条横线。
⑦结果呈现表格范例。
知识扩展:护理论文范文
题目:新常态下中职护理教育发展转型分析
摘要: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后,中职护理教育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为全国各地输送了众多的护理人才。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护理专业招生规模的持续拓展,护理人员供求形势开始逐渐发生变化,各个医院对中职护理人员的需求呈现为不断降低的趋势。面对新常态下的需求转变,中职护理教育发展转型势在必行。鉴于此,本文主要基于社会对护理人员的需求,提出几点中职护理教育发展转型的措施,仅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中职院校;护理教育;转型
作为我国宏观医学教育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职护理教育担负着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输送护理人员的重要职责。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大众对健康、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呈现为不断增长的趋势,医学技术的发展与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对护理专业人才的结构、数量以及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当前的社会形势,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均开始开设护理本科、专科,再加上高职院校近年来的迅猛发展,中等卫校与高校联办的五年一贯制高职护理及三年制中职护理,促使我国护理教育逐渐从传统单一层面的中职护理教育逐渐过渡到中专、大专、本科以及本科以上的多层次教育模式。新常态下,中职院校护理教育不得不面临“招生难、生源差;难教、难管;出口不畅、学生就业困难”的严峻形势,如何进行有效的转型发展就成为各个中职院校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构建吻合社会需求的教学课程
要想适应当前不断转变的多层次护理教育模式,中职护理教育应当综合参考社会需求,构建教学目标与社会需求相吻合的护理教学课程体系。应当始终贯彻“突出护理、加强人文、注重整体、体现社区”的护理教学发展转型原则,逐步形成“一主、二辅、三突出、四强化”的人才培养方针。当中“一主”指的是主修护理学的专业模式;“二辅”指的是辅修康复医学与护理;“三突出”指的'是基础理论知识需要彰显实用性,专业理论知识需要彰显针对性,人文知识内容需要彰显应用型;“四强化”指的是综合素养强,信息化能力强,英语能力强以及专业技术能力强。尽管中职院校护理教学三年制的时间极为有限,但其能够综合利用选修、必修、讲座以及自学等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构建积极向上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的学习,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毕业后有效适应家庭护理、临床护理以及社区护理打下坚实的基础。相应的护理课程组织也能够采用“大护理、小专业分化”的方式,即“通专多接口”的职业发展方式,通过构建灵活化、模块化的教学结构,能够更好的适应护理人员市场当前的变化,尽可能为每一个学生提供符合护理市场需求、职业发展的学习资源[2]。除此之外,中职护理教育在主动做好学历教育的同时,还应当主动为学生提供考取各种证书的平台,尽可能为学生未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护理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正如上文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护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临床护理模式已经从传统以疾病为核心的被动护理服务逐步转变为以患者为核心的护理模式。该种形势下,中职护理教学也应当综合参考护理服务模式的转变,针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中职院校应当密切关注护理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主动与用人企业进行更为深入的合作,针对护理专业的方向进行及时的调整,争取做到护理教学与岗位需求零距离,同时积极鼓励广大教师进行自编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彰显护理专业的特征,多向学生灌输护理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理念以及新知识,真正实现中职护理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与先进性。长时间以来,传统的实习模式“8个月实习、分科轮转”,不仅无法跟上人才需求的社会发展形势,同时也不利于学生个性化专业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中职护理教学基于“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进一步改进实践教学,针对临床见习与课堂教学、实验室操作进行有效的整合,综合利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以及情景教学法等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护理教学从传统的“能教什么、会教什么”向“需要教什么、应该教什么”变化,使得广大学生均能够积极投入到教学进程中,促进学生个性、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三、主动联合高校培养高层次护理人才
随着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开始开设护理本科、专科,我国护理专业人才逐渐形成以中职、专科、本科、研究生等为主的教育层次。针对该种情况,有学者提出只要是用人机构的有关专业岗位要求以本科学历为主的,高职高专院校在原则上不再进行该类专业的设置,并且可以尝试通过一段时间的过渡以后删除该专业;只要是用人单位的有关专业岗位要求以高职高专学历为主,并且对照专业毕业生已经明显高于社会需求,需要尽可能针对中职院校该专业的招生规模进行压缩,同时通过一段时间的过渡以后删除该专业。
为保障中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发展,应当大力鼓励当前已经开设护理专业的中职院校积极与开设有护理专业的高职院校进行深入的合作,联合培养五年制大专层次的护理人才,抑或是尝试与开设护理专业的本科院校进行合作,培养六年制本科层次的护理人才,以此来缓解低文化层次护理人员的供给及引发的继续教育、就业等方面的困难,同时还能够有效防止大幅缩减当前中职护理专业招生规模所引发的资源浪费、师资力量重新安置等情况。综上所述,随着护理教育多层次体系的逐步完善,面对生源素质、社会需求以及护理模式等方面的变化,中职护理教学必须要进行及时的调整,通过构建吻合社会需求的教学课程、注重护理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以及主动联合高校培养高层次护理人才,促进中职护理教学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军,杨颖,王卫东.浅析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在中职护理教育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实践,2015,02:158-160
[2]黄蕊.浅析职业技能大赛对中职护理教育的消极影响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5,16:77-78
[3]陈军.新一轮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与中职护理教育教学改革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1,13:84-85
海上的海
心理护理对于妇产科的患者来说,显得更加重要。因为心理护理在妇产科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是任何药物都不能够代替的。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妇产心理护理论文范本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妇产心理护理论文范本篇1 浅谈妇产科手术护理与心理护理 【摘要】: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护理在一个医院救治医疗过程中中占有大的作用,尤其是妇产科,妇产科对孕妇的护理质量好坏,直接关系着两个人的安危。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工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良好的妇产科护理是对产妇的负责,也是对一个新生命的尊重,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对妇产科护理的质量和护理的安全管理是检验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的指标。因此妇产科护理人员应当提高自身工作技能,加强自身修养,以身作则,真正做到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服务质量要求,为产妇和将要出生的天使负责,真正做到一切为了产妇,为了产妇的一切的服务标准,使每个新生儿都能顺利的看到温暖的阳光,都能健健康康的成长,真正让医院体现出一切为了患者的医疗宗旨。本文就对妇产科的护理这一问题进行简单阐述,以方便供诸位参考调阅。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分析 妇产科护理不同于对其他病人的护理,妇产科护理更具有针对性,同时要求医院的相关护理人员要具有更强的工作技能,和更为缓和大的工作态度,因为其工作对象不是单纯的一个人,而是两个鲜活的生命,因此对妇产科病人的护理要更加小心谨慎。 1. 产妇手术前的护理 从产妇进入医院办理相关入院手续起,产妇就在医院的正规护理范围了,进入医院的产妇几乎都是将要临盆的产妇,因此相关护理人员要时刻小心注意,要具有随时出现突发情况的警惕性,同时在孕妇待产期要对其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 对产妇术前的生活护理 对于待产的产妇要在进入医院后之内的待产期间做好临产的充分照顾,为新生儿的顺利产生创造良好环境,要关心体贴孕妇,保证产妇充足的休息与睡眠,让其取左侧卧位,同时在饮食上要叮嘱其使用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饮食,并保证每日水分的充足摄入,还要适当控制脂肪、水、钠的摄入,创造良好的身体环境。同时要每天对待产妇进行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及作好产前检查并记录,其休养环境要安静舒适,冷暖适宜,空气清新。必要时要帮助产妇如梳头、沐浴或床上擦浴以及皮肤卫生等。最重要的是要严格观察病情,要有高度的警惕性,如有头痛、胸闷、恶心、呕吐等,要立即通知医师紧急处理,出现产兆时要及时护送至产房。 对产妇术前的心理护理 产妇在产前的心理极不稳定,既怀有对即将作为母亲的激动之情,又具有对分娩过程的恐惧之情,因此,做好产妇的术前心理护理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相关护理人员要给予其心理暗示,使病人情绪稳定,例如:医护人员可以陪同待产病人在安静的环境中随意走走,做一些适量运动,还可以播放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让产妇聆听,或者在保障产妇充分休息的情况下聊聊天,看看书等等,从而达到使产妇消除内心恐惧,保持将要做母亲的喜悦之情。这对稳定产妇的情绪,为迎接新生儿做好良好的基础。 2. 产妇手术后的护理 对产后病人的疼痛护理 对于不同的病人,身体状况有所不同,对忍受手术后的疼痛情况也不同,病人刚做完接生手术,身体虚弱,身体素质好一点的对疼痛的忍受能力较强一点,没有多大的临床反应,但是对于身体素质稍差的病人,情况相对就不一样了,刚做完接生手术,对于手术的部位肯定有疼痛的感觉,轻者会有轻微的疼痛、浑身无力、想睡觉等临床现象,重者可能会有剧烈疼痛甚至昏厥的现象发生,因此,出了医生在手术时要有良好的手术技能之外,手术后的护理也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护理措施会极大的减轻病人的痛苦,使其一度沉浸在做母亲的喜悦之中。 理论上讲疼痛是由局部特定神经末梢刺激引起的,从机制上讲疼痛是由于伤害性刺激受损部位致使受损部位释放致痛物质,同时疼痛冲动传入神经到达脊髓、丘脑,再由传出神经传到感受器,从而引起疼痛的感觉。对于这种感官上的感觉,病人会十分敏感,在临床上最常见的止痛方法一般是药物止痛,能够起到快速止痛的效果,对于刚做完手术的产妇而言,其身体虚弱,会对有些止痛药物产生排斥现象,要在医师的叮嘱下谨慎使用阿司匹林、止痛片等适用于中等程度疼痛的非麻醉性止痛药进行止痛,要避免使用吗啡和杜冷丁等这样适具有一定的副作用的药物。同时可以用针刺关元、合谷穴的针灸方法或者对疼痛部位进行按摩,在心理上给病人安慰,分散病人的注意力,这样也可以达到止痛的效果。 对对产后病人及婴儿的日常护理 产后病人应取平卧位,全身麻醉未清醒时使头偏向一侧,12-24小时后改为半卧位。48小时后条件允许可鼓励下床活动。术后当日禁食,次日开始进全流质饮食,排气后可进半流质,记录出入量。注意伤口渗血、渗液,阴道排出物,保持辅料的干燥。同时要定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和体温,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末梢循环、尿量、意识状态,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医师。 检查新生儿脐部有无渗血,正常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接种卡介苗,并了解卡介苗的接种适应症和禁忌症。要频繁更换尿布。母婴入室即给予新生儿吸吮,指导母亲正确喂哺新生儿,做到按需哺乳,喂奶结束后用手轻拍背部利于排气,头偏向一侧,放回小床。密观察婴儿的大小便,皮肤颜色、呼吸、并记录,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通知儿科医生。 【结束语】:妇产科护理工作是一项重大的工作,不仅要求医护人员要有高质量的专业技能,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对产前术后病人的生活给予悉心的照顾,在心理上缓解病人压力,照顾好新生儿,这些工作伟大而神圣,做好这些工作既使一个准妈妈体验到了做为母亲的喜悦之情,又为迎接下一代生命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体现了医院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参考文献 [1] 甄丽基.防范医疗护理事故的临床实践与成效[J].现代临床护理,2004. [2] 王群.护理安全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 [3] 段玉玲.妇产科术前心理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08. [4] 叶慧玲.125 例妇产科正常分娩产妇围术期的心理护理[J]护理研究, 2010. [5] 王娴.妇产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措施[J].护理教育,2006. [6] 吕云秀.妇产科正常分娩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 [7] 吴运萍.妇产科患者术前心理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 2009. [8] 黄裕新.临床实习教学中医疗纠纷隐患及防范[J].西北医学教育,2005. [9] 骆秀玉.加强实习生医疗安全教育,防范医疗纠纷[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3. [10] 谢海娥.潜在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5. [11] 吴卓洁.临床实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卫生职业教育,2005. [12]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妇产心理护理论文范本篇2 高龄初产妇产前心理状态研究与护理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高龄初产妇产前的心理特征进行对症的临床护理,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和促进产后恢复。方法:选取在我院实施产前检查和分娩的高龄初产妇83例,随机性分为试验组42例和参照组41例。对参照组孕妇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孕妇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通过与孕妇交谈、观察她们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然后进行对应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围产期护理等护理,记录两组孕妇的妊娠合并症、产科并发症、产程、新生儿评分等。结果:试验组,通过护理消除或者缓解了高龄初产妇产前的焦虑、忧郁和生产恐惧等心理,能够以平静、放松的心态配合产前工作。结论:多数高龄初产妇存在对母婴生命安全的担忧和生产方式产生焦虑和恐惧,对其做好心理护理有利于高龄初产妇身心健康,配合生产工作,并利于产后恢复。 关键词:高龄 初产妇 护理干预 高龄初产妇是指年龄超过35岁的初产妇,属于高危妊娠产妇,在生理上要比正常产龄的孕妇担负更大生产风险,所以在心理上也会承受着更大的压力[1]。所以,既要重视高龄初产妇生理因素,又要注重其心理因素,使她们保持身心健康。我院2010年8月- 2012年 8月对住 院的83例高龄初产妇实施对症的心理护理,取得效果非常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临床资料 我院2010年8月- 2012年 8月住院的83例高龄初产妇,年龄在 36-41岁之间,平均年龄(±)岁;怀孕(38-43)周,平均为时间(±)周。受教育程度:研究生以上学历25例,大专以上46例,其他学历12例。排除所有妊娠并发症与合并症,排除精神病史和其他严重疾病。随机性将83例高龄初产妇分为试验组42例和参照组41例,实验组产妇年龄36-41岁,平均年龄 (±)岁,对照组产妇年龄37-41岁,平均 (±)岁,两组 初产妇在职业、受教育程度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P>)。 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所有高龄初产妇的住院时和临产前心理状态进行综合评定[2]。对参照组孕妇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孕妇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通过与孕妇交谈、观察她们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然后进行对应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围产期护理等护理,对高龄初产妇主要的心理干预包括:针对孕妇产前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实施对症心理疏导;在安静且舒适的环境中让孕妇进行松弛训练,降低或缓解紧张、焦虑和恐惧情绪;动员家属共同参与,正确对待分娩,促进产妇焦虑和抑郁程度减轻[3]。并记录两组孕妇的妊娠合并症、产科并发症、产程、新生儿评分等。 统计学方法 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等级计量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Z检验)。P < 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心理护理后,两组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都有不同程度降低,试验组较参照组降低幅度大,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见表1。 试验组正常分娩率为,宫产率,新生儿Apgae评分为(±)分,试验组产妇在正常分娩率、宫产率和新生儿Apgae评分三方面的数据均优于参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见表2。 3 讨论 高龄初产妇会因为社会、家庭和个人等诸多方面因素,常常会出现产前心理焦虑、抑郁和恐惧等心理情绪,而且会给孕产妇、胎儿和新生儿带来危险[4]。所以及时了解高龄初产妇生产前的心理状态,进行对症产前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改善和提高分娩质量,同时也可以使母婴健康得到。 本研究中,试验组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较参照组降低幅度大,而且试验组产妇在正常分娩率、宫产率和新生儿Apgae评分三方面的数据均优于参照组。经过总结,对高龄初产妇心理护理得出以下体会:以保障母婴安全作为出发点,详细了解产妇的个人和家庭情况,灵活选用沟通技巧,有针对性地对高龄初产妇实施心理辅导,做好产前健康知识宣教,以亲切的态度和柔和的语言进行健康知识宣教;要认真仔细讲解产前检查的所有项目,并解释且让产妇认识到产前检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应用配合宣传资料、宣传图片或者幻灯、录像等形式演示分娩程序和孕妇的配合工作;让孕妇轻松了解宫产中她们应该注意事项和手术前应准备的工作;还要让孕妇和家属了解分娩时和产后要使用的物品和注意事项[5];对孕妇所提出有关生产的问题,应该给予科学、准确和合理的解释,及时满足孕妇心理需求,并集合孕妇的个人情况介绍两种分娩方式的利与弊、 麻醉的方法和后果、分娩和宫产的各自特点和安全性,让高龄初产妇明白产程、手术等每个环节大致轻快,以减轻她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6];与孕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孕妇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有效的消除或者缓解高龄初产妇产前的焦虑、紧张和恐惧心理情绪,以平稳 、轻松的心理状态配合生产各个环节的工作。 综上所述,多数高龄初产妇存在对母婴生命安全的担忧和生产方式产生焦虑和恐惧,对其做好心理护理有利于高龄初产妇身心健康,有理于其配合生产工作,并利于产后恢复。 参考文献: [1]林惠碧. 针对高龄产妇的护理体会[J]. 健康必读杂志,2011,11(11):26. [2]林月法. 围产期心理干预对高龄初产妇分娩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0,21(18): 155-156. [3]刘中兰. 护理干预在高龄初产妇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 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0): 47-48. [4]吴命坤,马香蕊,黄丽霞,等. 高龄初产妇住院待产时的心理状态及其护理[J]. 护理研究,2012,26(5): 1183-1185. [5]苏 静. 高龄初产妇围产期的心理护理[J].现代预防医学,2012,2(12): 154-155. [6]赵金荣,李金凤,李玉芳,等. 高龄初产妇分娩前后的心理状态与护理[J]. 临床合理用药,2012,5(2B):18. [7]卢青.高龄初产妇分娩前后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J]. 医学信息,2010,23(3): 155. [8]傅华芳. 高龄初产妇产前心理状态分析及其干预措施的临床意义[J]. 中国健康月刊,2010,29(12):59 猜你喜欢: 1. 产妇心理护理论文 2. 妇产科护理论文范文 3. 关于产科护理论文范文大全 4. 妇产科护理论文 5. 孕产妇心理护理论文
APA写作格式(重点) Directory to APA in-text citation models(文中的资源引用格式)。 Directory to AP
(一)护理科研论文的书写格式1.文题文章的题目能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表达论文的主题,与内容相符合。读者常是以文题为主要依据来判断论文的阅读价值,所以文题要准确、
以质量求发展,以患者为中心,是医院遵循的原则和坚守的服务模式。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医院护理医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医院护理中会有一些不可避免的医疗意外,
看下,叫迪西欧论文工作室,论文搞不定可以找迪西欧论文工作室
大家知道吗?致谢的言语行为,通过多样化的组合与变换承担了交际中的礼貌功能,那么 毕业 论文的致谢词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毕业论文致谢词怎么写_毕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