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猫叫毛毛
境外发表论文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中外比较 台湾《教育研究月刊》2003年12月大陆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念与发展《海峡两岸新世纪小学课程与教材改革学术研究会》论文集The Ideal Teacher Models of the 21st Century in China. Search foran Ideal Teacher Model in the 21st Century, . 韩国国立教员大学出版社1999年10 月Student Moral Assessment in Secondary Schools: A case study of Shanghai Shixi Secondary School. Educational Assessment:Sino-British Perspectives. 伦敦大学出版社1995年10月Comparing HSCE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GCSE in Assessment: Sino-British Perspectives. 伦敦大学出版社1995年10月国内发表论文 (90年以前发表的论文略)“厘清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若干误解”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5期“校本课程开发并不神秘”《文汇报》2009年4月1日“学生评价的评分与记分”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4期“教师评价标准的研究” 《教师教育研究》2009年第6期“教师评价实践:美国的经验和启示”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第8期“日本双语教育的学生学业评价—以加藤学园为例”《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2期“双语教学十项操作策略”《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12期“英语教学的提问艺术”《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4期“小学英语课程发展报告2006(上)”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6期“小学英语课程发展报告2006(下)”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7期“分层考试”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8期“重视识字教育的奠基作用” 《文汇报》2007年11月12日“奖惩性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比较” 《上海教育科研》2007年第12期“英语长句的隔裂现象与理解分析”《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8期“面向未来与校本课程开发” 《全球教育展望》20006年第7期“教师评价:增值评价法”《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小学学校管理》年第4期转载“课堂听课评价法”《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第1期下半月刊“英国校本课程开发”《吉林教育》2005年第1-2期转载“教师评价:绩效考评法”《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小学学校管理》2005年第8期转载“中外比较:双语教育的界定、属性与目的”《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第6期“教师评价:增值评价法”《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1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小学学校管理》G30,2006年第4期“双语教学实验的回眸与前瞻”《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2期“日本双语教育”《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5期“双语教学实践谈” 《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第4期“英国校本课程开发”《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4年第6期“澳大利亚双语教育”《教育理论研究》2004年第6期“教师评价模式:微格教学评价法” 《全球教育与展望》 2004年第9期“教师评价模式:教学档案袋”《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7期“教师评价:末尾淘汰制述评”《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1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小学学校管理》2005年第2期转载“学习双语教育理论透视我国双语教学”《全球教育展望》2003年第2期“教师评价模式:合同计划法”《当代教育论坛》2003年第5期“一种有效的教师评价模式 ― 校长-同事评价法简介” 《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第10期(半月刊)“双语能力与认知发展(上)”《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7期“双语能力与认知发展(中)”《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8期“双语能力与认知发展(下)”《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9期“英国校本课程开发”《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第7-8期“加拿大校本课程开发”《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中外比较”《文汇报》2003年11月9日第6版“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中外比较”台湾《教育研究月刊》2003年12月“加拿大双语教育的回眸和启迪”《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1期“教育投资及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国际比较研究”《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第3期“双语教育理论简介(上)”《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4期“双语教育理论简介(下)”《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5期“澳大利亚的校本课程”《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第473页-497页“中外比较研究: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 《教育参考》2002年第9期“校本课程的性质” 《师资建设》2002年第5期“双语教育类型简介(上)”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11期“双语教育类型简介(中)”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12期“美国校本课程开发” 《教育科学》2002年第5期“问题学习法”《上海教育》2001年第2期“问题学习法(续)”《上海教育》2001年第3期“综合课程述要”《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第2期“专业英语的发展轨迹与课程设计”《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第10期“英语长句翻译技巧”《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6期“学校自编课程的开发过程(下)”《外国教育资料》2000年第4期“校本课程与面向未来”《教育参考》2000年第5期“校本课程的实施”《上海教育》2000年第10期“世纪之交:美国投资教育的决策思路”《外国教育资料》2000年第6期“课程设计的步骤、方案和选择(下)”《外国教育资料》1999年第1期“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的台柱-技术继续教育学院”《浙江教育报》1999年4月6日“课程规划的信息基础”《外国教育资料》1999年第2期“课程设计方案与教学模式”《外国教育资料》1999年第3期“学校自编课程”《外国教育资料》1999年第4期“学校自编课程的理性思考”《教育参考》1999年第4期“学校自编课程的开发过程(上)”《外国教育资料》1999年第6期“课程规划导论(下)”《外国教育资料》1998年第1期“课程设计的步骤、方案和选择(上)”《外国教育资料》1998年第5期“课程设计的步骤、方案和选择(中)”《外国教育资料》1998年第6期“借鉴外国办学经验培养中国教育硕士”《中国教育报》1998年11月19日“澳大利亚高等院校的招生制度”《浙江教育报》1998年12月8日“关于有效教学与低效教学的研究(上)”《外国教育资料》1997年第1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转载“关于有效教学与低效教学的研究(下)”《外国教育资料》1997年第2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转载“等级制记分法确实优于百分制记分法吗?”《教育参考》1997年第2期 《独生子女》-8转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教育学》转载“师范教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外国教育资料》1997年第4期“借鉴国外办学模式培养中国教育硕士”《教育改革与管理-研究生教育研究》1997年第1期与徐均涛合作,本人为第一作者“课程规划导论(上)”《外国教育资料》1997年第6期“澳大利亚中学普职渗透的趋势”1997年10月25日《浙江教育报》“关于我国师范教育的若干建议”《教育参考》1997年第4期“教育过失”(翻译)《外国教育资料》1997年第5期“英国校长评价制度”《外国教育资料》1997年第3期“奥地利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一体化趋势”《外国教育资料》1996年第1期“巴基斯坦中学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一体化趋势”《外国教育资料》1996年第2期 《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转载“中学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一体化的综合研究报告”《外国教育资料》1996年第5期(本人为第一作者,与马小文合作)“国外校长评价法”《中小学管理》1996年第7-8期《中小学管理纵览》转载“浅谈美国的妇女教育”《外国教育研究》1996年第1期“关于称职教师与不称职教师的研究”《外国教育资料》1996年第6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转载“教师评价制度-英国教育改革重大举措之三”《外国教育资料》1995年第1期“西班牙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一体化趋势” 《中小学管理》1995年第2期《中小学管理纵览》转载“今日美国综合中学”《外国中小学研究》1995年第3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转载“英国适应个别差异考试”《中小学管理》1995年第6期“澳大利亚公立学校家长组织”《外国教育资料》1995年第3期“剑桥大学地方考试辛迪加”《外国教育资料》1995年第4期“英国开放大学的办学模式”《外国教育资料》1995年第5期“美国妇女教育的斗争历程”《教育史研究》1995年第3期“英国开放大学教学管理和经费管理”《比较高等教育研究》1995年9月第7期“芬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一体化趋势”《外国教育资料》1995年第6期“麓山国际实验学校与美国教育的比较研究”(翻译)《外国教育资料》1995年第2期“国家课程和学业评定-英国教育改革重大举措之一”《外国教育资料》1994年第3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教育学94. 9. G1》转载“澳大利亚远距离教育”《外国教育资料》1994年第4期“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英国教育改革重大举措之二”《外国教育资料》1994年第5期“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校内管理概况”《比较高等教育研究》1994年5月第5期“澳大利亚中学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一体化趋势”《现代教育论丛》1994年第5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转载“巴西中学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一体化趋势”《世界教育信息》1994年第12期“澳大利亚高等学校招生制度” 《十国高等学校招生制度》航空工业出版社1994年8月“标准参照评定的问题”(翻译)《外国教育资料》1994年第6期“澳大利亚高等教育(上)”《外国教育资料》1993年第2期“澳大利亚高等教育(下)”《外国教育资料》1993年第3期“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教育经费来源和对学生的经费资助”《比较高等教育研究》1993年10月第6期“关于青少年的教育(哈多报告,1926年)”(翻译)《英国教育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10月“关于文法中学和技术中学的专门报告(史彭斯报告,1938年)”(翻译)《英国教育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年10月“1944年教育法”(翻译)《英国教育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10月“美国教育受到赤字打击”《上海教育报》1992年5月5日“风靡美国高校的战略规划理论”《外国教育资料》1992年第1期“澳大利亚中学掀起亚洲课程热”《中国教育报》1992年2月18日“澳大利亚教师视导制度褒贬参半”《中国教育报》1992年4月14日“澳大利亚中学帮助新生过好适应期”《上海教育报》1992年2月25日“澳大利亚师范教育和教师职业地位”《外国教育资料》1992年第3期“澳大利亚初等教育”《小学教育理论与实践》1992年第3期“澳大利亚实施新教师指导计划”《外国教育资料》1992年第4期“澳大利亚中等教育”《外国教育资料》1992年第6期“发展中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中国教育报》1992年6月9日“第八届世界比较教育大会年内举行(小资料)”《外国教育资料》1992年第2期“能力培养-八十年代美国本科生教育的改革方向”《外国教育资料》1991年第1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转载“当代美国高等教育的热点”《外国教育资料》1991年第2期《中国教育报》1991年5月19日摘登《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转载“美国教育发展的历史特点和社会因素(上)”《外国教育资料》1991年第4期“美国教育发展的历史特点和社会因素(中)”《外国教育资料》1991年第5期“美国教育发展的历史特点和社会因素(下)”《外国教育资料》1991年第6期“澳大利亚解决农村儿童教育的办法”《中国教育报》1991年10月1日“美国学位服颜色(小资料)”《外国教育资料》1991年第5期“案例教学法(小资料)”《外国教育资料》1991年第5期“常春藤联合会(小资料)”《外国教育资料》1991年第5期“三位一体的澳大利亚初等教育目标(小资料)”《外国教育资料》1991年第5期“美国教育最新统计资料(小资料)”《外国教育资料》1991年第5期“八十年代美国高等学校的管理改革(上)”《外国教育资料》1990年第2期“八十年代美国高等学校的管理改革(中)”《外国教育资料》1990年第3期“八十年代美国高等学校的管理改革(下)”《外国教育资料》1990年第4期“美国研究生教育面临新挑战”《中国教育报》1992年1月4日“美国妇女争取平等教育权利的斗争历程”《宝鸡师院学报》1990年第3期“美国人眼里的日本教育”翻译《外国教育资料》1990年第1期“美国高等教育体制”翻译《外国教育资料》1990年第5期
唐唐sweet
浅析《国际结算》双语教学问题论文
【摘 要】国际结算是从事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工作需掌握的一门重要的实务课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和经济立法的完善,国际结算的经济和法律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开展国际结算双语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国际结算 双语教学 教学目标 建议 问题
一、《国际结算》双语课程教学目标
(一)结合课程实际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
高等院校对英语水平要求相对较高,因此通过国际结算双语教学过程强化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特别重要。国际结算课程是贸易专业、金融专业的主干课之一,具有较强的国际共通性,多数贸易规则、贸易术语都是直接从英文翻译而来,开展双语教学有利于增强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国际结算业务的各环节,如报盘、还盘等多用英文表述;确认书、合同、提单等文件也多以英文书写,开展双语教学有利于增强教学的实用性。因此,掌握国际结算专业英语知识,是学生以后顺利进行实际工作必不可少的知识和技能准备,这正是本课程开展双语教学改革的初衷。
(二)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对于《国际结算》课程而言,国外相对于国内的研究来讲已遥遥领先,相关教育开展也比较成熟。其完整的学科体系、课程设置都是我们要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引入国外优秀教材可以更为直接地学习专业知识,同时为追踪相关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采用双语教学将
有利于学生对最新知识的学习,对培养适应我国金融业完全开放所需要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对开展国际结算双语教学的建议
(一)加强双语课程实践环节构建,鼓励学生使用英语交流
实践教学环节能增强学生运用语言理解专业知识,加强学生的交流能力,从而提高双语教学质量。我国高校对双语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普遍缺与之配套的双语实践体系,因此,应加强对实践环节的管理,切实挖掘相关双语课程实践内容,增强课程中双语实践课时数量及加强对实践环节效果的课后检查。
增加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一方面学校要加大力度进行对外交流以增加国外专家讲座。同时,有条件的学校部分章节还可直接邀请国外教师讲课。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合理有效利用互联网资源,鼓励学生直接阅读相关英语网站如国外专业论坛及相关研究网站。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使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的机会。
(二)引导双语教学与考证结合
随着近年来考证热的升温,国外证书也进入了学生的.视线。这些证书对于学生的就业,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是不无裨益的。通过双语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处理好考证与双语学习的关系就能营造良好的双语课程学习气氛,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从目前情况来看,国外主要有注册金融分析师、注册会计师等证书,国内有金融英语证书。
(三)理清关系,找准位置,洋为中用
1.循序渐进与一步到位的关系
高校应该根据自身师资和学生英语水平实际状况开设双语课程,应量力而行,可采取分级教育的办法,即对于学生基础好、师资强的学校可以采用100%的全英文上课、全英文作业、教案等;而对于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采取预备级、提高级的步骤,逐步提高英语使用的比例和要求。
2.处理好学校定位与双语教学的关系
对于定位不同的学校应该采用不同的双语教学模式。比如对于研究型财经院校,应该适当加大双语教学的比例,加强对相关理论研究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国外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的借鉴。而对于教学型高校,则应着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国际结算业务中,应当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如报价、做单等基本操作,而不是对理论的掌握。
三、采用《国际结算》课程双语教学模式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提高双语教师综合素质
针对专业双语师资力量较弱,职称、学历较低,并受外语知识、专业知识结构的限制,一定程度上影响授课效果,应积极实施师资建设和培训计划,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措施,加大双语教师培训力度。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多层次双语教学交流活动,开展校内、校外观摩教学,推动双语教学理论、理念、模式、方法、手段以及双语学习心理特征研究。
(二)循序渐进地开展双语教学
由于学生的英语能力缺乏,一方面学生对双语教学效果的评价,随着教师课堂用英语的比例的提高而降低;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反映双语课程太费时间。而且双语教学中多使用原版教材,即使英语水平比较好的学生在初期阶段面对大量的生词和专业术语也难以应付,所以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在逐渐积累中去掌握使用英文学习专业知识,提前在低年级学生中宣传本专业的教学计划和双语教学课程计划,激励学生认真学好前导课程,做好语言能力的准备,在开始双语教学学习的学生中,积极进行心理引导,克服心理障碍。同时积极争取外籍语言教学的国际合作项目的实施,为提高学生的外语综合能力创造条件。
(三)改变教学观念,树立双语意识,培养双语思维
双语教学不是简单地提高学生外语的日常表达能力,而是从听、说、读、写等方面培养学生运用外语思维、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而我国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书面,忽略听说;重视知识,忽略能力;重视教材、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忽略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双语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语言的应用能力为目标,使学生能够真正的应用英语而不仅仅是掌握英语。注重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中文和英文的表达方式和思维习惯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和习惯。
(四)处理好专业学习与英语学习之间、“双语”之间的关系
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创建英语学习环境,又要使学生理解和接受专业课程知识,二者不可偏废。不能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而忽略了专业培养质量。另一方面,双语教学要处理好汉语和英语的关系。因为汉语是母语,所以国内讨论双语教学的时候都比较注重英语(或第二语言)的学习。用英文提高竞争力的同时,绝对不能忽略使用中文对专业知识的把握。因此,要正确处理“语言教学”和 “教学语言”关系,教学语言和专业课程内容传授、学习的关系,积极探索双语教学的规律。
参考文献:
[1]费钟琳.国际结算课程双语教学实践.教学研究,2008,(1).
[2]高志杰.高校双语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2).
大家都是第一次写,到真正写完提交的过程中会走不少弯路;在我查阅各类范文和相关要求,并且结合实际案例后,为大家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策略。 众所周知,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现在的教育是悖逆天道、颠倒人伦,本末倒置、离经叛道、崇洋媚外、数典忘祖!把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丢弃了。中国,是全世界唯一的一个丢弃民族文化的国家。四大文明古国
大学生性道德,是指维系和调整大学生男女两性关系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性道德是社会道德渗透在两性生活方面的行为规范,调节人们生理机能与社会文明之间的矛盾,是人们性
境外发表论文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中外比较 台湾《教育研究月刊》2003年12月大陆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念与发展《海峡两岸新世纪小学课程与教材改革学术研究会
一、汉语国际教育中涉及理论研究方向 例如:1 、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研究;2 、中介语中的“石化”现象研究;3 、国别中介语研究;4 、迁移理论研究;5、 认知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