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290

kiss小妮妮
首页 > 学术论文 > 物理学报西安交通大学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笼0113

已采纳

首先:更正下,不是邮电大学,是西安邮电学院。西安邮电学院创建于1950年,毕业生大多在通信运营企业、制造企业及高校和研究机构工作,并很好地发挥专业

289 评论

虾球麻麻

这是一首在交大男生中广为流传的歌: 交大无靓妞 我没有女朋友,因为交大无靓妞,欧---半个靓妞也没有,所以我没有女朋友。 我的同学叫罗密欧,他有三个女朋友, 一个个都说非他不嫁,我一个也没有。 当初说要来交大,只因为交大的美女多又多, 多的象那小草一样,所以我就来交大。 结果到了交大一看,这里的恐龙多又多, 多的象那小草一样,长的也一样。 我没有女朋友,因为交大无靓妞,欧------ 半个靓妞也没有,所以我没有女朋友。 交大女生一回头吓死路边一头老黄牛 交大女生二回头飞沙走石鬼见愁, 交大女生三回头倾倒一片教学楼, 交大女生四回头哈雷彗星撞地球! 我没有女朋友,因为交大恐龙太多, 恐龙不停的吼,叫我怎么交女朋友。 我没有女朋友,因为交大没有靓妞,欧---

301 评论

RRRenee火锅控

曹子栋,男,教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全国锅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研究领域: 多相流与传热,清洁能源燃烧,环境工程,高压全燃高炉煤气锅炉设计,分离式热管的设计 该专业是一个宽口径大类专业,是我国培养热能与动力工程领域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氛围浓厚,教学科研成果丰硕,专业地位与综合实力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享有较高声誉。该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热能与动力工程方面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在课程体系与知识结构中强调数学、力学、机械、材料等基础理论,充分注重电子、电工、控制、微机软硬件应用以及人文等学科知识,培养出的学生具有科学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宽、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等特点。 主要课程设置有: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电子、程序设计、计算机软件基础、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工程经济学、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材料基础、控制工程、测试技术。专业平台课程有动力机械工程基础、环境保护与节能等,专业课程分热能动力及控制工程、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内燃机及汽车工程3个模块,包括:锅炉原理、热力涡轮机械原理、发电厂系统及设备;流体机械原理、容积式压缩机原理、制冷原理与装置、低温原理与装置;内燃机原理、内燃机构造、汽车构造、汽车理论等。学生可在一定范围内选学一组主修课程和一组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分若干组,设有新能源发电、流体机械强度与振动等60余门。 080702 热能工程 01气液两相流与传热 多相流体力学及其测量在动力、化工、石油、制冷、宇航等一系列工程中均得到重要应用。多相流体力学是一门较为年轻的学科,是流体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至今只有数十年的历史。主要研究气液、液液、气固、液固、气液固或气固液等多种流体在管内或管外流动时(有换热的或无换热的)的流动型态、流动阻力、流动稳定性、多种流体的混合、分离和在并联管中的分配均匀性等问题。对于这些流动机理及多相流体测量技术均属国际有关前沿课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创新领域。对于发展现代或未来的创新工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意义,并可取得重要经济效益。 指导教师:林宗虎 林宗虎,中国工程院院士,男,浙江吴兴人,1933年5月13生。1957年交通大学锅炉专业研究生毕业。1980-1982年曾任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教授。现任西安交通大学热能工程系教授,热能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国家科技奖励评委会评委,流体机械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锅炉媒清洁燃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香港评审局专家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锅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专业委员会主任,陕西省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 陕西省计量测试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热物理学报副主编,美国<<国际工程流体力学>>期刊国际顾问等职。是热能工程、气液两相流与传热以及多相流测量领域的国内外著名专家。1988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1989年被授予陕西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1994年获王宽诚育才奖。 林宗虎教授在热能、核电、石化等工程的重要理论-气液两相流与传热学科领域取得多方面开创性成果。在气液两方面: 他创建的两相流孔板流量计算式可通用于各种压力、不同组分、多种两相流体和变压力工况,被国际上推荐为最佳式,称林氏公式,并被收入国内外6本著作,被引用数十次。他首先对U型管内两相流体压力降型脉动机理进行系统研究,创建其 计算程序和脉动判别法并解决过电站锅炉严重脉动问题。他创建了3种两相摩阻计算法和一种截面含汽率计算式并被广泛应用。在沸腾传热方面:创立了国际上第一个脉动流动时的沸腾传热计算式,可用于光管和多种强化传热管,开拓了传热研究新方向。对过冷沸腾传热、稳定流动沸腾传热均有研究成果。在多相流测量方面:在林氏公式基础上,他首先解决了用一个元件同时测定两相流量和组分两个参数的国际难题并得到专利和应用,经济效益显著。 至今,林宗虎教授已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其它省部级科技奖12项和中国专利4项。他在国内外正式出版的著作有15部,其中由他独著或系第一作者的有《管路内气液两相流特性及其工程应用》、《强化传热及其工程应用》、《气液固多相流测量》、《气液两相流与沸腾传热》、《锅内过程》 和《锅炉测试》等9 部。发表论文近100多篇。已培养博士生15名、硕士生17名。 指导教师:曹子栋 曹子栋,男,教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全国锅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研究领域: 多相流与传热,清洁能源燃烧,环境工程,高压全燃高炉煤气锅炉设计,分离式热管的设计 主要代表性论文: 1.沈月芬,曹子栋等. 英国B&W公司燃煤锅炉掺烧高炉煤气对热工参数的影响. 中国电力, 1997年第4期 2.沈月芬,邹诤,曹子栋等. 分离式热管蒸发段传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 3.曹子栋, 章燕谋. 浮头式废热锅炉转化气传热特性实验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4年第6期 Yuefen, Cao Zidong. An Investigation of Crossflow Mixing Effect caused by Grid Spacer with Mixing Blades in A Rod Bundle. Nuclear Engineering and Design. Fib, 1991 5.废热锅炉刺刀管换热元件中逆循环流动特定的实验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1982年第1期 主要著作: 1.锅炉本体布置与计算.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0年10月 2.工业锅炉原理.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86年11月 3.锅炉测试技术.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年5月 专利: 1.带有再循环的分离式热管. 专利号 2.层燃炉的涡流燃烧拱. 专利号 3.全燃高炉煤气高压电站锅炉. 专利号 主要成果及获奖情况: 1. 嵌入式铝翅片管高温换热器.1992.化学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2. 天然气制合成氨转化气、变换气废热锅炉.1994.化学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指导教师:车得福 车得福, 男,1962年11月生,教授。1983年、1986年、1990年分别获西安交通大学热能工程专业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89-1990以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身份赴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学习,在陕西省工业锅炉厂实习,1995 -1996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进修。1998获陕西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曾任党支部书记、教研室副主任、系主任、副院长、科技处副处长兼技术成果转移中心主任。现任热能工程系系主任、锅炉研究所所长、全国高校机电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热能工程专业指导小组秘书、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动力工程分委员会理事长、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秘书长。给本(专)科生开"锅炉本体布置及计算"锅炉与锅炉房设备",给硕士生开设《气液两相流与沸腾传热》,给博士生开设《多相流及其进展》。研究方向为多相流与传热、化石燃料燃烧及其污染控制、锅炉及换热器设计。三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拥有两项专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著作两本。目前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燃煤污染防治的基础研究》的二级课题《煤中氮的赋存形态及其迁徙规律》、《西安交通大学重点科研培植项目《中国西部沙尘水土迁徙的多相流动机理研究》、西安交通大学本科教学改革基金项目《锅炉原理英文教材、英语授课、多媒体教学一体化改革与实践》的研究以及多项来自企业的科研课题。获首批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的资助,资助的项目名称为《煤中有机硫的存在形态及其减排控制研究》。 Email: 指导教师:庄正宁, 庄正宁,男,籍贯:上海,1952年1月生,教授。198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动力二系工业热工专业,获学士学位;1992年获西安交通大学热能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给本科生开设"锅炉原理","锅内过程","锅炉本体布置及计算"、"节能与环境保护"等课程。承担和完成的科研课题有二十余项,拥有3项专利,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参编著作1本。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4名。曾担任热能工程系主任,现为热能工程系副主任。 主要研究兴趣为多相流与传热,能源转换与利用,环境科学与工程。 可招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为: ● 多元混合介质的汽液与固液相变过程的研究。 ● 储能技术与系统的研究。 ● 强化传热。 ● 高效换热器的研究与开发。 指导教师:王栋 王栋 男 1960年生,副教授。198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厂热能专业,1982年师从于西安交通大学林宗虎院士,1985年获硕士学位。1995年起在职攻读博士学位,2000年获博士学位。长期专著于多相流体流量测量技术研究,在该领域共获专利6件,发表相关研究论文12篇,合著专著一部,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西安交大科研成果奖两项。在研究过程中积极与胜利、辽河等油田合作,将研究成果应用到生产实际中。发明的湿蒸汽流量计和井下吸汽剖面测试仪已在油田得到应用。 主要研究热能动力、石油、化工、核能及环境工程内的多相流体的流动及传热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多相流体流量测试技术 油-气-水三相流计量技术及仪表,蒸汽-水流量计 2.油气安全混输理论和技术 段塞流的形成及防止,段塞流的检测 3.采油测井技术 井下吸汽、吸水及吸聚合物剖面测试技术,井下产液剖面测试技术 4.超临界流体技术 超临界机组的汽-固磨蚀,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环保工程中的应用 指导教师:朱长新 朱长新,男,1962年8月出生,副教授。分别于1984,1989和1993年获西安交通大学热能工程专业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6年被聘为副教授。做为国家公派访问学者赴美国康州大学(UConn)进修。主讲课程:《锅炉与压力容器用钢》,《环境保护与节能》等研究兴趣为: 微小尺度通道内流动与传热 新能源应用技术 强化传热与节能技术' 相变传热过程 发表论文20余篇。 指导教师:王妍芃 王妍芃,女,1965年3月生,汉族,辽宁鞍山人,中共党员,副教授,1986年获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热能工程专业工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西安交通大学热能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毕业留校后一直从事多相流流动特性的研究,曾先后参加了多项国家及省、部属基金和横向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主要参编著作《燃油燃气锅炉》。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40多篇。 研究方向-气液两相流简介: 主要从事和气液两相流相关的传热与传质、多相流动流型、水循环原理,强化传热等方向的基础及应用性研究。对热能动力工程、石油、化工、冶金工程、环境工程等应用领域的重大研究项目进行多相流体动力学及其数值计算,并应用多相流测试技术来研究流体流动规律。多年来从事锅炉及热交换器的研制开发,曾独立完成热工领域的水循环程序计算。并从事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指导教师:赵钦新 赵钦新,男,1963年6月生,汉族,山东胶州人,中共党员,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副教授,1986年获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热能工程专业工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工程力学系实验力学专业硕士学位;1998年获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博士学位。主要著作有《燃油燃气锅炉》、《动力机械与设备制造工艺学》,参编《实用锅炉手册》。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40多篇。目前担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温材料及强度委员会委员、中国动力工程学会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中国锅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业锅炉分会委员。 研究方向-气固两相流及交叉学科简介: 主要从事和气固两相流及能源、力学、材料交叉学科相关领域内燃烧与传热、清洁燃烧、燃料热解、流体及工程力学、超临界电站机组耐热材料等方向的基础及应用性研究以及能源、力学、材料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注重多学科交叉方向的综合研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研制开发的锅炉产品在全国五十多家企业获得推广应用;主持编制?quot;锅炉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软件包"在全国二十多家企业获得应用;对"超临界机组材料T91"的研究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科研项目多来源于重大工程实际,且研究成果能直接指导和服务于生产实际。 指导教师:王树众 王树众,男,1968年1月出生,副教授。1990年、1993年、1996年分别获西安交通大学热能工程专业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8年~1999年赴挪威能源技术研究所(IFE)做博士后。自1990年以来,一直从事热能工程、多相流和传热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参与完成了多项国家及省、部属基金和横向课题的研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二十余篇,获西安交通大学科技成果奖一项("段塞流工艺技术研究"),拥有做为独立发明人的国家专利一项,研制开发了我国第一个反映油气水多相混输特性的稳态计算机模拟软件。在热能工程领域,开发出基于Windows友好界面的燃油燃气炉CAD软件包一个,并开发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用于油田注汽开采(蒸汽吞吐和汽驱)的超临界压力蒸汽发生器。 本人主要研究方向: 多相流体动力学及其数值计算 (热能动力工程、石油、化工、冶金工程、环境工程以及生命血液流动等应用领域) 多相流测试技术及热工仪表开发 锅炉/加热炉设计和改造 强化换热技术:高效换热器设计和开发 新能源应用技术(太阳能、海洋能、地热能等) 给水及污水处理技术 CO2的流动和相变换热;超临界CO2萃取技术

190 评论

蒋大女儿

我是热能与动力今年的毕业生 热能与动力现在的就业趋势非常好 找工作一点也不用愁的 热能与动力工程分3个方向 热工 热动 水动 热工和热动区别不大 主要就业方向是电厂.工厂热能车间。钢铁厂。锅炉厂 工资待遇2000-4000之间 水动主要是水电厂和水电施工单位 工资较高 但是地处偏僻 西安交大的热能与动力工程是全国最好的热能与动力专业 如果你去了 并且能考上研究生的话 那你就非常非常牛了

197 评论

夏天可乐冰

1.期刊名称: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2.期刊名称:CHINESE MEDICAL JOURNAL3.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英文刊名: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ISSN:2094-4344 CN: 21-1581/R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主编:王岩 并列主编:王满宜、曾炳芳、唐佩福 4.期刊名称: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5.期刊名称: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6.期刊名称: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刊名: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7.期刊名称:兵工学报英文刊名:ACTA ANMAMENTARII8.期刊名称:材料导报英文刊名:MATERIALS REVIEW9.期刊名称:草业学报英文刊名:ACTA AGRESTIA SINICA10.期刊名称: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11.期刊名称:大气科学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12.期刊名称:地理学报英文刊名:ACTA GEOGRAPHICA SINICA13.期刊名称:地球物理学报英文刊名:ACTA GEOPHYSICA SINICA14.期刊名称:地质学报英文刊名:ACTA GEOLOGICA SINICA15.期刊名称:第三军医大学学报英文刊名:Act a Academia Medicine Militaries Tertian16.期刊名称:电力系统自动化.英文刊名: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17.期刊名称: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Electronic Measurement and Instrument18.期刊名称:电子学报英文刊名:ACTA ELECTRONICA SINICA19.期刊名称:分析化学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20.期刊名称:管理科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S IN CHINA21期刊名称:光学学报英文刊名:ACTA OPTICA SINICA22期刊名称:硅酸盐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CHINESE CERAMIC SOCIETY23期刊名称:航空学报英文刊名:ACTA AERONAUTICA ET ASTRONAUTICA SINICA24期刊名称:湖泊科学英文刊名:JOURNAL OF LAKE SCIENCES25期刊名称:化工进展英文刊名: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26期刊名称:化工学报英文刊名: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27期刊名称:环境科学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CIENCE28期刊名称:机械工程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29期刊名称:交通运输工程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30期刊名称:科学通报英文刊名:CHINESE SCIENCE BULLETIN31期刊名称:口腔颌面外科杂志英文刊名: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32期刊名称:林业科学英文刊名:SCIENTIA SILVAE SINICAE33期刊名称:煤炭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34期刊名称:摩擦学学报英文刊名:Teratology35期刊名称:南京农业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36期刊名称:农药学学报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PESTICIDE SCIENCE37期刊名称:农业工程学报英文刊名: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38期刊名称: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39期刊名称:软件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ftware40期刊名称:色谱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41期刊名称:生理学报英文刊名:ACTA PHYSIOLOGICA SINICA42期刊名称:生态学报英文刊名:ACTA ECOLOGICA SINICA43期刊名称:生物多样性英文刊名:Chinese Biodiversity44期刊名称:石油勘探与开发英文刊名: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45期刊名称:石油学报英文刊名:Act a Petrolia Sonica46期刊名称:食品科学英文刊名:FOOD SCIENCE47期刊名称:数学学报英文刊名:ACTA MATHEMATICA SINICA CHINESE SERIES48期刊名称:水利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49期刊名称: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TONGJI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50期刊名称:土壤学报英文刊名:ACTA PEDOLOGICA SINICA51期刊名称:外科理论与实践英文刊名:Journal of Surgery Concepts & Practice52期刊名称:无机材料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organic Materials53期刊名称:物理学报英文刊名:ACTA PHYSICS SINICA54期刊名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55期刊名称: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WE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56期刊名称: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WEST NORMAL UNIVERSITY57期刊名称: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英文刊名:SYSTEMS ENGINEERNG--THEORY & PRACTICE58期刊名称: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59期刊名称:岩土工程学报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GEOGECHNICAL ENGINEERING60期刊名称:岩土力学英文刊名:Rock and Soil Mechanics61期刊名称:遥感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62期刊名称:药学学报英文刊名: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63期刊名称:仪器仪表学报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64期刊名称:宇航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Astronautics65期刊名称:原子能科学技术英文刊名:Atomic Ener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66期刊名称:植物学报英文刊名:CHINESE BULLETIN OF BOTANY67期刊名称:中草药68期刊名称:中国电机工程学报英文刊名:Proceeding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ElectricalEngineering69期刊名称: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Infection and Chemotherapy70期刊名称:中国公共卫生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71期刊名称:中国公路学报英文刊名: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72期刊名称:中国环境科学英文刊名: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73期刊名称:中国机械工程英文刊名:China Mechanical Engineering74期刊名称:中国激光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Lasers75期刊名称:中国康复医学杂志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76期刊名称:中国科学技术科学英文刊名:SCIENTIA SINICA ECHNOLOGICA)77期刊名称:中国农业科学英文刊名:Sciatica agriculture silica78期刊名称:中国沙漠英文刊名:JOURNAL OF DESERT RESEARCH79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外科杂志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SURGERY80期刊名称:中国水产科学英文刊名:Journal of Fishery Sciences of China81期刊名称: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英文刊名:CHINESE CRITICAL CARE MEDICINE82期刊名称:中国心理卫生杂志英文刊名: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L83期刊名称:中国烟草科学英文刊名:CHINESE TOBACCO SCIENCE84期刊名称:中国药理学通报英文刊名:CHINESE PHARMACOLOGICAL BULLETIN85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影像技术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86期刊名称: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刊名:The Chinese Journal of Nonferrous Metals87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INTER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88期刊名称:中国中药杂志英文刊名: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89期刊名称:中华儿科杂志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PEDIATRICS90期刊名称: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91期刊名称:中华骨科杂志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ORTHOPAEDICS92期刊名称:中华护理杂志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NURSING93期刊名称:中华检验医学杂志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 TECHMOLOGY94期刊名称: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TUBERCULSIS AND RESPIRATORY DISEASES95期刊名称:中华流行病学杂志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EPIDEMIOLOGY96期刊名称:中华神经科杂志英文刊名:CHINES JOURNAL OF NEUROMEDICINE97期刊名称:中华医学杂志英文刊名: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A98期刊名称:中华预防医学杂志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99期刊名称: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EDICAL SCIENCES)100期刊名称:作物学报英文刊名:ACTA AGRONOMICA SINICA

274 评论

huahuaxiaoer

巩稼民教授,1962年12月生,河南西平人。1984年7月毕业于西北大学物理系激光物理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4年8月至1993年8月在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从事光学技术研究,1993年8月至1999年1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和电信学院深造,先后获得机械工程学科光电检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和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00年4月至2003年11月,在西安邮电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系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历任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申硕办副主任。2002年晋升教授职称。现任我院研究生部主任,负责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日常事务。 巩稼民教授主要从事光学技术、光电子学技术、光通信技术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兼任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陕西省通信学会光通信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讲授光纤传输原理、光纤通信、电子技术基础等课程。 巩稼民教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努力追踪科技前沿,近年来在‘Chinese ’、‘物理学报’、‘光学学报’、‘中国激光’等刊物上公开发表相关论文10多篇,被SCI、 EI收录6篇,参编的《光纤通信》教材已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目前主持一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研究工作。 巩稼民教授工作认真、责任心强、吃苦耐劳,团结同志,为人正派,严于律己,宽厚待人,受到广大师生好评,曾获“院优秀教师”称号。 刘继红,男,副教授,工学博士,生于1977年1月。1999年7月毕业于西安邮电学院系,获通信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02年3月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士学位,2006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培养单位: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获光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2年4月至今在西安邮电学院工作。 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学习、研究方向为光通信网络中的资源优化分配问题。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方向为激光消偏技术。 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完成的项目有“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40Gb/s SDH(STM-256)光纤通信设备与系统-超高速光电子器件研究与开发-基于主偏振态跟踪的PMD补偿系统”,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线偏振态测量方法研究”,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偏振模色散补偿器”等。目前主持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偏振干涉滤波器设计方法研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等效晶体的在线式高速偏振控制器实现方法研究”。近五年,先后在IEE Electronics Letters、光学学报、光子学报等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5篇,SCI、EI收录9篇。 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Raman光放大器的偏振相关效应、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偏振测量与控制、WDM系统中的波长测量与稳定等方面。对超高速光网络技术、光子晶体以及光电测试技术等领域也有浓厚的兴趣。 讲授的课程主要有《光学原理》、《信息论基础》、《光纤通信》、《光传输网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英语》等。 刘毓,女,博士。1985年7月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电信工程系,获学士学位。1995年3月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2006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获理学博士学位。1985年7月至1996年12月在西安矿业学院工作,1997年至今在西安邮电学院工作。陕西省通信学会会员、陕西省电子学会会员。 先后开设《通信原理》、《数字通信原理》、《锁相技术》、《信号与系统》等近十门课程。发表论文十多篇,参与国家863-409精密制导、邮电部重点科技发展项目“个人通信关键技术研究”、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子课题40Gb/s SDH(STM-256)光纤通信设备与系统-超高速光电子器件研究与开发-基于主偏振态跟踪的PMD补偿系统等课题的研究开发。现主持信息产业部“高速光纤传输中偏振模色散特性信道模型的研究”和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密集波分复用光纤通信中受激喇曼散射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的研究。发布单位:西邮研究生部 发布时间:2011-03-20 已阅读:815次 宋海洋,男,1979年9月出生,籍贯山西临汾,硕士生导师,中国力学学会会员。2006年3月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获得硕士学位;2006年6月受聘于西安邮电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目前正在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攻读博士学位。近几年,先后在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2篇(其中第一作者16篇,影响因子以上的7篇;国际期刊特邀论文1篇)。截止目前,发表的论文被来自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学者他引30余次,引用期刊包括SCI期刊《Journal of th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Nanotechnology》、《NanoScale》、《Physical Review B》、《Physical Review A》、《Chemical Physics Letters》、《Physics Letters A》等。先后多次担任《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等SCI期刊的审稿人。 主要研究兴趣(1)纳米材料各种性能的计算机模拟研究(2)并行计算技术研究(3)量子信息技术研究主要科研项目(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碳纳米管及其金属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模拟研究(10902083),,课题经费:40万元,项目负责人。(2)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碳纳米管及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模拟研究(08JK436),,课题经费:2万元,项目负责人。(3)西安邮电学院中青年教师科研基金资助重点项目:碳纳米管及其金属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ZL2009-4),,课题经费:万元,项目负责人。主要代表性论文 1.Song HaiYang, Zha XinWei, Influence of nickel coating on the interfacial bonding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 nanotube-aluminum composites,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2010, 49, 899-903. 2.Song HaiYang, Zha XinWei, Molecular dynamics study of effects of intertube spacing on sliding behaviors of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doi:. 3.Song HaiYang, Li LiFeng, Feng Feng, Torsional behavior of carbon nanotubes with abnormal interlayer distances, 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 2009, 42: 055414-5. 4.Song HaiYang, Zha XinWei, The effects of boron dopings and boron graft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 2009, 42: .Song HaiYang, Zha XinWei,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nickel-coated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and their embedded gold matrix composites, Physics Letters A, 2010, 374: .Song HaiYang, Zha XinWei, Molecular dynamics study of effects of radius and defect on oscillatory behaviors of C60-nanotube oscillators, Physics Letters A, 2009, 373 (11): 1058-1061. 7.Song HaiYang, Zha XinWei, Molecular dynamics study of effects of sp3 interwall bridging upon torsional behavior of double-walled carbon nanotube, Physics Letters A, 2009, 373 (6): 628-685. 8.Zha XinWei, Song HaiYang, Non-Bell-pair quantum channel for teleporting an arbitrary two-qubit state, Physics Letters A, 2007, 369 (5-6): 377-379. 9.Song HaiYang, Zha XinWei, Simulation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ingle-walled and doub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by molecular dynamics,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and Theoretical Nanoscience, 2008, 5: 1-4. 10.Song HaiYang, Zha XinWei, Molecular dynamics study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arbon nanotube-embedded gold composites, Physica B, 2008, 403: 559. 11.Song HaiYang, Zha XinWei, Molecular dynamics study of effects of sp3 interwall bridging and initial vacancy-related defects up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double-walled carbon nanotube, Physica B, 2008, 403: 3798-3802. 12.Zha XinWei, Song HaiYang, Ming-Liang Hu, Comment on “Stochastic local operations and classical communication invariant and the residual entanglement for n qubits” Physical Review A, 2008, 77: 056301. 主要获奖情况(1)2008年07月获得西安邮电学院“优秀教师”奖。(2)2009年12月获得西安邮电学院第八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第三名。(3)2010年06月获得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联系方式办公电话:;电子邮箱: 田秀劳教授,陕西武功人,生于1956年9月,硕士。 1982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1986年7月结业于西北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助教进修班,获结业证书,2005年3月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系获硕士学位。1982年1月至今在西安邮电学院从事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开设《大学物理》、《物理实验》、《原子物理》、《量子信息基础》等课程,指导硕士研究生1名。主编 《大学物理学习与指导》1书,参编《通信系统原理教程》和《通信系统概论》2书。2006年荣获西安邮电学院《大学物理》优秀课程,2009年获西安邮电学院教学成果奖三等奖,曾多次被评为学院优秀教师。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型纳米材料性能极其控制机理的研究》;主持并完成教育厅科研项目《量子信息态传输的研究》;作为主要参加人参与完成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自旋链在量子信息中的应用研究》和参与完成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凝聚态中的量子纠缠与局域幺正变换》;主持完成校级教学改项目《计算机在大学物理实验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先后在国内外期刊 Modern Physics Letters B、 Int J Theor Phys、 Optics Communication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ntum Information、光子学报、硅酸盐学报、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大学物理、四川大学学报、陕西师大学报等发表论文 30多篇,其中被EI、SCI 收录的有10篇。 吴成茂,男,高级工程师,中国民主同盟会盟员,四川仪陇人,生于1968年10月,大学本科学历。 1992年毕业于西安工业大学计算机系,获学士学位。1992年7月至1995年12月,在航天部第六研究院第十一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和东风系列洲际导弹等相关液体火箭发动机部件液流测试技术研究。1996年1月至今在西安邮电学院工作,现在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从事图像处理与图像通信等相关方面的实践教学工作,以及承担智能信息处理与智能管理决策、图像处理与图像通信、嵌入式图像处理系统等相关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先后为电路与系统专业研究生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等承担过实践教学工作,现为电路与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作为主要承担人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聚类有效性问题研究》,国家邮政局软科学项目《邮政行业劳动力组织结构调整研究》,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项目《图像置乱加密效果评价研究》,陕西省邮政局软科学项目《快递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以及主持完成了陕西省教育厅项目《基于包含度理论的图像分割新方法研究》。主持完成了西安邮电学院实践教学改革项目《控制科学与工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在《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中国邮电高等学校学报》、《数据采集与处理》、《模糊系统与数学》等国内中文核心期刊杂志和国内国际会议上合作发表了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EI收录8篇,ISTP收录1篇。合作完成有关管理科学与智能决策方面的专著1部并由陕西省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另外,在国家邮政局软科学项目《邮政行业劳动力组织结构调整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获得原国家人事部人事科研成果二等奖。现今,主要从事模式分析与智能信息处理,图像处理与图像通信,图像信息安全保护,嵌入式图像处理系统等方面的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曾被评为西安邮电学院优秀教育工作者,以及被中国民主同盟陕西省委员会授予模范盟员称号。 惠小强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74年12月生。西北大学93级第一届物理基地班学生,本科、硕士以及博士均在西北大学就读,2003年7月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09年10月到2010年10月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物理学院访问一年。曾多次访问中科院物理所、理论研究所以及武汉数学物理研究所。1999年7月来西安邮电学院任教至今,喜爱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热心于服务学生学习、发现和发展学生潜能。现指导研究生8名,协助别人指导博士生1名。 主要研究量子信息和量子态调控,包括量子态在固体系统中的储存、操作以及传输。至今共发表学术论文35篇,SCI收录的有32篇,被引用100余次。先后主持完成各级科研项目6项,其中国家级2项,分别是《量子纠缠及其实现》(10347138)和《自旋链在量子信息中的应用》(10547008),陕西省青年基金重点项目1项《低维量子系统中量子态的传输研究》,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1项,西安邮电学院中青年基金重点项目2项。参与各级科研项目多项。2008年获得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二等奖1次。 主讲过10门课程:《大学物理》、《物理学概论》、《理论力学》、《数学物理方法》、《固体物理》、《普通物理实验》、《应用物理专业实验》和《应用物理专业英语》,研究生《量子信息论基础》和《量子计算与量子通信》。完成课程建设项目2项:本科《数学物理方法》和研究生《量子计算与量子通信》。 曾两次荣获西安邮电学院“优秀教师”称号,一次荣获西安邮电学院“青年突击手”称号。 徐建刚,教授,1963年8月生,陕西蓝田人,西安邮电学院理学院院长,信息与计算科学研究所所长,西安科技教育协会理事。 1987年获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学士学位。1990获空军工程大学力学硕士学位。现在西北工业大学力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1998年晋升副教授职称。2009年晋升教授职称。 1997年任西安邮电学院基础课部副主任。2004年兼任数理系党总支副书记。2007年任数理系总支书记。2009年任理学院院长。2009年3月至2009年5月参加陕西高校第十七期中青年领导干部培训班学习。多年来,主讲《大学物理》、《理论力学》、《电磁学》、《大学物理实验》、《就业指导课》等课程。主编的《大学物理实验》教材,2004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主编的《大学物理实验》教材,2008年由陕西地图出版社出版。参与编写的《大学物理学习指导与练习》,2001年由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参与编写的《普通物理简明教程》1994年由石油大学出版社出版。在国际国内期刊发表论文20篇, 其中核心以上9篇,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应用力学、材料物理和量子信息等。共主持和参与教学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厅局级以上项目5项。主持的项目有:2009年陕西省教改项目《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素质培养的实践研究》,2010年省教育厅资助项目《具有高效光电磁特性的TiO2功能薄膜研究》,2008年西安邮电学院《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2008年西安邮电学院《应用物理专业物理实验课程建设》;参与的项目有:原信息产业部的《用系统概念组织、统一工科物理教材》项目,陕西省的《量子隐形传态与最佳实现方案》、陕西省教育厅《低温烧结Mg4Nb2O9微/纳米基陶瓷的介电性能调控》等。 查新未教授,男,汉族,生于1957年12月,陕西省兰田县人。1982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物理系,获得学学士学位,同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3年至1984年曾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进修学习,1984年至1986年曾在中国科技大学固体物理研究生班学习,1993年晋升为副教授,1994年至今,在西安邮电学院从事教学与量子通信的科研工作。 多年来,先后为研究生和本科生开设《量子力学》、《光纤通信原理》、《光学》、《激光原理》、《量子光学》等多门课程。先后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名校老师合作,在科学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普通物理、大学物理经典名题名师解析》、《物理学》、《现代广播网络技术及其应用》等教材及教学指导书籍。 先后主持完成了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凝聚态中的量子纠缠及局域幺正变换》、《量子隐形传态与最佳实现方案》。主持完成了陕西省教育厅专项基金《局域不变量算符与局域不变量》项目的研究,参加了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干涉法大气风场被动探测技术研究》等项目的研究。 近几年来,主要研究集中在量子信息方面,并取得一定的成绩,相关论文已发表在权威期刊《Physics. Review. A》, 《Physics. Letter. A》上.另外在《Commun. Theor. Phys.》《Modern Physics Letters》、《Optics Communications》、《物理学报》《中国激光》、《光子学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西北大学学报》、《量子电子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80多篇。其中SCI, EI检索20多篇。并于1991年获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2005年获陕西省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三等奖。 查新未教授为人谦虚,待人诚恳,平易近人,善于团结同志。1991年曾获陕西师范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2005年获西安邮电学院优秀教师。另外,作为应用物理专业负责人,他在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学科规划等方面作了很多贡献,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203 评论

我想说真话

刊物名称及刊号 主办单位 所属学科(一级)检索系统摘引情况应用力学学报ISSN1000-4939 CN61-1112 西安交通大学 力学 ISTIC实验力学ISSN1001-4888 CN34-1057 中国力学学会 力学 ISTIC力学与实践ISSN1000-0879 CN11-2064 中国力学学会 力学 ISTIC应用数学和力学ISSN1000-0887 CN50-1060 重庆交通学院 力学 EI(英文版);ISTIC固体力学学报(中、英文版)ISSN0254-7805 CN42-1250 中国力学学会 力学 ISTIC力学学报(中、英文版)ISSN0459-1879 CN11-2062 中国力学学会 力学 SCI、EI(英文版); ISTIC力学进展ISSN1000-0992 CN11-1774 中科院力学所 力学 ISTIC计算力学学报ISSN1007-4708 CN21-1373 中国力学学会 力学 ISTIC工程力学ISSN1000-4750 CN11-2595 中国力学学会 力学 EI; ISTIC计算物理ISSN1001-246X CN11-2011 中国核学会 物理学 ISTIC发光学报ISSN1000-7032, CN32-1116 物理学 光学 ISTIC物理学报(英文版)CN11-3028 中国物理学会 物理学 ISTIC光电子激光ISSN1005-0086 国家自然基金委 员会信息学部、 物理学 光学 EI; ISTIC声学技术1000-3630 中国科学院东湾研究站 物理学 声学 ISTIC电波科学学报ISSN1005-0388, CN41-1185 中国电子学会 物理学 无线电物理 ISTIC光学技术ISSN1002-1582, CN11-1897 中国兵工学会、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光电集团 物理学 光学 EI; ISTIC应用声学ISSN1000-310X, CN11-2121 中国电子学会应用声学学会 物理学 声学 ISTIC高压物理学报ISSN1000-5773, CN51-1147 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学 EI; ISTIC工程热物理学报ISSN0253-231X, CN11-2091 物理学 热学 ISTICCommunication in Theoretical Physics ISSN0253-6102 物理学 SCI,ISTIC红外技术ISSN1001-8891, CN53-1053 物理学 光学 激光与红外ISSN1001-5078, CN11-2436 中国光学学会光电子行业 物理学 EI低温物理学报ISSN1000-3258, CN34-1053 物理学 ISTIC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ISSN1000-3819, CN32-1110 固体电子学的一级刊物 物理学 EI; ISTIC原子核物理评论ISSN1007-4627, CN62-1131 中国核学会 物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ISSN1000-0364, CN51-1199 物理学 ISTIC激光杂志ISSN0253-2743 物理学 EI; ISTIC红外与毫米波学报ISSN1001-9014, CN31-1577 中国光学学会 物理学 EI; ISTIC高能物理与核物理ISSN0254-3052, CN11-1825 物理学 ISTIC应用激光ISSN1000-372X, CN31-1375 物理学 光学 EI; ISTIC中国激光ISSN0258-7025, CN31-1339 中国光学学会 物理学 光学 EI(英文版);ISTIC量子电子学ISSN1001-7577, CN34-1078 中国光学会基础专业委员会 物理学 ISTIC光子学报ISSN1004-4213, CN61-1235 物理学 ISTIC物理ISSN0379-4148, CN11-1957 中国物理学会 物理学 ISTIC量子光学学报ISSN1007-6654, CN14-1187 物理学 光学 ISTIC光学学报ISSN0253-2239, CN31-1252 物理学 光学 EI; ISTIC声学学报ISSN0371-0025, CN11-2065 物理学 声学 EI; ISTIC物理学报(中)ISSN1000-3290, CN11-1958 物理学 ISTICChinese Physics LetterssISSN0256-307X, CN11-1959 物理学 SCI物理学进展ISSN1000-0542, CN32-1127 中国物理学会 物理学 ISTIC数学物理学报(中、英)ISSN1003-3998 CN42-1226 中科物理与数学所 物理学 理论物理学 ISTIC(中文版)

233 评论

小东家1985

1楼确实有点略显犀利啊,就是说的西安邮电学院。至于楼主的这个问题,虽然我是刚刚从这里毕业的,但确实对这个不是很明白,唯一知道的就是物理院的院长是谁。不过如果是本人去的话,抱着一心学习的目的不久好了么。真的要知道这么详细的外在么。

227 评论

相关问答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注册

    国内统一刊号:CN 51-1277/U国际标准刊号:ISSN 0258-2724国内发行代号:62-104国外发行代号:BM853出版周期:双月刊邮编:6100

    小洲洲大肚皮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西安交通大学论文查重

    知网查重的算法是使用计算机开展知网查重识别的研究首先要对数字文档进行分析处理,而数字文档又可分为两种类别,即:自然语言文本和形式语言文本。形式语言文本比较典型的

    璐璐308738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西安交通大学论文检测

    如果里面的文章收录到知网,则有;反之,则无。

    不给知道我是谁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物理学报西安交通大学

    首先:更正下,不是邮电大学,是西安邮电学院。西安邮电学院创建于1950年,毕业生大多在通信运营企业、制造企业及高校和研究机构工作,并很好地发挥专业

    kiss小妮妮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期刊社官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复合影响因子:0.900 综合影响因子:0.520 刊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Xi'an Jiaotong

    huahuaabcabc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