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60

追趕跑跳碰
首页 > 学术论文 > 支架式教学论文提纲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兜兜有糖sd

已采纳

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摘要:(150字)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交代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编写提纲的步骤:确定论文提要,再加进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引言(绪论)-------------------------------------(300字左右)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

135 评论

chihuoshiwo888

教学模式的相对性更表现在它只是一个教学过程的基本框架,并不等于教学过程的全部。人们在按照支架式教学模式实施教学时,要补充许多生动具体的内容,采用相同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成功的精彩的教学,也可以有失败的糟糕的教学。这里有教师教学功力的差异,更有对教学模式背后哲学主题和教学理念理解和把握的差异,所以模式化教学不是绝对的.如何有效的实施也很重要.1. 主线贯穿,淡出虚置的目标不同的目标体系层次愈来愈多,要素愈来愈多,要点愈来愈多,似乎什么都考虑到了,遗憾的是教学中最应落到实处的个体在教学过程中的生命体验被众多的目标架空了。教师应有主线意识。比如在线面垂直判定定理的证明,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就不是支架中的目标,它对学生来说只要求了解。2.重视过程,认清支架中各节点及其间网线生活经历:小时候跟父亲进城走亲戚。好多次去,每次父亲走在前边,我跟在后头,可是当我一个人再去时,虽然一些路段似曾相识,可关键的拐点却还是无从记忆.竟迷了路.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重视探究过程,更不可忽视探究结果和其关键的重要性。今天,很多教师在上课,没告诉学生“我们去哪里?”,一味要学生一步步陷在“推理”的泥坑,以为这就是学生的思考训练,这便是“数学”,其实这只是数学的“形式”。我深深相信,这也是为什么学生看上去把知识学得很明白,可是在做练习稍加改变学生就束手无策了的原因。如果探究的重点和方向没有设计清晰,造成课堂探究时间不够集中,不宽余,探究结果来不及分析推理,只好不了了之。我们说探究是一种过程,只是要人们以动态的观点去看待结果,而不是说探究可以脱离现有知识去建“空中楼阁”。每一次的探究结果都是下一次探究的基础,环环相扣,逐渐形成学生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知识结构和策略体系。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对每堂课的探究内容适当取舍,保证时间用于重点内容核心问题的探究。这样才能有序,有始有终,保证围绕某一核心点探究的完整性,这应该成为课堂探究教学设计的努力目标。而不能探究到哪儿算哪儿,不了了之。现代教育学研究表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结合是一条规律性的教学要求,方法的养成,能力的培养只能融于知识的教学之中,没有知识,探究就失去了着陆点,因此,既重过程又重结果,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学生探究技能的发展要以所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基础,才是对探究教学的正确理解。3. 数学思想、方法是支架式教学的灵魂支架教学模式如果是一个教学过程的基本框架,那么数学思想、方法则是支架式教学的灵魂。数学思想、方法被内化后能很好地加强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数学知识、并能自我生成数学知识.学习中的同化顺应都是在数学思想、方法的指导下进行的.学生理解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一般有三个阶段:潜意识阶段、领悟形成阶段、深刻化阶段.学生理解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是主动建构的过程,通过问题解决的实践,经过多次应用,反复的体验,逐渐认识、理解、内化为个体认知结构中,对数学学习和问题解决有着生长点和开放面的稳定成份.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应该贯彻通常的数学教学原则,但是它又有某些符合自身特点的特殊教学原则,渗透性原则,渗透到具体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原则,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应与知识教学、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相适应.系统性原则,一方面研究在每一具体数学知识的教学中可进行哪些思想方法的教学;另一方面,又要研究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可以在哪些知识点进行渗透.明确性原则,在反复渗透的过程中,利用适当机会,对某种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概括、强化和提高.最后分析了中学一些重要数学思想方法在学生认知结构建构中具体作用.如类比能强化认知结构中知识的可辨别性,概念间的类比、方法间的类比、性质间的类比等.化归、转化揭示知识内在联系,化归是高层次的指导性数学思想,它是处理数学问题的最根本的思路,化复杂为简单,化陌生为熟悉,抽象与直观相互转化,一般与特殊的相互转化,转化贯穿于整个数学知识中.分类思想使知识条理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形结合思想,把形的问题转化为数的问题,或把数的问题转化为形的问题,获得简便易行的方法.数学建模思想,提高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对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61 评论

你真美呀?

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探索与实践论文

摘要: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重要的教学模式之一。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可以促进认知主体积极进行建构,帮助学生实现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关键词: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中学英语

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395 (2010)02-0276-02

一、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的作用

支架式教学,也称为“脚手架式教学”或“支撑点式教学”,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目前发展得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之一。这种教学思想源自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列·斯·韦格斯基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和他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口3所谓“最邻近发展区”指的是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在最邻近发展区里,当教师和学生共享文化工具时会促成认知的发展,学生将这种由文化中介促成的互动进行内化,认知的发展就产生了。在这种交互作用中,学生不是被动地获得文化知识,也不需要自动化地或精确地对事件进行反应。学生对社会互动有自己的理解,并将这些理解与自己在具体情境中的经验整合起来,从而构建自己的思想。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支持、引导、协助,而不是包办、代替、灌输,教师是促进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指导者、帮助者,而非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知识传授者;学生在教师的支持、引导、协助下逐步建构、内化那些能使其从事更高层次活动的思维能力、技能以及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是学生主动地建构意义的过程,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非受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支架式教学模式基于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提供支架和支持以帮助学生主动发展,这些支架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来内化新的知识。

学生本身的主体性构架,。学生在支架式教学中,参与学习,互动、探知、解惑能力得到提高。教学也打破传统的以“接受性”、“结论性”为特点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在“探究”、“发现”中主动学习、自我教育、全面发展,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和主体,教师作为知识的拥有者、传递者的作用大为减弱,而作为学生学习指导者、活动设计者的作用逐渐增强。

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构架。支架式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不再以盲目地进行题海战术、单纯地为得高分为目的,而是以追求学习的能力、追求对知识的不断建构与创造能力为目标。学生在彼此的参与中互动,使学习交流空间宽松、和谐,情感与心灵j知识与能力互动、升华、提高,这样的学习形式更具开放性、创新性、生动性和个性化的特征,更加符合新时代的要求。

教师教学的指导性构架。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协助者和指导者,通过设计问题情境,重新确定教学目标,重组教材内容,并对知识进行整合,指导学生获取他们所需要的知识。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答疑者,及时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同时还是学习活动的协调者,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难题。

班组交流的协调性构架。支架式教学中的协作学习是将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小组合作学习,将传统的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成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激烈的碰撞更能产生思维的火花,同时教师也能得到启发,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它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

二、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的实践

第一,搭脚手架,寻找最邻近发展区。在教学前,教师应围绕当前的学习主题,寻找最邻近发展区,准确找出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搭建合理的教学支架,从而在这种支架的支持下帮助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要对学生和教材作一番研究分析,以求在这个概念框架中寻找某一最佳切人点。设计教案时,应抓住学生和教材的特点,以朋友的身份走进他们,以基础的语言启发他们,以轻松的谈话开始,愉快地展开交流。

第二,进入情境,提出问题与假设。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提出问题与假设,为学生的独立探索及协作学习做好铺垫。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的任务是恰当地创设高质量的情境。情境创设越新颖,越具有强烈的对比度,学生的注意力就越容易被吸引,从而产生探索的愿望。

第三,启发引导,独立探索与合作学习。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再让学生独立分析。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及课文内容,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并回答如下问题:

What was the purpose of the lst Earth Summit held in Stockholm in 1972?

What does the“big three”mean? Why do people call the“big three”?

What are the three biggest killers in the world?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加以提示解释,帮助学生在概念框架中逐步构建对知识的综合性、整体性认识。接着老师要设置一些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也是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通过小组协商、讨论,能共同完成的问题。最后老师提供一些开放性话题,以达到在真实的语境中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语言输出的目的。

最后,解除支架,提交效果评价。撤除教学支架,提交评价总结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效果的最佳途径,也是学生对自主学习效果的最全面的体现。在这一环节我们可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就中学某一具体课文(如SEFC lB Unit 14 Festivals)提出如下问题:

What's pre-reading, while-reading and post-reading?

Post-reading work is not directly connected with the text, but usually“grows out”of do you deal with the text in pre-reading stage?

Please write down while-reading ac-tivities of the text.

这些问题要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互动合作的环境中自主完成。先由每组推荐一位同学演示具体过程,然后组织学生观看同一课文的教学实况录像,最后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评价评选出最佳获胜者。当然,评价要做到总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包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态度以及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的贡献等。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教育方法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崔春梅.支架式教学的教师评价指标初探[J].教育技术通讯,2007(3).

349 评论

相关问答

  • 支架式教学论文提纲

    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摘要:(150字)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交代本文

    追趕跑跳碰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论文的提纲框架

    论文提纲格式如下: 一、论文题目。论文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毕业论文的标题一般分为总标题、副标题、分标题几

    蛋糕上的草莓1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毕业论文框架和提纲

    毕业论文提纲模板范文 论文提纲是作者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便于作者有条理地安排材料、展开论证。有了一个好的提纲,就能纲举目张,提纲挚领,掌握全篇论文的基本骨架,使

    陆老头11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学位论文提纲格式

    毕业论文提纲要求及格式规范 提纲,是一种概括地叙述纲目、要点的公文。它不把全文的所有内容写出来,只把那些主要内容,提纲挈领式地写出来。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毕业论文

    豌豆大晟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毕业论文教育学提纲格式范文

    毕业论文提纲模板范文 论文提纲是作者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便于作者有条理地安排材料、展开论证。有了一个好的提纲,就能纲举目张,提纲挚领,掌握全篇论文的基本骨架,使

    美妙琴色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