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57

danyanpimmwo
首页 > 学术论文 > 中国精神为主题的议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yangyang2336903

已采纳

参考答案:珍视民族文化,宏扬人文精神历史证明:一个国家或民族要证明自己有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实力,不仅需要的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要有自己的丰厚的民族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强大的凝聚力。中国在古代之所以成为“天朝上国”、“大唐帝国”,不仅是因为有强大的经济、军事作后盾,而且更重要的原因它是文化的输出国、思想的输出国。历史记载,日本、越南、朝鲜等邻国从中国引进了文字符号,才演绎出它们的文字。而儒家思想更是辐射东南亚,甚至影响了全世界。在今天,这个经济飞跃、人才横溢的时代,纵观世界文化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人们在物质需求不断满足的时侯,便对精神上的追求层次将会要求更高。因而,世界各国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在追求着精神财富,时代呼唤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悠悠中华,上下五千年,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我们这些龙的传人沐浴着先人的文明遗风,感受着传统的文化熏陶,作为莘莘学子,我们应责无旁贷地继承古代文明,珍视我们的民族文化。在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中,我们看见了先哲们的睿智:读屈原,我们懂得了什么是忧国忧民;读司马迁,我们懂得了什么是铁史丹心;读李白,我们懂得了什么是清风傲骨;读杜甫,我们懂得了什么是沉郁雄浑;读陆游,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精忠报国;读辛弃疾,我们懂得了什么是壮志难酬。我们敞开胸襟迎着“大江东去,惊涛拍岸”的雄风,高唱“满江红”;我们用心聆听“心事浩茫连广宇”,渴望“于无声处听惊雷”。我们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历史教训中猛醒,又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感召声中奋起!同学们,请珍视我们自己的文化吧!它涵咏在唐诗宋词中,它回荡在天问九章里!我们用琅琅书声,把它根植在心田,我们用心血浇铸,让这棵大树枝繁叶茂,万年长青!今天,中国人民昂首阔步迈进了新世纪,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文化的力量在综合国力的竟争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人文精神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熔铸在一起,焕发出勃勃生机。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全体人民绐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伟大的教导,有力的感召。同学们,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新思想、新文化不断创新的时代。我们承担着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为了把民族文化发扬光大,我们必须珍爱这份宝贵的民族遗产,认真学好中国文化,领会其中的丰厚人文内涵,汲取精华,为其注入时代的新鲜血液,让它永远流淌在我们炎黄子孙的血脉中,成为世界民族文化宝库中一份永不退色的珍宝。

319 评论

大熊二的小熊大

人,除了生存,还要生活。一方面,我们追逐着繁华,追求着富有,为的就是要营造一种物质家园。另一方面,我们寻找思想的寄托,寻觅灵魂的栖息地。为的就是要创造一种精神家园。在13亿炎黄子孙乃至全亚洲人的心目中,孔圣人无疑就是神的代表,地位是无比崇高的,儒家学说更是各朝各代所推崇的思想。在儒家学说中精华部分,如:仁爱、尊师、谦逊等等已经渗透到中国乃至全亚洲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无形中构造出中国乃至全亚洲人的精神家园。读到这,你可能会扑哧一笑不以为然地说:“现在世风日下,这套几千年的老规矩,早已被人抛弃,又何有仁爱这一说法。”其实事实并非如此。仁爱贯穿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早已在中国人的心中深深扎了根。丛飞,在他优美的歌声背后,那几百双渴求知识的目光中泛着的感动的泪花,传递着丛飞身亲力行的爱人的思想,仁爱之心构筑了丛飞的精神家园;洪战辉,看到他带着与自己非亲非故的妹妹上学的每个人的心灵都吹起阵阵涟漪,不知不觉中播撒着平凡人对平凡人的无私的爱和奉献;李春燕,坚守着贵州那间乡村诊所,并为此负债累累,她忙碌的身影蕴含着那不言而喻的爱人之心,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乡村医疗事业。从这三人的感人事迹中,从他们那种为了使更多的人受到社会关爱,而甘愿奉献出自己的一切的精神中,不难看出这种仁爱思想在中国精神中的重要比例,也正是你、我、他铸造着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仁爱。我们这一家园已经不仅仅限制在960万平方公里内,她的足迹已经遍布人类的共同的物质家园——地球。二战之后,根据国际惯例,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是可以向法西斯日本索取巨额赔款,使国内千疮百孔的经济重获生机。但全权负责此事的周恩来总理却没有这样做,他只是淡淡地说:“虽然日本有美国的支持,但是此赔款最终还是压在日本老百姓的身上,无疑间接地使日本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周恩来总理的言行举止中无意中传达着这样的信息,仁爱这一思想已经在周恩来总理的精神家园中占有重要部分。中华儿女的仁爱之心已经达到了“大爱”的境界,我们的精神家园的造福着全世界的人民。仁爱垒起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它用飘飘的杏花,酿造中华文明的芳香。仁爱筑起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它用万仞的宫墙,围住中华文化的精髓。仁爱建起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它用万卷的诗书,传授中华精神的奥妙。

197 评论

晴天小希希

毕淑敏曾经说过:“若有可能,要为自己的精神修三间小屋:第一间盛满对人的爱和恨,第二问盛满事业,第三间用于安放自己。”“给精神一间小屋”,多么贴切的比喻!它为疲惫的心灵提供遮风避雨的亭阁,它伴随着人类成长的每一步,记载从野蛮走向文明过程中的坎坷与艰辛,痛楚与忧伤。一旦失去精神家园,人,只是行尸走肉般的活命而不是生活,像一个没爹没娘的孩子,踯躅在街头!正因此如,文明史上有许多杰出人物为寻找可以停靠自己思想的“家园”而疲于奔波。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意识到:犹太人所急需的拯救并不是外在命运的拯救,而是内心道德的改善。他向犹太人大声疾呼:“日期满了,上帝亡国近了。你们当悔改,信福音。”无疑,耶稣想用“爱”来取代律法,为拯救灾难深重的以色列人寻找精神的皈依,但他的改革宗教的行动却触犯了犹太教上层人士的利益,被犹太教会以“假先知”“假基督”的罪名,钉死在十字架上。“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无所知。”说这话的是谁?虽然他其貌不扬,出身铁匠家庭,其思想却是熠熠生辉。他就是西方哲学的翘楚——苏格拉底。他引导人类认识自己,追寻自己的精神家园,学会怀疑,学会批判,而正是这些问题把他引向了死路,雅典统治者怎么会听任他引导民众有自己的思想呢?于是,他被戴上了枷锁,遭受世人的白眼。几千年已经逝去,他们依然能想像出先哲看着街两旁愚蠢自负的眼神时,心中是多么的痛苦!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在东方,同样是一位主张“仁政”的圣人一孔子命运多舛,为了让百姓过安稳日子,让国君接受自己的主张,实现政通人和,不辞辛苦带领弟子到各诸侯国游说。但是,圣人却是一路碰壁,被形容为“奄奄如丧家之犬”,何其狼狈!诺瓦利斯说:“哲学就是怀着永恒的乡愁寻找家园。”另一位可爱的“圣人”庄子,一生都在为寻找精神家园孜孜不倦。这个世界贫乏、混乱、无诗意、无色彩,当其妻死时,他惊世骇俗地击缶而歌,庆贺她回到生命的“故乡”。即使是“逍遥游”,长歌当哭,也找不到永不消失的故乡,只能对着落日唱着永恒的恋歌,这是怎样的忧伤绝伦的调子啊!梦中的“乌托邦”越走越远,圣人宁愿“拖着尾巴在泥水里活着”。为了找到精神的家园,人类要为之付出血与火的代价,这当中的每一步都是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但也正是有了为精神家园而不断探索的先人和行动,人类的精神才不再孤独和彷徨。

271 评论

13820421534茜

守护精神家园(kaiser3344倾情奉献)穿过历史漫漫的风尘,站在历史的高冈之上,俯视千百年来的物是人非,不禁感慨:多少人的心灵早已失守。有的人经不起金钱的诱惑,成为金钱的奴隶;有的人挡不住权力的诱惑,成为权力的工具……许许多多的心灵被诱惑的风沙所侵蚀,成为历史的过客。只有少数坚持自我,守护自己精神家园的人,才真正名垂千古。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阴暗、潮湿的牢笼里,一颗灵动的心正刚强的跳跃着;在惨淡、摇曳的孤灯下,一双沧桑的手正书写着历史的芳华。虽身受宫刑却无法阻止他前进的脚步,沉重的桎梏压不倒他内心的信念,他就是司马迁。他在这个最不起眼的地方编织出最令人赞叹的史章——鲁迅毫不夸张的称位于二十四史的ㄍ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当时,残酷的宫刑堪比尊严的丧失。但司马迁没有像其他文人一样以死示清白,而是忍辱负重,坚守自己的信念,完成自己的使命。无论如何,司马迁始终守护着历史的精神家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零丁洋里的浪涛动摇不了他坚定的信念,惶恐滩旁的高山阻断不了他深邃的目光。当敌将把高官厚禄的许诺摆在文天祥面前时,他眉头微蹙,内心却没有丝毫的波动。随即冷笑着写下ㄍ过零丁洋》,也刻下他'誓死不降”的丹心。在诱惑面前,文天祥坚守自己的内心,用行动诠释了一个'忠”字,在汗青中留下哗海糕剿蕹济革汐宫搂不可磨灭的痕迹,为后人所铭记。无论如何,文天祥始终守护着忠义的精神家园。性本爱丘山复得返自然他是古代文人雅士中的一只奇葩,他是仕途官场的一个另类。在别人叹息他抛官弃印时,他却为自己'实迷途其未远”感到庆幸。他用一颗睿智的心参透了世俗的浮华,官场的黑暗。他——陶渊明,之所以没有同流合污、随波逐流,因为他有着'性本爱自然”的理想,有着纯洁无污的内心。陶渊明坚持着不慕名利的正义,坚持着对自然生活的追求,为古代田园诗的历史发展留下了不朽的痕迹。无论如何,陶渊明始终守护着自由的精神家园。坚持自我,守护精神家园,为我们的生活点燃一盏明灯,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他人。

194 评论

相关问答

  • 以学习中国精神为主题论文

    · 题名(Title,Topic)题名又称题目或标题。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论文题目是一篇论文给出的涉及论文范围与

    猫爷爱大王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中国精神为主题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珍视民族文化,宏扬人文精神历史证明:一个国家或民族要证明自己有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实力,不仅需要的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要有自己的丰

    danyanpimmwo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中国精神为主题的论文创新点

    何为忠孝仁义?何为信礼智勇?现在只有在台北的大街看路牌才能见到它们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要维护的那个轶序不再回来,也切断了我们与“忠孝仁义”的关联。“信礼

    BeiJing我的爱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以精神为主题的议论文

    1唐朝人刘禹锡可谓是精神生活追求之典范。他的《陋室铭》写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

    风子武nandy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匠心精神为主题的议论文

    或许现在的我们如少年般浮躁豪言“差不多”,但成熟后,反观自己的不足,由虚而实剥落浮华,将自己从一弯急流瀑布点化为静水深流时,我们才会发觉工匠精神如此重要。下面给

    lin12345610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