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48

大灌篮2
首页 > 学术论文 > 松花江水污染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最亲爱的12345

已采纳

近年来,一些地方相继发生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严重影响当地社会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环境损失。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指示,要求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多发势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国家环保总局紧急召开全国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电视电话会议,下发通知要求加强环境监管,严防发生污染事故,并开展了一次环境安全大检查。本文就分析污染事故多发形势和原因,总结各地采取的有效措施,提出应对措施建议,为环境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一、环境安全面临的形势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生产力水平、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东部部分地区达到3000美元,我们面临着一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期。但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与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加之一些地方盲目发展,环境安全隐患逐渐突见,我国进入环境污染事故高发期。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地相继发生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严重影响当地社会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环境损失。 2004年2月至4月间,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区的四川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未经同意试生产情况下,违法排污,将未经完全处理的含高浓度氨氮废水直接排放,酿成了全国最大的一起水污染事故,给成都、资阳、内江、自贡、泸州五市的工农业生产和当地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和重大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达亿元。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100多吨苯类物质外排,引发松花江水污染事件,造成哈尔滨市停水四天,并引起俄罗斯等国的关注。2005年12月15日,广东省环保部门监测发现,广东北江韶关段发现重金属镉超标现象,超标近10倍。经查明,此次污染事件是由于韶关冶炼厂设备检修期间超标排放含镉废水所致,造成韶关市停水一天。 二、引起环境污染事故的原因 环境污染事故可分为水污染事故、大气污染事故、放射性污染事故等,也可分为违法污染事故和意外污染事故。引起环境污染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按污染源特征分,可分为流动源引起环境污染事故和固定源引起环境污染事故。据李亚才等人统计,2004年5月至2005年8月经媒体报道的环境污染事件近150起,20%左右属环境污染事故,其中流动源引起的环境污染事故10余起、固定源引起的环境污染事故20余起。 (一)、流动源引起环境污染事故的原因 流动源引起环境污染事故主要是指物品(特别是危险化学品)运输途中引起环境污染事故,主要是由交通事故(如翻车、碰撞等)、危险化学品泄漏、非法倾倒等引起的。如近期国家环保总局通报的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发生交通事故,一辆槽罐车装载的9吨甲醛全部泄漏排入雨水沟,合徐高速公路发生的二硫化碳泄漏、起火事故,哈尔滨近期发生的硫酸泥污染事故。 1、非法营运埋下环境污染事故隐患。据我们在处理一起二硫化碳泄漏事故中发现,运输者没有危险化学品运输许可证,没有转运手续,运输车辆不符合危险化学品运输条件,所用贮罐在存在缝隙下仍在运输,车辆超载运输。2005年5月,某化工企业委托无运输危险废物许可证的运输户运输危险废物,运输户随意丢弃危险废物,废物产生的HF废气导致周围300余亩葡萄受损,其中50余亩葡萄绝收。 2、营运管理缺陷为引起环境污染事故创造条件。目前,许多危险化学品是通过高速公路运输的,而运输车辆在上高速公路前未作安全检查为运输安全事故创造了条件。运输安全事故往往会引起环境污染事故。 3、危险化学品运输途经饮用水源对饮用水源安全构成威胁。如2003年发生在仙居县北岙水库源头的危险化学品槽车翻车事故和2005年发生在缙云县的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都对饮用水源安全构成威胁。 (二)、固定源引起环境污染事故的原因 本文不讨论因自然灾害引起的环境污染事故。人为固定源引起环境污染事故的原因较多,主要有: 1、企业违法生产违法排污引起环境污染事故。沱江污染事故就是四川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同意试生产情况下擅自投入试生产,将未经完全处理的含高浓度氨氮废水直接排放引起的。 2、安全事故引起环境污染事故。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和重庆垫江苯系物泄漏事故都是因安全事故处理中消防冲水造成未燃烧的苯系物流入江河引起的。 3、污染源所处位置敏感极易引起环境污染事故。本溪市南芬区海德选矿厂位于细河饮用水源上游,2005年11月18日尾矿坝溃坝,大量矿水流入细河,造成南芬区停水。 4、疏于管理缺乏应急防范引起环境污染事故。近期国家环保总局通报的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固力保安制品有限公司设施老化、工人操作大意发生氰化物泄漏事故。 5、环境监控能力不足和监管不到位引起环境污染事故。引起沱江污染事故也和环境监管不到位有关。有些污染事故是由于缺乏随时了解环境质量状况引起的,如某地发生水稻枯死事件,经查因枯水期上游来水减少造成污染物浓度剧增超出灌溉用水标准,将超标水用于农田灌溉引起的。 三、各地紧急行动排查事故隐患 2005年12月1日,国家环保总局紧急召开全国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电视电话会议,并下发通知要求加强环境监管,严防发生污染事故,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次环境安全大检查。全国各地围绕总局要求,采取了以下措施:1、排查事故隐患,2、制定和完善应急机制,3、加强环境安全宣传教育,4、强化饮用水源保护,5、加强环境执法监管。 四、环境污染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各件污染事故处理中反映出,环境污染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理中存在:1、防范体系需进一步完善,防范意识需进一步提高,违规操作时有发生。某企业大量使用氯气,但贮存和使用极不规范,贮存无专人保管,无报警装置。2、应急能力不强。在处理某次电石自燃事故中,竟用水扑灭,导致火势趋旺。在处理某次二硫化碳泄漏事故中出现物资供应不上问题。在处理某次盐酸槽车翻车事故中消防部门一冲了之,导致附近池鱼全部翻白。3、应急决策能力尚需提高。某次事故处理中,应急现场没有统一指挥机构,急救处于混乱之中,决策迟缓,严重影响事故处理。4、事故处理后的补偿机制尚未形成,因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补偿非常困难。如川化的沱江污染事故由于污染损害赔偿数额巨大,远远超过企业本身的赔偿能力。 五、应对措施建议 针对近一时期以来,环境污染事故多发,本文建议: 1、构建预防应急体系是防范污染事故的重要保障。 构建两个层面上的两个预防应急体系即政府部门层面和企业层面的预防应急软件体系和预防应急硬件体系。 (1)、构建预防应急软件体系 在政府层面上:①政府应建设组织领导体系,由政府负责牵头协调组织消防、安监、环保、公安、交通、水利等部门,落实事故预防和应急职责分工,做到各司其职,并形成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监督管理事故隐患和事故处理情况,以便及时掌控和防范事故发生。②着手制订环境污染事故预防管理制度、法规,完善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物贮运制度和运输跟踪制度。③加强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物生产、贮运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定期开展包括环境安全在内的各种安全大检查。④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建立联网的环境预警处置指挥系统、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和应急信息网络系统,增强应急能力,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应急预案是事故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应急预案是有效处理环境污染事故,防止事故蔓延的重要手段。江都市在处置丙烯腈爆炸事故引起的污染事故中启动应急预案控制了污染扩散。⑤建立事故应急处置专家库,形成专家决策机制。⑥合理确定危险化学品运输路线和新建项目选址尽量避开主城区和饮用水源地。 环保部门:①建立完整的排污企业、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物动态管理档案,随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和排污,随时掌握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物的流向。②深化环境综合整治,将整治深入到污染事故防范工作中去。③建设项目可能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的,应在环境影响评价阶段制定污染事故预防和应急预案。④加强环境监管,在排污申报的基础上定期报送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物的来源、使用、去向和处置情况。在定期进行排污企业检查时注重危险化学品使用和危险废物处置情况,加强环保设施和生产设备运转情况检查。加强污水、固废集中存放场所和集中处理场所的监管,严防集中排污。⑤加强与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协调,掌握安全生产形势。 在企业层面上:①制定和落实环境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制度,严格工艺控制和定期维护制度。制定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东阳市巍华化工有限公司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扑灭了氟氯烃车间火灾。②加强安全生产,完善生产管理,包括危险化学品的领用、仓储、投料、生产、转运等过程管理、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和危险废物处置管理,推行“健康、安全、环境(HSE)管理体系。③配备人员,建立安全和环保管理机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均应经环境污染事故防范应急知识培训并持证上岗。④开展安全环保文化建设,提高全员安全生产和环保意识,提高全员社会责任感。⑤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定期设备检修维护,做好检修时的污染控制。 (2)、完善预防应急硬件体系 在政府层面上:①健全环境污染事故预防应急处置机构。目前,应急处置大都是发生事故后由消防、安监、环保、公安、交通等部门临时组织人员负责处置的,这样就难免由于临时抽调人员不适应处置工作或处置经验不足造成处置不力甚至不当。建议各部门成立专门小组负责事故应急处置,加强培训。②完善设备配备,配备各种防护和应急设备。建议在消防部门配备具备各种应急处置需要的设备,以备随时调用。③准备充足的物资。事故处置需要大量物资,但事故发生的原因很多,一个单位准备齐全各种物资是不现实的。建议建设应急物资管理网络,形成网络化管理。将拥有能用于事故应急处理的物资单位作为物资供应单位,归入应急处理网络,由应急指挥机构就近调度,处理时先征用后补偿。④加强环境监测系统建设,特别是自动监测系统、监测网络系统和应急监测建设,加快重点流域、重点水域、重点地区、重点企业自动监测和监视系统建设步伐,逐步形成监测网络体系。 在企业层面上:①配备完善的安全器材和用品,并加强使用演练。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②建设环境污染事故应急设施,配备自动监控装置。如氯气捕消器、自动喷淋装置、事故应急池、氯气自动报警装置、围堰等。③建设规范的生产和贮存场所,留足安全疏散通道和疏散距离。④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物运输车辆在做好标识和符合安全条件的基础上,配备GPS系统。 2、合理处置安全事故是控制污染态势减轻环境破坏的必然途径。在处理安全事故中,应充分考虑事故和事故处理对环境污染问题,及时做好防范工作,对产生环境污染的及时处理,控制污染,把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减轻到最低限度。 3、建立环境污染事故补偿机制是解决污染事故赔偿的有效办法。对污染事故赔偿《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均作了规定,造成污染危害的单位,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遭受损失的单位或个人赔偿损失。但是,一方面污染事故具有突发性,在发生污染事故后,企业一时没有赔偿能力不能满足赔偿要求,另一方面污染事故造成的环境破坏恢复资金的来源都没有明确。可以考虑实施环保责任保险制度和设立补偿基金等办法,解决补偿机制问题。环保责任保险制度作为一种预防体系,通过整个社会平时的积累,在突发事件来临时,发挥依法赔偿的作用,不但使企业规避了类似灾难的风险,同时,通过保险公司市场化的日常监督,主动预防和堵塞安全漏洞。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杜绝损害赔偿不到位、环境监管不足的问题。设立补偿基金可通过政府社会设立的基金用于意外污染事故环境恢复,解决环境恢复资金问题,可以为及时采取措施恢复环境质量提供保障。 4、加强环境安全宣传教育是提高防范污染事故意识的必要选择。通过社区、单位和新闻媒体等各种组织和手段,开展一些常识类、技能类、处置类的环境安全知识教育,提升防范全民环境安全意识,提升应变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六、结语 根据当前环境污染事故多发态势,分析引起环境污染事故的原因,提出重在预防,按照预防第一、沉着处理的原则,有效预防和处置污染事故,维护环境安全。 作者:罗国根,单位:台州市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职称:工程师,联系电话:8581157 作者:王文初,单位:台州市环境保护局,职称:总工程师,联系电话:8581199 参考文献: 1、李亚才、王亚军、黄平 国内环境事件数据(2004年5月至2005年8月) 安全与环境学报 2、彭冬芝、胡建勇 城市市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研究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4年第30卷第2期 3、王婕、林柏泉、茹阿鹏 因果图分析法应用于液氯泄漏事故分析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05年第12卷第3期 4、污染事故频发呼唤环保责任保险制度 5、《环境监察》 国家环保总局 6、李海波 浅议“黑匣子”在道路运输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7、李新林 高杰 预案显威 化险为夷——江都防控化工厂突发环境事件纪实 8、《危险化学品储运与安全管理》 9、曾维华 中国环境应急响应体系建设的探讨 环境保护 2005年12月总第338期

91 评论

莎拉波哇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爆炸事故发生后,监测发现苯类污染物流入第二松花江,造成水质污染。苯类污染物是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有机物。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环保总局23日向媒体通报,受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爆炸事故影响,松花江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 为确保哈尔滨市生产、生活用水安全,于11月23日23时起,关闭松花江哈尔滨段取水口,停止市政供水管网向市区供水。

217 评论

做梦的燕子

从全国总体情况看,废水排放量增长速度极快。预计2000年将达666亿吨。城市生活污水总量也不断增加,2000年约达到783亿吨。由于废水处理事低(估计仅为20%~30%),大部分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或间接排入水体,严重污染了水资源。我国七大水系中近一半河段污染严重,86%的城市河段水质普遍超标。全国被污染水系,比较严重的是淮河、海河、松花江、辽河、长江中下游以及珠江三角洲等工业比较发达地区。河流的城市段污染明显,小河重于大河,北方重于南方。1990年,在被评价的94个河流城市段中,65个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占,污染物主要以氨氮、挥发酚和耗氧有机物为主。据调查,全国有7亿人饮用大肠杆菌超标水,亿人饮用有机污染严重的水,3500万人饮用硝酸盐超标水。淮河是一条受污染最严重的河流。淮河在评价的2000公里的河段中,的河段不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河段不符合渔业用水标准,32%的河段不符合灌溉用水标准。据统计,全国3000家污染严重企业中,属排放工业污染的废水企业,淮河流域占了160家。流域内182个城镇中有排污单位万家,工业废水排放量为亿立方米,城镇生活用水排放量7亿立方米。用淮河污水灌溉农田,造成农作物严重减产;1989年春节之际,上游开闸污水下泄,致使淮南、蚌埠两市自来水受到严重污染而不能饮用,淮河流域市民的饮用水发生危机,老百姓怨声载道。淮河流域许多地区癌症发病率比正常地区高出十几倍到上百倍,一些村庄2/3的人肝肿大。同时由于河口的污染,溯河性鱼虾资源遭到破坏,产量大幅度下降,部分内湾渔场基本荒废。我国湖泊普遍遭到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十分突出。例如滇池是昆明最大的饮用水源,供水量占全市供水量的54%,由于昆明市及滇池周围地区大量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入,致使滇池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十分严重,作为饮用水源已有多项指标不合格,藻类丛生,夏秋季84%的水面被藻类覆盖。昆明市第三水厂1993年被迫停产43天,直接经济损失4000多万元;沿湖不少农村的井水也不能饮用,造成30多万农民饮水困难。由于饮用污染的水,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滇池特产银鱼大幅度减产,鱼群种类减少,名贵鱼种基本绝迹。渤海是中国的内海,已严重遭受污染。在渤海海域里,海洋生物大量减少,鱼、贝类濒于绝迹,几乎已变成没有生命的“死海”。沿岸海域的透明度明显下降,海水呈赤褐色甚至墨色。一些水产品,濒于绝迹。相反,具有油臭味的鱼、绿色牡蛎(被铜严重污染)、有烂斑的海带却大量出现。因食用被污染的海产品而得病的人越来越多。水是有限的,水是宝贵的,水是不可再生的。面对如此惨痛的教训,每一个地球人都要自觉地树立节水意识,拧紧水龙头,节约每一滴水,减少和杜绝人为的水污染。水污染是文明的污染,是时代的污染;水消失是民族消失,是人类灭亡华网重庆10月11日电 (记者 徐旭忠、偶正涛)长期以来,我国水环境形势不容乐观,水污染十分严重,但是水污染治理却滞后,严重影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环境安全。这是记者从在此间举行的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座谈会上获悉的。国家环保总局的统计显示,2005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460亿吨,其中工业废水占46.2%;生活污水占53.8%。但据水利部统计,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640亿吨,其中工业废水占60%,生活污水占40%。在2003年全国七大江河水系的407个监测断面中,仅有38.1%的断面符合III类以上水质标准,劣V类水质占29.7%。其中海河、辽河、黄河、淮河污染最为严重,主要超标污染物为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全国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尤以巢湖、滇池、太湖为重。地下水水质有恶化趋势,大部分城市和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点状或面状污染。近岸海域四类、劣四类海水水质占30%,超标污染物质主要为氮和磷。更为严重的是,我国部分城市的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在46个重点城市中,仅有28.3%的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良好,26.1%的城市水质较好,45.6%的城市水质较差。饮用水源地水质差不但增加了自来水处理成本,而且有一些难以处理的有毒有害污染物将直接危及人体健康。农村饮用水安全更令人担忧,其卫生合格率仅为62.1%。然而,我国水污染治理严重滞后。在"十五"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建设项目中,已经建成的只占计划的32%,正在建设的占28%,还有40%的项目尚未动工。完成"十五"计划建设任务所需的资金,约有1200多亿元没有到位,占总投资的三分之二。与此同时,部分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状况不够理想。据建设部统计,全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4 2%,但在已建成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中,由于收费政策不到位,或污水管网不配套,致使处理设施运行也极不正常,有三分之一开开停停,还有三分之一根本就未运行。

233 评论

骑着猪猪追月亮

公众知情权与政府公共服务制度的创新 —以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为案例 摘要】本文试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原理,以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为案例,分析指出,政府公共性、信息不 对称和交易成本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影响关系。要保持政府的公共性,避免信息不对称,保障公民的 合法知情权,降低交易成本,使政府成功地治理社会,理顺与公众的和谐关系,就必须实现政府公共服 务创新,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确立公众与政府之间以“委托—代理”为核心的一般均衡的契约关系。【关键 引言 天然水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和公共产品,一旦在遭 到严重污染,完全影响居民生活、生产、甚至社会稳定 的时候,必须考虑分析造成这种突发事件的社会深层 原因。本文以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为案例,分析阐述在信 息不对称条件下,剥夺公众的合理知情权,不仅将使公 众丧失对政府的公信度,对政府成功治理社会产生严 重的负面影响,而且将加大交易成本,失去政府的公共 性价值。本文试图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从政府公共服务创新的视角,思考政府角色转变的实 现途径和方式。并对公众知情权的合理保障与构建问 题,提出相关政策与建议。 一、松花江流域水污染事件: 政府和公众的双重损失—交易成本 2005年n月份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车间突 发恶性爆炸事故,直接导致了松花江流域出现严重的 水污染事件。由于忽视安全生产而造成的重大安全突 发事件,不仅给松花江流域居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而 且也威胁到沿岸各国居民的用水安全。重大爆炸事故 发生时,公众缺少对此类水污染可能造成的危害的认 识,而作为政府主管部门严重忽视了公众的知情权。此 事件表明,知情权的缺失会给信息社会里的全体公民 带来重大的消极影响:由于不知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 的重要情况,因而无法理性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不能很 好地保护自己的权利和利益,甚至会遭受重大的人身 和财产损失,而这种损失是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在 政府及有关组织真实地公开相关的信息的情况下本来 是可以减少或避免的。原本是突发事件的严重爆炸事 故要导致的水污染严重问题,作为政府的有关部门, 面向公众发布的却是因要修理管道而面临几天的停水 现象。公众知情权的丧失造成了巨大的,在某些方面甚 至是难以弥补的损失。这些损失不仅包括人们的生产生 活受到影响,而且经济增长的各方面也受到极大的消极 影响。如果我们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考察,就会发 现,它更主要的是造成了交易成本的提高。 交易成本(也称交易费用)的思想首先是由新制度 经济学的创立者科斯在他1937年的论文《企业的性 质》中提出来的。他认为,“市场的运行”或者说是“价格 机制的利用”都是有成本的,而且它突出表现为获得市 场信息是需要成本的。随后,新制度经济学的又一重要 代表人物威廉姆森进一步明确提出了交易成本的概 念,他认为,交易成本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摩擦力,一般 是指在经济运行中各种制度安排的成本。此外,还有一 些学者也提出各自不同的交易成本的概念,其中比较 有影响的是张五常的概念。张五常认为,所谓的交易成 本实际上就是制度成本,它与制度相伴生,而不一定总 和交易联系在一起。 2005年末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是一个牵涉到社 会、经济、政治等多个层面的问题系统,因而带来的损 失也必然在这些层面上都有体现。或者,以本文的视 角,此次突发的水污染事件造成了社会、经济、政治等 多个层面上交易成本的提高。例如,从社会层面来看, 它严重阻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正常交往,人们的生 活、工作、学习的秩序被严重干扰,要维护正常秩序须 付出比以往大得多的“交易成本”。学校停课,工厂停 工,用水大户更要停业,由此而言交易成本极大提高 了;从经济层面来看,此次突发的水污染事件,不仅给 公众的生活带来巨大影响,同时更给黑龙江省的旅游、 会展、交通、零售、餐饮等行业以相当沉重的打击,有学 者预计,2005一2006年黑龙江省经济增长率将因此而 降低1一2个百分点。原有正常的经济交易或者不能进 行,或者要花费更多的成本来进行,比如要采取更多的取 用水措施来调剂必要用水的不足。这样,原本应获得的 交易收益,一部分失去了,一部分被多付出的交易成本抵 消掉了,所剩的必然要少得多,经济运行指标的下降也就 是很自然的事了。这样的损失,不可谓不大。

108 评论

小昕总理

关于水环境污染的论文 1. 我国水环境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我国水环境面临着水体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洪涝灾害等多方面压力。水体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环境破坏促使洪涝灾害频发。据199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目前我国七大水系、主要湖泊、近岸海域及部分地区的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河流以有机污染为主,主要污染物是氨氮、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挥发酚等;湖泊以富营养化为特征,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和高猛酸盐指数等;近岸海域主要污染指标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重金属。这些因素构成了水环境问题影响范围广,危害严重,治理难度大等特征。我国水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人类主观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企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工业发展中,水消耗量大、利用率低。不仅单位产值污水排放量大,而且万元产值用水量各省区间差距悬殊。1998年全国平均万元GDP用水683m3以上。其中,北京161m3,天津201m3,上海300m3。但是,黑龙江、内蒙古、江西、广西、贵州、青海、甘肃等省区大多在1000m3以上。宁夏、新疆为4000m3左右。北京1m3灌溉用水可以生产2kg粮食,而宁夏才生产不到1kg。同时,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企业生产经营缺乏节能降耗的动力。企业技术改造往往以扩大再生产为目的,生产工艺落后,更新换代速度慢。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增长方式的日趋转变,以及科技水平的快速提高,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将逐步走上科学化管理轨道。但是,这种转变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水环境问题严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政策导向的偏差。长期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注重经济增长速度、主要产品产量、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等指标,没有把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纳入经济核算体系。迄今为止,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仍作为“非生产性福利事业”。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由政府包揽,使政府不堪重负,以至于拿不出钱搞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甚至建成污染处理设施也因经费来源问题没解决而难以正常运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些经济发展政策有悖于环境保护。我国一度“遍地开花”的“十五”小企业,布局分散,规模不经济,生产工艺落后,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环境容量不相适应,也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以往在确定地区产业发展方向、地区生产力布局时,往往忽视区域环境容量。我国主要江河出现的严重流域性水污染,在很大程度上与流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有直接关系。淮河流域四省自80.年代初开始,利用当地资源,大力发展高耗水的化工、造纸、制革、火电、食品等小型工业,污染物排放量超过了淮河的承载能力,使淮河流域水质急剧恶化;由于缺乏科学认证和科学管理,一些缺水地区盲目发展高耗水型工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一些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单一的资源型产业,不发展与之相配套的加工业,产业结构雷同,形成严重的结构型污染。自然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水环境问题的恶化,增加了水污染防治的难度。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引起全球温度、湿度、降水量的分布变化,使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灾害频发。我国北方地区气候也明显变暖,华北地区冬季平均气温90年代比50年代上升℃。气温上升,地表径流减少,蒸发量增大,发生旱灾的机会增多。1997年我国北方地区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降水量异常偏少,温度偏高,海河水资源量只有多年平均量的40%;黄河水资源量为多年平均量的61%。由于河道径流减少,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加剧了水环境恶化。1998年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长江中下游、嫩江、松花江流域降水量偏多,导致特大洪水灾害的发生。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相差悬殊,水资源分布与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布局极不协调。北方黄河、淮河、海河、松辽河,以及内陆河5个流域,总人口占全国的47%左右,耕地面积占65%以上,GDP占全国的45%以上,而水资源却只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9%,人均占有量仅为南方地区的1/3。这些因素也是导致水环境问题突出的重要方面。2. 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面临的主要问题“九五”以来,我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以淮河治理为先导,太湖、巢湖、滇池,以及海河、辽河相继开始。通过采取工业污染源的末端治理,以及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压缩过剩生产力中,取缔、关闭、和淘汰生产工艺落后、设备陈旧、污染严重的企业等一系列措施,治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部分水域已经接近实现第一阶段的污染防治目标。“九五”水污染防治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流域水污染防治,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对于开拓我国的环境与发展道路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但是,从总体上看,重点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进展还比较缓慢,取得的成果十分脆弱。在实践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充分说明,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流域水污染防治仍面临严重挑战。 黄河、长江流域水环境问题亟待解决“九五”期间“三河三湖”的治理仅仅是拉开了我国水污染防治的序幕。在大规模治理“三河三湖”的同时,必须看到,黄河、长江的污染问题也到了非治理不可的程度了。黄河这个中华民族的摇篮,他养育了人类,也无数次地给人类带来灾难。如今,由于人类活动的作用力,使黄河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1999年,在黄河流域的114个重点监测断面上,V类和劣V类水体分别为70%和,黄河主要支流的污染更为严重,而且黄河的污染主要来自支流。目前,黄河水量少,自净能力弱,水环境处于危机之中。在西部大开发中,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将进入较快增长时期。黄河的水污染必然使沿岸的水资源短缺“雪上加霜”。长江上游沿岸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这一地区的污染物排放量迅速增加,污染问题随之加重,特别是三峡库区及其上游的水质不断恶化。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预计到2010年,长江上游重点地区废水排放量将以年均的速度增长;沿江城镇生活垃圾入江量,将由1995年的约200万t增加到2010年的467万t;三峡库区的水体自净能力将大幅度下降。2009年三峡库区建成蓄水后,库区将由一个流速快、流量大的河流变成一个流速缓、滞留时间长,回水面积大的人工湖。水体稀释自净能力下降,水污染必然加重。根据预测,三峡工程建成后,湖区上游岸边污染带主要污染物浓度将比建坝前增加2-10倍,将成为重污染区。 城市生活污水逐年增加,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城市基础设施是工业建设的载体,制约着工业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建设不恰当地把基础设施建设的载体地位降低为工业的一般附属物地位,基础设施的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和工业建设不协调,导致基础设施长期超负荷承载。特别是城市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仅仅在近几年才开始兴建。全国绝大多数城市的污水处理能力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要。随着人口迅速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污水产生量大幅度增长。近年来,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量的比例已接近持平。但是,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般情况下,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周期为3年。从目前的建设进度看,实现“九五”期间国家提出的全国50万人口的城市都要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装置的要求,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以淮河为例,按规划,到2000年,淮河流域四省需要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52座,总投资亿元,形成污水处理能力352万l/d。到1999年6月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只有3座,污水处理能力仅为44万l/d。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缓慢的原因,除了资金短缺外,现行管理和运行机制的掣肘也使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营陷于困境。由于没有真正落实“污染者负担”的政策,地方财政因无力支付污水处理费用,常常使建成后的污水处理厂不能正常运行,环境保护投资不能有效发挥环境效益。 大量的面源污染问题尚未找到解决途径目前,全国的工业污染已经开始得到有效控制。到2000年底,全国所有工业污染源都将实现达标排放。城市污水处理正在逐步加快步伐。但是,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农药、化肥、畜禽养殖污染量大面广,有一定治理难度。从50年代到90年代,我国农药施用量增加近100倍,成为世界上农药用量最大的国家。我国每年因农药中毒的人数占世界同类事故中毒人数的50%。而且由于农药的大量流失,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全国化肥使用量也在成倍增加。1995年是1978年的4倍。目前,偏施化学氮肥,使氮、磷、钾比例失调现象比较严重。而且化肥的利用率只有30%左右,大量化肥流失,进入河流、海洋、湖泊,成为水体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同时,由于大量化肥的使用,农村畜禽粪便的农业利用减少,畜禽业的集约化程度提高,加重了养殖业与种植业的脱节。畜禽粪便的还田率只有30%多,大部分未被利用。1998年全国畜禽粪便产生量是当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倍。这些畜禽粪便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同时,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企业的发展也一直是困扰农村环境的一大难题。据1991年和1997年两次全国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乡镇工业二氧化硫、烟尘、化学耗氧量和固体废物排放量分别增长了、、和552%;在全国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所控制的情况下,乡镇企业排污量却在增长,这将对水环境构成严重威胁。 经济政策不配套,污染治理资金严重短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污染防治资金以国家预算内资金为主。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全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环境已经不能奏效。但是,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尚未建立,多元化的环境保护投资体制难以形成。作为促进污染防治的重要经济手段排污收费制度,目前还很不完善。主要问题是,排污收费标准过低,不能发挥刺激污染防治的作用。超标排放污水收费作为排污收费的主体,其收费额不足污染处理设施运行成本的一半;污水排放收费最高不超过元/l;排污收费项目不全,主要对象是大中型企业和部分事业单位,城市污水处理费仅在少数城市开征,而且收费标准较低,“污染者付费”的原则没有充分体现;排污费的转移支付机制尚未建立,流域内上下游之间缺乏利益补偿政策,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不协调,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九五”期间我国环境保护投资有了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国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中把环境保护作为重点投资领域,一些水污染防治重点项目得到国债资金的支持。但是,由于环境保护资金渠道狭窄,投资量小,污染治理资金短缺的问题仍然非常突出。按计划,“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约需资金1260亿元,但是目前已经落实的资金与需求相差甚远。1998年国家增发财政债券和银行贷款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分配给淮河流域10亿元财政债券资金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但是,这些资金仅为淮河城市污水处理厂总投资的,而且投资项目达34个之多。由于地方配套资金不足,开工的项目不少,却因缺乏资金施工建设进度缓慢,很多工程至今投资尚无着落。3. 关于水污染防治的政策建议我国是在经济技术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防治将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特别是水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一个艰苦的治理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在认真总结“九五”期间水污染防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借鉴世界一切成功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不断加强政策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逐步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水污染防治道路。 在决策中控制新的水环境问题产生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在确定经济发展速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资源开发计划、区域开发计划,以及制定经济技术政策,进行重大经济决策时,应当对实施这些决策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做出科学评价,评价的结论作为各级决策的依据。在决策中综合考虑环境、经济和社会因素,统筹兼顾,使发展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专门的评价审议机构,并使这一制度法制化,逐步建立起依法决策的运行机制。区域经济的发展要充分考虑水资源保护。限制缺水地区发展耗水型产业,调整缺水地区的产业结构,严格控制高耗水、高耗能和重污染的建设项目。近期应重点调整北方缺水地区的产业结构,防止水资源短缺问题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经济发展应考虑为生态用水留有余地,防止因过度开发导致下游地区河湖萎缩、土地沙化、生态退化。在水源地区,引导和组织水源地生态经济体系建设,避免水源地区经济发展导致下游城市水源污染。 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坚持开源节流并举的方针大力开展节水活动,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水消耗。有组织地推行节水、高效的农灌技术;完善科学的农业用水管理措施,尽快改变农业生产大量耗水的局面。制定单位产品用水定额和水重复利用率考核指标,建立工业用水考核制度;明确规定冷却水及工艺用水等工业废水必须循环利用和再生利用;大力发展水的闭路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水排放量。在开展节约用水,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同时,全面加强水污染防治,特别是重点流域的水污染防治。流域治理的重点在城市,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治理,要走集中与分散治理相结合和废水资源化路子。因地制宜地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的污水要用于工业冷却水、城市景观和园林绿地用水等。 建立和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价格体系国家有关部门应抓紧组织开展资源定价研究,有计划地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和国家稀缺资源制定分类指导的价格政策,尽快改变“资源无价”,资源产品低价的不合理状况,使水资源价格体现资源价值、资源利用和污染防治费用。同时,积极推进水资源资产化管理进程,加强资源核算体系的研究,为逐步将水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创造条件。 完善环境经济政策抓紧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环境经济政策,进一步强化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环境经济手段。尽快提高排污费标准,使之高于污染治理成本;制定水污染防治相关政策,建立资源更新的补偿机制;全面实现“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在用水收费中,普遍增加污水处理费,作为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费用;环境保护作为“市场失效”的领域,特别是环境科技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国家应加强产业政策支持。同时,鼓励和推动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企业化。积极建立环境税收制度。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对地下水等稀缺资源征收资源税;对新建污染项目征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控制结构型污染;对现行排污费与费改税进行利弊分析,探索征收污染附加税;对从事城市污水处理的企业实行零税率;对生产再生资源和利用再生资源生产的产品,应给予税收减免的优惠。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工业部门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合理调整工业布局,推动资源消耗小、效益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结合技术改造推行以清洁原料、清洁生产过程和清洁产品为主要内容的清洁生产。要把清洁生产当作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的一次工业企业的全面改造,在全国所有工业企业推行清洁生产。通过加强环境管理审计,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促进我国工业向新的技术基础转移,以集约方式提高质量,降低消耗,增加经济效益。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我国资源节约型生态工业生产体系。 加强农村面源污染的防治农村要推行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农业生产体系。全面推广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合理配置的“大农业”生产模式,注重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把现代化科学技术和传统农业精华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增加有机肥料的使用,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开发生物农药技术,推广以菌治虫、以虫治虫的生物技术替代农药。目前,我国已有2000多个生态农业试点,应当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把推行生态农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场革命,在全国广大农村普遍展开。逐步把农村富余劳动力从污染型乡镇工业转移到生态农业建设上来。县、乡两级政府要制定生态农业建设规划,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强技术推广,有计划地在全国乡、村培养一批技术骨干,指导农民发展生态农业。 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改革现行城市污水处理体制,实现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营的社会化、市场化、企业化。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要引入竞争机制,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多元化投资建设、企业化运营管理、社会共同负担费用、政府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的模式。积极探索城镇给排水建设和运营一体化的管理体制。逐步使政府从直接管理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中解脱出来,让污水处理真正走向市场。环保产业的发展应当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国家应制定扶持环保产业发展的经济政策,在投资、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鼓励一部分产品过剩的企业转向环保产品生产和服务;组建环保产业集团,尽快形成产业规模;抓紧培育环保市场,把原来政府管理的环保服务事业推向市场。同时,要加强环境科学研究,组织开展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等急需的重点水处理技术攻关;加速污染防治和生态工程成套设备的国产化,改变我国环保产业落后的现状,以适应我国污染防治的需要。参考文献:[1] 钱 勇.现代废水处理新技术.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1993.[2] 井文涌.采取有力措施,推进中国水环境保护:水工业与可持续发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3] 解振华.完成跨世纪的环保任务.科技日报,1999 09 28(1).[4] 周春晖主编.过程控制工程手册[M].北京:化工出版社,1992.[2] 李永和主编.工业酸度计[M].北京:化工出版社,1988.

331 评论

相关问答

  • 水污染毕业论文设计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水污染的覆盖面也随之不断扩大,这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下面是我精心推荐的水污染控制技术论文范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 水污染及其控制方

    馋佬胚祖宗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松花江水污染论文

    近年来,一些地方相继发生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严重影响当地社会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环境损失。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指示,要求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多发势头,确保人民

    大灌篮2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水污染论文的关键词

    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已经引起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面是我精心推荐的水污染处理技术论文范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 我国城市

    笨丫头19868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水运环境污染论文

    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已经引起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面是我精心推荐的水污染处理技术论文范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 我国城市

    银色手链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长江水污染数学建模论文参考文献

    有期刊杂志,书籍和论文三种,在建模论文的写法都不一样。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是指为了撰写论文而引用已经发表的文献的格式,根据参考资料类型可分为专著[M],会议论文集

    hocc豆叮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