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媚娘
小学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李方.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3、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钟以俊,龙文祥.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
5、王铁军.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与应用.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顾春.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北京:知识出版社,1998.
7、叶澜.教育研究方法初探.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8、张福建,牟树勋.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9、杨小微.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0、王守恒.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基础.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
11、周家骥.教育科研方法.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12、郭思乐.现代教育科学研究导引.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7.
13、吴新武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香港:香港教育出版社,2003.
14、邵永良等.现代教育科研方法与应用.宁波:宁波出版社,1999.
15、黄全明,陈树宝.小学语文教育科研.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6、董菊初.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17、张孔义,方龙云.语文教育科研导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18、杨章宏.教育实验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19、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0、陈向明.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1、李伟胜.实验研究指导.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2、陈瑶.课堂观察指导.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3、陈向明.在行动中学作质的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4、白芸.质的研究指导.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5、蔡清田.教育行动研究.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 1
26、陈桂生.到中小学去研究教育——“教育行动研究”的尝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7、王策三.教学实验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28、李晶.社会调查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9、佟庆伟.教育科研中的量化方法.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30、江洪春.中小学教育论文写作.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
31、欧阳周.实用学术论文写作.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尝试新鲜
在一篇严谨科学的小学 教育 论文写作中,引用参考文献论证自己的观点或者理念是十分必要的。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小学教育 毕业 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一) [1]张丹.我国地方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东北 财经 大学2010 [2]马越越.低碳约束下的中国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4 [3]范丹.低碳视角下的中国能源效率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 [4]颜敏.能力偏误、教育溢价与我国工资收入差异[D].东北财经大学2012 [5]黄万阳.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测度、效应与矫正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 [6]孟军.能源节约、碳减排与中国经济增长[D].东北财经大学2013 [7]潘祺志.我国工业能耗强度变动与节能路径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10 [8]张有绪.品牌资产模型与测度 方法 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 [9]徐勇.中国国内旅游业发展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2 [10]刘晖.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绩效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 [11]卢永艳.基于面板数据的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测[D].东北财经大学2012 [12]袁捷敏.产能和产能利用率新测算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 [13]夏艳清.中国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 [14]关大宇.基于货币政策传导的金融条件指数构建及应用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 [15]黄宇慧.我国粮食供给与需求综合平衡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二) [1] 黄路阳、郇红.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定位和培养模式[J].继续教育研究,2009(3):122~124. [2] 何齐宗.高师教育改革与教师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6. [3] 黄丽.浅谈数学教学中良好软环境的营造[J].中学教研,2000(8),13~15. [4] 刘久成.建构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2004(1):88~90. [5] 李玉.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现状调查[J].继续教育研究,2009(9),:129~132. [6] 柳夕浪.课堂教学临床指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7] 刘兴杰.台湾小学教师素质培养及其启示[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1997(4):6~9. [8] 刘瑞琼.高职高专英语教师教学素质提高与自我发展的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0(9):69. [9] 刘聪.区域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现状及提高对策[J].新课程学习,2010(12):191~192. [10]蒋亦华.我国小学教师培养路径的现代特征与实践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5):26~28. [11]荣鸿利、王丽丽.论小学教师专业素质[J].教师园地,2006(9):64~65. [12]蔡秀玲.课程改革与小学教师专业素质能力要求[J].教育管理研究,2010(37):60. [13]李瑾瑜. 专业精神——教师的必备素质[J].中小学管理,1997(4):13~15 [14]李伟诗.浅析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特殊性及其专业水准[J].教学与管理,2010(7):35~36. [15]朱琼敏、洪明.近年来美国中小学教师素质状况和改进举措[J].教师教育研究,2006(1):76~80.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三) [1]萧宗六,余白主编.学校管理学新编[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柳斌,方亮主编.21 世纪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实施全书(二)[M].北京:长城出版社,2000. [3]傅树京.教育管理学导论[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7. [4]罗宾斯(Stephen P. Robbins),戴维 A 德森佐(David A. DeCenzo),穆恩(Henry Moon).毛蕴诗主译.管理学原理(第六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沈振佳主编.小学教育评价[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顾明远.教育大辞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7]陶西平.教育评价词典[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8]梅新林,吴峰民主编.中国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与建议--基于天津、吉林、江苏、浙江、河南、贵州、甘肃七省(市)的调研[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9]赵勇,王安琳,杨文中.美国小学教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0]王斌华.教师评价:绩效管理与专业发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1. 幼儿教育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2. 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3. 网上银行论文参考样本 4.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5. 学前教育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戏说小默
摘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德,进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和谐、文明的学习环境,进一步推动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渗透德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让德育之“苗”在数学课堂“开花结果”,本文提出几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措施,更加有效地在小学数学教学各个层面中渗透德育教育。
关键词 : 小学数学;渗透;德育
一、前言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当中明确指出,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传授,还要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德育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为了更好地发挥德育教育的积极作用,需要在数学教学课堂上积极创造良好氛围,建立平整、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数学知识与应用价值渗透德育教育,高效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措施
(一)小学数学教师要树立德育教育观念。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阅历较少的原因,自身模仿意识和模仿能力比较强。教师是学生在整个学习阶段接触最多的群体,在学习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对老师的言行举止进行模仿。因此,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德,首先要提升小学数学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通过树立典范和言传身教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学生自身精神道德的养成直接受到教师的影响,要在学生成长当中树立良好的德育观念,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文化素养以及专业素养,并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对教师的优良品德进行模仿和学习,以此达到渗透德育的目的。学校方面要积极采取多种手段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对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强化教学师资力量,提升人才水准。学校方面可以在校内积极组织全体老师进行德育教育经验分享和交流,还可以组织学校之间的德育教育交流活动,促使教学老师积极学习其他老师的优良思想品德,并吸取优秀的德育教育经验,提升自身道德素养以及专业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充分融入德育教育[1]。老师在实际教育当中,要建立德育教育观念,注意着装整洁、时刻讲普通话、多关爱学生,对犯错的学生不能过于苛责,语重心长地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建立师生良好关系,促使学生认可、亲近老师,并学习老师的正确言行举止,养成自己的优良品德和习惯。(二)结合教学内容渗透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的渗透德育教育,需要教师积极地把握数学教材,深入地挖掘教学内容当中涉及到的德育思想,以此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融合知识点和德育思想,全面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文化教育。要将德育渗透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不是将德育作为重点进行具体教学,而是把握住教学活动当中有关德育教育的点,适时地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之前全面吃透教材内容,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并结合教学内容挖掘内在德育思想,同时准备让德育之“苗”在数学课堂“开花结果”——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王秋华(山东省鄄城县红船镇中心完小274600)一些与之相关的德育教育资料,在渗透德育教育当中要言之有物,以此增加学生对德育内容的关注度,潜移默化地建立优良的思想品德。比如在备课过程中,一些章节当中会出现有关该数学知识的历史资料,像在学习小数的时候就会提到我国是最先提出小数概念的国家,老师就可以深挖这些历史资料背后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并对学生进行中国历史优良文化教育,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优秀,以增强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荣誉感。(三)联系生活素材渗透德育教育。小学生由于生活阅历较少,对于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很难理解,而在抽象知识当中渗透德育教育效果也未必好。因此,为了有效地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渗透德育教育,并引导学生不仅能够学会并运用数学知识,还能联系数学知识建立优良思想品德,需要结合小学生思维特点,充分联系生活素材进行数学教学,并结合生活实例在其中渗透德育教育[2]。比如在学习位置这一课的时候,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一个游乐园场景,找5个学生扮演游乐园排队的人,让学生指出每个学生前后的人,并计算排队的任意一个人和某一个人之间隔了几个人。之后,设置条件:最后一名学生因为想要早点玩就挤到了第二个学生后面,此时队伍发生了变化,重新计算这个学生和其它学生之间隔了几个人。在这样的情境创设当中,不仅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知识学习活动当中,还能更深刻地理解位置的关系,老师还可以在这样的情境当中及时对学生进行遵守排队规则的德育教育。(四)将德育教育渗透进课后作业当中德育教育不仅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渗透,还要延伸到课后教育。因此,在设计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时候,也要结合教学目标和德育教育,在全面考虑之下在作业当中融入德育活动,促使学生在巩固学习内容过程中一并养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受到情感教育。比如在对数据收集整理学习完之后,可以在课后作业当中,要求学生收集整理家庭成员的爱好、兴趣、活动以及习惯等数据,并自编题目。学生在完成这一课后作业过程中,不仅能巩固学习知识,提升知识运用能力,还能增进和家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对家人多一些了解和关心,建立良好的价值观。
三、结束语
在学生数学教学中良好的渗透德育教育,让德育之“苗”在数学课堂“开花结果”,不仅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文明、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进一步学好数学,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推动学生的全面成长。为了有效地将德育渗透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需要教师努力提升自身的德育素养,充分结合教学内容和生活素材,在课堂和课下对学生进行动态的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王四凤.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与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6(8):46-46.
[2]秦建国.刍议德育工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科学咨询,2016(12):122-122.
《论小学体育教育》 【摘 要】体育教育是基础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体育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学生在小
各县(市)教体局、市直各中等职业学校:近年来,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等教育活动,学
小学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李方.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3、
【摘要】 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德育管理是一项内容复杂且不容易完成的教育工作,为了能够将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与德育工作较好的结合到一起,笔者总结出了几点可行性较高的德育
给你个范文 你自己少加修改就是一篇你要的好论文了 《关于结合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 搞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考》摘要】在高职院校,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