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13

差布丶多童鞋
首页 > 学术论文 > 严州文化研究论文集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最幸福的米虫

已采纳

个人档案曹志耘,男,汉族,Email: 帕维尔的导师《语言教学与研究》杂志编辑部 主 编: 曹志耘 邮 编:10008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研究所(主楼11层) 电话:010-82303570 《语言教学与研究》编辑部,电话82303575,主楼1118室。1961年6月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县(今金华市婺城区)。1978年10月至1982年7月,山东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获文学学士学位。1982年9月至1985年7月,山东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获文学硕士学位。2000年,山东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获文学博士学位。1985年8月至1996年6月,山东大学中文系任教。1996年7至今,北京语言大学任教。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主要学术职务: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 语言研究所所长 《语言教学与研究》杂志主编 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学科带头人 中国语言学会理事 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理事 中国社会语言学会理事获奖情况:1988年,论文《金华汤溪方言的词法特点》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金”1997年,专著《严州方言研究》获得“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金”1999年,专著《金华方言词典》(作为《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分卷之一)获得国家图书奖荣誉奖,全国辞书一等奖2001年,获得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2004年,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科研项目:1.汉语方言地图集(教育部“十五”规划),主持人2.汉语方言地理学研究(北语“十五”规划),主持人3.吴语婺州方言群•瓯江方言群の调查研究(日本学术振兴会平成14年度基盘研究B海外,研究代表者:秋谷裕幸),参加者4.当代北京话应用研究(北京市“十五”规划),主持人学术成果: 一 著作 1988 《山东人学习普通话指南》(合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 《齐鲁文化大辞典》(合著,方言卷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 《中国语言学要籍解题》(参著),齐鲁书社1992a 《应用汉语教程》(参著),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b 《广告语言艺术》,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c 《肥城县志》第三十五编“方言”(合著),齐鲁书社1992d 《社会语言学概论》(参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a 《诸城市志》第二十三篇“民俗”第二章“方言”(合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b 《中国文化语言学辞典》(参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 《语言差异与文化心理——中外语言的文化学透视》,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a 《中国民俗语言学》(参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b 《严州方言研究》,[日本]好文出版1996c 《金华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沂南县志》第三十一篇“方言”(罗福腾、曹志耘合著),齐鲁书社1998 《广告语言教程》(参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a 《应用语言学理论纲要》(参著),华语教学出版社1999b 《山东普通话培训测试指南》(合著,副主编),语文出版社2000 《吴语处衢方言研究》(曹志耘、秋谷裕幸、太田斋、赵日新合著),[日本]好文出版2002a 《南部吴语语音研究》,商务印书馆2002b 《诸城方言志》(钱曾怡、曹志耘、罗福腾合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汉语方言地图集调查手册》(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研究所合著),澳门语言学会2004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语言学文萃·方言卷》(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 《浙南七县市吴方言音系》(讨论稿)(秋谷裕幸、曹志耘、黄晓东、刘祥柏、蔡嵘合著),日本学术振兴会平成14-16年度基盘研究(B)“吴语婺州方言群·瓯江方言群の调查研究”研究报告二 论文 1981 汤溪话的几个语音问题,《一九八一年“五四”学生科学讨论会得奖论文集(社会科学版)》,第22-49页,山东大学1984 山东诸城五莲方言的声韵特点(合写),《中国语文》第3期,第186-191页1985a 山东平度方言内部的语音异同(合写),《方言》第3期,第214-221页1985b 金华方言的几种句式,《山东大学研究生首届科学讨论会论文集(文科版)》,第110-113页,山东大学研究生处1986 北京话语音里的性别差异,《汉语学习》第6期,第31页1987a 数词趣谈,[香港]《普通话》第2期,第75-77页1987b 金华汤溪方言的词法特点,《语言研究》第1期,第85-101页1987c 汉语方言研究的思考,《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第1期,第40-45转77页1987d 北京话tþ组声母的前化现象,《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第84-91页1987e 语气词运用的性别差异,《语文研究》第3期,第44-45转43页1987f 河北省东南部三十九县市方音概况(合写),《方言》第3期,第173-178页1988a 由“饮茶”想到的词汇对译问题,[香港]《普通话》第1期,第90-92页1988b 金华方言的句法特点,《中国语文》第4期,第281-285页1988c 沂水方言的语法特点,[山东省语言学会]《语言学通讯》第11期,第212-220页1989a 命名与方言、普通话,[香港]《普通话》第1期,第75-76页1989b 方言学和社会语言学,《汉语研究论集》第174-181页,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9c 费县方言记略(合写),《临沂师专学报》第4期,第93-101页1990a 金华汤溪方言帮母端母的读音,《方言》第1期,第42-43页1990b 广告的语言艺术,《现代交际》第2期,第14页1991a 汉人命名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语言·社会·文化》(首届全国社会语言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472-481页,语文出版社1991b 山东方言与社会文化二题(合写),《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第1期,第6-10页1991c 汉语汉字对广告的制约性,《首届中国国际广告研讨会论文集》第120-122页1991d 商标语言初探,《语文建设》第7期,第2-8页1991e 山东肥城方言的语音特点(合写),《方言》第3期,第182-187页1991f 济南方言若干声母的分布和演变——济南方言定量研究之一,《语言研究》第2期,第36-44页1992a 山东诸城方言的语法特点(合写),《中国语文》第1期,第52-55页1992b 古汉语在交际中的应用,《现代交际》第6期,第38页1992c 广告语言与社会文化(上),《国际广告》第2期,第25-26页1992d 广告语言与社会文化(下),《国际广告》第3期,第18-20页1992e 人名研究的新收获——《文化的镜象——人名》评介,《语文建设》第8期,第48转29页1992f 社会文化对广告语言的制约性例谈,《现代交际》第10期,第22页1993a 金华汤溪方言词汇(一),《方言》第1期,第69-80页1993b 金华汤溪方言词汇(二),《方言》第2期,第158-160页1993c 广告写作中的“化用”手法,《语文建设》第2期,第28-29页1993d 一字千金广告语,《现代文秘》第2期,第36转32页1993e 谈谈广告语的创作,《现代文秘》第3-4期合刊,第58转63页1993f 汉语方言的人类语言学研究,《黄河学刊》第1期,第36-39页1993g 广告语言的基本要求,《言语交际与交际语言》(第二届全国社会语言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331-343页,江西高校出版社1993h 汉语方言区、方言岛和混合语的文化语言学考察,《语言与文化多学科研究》(第三届全国社会语言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244-252页,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i 古代的语言准则与古代广告的语言风格,《现代文秘》第12期,第32-33页1994a 我国广告语言风格的取向,《现代文秘》第1期,第47-48页1994b 广告语言研究面临的课题:深化和实用化,《语言文字应用》第1期,第21-23页1994c 口彩初探,《民俗研究》第3期,第41-43页1994d 金华方言词典引论,《方言》第4期,第252-267页1995a 我国广告语言风格的回顾与反思,《中国广告年鉴》(1992—1993年),第180-184页,新华出版社1995b 广告文案写作中的几个问题,《语言文字应用》第1期,第19-23页1995c 广告文案风格谈(上),《现代文秘》第1期,第23-24转36页1995d 广告文案风格谈(下),《现代文秘》第2期,第29-31转36页1995e 让口语登上大雅之堂——评《现代汉语常用口语词典》(合写),《新闻出版导刊》第6期,第58页1996a 略论语讳的类型与构成,《韶关大学学报》第1期,第99-104页1996b 金华汤溪方言的体,《动词的体》(中国东南方言比较研究丛书第二辑)第285-301页,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吴多泰中国语文研究中心1997a 严州方言语音特点,《语言研究》第1期,第86-95页1997b 浙江的九姓渔民,《中国文化研究》第3期,第72-79页1997c 汉语混合语考察,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文化学院编《语言与文化论丛》第一辑,第43-62页,华语教学出版社1997d 谈谈方言与地域文化的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第71-77页1997e 金华汤溪方言的动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中国东南方言比较研究丛书第三辑),第39-57页,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f 语言学视野下的新安文化论纲,周绍泉、赵华富主编《’95国际徽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294-298页,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g 山东峄城方言民俗词汇——婚育、丧葬、称谓,[日本]《中国语学研究·开篇》第16期,第10-22页1998a 敦煌方言的声调,《语文研究》第1期,第11-15页1998b 浙江庆元方言音系(秋谷裕幸、曹志耘合写),《方言》第1期,第23-36页1998c 《山歌》语法特点初探,[日本]《亚细亚言语论丛》第2辑,第69-80页1998d 汉语方言声调演变的两种类型,《语言研究》第1期,第89-99页1998e 浙江遂安方言的声调,林华编《第九届北美洲汉语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第18-34页,美国南加州大学1998f 浙江云和方言音系(太田斋、曹志耘合写),《方言》第4期,第290-303页1998g 汉语方言里表示动作次序的后置词,《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第17-37页1998h 保存还是消灭:汉语方言面临的选择,《中国民族语言学会通讯》第4期,第4-9页1999a 方言与地域文化研究的对象和方法——读《福建方言》有感,《语文研究》第2期,第45-48页1999b 严州方言的代词系统,《代词》(中国东南部方言比较研究丛书第四辑),第126-144页,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c 生存还是消亡:汉语方言面临的抉择,《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第139-148页,华语教学出版社1999d 浙江九姓渔民方言的语音特点,《汉语现状与历史的研究——首届汉语语言学国际研讨会文集》,第274-28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e 二十世纪汉语方言的发展变化——历史和地域的角度,[日本]《中国语学研究·开篇》第19期,第92-99页2000a 对21世纪语言研究的几点想法,《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第7-9页2000b 山西偏关方言音系(曹志耘、张燕来合写),《首届官话方言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73-78页,青岛出版社2000c 金华汤溪方言的介词,《介词》(中国东南部方言比较研究丛书第五辑),第60-77页,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d 北京话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曹志耘、张世方合写),《世纪之交的应用语言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e 汉语方言里表示动作次序的后置词,《面临新世纪挑战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第767-778页,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a 关于濒危汉语方言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第8-12页2001b 金华汤溪方言的“得”,《语言研究》第2期,第23-29页2001c 梅祖麟教授访谈录,《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第1-9页(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学》转载)2001d 南部吴语的小称,《语言研究》第3期,第33-44页2001e 青海乐都方言音系(曹志耘、邵朝阳合写),《方言》第4期,第373-383页2002a 老枝新芽:中国地理语言学研究展望,《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第1-6页2002b 东南方言里动词的后置成分,《东方语言与文化》,东方出版中心2002c 南部吴语语音的共性和差异,《闽语研究及其与周边方言的关系》,[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2d 吴徽语入声演变的方式,《中国语文》第5期,第441-446页2002e 中国社会语言学大有可为——在首届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语言教学与研究》 第6期,第11-12页2003a 南部吴语的全浊声母,上海市语文学会、香港中国语文学会合编《吴语研究——第二届国际吴方言学 术研讨会论文集》,第218-222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b 浙江金华珊瑚村方言状况,《中国社会语言学》第1期,第9-18页2004a 汉语方言中的韵尾分调现象,《中国语文》第1期,第40-45页2004b 老枝新芽:中国地理语言学研究展望,《21世纪的中国语言学》(一),商务印书馆2004c 浙江金华珊瑚客家话音系,《方言》第3期,第200-211页2004d 从方言看女书(曹志耘、赵丽明合写),《中国社会语言学》第2期 By:xujunfu Email:

198 评论

樱桃小胖妞儿

风俗 文化 是经济基础的反映,风俗文化是原始宗教、礼法的上源等观点,英国人的风俗礼仪丰富多彩,很有讲究。他们重礼仪,知常理,在处理事情和工作中,善于为他人着想。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国风俗文化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英国人的风俗习惯

摘要:英国人的风俗礼仪丰富多彩,很有讲究。他们重礼仪,知常理,在处理事情和工作中,善于为他人着想。英国人事业心责任感极强。反应机智灵敏,处理问题很灵活。本文将简要对英国人的风俗习惯进行论述。

关键词:英国;风俗;习惯;尊重

英国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其首都是伦敦。伦敦以雾大闻名于世,经常是连续多日浓雾不退,距离两三米以外就什么都看不清了,因此伦敦被称为“雾都”。英国的地理位置处于欧洲的西部,面积约为二十五万多平方公里,人口不到六千万,其中英格兰人占绝大部分。英国在世界上是最早开始进行工业化发展的国家,工业发展历史悠久,技术水平高,在世界的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英国是世界第四贸易大国,它依靠对外贸易发展本国经济,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原料和食品进口国之一,也是经济发展较早的国家之一。

英国人重礼仪,知常理。懂得理解人、帮助人、体谅人。在处理事情和工作中,善于为他人着想,尽自己做大的努力把事情办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留给对方,颇具绅士风度。英国人事业心责任感极强。有钻研的精神,只要认准了一个目标,确定了方向,就会不惜付出一切,把它做好,力求完美。在与人交往中,英国人很平易近人,容易接触,与朋友初次见面行握手礼,不随便拥抱接吻等,注重端庄得体。英国人与人相处懂得推己及人,反应机智灵敏,处理问题很灵活。英国人的风俗礼仪丰富多彩,很有讲究。

如果你有幸被英国朋友邀请至家中做客,若仅是以愉快为目的的邀请,进行交往聚会,那么你若提前到主人家就是不礼貌的行为了,因为主人一旦没有准备充分,你提前的到来会让主人感到尴尬不快,会让他很难堪,所以大约晚到十分钟左右,不超过半小时是最好的。聚会结束后不要在主人家坐的太晚,晚餐结束以后稍作聊天,大约一小时之后,或者在晚上十点至十一点之间离开是最佳的,这样不会影响主人的休息,又显得有礼貌。

英国人的邀请招待客人的方式主要分为宴会和茶会两种。茶会又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在用餐过程中,英国人不会像中国人一样热情的劝客人喝酒尽兴的,他们很尊重客人的选择,随兴趣选择就好。如果没有喝酒的意愿在主人给你斟酒时你只需用手遮住杯口就好,绝不会勉强。当然,英国人大多数是对酒情有独钟的,毕竟英国也是个拥有着丰富酒文化的大国。

英国人习惯食用烧烤、煎炸类的食物,但是却又喜欢清淡的口味。对肉类和海鲜以及蔬菜类食物都有独到的烹饪方式。英国人对牛肉很是喜爱,特别是烤牛肉再加上新鲜的蔬菜,撒上少许的芥末酱或者奶油等精选的作料,香喷喷、油腻腻,咬上一口外酥里嫩,实属英国人的最爱。

中国有句老话叫“一天之计在于晨”,早晨的心情状态等影响着一天的精神状态。同样,英国人也很注重清晨的美好时光。特别是早餐的准备上更是细心周到,讲究丰富的营养,他们的早餐多以熏肉、面包、果酱、果汁、鸡蛋、燕麦粥、炸蘑菇、煎肉肠、咖啡、茶等为主。早餐美味丰盛,精神百倍地开始新一天的工作。英国人的午餐却很简单,大约在中午一点左右,一般都是在单位或外面简单完成的。习惯早晨在家做好三明治带到单位中午食用,十几分钟就解决,继续投入工作。下午四五点钟是下午茶时间,下午茶主要包括茶饮和各种小点心,例如 蛋糕 、饼干、三明治等,是多年来英国人一直保留下来的传统习惯。英国人最重视晚餐,一般称为正餐或者大餐。大餐选择的时间较晚,食物较为丰盛,主要以肉类和菜品为主,持续的时间较长。

在与英国人用餐时还须注意的是英国人在进餐的过程中不喜欢戴帽子、不喜欢用手肘支在餐桌子上、嘴里边吃东西边说话、大声的打嗝等都是极为不礼貌的行为,所以在英国生活了解餐桌礼仪还是很关键的。

英国人很注重外表举止形象,社会交往方面礼貌端庄。英国人总会给人一种高雅、端庄、矜持的感觉。他们不习惯主动与人接近或接触,不习惯激动的感情外露,即使心情很不好有伤心事,但是他们也不会表现出来。他们总是很谦虚谨慎,能够时刻控制自己的情绪。

社会交往中,英国人第一次见面行握手礼,言语客气。不论身份、地位、职业、贫贱、都以礼相待;请求别人帮忙时,态度不强硬不蛮横,讲究委婉真诚,请求帮助;英国人尊重妇女,凡事女士为先,无论是在路上行走、公交站乘坐公共汽车、商场乘坐电梯等男人们都很绅士的请女士先来,漫于在街头,男人也要走在外侧女人则走在内侧,做好随时保护女人的准备,当然也很少有人在大街上散步时手拉手,因为他们很注重言谈举止;英国人习惯“以貌取人”,他们很讲究服装打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选择不同的服饰,佩戴不同的首饰。对于男子来说三件套的西装,打上整齐的领带,笔直的西裤是英国的传统服饰风格。在英国,无论男女只要一外出,精心穿戴一番已经是一种习惯。

英国人在社会交往、谈生意的过程中,态度严谨认真。在商讨一件事的过程中他们不随意的点头或赞许,只有经过深思熟虑后,同意对方的观点或者向对方表示祝贺时,才会宣布最终的决定或与对方握手。在谈生意中,他们一般不邀请对方早餐谈工作,午餐又很简单显得不雅,所以晚餐时间是 职场 人群谈生意最好的选择。因此重大的活动内容都集中在晚餐,也就是正餐时进行。赴宴时,随手带上一束鲜花作为礼物最好不过了。当然,菊花和百合花在某种意义上讲都有死亡的涵义,所以不宜随便送人,其他花就都没有问题了,一定会得到主人的喜爱。

英国人崇尚简朴,摒弃铺张浪费。无论是在饮食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他们都以简单朴素为主。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两位朋友到家中做客,他们以茶相待,在泡茶煮水时,他们肯定只煮两份水,不会多煮一点水,因为他们讨厌浪费的行为。英国人热衷于 饮茶 ,不论男女老少都喜欢喝茶,每天清晨以茶开始,夜晚以茶结束,特别是浓郁的红茶更是英国人的最爱,有时还在茶品中添加一些牛奶,味道香浓纯正,醇香可口。英国是一个饮茶大国,英国人每天的饮茶次数绝不低于六次,令人叹为观止。

当然在与英国人交往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一些忌讳: 第一、不能插队。英国人注重良好的生活习惯,讲文明懂礼貌,先来后到,有序排队是英国人的传统习惯。无论是上公交车、还是乘坐火车、点餐吃饭、购物等等他们都井然有序的排队进行。加塞是英国人极为厌恶的一种行为。

第二、不要讲价。在英国买东西人们最讨厌的就是讨价还价,觉得砍价的行为很让人难堪,没有脸面。在选购的过程中如果这件商品你认为值就买下,不值也没有必要多费言语。果断干脆为好。

第三、询问女士的年龄。每一个人都想永远年轻漂亮,害怕老去。英国的女士更是如此,他们视自己的年龄为私人秘密。询问女士的年龄是英国女士极为反感的问题,他会认为你很没有涵养没有礼貌,所以说,对于中年的妇女,如果你夸她一句:“你真年轻!”她是再开心不过的了!当然,在英国,男人的收入问题、婚丧问题、职业以及宗教问题都属于个人的私事,日常交际中都不易随便谈论。

英国人还讨厌“13”这个数字,认为它是一个不吉祥的数字,所以日常生活中都尽量避开它;英国的交通规则和中国也有所不同,它们是靠左行驶,经常多雾,交通行驶一定多加小心;英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很优越,一切病人都免除医疗费,即使是来英国的游客有医疗需要的话都可享受免费的待遇。

在英国每年的七月、八月、 圣诞节 和复活节,属于长假期,商务活动明显减少。大多数的商务人士都会休假。所以不方便开展商务活动,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士尽量不要在这两个时间段来英国从商,容易徒劳无获;英国人为了避免贿赂等敏感问题,在接收礼物时,拒绝较大较贵重的物品,从政清廉;英国人很守时,很有时间观念。在商务活动中,要提前预约,不得迟到早退;工商界人,从商严谨认真,不易受感情左右,公事公办,不轻易做出决定,看重沉着稳重的举止言谈。

如果你去英国旅游,见到英国人不要轻易的问对方:“您吃饭了吗?”“最近心情怎么样?”“你要去哪里啊?”等问题,因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习俗和生活习惯,这些问题也许在中国看来很普遍很热情,但是在英国人眼中,这些问题却是很隐私很不礼貌的。所以说,要尊重对方的习惯,谈论一下天气状况“今天天气很不错啊!”是很友好和明朗的话题。

在英国旅游要时刻警惕,英国的交通规则是左侧通行,一定要遵守纪律,严于律己,排队有序,过马路行车千万不要粗心大意,安全第一。

英国人讲究消费的礼节。在餐馆用餐、宾馆入住、外出打车等,一般都要按照正常付费的百分之十,给予服务生相应的小费,有时在主人家做客,根据情况而异,都要付给家中佣人一些相应的小费。当然,有时公共场所会把小费列入到账单中,那样就不必再另付小费了。

英国的风俗礼仪讲究很是丰富多彩。通过以上我们对英国人的风俗习惯的了解来看,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传统民族文化特色深深地影响着英国人的生活轨迹,一代一代传承至今。英国人的朴实简单、彬彬有礼也充分的体现了英国 传统文化 的内涵。不屈不挠的英格兰人作为英国的主体民族,其民族性格对英国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英格兰人性格具有务实、重视传统、尊重个人自由的鲜明特点。这些独具的特色,推动了英国创新精神的延续和发展。英国所以能够在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保持着自己的优势不受侵犯,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英国人的创新精神。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简单而高雅。其实我们在学习一门语言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在学习这种语言的本身,我们更是在学习这门语言的文化。也可以说要想学好一门语言,首先要从这门语言的文化学起。既要学习文化中的语言,也要掌握语言中的文化。

参考文献:

[1]阿建.英国一瞥[J].初中生,2005,(7).

[2]陈平润.英国见闻[J].八桂侨刊,1994,(2).

[3]路峻远.在英国办事要有耐心[J].神州学人,2004,(3).

[4]杰克.不列颠性格[J].教书育人,2004,(5).

[5]志明.吃在英国[J].少年文摘,2005,(2).

浅谈英国骑士文化

【摘 要】骑士是中世纪的传奇,国内外对骑士制度的研究也从未中止过。而国内学者主要将骑士制度视为整个欧洲共有的军事文化现象,并对之进行了宏观方面的研究,对单个国家的骑士制度进行的探讨很少。 文章 将英国的骑士制度作为一个整体,对骑士的产生、英国骑士的特点、骑士制度在英国的表现和演变以及骑士文学进行了条理清晰的阐述和对比分析。

【关键词】英国;骑士制度;骑士文学

相信看过第70届奥斯卡金奖影片《泰坦尼克号》(Titanic)的人在感动于杰克(Jack)和罗丝(Rose)伟大浪漫 爱情 故事 之余,一定不会忘记那些将生的希望让给妇女和 儿童 的英国绅士们及在危难时刻依然泰然自若地奏响灵魂安定曲的乐手们。“不惜牺牲生命来保护妇孺、弱小”的信念已成为英国人为人处事不言而喻的指导原则,那么他们这种给人心灵以震撼的翩翩 “绅士风度”从何而来?我们自然会将目光投向英国的历史。穿越时光的隧道回溯过去,我们可以从中世纪英国的骑士制度中找到答案,可以说没有昔日的骑士制度就没有今日的绅士风度。

骑士制度不是英国本土的产物,法兰克王国才是它的祖籍地。骑士制度从法兰传入英国后就在本地扎根、开花、结果,并结合本土的特色产生了一些区别于法国及欧洲其他国家的特征。

一、骑士的产生和册封

约从公元5世纪到15世纪,这1000年被称为欧洲中世纪,当时欧洲大陆封建割据,领地之间经常发生争夺战。在中世纪的欧洲战场上,出现了横刀跃马的骑兵,他们驰骋于战场,英勇奋战,在一些战役中充当主力。骑兵在欧洲战场的作为直接促使了以专门从事作战为职业的骑士阶层的诞生。中世纪本来是一个非常枯燥乏味的时代,但是因为众多骑士的活跃,平添了很多浪漫主义与英雄色彩,这也为西方文学家以及后来的好莱坞导演提供了无数可以混饭吃的素材。

骑士头衔类似现在的学位,只有受完初、中、高各级 教育 并且成绩合格者,才能册封骑士。在英国,骑士们必须从小在大贵族家里经过严格的学习与训练,经历侍童和扈从两个阶段,侍童阶段相当小学,主要干点杂活,跟着贵夫人及其女儿学习骑士礼仪与文化知识,以及 唱歌 、乐器等艺术科目。到了扈从阶段,就与中国古代教育的“六艺”很相似,骑士必须学习“骑士七技”,即骑术、 游泳 、投枪、剑术、狩猎、吟诗、弈棋等,总之是要文明其头脑,野蛮其体格。到21岁之后,就可以被册封为骑士了。册封仪式非常隆重而复杂,需要斋戒、沐浴、忏悔、祈祷、穿戴铠甲头盔、授剑等等,并且花费也比较大,后来由单个册封变成多人集体册封,类似现在的集体婚礼,这样更热闹也更经济一些。

二、英国骑士制度的特点

英国的骑士制度来源于法国,骑士制度的演变深受法国的影响,因此英国和法国的骑士制度在很多方面都显示了相同的特性。但英国的骑士制度又不完全等同于法国或者其他欧洲国家的骑士制度,它还存在自己的特征,正是这些不同给中世纪英国带来了战争的胜利和独特的文化。

(一)骑士直接效忠国王

与法国的骑士制度一样,英国的骑士制度也是建立在封建制度的基石之上的。但不同的是,在当时的法国,国王对王国的土地的所有权近似一种名义。在法国,每一级的封臣只向自己的直接封主宣誓效忠,威廉深刻认识到法国原来的制度不足以巩固他在英国的统治,于是他采取了三项 措施 来加强王权。一是1086年他派专员对各地各级封臣的地产占有和收入情况进行了严格的调查,编订《土地调查清册》。从经济上对骑士进行严格监控。二是威廉同年在索尔兹伯里召开效忠宣誓大会,要求英国所有领有土地的封主对他行臣服礼、宣誓效忠。三是原盎格鲁一撒克逊军队里的主力民兵被威廉加以重组和利用。从威廉起,这种直接控制骑士的传统得以继承和延续。私战在强大的王权下得到遏制,也成为了英国区别于法国及其他欧洲国家的一大特色。

(二)盾牌钱的实施和骑士军事职能的转化

12世纪初开始,一种以钱代役的盾牌钱(shield money)制度在英国出现,骑士兵役义务也开始转化,这构成了英国骑士制度的第二个特征。早在威廉二世统治时期(William II,1056--1100,1087--1100年),免服兵役税,即盾牌钱就开始在英国实施了。盾牌钱在英国出现,一方面引起英国军队内部结构、组织关系和作战方式的变化而使英国在战争中多次获得优势,屡战屡胜;另一方面,它对骑士阶层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盾牌钱制度实施后,英国国王大量使用雇佣军,步兵和弓箭手成为英国军队的主力。在英法百年战争中,英国用这种由雇佣军和骑兵共同组成的混合编排军队对抗法国传统的骑兵阵容,取得了光辉的胜利。

三、骑士精神向绅士风度的转化

随着骑士军事职能的转换,虽然骑士阶层不再有军务的纷扰,但同时也失去了来自战争的额外收入。14世纪末发起的圈地运动和亨利八世(HenryⅧ, 1509―1547)时期进行的宗教改革所引发的地产转移使当时投身于土地投资的骑士、一些城市富裕的律师、商人及富裕的自耕农获利丰厚。由于有着共同的经济目标,这些人的社会属性逐渐接近,政治上也逐步靠拢,于是慢慢地形成了一个崭新的乡绅阶层。

骑士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会影响到乡绅阶层的其他成员,其具体表现就是整个乡绅阶层在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极力模仿上流社会。他们一方面将这种向上模仿所得到的贵族骑士的价值观向市民社会推广传播,一方面也用自身形成的资本主义伦理价值观向上层社会施加影响。在英国社会中不断上升的中间阶层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在客观上促进了英国骑士精神与资本主义伦理精神的交汇融合,从而创造出了独具英国特色的绅士风度。

四、骑士文学

文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它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状况和理想,同时它又通过鲜活的人物形象来引导和塑造人们的思想观念。骑士文学产生于十一到十三世纪。由于骑士制度的确立、骑士阶层社会地位的提高,产生了他们自己的精神生活和道德准则。他们突破__的出世观念和禁欲主义,要求现世享乐,向往世俗的爱情,追求个人英雄主义的骑士荣誉和侠义的扶弱除强的骑士精神以及温雅知礼的骑士风度等。骑士文学就是这种精神特征的集中反映。

猜你喜欢:

1. 英国文化论文

2. 英国绅士文化论文

3. 英国礼仪文化论文

4. 关于英国文化的论文

5. 英国文化概况论文

112 评论

mayhanlimei

曹志耘 100083 北京市学院路15号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语言教学与研究》编辑部 编辑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北京语言大学综合楼1118室 通信:100083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语言教学与研究》编辑部 电话: E-mail:

289 评论

麦兜的秒杀季

世界文化遗产论文 以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为研究对象,对其特色旅游资源的构成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利于今后本地旅游资 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保护。 关键词 武当山 世界文化遗产 特色旅游资源道教 1 引言旅游资源是—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但旅游业要想获得更大发展,往往还取决于当地旅游资源的特色。 特色旅游资源是产生旅游吸引力的核心要素,也是旅游业获得发展的重要保证。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十堰市,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 武当山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旅游资源丰富,武当山旅游资源开发是湖北省和十堰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迄今为止,海内外学者已从多角度对武当山进行过研究:如王光德、杨立志(1993)对武当道教渊源及发展的研究;刘守华(1991,2001)、李征康(2001,2003)对武当民俗文化的研究;曹本治(1993)、蒲卓强(1993,2001)对武当道教音乐的研究;及其他一些学者对武当建筑、历史等方面进行的专题性研究。 从特色旅游资源角度进行的研究尚不多见,冀群风(2001)、廖兆光(2002)在对武当山旅游发展研究,李程(2002)对武当山人文旅游资源的分析中有所涉及。 特色旅游资源是指在自然界、人类社会中,凡垄断性、典型性、特异性、区域性等特征突出,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的各种因素和事物。 本文依据上述特性,尝试对武当山特色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和归纳。 2 独树一帜的道教文化——武当山最重要的特色旅游资源 2.1武当山道教——中国道教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鲁迅,1918),它在中国文明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武当山道教是中国道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得到历代统治者的捧持和推崇,明朝时达到鼎盛:先后被皇帝封为“大岳”(明成祖),“治世玄岳”(明世宗),使其地位高于五岳,被尊为“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雄镇打岳而祀超百代”。 武当山成为专为朝廷祈福禳灾的“皇室家庙”、“天下第一山”(北宋米芾),在道教领域中取得了独尊的地位,成为全国最大的道场和全国的道教活动中心,影响深远,在中国道教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武当山道教建筑——中国古代建筑史的奇迹 武当山道教建筑群,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为完好的道教古建筑群,是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特色突出; 规模宏伟,工程浩大。 明朝 *** “南修武当,北修故宫”大兴土木,先后动用了30万工匠,历时12年来修建武当宫观,建成9宫,9观,36庵堂、73岩庙的大规模的道教建筑群,成为皇室利用宗教思想统治的 重要场所。 经过后来的不断扩展,武当山共达到2万多间庙宇,总占地面积160万平方米,超过故宫一倍以上。 形成“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的宏伟场面。 选址独特,布局巧妙。 武当山建筑选址融合“阴阳典术”的道家思想、中国古代“风水术”及真武帝修仙的神话,并严格按照政权和神权相结合的意图营建。 布局方面,武当山整个建筑群依山就势,处处结 合自然环境,巧妙利用峰峦岩涧和奇峭幽壑,建设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山体的原始风貌。 武当建筑群的中心位于天柱峰顶的金殿,处于全山各悬崖绝壁的八大宫为主体,众多的庵堂神祠自成体系分布在主体建筑的周围,庞大建筑群与群山和谐地融为一体,完美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道教理念。 总体规划严密,建筑技艺高超,工艺精湛。 规模宏大的武当建筑群采取了皇家建筑法式,统一设计布局,其总体规划十分严密,在建筑技艺和建筑美学上均达到了很高的成就,体现出我国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 这里有中国现存最大的铜铸鎏金大殿——“金殿”,被喻为“中国古代建筑和铸造工艺中的一颗明珠”,其焊接和铸造技术已达相当高的水平,此外如“九曲黄河墙”,“一柱十二梁”,“转身殿”等也都 体现出古代建筑技艺的高超,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武当道教建筑被喻为“补秦皇汉武之遗,历朝罕见,张金阙琳宫之胜,亦环宇所无”(见明代张开东《大岳赋并序》)。 1982年国务院公布武当山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称武当山古建筑”工程浩大,工艺精湛,成功地体现了“仙山琼阁"的意境,犹如我国古建筑成就的展览”。 名扬四海、自成一派的武当武术 武当武术是中国武术中最重要流派之一,由武当山著名的道士张三丰创建,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的说法。 武当武术自成一派,被称为“内家拳派”,它以养身练功、防身保健为宗旨,是以柔克刚, 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的“内家功”。 武当武术深受道教思想影响,提倡心性修养、武德修养,注重内涵与修身养性。 武当功夫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份宝贵的遗产,在国际上也颇有影响,如今武当拳、太极拳、太极剑已是闻名天下,深受民众的喜爱。 仙乐神韵——武当道教音乐 武当道教音乐又称武当道乐,是中国道教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乐是道士们念经和进行法事活动时表演的,由于历史及所处地域等原因,武当道乐内涵极为丰富:虽属地方道乐,但却有着宫廷音乐的庄严典雅;一方面难袭了远古巫观乐舞传统及先秦的民俗祭神音乐,另一方面又吸纳了大量地方民间音乐元素;除本地外,周边地域的音乐也对其产生着影响,如“秦音楚声”、“秦腔豫调”、“楚韵汉凋”; 既有长期历史传承又在发展中不断创新的道乐,最终形成南北交融,以道为主,同时兼有佛乐和儒乐旋律的道教音乐,被称为武当仙乐神韵,武当韵,悦耳动听,它是武当山宗教文化遗产中极富特色的一部分。 3优美的自然风光——武当山不容忽视的特色旅游资源 武当山虽以“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但与其人文资源相比,武当山的自然景观也毫不逊色。 自古以来武当山优美的自然风光就一直吸引着无数的道教修练者、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和隐士们。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盛赞武当山“山峦清秀、风景幽奇”,认为“玄岳出五岳上”,这里还有着“顶镇乾坤举世无双胜境,峰凌霄汉天下第一仙山”的美喻。 最著名的自然景观为“七十二峰朝大顶,二十四涧水长流”,海拨高1612米的主峰天柱峰,如擎天一柱,拔地冲霄,周围有七十二峰拱立,二十四涧环流,形成天柱峰如一座巨大的神龟,座落在群山之颠,其余诸峰均俯身颔首朝向主峰的“万山来朝”奇观。 联合国赴武当山专家考察组官员们也盛赞武当山美丽的自然风貌,武当山自然景观有“72峰、36岩、24涧、11洞、3潭、9泉、10石、9台”等之称,均各具特色,风光优美。 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武当山珍贵的特色旅游资源 武当山地区历史悠久,蕴藏着丰富的史前文物。 从目前巳出土恐龙蛋化石、海洋上脊椎动物化石、古猿颅骨化石、猿人牙齿化石看,这里曾是人类祖先的栖息地之一,中国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武当山地区曾是楚国早年国都所在地,秦汉以来历朝历代均有建制及发展,悠久的历史为本地遗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存,道教文物最为丰富,有我国道教文物宝库之誉。 5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武当山极具开发价值的特色旅游资源 武当山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中药材,是我国现存野生药材最集中的区域之一,初步确定武当山现有野生药材617种。 早在魏晋南北朝即有隐士在此采药修炼,唐宋以后更是络绎不绝。 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长期在武当采药,据统计《本草纲目》中有400余种药材取自武当山。 俗话说“十道九医”,道教素有重视医药学研究的传统,结合其博大精深的道教养生文化,与现代旅游开发的健康理念正相一致,药用植物资源无疑是武当山极具开发价值的特色旅游资源。 6多彩的民俗文化——武当山极具开发潜力的特色旅游资源 武当山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本地留下了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其中以道教气息浓郁的民俗文化为特征:如武当信仰民俗、大法会、罗天大醮、进香、斋膳禁忌等习俗;如三月三、九月九等与道教信仰密切相关的游艺节日民俗。 这里还留存着许多历代高道、帝王将相、社会名人等与武当山的传说故事,如著名的“铁杵磨针”、“太子读书”等,以及大量描绘武当山的诗词、歌、赋、游记、小说等文学资源。 此外,由于历史的原因,如历代朝廷的扶持及明代大修武当等事件,均直接导致部分宫廷民俗文化与来自全国不同源流的民俗文化同聚于武当,与本地民俗文化碰撞、相融,加之此地处于秦楚交界的“朝秦 暮楚”之地,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的交汇处,历史文化渊流巳呈多元化,所以武当民俗文化还表现出来源广泛、南北相融、多姿多彩的显著特点。 7 结论 特色是旅游业的生命,特色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得以发展的基础,是旅游开发的重要依据。 世界文化遗产地武当山的特色旅游资源内涵丰富,特异性突出,除却传统的道教文化资源外,本地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特色也十分鲜明,极具开发价值。 对武当山特色旅游资源的认识,对今后本地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和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充分认识武当山旅游资源的特色及内涵,才能更好地在进—步的旅游开发中挖掘特色,发挥特色,使其更好地为旅游业服务,也才能在旅游资源保护中做到针对性强、有实效的保护。

349 评论

相关问答

  • 研究生毕业论文严不严

    不严。非全日制学生对于论文要求比较低,甚至大部分都是有专业的同门给你完成毕业论文的编写或者实验数据提供,你所做的就是跟导师搞好关系,跟同门搞好关系,如果自己有权

    Baby大太阳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集团资金集约化管理研究论文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问题探析论文 企业集团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使得我国的企业集团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目前在我国的企业

    小聪聪爱妈妈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徐州工程学院论文查重严不严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论文查重率小于等于百分之30。根据查询公开信息显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百分之30的查重率是论文查重检测的最低标准。大多数学院和大学,无论是

    zhenghan116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严州文化研究论文集

    个人档案曹志耘,男,汉族,Email: 帕维尔的导师《语言教学与研究》杂志编辑部 主 编: 曹志耘 邮 编:10008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北

    差布丶多童鞋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研究生论文很严

    研究生论文外审严格吗介绍如下: 就目前来说,研究生论文外审还是比较严格的。 外审主要是指将论文送外单位专家审阅,有的学校是学位办统一进行,有的学校是导师个人进行

    天才少女JESSICA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