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31

jerrystone
首页 > 学术论文 > spss统计论文参考文献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凹凸威小姐

已采纳

管理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示范

论文参考文献,相信是一个困扰了很多毕业生的问题,下面特意为大家收集了一篇《管理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示范》,供大家参考。

[1] 阿尔钦,德姆塞茨.生产、信息成本和经济组织:企业的经济性质[M].上海财

经大学出版社,2000

[2] 陈清泰,吴敬琏.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法规政策研究报告[M].中国财政经济出

版社,2001

[3] 陈树文,刘念贫; 上市高新技术企业高管人员持股与企业绩效关系实证分析

[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2): 137-143

[4] 陈志广.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2,(5):32-35

[5] 谌新民,刘善敏.上市公司经营者报酬结构性差异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

2003,(8):55-63

[6] 程国平.经营者激励[M].经营管理出版社,2002

[7] 邓莉.股票期权在美国“失宠” [J].经营与管理,2006,(6):21-22

[8] 付强,吴娓.限制性股票奖励、激励性股票期权与企业薪酬制度的选择[J].

财会月刊,2005,(11):47-48

[9] 顾斌,周立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研究 [J];会计研究;

2007,(2):79-84

[10] 郭福春.股权激动机制的理论基础及效应介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2002,(9):45-48

[11] 国资委.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J].

[12] 黄俊峰,股权激励:证券市场新期待[J].中国证券报,

[13] 黄湛冰,万迪日方.期权和限制性股票的行为因素比较分析[J].预测,2005,

(6):37-39

[14] 蒋文杰.回归模型中虚拟变量的设定与应用[J].探索争鸣,2007(2):12-13

[15] 隽娟.管理层持股与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来自深市的经验证据[J].市场论

坛,2007,(2):64-65

[16] 李广林,周来振.国有企业产权的改造与激励[M].南海出版公司,2004

[17] 李维友.中国实行经理人股票期权可行性研究[N]. 中国证券报 2001-7-26

[18] 李 曜 .股权激励与公司治理案例分析与方案设计[M].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1

[19] 李增泉.激励机制与企业绩效— 一项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

究,2000(1):41-45

[20] 梁洪学,李慧燕.七种股权激励模式的利弊分析[J].税务与经济,2003(5):

32-34

[21] 米红,张文璋.实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spss应用[M].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0:121-193

[22] 宁相东.公司治理理论[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23] 潘颖.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于公司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J].西北大学硕

学位论文,2007,(6)

[24] 彭祥敏.股权激励模式效果比较的实证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04

[25] 少波.黄欣.企业激励机制创新-对三种股权激励模式选择的研究[J].财经

理论与实践,2002,(4):27-28

[26] 沈沛.中国资本市场前沿理论研究文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7] 沈学军.我国实施股权激励主要模式的分析与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硕士

学位论文,2004

[28] 石建勋.中国企业家的股权革命[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9] 童晶骏.关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应的实证分析[J],理论探讨,2003,

(5):48-51

[30] 魏刚.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绩效[J].经济研究,2000(3):32-39

[31] 吴叔平,虞俊健.股票激励[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

[32] 徐振斌,方宇.股权激励要慎用限制性股票[J].中国改革报,2007-2-13

[33] 许晔 珉 .股票期权:一把双刃剑[J].新理财,2006,(3):27-27

[34] 杨贺,柯大钢,马春爱,等.经理层持股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相互作用机制

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 ,2005,(1):24-26

[35] 杨红炳.委托代理理论与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的建[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6,(8):42-43

[36] 杨家亲.对股票期权及其会计处理的系统认识[J].会计研究,2000,(12):

34-37

[37] 杨志刚.股票期权方案一枝独秀--股权激励方案综述[J] ,中国证券

报:2006-05-31

[38] 于东智,谷立日.公司的领导权结构与经营绩效[J].中国工业经济,2002,

(2):70-78

[39] 于武等.国有企业经营者物质激励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1999,(7).21-24

经济管理,2000,(5):40-45

[40] 岳旭琴.期权期股两种股权激励方式的比较及其在我国的运用[J].市场周

刊.财经论坛,2002,(1):41-42

[41] 张俊瑞,赵进文.,张建,等.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相关性

的实证分析.会计研究,2003,(9):29-34

[42] 张培刚.微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M].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

[43] 张维迎.产权、激励与公司治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44] 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45] 张湛彬.股票期权与国有企业激励制度[M].辽海出版社,2002[46] 证监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 [J].2005年12月31日

[47] 周建波,孙菊生.经营者股权激励的.治理效应研究[J].经济研究,2003(5):

74-82

[48] 周璐 高管人员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实证研究[J].内将科技,2006(5):

32-33

[49] Aggarwal, R. K. and A. A. Samwick. Executive Compensation, Relative P

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Strategic Competition: Theory and Evidence[J].

Journal of Finance, 54(6), 1970-1999, 1999b.

[50]Berle, A. A., and G. C. Means. The Modern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Prop

erty[M].New York, 1932.

[51] Core, John and Wayne Guay. The Other Side of the Tradeoff: The Impac

t of Risk on Executive Compensation–A Comment[J]. forthcoming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02.

[52]Garen, John E.. Executive Compensation and Principal-Agent Theory[J]. Jou

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2(6), 1175-1199, 1994.

[53]Hermalin, B. and M. Weisbach. The Effects of Board Compensation and D

irect Incentives on Firm Performance[J]. Financial Management 20, 101-11

2, 1991.

[54]Hubbard, ., and D. Palia. Executive Pay and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

m the U.§.Banking Industry[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39, 105-13

0, 1995.

[55]Incentiv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I,1990,(8):225-264

[56]Jensen, Michael C., Kevin J. Pay and Top- Management

La Porta, R. , F. Lopez2de2Silanes, A. Shleifer and R. W. Vishny. 2000.

[57]M. C. Jensen, K. J. Murphy. 1990. Performance Pay and Top2manangement

Incentiv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A2p ril, Vol. 98, No. 2, p225~264

[58]McConnell, J. J., and H. Servaes. Additional evidence on equity ownership

and corporate value[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 27, 595-612, 1990.

[59]Morck, R., A. Shleifer, and R. W. Vishny. Management Ownership and M

arket Valuation:An Empirical Analysi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 293-315, 1988.

[60]Palia, Darius. The Endogeneity of Managerial Compensation in Firm Valuat

ion: A Solution[J].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14, 3, 735-764, 2002.

[61]Ross, S. A. . 2004. Compensation, Incentives, and the Duality of Risk Aversion

and Riskiness. Journal of Finance. 59:207~

[23] 潘颖.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于公司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J].西北大学硕

士学位论文,2007,(6)

[24] 彭祥敏.股权激励模式效果比较的实证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04

[25] 少波.黄欣.企业激励机制创新-对三种股权激励模式选择的研究[J].财经

理论与实践,2002,(4):27-28

[26] 沈沛.中国资本市场前沿理论研究文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7] 沈学军.我国实施股权激励主要模式的分析与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硕士

学位论文,2004

[28] 石建勋.中国企业家的股权革命[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9] 童晶骏.关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应的实证分析[J],理论探讨,2003,

(5):48-51

[30] 魏刚.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绩效[J].经济研究,2000(3):32-39

[31] 吴叔平,虞俊健.股票激励[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

[32] 徐振斌,方宇.股权激励要慎用限制性股票[J].中国改革报,2007-2-13

[33] 许晔 珉 .股票期权:一把双刃剑[J].新理财,2006,(3):27-27

[34] 杨贺,柯大钢,马春爱,等.经理层持股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相互作用机制

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 ,2005,(1):24-26

[35] 杨红炳.委托代理理论与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的建[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6,(8):42-43

[36] 杨家亲.对股票期权及其会计处理的系统认识[J].会计研究,2000,(12):

34-37

[37] 杨志刚.股票期权方案一枝独秀--股权激励方案综述[J] ,中国证券

报:2006-05-31

[38] 于东智,谷立日.公司的领导权结构与经营绩效[J].中国工业经济,2002,

(2):70-78

[39] 于武等.国有企业经营者物质激励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1999,(7).21-24

与经济管理,2000,(5):40-45

[40] 岳旭琴.期权期股两种股权激励方式的比较及其在我国的运用[J].市场周

刊.财经论坛,2002,(1):41-42

[41] 张俊瑞,赵进文.,张建,等.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相关性

的实证分析.会计研究,2003,(9):29-34

[42] 张培刚.微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M].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

[43] 张维迎.产权、激励与公司治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44] 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45] 张湛彬.股票期权与国有企业激励制度[M].辽海出版社,200240

参考文献

[1] 阿尔钦,德姆塞茨.生产、信息成本和经济组织:企业的经济性质[M].上海财

经大学出版社,2000

[2] 陈清泰,吴敬琏.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法规政策研究报告[M].中国财政经济出

版社,2001

[3] 陈树文,刘念贫; 上市高新技术企业高管人员持股与企业绩效关系实证分析

[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2): 137-143

[4] 陈志广.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2,(5):32-35

[5] 谌新民,刘善敏.上市公司经营者报酬结构性差异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

2003,(8):55-63

[6] 程国平.经营者激励[M].经营管理出版社,2002

[7] 邓莉.股票期权在美国“失宠” [J].经营与管理,2006,(6):21-22

[8] 付强,吴娓.限制性股票奖励、激励性股票期权与企业薪酬制度的选择[J].

财会月刊,2005,(11):47-48

[9] 顾斌,周立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研究 [J];会计研究;

2007,(2):79-84

[10] 郭福春.股权激动机制的理论基础及效应介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2002,(9):45-48

[11] 国资委.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J].

[12] 黄俊峰,股权激励:证券市场新期待[J].中国证券报,

[13] 黄湛冰,万迪日方.期权和限制性股票的行为因素比较分析[J].预测,2005,

(6):37-39

[14] 蒋文杰.回归模型中虚拟变量的设定与应用[J].探索争鸣,2007(2):12-13

[15] 隽娟.管理层持股与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来自深市的经验证据[J].市场论

坛,2007,(2):64-65

[16] 李广林,周来振.国有企业产权的改造与激励[M].南海出版公司,2004

[17] 李维友.中国实行经理人股票期权可行性研究[N]. 中国证券报 2001-7-26

[18] 李 曜 .股权激励与公司治理案例分析与方案设计[M].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1

[19] 李增泉.激励机制与企业绩效— 一项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

究,2000(1):41-45

[20] 梁洪学,李慧燕.七种股权激励模式的利弊分析[J].税务与经济,2003(5):

32-34

[21] 米红,张文璋.实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spss应用[M].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0:121-193

[22] 宁相东.公司治理理论[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更多论文参考文献请访问:

356 评论

winnie1103

Hello, 这里是 行上行下 ,我是 喵君姐姐 ~ 在上一期中,我们为大家带来了 利用SPSS软件进行高级统计分析的实操教程第一期 ,内容包括: 描述性统计表格模板、卡方&T检验、相关&回归分析 等。 在本期中,我们继续为大家介绍如何利用SPSS进行:中介、多重中介、链式中介、调节分析、有中介的调节分析等。PS: 后台回复关键词 “高级统计” 即可获得所述的PDF原文啦!一、中介【报告B,SE,t(df),p),置信区间,画中介效应图】 1.回归方程法 算三个回归方程 1) 自—因 2) 自—中 3) 自、中—因 数据分析 2. Process插件法:Model4 部分标准化 效应量/Y的标准差 完全标准化 所有变量的标准化 3. 报告【B、SE、t(df)、P、置信区间+图(标准化系数)】 本研究采用软件SPSS  中文版进行采集录入和统计分析实验数据。中介效应检验:参照Preacher 和Hayes (2004)提出的Bootstrap 方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模型4),样本量选择5000,在95%置信区间下。 为了探讨MIL和FCI的关系中是否存在PA的中介作用,本研究以MIL得分为自变量,FCI得分为因变量,PA得分为中介变量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PA在MIL和FCI之间起着中介作用。 MIL对PA有显著的预测作用(B=,SE=,t(98)=,p < ),置信区间(LLCT = ,ULCT =)不包含0; 中介检验的结果不包含0( LLCT = , ULCT = ) ,表明 P A 的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大小为,S E =) ,中介效应如图所示。参考文献:Preacher, K. J. , & Hayes, A. F. . (2004). Spss and sas procedures for estimating indirect effects in simple mediation models.  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 Instruments & Computers,   36 (4), . 二、多重中介 1. Process插件法:model4 三、链式中介 1. Process插件法:model6 中心化:原始数据-均值 拆分文件:spilt四、调节【报告B、SE、t、β、p、95%CI、Δ+画回归表、交互作用图】 1. 线性回归法 S pss操作 1)算z分数 2)算交互项 3)算回归方程   S pss结果解读   画交互作用图:对调节变量做高低分组 高分组:平均值+标准差= 低分组:平均值—标准差= 拆分文件,做回归 再做一次回归,画图 2. Process插件法:model1 S pss操作 S pss结果解读 报告 利用Process model 1 (Hayes,2018)探讨生命意义感P、社会支持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与工作倦怠的关系。 结果表明, 生命意义感P (B = , t = , p = )、 社会支持 (B = , t = , p = )以及二者交互作用(B = , t = , p = ) 对工作倦怠的作用 均不显著 (如表3所示),简单斜率分析图如图2所示。图 2简单斜率效应分析图五、有调节的中介【报告B、SE、β、p、95%CI+画回归表+交互作用图】 1.线性回归法 算两组交互项 自*调 中*调 1) 自、调、自*调—因 2) 自、调、自*调—中 3) 自、调、自*调、中、中*调—因 报告 接下来验证有调节的中介作用,以压力为自变量,生命意义感P为调节变量,自我效能感为中介变量,深层劳动为因变量为例。 根据温忠麟和叶宝娟(2014)的观点,检验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需要对三个回归方程的参数进行检验:(1)方程1 估计调节变量(生命意义感P)对自变量(压力)与因变量(深层劳动)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 (2)方程2 估计调节变量(生命意义感P)对自变量(压力)与中介变量(自我效能感)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 (3)方程3 估计调节变量(生命意义感P)对中介变量(自我效能感)与因变量(深层劳动)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以及自变量(压力)对因变量(深层劳动)残余效应的调节效应。 根据Muller, Judd 和Yzerbyt (2005)的观点, 如果模型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则说明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存在:(1)方程1 中, 压力的总效应显著, 且该效应的大小不取决于生命意义感P; (2)方程2 和方程3 中, 压力对自我效能感的效应显著, 生命意义感P与自我效能感对深层劳动的交互效应显著, 和/或压力与生命意义感P对自我效能感的交互效应显著, 自我效能感对深层劳动的效应显著,本研究中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结果见表2、图3。 由表2、图1可见,方程1 中压力负向预测深层劳动(β=,p<),压力与生命意义感P的交互项对深层劳动的预测作用显著(β=,p<)。 方程2 和方程3 中,压力与生命意义感P的交互项对自我效能感的预测效应显著(β=,p<);压力与生命意义感P的交互项对深层劳动的预测作用显著(β=,p<);同时自我效能感对深层劳动的预测效应显著(β=,p<)。 这表明, 压力、生命意义感P、自我效能感和深层劳动四者之间构成了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 , 自我效能感在压力与深层劳动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 生命意义感P 在 压力与深层劳动、压力与自我效能感间起调节作用 。表2 压力对深层劳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以生命意义感P为调节变量、自我效能感为中介变量) 图 3压力对深层劳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图(中介变量为自我效能感,调节变量为生命意义感P)参考文献: 温忠麟, & 叶宝娟. (2014). 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  心理科学进展,   022 (005), 731-745.由于生命意义感P在压力与深层劳动、压力与自我效能感间起调节作用,因此需要进一步检验简单效应以明确生命意义感P调节作用。 首先将生命意义感P按照正负一个标准差分成高、低组, 采用简单斜率检验考察在生命意义感P不同水平上压力对深层劳动、压力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相应的简单效应分析见图5、图6。 图5结果表明,对于 生命意义感P 较 高 的个体 来说,压力能负向预测深层劳动( B= , SE = ,  p < ) ;而对于生命意义感P较低的个体来说,压力不能显著预测深层劳动(B =, SE = = ),即 比起低压力情景,高生命意义感P的个体在高压情景下,会有更少的深层劳动。 图 5生命意义感P对压力与深层劳动之间的关系调节作用 图6结果表明,对于生命意义感P较低的个体来说,压力不能预测自我效能感(B = ,SE =,p =);而对于 生命意义感P较高的个体来说 , 压力能负向预测深层劳动( B = , SE = , p  <) ;即比起低压力情景时, 高生命意义感P的个体在高压情景下自我效能感更低。 图 6生命意义感P对压力与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调节作用2.  Process插件法 调节前半路径:model7 1)Spss操作 2) Spss结果解读 调节后半路径:model14 1) Spss操作 2)Spss结果解读 探索前后:model57 报告 使用Hayes (2019)的SPSS 宏程序PROCESS(Model7),分析自我效能感在压力与深层劳动之间的中介作用(前半段)是否受生命意义感P的调节。 结果表明(如表4所示): 自我效能感显著正向预测深层劳动(B= ,S E = 4 ,p< ) ; 压力与生命意义感P的交互项能显著负向预测自我效能感(B=,S E =,p< ) 。 表4:生命意义感P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压力与深层劳动之间中介作用的回归分析 在生命意义感P得分为平均数减一个标准差、平均数以及平均数加一个标准差三个水平时,自我效能感在压力与深层劳动之间的中介效应值及其95%Bootstrap 置信区间如表5所示。 综合以上结果,本研究提出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得到了支持。 自我效能感 在 压力与深层劳动之间起中介作用, 而且该中介作用 前 半段 受到生命意义感P的调节。 表5:不同生命意义感P水平时压力与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 生命意义感P水平中介效应值Boot标准误Bootstrap下限Bootstrap上限 *** *** M+ *** 注: *** p<进一步采用简单斜率检验来分析生命意义感P在压力与自我效能感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按生命意义感P的平均分加减一个标准差将被试分为高生命意义感P水平组(高于平均数加一个标准差的被试)、低生命意义感P水平组(低于平均数减一个标准差的被试)与中生命意义感P水平组(介于两组之间的被试)三组,采用分组回归的方式考察压力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 随着 生命意义感P水平的升高 ,  压力 对 自我效能感 的负向预测作用逐渐 变强 (由B= , p <  减弱为B= < )。

88 评论

清影5127

Hello, 这里是行上行下,我是喵君姐姐~ 在第一期中,我们主要介绍了 如何对数据进行 描述、卡方&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样本t检验、回归分析 ; 第二期中,我们介绍了 如何进行中介、调节分析,以及方差分析 。 在这一期中,我们主要介绍 EFA、CFA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 。 一、EFA 1. Spss操作 EFA是降维,也就是将多个变量变成几个维度/因子,常用于量表编制中——将某几道题目聚成一个维度。一方面,需要极强的理论支撑;另一方面,研究者的个人理解、方法选择都会影响结果。勾选KMO和球形检验 KMO: Keiser-Meyer-OlkinMeasure of sample adaquacy : 体现观测变量间的偏相关性,比较简单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的大小,0-1之间,需要超过,越大越好。 Bartlett’s test of sphericity(球形 检验 ) ,一般相关矩阵中的相关系数必须显著高于0。提取因子的方式有很多,请参考前人文献进行选择。因子分析中是否需要旋转,根据假设/理论模型中的因子间是否有相关关系进行选择。2. 图表解读 确认KMO和巴特利特检验后,看总方差解释。 总方差解释主要关注— 特征根/特征值:所有变量的因素载荷平方和,针对给定因素的特定值。 对于未旋转的情况,各因子的载荷量及总载荷量均有体现,如下图中,前六个因子共解释了。 当旋转后,仅有各因子的载荷量,并无总体载荷量。接下来是碎石图,主要看拐点,即从某个点开始,斜率出现显著变化。一般要根据前人研究、假设、总方差解释等共同推断。接下来是成分矩阵,体现了每个题目与每个因子的相关关系。若选择了最大方差法旋转,则需要关注【旋转后的成分矩阵】若选择了直接斜交法旋转,则需要关注【模式矩阵】对于斜交旋转来说,还可以计算旋转的θ角3. EFA小结 本部分的个人倾向较重,相同的数据不同人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因此一定要慎重。 在删减题目时,要考虑题目本身的意义,题目在数据上的体现(是否有双重载荷、是否毫无区分度、题总相关是否过低)等等进行删减。 此外,在结果报告时,一定要说明选择的提取方法及旋转方法,方便他人理解。 二、CFA 1. Lisrel操作 使用Lisrel进行数据分析前,需要对数据文件格式进行改变,通过lisrel打开数据文件,另存为psf格式DA NI= 9  NO= 428 【DA NI= 变量数  NO= 被试数 】 RAW= 【RAW= 数据文件的名字 】 MO NX= 9  NK= 2 【MO NX= 题目数  NK= 维度数 】 FR LX  2 1 LX  4 1 LX  7 1 LX  8 1 LX  9 1 LX  1 2 LX  3 2 LX  5 2 LX  6 2  【哪个题目对应哪个维度,如LX 2 1 的意思是,第2题,对应第一个维度】 LK【命名维度】 LK1 LK2 PD【输出】 OU SS MI 或者DA NI= 20  NO= 1321  【DA NI=变量数 NO=被试数】 RAW=  【RAW=数据文件是哪个?需要另存】 MO NX= 20  NK= 5  【MO NX=题目数 NK=维度数】 PA LX 【哪个题目对应哪个维度,如1(0,0,0,0,1)代表了第一题在第五个维度上】 1(0,0,0,0,1) 1(0,1,0,0,0) 2(0,0,0,0,1) 2(1,0,0,0,0) 1(0,0,0,1,0) 1(0,1,0,0,0) 1(1,0,0,0,0) 1(0,0,0,1,0) 2(1,0,0,0,0) 1(0,0,0,0,1) 1(0,0,0,1,0) 1(1,0,0,0,0) 3(0,0,1,0,0) 2(0,1,0,0,0) LK 【命名维度】 LX1 LX2 LX3 LX4 LX5 PD【输出】 OU SS MI 2. Lisrel输出 运行后的输出文件直接全选粘贴进word文档,对如下参数进行查找及报告:/df、GFI、RMSEA、CFI、AGFI; 要求: /df < 5 Goodness of Fit Index (GFI)> 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ion 平均残差(RMSEA)< Comparative Fit Index (CFI) > Adjusted Goodness of Fit Index (AGFI) > 或:同时满足:CFI > ;RMSEA < ;/df<3 参考文献:Hu, Li‐tze, & Bentler, P. M. . (1999). Cutoff criteria for fit indexes in covariance structure analysis: conventional criteria versus new alternative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6(1), 1-55. 三、结构方程模型 有一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的 DA NI= 6 NO= 200 ROW= DATA SE 【SE代表选取里面用哪几个变量】 1   4   5   6/ 【斜杠要加,先写Y的指标,再写X的指标】 MO NX= 3 NK= 1 NY= 1 NE= 1  T E=Ze ro  ( default= DI ,F R) 【MO=model,模型NX=X变量的因子数,NK=几个x变量,NY=Y变量的因子数,NE=几个y变量,TE=ZERO:单因子的Y变量的测量误差(x为TE)】 FR LX  1 1 LX  2 1 LX  3 1 LY  1 1 【说明潜变量与显变量的关系,LX11的意思是,第一个显自变量对应对第一个潜自变量】 LK 【命名左边X】 XXXX 【X的左边名字】 LE 【命名右边Y】 YYYY 【Y的右边名字】 PD 【输出】 OU AL 一个X,多个Y(中介) DA NI=9NO=200 【数据情况介绍】 LA 【对所有变量命名】 Y1 Y2 Y3 Z1 Z2 Z3 X1 X2 X3 ROW= 【数据文件提取】 SE SE 1   2   3   4   5   6   7   8   9/ 【选取变量】 MO NY= 6 NE= 2 NX= 3  NK= 1 BE=FU 【模型:前六个变量(1-6)对应Y,共产生两个Y;接下来三个(7-9)对应X,产生一个X;BE=FU(BE=SD):两个Y之间有相关】 FR LX  1 1 LX  2 1 LX  3 1 LY  1 1 LY  2 1 LY  3 1 LY  4 2 LY  5 2 LY  6 2 GA  1 1 【第一个X指向第一个Y】 GA  2 1 【第一个X指向第二个Y】 BE  2 1 【算谁与谁之间的相关】 【模型情况:LX 11—LY 6 2 表示了显变量与潜变量的关系,1-3个显x变量表达了第一个潜x变量;1-3个显y变量表达了第一个潜y变量;4-6显y变量表达了第二个潜y变量 GA 代表了潜变量间的关系; GA 2 1 代表第一个潜x变量指向第二个潜y变量 BE 表达的是潜y变量间的关系,BE 2 1 代表第一个潜y变量指向第二个潜y变量】 FI  LX 1 1 LY 1 1 LY 4 2 【规定固定参数,LX 1 1将第一个显x变量对第一个潜x变量的负荷固定;LY 1 1将第一个显y变量对第一个潜y变量的负荷固定;LY 4 2将第四个显y变量对第二个潜y变量的负荷固定】 VA  1 LX 1 1 LY 1 1 LY 4 2 【固定负荷为1,LX 1 1将第一个显x变量对第一个潜x变量的负荷固定;LY 1 1将第一个显y变量对第一个潜y变量的负荷固定;LY 4 2将第四个显y变量对第二个潜y变量的负荷固定】 LK【为潜x变量命名】 XXXX LE【为潜y变量命名】 YYY1 YYY2 PD 【输出模型图】 OU AL 【OU 结果输出】 本期的内容就到此结束啦! 在本期中,我们为大家介绍了EFA、CFA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 分享完毕,希望有所帮助。 排版:华华 校对:喵君姐姐

219 评论

相关问答

  • 统计员论文参考文献

    Air Pollution Emissions From 1940-1980Statistic BibliographyRetrieved at May 27,

    孑子孓COMIC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毕业论文统计参考文献

    用维普或万方,找到这篇文,点导出,就会有参考文献格式

    童心惠敏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spss统计论文参考文献

    管理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示范 论文参考文献,相信是一个困扰了很多毕业生的问题,下面特意为大家收集了一篇《管理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示范》,供大家参考。 [1] 阿尔钦

    jerrystone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统计学论文参考文献2021

    统计学专业是一门处理大量数据的学科,在社会中的重要性越来越不可忽视。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统计学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统计学论文篇1 谈农

    阿拉朱旺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spss统计分析与应用论文

    SPSS软件主要用于对数据做统计学方面的一些分析和检验,是用于对数据进行一些基本处理、分析,以及做一些统计检验的软件,使用SPSS分析数据通常有以下几步:导入数

    牙签victor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